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
儒家
荀子 自然有自己的规律 “制天命而用之” 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 鄙视富贵利禄, 痛恨不公平的现象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 子
历史向前发展、 政治改革 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 “ 兼爱‛ 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 “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 非攻‛ 废民获敛…… 数。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 “尚贤‛ 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有人说:“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大文学家。”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A,大思想家: 确立了儒家思想
①“仁‛ ②“礼‛ ③以德治民
思想: ①‚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② 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 ③ 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
问题1、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 (1)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 主的统治 ①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 促进生产的发展 (2)具有 进步性: ②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
问题6、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为什么最受到统 治阶级推崇?该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
1、顺应了历史潮流 2、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夺 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3、符合诸侯国君增强国力, 兼并天下的愿望。
影响:
反映时代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国家
统一和政治稳定。 为秦始皇巩固统一,建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过于严厉,导致秦暴政,秦王朝短 命而亡。
Biblioteka Baidu
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人以上可以 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不耻下问。‛‚学而不 诲人不倦。‛ 等。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 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主张“无为”“无为‛的含义?
“无为‛的含义:
反对严刑峻法,统治者不要干预人民生活, 少一点欲望与作为,少过问政事,薄赋敛, 轻刑罚,尚节俭.任其自然,天下就会安 定,政权就会巩固。
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主张?
1、同情人民疾苦:合理,进步性 2、 ‚小国寡民‛:是消极、倒退 3、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 求,礼贤下士,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 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 的环境和优越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 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 想家。
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 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摘自《墨子》
请大家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 。
问题4、分析墨子思想形成的社 会根源,并作简要评价。
(1)封建经济的形成发展,小生产者队伍的壮大。
(2)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残酷剥削人民。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渴望 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 (4)小生产者地位低下,希望提高政治地位
评价:
符合人民利益的。 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顺应历史潮流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
C,大文学家: 编订整理出“五经”
晚年编订和整理了《诗经》 《尚书》《礼》《易》《春 秋》,即后来的儒家“五经”。
孔庙
“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 其中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孔子死时只 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建,成了 拥有466间房的浩大的孔庙,孔庙的主殿 或者说正殿称大成殿,规模、气势真可 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但是,历史 上也有不少孔子的反对者,激烈到要 ‘打倒孔家店’。‛
弘扬。
问题5、孟子为什么提出“重民”的主张? 1、希望实行一种相对宽松的统治以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2、战国初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劳 动者的地位有所提高。 3、从夏商周三代的兴衰中认识到广 大人民的力量
根据材料概括荀子的主要思想:
材料一;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
自然有自己的规律 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天行有 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我们该如何对待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内容,应加以批判的继承,特别是对 当今社会的有效成分,应予以借鉴。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问题1、什么叫‚百家争鸣? 政治主张
1.含义: 各学派
不同
哲学思想
“百家争鸣‛
2.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学派 道家 儒家 代表人物 老子 孔子 墨翟 孟轲 荀况 庄周 李悝 商鞅 韩非 惠施 公孙龙 邹衍 张仪 苏秦 孙膑 吴起 许行 吕不韦
二、‚百 家争鸣‛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兵家 农家 杂家
问题2:‚百家争鸣‛局面出 现的社会根源?
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大变革
诸侯割据纷争,政治斗争激烈,
社会矛盾错中复杂 礼贤下士的社会风尚 私学的兴起
问题3、完成下表格
学派 代表 墨家 墨翟 主要思想 “兼爱” “非攻” “尚贤” “仁政” “民贵君轻” “重民”
1. 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2.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 做人没有仁心, 如何对待乐理? 3. 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 于牺牲而成全仁德。 4. 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关爱他,尊敬他人的 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5. 没有羞耻厌恶之心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人。 6. 对人的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 伤,比刀剑还尖刻。 7. 作为君子,贤良可以宽容奸佞,智慧可以宽容 愚蠢,渊博可以宽容肤浅,精粹可以宽容庞杂。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第 一次思想大解放,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其原 因如下: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 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 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 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三,激烈动荡、变革的社会环境,使得思想异 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 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 “制天命而用之” 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摘自《荀子》
问题5、分析荀子思想产生的根源。
(1)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认 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 (2)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和利益。
韩非子
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 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 改革而不必拘泥于成法。这反映了法家 ‚厚今薄古‛的历史观。 他主张‚法治‛,利用人趋利避害的 本性,以严刑峻法统治臣民。 他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 执要,四方来效。‛
哪些因素造就了该时期文化的异常繁荣?
1、生产力提高,经济的发展
2、社会大变革,阶级关系的巨变
3、列国纷争,社会动荡与变革
4、统治者重视人才,优待知识分子
5、私学的兴起
6、民族融合的加强
文化繁荣的表现
思想 文艺 科学
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 战国百家争鸣
文学:诗歌散文
艺术:美术音乐 天文历法
战国: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墨家 思想观点
大动荡: 诸侯争霸,战争连年 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社会经济发展
大发展: 民族不断融合
文化异常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有何特征?
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哲学思想: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 异常繁荣 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科学技术: 世界领先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因 ?
(3)孔子的影响 A、思想:后来成为 我国封建社会的正 统思想。 B、儒家文化成为我 国传统文化的最主 要部分。
孔子思想在春秋末年产生的社会根源 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不受重视?为什么 后来又成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 想?
(1)社会根源:春秋晚期,大国争战,生产力发展, 分封制、井田制瓦解。在奴隶制度逐步瓦解过程中, 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主 张挽救奴隶制,缓和阶级矛盾。 (2)不受重视原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瓦解、 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形成的时代,要求以暴力打破旧的 社会秩序,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权。 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所以 不被重视。 (3)后来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孔子的主张中包含坚 决维护统治秩序,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 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的成分;后来的儒家思想家又加 以改造和发挥。
根据材料提炼老子的思想主张: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并且都有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 对立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 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 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天下万物生于 有,有生于无。‛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 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四:‚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 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国寡 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问题2、孔子所谓‚礼‛‚序‛是指什么? 他为什么要维护‚礼‛和 ‚序‛?
是指:奴隶制度和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因为:春秋晚期,分封制瓦解,‚礼 崩乐坏‛局面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 利益,危及到奴隶制的统治。
B,大教育家:
“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扩
教育对象:贵族垄断 大了教育范围。 平民子弟
春秋战国时 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 时期的历 史发展有 何特征?
请同学们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 况 ,用简洁的语言对本阶段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用三个“大”字来形容。
其一,为“大动荡”:本阶段诸侯争霸,战争连年,政 治发展经历了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兼并归于统 一的过程。 其二,为“大变革”: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 系逐步确立,最终在战国时代,经过各国的变法,我 国在世界上率先进入封建时代。 其三,为“大发展”:这首先指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同时也指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物理学
医学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 (一)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
1、老子 (1)生平 (2)思想
①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 动,并且都有对立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 哲学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思想 ②“道‛是世界万物之 (唯心论) 源 政治思想: ③主张‚无为‛
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楚国 贵族。姓李名耳, 字伯阳,又称老聃。 做过周朝的‚守藏 室之吏‛(管理藏 书的官吏),道家学 派创始人。《道德 经》一书相传为其 所作,在道教被尊 奉为教主,被称为 太上老君。
儒家、法家的治国方略有何不同?对我们进 行社会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 方略:儒家主张以德治民,实施‚仁政‛, 法家强调‚法治‛,主张‚以法为本‛‚法 不阿贵‛ 现实意义:德治和法治思想为当今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借鉴;实施德治和法 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民主政 治的建设。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 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 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 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 心。
“东方圣城”是指 中国的那一座城市?
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学者、专家参加学术活动。
2、孔子
(1)生平 (2)思想
孔子生平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我国 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今天山东省 曲阜县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 丘,字仲尼。先世是宋国贵族..孔子幼年丧父 , 家境清贫。成年后 ,曾任委吏 (会计) 和鲁司寇 (掌管刑狱、纠察等)职位 , 30多岁到齐国,但 未得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其后周游列 国 ,提倡德治 。68岁时返回鲁国 , 致力于教 育 ,并整理《诗》、《尚书》、《春秋》等古代 文献,现存《论语》是记述孔子谈话与思想的主 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