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合集下载

以下哪位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_百万英雄题库答案大全

以下哪位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_百万英雄题库答案大全

本文共计14139字以下哪位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_百万英雄题库答案大全
12、以下哪位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正确答案:闻一多、徐志摩、陈梦家
主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

西瓜群众不吃瓜,百万英雄赢百万!百万英雄是西瓜视频旗下的一款全民知识竞答的活动,今年一月刚刚开启就引起了答题热潮。

答题类型很丰富,包括生活、历史、科技。

当初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真的要被实现了。

小编也是激动万分,今天就跟大家带来1月20日最新的最新场次题目答案。

希望小伙伴们多多赢钱,多涨知识。

点击进入→百万英雄题库及答案大全(立即查看当场答案)
百万英雄往期题目和答案快速入口1月23号题目答案大全点击进入1月22号题目答案大全点击进入1月21号题目答案大全点击进入1月20号题目答案大全点击进入1月19号题目答案大全点击进入1
月18号题目答案大全点击进入1月17号题目答案大全点
- 1 -。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三突出”:“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干预生活,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5、"朦胧诗",是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为代表的“新诗潮”。

它最初以民间文学双月刊《今天》为阵地,活跃于80年代初,解体于1984年。

作为一种文学范式,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同样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

6.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小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小总结
爱美剧: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指业余演剧。1921年1月,汪优游在”五四”新思潮推动下,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首次提出脱离资本家的束缚、仿西洋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并与陈大悲等13人成立了民众戏剧社。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后,爱美的戏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它是文明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从理论上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具体化,主张”教化的娱乐”等等。
南国社: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象征诗派。中国现代的象征诗派,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新诗流派。李金发在这时期连续推出三本象征诗集,以象征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感受、情绪。同时,后期创造社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三位诗人,这时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
中国诗歌会:左中国诗歌会是在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成立于三十年代的初期(1932年)。主要成员有穆木天、蒲风等。这是一个月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出版会刊《新诗歌
京派是指30年代身居带衰颓意味的都市,又有经院学风、文化心态宽容的一个带隐逸气的文学群体,他们功利意识浅薄而艺术独立意识深厚。冯文炳、凌叔华、沈从文、萧乾等是该群体的主要作家,其作品侧重探讨人生与人性,注重于道德与文化的纯正和乡野的诗意表现。
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它是中国现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新月派建立过程和特点

新月派建立过程和特点

新月派建立过程和特点一、新月派的创立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它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首先创作出了客观抒情诗,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然后用想象来形成模糊影像的轮廓,即将主观情绪转化为具体形象。

因此,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新月派的发展过程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新月派的特点新月派中“三美”是是现代诗派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三美”表现了是诗人用理性和客观描写来表达诗中暗含的情感,他相比于原来散文式的写法,更突出了诗本身的美感与韵律。

“三美”指诗应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其中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突出了诗歌每个音节和音调,使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新月派诗歌发展历程

新月派诗歌发展历程

新月派诗歌发展历程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一、新月派的起源。

1. 时代背景。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

一方面,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另一方面,新思想不断涌现,人们渴望在文学领域也进行一场革新。

这个时候,一些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接触到了西方的诗歌艺术,受到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开始尝试用新的形式和风格来创作诗歌,新月派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

2. 早期成员与活动。

新月派的早期成员主要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他们大多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都曾留学欧美,对西方文化和诗歌有着深入的了解。

这些人开始在文化领域活跃起来,他们聚集在一起,发表诗歌、开展文学活动。

例如,他们在北京等地组织诗会,互相交流创作心得,探讨诗歌的发展方向。

二、新月派的发展阶段。

1. 探索期 - 格律化的倡导。

- 闻一多的贡献。

- 徐志摩的创作风格变化。

2. 兴盛期 - 新月诗派的形成与影响。

- 刊物与社团的推动。

-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

在兴盛期,新月派诗人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继续探索格律化诗歌之外,也有一些诗人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饶孟侃的诗歌在保持新月派诗歌艺术特色的同时,也会对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这个时期的新月派诗歌在艺术上更加成熟,在题材上也更加广泛。

3. 衰落期 - 内外因素的影响。

- 外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30年代的中国社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关注那些反映社会现实、唤起民众抗日救亡意识的文学作品。

新月派那种相对注重形式美、艺术美的诗歌,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显得有些脱离现实。

而且当时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和战斗性,这对新月派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 内部的分歧。

新月派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一些诗人开始转向其他的创作方向,比如徐志摩后来的创作虽然还保留着新月派的一些特色,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风格;而闻一多则逐渐向革命文学靠拢。

中国现代文学史_名词解释、简答

中国现代文学史_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新月社1、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2、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3、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左联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

2、主要人物有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茅盾等。

3、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左联的主要成就:1、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2、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3、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4、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5、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孤岛文学1、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

2、这期间曾发生过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论争(杂文)。

3、戏剧特别活跃:于伶《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

七月诗派1、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绿原、亦门、曾卓等,2、主要刊物《七月》《希望》,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

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胡风冤案,建国后基本停止创作)九叶诗派1、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2、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

3、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4、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

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

中国诗歌会是在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成立于三十年代的初期(1932年)。

主要成员有穆木天、蒲风等。

这是一个月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出版会刊《新诗歌》象征诗派,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新诗流派。

李金发在这时期连续推出三本象征诗集,以象征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感受、情绪。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专用,全面,精炼,适合背诵)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专用,全面,精炼,适合背诵)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一>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流派、社团、理论、小说名词解释。

1 .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指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发起,以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为其代用机关刊物。

后又相继创办了《文学旬刊》及《诗》月刊等刊物。

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写法上一般倾向于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

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

因此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2. 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

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

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发起。

其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讲求文学的“全”与“美”,侧重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推崇创作的“直觉”与“灵感”,主要受到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及“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主要成就: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等作品。

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

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

其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

主要代表人物李初梨、冯乃超等,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

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3. 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 -1925 )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

问题小说在1919 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的创作中已露端倪,1919 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

新月派简介

新月派简介

新月派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其中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情节。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它可以说是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他们回到自我内心世界,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作,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由此也就形成了新月派诗歌,新月派诗歌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剖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剖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非连续性文本程千帆《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程千帆《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明觉得《春江花月夜》很难背,于是查阅了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和诗歌,完成题目。

《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节选)程千帆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之一。

当代出版的选本很少有不选它的,而分析评价它的文章,也层见叠出。

(A)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

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

②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了,但由宋到明代前期,还是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

从晚明以来的批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涉及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

③(B)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许多人长期研究之后,清末王闿运在这个基础上,大胆地指出了这篇作品之于四杰歌行,实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陈兆奎所辑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条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这为后人经常引用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语,将张若虚在诗坛上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

④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在昆明写了几篇《唐诗杂论》,其中题为《宫体诗的自赎》的一篇,对张若虚这篇杰作,作了尽情的歌颂。

闻先生认为:“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篇的第十一句到第十六句,比起篇首八句来,表现了“更夐(xiòng,远)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对于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中提出的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

对于第十七句以下,展开了征夫、思妇的描写,则认为“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

现代评论派: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称为现代评论派。

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以《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为美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张目,支持北洋军阀当局,诬蔑群众革命运动。

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遂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

太阳社: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屯阝(阿英)、洪灵非、孟超等,全都为共产党员。

"这些《太阳》下的文学者,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他们努力要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

"同时创办《太阳月刊》,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左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

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

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大众化问题成为左翼文学理论的焦点之一。

普罗文学: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

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期白色恐怖下的心态。

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等。

革命的浪漫蒂克: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时期,创作方面也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情调。

中国新诗欣赏答案

中国新诗欣赏答案

1 《尝试集》的作者是(B)。

A、鲁迅B、胡适C、徐志摩D、闻一多2 “我以为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这一观点出自(D)。

A、胡适B、俞平伯C、毛泽东D、鲁迅3 关于新诗,胡适的观点不包括(D)。

A、话怎么说,就怎么写B、作诗如作文C、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D、按照词调曲谱的先制填词作诗4 近代诗歌变革有两个方面,一是改用白话文,一是摆脱了过分严格的格律形式。

(正确)5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曾创办《新青年》杂志。

(正确)6 用白话写诗是一个大变革,代表一种趋向,要表现和贴近现代生活。

(正确)新诗的发展1 《繁星》、《春水》两本诗集的作者是(C)。

A、沈尹默B、宗白华C、冰心D、周作人2 中国第一个新诗刊物是(C)。

A、《新青年》B、《新潮》C、《诗》月刊D、《现代》4 近代诗歌变革有两个方面,一是改用白话文,一是摆脱了过分严格的格律形式。

(正确)5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曾创办《新青年》杂志。

(正确)6 用白话写诗是一个大变革,代表一种趋向,要表现和贴近现代生活。

(正确)新诗的发展1 《繁星》、《春水》两本诗集的作者是(C)。

A、沈尹默B、宗白华C、冰心D、周作人2 中国第一个新诗刊物是(C)。

A、《新青年》B、《新潮》D、《现代》3 提出理性节制感情主张的是(A)。

A、闻一多B、徐志摩C、胡适D、郭沫若4 闻一多提倡的“三美”不包括(D)。

A、图画美B、音乐美C、建筑美D、古典美5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

(正确)6 新月派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

(正确)闻一多、徐志摩1 下列作品不属于徐志摩的是(D)。

A、《猛虎集》B、《云游》C、《翡冷翠的一夜》D、《蕙的风》2 闻一多的诗歌具有格律之美,经得起分析、推敲和琢磨,符合东方式的诗歌审美。

(正确)3 茅盾在《徐志摩论》中指出,徐志摩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资产阶级诗人。

新月派诗人的诗歌

新月派诗人的诗歌

新月派诗人的诗歌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1923年,新月社的活动始于北京。

1925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后,曾编辑出版《诗镌》、《剧刊》,开始形成新月诗派。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是民国时期文坛的一股清泉。

他的诗集中西之所长,清新自然,感情细腻,意境深远。

他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

以下是几首新月派诗人的诗歌:
《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离别康桥为题材,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康桥的景色和作者对康桥的热爱。

《偶然》: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那些无法预料的变故的无奈。

《沙扬娜拉》: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日本女子的美丽和温柔,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的爱意。

此外,新月派还有闻一多等代表诗人。

他们的诗歌作品“语言、结构、旋律高度整合,诗情、画意、乐音联袂而来惊叹之余,惟剩四字:鬼斧神工”。

总的来说,新月派诗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现代新诗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再别康桥诗歌流派

再别康桥诗歌流派

再别康桥诗歌流派
一、新月派简介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这个流派在20世纪20年代成立,它就像一群文艺青年组成的一个超酷的诗歌社团。

新月派的成员大多是有留学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西方文化和诗歌的影响比较深。

1. 音乐美
- 从押韵上看,它的韵脚也安排得很巧妙。

像“来”和“彩”,“娘”和“漾”等,押得很自然,就像唱歌的时候,最后一个音总是能和谐地落在该落的地方,不会让你觉得突兀。

这种押韵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我们小时候念的顺口溜一样顺口,但是又比顺口溜高雅多了。

2. 建筑美
3. 绘画美
- 徐志摩在诗里描绘了很多康桥的美景。

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他把河边的柳树比作夕阳下的新娘,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你可以想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河边的柳树上,那金色的柳枝随风摇曳,就像一位穿着金色婚纱的新娘一样美丽动人。

还有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仿佛能看到绿油油的水草在清澈的河水里轻轻摆动,就像在跟人招手一样。

这诗里的每一个描写都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康桥的美。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

论新月诗派文学院中文10A班曹桂龙(104030002)摘要: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徐志摩、孙大雨、闻一多、梁实秋、朱湘、饶孟侃、刘梦伟、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等。

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关键词:新月诗派、新月社、发展、特点、代表人物、作品新月诗派是1926年至30年代初常在《晨报·诗镌》和《新月》诗刊发表诗作风格相似的作家群。

1926年春徐闻在《北京晨报》创办《诗镌》,使新月诗派成为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其成员来自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1921年成立的“清华文学社”。

刊物有1928年春创办的《新月》月刊,1923年创办的《诗刊》季刊。

代表及主要诗人有徐志摩、孙大雨、闻一多、梁实秋、朱湘、饶孟侃、刘梦伟、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等。

一、新月诗派的形成“新月”二字出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

1926年4月到6月,徐志摩与闻一多、饶孟侃等人编辑北平《晨报》副刊《诗镌》,撰稿人有刘梦伟等,共出刊11期。

新月派

新月派

新月派百科名片新月派《声色》创刊号主要成员极其活动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目录概述派别介绍诗歌示例新月派和新月诗社的区别概述派别介绍诗歌示例新月派和新月诗社的区别展开概述前期理论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后期理论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

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

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一、引言新月诗派,亦称“格律诗派”或“格律词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要的诗歌流派。

该流派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他们致力于提倡格律诗,强调诗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诗歌鉴赏视角。

二、新月派诗歌的格律与音韵新月派诗歌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便是其严谨的格律和音韵。

新月派诗人认为,格律是诗歌音乐性的基础,通过固定格式的排列组合,可以实现语言的和谐和美感。

同时,他们非常重视诗歌的音韵之美,认为音韵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他们的作品中,每首诗都有严格的音韵规律,使得诗歌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呈现出高度的艺术美感。

三、新月派诗歌的意象与象征新月派诗歌在意象和象征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

他们强调在诗歌中运用具体、生动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些意象往往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所传达的信息。

此外,新月派诗人还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物象暗示更为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得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和深远。

四、新月派诗歌的抒情与表现抒情是新月派诗歌的核心特征之一。

这些诗人善于运用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表现手法来描绘自然、人生和爱情。

他们通过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

此外,新月派诗人还注重诗歌语言的提炼和加工,使得诗歌的表达更为精炼和有力。

五、新月派诗歌的哲理与思考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新月派诗歌还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这些诗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生的真谛和哲理,使得诗歌的内容更为丰富和深刻。

同时,他们也关注社会问题和时代背景,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和思考。

这种关注现实的立场和态度,使得新月派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责任感。

六、结语综上所述,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格律与音韵、意象与象征、抒情与表现以及哲理与思考等方面。

这些艺术特色的展现使得新月派诗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新月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 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流派。

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其命名者原来‎竟是天津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

1919年6‎月,张彭春到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新月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流派。

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其命名者原来竟是天津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

1919年6月,张彭春到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922年4月,他的论文《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通过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这年6月,长女明珉出生。

由于回国心切,张彭春夫妇抱着襁褓中刚刚满月的女儿就启程了。

在漫长而艰辛的旅途中,婴儿突然发起高烧,但当时没有条件治疗。

回国后再去求医,才得知孩子患的是脑膜炎,因未能及时医治,已留下后遗症,可怜的小女儿从此落下终身残疾。

这令年轻的父母深感痛心和内疚。

1923年9月,张彭春受清华学堂之聘任清华教务长(三年后辞职回南开)。

同年11月,他的次女在天津诞生。

女婴健康可爱,让张彭春夫妇欣喜万分。

他们对这个新的小生命百般呵护,并要给她起一个最美丽、最动听的名字。

张彭春一向崇拜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喜爱他的诗歌。

因泰戈尔著有诗集《新月集》,所以张彭春给女儿取名“新月”。

这一时期,张彭春正在北京同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源(西滢)等朋友筹备组织文学社,社名尚未确定。

他便把“新月”二字推荐给朋友们,大家欣然接受,于是就产生了“新月社”。

1927年“新月社”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作为出版“新月社”成员作品的一个基地。

1928年又在上海出版《新月》月刊,直至1933年停刊。

在我国文坛上名噪一时的“新月派”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今天已经81岁的张新月女士,现定居美国加州圣河西市,退休前一直在美国高校任教。

1992年,为纪念张彭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她在整理、撰写《张彭春年表》时,讲到自己的名字由来,以及“新月社”的命名由来,并强调指出:“外传先有‘新月社’,不确。

”编辑本段理论概述前期理论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后期理论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前后期创作主张不同之处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

闻一多反对《女神》过于欧化的句式与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方式,提出新诗的三个美学标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宜,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作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的诗作《口供》、《罪过》、《天安门》,徐志摩的《大帅》、《雪花的快乐》,朱湘的《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曲》正是贯彻了以上审美原则的诗歌作品。

作为现代白话诗歌运动自身的一次反动,“作诗如作文”的理论命题受到“纯诗”的挑战。

“纯诗”力求发掘生活中属诗的情致,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感觉与意象,并寻求与内容相衬的诗的形式。

后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陈梦家、方玮德以及“汉园三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都是纯诗的倡导者与力行者,其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卞之琳的《断章》称得上现代白话诗中的传世之作。

同时,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瓦雷里等人的影响,王独清、李金发、戴望舒等人的诗歌创作带有自觉的现代派特征:以奇崛冷僻的意象、半文半白的文字、萦回拖沓的旋律抒写时代之一隅中个人的悒郁伤感。

三美“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编辑本段“新月派”的概念及诗体上的格律与自由(一)新月派的背景渊源及概念文学革命之初,白话与文言激烈交锋,正是在这时,新诗挣脱了几千年旧诗的桎梏应运而生,但是伴随着诗体的大解放,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新诗散文化的倾向,新诗的提倡者都强调自由抒写,随心所欲,这就使新诗似野马脱缰,各自奔驰,却没有共同遵守的格律要求,从而给当时诗坛造成一定的混乱。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月派作为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混乱的文坛上,并表现出熠熠光彩。

新月诗人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地探索。

1923年由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的“新月社”,只是一个社交性的“聚餐会”,成员大多曾是旅英美留学生。

不久,其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了新月诗派。

前期新月派,是1926年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形成的诗人群,提倡新格律诗,并倡导“三美”主张,主要成员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等人。

在新诗已经基本上立足以后,新月派的主要任务便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与此同时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即‘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也就是“使新诗成为诗”,由此,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从而使中国的新诗创作进入一个自觉的时代。

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

后期新月派是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在诗的形式有从格律向自由发展的转变趋势下,诗歌注重诗情,并向内心回归,提出的“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二)诗体上的格律与自由中国的新诗自从诞生以来就表现出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的状态,在众多繁复复杂的诗体形式当中,“格律诗和自由诗从故古至今被奉为诗歌的两个典型,分别处于整齐统一和变化多样的对立的两极”。

作为诗体形式的两种基本的倾向:格律化和自由化,从新诗诞生不久便出现了,它们之间的争奇斗胜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偏爱格律诗的人说自由诗散漫无稽,平淡杂芜,不具诗的形式;推崇自由诗的人则说格律诗单调呆板,束缚了才情和生命。

在诗体上,格律与自由之争的原因在于汉语是元音占优势的、有声调的语言,而五四的文体突变对音韵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格律与自由是诗人历来对诗歌的形式的不懈追求,究竟是格律的捆绑,还是自由的枷锁,也一直被新诗诗人所争论。

前后期新月派在对格律与自由的坚持上是新诗诗坛上一段不朽的传奇,理论的建设和实践的充实,奠定他们对自己信仰的孜孜不倦与对新诗永不满足的努力。

二、前后期新月派的诗体追求及原因(一)前期新月派的诗体追求及原因1.前期新月派诗体追求形成的背景新诗伊始,郭沫若的《女神》为新诗展开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这时最需要出现的是一些形式与内容严格结合和完美统一,可供学习、足资范例的新诗作品,用来确立新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原则,使新诗走向“规范化”道路。

前期新月诗派的诗体追求是倾向于广义的古典主义范畴,也就是遵守以和谐为美学原则,体现在诗歌质地上的情感与理智、创作上的天才与勤奋等诸多矛盾对立方面的均衡与统一。

2.前期新月派的诗体追求理论与实践新月派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为旗帜,提倡“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

“理智节制情感”,首先要求的是客观抒情诗的创造,即抒情方式是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将感触用模糊的影像表示,把主观情绪变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抑或,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

新月派明确提出以“和谐”、“均齐”为新诗的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闻一多进一步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也就是诗的“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且强调“格律是艺术必须的条件,实在艺术自身便是格律”。

前期新月诗人注重诗的音乐性,又因为审美追求的是古典均衡性,在作品中,抒情往往是与意象的呈现相结合的,如闻一多的《死水》,每个直抒胸臆的句子也同时是意象展现的集结,直抒胸臆要求感情的扩张,而意象的组合又产生一种压力,这样就构成了诗作的内在张力,情感张力变得更炽烈,感情表达又显得愈蕴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