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散文之部 第6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本课话题——仁爱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曾晳表示不愿做官,但他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也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仁爱。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赵丽华:“最美女儿花”
22岁到49岁,对于女人来说是一生中珍贵的时光。
当大多数女人正享受这段年华带来的种种精彩时,云南大姚县有一位质朴、善良的妇女,她放弃了本
可以更轻松、安适的生活,选择用自己孱弱的双肩,挑起照料5位老人的重担。
整整27年,她把困顿的日子过出了一种稳稳的幸福感,这个女人就是2014年9月份荣登“中国好人榜”的赵丽华。
伺候5位老人起床、洗漱、喂饭、喂药、洗脸、擦澡、翻身、换洗床单,这是
每天的工作。
27年来,赵丽华夫妇用一颗仁爱之心尽最大的努力支撑着这个家,从无怨言,用他们的坚忍印证了人间大爱。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攀迟问仁。
子曰:“爱人。
”
——《论语·颜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雪莱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然向荣。
——梵·高
真正的爱是夜的花香,是黑暗中的宝石,是医生听到的第一声心跳。
它是寻常中的奇迹,是用柔软的白云织成而撒在夜空的满天星斗。
——凯
因斯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曾皙(xī) 论语(lún) 摄乎(shè)
比及(bì)
小相(xiànɡ) 铿尔(kēnɡ)冠者(ɡuàn)
毋吾以也(wú) 夫子哂之(shěn)以俟君子(sì) 风乎舞雩(yú) 喟然叹曰(kuì)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莫”通“暮”)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方{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指是非准则)
方欲发使送武等(将要)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当))
(2)与{吾与点也(赞成)
遂与外人间隔(介词,和、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近、亲附))
(3)率{
子路率尔而对曰(轻率)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将率不能则兵弱(军中统帅,主将))
[整体·感知]
[文白·对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
子曰:“以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
乎尔, 毋 吾 以也。
居则
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就不说了。
(你们)平日不吾知也。
’ 如 或 知 尔, 则 何
皙不讲从政,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暮春郊游的情景:“莫春者,春服
既成……咏而归。
”从富有诗意的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了他的理想——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这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引起孔子的无限赞叹。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语言描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
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成功地运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
定义: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
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
人的相互交谈。
作用:(1)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2)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写法指点
(1)要做到个性化,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等。
(2)要体现出艺术性,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3)要生动、简洁,忌八股调、学生腔。
3.迁移应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谈语言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街上静悄悄的,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
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
严的。
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在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
“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
“能行吗?”
本来就是不成器的。
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
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
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
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
有
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
其中三人分别表示
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
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
孔子听罢,喟
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
”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
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
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
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
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
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
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
滥恕。
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
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
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
他也不像基督那样,
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
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
“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
.悟文中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