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f163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5.png)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1. 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应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典型性。
2. 保护措施:地质公园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3. 科普教育:地质公园应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地质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4. 旅游服务:地质公园应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包括旅游咨询、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满足游客的需求。
5. 管理体制:地质公园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确保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地质遗迹的保护、科普教育、旅游服务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以实现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内容
![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d2749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4.png)
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内容
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遗迹保护:这是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之一。
应对公园进行区划,设立不同的功能区域。
特别重要的是,应对具有独特地质造迹景观的区域设立特别景观区进行重点保护。
这是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
在这些区域内,可以根据地质造迹的重要性及分布特征,设立特级、一、二、三级区域,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特级和一级区域内,禁止任何有损地质造迹保护的人为建设工程,以保证地质造迹的自然性,并严禁机动车进入上述区域。
2.普及地学知识:通过建设地质公园,可以向公众普及地学知识,提高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这可以通过在公园内设立解说牌、展示馆、科普教育中心等设施来实现。
3.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活动开展:地质公园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需要建设相应的旅游设施,如游客中心、餐饮设施、住宿设施等,并提供各种旅游活动,如徒步旅行、露营、观鸟、摄影等。
4.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在建设地质公园的过程中。
应注重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
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培训当地导游、支持当地手工艺品等方式,使当地居民从地质公园的建设中受益。
5.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地质公园的过程中。
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环保措施,如减少垃圾产生、推广可再生能源等,以确保地质公园的长期发展。
以上是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一些主要内容,但具体建设内容可能会因公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1f64196c85ec3a87c2c546.png)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质论评》2007年第1期发表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胡炜霞博士等的文章,“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章指出,中国在推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验对推动全球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国家地质公园在促进地质遗迹保护、经济发展和科普教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增长相对过快、类型和地区分布还有待平衡和谐、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品牌效应尚需提高、科普与旅游参与尚待有机和谐等方面。
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有全球或区域性代表意义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特定区域,是保护地质遗迹,将其开发用于旅游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形式。
文章指出,截止2005年,中国已经建立了四批138个国家地质公园,这使得许多著名风景区都纳入了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范围。
公园的建设既促进了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对地质遗迹的投入和居民对地质遗迹保护的自觉性,使一些地质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如河南焦作云台山、北京延庆硅化木、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
国家地质公园的室内室、外博物馆的展示为人们了解科学知识创造了实际空间,十分适合新世纪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促进了科学世界观的普及。
但在将地质遗迹景观推向市场、国家地质公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泛化和过热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研究从个案的开发、管理及保护的角度谈得多,而谈问题的较少,对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一些泛化及过热问题还鲜有述及。
在中国建立国家地质公园,须由中央级政府组织(国土资源部)直接批准,这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国家。
中国的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地质遗迹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地质遗迹景观人为破坏比较严重。
基于更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同时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提出的建立地质公园的计划,国土资源部在1999年12月召开的“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而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设想。
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
![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4144fdfb9f3f90f76c61b1a.png)
江 五大连 池、 南嵩山、 江雁荡 山、 河 浙 福建 泰宁和 内网络 名录 。 中国地质 公园 的建立 ,得到 了联合 国教科 文组织 的充 分肯 定, 该地学 部主任伊德 尔 (dr 博士等 专家在对我 国地质公 Ee) 园实地 考察后特 别指 出: “中国开拓 性的地质公 园建设工作 , 是对联 合国教科 文组 织的贡献 。” 鉴于此,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在中国 , 国家地 质公园是指 以具有国家级特 殊地质科学 意义 , 高的美学 观赏价值 的地质遗迹 为 主体 , 融合 其它 较 并 景观与人文景观 而构成的一种独特 的 自然区域 。由国家政府 行政管理部 门组织专 家审定后 , 由国土资源 部正式批准 授牌 的地质公 园。从 以上的定义来看 , 国家地 质公 园内涵 的把 对
维普资讯
2006 年 第 三 期
( 湖 南省 国土资源厅 湖南 长沙 4 0; 1 1 04 0 2 南省地质矿 产勘 查开发局 4 7 湖 1 队 湖南 衡阳 3 国土资 源导刊》 杂志社 湖南 长沙 400) 1 07
410; 2 1 0
握 , 重 要 的 是 要 掌 握 “ 质 公 园 ” 一 名 词 的含 义 , 其 由 最 地 这 即
园) 。一个级次有序 , 品类 齐全 的地 质公 园体 系 已初步建成 。 中国的地质公园一 出现 就受到 了人们的普遍 关注 , 不但 大大 提 高 了人们 对保护 地质遗 迹重 要性 的认识 对地球 科学 知识 的认识, 而且使前往 公园游览 的人数猛增 3% 公园旅游收入 3, 猛增 5% 在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 上做出 了重要贡献 , 0, 充分显示 了地质 公园 的建 设具有 有利 生态 环境 和合理 开发利 用地质 遗迹资源 、 带动地方尤其 是边远贫 困 山区经济 走可持续 发展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e2824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c.png)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一、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二、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四、总结正文:一、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我的训练数据显示,我国已建立了292 个国家地质公园,涵盖了全国31 个省份,总面积约12.5 万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地质资源,还提高了人们的地质环保意识,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1.管理体制不完善:部分地质公园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影响了公园的有效管理。
2.规划与保护水平不高:一些地质公园规划缺乏科学性,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地质资源遭受破坏。
3.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地方经济发展往往需要借助于开发地质资源,这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4.科普教育与旅游开发水平不高:部分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内容单一,旅游开发水平较低,影响了地质公园的综合效益。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质公园管理法规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2.提高规划与保护水平:加强地质公园规划的科学性,严格保护地质资源,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处理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地质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实现地质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
4.加强科普教育与旅游开发:丰富科普教育内容,提高旅游开发水平,提升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总结地质公园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载体,发展地质公园事业对于保护地质资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70462d4b35eefdc8d333ac.png)
地质公 园系融 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 的受保护
和管 理 区域 , 地质 、 态 、 史 、 具 生 历 考古 、 化 、 研 等 文 科
园”它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地质公 园不仅 , 强调旅游资源 、 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还主张绿色
生产 、 绿色 管理 、 色消 费 ; 质公 园 以生态 环境 的 绿 地 保 护 为核 心 和前提 ;地 质公 园旅游 开发 的 主题就 是
江 西省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0 9年 ) 20 学科 共 建 项 目 “ 西 地 质 公 园旅 游 可 持 续发 展 研 究 ( 号 : 9 J0 ) 阶 段 性 江 编 0 Y2 1”
成果 。
一
、
地质公 园与 可持续 发 展 的关 系阐述
地质公 园的建立也有利于改善 环境 、促进环 境保
护。
( ) 质公 园与 资 源 可持 续发展 的 关 系。 质 一 地 地
公园作为 区域范围明确的地质遗迹或其成 因组合 ,
它 注 重 地 质 资 源 的重 要 性 、 本 性 和不 可 再 生 性 , 根
( 地 质公 园与 经济可持 续发展 的 关 系。地 质 三)
公园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的重要途
人 口数 量 巨大 ,经济 收入 和文化 层 次较低 的旅 游者 为缺乏 ,高 密度 的旅 游人 流和 大量 的不 文 明旅游行 为对环 境造成 破 坏 的现 象 比较普 遍 。
( ) 游科技 水 平发 展 相对 滞后 。旅 游 发展规 四 旅
发工程 、 管理科学 、 经济学 、 环境科学 、 人文科学等学 人 数迅 速增 长 ,旅游 环境 意识 在这 一部分 人 群 中较
新 的经济 增长 点 , 带 动相关 产业 的发 展 。 并
基于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基于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f5c91bcc7931b765ce1593.png)
Ab ta tI e n e r ,ao g w t NE C a v n e a a e t o s u t n w d e sr c :n mc t y as ln i U S O d a c p c o c n t ci o d g o— p r ln, rtc o n t z t n o e lgc h r o ak pa poe t n a d u l a o g oo i a i i i f i l r l s g t i rc z t n i hn T i a e s u s d h w t ih y d a i ea o fp oe t n u l a o fg oo i a e c n o r m ei o e o c h a o C ia. h sp p rd c s e o r t e lw t rlt n o r tc o , t z t n o e l g l rl s a d tu i i n i o gl h i i i i i c i s d v lp n , u h a ud e c mmu i a t i aet e d v lp n , n a cn e e vr n n a p oe t n,a ma i g te p tcs s b s ig e eo me ts c s g i e t o h nt p ri p t e eo me te h n ig t n i me t rtc o lw kn r e t ,et l h n y c h h o l i h o ai h e lg i o c rl nomai aa s oe u aea o e a w h su yo g nz i t , u r r a rme t t e g oo y hs r e c ifr t n d t a et d c t d c p rt t td ra i t n ec a d p t owad me ue n d c n e t n a ti i o b n ei a o n f s n a o c pi t o s o h w t rtc o o o p e t n— ui z t n W u ai c i o d G o p r u tia l e e o me t o i t i i d l h d e — ak s s n e d v lp n . l a o n a W a b Ke r s g oo i a r l s w d e — p r ; u ti a l e eo me t mo e y wo d : e lgc i ; o d g o le c ak s s n e d v lp n ; d l a b
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2cadba0d1f34693daef3e2b.png)
休闲、 科研科普和娱乐 的场所 , 同时也是地质遗迹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及地质科学研究的基地。
二、 地质公 园建设 的实 践与思 考
地质公园建设是一项不断创新 、 不断完善的长期性
但在坚持以保 地质公园 自创立 以来 ,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 且 工作。我省地质公 园建设虽仅六年时间, 发展迅速 , 我省 目前有世界地质公园 2 、 处 国家地质公 护地质遗迹及 自 然环境为前提 , 以旅游规划及市场需求 以合理开发及提高科学 品位为手段 , 以促进省 园3 、 处 省级地质公园 9 , 处 位列东北第一 。实践证 明 : 为导 向,
地 质公 园 即是地 质遗 迹保 护 的一 种最 佳形 式 ,同时 , 也 域经济发展为 目的的思路下 , 经不断努力和探索 , 逐步 为 旅 游 业 的发 展 开 拓 了一 新 的途径 ,并 赋 予 了新 的 内 完善和规范了三级地质公园建设 , 有效的促进了地质公
涵, 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和蓬勃的发展前景。 我 省地 质遗 迹保 护及 地质 公 园发展 现状
●
尤 以地质地貌及古 生物化石最具 特色 , 地貌类地质遗
地 质公 园是 以地质 遗迹 保 护为 前提 , 并严 格 遵循 保
迹 的分 布与我省现 代地貌格局一 致 ,主要分布在大 、 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 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 小 兴 安 岭 及 东 南 部 低 山丘 陵 区 ,以 火 山 熔 岩 地 貌 、 花 续 发展 , 际上地 质遗 迹资 源产 业 的发展 就是 以 自然 生 实 岗岩 峰林 及构造 峡谷为主。 古生物化石 主要分布在 山 态及环境保护为宗旨 , 在开发资源 、 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 间盆 地和山前平原 地带 , 而地层剖 面及地质构造遗迹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这也决定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种类众 多 、 分布广泛 。这些地质遗 迹 目前 大部分都保 市场的需求 , 地质遗迹资源产业将成为引导我国产业绿 留其 原 有 的 自然 风 貌 ,而且 很 多 遗 迹 美 学 价 值 突 出 、 色化的先锋。因此政府 的重视和支持极为重要 , 要想将 观 赏性强 , 重要 的地学及旅 游开发价 值 , 具 是我 省旅 地 质公 园真 正建 设 好 、 管理 好 , 须 充分 发 挥 和强 化 地 必 游资源 开发的主体 , 也为我省地质公 园的辟 建提供了 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 使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地质公园的建 重要 的 资 源保 证 。 设意义 、 科学 内涵 , 强化其保护意识 、 管理意识及可持续 自 20 年我国创建地质公园以来 ,得到了我省各 发展理念, 00 认清建设地质公园不仅仅是促进地方经济发 级 政府 的高 度重 视 和社会 的广泛 认可 , 别是 省 国土 资 展 ,更要 使 之 成 为一 个 自然 环 境 保护 及 科学 研 究 的基 特
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
![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e3fb4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6.png)
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遗迹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地质遗迹包含着重要的地质信息,也是我们了解地球演化历史、探索地质奥秘的窗口。
为了有效保护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的建设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质遗迹的价值和意义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物质的遗迹,是地质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宝库。
它们孕育着宝贵的地质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价值。
同时,地质遗迹也是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发展的见证,对于理解生态系统演替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地质遗迹还具有教育、科普和旅游等方面的价值,能够为公众提供科学知识和文化娱乐。
二、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对地质遗迹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保护。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地质遗迹的破坏日益严重,例如采矿、工业活动和旅游开发等,都对地质遗迹构成威胁。
因此,为了实现对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法规。
三、地质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地质公园是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地质科普和旅游的重要载体。
地质公园通过将地质遗迹纳入管理范围,保护地质遗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地质遗迹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地质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还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地质公园建设的原则和步骤在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首先,科学性原则。
建设地质公园需要依据地质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公园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全面性原则。
地质公园应包括多种类型的地质遗迹,以展示地球演化的全貌。
再次,兼顾环保原则。
地质公园的建设要求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最后,参与性原则。
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广泛吸纳相关各方的参与,形成共识,确保公园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14f33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a.png)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如下:
1. 发展迅速:中国地质公园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有200多个地质公园,覆盖了海陆地质景观的各个方面。
2. 游客数量增加: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科学教育的关注增加,地质公园的游客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3. 品质不均衡:一些地质公园在保护自然环境、提供科学教育、服务游客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然而,中国地质公园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
1. 资金短缺:一些地质公园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公园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受限。
2. 保护意识不足:一些地质公园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导致一些景点和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3. 缺乏专业管理团队:一些地质公园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导致公园管理水平和游客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对地质公园的资金投入:政府和各级地方应加大对地质公园的经费支持,提高公园设施和服务水平。
2. 加强保护意识和法制建设: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专业管理团队: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地质公园的规划、管理和监督,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和游客服务质量。
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与国际地质公园组织合作,提高中国地质公园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地质公园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公众的保护意识提升和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建设。
只有这样,中国地质公园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大众提供科学教育和自然环境保护的良好场所。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b824e8524de518964b7d69.png)
1 9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正式提 出了“ 建具 9 年, 9 创 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地质 遗址全球 网络 , 将重要 地质环 境作为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予以 保护” 的地 质公 园计 划 , 创 立 了 G 0a【 Go g a 并 epI( el i l l o c pr) a —— 地 质 公 园 这 一 名 称 。 欧 洲 地 质 公 园走 出 了 k 建立国际性的世界地质公园的第一步L 。中国从地质 2 】
.
n f i t n a d 8] e e s sa a l e eo me to e p ui i n c iv u t n b e d v lp n f o  ̄ co 3 i g
Ke “k: epd【gooia ei g ;utia l e e p n ; d yw0 学0 a ;elgclh ra e ss n bed vl me tmoe t a o
WA G Tn —w n.,IN Mi 一 N og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A n _ g
( .col ahSi csadR sucs C ia n e yo C o i cs 1 Sho d Er c ne n e re, h i mt f , e e e, t e o nU v e c n 2 Sho Srei n . col uvy gad n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的意义主要有 以下几点 : ①地质公 园是新生事物 , 其规划、 建设 与发
遗迹保护到地质公园建立 , 一直与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N SO 、 I E C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u s 密切合作 , I IG ) 在 国际上为推动地质公园工作做 出了贡献 , 走在世界前 列 。20 年 l 月 , 3 03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土资 源部 联 合组 建 了世 界地 质 公 园 网络 办 公 室。截 至
关于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dca360561252d380eb6e3a.png)
sac e rh,ty t k h e lgc l e t r sp o n n ,ca sf h r tcin a e fg oo ia a d r oma et eg o o ia au e r mi e t lsiyt ep o e to r ao e l gc l n — f l s a e n ve o h r tc ina d d v lp n ,wes o l i ee t t a r r r m a c p .I iw ft ep o e t n e eo me t o h u dd f r n i ewh ti p i y fo wh t f a s ma i e o d r ,t e ov h o ta it n ew e n n t r lh rtg r tcin a d mi ea e o re ss c n a y o r s l et ec n r dci sb t e au a e i e p o e to n n r lr s u c s o a e po tt n A sfr a v i b e g oo ia o rs e o r e ,we s o l o g oo ia eis lgn, x li i . ao a s a al l e lgc lt u im r s u c s a h u d d e l gc lr l o i c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3期
20 年 6 08 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社会 科 学版)
J UR O NAI F HE E O F IUNI ER I C V S TY 0F TE HN 0G ( o i ee e s 0L Y S c l i e ) aS n
妨碍了地质公 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地质公园建设 中, 以科研为支撑 , 出地质特色, 要 突 做好 地质景观保护 区的分级 , 明确保护与开发的主次 , 解决好保护 自然遗产与矿产 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对于可供利用 的旅 游 地质资 源, 有关部 门应做好地质遗迹登录工作 , 并加强全民地质遗产保护意识教育。 关键 词: 地质公园 ; 地质遗迹 ; 可持续发展 ; 建议
地调局面试题目(3篇)
![地调局面试题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3c8f3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8.png)
第1篇一、综合分析题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请从地质灾害防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具体措施。
3.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地,对于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结合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请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建议。
5.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专业知识题1. 请简述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及其在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2. 结合我国地质构造特点,分析我国主要成矿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3. 请阐述地质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5.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应急救援中的关键问题。
三、案例分析题1. 某地发生滑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请分析滑坡灾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某地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问题导致游客受伤。
请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某地发生地震,地质调查队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请分析地质调查队在地震灾害调查中的主要任务,并提出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4. 某地地质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问题导致游客受伤。
请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某地发生地质灾害,地质调查队接到紧急救援任务。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d2c5813ff00bed5b8f31d05.png)
沉 积 与 构造 遗 迹
拟 态 岩 石 遗 迹
地 层 剖 面 、 层 理 、波 痕 、泥 裂 、 雨 痕 、藻 叠 层 石 、断 裂 等
“ 鱼 石 ” 、 “ 米 ” 、 “ 马 鳄 圣 斑
石 ” 、 “ 香肠 ” 等 石 地 质地 貌 类 遗 迹
水 体 景 观 人 文 与 生态 景观
客 接 受地 学 科 普教育 的 目 ; 质博 物 馆硬 件 设 施一 流 , 标 地 但 是 内部地 质 遗 迹解 说 过于 专业化 , 普通 游 客难 于 理 解 ,
科普效果不好。 总体来讲 , 科普解说系统 不能充分发挥其
作用 。 () 质 旅 游宣 传促 销 力度不 够 3地 公 园位 于首 都 北 京 , 有 非 常丰 富 的地 质遗 迹 , 是 拥 但
2 2 01
2 2 O1
第7 第3 卷 期
分析探讨
V O17 . N o 3 .
中国房 山世 界地 质公 园 地质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程素珍 张长敏 华金玉。 , ,
(. 1 北京市地 质研 究所 ,北京 10 2 ;2 北京市 国土资源局 ,北京 1 0 1 ) 010 . 0 03
百 里 峡 、 拒 马河 大 峡 谷 、 石 花洞 、
银 狐 洞 、蝙 蝠 山 、笔 架 山等 三 叠 瀑 、 拒 马 河 、 涞 水源 、野 三 坡 冰瀑 等 摩 崖 石 刻 、 上 方 山 “ 经 ” 、 白石 石
成, 它们是园内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群的母岩地层。 亿万 年的地质活动造就了公园内类型多样、 奇特珍贵的地质遗
1 地 质 旅游 资 源分 类 . 2
根 据旅 游 资源 的性 状 j结合 公 园的 实 际 情 况 , , 将 公 园旅 游 资 源 分 为 6 类 , 别 是 古人 类 活 动 遗 迹 、 积 大 分 沉
地质公园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地质公园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772b6dcc22bcd127ff0c7a.png)
地质公园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地质公园以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是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这也是地质公园区别于其他景区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地质公园的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违背了地质公园的审评初衷,威胁到了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1月9日,中国三大著名景区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因“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不足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这一事件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舆论影响力较大的媒体的纷纷就此事发表评论及报道。
三大著名景区是否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摘牌、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
带着这结实的一巴掌带来的阵痛,我们来总结一下地质公园及地质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今后在整改中的着力点。
一、地质公园和地质旅游内涵的认识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地质公园提出了六条定义:(1)有明确边界,有足够大的面积使其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由一系列具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址组成,还可能具有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2)这些遗址彼此联系并受公园式的正式管理及保护,制定了官方的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3)支持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能加强居民对居住区的认同感和促进当地的文化复兴;(4)可探索和验证对各种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法;(5)可用来做为教育的工具,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6)始终处于所在国独立司法权的管辖之下。
所在国政作者单位:250100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府必须依照本国法律、法规对公园进行有效管理[1]。
地质公园在提出和建立之后,地质旅游自然而然地在全世界开始真正受到重视和蓬勃发展。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e8ea5c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a.png)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1.地质公园数量及分布特点2.地质公园的资源特点3.地质公园的发展阶段三、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完善2.资源开发与保护不均衡3.科普教育与旅游发展的矛盾4.地质灾害风险四、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对策1.完善管理体制2.加强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3.提升科普教育功能4.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地质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还承载着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开发的多重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质公园数量的不断增加,地质公园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地质公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为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1.地质公园数量及分布特点截止到 2022 年 12 月,我国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 266 处,省级地质公园 1000 余处,形成了覆盖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公园网络体系。
地质公园分布特点表现为东密西疏,数量上东部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同时,在地质公园类型上,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地貌为主,东部地区以丘陵、平原地貌为主。
2.地质公园的资源特点我国地质公园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火山、岩溶、地热、冰川、沉积、变质等多种地质遗迹类型。
这些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为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地质公园的发展阶段我国地质公园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1985-1999 年),以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为主;二是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 年),地质公园数量迅速增加,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三是转型升级阶段(2011 年至今),地质公园开始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注重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三、中国地质公园面临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等问题,影响了地质公园的有效管理和长远发展。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55dd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f.png)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1.地质公园数量与分布2.地质公园类型及特点三、中国地质公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1.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2.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与人才短缺3.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四、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的对策建议1.完善地质公园的管理体系与法规建设2.加强地质公园人才培训与引进3.丰富旅游产品,推动地质旅游差异化发展4.加大地质公园的科普宣传力度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地质公园是集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殊类型公园,对于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质公园自2000 年开始发展,至今已有20 余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二、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1.地质公园数量与分布自2000 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成立以来,我国地质公园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23,全国共有国家地质公园284 处,涵盖了全国各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质公园体系。
2.地质公园类型及特点我国的地质公园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沉积地貌等多种类型,各具特色。
地质公园不仅展示了地球演化的历史,还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了人们认识自然、了解历史的重要场所。
三、中国地质公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1.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地质公园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些地质公园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导致部分地质遗迹受到破坏。
2.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与人才短缺我国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地质公园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影响了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当前,我国地质公园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缺乏深度体验和参与性项目,导致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
四、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的对策建议1.完善地质公园的管理体系与法规建设加强地质公园的法规建设,明确地质公园的管理主体和权责划分,建立协调有效的管理体制。
中国地质公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
![中国地质公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86e72087c24028915fc318.png)
中国地质公园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李晓摘要: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旨在保护地质遗迹而提出“地质公园”这一新概念,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保护和发展一、引言(一)地质公园的概念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旨在保护地质遗迹而提出“地质公园”这一新概念,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地质公园的建立究其原因是为了保护地史时期经过地质演化而保存下来的,用于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作为地质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叠加的产物,具有形成的不可逆性,是不可再生的地质资源,也是研究和获取地球发展演化历史的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唯一来源。
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经建立了122个世界级地质公园,其中我国已经申报批准有35个世界级地质公园,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拥有世界级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而且我国还分批建立了20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的类型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达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比较侧重地质遗迹的相关学科,归纳为经济地质和采矿遗址、工程地质、地球历史、地貌学、冰川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岩相学、沉积学、土壤科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火山学等大类地质遗迹。
2.对中国已建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起来划分出如下类型:地层学遗迹、古生物遗迹、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地貌类型地质遗迹(又分为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碳酸盐岩溶洞穴、碳酸盐岩峰林地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花岗岩峰林地貌)、冰川学地质遗迹、火山学地质遗迹、水文地质学遗迹、工程地质学遗迹、地质灾害遗迹(地震崩塌和山体崩滑),还可划分出若干亚类乃至更细的类型。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67011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5.png)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一、引言国家地质公园是指以地质遗迹地质地貌为基础,融自然景观、文化景观、旅游度假功能为一体,具有较高地质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地质公园。
为了保护地质资源,传承地质文化,促进地质旅游发展,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规划编制的目标、方式、内容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规划编制目标1.强调保护。
保护地质遗迹、地质地貌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地质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
2.强调科普。
通过展示地质遗迹、解释地质现象和环境性质,提高公众对地质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3.强调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地质资源,促进地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水平。
三、规划编制方式1.多学科协作。
地质、生态、环境、文化等学科专家齐参与,实行横向协调和纵向整合。
2.公众参与。
重视地方居民、游客和各相关方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和途径。
3.生命周期角度。
着重考虑地质公园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提出相应措施和规划。
四、规划编制内容1.地质资源调查和评价。
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地质地貌等进行详细调查,评价其科普和旅游价值。
2.规划范围和区域划分。
确定地质公园的总体范围和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核心区、缓冲区、辅助区等。
3.规划目标和布局。
根据地质公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目标和布局,明确主题和功能。
4.地质科学教育设施建设规划。
开展地质科普教育,修建展示地质现象、生态环境和科学知识的设施。
5.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合理规划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并制定管理和保护措施。
6.管理与监测规划。
设立监测网络和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和科学监测方法。
五、技术要求1.系统性。
规划编制要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各项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2.可操作性。
规划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实际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3.可持续性。
规划要妥善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4.基于科学。
规划要基于科学的调查、评价和分析,依据科学原则进行规划和决策。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74cc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a.png)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我们做出了许多努力。
2001年,国家实行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并将其列入第九个五年计划。
目前,中国已经有35处国家地质公园,覆盖了20个省区市,面积达到7.7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也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地球的遗产、生态和文化,并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过去。
他们以自然地质景观和文化、历史价值为基础,是体现地球历史变迁和地质遗产的独特场所。
同时,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教育基地,提供了许多地质科普知识,帮助公众了解它们的形成,重要性以及他们对其他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
首先,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对于地质科研意义重大。
它收集并展示了地球历史上的各种珍贵古迹,这些古迹是地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此外,它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大量的野外实践教学的机会,更好地掌握各种地质结构和地质现象,不断深化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然而,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并不仅仅是为了地质研究而开展的。
它还推进了地质科普教育,引导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
精心设计的展览、教育和科普项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更深入了解地质的帮助,特别是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开展“发现之旅”,学习更多的有关地球和地球历史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
此外,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对于推动地区旅游和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包括提高地方历史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资金流入,增加了当地的人口和就业机会。
这对于当地贫穷地区和旅游业发展不成熟的地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低收入地区的收入,捕捉更多机会,同时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但是,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地质公园的建设需要财政支持、人力和技术等资源支出较大,即便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仍然很难以商业化管理为主,因此这种由政府投入一定资金项的建设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国家的地质公园的发展如今已近十几年,截止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已近五年 ,总数已突破了200多家。
国家地
质公园的建立不仅在保护地质遗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科普教育事业以
及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随着公园建设泛化以及过热现象的兴起,地
质公园的建设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会对现有的国家地质公园建
设做简要的概述 ,在分析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地质公园建设的可
持续发展,期望能够将地质公园的建设真正形成旅游热的现象,促进我国社会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质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地质公园具有一定的稀有性,也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美学观赏价值。
中国作
为世界地质遗迹资源大国,是少数具有丰富地质种类的国家之一,但由于相关保护法规滞后
等原因,使得很多国内地质资源遭到人为破坏,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存。
地质公园既是国家
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存地质遗迹并发挥科普功能的有效途径。
因此,为了更好
的保障地质公园的建设,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进行维护。
而就地质公园的可持续
发展来说,目前国内在地质公园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在当地地学旅游特色的展示上
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通过阐述当前地质公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对于我国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类型分布不均衡
在地质类型的遗迹中,包括地层学、地貌、构造地质、火山、水文等多种类型,尽管目
前的国家地质公园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就其分类上说还存在很多不匹配的地方。
比如一些
火山地貌、岩溶地貌等的地质公园相对较多,但其他类型的不太常见。
虽然在具体的开发过
程中都包含了当地的特色,但是却极度缺乏典型性,导致资源雷同率高,不仅分散了客源,
对于整个城市的吸引力也会有所下降。
(二)地质公园特色不突出
从根本上来说,地质公园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还需要通过地质遗迹来作为支撑,使用
科学理论来进行阐述,以此达到对地质遗迹利用的同时能够加强保护。
从目前已建的公园来说,我们会发现很多地区的公园景观性会远远大于其本身的科学性,导致一些名胜古迹的进
去管理混乱,并且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协调性困难,无法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的作用。
当然也
有部分进去加大了对其科学性的普及,但是由于无法把握好度,而导致地质公园的景观性存
在偏差,比如一些地层剖面的展示,这些不美观的呈现并无法有效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反而
无法有效维持公园的持续发展。
(三)公园保护力度不足
对于地质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对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以此来达
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保障。
然而部分景区显然无法对这两者做出有效的平衡,在其挂牌之后
过度追求利益的获取,反而忽视了对遗迹的保护,不仅损害了公共的利益,也不利于景区的
进一步发展。
并且有些地区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地质公园的遗迹保护中,导致在保护
的流程上出现较大的偏差,而很容易出现遗迹保护不当的问题,比如火山地质公园中存在的
熔岩隧道,这应当极具科普价值,但是由于经营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开发者将其转变
为拜菩萨的场所,不仅不利于遗产的保护,也失去了地质公园建造的意义。
(四)科普与观光功能尚未完善
地质公园由于是受到当地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较为稀有的景观,因此应尽可
能的突出其科学主题,并提升整个风景地区的旅游品位,这不仅是对当地旅游业价值的丰富,也是对历史遗迹的一种保护。
但是很多进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其科普与观光的价值,
而没有充分理解地质公园的意义,在景区内部的学科属性等方面的介绍十分稀少,有的甚至可能将其主题本末倒置,很少会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讲解,导致游客很难在进入景区之后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不仅影响了最终的旅游体验,也让地质公园自身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地质公园的持续发展。
此外,地质公园在进行介绍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采取通俗易懂的知识来进行普及,让游客进入后才能有深入其境的体验,并以此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但是很多地质公园往往在解说上加入其学名,比如“石英闪长石”等,而未做过多通俗化的讲解,使得游客对其知之半解,而无法提升对地质公园旅游的体验。
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建议
地质公园本身便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而由于地质公园发展泛化等因素,使得地质部门过度追求旅游资源而忽视了对地质遗迹的科普与保护价值,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旅游景观,对于我未来持续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改善,才能为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带来便捷。
(一)均衡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布
目前中国的地质公园在分布上主要还是以当地的区域为主,而忽视了一些非自然因素的作用。
因此在这方面政府要引起重视,加大对当地地质环境的调查,对于一些不具特色典型的区域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寻找非自然因素下具备的潜在优势,充分发挥其区域的优势,达到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价值。
此外,国家对于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应当有计划地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当地有名的地质地貌,早日开发地质遗迹,比如在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其科学性与稀有性毋庸置疑,应当建立详细的计划来进行统筹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二)健全国家地质公园的审批方向
地质公园的开发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因此在公园审批中也要加强对其管控力度。
总体来说,过去的地质公园的建立一般更加倾向于本身名声不大但又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景观,这样不仅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更佳的旅游效果,也能够减少旅游区转化中的困难。
但是除了这些地区之外,很多区域也各具特色,尤其是一些农村部落,因保留着原始的地质地貌,而充满了稀有性与景观性的特征。
因此在地质公园的审批方向上,政府应当加强城乡互动,进一步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措施的落实,真正实现彰显当地特色的地质公园景区。
(三)建立并完善公园保护意识
在地质公园投入使用之后,随着旅客量的增多,对地质地貌的保护上也应当是开发者以及政府需要首要把握的内容。
在坚持开发地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地质公园的保护意识,做好对地质资源保护的宣传,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突出科普旅游特点
地质公园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
而加强对当地尽管的科普性则是地质公园吸引力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地质公园的特色服务,应当在景区内部设立专门的讲解人员与牌位展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达到科普的价值。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加大其科普力度,以此来进一步增加公园的旅游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景区的信息获取效率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因此打造个性化的旅游景区应当是当前国家地质公园持续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文对当下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能够为地质公园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孙建华,孙克勤. 世界遗产视野下中国地质公园现状与进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14,24(S1):280-284.
[2]孙建华,孙建忠. 城乡结合区地质遗产地管理探析——以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03):840-843.
[3]吴艳军,樊文华,杨静文,武智晖.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8):780-785.
[4]于雪剑,杨晓霞,程永玲.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重庆万盛国家级地质公园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7):1-5.
[5]孟耀,李鑫,白利,卢传亮. 地质公园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构想——以广西罗城国家地质公园剑江园区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0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