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聪明的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是不聪明的。而教师是依靠嘴巴生活的,莫非教师注定就是愚蠢的?这让我不由想起了那位埃及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贡献将是让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教师闭上他们的嘴。”很显然,想做一名聪明的教师,首先要保证不轻易说话。当然,教师完全不说话是不可能的,能够不说话的尽量不说话,确实需要说话也要讲究什么时候说话、该说怎样的话?
是学生,思考、表达的时空应该让给学生,教师的话多了,就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学生的能力是在他们自己不断的思索感悟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从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中听来的。讲得再精彩,都是老师的,学生可以听取记忆,但是无法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自身的思索锤炼。听来的永远只能是知识,而不是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思考与表述里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表述里,你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学生互相去解答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既是问题资源,也是能力资源。我们的教师总习惯在没有弄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开展教学,没有弄清楚学生的思想问题就进行教育,教学没有针对性,教育无的放矢。为什么教育教学低效,为什么学生面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反应迟缓,原因就在这里。如果学生先学了、先思考了、先说了,那么你就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里了。就是这个时候,聪明的教师也不急着讲,而是把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让问题的球在学生间互相传递。
问题由学生提出,又由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么教师的作用在哪呢?很显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组织与引导。而如果学生讨论,问题也无法解决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得教师讲了。就像孔子在《论语·述而》里讲的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亦即学生不冥思苦想,我不去启迪;学生不郁积难言,我不去开导。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起作用了。在问题的症结处,在学生能力不能企及处,教师就可以讲了,而且需要讲清、讲透,不能有丝毫含糊。聪明的教师不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去诠释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某个角度讲,教师的功夫不在于展示知识,而在于把知识转化为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展示知识需要讲授,提出问题则需要引导。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上社会课时,如果我们问学生“地球为什么围着太阳转?”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因为地球有引力。”其实这还是知识问题,不是思维训练。教师的功夫不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个二难推理:A向B借了一件武器,可B后来疯了,A还有没有必要归还武器?这个问题够学生搜肠刮肚的。如果我们的问题不是简单可以用知识去回答,那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基本上被我们训练得越来越简单,大多是简单的单向思考,不会把问题复杂化。人的缺乏创意、简单盲从就是从我们的学校教育开始的。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的倾听和诱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出了思想问题,教师第一要务就是诱导学生倾诉,先把实情说出来。只有让学生说,你才能掌握问题的原因所在,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把实情说出来了,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因为学生在述说时是会反思自己的,教师也可以相机加以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都蕴含在问题之中。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等学生讲清实情,总认为学生是在为自己辩解,缺乏耐心倾听,武断地打断学生,急于作出判断,急于做思想工作,急于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其实,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发现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话都不多,但是只要开口,就会击中要害,彻底解决问题。他们的秘诀就是在倾听学生的诉说中寻找破绽,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们总能有的放矢,手到擒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聪明的教师,功夫不在讲授,而在倾听与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