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章节题库 第十七章 国际共运新闻传播事业简史)【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国际共运新闻传播事业简史

一、名词解释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人大2005年研]

答:“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期间就新闻真实性问题而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真实和纯洁是报纸的本质”,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后来他又提出,写作必须“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马克思在办报实践中十分注意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创办《莱茵报》期间严格坚持报纸要用事实说话,对任何不真实的报道都毫不留情,一旦发现失实报道,就立即让有关记者、编辑和通讯员作出检查、更正,严重的,还要终止其继续为报社撰稿。而《莱茵报》也因为始终坚持说真话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销量不断增加,影响越来越大。

二、简答题

1.简述《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南京师大2006年研]

答:《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1848年6月1日创刊于德国科伦,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新莱茵报》在无产阶级报刊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列宁曾称赞它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无与伦比的机关报”。它的宣传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新莱茵报》打出的虽然是民主派的旗帜,但是它时时处处强调自己的无产阶级性质,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它不遗余力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政治纲领和党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以此来武装群众、指导斗争。

与此同时,《新莱茵报》注意斗争策略,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专制制度、容克地主、贵族官僚和反动军阀,《新莱茵报》坚决抨击,深刻揭露;对大资产阶级的反动主张,报纸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小资产阶级,报纸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态度,支持他们与无产阶级一致的观点,维护他们与无产阶级相同的利益,而对于他们的动摇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则采取批评的态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联合了同盟军,孤立了敌人。

(2)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指导斗争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新莱茵报》建立了广泛而灵活的通讯员网,各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普通的工人群众都成了它的耳目和朋友。这些通讯员遍布各个城市,与编辑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新莱茵报》能够及时获得有关运动的最新情况,并以比其他报纸更准确的信息赢得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莱茵报》不仅是德国民主派的,而且是欧洲民主派的机关报。

《新莱茵报》十分重视读者来信,从中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群众情绪,据以撰写报道和述评。报纸每期刊发十几封读者来信,直接反映群众的呼声。同时,《新莱茵报》十分重视指导群众,给他们提供理论武器。报纸连载了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用通俗的语言教育广大工人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为阶级的解放而战斗。报纸在革命发展各阶段及时发表的评论,提出的口号,都为群众指明了方向。

(3)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新莱茵报》是无产阶级的旗帜与号角,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道,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浓缩着强烈的爱憎。文风鲜明生动、尖锐泼辣,特别是对敌人的讽刺揭露,更是犀利无比,战斗力极强。

正是因为《新莱茵报》具有以上特色,普鲁士王朝和与之勾结的资产阶级无比憎恨它,攻击它是“一切可恶报纸中最可恶的报纸”,并且想方设法加以迫害。1848年9月25日,

该报多位编辑人员在参加群众集会时遭到当局逮捕,报纸一度停刊。

2.简述德国无产阶级党报《社会民主党人报》(1879)的出版情况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它的关心指导。

答:(1)《社会民主党人报》(1879)的出版情况

“反社会党人法”颁布后,为了抗击反动政府的迫害,德国党的领导决定在国外出版机关报。经过同马克思、恩格斯讨论和筹划,1879年9月28日新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正式发刊。这是一份周报,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1888年10月迁往伦敦出版,至1890年9月为止,共12年。报纸主编初为福尔马尔,1881年起为伯恩施坦。每期报纸出版后,依靠组织得十分良好的秘密交通网,穿过岗哨密布的边界按时送到国内读者手中,每周一万多份,年复一年,在工人群众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

(2)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关心指导

报纸出版期问,马克思、恩格斯不断给以关怀和指导,使它坚持正确的办报方针,抵制机会主义的影响,成为当时国际和德国工人运动中最重要的报刊之一。

在报纸筹办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得知派往苏黎世的筹办人员(被称为“三人团”)在某一刊物上撰文提出了一套机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和办报方针,便写了一份给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党的领导人的“通告信”,严肃批评了“三人团”的错误立场,强调报纸必须宣传正确的政治纲领,必须高举党的旗帜前进。经过一番周折,党的领导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见,拒绝了这些人的办报纲领,并且另外指派了办报人选,保证了报纸的正确方向。

3.简述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的主要内容。[华中师大2005年研]

答:“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报刊思想,既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

义者之前的报刊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报刊思想的最初起点。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最初起点——“人民报刊思想”,认真研究其实质、核心,对于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有着重大意义。

(1)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中关于“人民”含义的演进。

①1842年1~2月发表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既是马克思政治性报刊活动的发端,又是他系统阐发报刊的人民性思想的开始,该文旨在呼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还给“人民”真正的自由与民主。这个时候的“人民”真正含义表示为自然人。

②1842年4月~1843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曾提出并论述过“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和“人民报刊的人民性”问题。马克思指出,自由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人民同世界联系的有声的纽带。在其他的文章中,马克思也认为,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必须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这里的“人民”,其含义已经由“自然人”进而特指劳苦大众。

③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对“人民报刊”(自由报刊)思想作了更深层次的论述,使“报刊的人民性”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指出“人民报刊”产生和发展的真正原因在于人民的需要,而不是普鲁士政府的“施舍”与“宽容”。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预见到:“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也就是说,人民报刊是深深扎根在人民之中的。这里“人民”的含义为贫困的和一无所有的阶级,不是个别的受苦人群,而是整个无产阶级。

(2)马克思认为,报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仲裁力量,即社会的“第三种因素”。

马克思指出,报刊应当是政治因素,但不是官方因素,不应以官方意志为出发点;它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