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制备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设计教案案例

初中化学设计教案案例

初中化学设计教案案例
主题:化学实验——制备气体
教学目标:
1. 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制备气体的基本原理;
3. 学会利用化学试剂制备气体。

教学内容:
1. 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2. 制备气体的原理;
3. 利用化学试剂制备气体的实验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气体的性质和特点(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气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具有无形、无色、可压缩、可膨胀等特点,让学生
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

第二步:制备气体的原理(10分钟)
教师讲解制备气体的基本原理,包括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不同的实验方法。

第三步:实验制备气体(3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选择一种可以制备气体的化学试剂,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制备氢气,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四步:实验总结(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考气体制备的应用以及对环境的
影响。

教学评价: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制备气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气体制备实验室教案

气体制备实验室教案

气体制备实验室教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气体制备方法熟悉气体的制备、性质与用途,并了解气体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对气体制备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加深对化学实验的认识与理解。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氧气的制备1.预备材料: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可转化为氧气的金属(如锰矿石、过氧化钾、碳酸钠溶液等)2.实验步骤:(1)将锰矿石、过氧化钾、碳酸钠转化为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和碳酸钙等金属氧化物;(2)用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氧气;(3)通过水银的位移观察氧气的相对密度。

3.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置,注意安全;2.相对密度的测量要求仪器精密、仪器校准准确。

3.氢气的制备1.预备材料:氢氧化钠固体、锌粉、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宽口玻璃烧瓶2.实验步骤:(1)将锌粉加入烧瓶中;(2)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和一定量的水,用烧杯覆盖住瓶口;(3)轻度加热,3-5分钟后产生氢气;(4)通过水银的位移观察氢气的相对密度。

3.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置,注意安全;2.要适量控制加热时间、温度以及水银滴漏速度等参数;3.相对密度的测量要求仪器精密、仪器校准准确。

三、实验原理氧气和氢气的制备过程均涉及到氧化与还原反应。

其中,氧气的制备反应式为:MnO2 + 2NaOH → Na2MnO4 + H2O + O2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为氧化剂,锰矿石(MnO2)为氧化物,而还原产物氧气直接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氢气的制备反应式如下:Zn + 2NaOH → Na2ZnO2 + 2H2↑反应中,锌粉为还原剂,氢氧化钠溶液为氧化物,产物为氢气。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氧气制备实验结果(1)制得氧气颜色为淡蓝色,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2)通过水银滴漏法测得氧气相对密度约为1.12。

2.氢气制备实验结果(1)制得氢气颜色为无色、无味、无毒、不溶于水;(2)通过水银滴漏法测得氢气相对密度约为0.07。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常见气体制备
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一、引入(5分钟)
让学生回顾常见气体的命名和性质,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常见气体的制备。

二、氧气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通过加热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或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
备氧气。

2. 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室里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制备氧气。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通过酸和碳酸盐反应、通过酵母植物或动物呼吸产生等制备
方法。

2. 进行实验操作:用酢酸和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并观察实验现象。

四、氢气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氢气的制备方法:通过金属和酸反应、通过水电解等制备氢气的方法。

2. 进行实验操作:用锌和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并观察实验现象。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并布置相关作业,例如完成相关练习题或写一
份实验报告。

六、拓展学习(10分钟)
介绍其他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例如氯气、氨气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或研究。

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实验报告气体的生成与收集

实验报告气体的生成与收集

实验报告气体的生成与收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气体的生成与收集的方法,并了解不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1. 烧杯2. 锥形瓶3. 橡皮塞4. 氢氧化钠 (NaOH) 溶液5. 硫酸 (H2SO4) 溶液6. 碳酸氢钠 (NaHCO3) 固体7. 实验管8. 灯9. 针管实验步骤:生成氢气:1.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一小块NaHCO3固体。

2.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转移至锥形瓶中,同时用橡皮塞封闭住锥形瓶的口部。

3. 用一根针管插入橡皮塞的另一端,将针管固定在烧杯中。

4.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加热,观察气体的产生。

5.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实验管中。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2. 将烧杯中的H2SO4溶液倒入一个较大的容器中,例如一个用水盆。

3. 将一根倒置的锥形瓶浸入容器内的H2SO4溶液中,确保锥形瓶口部完全浸入溶液中。

4. 将一根管子与锥形瓶的口相连,然后将管子的另一端放入容器中。

5. 施加热源于烧杯中的H2SO4溶液,观察气体的生成。

6.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实验管中。

实验结果:生成氢气时,通过观察可知烧杯内的混合物被加热后,产生了气泡。

这些气泡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

我们将氢气收集在实验管中,务必小心操作,避免泄漏。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前,烧杯内的H2SO4溶液是无气泡的。

但是在施加热源后,冒出了大量的气泡。

这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我们将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在实验管中,也需要小心操作,以防止泄漏。

讨论与分析: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气体的生成与收集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例如,在生成氢气时,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所以必须小心处理。

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高浓度下可能造成窒息,也需要注意安全。

此外,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常见的气体,在生活和工业上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气体的产生和性质,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实验提供了基础。

初中生气体实验教案

初中生气体实验教案

初中生气体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方法。

2. 学习使用气体制备装置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气体制备装置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1. 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和操作。

2. 气体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导管、气球等。

2. 实验试剂: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气体?气体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气体是一种无定形物质,具有流动性、可压缩性和扩散性等特点。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实验一:气体制备a.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试管和酒精灯。

b. 教师演示如何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药品,产生气体。

c. 学生操作,观察产生的气体。

2. 实验二:气体收集a.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导管和气球。

b. 教师演示如何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球中。

c. 学生操作,观察气体的收集过程。

三、实验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2. 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备和收集气体?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方法,学习了气体制备装置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过程,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和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此外,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意识还需加强,教师要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气体实验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考试目标]1.掌握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3.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5.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要点精析]一、气体的制备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典型气体O2、NH3、CH4H2、CO2、H2S H2、CO2、H2S、SO2、NO、NO2、C2H2、O2、NH3、Cl2、HCl、COCH2=CH22.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2KClO3 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2)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H3·H2O NH3↑+H2O(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4)H 2 Zn+H 2SO 4(稀)=ZnSO 4+H 2↑ (5)CO 2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6)SO 2 Na 2SO 4+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7)NO 2 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8)NO 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9)C 2H 2 CaC 2+2H 2O →Ca(OH)2+CH ≡CH ↑ (10)Cl 2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11)C 2H 4 C 2H 5OHCH 2=CH 2↑+H 2O(12)H 2 S FeS+H +=H 2S ↑+Fe 2+3.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注: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气体均不纯净:排气法所得气体中含有空气、排水法所得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可以用球胆或塑料袋或注射器收集。

初中化学常用气体制备教案

初中化学常用气体制备教案

初中化学常用气体制备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培养
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氯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硫酸、锌、烧瓶、试管、碳酸氢钠、稀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铵、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等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
1. 氢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适量的锌片,加入盖子后,通过试管将稀盐酸滴入烧瓶中,
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氢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氢气,观察氢气的燃烧现象。

2. 氧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碳酸氢钠,加入烧热过的氢氧化钠,通入氧气,观察气体生
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氧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燃烧的木条点燃氧气,观察氧气的燃烧现象。

3. 氯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氯化铵,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氯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氯气,观察氯气的燃烧现象。

4. 二氧化碳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碳酸氢钠,加入稀盐酸,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二氧化碳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一根蜡烛后,将蜡烛熄灭后的
烟团与二氧化碳气体接触,观察烟团的变化。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对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3篇)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理解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氯酸钾分解两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 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氧气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操作。

2. 难点:-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结论的得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问: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从而引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主题。

2. 知识讲解-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 制备氧气的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法:2H₂O₂ → 2H₂O + O₂↑-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2KClO₃ → 2KCl + 3O₂↑3. 实验操作1. 实验装置:- 过氧化氢分解法:锥形瓶、导管、集气瓶、水槽。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 实验步骤:- 过氧化氢分解法:-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

- 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

- 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酸钾固体。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3.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确保安全。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氧气的产生和收集,避免氧气泄漏。

-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引言: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无定形、可压缩、扩散性强等特点。

了解气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对于化学学习和实验至关重要。

本实验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实验目的:1. 掌握气体的制备方法,包括酸与金属反应、酸与碳酸盐反应、氢氧化物与金属反应等。

2. 了解气体的性质,包括燃烧性、可燃性、密度等。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燃烧塞、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锌粉、镁粉、氢气气体等。

实验步骤:1. 制备氢气气体a. 取一滴管,将锌粉用滴管放入其中。

b. 将滴管倒立放入试管中,用盛有盐酸的烧杯将试管底部浸入其中。

c. 观察试管中是否生成气体,并观察气体的性质。

2. 制备二氧化碳气体a. 取一燃烧塞,将一小块碳酸氢钠放入其中。

b. 将燃烧塞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c. 观察试管内是否产生气体,并观察气体的性质。

3. 制备氨气气体a. 取一燃烧塞,将一小块氢氧化钠放入其中。

b. 将燃烧塞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盛有盐酸的烧杯中。

c. 观察试管内是否生成气体,并观察气体的性质。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氢气气体: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气泡,气泡激烈冒出,并可用火柴点燃,发生“噼噼啪啪”的爆炸声。

分析:产生气泡的现象是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气体,氢气气体具有可燃性和燃烧性。

2. 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气泡,并可通过水合成白色固体。

分析:产生气泡的现象是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并生成白色的固体,即碳酸钙。

3. 氨气气体: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气泡,并具有刺激性气味。

分析:产生气泡的现象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氨气气体,氨气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腐蚀皮肤、黏膜和眼睛。

气体制备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气体制备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设计气体制备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贺兰县如意湖中学孙富刚一、指导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所学有关实验作总的复习和巩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装置设计思路。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初三化学总、复习实验专题中的一个内容。

主要复习内容包括(1)根据药品及反应条件选择仪器装置(2)气体的净化及干燥(3)气体的收集方法(4)尾气的处理及相关的环保教育本节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在实验设计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教育,突出了新课程目标。

充分体现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2、学生情况分析处于这一阶段的初三学生,在化学基础知识上有了一定的储备,对于实验的基本操作也已经做到熟练,因此,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能力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并且,通过学习,会对已有知识起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基础,用了实验、讨论、交流、阅读、结论、评价等教学方式。

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物展示与利用多媒体进行虚拟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板书等设计1、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CH4)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制甲烷时,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的发生装置相同,气体的收集可选用_____________法。

附录二2、实验室选择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①若要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可选装置____;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若要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可选装置____;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②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各装置的连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气体实验教案

制取气体实验教案

制取气体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教授学生如何制取气体、掌握制取气体的方法,了解气体的一般特性及影响气体性质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气体是无定形物质,无固定形状和容积。

气体的特性与其分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本实验中,我们尝试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方法分别如下:1. 制氧气:放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晶体在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的活性炭上,使其分解成制氧气所需的氧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催化剂放入燃烧管内,底端用硅胶塞堵住,上端外套硼硅玻璃套管。

(2)称取一定量高锰酸钾放入小瓷碗中。

(3)将小瓷碗放入一面含少量水的大瓷碗中。

(4)将燃烧管固定在三角架上并点燃。

(5)将放有高锰酸钾的小瓷碗推入燃烧管,注意保持玻璃套管口外干净,避免高锰酸钾附着在玻璃上。

(6)当高锰酸钾加热到一定程度时,会分解成制氧气所需的氧气和其他气体。

此时可用燃烧管侧面喷上一点火,使氧气点燃。

(7)观察氧气燃烧的现象,可以看到蓝色的火焰。

2. 制氢气:利用锌和酸反应,使其产生氢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锌条、HCl酸、水和试管三个物品。

(2)将一小块锌条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酸。

(3)倾斜试管,使酸和锌彻底反应。

(4)在试管口上面用实验室胶带封上一个小棉花塞,用轻松的力度拍打试管,使氢气逸出。

(5)用一根火柴靠近氢气排气口,可以看到氢气燃烧。

3. 制二氧化碳气体:利用醋酸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醋酸钠、HCl酸、水和试管四个物品。

(2)取一小勺醋酸钠,加入适量的水中。

(3)在加入HCl酸之前,将试管先倒一定量的HCl酸,稍微加热一下。

(4)倾斜试管,用滴管将醋酸钠溶液分次加入,观察反应过程(注意酸滴入醋酸钠溶液时,需慢慢滴入)。

(5)将口含的气体吹入试管中,用火柴靠近口口,可以看到二氧化碳的火焰熄灭。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1)活性炭(2)高锰酸钾(3)钢笔芯或铜丝(4)燃烧管与套管(5)小瓷碗与大瓷碗(6)三角架(7)试管(8)锌条(9)HCl酸(10)水(11)胶带(12)棉花塞(13)瓶盖(14)醋酸钠2. 制氧气:(1)将活性炭放入燃烧管内,底端用硅胶塞堵住。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备教案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备教案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结构;
2. 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结构;
2. 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重点
1. 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结构;
2. 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掌握常见气体的不同制备方法;
2. 运用化学实验技术进行气体的制备。

五、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瓶、试管、漏斗等;
2. 实验药品:氢气、氧气、氮气等;
3. 实验室安全设施:护目镜、实验服等。

六、教学步骤
1. 介绍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结构;
2. 分别介绍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制备氢气、氧气、氮气等;
4. 教师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5. 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课后作业
1. 总结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结构;
2. 设计一个气体制备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3. 思考不同气体之间的反应及应用。

八、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的实验结果及笔记;
2. 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评价和指导;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以上为化学常见气体制备教案范本,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制作气体化学实验报告

制作气体化学实验报告

制作气体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气体化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特点;2. 学习气体的制备方法;3. 掌握气体的收集和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气体的性质和特点:气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和容积的物质,能自由扩散和填充容器。

常见气体有氧气、氢气、氮气等。

气体具有压强、体积和温度三个基本特征。

2. 气体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气体制备方法有物质的分解法、酸碱反应法和金属与酸反应法。

例如,氧气可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制备;氢气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制备。

3. 气体的收集和测定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有齐氏气相收集法、水封法和置换法等。

气体可通过实验室中常见的天平、燃烧管、气体收集瓶等仪器设备进行测定。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实验仪器:燃烧管、气体收集瓶、天平、齐氏气相收集装置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铁粉、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氧气: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燃烧管中,用齐氏气相收集装置收集氧气。

注意事项:由于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操作时需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 制备氢气:将适量的铁粉加入酸中,放入燃烧管中,用水封法或齐氏气相收集法收集氢气。

注意事项:铁粉需干燥保存,操作时需远离明火,并小心酸的腐蚀作用。

3. 测定气体的体积和质量:使用天平测定氧气和氢气的质量,使用气体收集瓶测定气体的体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的制备结果:通过实验可得到一定体积的氧气,并测得氧气的质量。

2. 氢气的制备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一定体积的氢气,并测定氢气的质量。

3.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天平和气体收集瓶的不准确度,为减小误差,应尽量保证实验操作的精确性。

六、实验结论1. 氧气和氢气都是常见的气体,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 通过实验制备的气体可以用天平和气体收集瓶进行测定,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各种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

各种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

各种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导言:各种气体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气体的性质和应用,对各种气体的制备和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质的研究实验。

一、氧气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实验一:氧气的制备目标:制备纯度较高的氧气供试验使用。

实验步骤:1. 将氯化钾(KClO3)加热至熔化,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2. 收集氧气通过水封装置,以提高氧气纯度。

3. 调整实验条件,控制制氧速度和收集氧气的方法,使得氧气收集更加高效。

实验二:氧气的性质研究目标:研究氧气的燃烧、溶解性和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步骤:1. 使用放大镜观察氧气与燃烧木片的反应,记录燃烧性质。

2. 将一定量的淡红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倒入烧瓶中,接入通气室。

3. 将短小的红磷放入氧气中,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4. 在容器中加入氧气,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

二、氢气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实验一:氢气的制备目标: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气供试验使用。

实验步骤:1. 将锌粉加入稀盐酸中,利用反应生成氢气。

2. 使用气密装置收集氢气,以提高氢气的纯度。

实验二:氢气的性质研究目标:研究氢气的燃烧性质和溶解性。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器材中加入氢气,将点燃的火棉放入氢气中,观察火棉燃烧的现象。

2. 使用实验仪器测量氢气的密度和燃烧温度。

3. 将一小部分氢气通入氯水中,观察氢气的溶解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备目标:制备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碳供试验使用。

实验步骤:1. 通过加热碳酸钙(CaCO3)制备二氧化碳。

2. 使用气密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提高气体纯度。

在气密装置中添加干燥剂以去除水分。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目标:研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是否能扑灭火焰。

实验步骤:1. 在容器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二氧化碳与水的溶解反应。

2. 将一小部分二氧化碳通入蜡烛火焰中,观察二氧化碳对火焰的影响。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气体的制取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气体的制取教案

例2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⑴请找出上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柴熄灭
A.熄灭酒精灯.倾倒液体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5.(08咸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纸和氢氧化钠
浓硫酸
A B C D
江西)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08苏州)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制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A B
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
,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

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初中化学制取气体教案

初中化学制取气体教案

初中化学制取气体教案主题:制取气体初中化学课程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化学反应和气体的性质。

2. 了解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气体。

3. 熟悉几种制取气体的实验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学反应的概念,气体的性质,几种制取气体的实验方法。

2.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气体的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和气体的性质。

2. 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

3. 制取氢气的实验方法。

4. 制取氯气的实验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请学生回顾化学反应和气体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2. 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学生观察实验装置,了解如何通过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 学习制取氢气的实验方法:学生观察实验装置,了解如何通过铁砂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取氢气。

4. 学习制取氯气的实验方法:学生观察实验装置,了解如何通过盐酸和氯化亚铁的反应制取氯气。

5. 总结:请学生总结几种制取气体的实验方法,以及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

五、课堂练习:1. 下列化学反应哪些属于气体生成反应?A. 2H₂O₂ → 2H₂O + O₂B. 2Na + Cl₂ → 2NaClC. Fe + S → FeS2. 以下哪种实验方法可以制取氧气?A. 加热过氧化氢B. 加热铁砂和氢氧化钠C. 加热盐酸和氯化亚铁六、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几种制取气体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体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制取其他气体,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初中化学怎么生成气体教案

初中化学怎么生成气体教案

初中化学怎么生成气体教案
主题:生成气体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气体,以及气体的性质;
2. 掌握几种生成气体的方法;
3. 能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气体的生成过程。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气体的性质和生成方法。

难点: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生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实验室燃烧器、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氢醌、蓝色石灰水。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不同形态的气体,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性质和应用。

2.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气体的形态和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对气体进行分类,并了解不同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操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生成气体的实验方法,如以下几种:
(1)在实验器材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观察气泡生成的过程;
(2)将氢醌加热,观察气体的生成;
(3)将蓝色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4.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生成气体的方法和实验规律。

五、作业布置:
1. 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生成气体?
2. 实验:请学生利用家中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一种生成气体的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记录。

六、教学反馈:
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情况和思考的反馈,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和提高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

第四十六讲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建议2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复习气体的制备原理、收集、净化、尾气处理等知识,以及各种仪器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2.选择仪器装置,解决气体制备、净化等问题的分析、迁移能力。

3.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5.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要点精析]一、气体的制备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典型气体O2、NH3、CH4H2、CO2、H2S H2、CO2、H2S、SO2、NO、NO2、C2H2、O2、NH3、Cl2、HCl、COCH2=CH22.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2KClO3 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2)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H3·H2O NH3↑+H2O(3)CH 4 CH 3COONa+NaOH Na 2CO 3+CH 4↑(4)H 2 Zn+H 2SO 4(稀)=ZnSO 4+H 2↑(5)CO 2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6)SO 2 Na 2SO 4+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7)NO 2 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8)NO 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9)C 2H 2 CaC 2+2H 2O→Ca(OH)2+CH≡CH↑(10)Cl 2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11)C 2H 4 C 2H 5OH CH 2=CH 2↑+H 2O(12)H 2 S FeS+H +=H 2S ↑+Fe 2+3.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注: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气体均不纯净:排气法所得气体中含有空气、排水法所得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可以用球胆或塑料袋或注射器收集。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作业设计方案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作业设计方案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以及净化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知识巩固1、氧气的制取(1)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法或_____法。

2、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_____法。

3、氢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收集氢气可以用_____法或_____法。

(二)实验设计与探究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并写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为了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支试管在常温下进行,另一支试管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实验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 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进行,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1)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三)实际应用与拓展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该方法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制备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温岭中学化学组陈成● 设计意图:近几年理综的实验试题均为带有研究性的试题,考察的内容均与气体知识有关。

气体制备实验在中学化学制备实验中占据着佷重要的地位 , 是高考常考的热点。

目前高三学生普遍缺少实验操作机会, 导致解实验题能力弱,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实验题的解题能力,这是在高考中化学取得高分的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本专题复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解这类题需储备哪些知识和方法 2、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解实验题的方向,并从储备知识中进行剪切,粘贴完成实验。

因此具体操作上就是把高中课本及各类试题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及其相关的性质实验进行归纳、分解、重组, 并通过相关的例题延伸,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技巧和解题能力。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各种气体基本性质、制备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尾气处理的基本知识, 并能对实验进行分解和重组。

提高简答题的表达能力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过程和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增强知识的迁移、创新能力,理论结合实验能力,实验整合能力的复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过程和创新的科学品质。

● 教学重点:气体制备实验的各装置及延伸和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归纳、练习、讲解、讨论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分解、归纳[问题一 ]:实验室制气装置包括哪几个步骤?[问题二 ]22223C 2H 4、 C 2H 2的常见、可行的反应原理方程式[学生书写讨论,教师点评 ]:略[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这是必备的基础知识。

同时明确每一种气体的制备方法不一定是唯一的, 关键是符合反应原理。

比如:在条件允许下氢气可用锌、硅、铝等为原料,氧气可通过氯酸钾、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化钠等原料来制备。

通过对制气原理的复习, 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同时培养了发散和收敛思维。

[问题三 ]: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选择与什么因素有关?常见的发生装置分为几种类型?说出各种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教师点拨 ]:1、固固加热型(1常见图:(2注意细节:在画图中注意试管夹持方法、加热方法、胶塞上的导管长度、粉末状固体在试管口放棉花等基础易错点(3注重延伸:不要把经验当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结合具体实际信息,比如用草酸晶体加热制 CO ,如果还采用试管向下加热操作,恐怕在气体出来前由于草酸先液化而流出试管了。

所以可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不要养成思维定势,死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固液 (液液不加热(1可用容器的名称:试管、烧瓶、广口瓶、锥形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等(2常见图:不适用启普发生器的装置a b c d e这些图在各种练习中均曾出现过,可通过问题的形式由学生说出由图 a 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依次演变到图 e 中的优点。

启普发生器及其拓展a b c d ef例 1:1、 (1 在没有现成的 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 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 CO2气体发生装置。

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编号。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 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

[设计意图 ]:启普发生器原理及应用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很多学生表现在能理解但不会应用。

因此这块内容的落实就需要通过多角度设计问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升华和知识的应用。

如 1、由启普发生器通过变形得到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由例 1得到改装后的装置 c 、 d 、 e ,装置看似不同,但本质的原理都是相同即都是通过液压法达到固液分离,由此延伸出通过手动的方式达到固液分离的 f装置。

2、这种原理适合制备哪些气体? 3、这种原理有哪些具体应用? (如量气原理、气密性检验等, 03年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就是液压法知识的具体应用3、固液(液液加热制气型恒压式(1可用容器的名称:试管、烧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等(2常见图:[设计意图 ]:学生解决实验题的难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题境生疏产生胆怯心理,而导致不能正确省题,联想迁移受阻。

通过对常见制气装置的分析、归纳、改进、创新, 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制气装置的图库, 开阔了眼界, 遇到类似的装置能做到心中不慌,主动迁移,创新。

[问题四 ]:常见净化干燥装置有哪些类型?适合盛放什么类型的试剂?常见的干燥剂有哪些?(1干燥(除杂装置的选择洗气瓶干燥管燃烧管液气不加热固气不加热固气加热(2干燥剂选择酸性:浓硫酸、 P 2O 5固体;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 NH 3、还原性气体 H 2S 、HI 、 HBr 碱性:碱石灰、生石灰、 NaOH 固体等;不能干燥酸性气体:Cl 2、 HCl 、CO 2、 SO 2等中性:无水氯化钙等;不能干燥 NH 3等(3练习常见的气体除杂试剂和装置的选择(略[说明 ]:(1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若是燃烧管除杂不会产生水,则干燥在前。

如:CO 2 (HCl 、 O 2、 H 2O(2除杂反应要迅速、定量,不选择可逆反应或条件苛刻的反应。

如:C 2H 6(C 2H 4用 H 2 ; CO 2(SO 2用品红; CO (CO 2用澄清石灰水[问题五 ]: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有哪些?(1常规收集方法:(2注意操作细节:①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必须伸到容器 ___。

②用排水法收集 O 2 ,如何才能收集到纯 O 2③排空气法验满:O 2、 CO 2、 Cl 2、 NH 3。

[设计意图 ]:细节之处往往也是学生似乎明白又不能准确表达之处,及时引起学生的注意。

(3总结收集方法:①能用排水法:NO 、 N 2、 CO 、 C 2H 4等②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NO 2、 HCl 、 SO 2等③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NH 3等[方法拓展 ]:能否设计用排液法来收集 HCl ?能否设计用排气法来收集氮气?[设计意图 ]:使学生既要扎实基础, 又要有灵活应变能力, 从本质上真正理解并会具体应用。

(4介绍其它收集装置,并讨论这些装置可分别用来收集什么特点的气体?尤其是最后的冷凝装置可让学生讨论收集到这种物质的特点,哪些物质的收集适用于这种方法。

[学生讨论 ]:仪器使用的拓展和创新⑴如何用右图 A 装置实现上三种收集方法?⑵用右图装置作洗气瓶,如何通气?⑶用右图装置和必要仪器设计储气瓶。

⑷用右图装置和必要仪器设计量气装置。

A B[拓展应用 ]:下列排水(液体量气装置合理的有哪些?并说明读取体积时注意事项A B C D E[设计意图 ]:广口瓶中的导管长短进出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没有从压强原理上去理解,很难准确应用。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具体例题的应用,使学生真正理解。

[问题六 ]:常见的哪些气体需要尾气处理?尾气处理的装置有哪些?(1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直接吸收(2燃烧或装袋(3防倒吸[思考 ]:下列图中哪些可用来防倒吸?利用什么原理?a b接触式隔离式安全瓶式试剂改进[设计意图 ]:防倒吸安全装置是重难点, 02的高考题,其实就是倒吸原理在喷泉中应用。

高考考察的内容虽然是常见的知识, 但是考生却缺乏应用能力, 说明对这些考点知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多角度的对比、联想、提问,使学生在扩大知识容量同时培养了分析、发散、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脱离这些知识的积累就不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二、实验设计的方法例 2、已知 KMnO 4与浓 HCl 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 Cl 2, 若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A 、有①和②处B 、只有②处C 、只有②和③处D 、只有②、③、④处[点评 ]:从整体上看是以浓盐酸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氯气实验,可拆分成对发生装置、净化干燥装置、气体性质实验 (固气加热反应装置的考察。

将实验拆分和重整是常用的解题技巧和必备的方法。

很容易得出为 D 选项。

例 3:水蒸汽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 CO 、 H 2还含有 CO 2和水蒸气。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混合气中含有 CO 和 H 2(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混合气→()()接()()接()()接()()接()()(2)从安全角度考虑,该实验还缺少一个怎样的装置?请你设计一个装置。

[点评]:解答实验题常见的整体思路把握要点:解答实验题常见的整体思路把握要点:解答实验题常见的整体思路把握要点 1、看清实验的目的 2、根据所给药品、仪器等确定原理、现象或数据3、关注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内部、外界)(外界主要指空气中水蒸汽、CO2、O2 等干扰) 4、设计实验连接、操作顺序 5、注意整套装置中的尾气处理。

例 4: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养剂。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养剂。

(1)是制取CO2 的装置。

A 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仪器 B C D 加入试剂饱和 NaHCO3 溶液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__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 F 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这题考察内容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常见知识和技能,题型也很熟悉。

但做下来学生的错误率还是相当的高。

这道题学生解答错误主要有(1)方程式写成碳酸钠和硫酸反应;(2)C 装置用来除水,D 装置用来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

解题分析:可先将整体装置进行分解,A 为固液(液液)不加热制气,B 为洗气,C 为固气不加热反应,D 洗气,E 排水法集气装置,所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只能是 C 装置用来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再反过来结合实际思考呼吸过程除了 CO2 有无水存在呢?就不会出现(2)中的错误。

(1)中的错误单从反应原理上讲没有错,但是从 B 中可以看出选择的酸应为盐酸,所以当一种气体有多种制备方案时我们应结合题中所给药品、仪器等确定实验原理,缺乏整体把握能力是导致解题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练习 1、: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 NaCl 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 ag 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 U 型管的质量,得到 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 6mol·L 1 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 U 型管的质量,得到 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 U 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 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2)装置中干燥管 B 的作用是(填高、(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偏低或不变)(4)步骤⑤的目的是(5)步骤⑦的目的是(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