中考数学最值问题PPT课件
最新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最值问题-隐圆模型之瓜豆问题 课件
B
C
△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顶点C的轨迹是以点A为圆
心,2为半径的圆,所以O点轨迹也是圆,以AB为斜边构造等
M
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M即为点O轨迹圆圆心.
连接AM并延长与圆M交点即为所求的点O,此时AO最大,
根据AB先求AM,再根据BC与BO的比值可得圆M的半径与圆A
O
半径的比值,得到MO,相加即得AO.
E
MN
AD
B
当堂训练---轨迹之线段篇
3.如图,∠AOB=60º,OA=OB,动点C从点O出发,沿射线OB方向移动,
D
,D是定点,E点满足EO=2,故E点
轨迹是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当DE⊥DF且DE=DF,故作DM⊥DO
且DM=DO,F点轨迹是以点M为圆心
,2为半径的圆.
连接OM,与圆M交点即为F点,此 E
时OF最小.可构造三垂直全等求
线段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M,
减去MF即可得到OF的最小值. B
O
C
M F
接得到M点的轨迹长为P点轨迹长一半,即可解 C
FB
决问题.
当堂训练---轨迹之圆篇
3.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 5,O是BC边的中点,点E是正方形内一
动点,OE=2,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º得DF,连接AE、
CF.求线段OF长的最小值.5 2 - 2
【分析】E是主动点,F是从动点 A
连接DF.DF的最小值是_1___.
A
一个定点----垂线段最短
E
G
D
B
C
F
当堂训练---轨迹之线段篇
2.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8,点D为AB边上一动点,DE始
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之勾画隐圆,破解最值 课件
△A´B´C,点M是BC的中点,点P是A´B´的中点,连接PM,若线段
A
BC=2,∠BAC=30°,则线段PM的最大值是
.
P
B'
A'
C
M
B
应用模型---变式提升
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
△A´B´C,点M是BC的中点,点P是A´B´的中点,连接PM,若线段 A
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4,点D是AB的中点, 点E是线段BC上的动点,△BDE沿DE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 △B´DE ,连接B´C,则线段B´C长的最小值是多少?
A
D
B'
BE
C
应用模型---变式训练
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4,点D是AB的中点,
建立模型:
问题1.如图,P为⊙O外一定点,如何在⊙O 上找一点A, 使PA最小和最大?
A
OA P
建立模型:
问题2.如图,P为⊙O内一定点,如何在⊙O 上找一点A, 使PA最小和最大?
A O PA
应用模型:
例1: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4,以AB为直径
的半圆交AC于点D,P是弧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则CP的最
BC=2,∠BAC=30°,则线段PM的最大值是 3 .
P
B'
A'
N
C
M
B
牛刀小试
• 数学兴趣小组在“中学生学习报”中了解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用 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做实验,如图,∠ACB=90°,BC=6cm,M,N分别是AB,BC的中点, 标记点N的位置后,将三角板绕点C逆时针旋转,点M旋转到点M′,在旋转过程中,线段NM′的 最大值是( )
2020年重庆中考复习数学课件 “线段最值问题”漫谈(56张PPT)
y
B
M1
O
点M1为最值点, P1D1为所求线段 M
x
D1
H
P1
P
D C
“阿氏圆”问题
【问题背景】阿氏圆又称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上两点 A、B, 则所有满足PA/PB=k(k≠1)的点 P 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 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称“阿波罗尼斯圆”简称 “阿氏圆”.如下图所示,其中PA:PB=OP:OB=OA:OP=k.
小伙子从A走到P,然后从P折往B,可望最早到达B。
问 题 : 若 在 驿 道 上 行 走 的 速 度 为 v1=8km/h , 在 沙 地 上 行 走 的 速 度 为
v2=4km/h.(1)小伙子回家需要的时间可表示为 (2)点P选择在何处他回家的时间最短?
AP P; B
84
1 4
1 2
PA
PB
PA最长 PB最短
⑦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
基本图形
E
A
O
C
B DM
F
结论
AB最长 CD最短
解决策略
复杂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得到的,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常常需要通过几何变换 进行转化,逐渐转化为“基本图形”,再运用“基本图形” 的知识解决。常运用的典型几何变换有: (1)平移------“架桥选址” (2)翻折------“将军饮马“ (3)旋转------“费马点问题“ (4)相似------“阿氏圆问题“ (5)三角------“胡不归问题“ (6)多变换综合运用
解题要点:
将定点沿定长方向平移
定长距离 将军饮马
B1
B1
架桥选址类
【例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3 ,BC=1,将△ABD
2020中考数学一本通大二轮毕节专用(课件)第2部分 专题5 几何最值的计算
1 2
AM=1,∴MN=
2,∴NQ=MNcos N=2× 23= 3.
8.如图,∠AOB的边OB与x轴正半轴重合,点P是OA上的一动点,点N(3,0)是OB
上的一定点,点M是ON的中点,∠AOB=30°,要使PM+PN最)
.
【解析】 过点M作关于AO的对称的点M′,连接M′N交OA于点P,该点P即为
32,∴PM= 23.故点P的坐标为(32, 23).
的最小值为AB×sin 60°=3 3.
5.已知抛物线y=
1 4
x2+1具有如下性质:该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定点F(0,2)的距离
与到x轴的距离始终相等.如图,点M的坐标为(
3
,3),P是抛物线y=
1 4
x2+1上
一个动点,则△PMF周长的最小值是( C )
A.3 C.5
B.4 D.6
【解析】
过点M作ME⊥x轴于点E,交抛物线y=
A. 29 C.5 2
B. 34 D. 41
【分析】
首先由S△PAB=
1 3
S矩形ABCD,得出动点P在与AB平行且与AB的距离是2的直
线l上,作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AE,连接BE,则BE就是所求的最短距
离.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BE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E的值,即PA+PB的最小值.
【解析】 设△ABC中AB边上的高是h. ∵S△PAB=13S矩形ABCD, ∴12AB·h=13AB·AD, ∴h=23AD=2,
1.如图,在Rt△ABO中,∠OBA=90°,A(4,4),点C在边AB上,且
AC CB
=
1 3
,点D
为OB的中点,点P为边OA上的动点,当点P在OA上移动时,使四边形PDBC周长
中考数学中的最值问题求法
中考数学中的最值问题求法考点一:利用对称求最值问题1.基本知识点: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
2.求最值问题的类型ABCD的边长为6,点E在BC上,CE=2.点M是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则EM+CM的最小值是()A.62B.35C.213D.413【分析】要求ME+MC的最小值,ME、MC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ME,MC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解答】解:如图,连接AE交BD于M点,∵A、C关于BD对称,∴AE就是ME+MC的最小值,∵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上的一定点,且BE=BC﹣CE=6﹣2=4,∵AB=,∴AE==2,∴ME+MC的最小值是2.故选:C.2.(2022•资阳)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点E是直线BC上一动点.若AB =4,则AE+OE的最小值是()A.42B.25+2C.213D.210【分析】本题为典型的将军饮马模型问题,需要通过轴对称,作点A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A',再连接A'O,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A'O为所求最小值,再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A'O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作点A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A',连接A'O,其与BC的交点即为点E,再作OF⊥AB交AB于点F,∵A与A'关于BC对称,∴AE=A'E,AE+OE=A'E+OE,当且仅当A',O,E在同一条线上的时候和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E+OE=A'E+OE=A'O,∵正方形ABCD,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A与A'关于BC对称,∴AB=BA'=4,∴F A'=FB+BA'=2+4=6,在Rt△OF A'中,,故选:D.3.(2022•菏泽)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ABC=60°,M是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CF=BF,则MA+MF的最小值为()A.1B.2C.3D.2【分析】当MA+MF的值最小时,A、M、F三点共线,即求AF的长度,根据题意判断△ABC为等边三角形,且F点为BC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F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当A、M、F三点共线时,即当M点位于M′时,MA+MF的值最小,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B=BC,又∵∠A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F点为BC的中点,AB=2,∴AF⊥BC,CF=FB=1,∴在Rt△ABF中,AF==.故选:C.4.(2022•广安)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E、F 分别为边AD、DC的中点,则PE+PF的最小值是()A.2B.3C.1.5D.5【分析】如图,取AB的中点T,连接PT,FT.首先证明四边形ADFT是平行四边形,推出AD=FT=2,再证明PE+PF=PT+PF,由PF+PT≥FT=2,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取AB的中点T,连接PT,FT.∵四边形ABCD是菱形,∴CD∥AB,CD=AB,∵DF=CF,AT=TB,∴DF=AT,DF∥AT,∴四边形ADFT是平行四边形,∴AD=FT=2,∵四边形ABCD是菱形,AE=DE,AT=TB,∴E,T关于AC对称,∴PE=PT,∴PE+PF=PT+PF,∵PF+PT≥FT=2,∴PE+PF≥2,∴PE+PF的最小值为2.故选:A.5.(2022•赤峰)如图,菱形ABCD,点A、B、C、D均在坐标轴上.∠ABC=120°,点A (﹣3,0),点E是CD的中点,点P是OC上的一动点,则PD+PE的最小值是()3 A.3B.5C.22D.32【分析】根据题意得,E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C的中点E',连接DE'交AC与点P,此时PD+PE有最小值,求出此时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E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C的中点E',连接DE'交AC与点P,此时PD+PE有最小值为DE',∵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点A(﹣3,0),∴OA=OC=3,∠DBC=60°,∴△BCD是等边三角形,∴DE'=OC=3,即PD+PE的最小值是3,故选:A .6.(2022•安顺)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CD 上一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过点D 作DG ⊥AF ,交AF 于点H ,交BF 于点G ,N 为EF 的中点,M为BD 上一动点,分别连接MC ,MN .若91=∆∆FCEDCG S S ,则MC +MN 的最小值为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 点与C 点关于BD 对称,则有MN +CM =MN +AM ≥AN ,所以当A 、M 、N 三点共线时,MN +CM 的值最小为AN ,先证明△DCG ∽△FCE ,再由=,可知=,分别求出DE =1,CE =3,CF =12,即可求出AN .【解答】解:如图,连接AM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 点与C 点关于BD 对称, ∴CM =AM ,∴MN +CM =MN +AM ≥AN ,∴当A 、M 、N 三点共线时,MN +CM 的值最小, ∵AD ∥CF , ∴∠DAE =∠F ,∵∠DAE +∠DEH =90°, ∵DG ⊥AF ,∴∠CDG +∠DEH =90°, ∴∠DAE =∠CDG , ∴∠CDG =∠F , ∴△DCG ∽△FCE , ∵=,∴=,∵正方形边长为4,∴CF=12,∵AD∥CF,∴==,∴DE=1,CE=3,在Rt△CEF中,EF2=CE2+CF2,∴EF==3,∵N是EF的中点,∴EN=,在Rt△ADE中,EA2=AD2+DE2,∴AE==,∴AN=,∴MN+MC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7.(2022•内江)如图,矩形ABCD中,AB=6,AD=4,点E、F分别是AB、DC上的动点,EF∥BC,则AF+CE的最小值是.【分析】延长BC到G,使CG=EF,连接FG,则四边形EFGC是平行四边形,得CE =FG,则AF+CE=AF+FG,可知当点A、F、G三点共线时,AF+CE的值最小为AG,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即可.【解答】解:延长BC到G,使CG=EF,连接FG,∵EF∥CG,EF=CG,∴四边形EFGC是平行四边形,∴CE=FG,∴AF+CE=AF+FG,∴当点A、F、G三点共线时,AF+CE的值最小为AG,由勾股定理得,AG===10,∴AF+CE的最小值为10,故答案为:10.8.(2022•贺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6,E,F分别是AD,AB的中点,∠ADC的平分线交AB于点G,点P是线段DG上的一个动点,则△PEF的周长最小值为.【分析】如图,在DC上截取DT,使得DT=DE,连接FT,过点T作TH⊥AB于点H.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T=,EF=5,证明PE+PF=PF+PT≥FT,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在DC上截取DT,使得DT=DE,连接FT,过点T作TH⊥AB于点H.∵四边形ABCD是矩形,∴∠A=∠ADT=90°,∵∠AHT=90°,∴四边形AHTD是矩形,∵AE=DE=AD=3.AF=FB=AB=4,∴AH=DT=3,HF=AF﹣AH=4﹣3=1,HT=AD=6,∴FT===,∵DG平分∠ADC,DE=DT,∴E、T关于DG对称,∴PE=PT,∴PE+PF=PF+PT≥FT=,∵EF===5,∴△EFP的周长的最小值为5+,故答案为:5+.9.(2022•娄底)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45°,点P、Q分别是BC、BD上的动点,CQ+PQ的最小值为.【分析】连接AQ,作AH⊥BC于H,利用SAS证明△ABQ≌△CBQ,得AQ=CQ,当点A、Q、P共线,AQ+PQ的最小值为AH的长,再求出AH的长即可.【解答】解:连接AQ,作AH⊥BC于H,∵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B,∠ABQ=∠CBQ,∵BQ=BQ,∴△ABQ≌△CBQ(SAS),∴AQ=CQ,∴当点A、Q、P共线,AQ+PQ的最小值为AH的长,∵AB=2,∠ABC=45°,∴AH=,∴CQ+PQ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0.(2022•眉山)如图,点P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动点,点E为BC的中点,连接PE,PB,若AB=4,BC=43,则PE+PB的最小值为.【分析】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交AC于点F,连接B′E交AC于点P,则PE+PB 的最小值为B′E的长度;然后求出B′B和BE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交AC于点F,连接B′E交AC于点P,则PE+PB的最小值为B′E的长度,∵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4,∠ABC=90°,在Rt△ABC中,AB=4,BC=4,∴tan∠ACB==,∴∠ACB=30°,由对称的性质可知,B'B=2BF,B'B⊥AC,∴BF=BC=2,∠CBF=60°,∴B′B=2BF=4,∵BE=BF,∠CBF=60°,∴△BEF是等边三角形,∴BE=BF=B'F,∴△BEB'是直角三角形,∴B′E===6,∴PE+PB的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6.11.(2022•滨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10.若点E是边AD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EF⊥AC且分别交对角线AC、直线BC于点O、F,则在点E移动的过程中,AF+FE+EC的最小值为.【分析】如图,过点E作EH⊥BC于点H.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FH,EF,设BF=x,则DE=10﹣x﹣=﹣x,因为EF是定值,所以AF+CE的值最小时,AF+EF+CE 的值最小,由AF+CE=+,可知欲求AF+CE的最小值相当于在x轴上找一点P(x,0),使得P到A(0,5),B(,5)的距离和最小,如图1中,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x轴于点P,连接AP,此时P A+PB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A′B的长,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过点E作EH⊥BC于点H.∵四边形ABCD是矩形,∴∠B=∠BAD=∠BHE=90°,∴四边形ABHE是矩形,∴EH=AB=5,∵BC=AD=10,∴AC===5,∵EF⊥AC,∴∠COF=90°,∴∠EFH+∠ACB=90°,∵∠BAC+∠ACB=90°,∴∠EFH=∠BAC,∴△EHF∽△CBA,∴==,∴==,∴FH=,EF=,设BF=x,则DE=10﹣x﹣=﹣x,∵EF是定值,∴AF+CE的值最小时,AF+EF+CE的值最小,∵AF+CE=+,∴欲求AF+CE的最小值相当于在x轴上找一点P(x,0),使得P到A(0,5),B(,5)的距离和最小,如图1中,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xz轴于点P,连接AP,此时P A+PB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A′B的长,∵A′(0,﹣5),B(,5),∴A′B==,∴AF+CE的最小值为,∴AF+EF+CE的最小值为+.解法二:过点C作CC′∥EF,使得CC′=EF,连接C′F.∵EF=CC′,EF∥CC′,∴四边形EFC′C是平行四边形,∴EC=FC′,∵EF⊥AC,∴AC⊥CC′,∴∠ACC=90°,∵AC′===,∴AF+EC=AF+FC′≥AC′=,∴AF+EF+CE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2.(2022•自贡)如图,矩形ABCD中,AB=4,BC=2,G是AD的中点,线段EF在边AB上左右滑动,若EF=1,则GE+CF的最小值为.【分析】解法一:利用已知可以得出GC,EF长度不变,求出GE+CF最小时即可得出四边形CGEF周长的最小值,利用轴对称得出E,F位置,即可求出.解法二:设AE=x,则BF=3﹣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G+CF=+,由勾股定理构建另一矩形EFGH,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结论.【解答】解:解法一:如图,作G关于AB的对称点G',在CD上截取CH=1,然后连接HG'交AB于E,在EB上截取EF=1,此时GE+CF的值最小,∵CH=EF=1,CH∥EF,∴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EH=CF,∴G'H=EG'+EH=EG+CF,∵AB=4,BC=AD=2,G为边AD的中点,∴DG'=AD+AG'=2+1=3,DH=4﹣1=3,由勾股定理得:HG'==3,即GE+CF的最小值为3.解法二:∵AG=AD=1,设AE=x,则BF=AB﹣EF﹣AE=4﹣x﹣1=3﹣x,由勾股定理得:EG+CF=+,如图,矩形EFGH中,EH=3,GH=2,GQ=1,P为FG上一动点,设PG=x,则FP=3﹣x,∴EP+PQ=+,当E,P,Q三点共线时,EP+PQ最小,最小值是3,即EG+CF的最小值是3.故答案为:3.13.(2022•泰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与点D不重合的动点,以DE为一边作正方形DEFG.设DE=d1,点F、G与点C的距离分别为d2、d3,则d1+d2+d3的最小值为()A.2B.2C.22D.4【分析】连接AE,那么,AE=CG,所以这三个d的和就是AE+EF+FC,所以大于等于AC,故当AEFC四点共线有最小值,最后求解,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连接AE ,∵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EDG =90°,EF =DE =DG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CD ,∠ADC =90°,∴∠ADE =∠CDG ,∴△ADE ≌△CDG (SAS ),∴AE =CG ,∴d 1+d 2+d 3=EF +CF +AE ,∴点A ,E ,F ,C 在同一条线上时,EF +CF +AE 最小,即d 1+d 2+d 3最小,连接AC ,∴d 1+d 2+d 3最小值为AC ,在Rt △ABC 中,AC =AB =2,∴d 1+d 2+d 3最小=AC =2, 故选:C .14.(2022•安徽)已知点O 是边长为6的等边△ABC 的中心,点P 在△ABC 外,△ABC ,△P AB ,△PBC ,△PCA 的面积分别记为S 0,S 1,S 2,S 3.若S 1+S 2+S 3=2S 0,则线段OP 长的最小值是( )A .233B .235C .33D .237【分析】如图,不妨假设点P 在AB 的左侧,证明△P AB 的面积是定值,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PM ,连接CO 延长CO 交AB 于点R ,交PM 于点T .因为△P AB 的面积是定值,推出点P 的运动轨迹是直线PM ,求出OT 的值,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不妨假设点P 在AB 的左侧,∵S △P AB +S △ABC =S △PBC +S △P AC ,∴S 1+S 0=S 2+S 3,∵S 1+S 2+S 3=2S 0,∴S 1+S 1+S 0=2,∴S1=S0,∵△ABC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6,∴S0=×62=9,∴S1=,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M,连接CO延长CO交AB于点R,交PM于点T.∵△P AB的面积是定值,∴点P的运动轨迹是直线PM,∵O是△ABC的中心,∴CT⊥AB,CT⊥PM,∴•AB•RT=,CR=3,OR=,∴RT=,∴OT=OR+TR=,∵OP≥OT,∴OP的最小值为,当点P在②区域时,同法可得OP的最小值为,如图,当点P在①③⑤区域时,OP的最小值为,当点P在②④⑥区域时,最小值为,∵<,故选:B.考点二:利用确定圆心的位置求最短路径通过确定圆心的位置,利用定点到圆心的距离加或减半径解题。
中考数学考点复习类型二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课件
类型二 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 满分技法
方法四:和差法 S △BCP =S △OCP+S △OBP-S △OBC
2
类型二 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 满分技法
方法二:分割法 适用于三角形的三边都不在坐标轴上(或都不平行于坐标轴).
S △A B C=S △A B D+S △CBD =12BD(AE+CF) =12BD(yC-yA)
类型二 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
满分技法 方法三:补全法 适用于三角形的三边都不平行于坐标轴(或都不在坐标轴上). S △A B C=S △A CD-S △A B D-S △B CD
第 2 题图
类型二 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
3.如图,已知抛物线 y=x2-2x-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
点 C,点 D 是抛物线的顶点.
(1)如图①,连接 OD,CD,求△ OCD 的面积; 解:∵y=x2-2x-3=(x-1)2-4,
∴D(1,-4),
∵当 x=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y=-3,
∴P(t,t2-2t-3),
第3题图②
∴S 四边形 OCPB=S△OCP+S△OBP=12×3·t+12×3×|t2-2t-3|=-32t2+92t+92,
∴S△BCP=S 四边形 OCPB-S△OCB=-32t2+92t+92-92=-32t2+92t.
类型二 面积数量关系/最值问题 满分技法
方法一:直接公式法 适用于三角形的一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直接运用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 S=1AB·h 求解.
令 y=0,则 x2-2x-3=0,
解得 x1=3,x2=-1,
∴B(3,0),
E
∴OB=3.
∵C(0,-3),
中考数学复习《最值问题》
解:如图,∵高为 12 cm,底面周长为 10 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 3 cm 的 点 B 处有一饭粒,此时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 3 cm 与饭粒相对的点 A 处,∴A′D=5 cm,BD=12-3+AE=12(cm),∴将容器侧面展开,作 A 关 于 EF 的对称点 A′,连结 A′B,则 A′B 即为最短距离,A′B= A′D2+BD2= 52+122=13(cm)
解:(1)如图所示 (2)如图,即为所求
(3)作点 C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C′,连结 CP,B1C′交 y 轴于点 P, 则点 P 即为所求.设直线 B1C′的解析式为 y=kx+b(k≠0),
-2k+b=-2, k=2, ∵B1(-2,-2),C′(1,4),∴ 解得 k+b=4, b=2,
7.图1、图2为同一长方体房间的示意图 ,图3为该长方体的表面展开 图.
(1)蜘蛛在顶点A′处.
①苍蝇在顶点B处时,试在图1中画出蜘蛛为捉住苍蝇,沿墙面爬行的 最近路线;
②苍蝇在顶点C处时,图2中画出了蜘蛛捉住苍蝇的两条路线,往天花
板ABCD爬行的最近路线A′GC和往墙面BB′C′C爬行的最近路线A′HC,试通 过计算判断哪条路线更近;
两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时,点P在直线AB上.先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
线AB的解析式,再令y=0,求出x的值即可.
解:由题意可知,当点 P 到 A,B 两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时, 点 P 在直线 AB 上.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b,
b=1, k=1, ∵A(0,1),B(1,2),∴ 解得 ∴y=x+1, k+b=2, b=1,
令 y=0,得 0=x+1,解得 x=-1,∴点 P 的坐标是(-1,0)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例说线段的最值问题 (共62张)
MA MD 1 AD 1,FDM 60. 2
A
N
B
解答过程:
F M D 3 0 , F D = 1 M D = 1 .
2
2
FM =MD cos30= 3 . 2
MC = FM 2+CF 2 = 7.
A 'C = M C M A ' = 7 1.
FD
C
M
A‘'
A
N
B
小结:
“关联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尽可能长度已知(或 可求),再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线段取得最值时 ,“关联三角形”不存在(三顶点共线).
解答过程:
连接OC交e O于点P,此时PC最小. 在RtBCO中, Q BC=4,OB=3, OC=5,PC=OC OP=2. 即PC最小值为2.
小结:
此道作业题构造“辅助圆”的突破口在于发现动点与 两定点连线的夹角为确定值;若点P在△ABC外部,则CP 长存在最大值;若∠APB为非直角时,则作△ABP的外接 圆,此时AB为非直径的弦.
'
2
2
2
在 R t C D D '中 ,
C D '= C D 2 D D '2 3 2 4 2 5 , 即 PC PD的 最 小 值 为 5.
小结:
1. 本题从形的角度得到点P的位置,再从数的角度计算 出点P的坐标,进而得到最小值.这正是体现了数形结合 的重要性.
典型例题2:
D
C
M
A‘'
,52
),B(4,m)两点,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
,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y
202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课件)
问题2:解决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最值问题我们
将运用到哪些知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轴对称点、勾股定理、
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线段最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
性质、矩形、菱形……
复习回顾
O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
第2题答图
3.如图,在菱形 ABCD 中,若 AD=6,∠ABC=120°,E 是 BC 的中点,
P 为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PB,PE,则 PE+PB 的最小值为
3 3
__________.
【解析】如答图,连接 BD,DP,DE.∵四边形 ABCD 是菱形,∴B,D
关于直线 AC 对称,∴DE 的长即为 PE+PB 的最小值.∵∠ABC=120°,
M,N 分别是射线 OA,OB 上异于点 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
值是__________.
6
【解析】如答图,作点 P 关于 OB 的对称点 P′,作点 P 关于 OA 的对称
点 P″,连接 P′P″,则 P′P″的长就是△PMN 周长的最小值.在△OP′P″
中,OP′=OP″,∠AOB=30°,∴∠P′OP″=60°.∵OP=6,∴P′P″=6.
即为所求,△PCD 周长的最小值即为线段 P′P″的长.
“两定两动”型
6.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3,点 E 在边 AB 上且 BE=1,点
P,Q 分别是边 BC,CD 上的动点(均不与顶点重合),则四边形 AEPQ 周
2+2 13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23 最值之费马点问题(教案PPT)
A E
Q
P
B
C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别,我们换个 P 点位置,如下右图,同样可以构造等边△APQ, 同样有△APC≌△AQE,转化 PA=PQ,PC=QE,
A E
Q
P
B
C
B
A E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Q
C
显然,PA+PB +PC=PB +PQ+QE >B E .
二、典例精析
1.在 ABC 中,若其内部的点 P 满足 APB BPC CPA 120,则称 P 为 ABC 的费 马 点 . 如 图 所 示 , 在 ABC 中 , 已 知 BAC 45 , 设 P 为 ABC 的 费 马 点 , 且 满 足 PBA 45 , PA 4 ,则 PAC 的面积为 .
则 PD PE PF 2 2 3 1 3 3 1.
3
3
故答案为 3 1 .
EF 2DE 2
EM DM 1,
故 cos30 EM , PE
解得: PE 2 3 ,则 PM 3 ,
3
3
4.如图(1), P 为 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 APB BPC CPA 120 ,则点 P 叫做 ABC 的费马点. (1)如果点 P 为锐角 ABC 的费马点,且 ABC 60 . ①求证: ABP∽BCP ; ②若 PA 3 , PC 4 ,则 PB . (2)已知锐角 ABC ,分别以 AB 、 AC 为边向外作正 ABE 和正 ACD , CE 和 BD 相交 于 P 点.如图(2) ①求 CPD 的度数; ②求证: P 点为 ABC 的费马点.
APC 120 , CPD 120 60 60 ,
RtPDC 中, PCD 30 , CD 2 3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几何中的最值与定值问题公开课PPT课件
A
A
P
图(2-1) P
图(2-2)
P1
BC BC源自解:把△APB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使AB与AC重合,得△ACP1,连结 PP1,则△APP1是正三角形,PP1=AP=AP1=2,P1C=PB=3,当P、P1、 C不在一直线上时, PC<PP1+P1C=2+3=5,只有当P、P1、C在一直线 上时,PC之间的距离在到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PP1+P1C=5。
例5. 如图,在ΔABC中,D、E分别是BC、
AB上的点,且∠1=∠2=∠3 ,如果ΔABC、
求Δ证E:BD的、最Δ小A值DC是的5周。长依次为m,m1,m2,
4
A
E
3
2
1
j
B
D
C
图(1-1)
课后练习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 =BC=2,以BC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 点D,P是CD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P, 则AP的最小值是_______.
例 3. 如图,在△ABC中,BC=5,AC=12, AB=13,在边AB、AC上分别取点D、E,使 线段DE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试求 这样线段的最小长度.
例4.已知△XYZ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Z=90°),它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等腰 Rt△ABC(∠C=90°)的三边上,求△ABC直角边长的 最大可能值.
D B
E
当C、A、E三点共线 时,CD的值最大。 CD的最大值是a+b.
A
图(6-1)
D
C
F E
k O
A
图 ( 6-2)
j
B
C
例2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为边BC上任意 一点(可与点B或点C重合),分别过点B、C、D作射线AP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B′、C′、D′.求BB′+CC′+DD′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
2022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课件 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线段和面积最值)
解:过点M作MG∥y轴交AC于点G
∴△MFG∽△OFC
设M(t,-t2-2t+3)(-3<t<0),
H
∴ MF MG FO OC
∵OC=3
则G(t,t+3)
∴MG=yM-yN
=-t2-3t
G
∵-1<0,∴MG有最大值
∴MF 1 MG FO 3 MF
∴当MG最大时, FO 最大 ∵A(-3,0),C(0,3)
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复习巩固
1.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y=ax2+bx+c(a≠0)
a(x b )2 4ac b2
2a
4a
顶点坐标为:(
b
4ac b2
,
)
2a 4a
对称轴是直线 x b
2a
2.区间最值的解决方法 判断区间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
线段最值问题
问题背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 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4
(3)点M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M点作MN∥y轴交直线AC 于点N,作ME⊥AC于点E,求△MEN周长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M的 坐标;
解:∵MN∥y轴,ME⊥AC
∴△MEN∽△AOC
∴MN=yM-yN =-t2-3t
∴△ME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ME NE 2 MN 2
∴C△MEN=MN+ME+NE =( 2 1 )MN
∵-1<0,∴MN有最大值
∴当t=
b 2a
=
3 2
时,
∴MNmax=
9 4
∴当MN最大时,△MEN的周长最大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典例精讲考点聚集查漏补缺拓展提升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专题3.5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知识点利用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求值01利用二次函数求代数式的最值02利用二次函数求面积的最值03拓展训练04【例1】已知二次函数y=-(x-h)2.(1)若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h=___.(2)若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h的取值范围为______.(3)当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2≤x≤5时,函数值y的最大值为-1,则h=______.3h≥31或6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a≤x≤b<h,y随x增大而减小,当x=a时,y有最大值,y max =m;当x=b时,y有最小值,y min =na≤x≤b<h,y随x增大而增大,当x=a时,y有最小值,y min =m;当x=b时,y有最大值,y max =ny O xm n a bh k (h,k)yOx(h,k)hb a knma >0(开口向上)a <0(开口向下)h<a≤x≤b,y随x增大而增大,当x=a时,y有最小值,y min =m;当x=b时,y有最大值,y max =nh <a ≤x ≤b ,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 =a 时,y 有最大值,y max =m ;当x =b 时,y 有最小值,y min =ny O xh k(h,k)b a n m yO x(h,k)h k nm baa >0(开口向上)a <0(开口向下)a≤x≤b,a<h<b,|a-h|<|b-h|当x=h时,y有最小值,y min =k;当x=b时,y有最大值,y max =n(a>0,离对称轴越远的点,位置越高)a≤x≤b,a<h<b,|a-h|>|b-h|当x=h时,y有最大值,y max =k;当x=a时,y有最小值,y min =m(a<0,离对称轴越远的点,位置越低)y Oxhk (h,k)b a n m yO x(h,k)hk n bam1.已知二次函数y=(x-h)2+1,在1≤x≤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5,则h的值为( ) A.1或-5 B.-1或5 C.1或-3 D.1或32.已知二次函数y=x 2-2x-3,当0≤x≤3时,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A.0,-4 B.0,-3 C.-3,-4 D.0,03.已知二次函数y=ax 2+2ax+3a 2+3,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2≤x≤1时,y的最大值为9,则a=____.4.如图,抛物线y=a(x-h)2+k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点(-2,0)和(-1,0)之间(包括这两个点),顶点C是矩形DEFG区域内(包括边界和内部)的一个动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B知识点一强化训练利用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求值A 1xy-2-11143232知识点利用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求值01利用二次函数求代数式的最值02利用二次函数求面积的最值03拓展训练04【例【例22】】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 2+ax+4的图象上,则m-n的最大值等于( ) A.15/4 B.4 C.-15/4 D.-17/4C∵y轴为对称轴把P(m,n)代入y=x 2+ax+4得:n=m 2+4∴m-n=m-(m 2+4)=-(m-1/2)2-15/4∴a=0∴m-n的最大值为-15/4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设M(x,kx+d).∵MN∥y轴,N在抛物线上,∴N(x,ax2+bx+c).当xA <x<xB,MN=(kx+d)-(ax2+bx+c)设M(x,kx+d).∵MN∥y轴,N在抛物线上,∴N(x,ax2+bx+c).当xA<x<xB,MN=(ax2+bx+c)-(kx+d).yO xxAMBAxBNy=ax2+bx+c y=kx+dyOxNxAMABxBy=ax2+bx+cy=kx+d1.若关于x的方程ax2+bx+1=0(a,b是常数,a>0)两根相差1,令t=12a-b2,则t的最大值为____.2.已知抛物线y=ax2+4ax+4a+1(a≠0)过点A(m,3),B(n,3)(m<n)两点,若线段AB的长不大于4,则代数式a2+a+1的最小值是_____.1.解析:Δ=b2-4a∴b2=a2+4a∴t=12a-b2=12a-(a2+4a)∴t=-(a-4)2+16当a=4时,tmax =16167/42.解析:y=ax2+4ax+4a+1=a(x+2)2+1∴对称轴为x=-2∵AB≤4,A(m,3),B(n,3)∴当m=-4,n=0时a最小把B(0,3)代入y=ax2+4ax+4a+1得a=1/2∴a2+a+1=(a+1/2)2+3/4=(1/2+1/2)2+3/4=7/43.如图直线y=x与抛物线y=x 2-2x-3交于点E、F,直线MN∥y轴,交直线y=x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1)若点M为于点N的下方,求当MN 最长时,M的坐标;(2)若以O、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的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016•成都)如图,面积为6的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中,AB=3,∠BAD= 45°,按下列步骤进行裁剪和拼图:
第一步:如图①,将平行四边形纸片沿对角线BD剪开,得到△ABD和△BCD纸片,再 将△ABD纸片沿AE剪开(E为BD上任意一点),得到△ABE和△ADE纸片;
第二步:如图②,将△ABE纸片平移至△DCF处,将△ADE纸片平移至△BCG处; 第三步:如图③,将△DCF纸片翻转过来使其背面朝上置于△PQM处(边PQ与DC重合
,并求△BDM周长的最小值及此时点M的坐标; (4)在条件(2)下,从B点到E点这段抛物线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一个点P,使
得△PA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PAD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P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
本题同样可由平行于DA且与 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与 抛物线组成方程组,由判别式 求解。
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从难度上看,既可以是很简 单的小题,也可以是综合性较强的大题,一直是中考命题的热 点,在压轴题和选择填空题中都经常出现。
1. 代数型主要利用 ①不等式(包括根的判别式) ②函数的增减性(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几何型问题主要根据 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 小于第三边) ②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 ③定圆的所有弦中,直径最长(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 ④连接圆外一点和圆上各点的线段中,该点和圆心连线(或延 长线)与圆的交点到该点间的线段最短(或最长)。
6
Q
7
二次函数求最值中考中
不仅是应用题
8
分析: △OBM中,OB是定长,故面积大小由点M到OB的距离决 定,面积最大时点M应是平行于OB且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的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设平行于OB的直线为y=x+b, 交点坐标同时应满足y=-x2+5x,y=x+b, 得x+b=-x2+5x,即x2-4x+b=0, 因只有一个交点,则方程只有相同解,判别式16-4b=0, 得b=4, ∴x=2,即M(2,6)。
12
SUCCESS
THANK YOU
2019/8/3
本题仍与上例类似,可利用对称解 决。 如果题目中已经有对称图形,则不 作对称点,而是找对称点。
14
求三条线段和的最值问题,可先固 定一条线段长,转化为求另两条线 段长的和,然后再考虑第一条线段 动的情况。化繁为简,分步求解
15
求直线上动点到两定点距离差的最值, 常将两定点变化到直线同侧,再利用 对称的性质解决。依据是三角形两 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7
【例】(2016•安徽)如图,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 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
分析:∵∠ABC=90°,∴∠ABP+∠PBC=90°, ∵∠PAB=∠PBC,∴∠BAP+∠ABP=90°,∴∠APB=90°, ∴点P在以AB为直径的⊙O上,连接OC交⊙O于点P,此时PC最小, 在RT△BCO中,∵∠OBC=90°,BC=4,OB=3, ∴OC= =5,∴PC=OC=OP=5﹣3=2. ∴PC最小值为2.
21
【例】 (达州)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2x+6(a≠0)交x轴 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将直尺WXYZ与x轴负方向成45° 放置,边WZ经过抛物线上的点C(4,m),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 为点D,直尺被x轴截得的线段EF=2,且△CEF的面积为6.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探究: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 △ACP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
,△PQM与△DCF在CD同侧),将△BCG纸片翻转过来使其背面朝上置于△PRN处( 边PR与BC重合,△PRN与△BCG在BC同侧)。 则由纸片拼成的五边形PMQRN中,对角线MN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
分析:如图③,∵∠BAD=∠BCD=45°,∠MPN=90°,由剪裁过程可知,MP= NP , 所以△M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PM最小时MN最小,也就是求图②中的AE 最小,易知AE垂直于BD时最小, 【点评∴】本AE题最经小过值推可导求,得最为65后5 变为求连,接点∴A与MN线的段最B小6D51上值0 各为点的线段中.的最短线段的 问题(即垂线段最短问题)。
M
考虑另一种解法
Q
9
求两点间距离的最值,常依据两点间线段最短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
求直线上动点到两定点距离和的最值, 常将两定点变化到直线异侧,再利用 对称的性质解决。本题是几何方法求 最值较经典的例题,依据是三角形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点间线段最短)
11
本题与上例类似,仍利用对称解决。 问题:如果作Q的对称点是否可以? 直线AB与CD间的距离和AD与BC间的 距离是否相等。
18
19
【例5】(2016·湖南湘西)如图,长方形OABC的OA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OC在 y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经过点B(1,4)和点E(3,0)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在线段OC上,且BD⊥DE,BD=DE,求D点的坐标; (3)在条件(2)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使得△BDM的周长为最小
(1)求该什锦糖的单价.
(2)为了使什锦糖的单价每千克至少降低2元,商家计划在什锦糖中加入甲、丙 两种糖果共100千克,问其中最多可加入丙种糖果多少千克?
不等式求最值在中考中常见于应用题
3
利用判别式实质也是应用不等式
4
利用函数单调性是求最值应用题的常见方法
5
二次函数在某段 内单调,所以应 用题要考虑取值 范围,二次函数 最值是否在范围 内
在中考的解答题中,还常常结合其他知识,把最值问题与 其他问题综合在一起,增加了难度。
【例】(2016·温州)有甲、乙、丙三种糖果混合而成的什锦糖100千克,其中
各种糖果的单价和千克数如表所示,商家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
.
甲种糖果
乙种糖果
丙种糖果
单价(元/千克)
15
25
30
千克数
40
40
20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