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演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青铜器ppt课件

中国古代青铜器ppt课件
精品课件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
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
龙纹
凤鸟纹
动物纹
兽体变形纹 几何纹
人物画像 其他纹饰
精品课件
青铜器的铭文
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商代到春秋时期 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铭文,大都是刻 成或錾成的。
据统计,金文约有3005字,其中可知有1804(60%)字, 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 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 具有古朴之风格。
中国古代青铜器出土时的主要存在形式
1、墓葬(例:安阳殷墟妇好墓、河北满城县中山
靖王刘胜墓……)
2、窖藏(例:陕西宝鸡眉县、扶风庄白村一号西
周青铜器窖藏 )
3、祭祀坑(例:四川三星堆)
精品课件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四川
四川广汉三星堆
精品课件
河南
河南安阳殷墟
江西
江西新干大洋洲
三星堆四大
国宝赏析
青铜立人像
No Image
利簋
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武王时 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 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 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 腹 ,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 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 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 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 部铸有铭文4行32字 , 述及武王 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 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 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藏于中国历 史博物馆。
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 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 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 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中国青铜器精讲ppt课件

中国青铜器精讲ppt课件

• ①列国器物大量出现。
• 西周的有铭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王臣 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这和当时王室衰微而 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
• ②地域风格的形成。
• 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 ,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
饰除了延续春秋中晚 期的纹样外,还出现 了农桑、弋射、宴饮、 攻城等内容装饰。
完整版ppt课件
几何纹: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 饰纹样主要以几何纹 样为主,蟠虺纹、蟠 蛎纹进一步简化,几 何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装饰手法: 以镶嵌、鎏金、针刻 为主。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4.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造型变化
完整版ppt课件
17
2.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铸模法
依旧沿用商周 时期的。
分铸法 技术达到顶峰。
失蜡法
是铸造精美青 铜器的主要方 法。
完整版ppt课件
18
3.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动物纹: 一改商周时期以兽
面等传统动物题材, 新的装饰题材围绕龙 或龙的变体,即蟠螭、 蟠虺。
人纹: 战国时期青铜器装
矛、斧、刀、矢、镞
完整版ppt课件
8
完整版ppt课件
9
4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继承了原始社会时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某些特征。
1.动物纹样
2.几何纹样
完整版ppt课件
10
1.动物纹样
1.饕餮纹: 龙角纹 、曲折角形、长颈鹿角形、虎头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PPT课件

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PPT课件
图3-26、27 青铜图案兽面纹(商)
14
2.凤鸟纹 a.凤鸟纹是各种凤纹和鸟纹的通称。 b.殷的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c.青铜器上的凤纹多是侧面形象,头部和身体比较简单,惟有冠和尾部 变化较多 d.凤冠分为三种:多齿冠凤纹、长冠凤纹、花冠凤纹、 e.形式多为对称形,青铜图案也是大量采用水平线和垂直线,使形态见 方,拐角成直角,纹样的空地都用许多带方的雷纹布满。有一种沉重的 装饰感
图3-14 兽面纹觚
图3-15 受觚
6
二.青铜器时代
1.青铜时代——夏、商、西周至春秋,经历奴隶制社会的发生、发展 与瓦解的时期。
2.青铜艺术是奴隶制社会的文化象征,以”天命“论维持政权的精神支 柱而用”礼制“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3.“礼藏于器”是当时的时代特征。如按礼制组合的列鼎,九鼎为天子, 七鼎为诸侯、五鼎为大夫、三鼎为士,青铜时代促成青铜礼器的产生, 它作为政治权威的象征,它的造型和图案就必须与它的功能相适应,于 是展现雄伟怪异、狞厉威严的风貌。
簋、豆、爵、觯、觥、盉方彝等 a.鼎——从史前的陶鬲演变而来的,初始为烹煮肉食,后来成为盛祭
品的礼器。有鹿鼎、牛鼎、豕鼎等
图3-4 羊鼎
图3-5 司母戊大方鼎
3
b.簋——形如大碗,是盛饭的食具。西周初发展为双耳或四耳方尊
图3-6 黄簋
图3-7 牛首乳丁纹簋
c.鬲——是一种古代的炊具,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
图3-34 交龙纹(春秋)
图3-35 象纹(西周)
图3-36 蝉纹(商)
17
6.人物纹样 青铜器上的人物纹样主要出现在青铜器的散纹时期,人物的形象是各
种动态的人物影形,造型简洁,抓住人物的外形和动态特征,生动地表 现出人们地各种社会生活场景。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夏商周的青铜器PPT课件

夏商周的青铜器PPT课件
19
兽面纹家族的凝视
20
pán huī wén
龙 纹
21
鸟纹 关键词:尖钩嘴、羽毛尾 鸟纹在商、西周青铜器中 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纹饰。 虽然传说“天命玄鸟,降 而生商”,玄鸟是商族重 要的图腾,但是直到商代 晚期,鸟纹也多数是作为 辅助纹饰存在的。 22
其他纹饰
23
一条大河~波浪宽
24
25
2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
(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 性和历史意义,与纯铜(紫铜)相比,青铜 强度高且熔点低。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 学性质稳定。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 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铜+锡+铅→青铜
3
常见的青铜器造型及名字
4
请大家欣赏并用简单的语言 说明一下各朝代的青铜器风格的不同。
——" 以形写神" 9
青铜器中的那些鸟儿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中,以动物为造型者在数量上不算 很多,却是精品迭出。尤其是鸟型器皿,可称得上精 粹中的精粹。殷商时期最常见的是鸮鸟形象;到了两 周,鹤和凤更为常见;秦、汉文化则常见雁形象。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每一件鸟兽尊都是不可多得的艺 术精品。鸟形器一般开口于鸟兽的背或头,盖上盖子 后,整器浑然一体。这些器物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们, 能够捕捉到鸟最灵动的瞬间,将之凝固于永恒。看完 以下器物,你一定会惊叹于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魅力。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合范法、失蜡法、拼接法
26
了解了这么多。。。
27
謝謝觀賞
28
2019/10/31
2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殷商 粗犷简约
春秋 优雅灵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43张PPT)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 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图片资料:
甲骨文: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 字方法。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 来。甲骨文40%是象形字。
指事:用一种指示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 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 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 青铜工艺
1、组成成分: • 铜 (85%)锡 (12%)铅(3% ) 2、特点: • 硬度高、耐磨、锋利、青灰色
青铜如此贵重,拿这样多的青铜 铸这么大的一个鼎说明了什么?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舟 车
象形
甲骨文、金文的发展
涉及各个领域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传为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鼎腹 内刻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金文铭 文。全文追述周代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接着 叙述宣王委任毛公管理内外事务,并附告诫勉 励之词,赏赐器物。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流 传后世。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是研 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此铭文也是成 熟的西周金文书法典范,书法家李瑞清曾写下: 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 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现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小学美术第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V1

小学美术第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V1

小学美术第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V1小学美术第一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青铜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铜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刚毅坚强的品质,也记录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1.青铜器的起源青铜器的制作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朝,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技术已经很成熟,青铜器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礼仪祭祀等方面。

2.青铜器的发展青铜器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以青铜器鼎为主,具有明显的礼仪性质。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频繁发生,青铜器制作逐渐多样化,种类繁多,从单一的礼器发展到兼具实用价值和文化表现力的器具。

二、青铜器的种类及特点1.青铜器的种类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器盆、器罐、鼎、流器、饮器、炊器、乐器、武器等。

2.青铜器的特点青铜器有着独特的工艺特点,如铜矿的选材、铸造工艺、坑掘雕刻和多种反光处理等,这些特点赋予了青铜器独特的形态和美感。

三、青铜器的文化意义1.青铜器的文化意义青铜器是一种承载历史文化、工艺美术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青铜器的地位和作用青铜器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十分重要,不仅在礼仪祭祀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在经济方面得到重视,是商业交易的重要物品。

四、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教学方法1.音像式教学通过优美的音乐和图像,引导学生对青铜器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对各种造型形式进行展示。

2.参观实物教学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等地考察青铜器,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青铜器的纹饰、造型、题材等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和创作能力。

3.实践式教学让学生体验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制作适合小学生的简单青铜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总之,通过小学美术第一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还能够体验青铜器制作的过程,从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

中国古代青铜器PPT参考课件

中国古代青铜器PPT参考课件

凹陷的槽,初见于西周中期,有通体饰横条纹的,也有腹上部间
以其它纹饰的。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时代还继续使用。
2021/3/10
授课:XXX
3
• 斜条纹 就是弦纹作45度排列,大多饰于分档鼎及鬲
的下腹部,初见于商代二里冈期,西周时代还有使用。
• 云雷纹 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
的凹旋线条是雷纹。商代早期已有用连续带状云雷纹作为 主纹出现的。商代中期兽面纹的主体,有用大量的云雷纹 构成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龙纹、乌纹的空 隙处,常填以云雷纹,而且云雷纹低于主纹,起了陪衬作 用。春秋战国之际粗犷的兽面纹、龙纹的体躯上,也有各 种云雷纹变形图案。战国开始,云雷纹发展成为线条活泼 的流云纹。河南洛阳金村出土战国云纹壶已用金银片镶嵌 非常华贵。
2021/3/10
授课:XXX
9
在兽面纹、龙
纹、凤鸟纹下衬 以云雷纹,这是 商代晚期西周早 期青铜器的纹饰 常用手法
2021/3/10
授课:XXX
10
人物画像
人物画像是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贵族的 社会生活和勇猛作战的场面,这类纹饰在青铜器 上出现较晚,初步摆脱了规律化的对称图案,用 流畅的线条,结合绘画和雕刻手法,描绘出各种 动景。如宴乐、弋射、采桑、狩猎等活动,还有 徒兵搏斗、攻城、水战等战争场面。这一些用绘 画形式表现的画像,是以后绘画艺术的先驱。
较简单,一般无重要意义。铸铭的目的在于标记器主的族氏,
识别用途。这个时期的铭文,一般都铸在器物的不显著部位,
2021/3/10
授课:XXX
22
• 西周时期 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不论是铭文的 性质、内容、形式、数量,甚或书体等方面,都较前有很 大的变化。 西周早期,铸铭之器骤然增多,铭文内容丰富 多采,像何尊、矢令尊、大盂鼎等记述贵族们接受周王的 训诰和册命典礼的长篇巨制,屡见不鲜。在大量的青铜器 铭文中,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 诰、宴飨、田猎、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奴隶 买卖、土地转让、刑事诉讼、盟誓契约,以及家史、婚媾 等等,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礼 仪情况的重要资料,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这些铭文资料, 可以证信古史,弥补史书的缺佚,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 和上古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艺术的根脉—夏商周青铜器 PPT

传统艺术的根脉—夏商周青铜器 PPT

饮酒器。形似爵, 前后都有尾,无两 柱。有的有盖。

(jiǎ)

(gū)
饮酒器。 长身、 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 三足,两柱,一鋬pàn 。

(zhì )
饮酒器。圆腹、侈口、 圈足、形似小瓶,大 多数有盖。
兕觥
(
sìgōng)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 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 足,有流和鋬pàn ,盖作 成兽头或象头形。
(1)你所知道得最有名的青铜器鼎是什么? 商代司母戊方鼎 (2)鼎有哪些用途?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 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商周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 “礼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 鼎”(用鼎制度,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 的重要礼器。用以“别上下,明贵贱”)又有“铸九鼎,像九 州”的说法。(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

相当于现在的锅。大多是圆 腹、两耳、三足,也有四 足的方鼎。

(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 空足。

(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 分上、下两部分。上有通 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fu, 音甫)
(guǐ)
相当于现在的碗,盛 盛食物用。长方形,口 饭用。一般为圆腹、 外侈,四短足,有盖。 侈口、圈足、有二耳。
兽面纹(饕餮纹): 主要特征是它的 主体部分为正面的兽 头形象,两眼非常突 出,口裂很大,有角 与耳。具有威慑力, 渲染这狰狞与恐怖。 有的两侧连着爪与尾, 也有的两侧作长身卷 尾之形,饕餮纹的鼻、 角、口部变化很多, 从角、耳的不同形态 可以认出其生活原型 多是牛、羊、虎等动 物。

商代青铜器ppt课件

商代青铜器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40商代晚期青铜饕餮纹大鼎精选ppt课件41商代中期青铜饕餮纹四足鬲精选ppt课件42商代晚期青铜马头刀上蛇首匕下精选ppt课件43精选ppt课件44商代晚期青铜饕餮垂叶纹贯耳壶商代中期青铜饕餮纹斝精选ppt课件45精选ppt课件46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壶商代晚期青铜龙纹扁足鼎精选ppt课件47精选ppt课件48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罍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盉精选ppt课件49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壶商代寝孪青铜方鼎精选ppt课件50商代云雷地乳钉纹青铜瓿商代青铜牺牛立人攀蓝精选ppt课件51
38
商代后期青铜器铭文内容简说 青铜器上铸或刻的字,现在一般称 “青铜器铭文”,也习称为“金文” 或“钟鼎文”。铜器种类丰富而复杂, 商代铭文在器物上的部位,由于器种 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39
40
商代晚期青铜饕餮纹大鼎
商代中期青铜饕餮纹四足鬲
41
商代晚期青铜马头刀(上)蛇首匕(下) 42
43
靠近銎处有一对钩形纽,镞
36
为双翼式。
商代后期青铜器的种类与特征 商后期的青铜器是以安阳殷墟出土的为
代表。大量事实证明,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 业, 比前期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发展到了一个 崭新的阶段。
青铜器的时代鉴定方法,尤其是对绝对 年代的确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铜器 铭文本身的研究考察。根据青铜器铭文内容 和铜器本身其它方面的特征,可以确定出一 些殷商末期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在殷商铜 器断代上开拓了一个新阶段。
14
15
图1的商代早期鼎呈锥状足,图2的商代早期斝也呈锥状足,
它们也都陈列在郑州市博物馆中。
商人喜酒,因此爵是商早期时出现比较 多的器型,爵本身的造型特征有个演变过程, 商早期的爵,其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 样,—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如右图 所示,图为商早期的爵,其器身全部都是扁 体,而且一律为平底。掌握这种基本的器型 特征,对判断商代早期的爵有很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商朝青铜器的造型
商代青铜器以方、圆形的几何体造型最为常见,但 同时动物造型的青铜器也开始出现。几何体的造型 大都显得粗重,注意各个部位的比例协调,达到均 衡,重心尽量下沉,在视觉上造成沉稳凝重的效果。 此时的青铜器上开始有装饰性的附件,这些附件除 了满足实用性之外,有时也成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整 体平衡的手段。商代早期已出现列鼎,承夏代陶方 鼎而来,但更高大沉重,所展示出来的王者气势远 非陶方鼎可比,但器壁普遍仍较单薄。
18
而在西周中后期形成了西周时期特有的纹饰 特征,如,西周中后期,主要流行环带纹、 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波曲纹、凤鸟纹、 瓦纹等,另外,还出现了许多无纹饰的素器, 在这些素器当中有的也有饰几道纹的。西周 时期的青铜器,有时候用雷纹为地,这实际 上是延续了青铜器礼器化的进程。
19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学术争鸣空前繁 荣。青铜器的应用则是钟鸣鼎食的组合,已 失去彝器和礼器的特性,向生活日用方向发 展。青铜器不仅造型依据人的尺度设计,装 饰上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 茂、灵巧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 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 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形 式展开的蟠螭纹。恰似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 政治、经济纠结蟠绕。
9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不再由王室独控, 各地诸侯大造其器,器型开始有所改变,造 型和纹饰都不再像西周以前那样神秘狰狞, 而代之以华美和写实的世俗气息,礼制没落, 诸侯野心勃勃,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开始 加以肯定,青铜器具更加走进日用生活和人 群,造型风格由粗笨厚重转为简朴轻便。
10
青铜器 夏、商、周装饰的演变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演变
`.
1
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项伟大发明,而我国 先民早在夏、商、周时 期就已经创造了独步世 界的青铜文化。
2
我国青铜器在夏、商、周无论是造型还是 在装饰、风格上都发生了演变。并且在经历 了长达20个世纪的发展, 青铜器的设计艺术辉煌 灿烂。
3
青铜器的演变主要表现在造型、装饰、风格 上。
7
商代晚期,方形器较普遍,圆鼎的锥状足被 柱状足取代,两耳对应两足成为历代圆鼎的 固定形式。晚商时期青铜器种类增加很多, 远盛于以前,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代。
8
周朝青铜器的造型
西周初期,鼎的腹部上小下大,兽蹄足; 中期以后,酒器大减,出现了新的食器 、和 水器盘。成套的青铜器增多,带长篇铭文的 增多。西周后期, 礼崩乐坏,礼器都趋 向粗陋,重要而常见 的鼎、爵、觚都逐渐 消失。
17Βιβλιοθήκη 周朝从纹饰上看,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在继承商代的基 础上继续发展,西周早期和商代晚期一样进入了纹 饰发展的鼎盛期,这是同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分 不开的,也就是说虽然朝代更替了,但统治阶级用 礼器统治人们的思想没有改变,所以,青铜礼器发 展的大环境没有改变,这样青铜上的纹饰还是按照 为礼器服务的思想不断发展,商代的许多纹饰在西 周时期仍然在使用,如,商代晚期兽面纹的变化的 形式“环柱角形、牛角形、外卷角形、羊角形、内 卷角形、曲折角形、双龙角形、长颈鹿角形、虎头 形、熊头形兽面纹”等纹饰,在西周早期仍在使用。
5
夏朝青铜器的造型
现在能看到的夏朝青铜器比较少,主要是一 些小件的工具和兵器,以酒器爵, 盉最为突 出,共同特点是器壁较薄,整个造型显得枯 瘦,简陋,轮廓线条尖锐。它们的三个足都 大多采用尖锐的圆锥状足。爵的流和尾都较 长。夏朝仍以陶器为多,青铜器的造型多以 陶器仿制而来。(鼎在当时的地位已成为王权 的象征,多为圆鼎,尚未见有青铜方鼎,但 有陶方鼎出土。)
4
青铜器 夏、商、周造型的演变
从夏、商到周,各个时代的青铜器造型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每一个时代都有一 些特色。一是器型的种类在增减,有些品种 甚至为一个时代特有,二是每个品种的造型 在不同时代会有一些改变并维持一段时间或 形成统一的特征,有时候,所有的青铜器造 型又都会深深地打上本地域本民族文化的烙 印,形成一些地域民族特色。
13
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殷墟吴家 柏树坟园出土的后母戊(又称司母戊)大方鼎, 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这件巨大的青铜 鼎表现了商朝后期的发达和人民的创造力。
14
司母戊大方鼎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 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 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 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
夏朝
青铜器上尚无装饰性附件,也无纹饰,多为 素面器。
11
商朝
商代前期青铜器的纹饰,还没有作为图案衬 地的花纹,即所谓地纹。纹饰大多作带状, 并常见弦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兽面纹的线 条圆转流动,很有特色。在带状兽面纹上下 夹以联珠纹,则是当时流行设计。
兽面纹
12
商代后期,纹饰内容丰富,变化更加突出, 不但流行通体满花,绝大多数使用云雷纹作 为地纹,以填充主题纹饰外的空间,而且还 出现了在图案上重叠加花的所谓三层花。
16
商代后期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样大大增加,最典型 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其形状多变,一 般尾部下卷,鼻额突出,咧口利爪,巨目凝视,雄 严诘奇。有的大幅饕餮纹纹体鼓起,曲角高耸,突 出器外,配以浮雕龙、虎、羊首、鹿首和牛首等动 物形象,峻挺方折、精湛无比;有的全身满施饕餮 纹,器体棱脊四起,深镂细刻富丽堂皇。如亚方尊 等,都是晚商青铜器中出类拔萃的精品,其他花纹 还有夔纹、蝉纹、蚕纹、小鸟纹等。这些动物纹样, 少数是肖生的,更多的则是神话性的禽兽。
部分主要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 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 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 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 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 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 的代表作。
15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 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 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 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 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 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 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 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