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防控

孙海龙1 宫天国2孟凡金3

( 1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2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普兰店 116200 ,3 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

前言

该病1962年由Gosgrove首先发现,同年,Winterfield分离到病原。1970年,Hitchner提议将该病定名为IBD。1985年,美国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1987年欧洲又出现了所谓的IBDV超强毒株(vvIBDV )。我国也有类似的报道,1992年,我国学者幸桂香、李德山等报道了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vvIBDV,并认为是目前引起鸡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IBDV 毒力不断增强,即使是高母源抗体的鸡只也能感染发病,死亡率从10%-50%不等,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针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防控?本文将结合其致病机理分析简述如下。

1 致病机理

IBD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实验研究发现攻毒感染后4~5小时,即可以在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尤其是肠道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在感染后5小时,形成初期的病毒血症,病毒通过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再进入肝脏,能在枯否氏细胞中检出病毒,一部分病毒则进入主循环系统,随后病毒通过心脏,并由此扩散到法氏囊。在感染后11~13h,即可在法氏囊检测到病毒。IBDV主要在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内复制,由此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切除法氏囊,或者破环B淋巴细胞的化学试剂处理法氏囊,鸡感染IBDV的几率减少约1,000倍,说明IBD主要是发生于幼龄鸡(主要是12周龄以前的鸡)。一旦发生病毒血症,病毒扩散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尤其是脾脏、胸腺和二级淋巴组织,在感染后16小时,即可以在各个脏器检测到IBDV,最终导致鸡只发病产生免疫抑制或死亡。

2 法氏囊病变

急性感染时法氏囊极度肿大,呈冻胶样。在感染后3天,法氏囊开始变大,重量也增加。通常在感染后第4天,法氏囊的重量为原来的两倍。感染后5天,法氏囊开始萎缩,恢复到原来的正常量。到感染后8天,法氏囊已萎缩,其重量仅为原重的三分之一。

3 免疫失败的原因

法氏囊在免疫前受到感染,则可导致法氏囊严重损伤,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免疫法氏囊疫苗不能诱发坚强的免疫力。

3.1 循环抗体的缺失

IBDV首先与血液接触是在病毒穿过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时,如果血液中存在循环抗体,则其中一些病毒可以被中和,其结果是较少的病毒进入和经过肝脏,而进入法氏囊的病毒则更少,这意味着病毒血症更轻微。相反,如果循环抗体水平较高,足以完全中和进入或体内的所有IBDV,也就不会有IBDV进入法氏囊,法氏囊病就不会发生。

3.2 疫苗类型选择错误

IBDV的毒力存在差异,它能在多个部位复制,尤其是在法氏囊内进行高水平的复制。对于IBDV弱毒株来说,病毒的复制处于低水平,尤其是致弱的IBDV疫苗毒株。相反,所谓的vvIBDV,其病毒的复制处于特别高的水平,该病毒在各个部位的增殖和复制明显增加,这样会有大量的病毒进入法氏囊,法氏囊内复制的病毒大量释放出来,最终引起严重的IBD症状。实验研究发现,IBDV 致弱株,强毒株和超强毒株均感染5周龄SPF鸡,致弱株不会引起SPF鸡死亡,强毒株可引起83%的死亡率,而超强毒株则可引起100%的死亡率。

4 免疫防控策略

仅靠免疫接种并不能完全解决IBD问题。疫苗在IBD的控制中的确是一种很有效的工具,但更为有效的方法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控制策略。全面的控制策略包括:选择正确的疫苗类型、正确的免疫接种时机,以及强化生物安全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等。

4.1 疫苗的正确选择

根据IBDV的致病性,可以分为弱毒、中等毒力、中强毒力、强毒和超强毒等几种类型。毒力强弱可以影响免疫的效果,选择合适毒力的疫苗毒株非常关键。必须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相符合的疫苗类型。使用IBD疫苗免疫时,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IBDV弱毒株对母源抗体非常敏感,母源抗体降至很低水平时才有免疫效果。超强毒毒株则可突破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故根据特定地区IBD的发生情况来选用合适的疫苗。虽然中等偏强毒株的疫苗株也会对法氏囊造

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但是用中等偏强毒株疫苗免疫过的实验鸡,其法氏囊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强毒IBDV疫苗免疫的实验鸡。即中等偏强毒株仅能引起暂时的、可逆性一过性损伤,强毒株可造成法氏囊不可逆性的损伤,引起强烈的免疫抑制。另外,对于采用强毒疫苗而言,其突破母源抗体的时间可能要稍微早于中等偏强毒株的疫苗,早提供1-3天的保护力,但是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造成更严重的法氏囊损伤、引起更严重的免疫抑制,由此而引发的继发感染增多,所以多不提倡。如果现场发生了能突破较高水平母源抗体的超强毒IBDV感染,那么使用IBDV弱毒疫苗免疫,则意义不大,只有通过IBDV强毒株免疫,尽早突破母源抗体而使疫苗毒尽快占位,避免早期感染而诱发的更大损失。

4.2 母源抗体至关重要

种鸡免疫的前提应确保1日龄雏鸡具有高水平而均匀的母源抗体,高而一致的母源抗体可使雏鸡在2-3周龄内获得免疫保护,从而使雏鸡免受遭IBDV的侵害。

4.3 免疫最佳时机选择

4.3.1 母源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具有一定的半衰期。不同品种和不同品系的鸡,其母源抗体下降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肉鸡生长最快,新陈代谢率也旺盛,其母源抗体下降速率是每3.5天下降1个病毒中和(VN)滴度;而对于生长相对较慢的商品蛋鸡,其抗体滴度下降率为每

5.5天下降1个VN滴度。在实际生产中,商品肉鸡母源抗体滴度通常可达11,12和13 。VN滴度11~13相当于ELISA滴度6,000~10,000单位,故选择免疫前检测抗体水平很重要。市场上有几种能突破不同母源抗体水平的IBD疫苗,参照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使用中等偏强毒力的疫苗意味着大约在12日龄首免,即可有效。而对于母源抗体滴度高于8的鸡,则不可进行免疫接种,如果此时接种疫苗,则母源抗体会将疫苗活毒中和,而免疫鸡仍会对IBD病毒易感。毒力较温和的疫苗,中等毒力的疫苗IBD D78或B87疫苗能突破的母源抗体滴度更低(如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法氏囊活疫苗(克隆B87株),该疫苗只能突破6的母源抗体滴度,这意味着该疫苗的有效免疫时间延迟至大约14-18日龄左右,二免的时间也将随之推迟。

4.3.2 为了选择合适免疫时机,Deventer公式可作为辅助计算工具,计算出鸡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