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中的生物污染控制技术
微生物学中的生物污染控制技术微生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它们可以被我们利用来产生食品,药物和其他有用的产品。
同时,它们也可以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污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这种污染可以影响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和环境质量。
因此,生物污染的控制一直是微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生物污染的控制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
预防措施包括减少微生物的传播和生长,保持清洁和卫生环境等,而治疗则包括对感染病例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生物污染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长条件的控制、物理和化学控制、以及生物控制。
生长条件的控制是一种非化学性的控制方法,它主要通过调整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研究表明,一些微生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无法生存或繁殖。
例如,某些真菌需要湿度在90%以上才能繁殖,而将湿度降低到60%以下,真菌就无法生存。
因此,在建筑物、生产车间或医院等场所,通过调整环境条件可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物理和化学控制是常见的生物污染控制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等。
其中,物理灭菌是通过高温、高压、蒸汽和过滤等方法来直接杀死微生物。
化学灭菌则通过添加含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化学物质到环境中,来杀死微生物。
辐射灭菌则是通过利用紫外线、X射线或伽马辐射等来杀死微生物。
物理和化学控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但它们也会产生废物和化学残留,从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控制是一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方法,它利用天然或经人工改良后的微生物来对污染物进行控制。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益生菌和其他生物药剂来对抗有害微生物。
益生菌是指一类对人体和动物生理系统有益,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细菌或真菌。
将益生菌添加到动物饲料或人类食品中,能够增加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状况,并减少有害微生物的传播。
类似地,研究人员也利用其他生物药剂来控制污染物。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五章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第十五章生物修复技术)第十五章生物修复技术1、什么是生物修复?同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者自发进行的过程,称为生物修复。
优点:费用低;环境影响小;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浓度;处理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缺点:微生物不能降解所有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生物修复需要具体考察;生物修复只能降解特定物质;微生物活性受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影响。
2、生物修复受哪些因素影响?微生物营养盐、电子受体(氧、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无机物)、共代谢基质、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污染现场和土壤的特性。
3、土壤的生物修复有哪些方法?原位处理法:在受污染地区直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不需要将土壤挖出和运输。
一般利用土著微生物处理,有时也加入经过驯化和培养的微生物以加速处理。
适用于处理污染时间较长、状况已基本稳定的地区或者受污染面积较大的地区。
具体方式包括生物通风、地耕处理等异位处理包括挖掘堆置处理、反应器处理、堆肥法。
挖掘堆置处理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地区挖掘起来,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广大的地域扩散,将土壤运输到一个经过各种工程准备的地点堆放,形成上升的斜坡,并在此进行生物修复的处理,处理后的土壤再运回原地。
反应器处理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挖掘起来,与水混合后,在接种了微生物的反应器内进行处理,其工艺类似于污水生物处理法。
堆肥法是将污染土壤和水、营养物、泥炭、稻草和动植物肥料混合后,使用机械或压气系统充氧,同时加石灰调节PH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处理,大部分污染物被降解,标志堆肥完成。
4、地下水生物修复有哪些方法?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原位处理法、物理阻拦、地上处理等方法。
物理阻拦是指使用暂时的物理屏障以减缓并阻滞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进一步迁移。
地上处理是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从地下水层中抽取出来,然后在地面上用一种或多种工艺处理之后,再将水注入底层。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物课后题答案第⼀章绪论1、何谓微⽣物?微⽣物有何特点?微⽣物⼀词并⾮⽣物分类学上的专⽤名词,⽽是指所有形体微⼩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物的通称。
微⽣物类群⼗分复杂,其中包括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的细菌和蓝细菌,属于真菌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和原⽣动物、后⽣动物等。
微⽣物具有个体微⼩,分布⼴泛;种类繁多,代谢旺盛;繁殖快速,易于培养;容易变异,利于应⽤特点。
2、何谓原核微⽣物和真核微⽣物?⼆者有何区别?凡是细胞核发育不完全,仅有⼀个核物质⾼度集中的核区,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只有膜体系的不规则泡沫结构,不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为微⽣物称为原核微⽣物。
反之,凡是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核膜,有⾼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尔基体),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微⽣物称为真核微⽣物。
3、概述微⽣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
a、在给⽔⼯程中的应⽤⽔中往往存在致突变污染物,这些物质可以利⽤微⽣物检测出来。
另外,藻类⼤量滋⽣时会堵塞给⽔⼚的滤池,并会使⽔中带有异味和增加⽔的⾊度和浊度等,因此,在给⽔⼯程中应尽可能出去这些微⽣物,以提供符合标准的⽣活饮⽤⽔和⼯业⽣产⽤⽔。
同时,也可利⽤⼯程菌形成固定化⽣物活性炭,来消除⽔中的微量有机物;利⽤微⽣物⽣产⽣物絮凝剂,取代⽆机和有机絮凝剂,以进⼀步提⾼⽔质、b、在排⽔⼯程中的应⽤可以利⽤各种微⽣物的分解作⽤,对废⽔中的污染物进⾏降解和转化,使之矿化且使⽔中的重⾦属得以适当转化。
另外,在受污染⽔体的⽣物修复技术中,微⽣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c、在⼟壤净化中的作⽤⼟壤环境⽇益恶化,被我污染的⼟壤通过对地下⽔和地表⽔形成⼆次污染和经⼟壤-植物系统由⾷物链进⼊⼈体,直接危及⼈体健康。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试题
污染控制微⽣物学试题季污染控制微⽣物试题C⼀、填空(0.5分×30)1.微⽣物⼀词并⾮(⽣物分类学上)的专⽤名词,⽽是指所有(形体微⼩)、(结构较为简单),⼀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物的(统称),包括病毒、(原核⽣物)、(真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动物)和(后⽣动物)等。
2. ⽆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致分为(吸附)、(侵⼊和脱壳)、(⽣物合成)和(装配与释放)等连续⼏个阶段。
3. 微⽣物数量的测定可以采⽤:显微镜计数法、(⽐浊)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和(薄膜过滤计数)法等。
4. 基因重组的主要⽅式包括(转化)、(接合)和(转导)。
5. 有机废⽔的厌氧⽣物处理,主要依靠(产酸发酵菌群)、(产氢产⼄酸菌群)、(同型产⼄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等四⼤类群微⽣物作⽤完成的。
6. 组成RNA的碱基包括(A )、(G )、(C )和(U )等四种。
7. 有机废⽔厌氧⽣物处理中,常见的产酸发酵类型有(⼄醇型发酵)、(丙酸型发酵)和(丁酸型发酵)等三种。
⼆、术语解释(2分×10)1. 异染粒:⼜称捩转菌素,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嗜碱性或嗜中性。
因为它被蓝⾊染料(如甲烯蓝)染⾊后不呈蓝⾊⽽呈紫红⾊⽽得名。
⼀般认为它可能是磷源和能源性贮藏物。
2. 菌胶团:产⽣荚膜与粘液层的细菌,相互粘连在⼀起,形成具有⼀定形态的细菌集团,具有共同的粘液层,内含许多细菌。
3.培养基:由⼈⼯配制的,供给微⽣物⽣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的营养基质,叫做培养基。
它是科学研究、⽣产微⽣物制品及应⽤等⽅⾯的基础,由于各种微⽣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
为此,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针对微⽣物不同的营养类型,满⾜特定的⽣长条件,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的,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4. 固有酶与适应酶:微⽣物⽣活过程中分泌的,与其作⽤底物存在与否⽆关的酶称为固有酶;⼀般情况下并不表达,只有在⼀定条件刺激下才会分泌的酶称为适应酶。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课件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PPT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微生物在环境污染中 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该领域。
课程介绍
了解微生物学
学习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的前提是对微生物学的 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
课程目标
明确学习污染控制微生 物学的目标和意义。
学分和时间安排
介绍课程的学分和时间 安排,以便学生能够合 理规划学习计划。
为什么要学习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1 保护环境
了解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
2 健康影响
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微生物控制污染以保护健康。
3 可持续发展
学习污染控制微生物学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作用
1
生物降解
了解微生物如何分解有害化学物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2
生物吸附
学习微生物吸附和去除污染物质的能力,以及其应用案例。
3
生物转化
探讨微生物如何将有机和无机物质转化为无害或有用的化合物。
常见的污染控制微生物
活性污泥法
介绍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工 作原理。
生物滤池
介绍微生物如何改善空气 质量,如通过生物滤池去 除有害气体。
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望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未来,包括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以及解决环境挑战的创新方 法。
总结和复习
1 课程要点回顾
总结课程中的重要概 念和学习要点。
2 问题解答
提供问题解答环节,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课程评价
邀请学生对课程进行 评价和反馈,以便改 进教学质量。
814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大纲
814《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大纲
一、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1.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2.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
3.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4.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5.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
6.革兰氏染色及机理
7.细菌的培养特征及表面带电性
二、微生物生理
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运输方式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划分的依据
3.微生物的酶及影响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因素
4.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及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产能代谢的规律
5.微生物有机物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6.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方法及计数方法
7.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三、微生物生态
1.非生物因子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群落的生态演替
3.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4.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5.卫生细菌学检验原理及方法
四、微生物遗传和变异
1.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2.微生物突变的机制
3.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的应用
五、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应用
1.污染物好氧及厌氧处理的微生物原理
2.水体的富营养化及生物脱氮除磷的微生物原理
3.水体自净及氧化塘的工作原理
4.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应用
六、生物修复技术
1.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
2.生物修复的主要方法。
08真题—污染控制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2分×10)1.氧化磷酸化2.孢子与孢芽3.裂解量4.无氧呼吸5.6.7.载体蛋白8.生态演替9.基因工程10.生态幅11.呼吸与发酵12.同型分裂二、填空(20×1)1.放线菌的孢子繁殖方式有()()()2.病毒的化学组成()()3.微生物在自然界碳素循环中的作用是()和()4.米门方程的推导依据是()5.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甲酚紫的作用是()6.EMP途径的产物是()()()7.根据碳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8. ()()和结构基因构成构成操纵子9.根据()()()实验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三、单选()1.细菌形成荚膜在()期(答案C.稳定期)2.检验水中病毒的方法()(答案B.蚀斑检验法)3.产甲烷菌能将哪些物质转化为甲烷(答案B.一碳有机物)4.使蛋白质变性导致酶促反应速度下降的因素是C.温度D.抑制剂5.下列哪项不是芽胞的作用A.繁殖B.休眠四.简答(10×5)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关系3.为何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4.解释由于反硝化作用引起二沉池沉淀效果变差的原因5.铁细菌的营养方式,在输水管线中的危害6. 赤潮的微生物学原理7.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8.配置培养基基本原则9.举例说明在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竞争关系10.诱变育种主要过程五.实验1.利用比浊法及活菌计数法均能测得细菌的生长曲线,两者有何异同2.怎样筛选出目标微生物六.论述10描述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演替规律和指导作用七.综述25分析A/O工艺中有机污染物在系统内的转化规律08真题手写版(根据老师上课记录)。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2)甲烷细菌对底物要求极为严格 甲烷细菌只能从C1化合物或乙酸与H2产
生甲烷。C2以上醇和C3以上酸必须在与 产甲烷菌共生非甲烷细菌作用下转变为 C1化合物、乙酸或H2, 才能被甲烷细菌 利用产生甲烷;
(3)甲烷菌世代时间较长, 普通4-6d繁 殖一代。
在细菌细胞 内, 即使没有细 胞核, 依然有核 物质, 核物质 DNA 盘绕成一团, 用染色方法能够 看到, 称拟核。
第10页
酵母菌形态
基本形态: 球形、卵圆形、 腊肠形、椭圆形等。 特殊形状: 假菌丝。 假菌丝是由酵母菌在繁殖 时子细胞没有脱离母体而 与母细胞线连成链,形成 假丝状。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产甲烷菌多分布在颗粒内部。 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百分比分配与废水复杂程度相关,酸化程度
越高,则产甲烷菌活性越高,即污泥颗粒比产甲烷活性高。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31页
是给水与废水处理中最主要一类微生物,废水 处理主力军!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4页
细菌个体形态和大小
1.细菌形态
(1)球状 (2)杆状 (3)螺旋状 (4)丝状(仅有少数)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5页
球菌
右图自上而下: 双球菌、链球菌、四 联球菌、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CO2和CH4;(对付低碳小分子有机物)
污染控制工程中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第27页
三、产酸菌种类和特征
产酸细菌包含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约18个属、50各种。
普通满足产甲烷菌消化池条件均能确保 产酸菌正常生长。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污染控制微生物学:是环境污染治理与微生物学需昂结合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型学科,属于环境微生物学到的研究范畴,重点是研究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的微生物学问题,是在普通微生物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栖息在自然环境、受污染环境和人工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生态、环境的自净作用、环境污染及其生物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评价给水水质的重要内容:水的卫生细菌学标准,这也是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谁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给水工作者应具备水的卫生细菌学知识,了解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及传播规律,进而掌握消毒和灭菌方法,以保证饮水卫生,防止疾病蔓延。
水中的微生物可以用微生物检测出来。
藻类的滋生时会堵塞给水厂的滤池,使水中有异味、增加色度、浊度。
因此给水工程应尽可能去除这些微生物,以提供符合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可利用工程菌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来消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絮凝剂,以进一步提高饮水水质。
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各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降解转化,使之矿化且使水中的重金属得以转化。
有高效、经济的特点。
农业上不断的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工业废水的农田排放、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堆放与填埋所引起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泄露等原因,造成土壤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
利用土壤微生物或筛选驯化的工程菌来进行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原核生物真核细菌核糖体 70s,在细胞质中 80s,在细胞之中;70s,在某些细胞器中与氧的关系好氧、兼性、厌氧好氧,少数兼性厌氧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单位)微生物的命名:林耐:双命法由两个名字组成,由它所属的属名后面加上种名形容词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裂殖繁殖,个体微小,多数在1μm左右。
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及内含物构成。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肽聚糖、脂类、蛋白质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革兰氏染色法:碱性染料结晶紫---碘液媒染---酒精脱色---番红复染G+ 紫色G—红色原理:G+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脂类含量低,被酒精脱色时,引起肽聚糖层网格结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阻止不溶性结晶紫-碘复合物的浸出,故菌体呈深紫色。
6哈工大考研 污染控制微生物本科课堂讲义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有机体从环境中将营养物质吸 收进来,加以分解再合成,同时将不需要的产物排泄 到环境中去,从而实现生物体的自然更新的过程。它 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从内外环境中取得原料合成生物 体的结构物质或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也是从 简单的物质转化为复杂的物质的过程,需要能量分解 代谢是指在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分解作用,往往伴随 着能量的释放,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代谢,分解作用 中形成的小 能量代谢是指分子物质为合成提供原料。而生物体内 能量的输入、转变和利用的过程。
以即使底物再增加,反应速度也不可能提高。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
(1)米-门方程式 Michaelis和Menten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推导了能
够表示整个反应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的方程式
,称为米-门方程式。 VmS v Km S
v——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Vm——最大反应速度; S——底物浓度;
酶的概念及其作用特性
酶(enzyme)是活细胞的成分,由活细胞自身 合成的、并能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种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
蛋白质,故又称为生物催化剂。酶虽是细胞的产物,但并 非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起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制的纯酶 能离开机体而起催化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酶的这一性 质制成所谓酶制剂。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具有一般蛋白质 的理化性质;然而,酶又不是一般的蛋白质,它是具有催 化活性的蛋白质。
它与普通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如下特性: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 反应前后结构性质不 变;缩短反映平衡时间;催化可进行的反应。
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易失活。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
酶的分类与命名
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依靠各种科技手段,微生物学和生态学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篇文章将讨论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清除环境污染的。
一、微生物学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微生物学是指微生物的学科,是研究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性质、结构、生长、繁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环境污染控制中,微生物学最主要的应用是通过微生物来清除污染物。
1.1 污水处理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厌氧池、硝化池、反硝化池等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氨气和硝态氮等。
1.2 土壤治理微生物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能够降解有机物、分解重金属、去除污染物。
例如,微生物能够将有机化学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进而解除对土壤的污染。
1.3 污染物氧化降解微生物是污染物氧化降解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废弃物处理中经常使用生物反应器。
例如,MMC(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废物、半导体制造、表面处理等领域,它通过微生物代谢将废物中的毒素分解。
二、生态学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生物与环境物理、化学以及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生态学最主要的应用是通过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来解决污染问题。
2.1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一种通过植物和微生物来修复受到污染的自然环境的过程。
生态修复通常以植物再生和土地再生为方向,例如玉米、向日葵和菜花等植物生长迅速,能够吸收病原体,同时还能够吸收土壤重金属和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帮助维持生态环境平衡。
2.2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高效的、低成本的环境污染治理手段。
为了减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工程通常采取生物活性底材、营养物质添加物、植物修复等手段来达到治理目的。
2.3生态鉴定生态鉴定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对人类的活动和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控制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用却被低估了。
事实上,微生物具有独特的能力来降解污染物、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并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应用及前景。
一、微生物在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耐受和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生物。
由于它们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微生物可以在各种污染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并对污染物进行降解。
一些微生物可以利用污染物作为其基质和能源,通过代谢作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降解石油、农药、有害化学品等有机污染物。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害物质,实现对环境的净化。
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生态系统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时,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结构和增强植物抗性来帮助重建生态系统。
举个例子,一些微生物可以降解重金属,减少其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修复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因此,在生态系统修复中,利用微生物技术可以提高修复效果和速度。
三、微生物在污染物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除了降解污染物和修复生态系统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污染物的监测和预警。
微生物对环境中的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可以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来识别和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
通过检测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变化,可以及早发现污染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污染控制和修复。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作生物传感器,通过对微生物的反应来监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和变化情况,提供实时的监测和预警。
四、微生物技术的前景和挑战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任务,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和降解能力。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群随营养条件、温度、 供氧和pH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处理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的活性污泥中还会有致 病细菌、致病真菌、病毒、立克氏体、枝原体、衣 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
细菌名称 动胶菌属(优势菌) 丛毛单胞菌属(优势菌) 产碱杆菌属(较多) 微球菌属(较多) 棒状杆菌属 黄杆菌属(较多) 无色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较多) 假单胞菌属(较多) 亚硝化单菌属
或根据原生动物的个体形态、生长状况的变化预 报出水水质和运行条件正常与否。
(2) 净化作用
腐生性营养的鞭毛虫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污(废)
中的溶解性有机物
动物性营养的原生动物吞食有机颗粒和游离细菌
及其他微小的生物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吞食食物是无选择的,
既吞食有机颗粒,也吞食菌胶团,但它们的吞食量 不影响整体的净化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出水中细菌 的数量。
中期
成熟期
鞭毛虫、 游泳性纤毛虫、 钟虫等固着型纤毛虫、 变形虫 鞭毛虫 楯纤虫、轮虫
游泳型 纤毛虫
游泳型 纤毛虫
游泳型 纤毛虫
累枝虫
累枝虫
累枝虫
钟虫
钟虫
钟虫
钟虫 分裂中
漫游虫
漫游虫
轮虫
②判断活性污泥和处理水质的好坏
原生动物种类 指示意义
固着型纤毛虫的钩虫属、累枝虫属、 盖纤虫属、聚缩虫属、独缩虫属、 活性污泥正常,出水 木盾纤虫属、吸管虫属、内管虫属、水质好 轮虫 豆形虫属、草履虫属、四膜虫属、 活性污泥结构松散, 屋滴虫属、眼虫属 出水水质差 线虫 缺氧
(3) 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有些原生动物能分泌一定的粘液物协同和促使细
菌发生絮凝作用,如弯形豆虫、钟虫.
2013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真题名词解释
哈工大历年真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共代谢:2.双名法:由两个名字组成的命名方法,即一个物种的名字,是由它所属的属名后面加上种名形容词所组成的(属名+种名)3.菌落: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由于单个细胞在局部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称为菌落4.细菌的特殊结构:指部分细菌所具有的可变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芽孢5.菌胶团:产生荚膜与粘液层的细菌,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具有共同的粘液层,内含许多细菌6.中体:细菌细胞质中的主要膜状结构,由细胞膜以最大量的褶皱内陷而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物,常伸入细胞内7.二次生长曲线:当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大肠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利用完后才开始利用乳糖,大肠杆菌呈现二次生长现象8.溶原性: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并不立即使细菌发生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在细菌染色质体的一定位置上,并与细菌的染色质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代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的这一特性称为溶原性9.温和型噬菌体: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不发生裂解而能继续生长繁殖,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型噬菌体。
含有这种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胞称为溶源性细菌10.裂解量:每个噬菌体增殖后释放出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称为裂解量11.营养缺陷型:丧失合成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能力的微生物12.生态位分离:是指在稳定的环境中,不同种群在同一生境长期共存时,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实际)生态位,从而避免种群间长期而又激烈的竞争,并有利于每个种群在生境内进行有序的和有效的生存。
13.生物修复: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不仅(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存在于地表水中,而且更广泛地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中。
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称为生物修复14.生长因子:些微生物不能从普通的碳源、氮源物质合成,而只有通过外源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物质,称为生长因子1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16.CoA: 具巯基的辅酶,作为酰基的载体17.质粒: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的遗传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迟缓期持续时间的长短随菌种特性、接种量、 菌龄与移种至新鲜培养基前后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 相同等因素有关,短的只几分钟,长的可达几小时。 如果用对数期的细菌接种到相同的培养基上,并在 同一温度下培养,细菌则仍以原来的生长速度继续 对数生长,而不会出现迟缓期,因而可以缩短培养 时间。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内源呼吸期活性污泥的增长量可表示为: dX K3 X dt 式中:K3— 挥发性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速度常数。 在实际中常将活性污泥控制在减速生长末期和 内源呼吸初期。 而高负荷活性污泥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生长的 对数期;延时曝气法是利用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 因有机物浓度低,故延长曝气时间,以增大进水流 量达到提高有机负荷的目的。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 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相对应的 称为不纯培养物。
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稀释倒平皿法
将待分离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释(如1:10、1:100、 1:1 000、1:10 000…),取不同稀释液各少许与已熔 化并冷却至45 ℃的琼脂培养基相混合,倾入灭过菌 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保温培养一定
在这种装臵 中,微生物的生 长速度可以通过 调节限制性底物 浓度或培养基的 流速加以控制。 通常只需要限制 某一种底物(如氮 源或能源)的浓度, 就可以调节生长 速度。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为了描述活性污泥中微生 物的生长,常采用间歇培养法获得图所示的曲线。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不仅包括细菌,而 且还含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生物,因此,不 是纯培养的生长曲线,但曲线形式与纯培养的类似。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对数生长期、 减速生长期和内源呼吸期。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时间,即有菌落出 现。如果稀释得当, 平皿中出现分散的单 个菌落便可能是由一 个细菌繁殖所形成。 挑取此单个菌落或再 重复以上操作数次, 可得到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划线法
将熔化的琼脂培养基倾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 后,用接种环NFDCB取少许待分离材料,在培 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如,可作平行划线、扇形划线 或其他形式连续划线,随着接种环在培养基上的移 动,细菌得以分散,经保温培养即形成菌落。在划 线的开始部分,细菌分散度小,形成菌落往往连在 一起。但由于连续划线,细菌逐渐减少,划到最后 常可形成单独孤立的菌落。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营养物。因此,可以把培 养基配制成适合于某种细菌生长而限制其他细菌生 长的环境。这样的选择培养基可用来分离培养纯种。
也可以将待分离的样品先进行适当处理,以排 除不需要的微生物。例如,想分离得到芽孢细菌, 可在倒平皿前将样品在高温处理一段时间,以破坏 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非芽孢细菌,这样分离得到的菌 落将是芽孢形成菌。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对数生长期
此期,微生物处在营养物质过剩的环境中,微 生物以最大的速率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合 成新的细胞物质,因此,微生物迅速增长。这一时 期相当于纯培养生长曲线中的对数期。在此期间,
活性污泥微生物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因而不能形
成良好的活性污泥絮凝体。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在对数生长期,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一 般可用下式表示: dX K1 X dt 式中:X——t时刻挥发性活性污泥浓度(MLVSS), (也可由活性污泥浓度MLVSS代替); K1——挥发性活性污泥的增长速度常数。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连续培养
研究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是采用分批培养, 或称为间歇培养(batch culture)。分批培养就是在一 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细菌并保持一定的 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等)进行培养,结果出现 了细菌数量由少到多,并达到高峰,又由多变少的 变化规律。测定生长曲线时,将少量经纯培养的细 菌接种到经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 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量。以细菌数的对数为纵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这种单独的菌落可能是由单个细胞形成的, 因而获得纯培养。用其他工具如形玻棒代替接 种环在琼脂培养基表面涂布,亦可得到同样结 果。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单细胞挑取法
单细胞挑取法是从待分离材料中只挑取一 个细胞来培养。可用一台显微挑取器,装臵于 显微镜上,把一滴细菌悬浮液臵于载玻片上, 用装于显微挑取器上的极细的毛细吸管,在显 微镜下对准一个单独的细菌细胞挑取,再接种 于培养基上培养而得纯培养。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连续培养装置的类型
连续培养装臵有两种类型: 恒化器连续培养装臵 恒浊器连续培养装臵 常用的一种连续培养方法为恒化连续培 养。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恒化器连续培养装臵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某种限制性营养物 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以控制机体生 长速率的变化,从而控制新鲜培养基流入 的速率。当某种营养物质浓度低于或高于 原定范围时,就会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培 养基流入的速率,以提高或降低这种物质 的浓度,从而使微生物生长速率维持一定, 保证连续培养正常进行。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细菌群体的这种指数增长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X 2 =X 1 · n 2
式中:X1、X2——分别为时间t1和t2时刻的细胞数; n——世代数。 世代时间是由遗传性决定的,不同菌种对数期的 世代时间不同,同一菌种的世代时间受培养基组成及 物理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对数期细菌的生长速度达到高潮,世代时间最短, 细胞的代谢活性比较稳定,酶的活力也高。这个时期 的细胞是作为研究工作的理想材料。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衰亡期(death phase)
此期环境变得更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细胞的活 力继续衰退,死亡率大于繁殖率,活菌数迅速减少。 在衰亡期中细胞形状和大小很不一致,有些产生畸 形细胞,细菌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内源呼吸,并 呈现大量死亡。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反映一种微生物在一定生活 环境中的生长繁殖和死亡规律。它既可作为营养和 环境影响的理论研究指标,亦可作为调控微生物生 长发育的依据,指导微生物生产实践。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对数期(log phase)
迟缓期末,细胞开始出现分裂,培养液中的菌 数增加,进入对数期。在此时期,以细菌数的对数 与培养时间做图则成一直线。
对数期细菌按几何级数增加,1→2→4→8→…, 即20→21→22→23→…2n。每分裂一次为一个世代, 每经过一个世代,群体数目增加一倍。可见,细菌 的群体生长是按指数速率进行的,因而亦称做指数 增长。细菌群体的这种指数增长可用以下方程式表 示
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可得图所示的曲线。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迟缓期(lag phase)
迟缓期又称滞留适应期。当菌种接种到新鲜培 养基后,细菌并不立即生长繁殖,而要经过一段时 间的调整和适应,以合成多种酶,并完善体内的酶 系统和细胞的其他成分。在这个时期,细胞的代谢 活力很强,蛋白质和RNA含量增加,菌体体积显著 增大。在迟缓期末,细菌的长度可达接种时的6倍。 迟缓期末期和对数期前期的细胞,对热、化学物质 等不良条件的抵抗力减弱。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DNA含量测定法
由于DNA在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测定 DNA的含量也是研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重要的化学测定 方法。DNA的测定不但可以反映细胞物质的重量,并且 由于每个细菌细胞中DNA含量对于某类群微生物来说较 恒定(平均为8.4×10-5mg),所以,通过测定细菌的DNA 还可推算出细菌细胞的数量。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第七章 微生物的 生长繁殖
生长和繁殖统称为发育,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 命活动。当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后,通过合成
代谢作用,合成新的细胞成分,使菌体的重量增加 (主要是原生质和其他组成成分有规律地增加),菌 体体积长大,这种现象称为生长。细胞的生长是有 限度的,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分裂,这 种菌体数量增多的现象称为繁殖。生长是繁殖的基 础,繁殖是生长的结果。生长和繁殖虽有区别,但 关系十分密切。微生物群体在生长过程中,个体的 细胞体积和重量变化不易被察觉,所以,常以细胞 数量的增加或以细胞群体重量的增加作为生长繁殖 的指标。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方法的比较
方 法 应用范围
稀释倒平皿法 划线法
单细胞挑取法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 离法
即可定性,又可定量,用途广泛 方法简便,多用于分离细菌
局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研究 适用于分离某些生理类型较特殊的 微生物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主要有测定微生物的数量、重量和细胞物质成分 等方法。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1.全数测定(直接计数法)
(1)计数器直接计数法
(2)涂片染色计数 (3)比浊法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2.活菌计数(间接计数法)
(1)平板计数法
(2)薄膜过滤计数法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测定细胞物质的重量
采用干重法,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菌体从菌悬液 中分离出来,洗净,烘干,称重,求得单位容积菌悬液 中细胞的干重。这是测定细胞重量较为直接而可靠的方 法,但只适用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而且要求样品中 不含菌体以外的其他干物质。 在活性污泥法中常采用干重法来测定活性污泥的重 量,以近似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量,这一指标称为 活性污泥浓度(符号为MLSS),它表示每升活性污泥混合 液中活性污泥的毫克数。这种测定结果既包括活菌和死 菌量,又包括有机颗粒和无机盐类的重量,因而,这一 指标随非生物物质含量的增加,可靠性降低。
此外,还可采用测定ATP的方法,但由于细胞内 ATP含量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因而,用于反 映微生物量不如DNA佳。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
研究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是采用分批培养, 或称为间歇培养(batch culture)。分批培养就是在一 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细菌并保持一定的 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等)进行培养,结果出现 了细菌数量由少到多,并达到高峰,又由多变少的 变化规律。测定生长曲线时,将少量经纯培养的细 菌接种到经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 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量。以细菌数的对数为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