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基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科书内容生活化浅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包春莹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教科书的编写,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尝试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教科书应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提供参考,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基:知识为生活提供科学的指导、能力培养为生活夯实发展的基础、情感渗透为生活奠定精神的基调。
关键词:教科书生活化生物学人教版
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则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1]要贯彻这些理念,为我们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时刻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科书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无疑是每次课程改革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教科书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过渡桥梁,它将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进行细化,精心选择并组织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经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科书成了学科内容的代表。[2]作为学科的代表,教科书中的生物学知识往往是高度提炼的、成人的经验。因此,编写教科书时,缩短与中学生的经验和认识之间的差距,使所选取的材料更切合学生当下的心理和生活经验,并能对他们的未来生活有所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编写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实验教科书[3]时,编者就联系生活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一、建立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指导
教科书所选取的内容,如果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则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为他们的生活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教科书在选取内容时,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1.将现实生活作为学习生物学的背景
教科书内容的选取,需要以“课标”为依据,因而知识内容选取的自由度不太大,但是,教科书可以在资料的选取及呈现方式、阐述方式等方面精心选择、编排。将现实生活作为学习的背景,将生活世界中的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比如医疗保健中的生物学知识、体育运动中的生物学知识、饮食中的生物学知识、农业生产中的生物学知识等,从而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促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对相应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变得容易,同时也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科书在必修模块,每节以“问题探讨”开始。“问题探讨”探讨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科书正文中还常出现醒目的“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等栏目,还设有“科学·技术·社会”的专栏。即使在“练习”和“自我检测”的习题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联系生活、参与决策的题目。所有这一切,是要构建一种联系现实生活的氛围,创设一种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情境。[4]比如在讲脂肪时联系到肥胖,讲水时联系到出汗和输液,讲细胞呼吸时联系到我们平时用的创可贴、土壤的板结、稻田的定期排水等……这些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能够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也使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变得容易。
教科书的叙述风格,尽可能从生活、生产及学生的经验出发,力避深奥、学术化。在介绍结论时,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很多内容都从现象解释、发现过程、相关科学家介绍、趣闻轶事等多方面展开,这样不仅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还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好奇心。例如,必修1在讲关于ATP的内容时,就非常注意将这一抽象的生物学名词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节标题引入生活中的名词“通货”,形象比喻了ATP在细胞能量供应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内容的阐述时,联系了“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场景,还联系了大脑思考、肌肉收缩等现象。必修3的“科学家访谈”讲孙儒泳小时候喜欢逮蟋蟀、捉螃蟹、钓鱼玩……教科书还配有大量的照片、插图,显得生动形象,而且很多都是学生生活的场景或原汁原味的生活画面,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在运用中深刻理解核心概念
“课标”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科学概念的真正掌握,应该体现在运用中。[5]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选修1模块是以实验专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几乎每个课题都要求制作产品,如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的“产品”,必须要有生物学的知识做指导。而且这个模块的学习是为了实际生活的应用去获取知识,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目的性更强,也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必修中列举的很多实际生活问题都有助于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例如,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这是为什么呢?当运用生物学的知识来回答类似的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在这个例子里,米饭和馒头虽然它们都不(太)甜,但它们都是富含淀粉(多糖)的,淀粉水解后会变成葡萄糖,而这就涉及“糖类”这个重要概念。
分析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让学生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运用中深刻理解核心概念的很好的材料。例如,选修3教材提供了几个热点问题“有朝一日如果克隆人真的来了,我们该怎么办?”“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吗?”“你要一张基因‘身份证’吗?”通过讨论,可以把生物学知识变得生动、丰富、具体,从而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核心概念。同时,也能够向学生甚至公众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
(二)教科书在选取内容时,注意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科学指导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都是教育理论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早在18世纪,法国的卢梭就提出,教育必须指向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不仅仅联系着儿童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