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 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 避患者何不为也?
文风方面
鲁迅评价: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论语》言简意赅 晚《周墨诸子》子讲莫究能逻辑先也。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
《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 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魏晋南北朝散文
特征: 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 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 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益 多样化。(骈文)
代表作家: 魏 曹氏父子 魏晋 阮籍、嵇康 东晋 王羲之、Fra bibliotek渊明 南朝 鲍照
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汉赋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
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 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 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 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散文主要以齐民要术等科技专著为主,以实用性为重。

这些著作主要关注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治理等实际问题,语言简洁明了,内容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同时,一些名家如孔子、荀子等也在他们的著作中运用了一些散文的写作技巧,令散文不再只是平实的记述,开始体现一些文学性的特点。

汉代,随着国家统一和文化繁荣,中国古代散文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散文的内容开始多元化,形式也更加多样。

著名的《世说新语》就是一本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散文集,它收录了132个短篇散文,以言志德行为核心,以生动活泼的言语风格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这些散文具有思想性、道德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割据的局面,散文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但是,这个时期的散文仍然具有一定特色。

著名的魏晋风骚文化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的,它在短篇散文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散文以抒情为主题,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另一个巅峰时期。

唐代的散文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琐碎的笔记和志怪小说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体。

这些散文包含了对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有不少描写山水的作品出现。

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刘禹锡等在他们的散文中成为了代表。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散文在发展中逐渐从实用性向文学性转变,从描述实际问题向抒发情感思想转变。

它不仅是人们思索人生、社会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通过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流派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古代散文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赋的产生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 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 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 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 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 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踰十晨,严霜惨节, 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唐宋散文
一方面扬六朝余波,有讲究辞采的骈文
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代表作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师说》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苏轼《石钟山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 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 部断代史,
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 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曾巩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
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名,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古文运动
背景:
一 文学因素:魏晋以来骈体文盛行,其內容空洞,远 离实际。
二 社会因素:中唐之后国势日渐衰微,士子文人想恢 复大唐国风、重振国家势力,于是从古代的思想、 文学中找出可以改变当时社会的精神价值----儒家思 想与先秦两汉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得脉络。

(二)方法与过程: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得脉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中国古代散文得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散文得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内容得时间跨度大,信息量丰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概述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得发展,它得含义与范围也在不断得演变。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得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就是文学作品还就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得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得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得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得范围缩小。

散文就是我国古代得主要文体之一。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得不押韵、不重排偶得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二、散文得分类根据散文得内容与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得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得思想感受,抒发作者得思想感情得散文。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得散文。

(4)哲理散文:哲理,就是感悟得参透,思想得火花,理念得凝聚,睿智得结晶。

三、散文得主要特点(一)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就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与空间得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得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就是从散文得立意方面说得,即散文所要表达得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得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得表达主题服务。

(二)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得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得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得真情实感,实现物我得统一,展现出更深远得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得道理。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这个时期,散文的主要形式是令、诏、赐、封、书等官方文书。

这些文书主要用于国家事务和官方通信,内容相对单一且形式规范。

此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思想性和文艺性较强的散文作品,如《易传》、《尚书》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形成了后世散文的基础。

随着先秦时期结束,进入到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两汉时期的散文以鲁迅为代表的辞章和典故为基础,融入了文采和修辞的技巧。

这些作品主要写人、事、理,以及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其中,司马迁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历史散文的巅峰之作,通过编年体和历史记录的方式,将中国古代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来,中国古代散文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个时期的散文更加注重个人感受和情绪的表达,以及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这些作品主题更为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还涉及了文学、艺术、道德、哲学等领域。

代表作包括陆机的《刘备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随着唐代的到来,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唐代的散文注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描绘。

此外,唐代的散文还融入了音乐和舞蹈的元素,使作品更加音乐化和舞蹈化。

代表作包括白居易的《东篱乐府》、杜牧的《秋夕》等。

宋代时期,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一个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官僚文、民间文、情怀文等多种类型。

这些作品的主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节俗等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

代表作包括苏轼的《东坡乐府》、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发展成熟。

这个时期的散文更加关注个体和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更加注重艺术性的追求。

明代的散文主要包括了科举作文和文人草台班等文体,清代则出现了小说笔记、游记和随笔等新形式。

这些作品的内容更加广泛,体现了时代变迁和社会风貌。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一】(一)散文概述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二)散文的古今概况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

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古代散文》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古代散文》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中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单选题]
7. 《滕王阁序》的文体是( )
A:传记
B:赋
C:骈文
D:寓言
参考答案:C视答题情况而酌情给分
2.六书说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小学是我国古代关于汉语言文字学的术语,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5.古文字是指自汉字产生以来到小篆等一系列字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小篆等。
3.《史记》的体例是( )
A:纪传体
B:编年体
C:国别体
D:纪事本末体
参考答案:A视答题情况而酌情给分
9:[单选题]
2.《战国策》的体例是( )
A:纪传体
B:编年体
C:国别体
D:纪事本末体
参考答案:C
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象形
15.象形
16.象形
17.指事
18.形声
19.形声
20.象形
21.象形
22.形声
23.象形
24.形声
25.形声
26.形声
27.象形
28.形声
29.形声
30.象形
31.象形
32.形声
33.会意
34.会意
35.象形
36.象形
37.形声
38.象形
39.象形
3.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先秦时期1.第一部散文集《尚书》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

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

《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

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

2.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

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

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

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

《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

巩固练习_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

巩固练习_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

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加红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橐.(tuó)驼垣.(yuán)墙栏楯.(shǔn )浸.(jìn)染B.异爨.(cuàn)婢.(bì)女楹.(yíng)联伛偻.(lǚ)C.象笏.(hù)扃牖.(yǒu)缫.(sāo)丝清泠.(líng)D.枇杷.(ba)勖.(xù)勉飧.(sūn)饔重.(chóng)褥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邃道篇幅饥馑喟然长叹B.滥觞琼筵修葺揠旗息鼓C.渗漉斑驳门扉越俎代疱D.木屐蓼蓝疏粝卧薪尝胆3.对下列加红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早实.以蕃(果实,名词作动词,结果)春服既成.(定)B.凡再.变矣(第二次)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命名)C.夫天地万物之逆旅..也(旅舍)亦遂增胜.(美)D.寝必重.褥(双层)水极甘.(甜)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鸡栖于.厅而母立于.兹; B.因.舍其名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C.早实以.蕃为国以.礼; D.儿之.成,则可待乎先妣抚之.甚厚。

5.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A.既然..长乎尔;..已,勿动勿虑; B.以吾一日C.令人长.不自禁; D.食之可以..清酒。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B.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震川,江苏昆山人,是明代古文家。

C.《游沙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记述了和庞安常结识的过程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D.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宋末元初人。

刘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

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7—9题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完整版)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完整版)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归纳古代散文包括汉今后的赋与骈体文,也包括说理著作中拥有文学色彩的作品。

古代散文与诗歌历史同样悠久。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而成篇的散文能够追想到《尚书》。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

《尚书 .盘庚》是商代国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的报辞别,古朴艰涩,语言带有感情色彩和形象性,“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等比喻,到此刻仍活在我们的语言中。

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

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

前者有《老子》《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后者有《春秋》《左传》《国语》《国策》等。

这些书,虽属于哲学和史学著作,但都拥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诸子散文经常寓理于形,借助形象陈义说理,其中含有叙事成分,还有好多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精髓简短,含义深刻。

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岁寒此后知松柏此后凋” ,多半带有格言的意味。

书中不但孔子的音容笑脸,就连子路、颜渊、子贡等人的性格,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侍坐》一章,已能给人以真实详细的感觉。

《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著作,是孟轲晚年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编篡的。

它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辟。

孟子讲究养气,文章有充分的魄力,但又经常曲折生姿,富饶幽默感。

《孟子》讨论正大,深入浅出,气盛言宜,对后辈散文,特别是唐宋散文影响很大。

《庄子》一书,在文章主旨的统率下,从不同样角度、不同样层面,加以形象地显现。

庄子总能为他所说的道理,创立出确实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忧如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

《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及其汪洋恣肆、变化多端、运用自如的风格,对后辈文章多有沾溉。

鲁迅评《庄子.》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其他诸子百家,如《墨子》富于逻辑性,讨论透辟,行文流利;《荀子》朴素深邃,说理透辟,取譬精审;《韩非子》严峻峭刻,深抉隐微,对后代都有相当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选择性必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选择性必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练习题(附答案)高三选择性必修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练习题一、基础知识(一)先秦时期1.诗歌的源头是_____,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_______首。

《诗经》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诗经》“六义”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______”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______”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_______”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先秦时代,《诗经》与_______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______与______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二)两汉时期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________和汉末文人诗_______中。

1、汉乐府乐府原指________,“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其中《》、《》、《》皆为传世名篇。

汉乐府还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_____言格式,采用杂言和______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

2、《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_____________,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如《》、《》皆为传世经典。

(三)魏晋南北朝汉末建安时期,“________”、“________”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________”的独特风格。

魏晋之交,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是陶渊明。

《》、《》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

陶诗的风格________为主流,他的散文、辞赋,数量虽不多,却非常出色,著名的有《》、《》等。

古代散文习题

古代散文习题

古代散文习题第八讲古代散文习题一、单选题10个1、下列哪个是中国最早的散文(B )。

A、《尚书》B、甲骨卜辞C、《老子》D、《春秋》2、下列哪部作品属于秦代(C )。

A、《左传》B、《史记》C、《吕氏春秋》D、《墨子》3、下列属于三国时期的作家是(A )。

A、阮籍B、班固C、王充D、陶渊明4、《水经注》的作者是(D )。

A、颜之推B、杨衒之C、鲍照D、郦道元5、下列作家中哪位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B )。

A、王安石B、范仲淹C、曾巩D、欧阳修6、钟惺是明代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C )。

A、唐宋派B、公安派C、竟陵派D、前七子7、狭义的散文指的是(D )。

A、赋体文B、骈体文C、通俗文D、散体文8、刘伶主要生活在(A )。

A、魏晋B、汉代C、北朝D、南朝9、金圣叹曾批评过(D )。

A、《三国演义》B、《金瓶梅》C、《西游记》D、《水浒传》10、戴名世曾考过(C )。

A、县试第一B、乡试第一C、会试第一D、殿试第一二、多选题10个1、下列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作品有(ACD )。

A、《春秋》B、《孟子》C、《左传》D、《国语》2、下列作家中属于西汉的有(BC )。

A、吕不韦B、司马迁C、扬雄D、班固3、下列作家中属于“竹林七贤”的有(AD )。

A、嵇康B、王粲C、孔融D、刘伶4、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是(BD )。

A、白居易B、韩愈C、李白D、柳宗元5、下列作家中属于明初的有(BC )。

A、王世貞B、宋濂C、刘基D、归有光6、明代的“公安三袁”是(ACD )。

A、袁宗道B、袁泉道C、袁宏道D、袁中道7、“桐城三祖”是指(BCD )。

A、戴名世B、方苞C、刘大櫆D、姚鼐8、广义的散文包括(ABC )。

A、骈体文B、赋体文C、散体文D、杂体文9、金圣叹曾批评过(BC )。

A、《三国演义》B、《西厢记》C、《水浒传》D、《西游记》10、下面属于戴名世的作品有(A C )。

A、《南山集》B、《北山集》C、《戴名世集》D、《桐城集》三、填空题20个1、汉代司马迁和班固分别著有《史记》和《汉书》这两部著名的历史著作。

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和汉赋的发展过程

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和汉赋的发展过程

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和汉赋的发展过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1.1 初期散文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班级姓名
1、我国最早的片段散文是时期文的某些。

2、《论语》是体散文,《孟子》属于着作。

3、我国最早的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

先秦散文还处在。

4、先秦散文的哲学家用以,而用以记事。

哲学家的代表作有、
、。

后者的代表作有、。

5、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初步成熟的着作是。

《战国策》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

6、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和。

7、汉代散文可分为、、三类。

8、创立了纪传体通史的着作是时期(作者名)写的。

9、西汉的贾谊和是文作家。

贾谊的代表作是。

10、先秦的散文走出应用文尝试的是从开始的,而西汉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是。

11、东汉辞赋出现了新的题材,即“”。

代表作家是班固的,张衡的。

最早写赋的是战国后
期国的。

12、西汉赋家有、,东汉赋家有、等人。

1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

在这一时期盛行一时。

14、魏代的散文以曹氏父子为代表,他们是、、。

15、魏晋之交散文的代表人物则是、。

16、南朝(作者名)的《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的先驱。

17、(年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

《五柳先生》的作者是。

18、在北朝描写山川景物丰富多彩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是。

19、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以为代表。

20、被誉为初唐骈文双壁的作者是和,他们的作品分别是、。

21、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赋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22、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和。

其中是司马迁之后又一语言巨将。

23、现在广为使用的词语“垂头丧气”、“杂乱无章”、“摇尾乞怜”等都是所创的。

24、宋代散文文风的创立者是。

他之后代表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是。

25、柳宗元山水游记清新秀美,代表作是。

为游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26、时期的李商隐主要写作律诗和四六体骈文,后来形成风靡一时的。

27、成为元明清三代散文楷模的是、、、、
、、、这八大家。

28、元明清三代、兴盛起来。

明清两代用于科举考试的文体是
29、明代晚期以为首的“公安派”提出。

30、明代开国之初散文主要作家有、。

31、讽刺元末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作品是写的。

32、明代中期“前七子”以、为中心;“后七子”以、
为中心。

在他们之间的则是以为代表的“”。

33、晚明小品成就最高的要数明末的。

代表作是。

34、明末清初在诗文中有突出表现的是思想,代表人物是。

35、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家、家(作者名)开创了的新风,标志着清代。

他的代表作是。

36、康熙、乾隆年间一个着名的散文流派是,它的创立者是。

37、晚晴时创立了“新文体”的是,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38、“五四”时期,被誉为文学改革的先导的是:(人名字)。

39、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有哪些:
1、殷商甲骨文卜辞
2、语录对话式论辩
3、《尚书》应用阶段
4、说理史学家
《老子》《论语》《孟子》《春秋》《左传》5、《左传》“士”6、议论文叙事文7、史传文政论文赋8、西汉司马迁《史记》9、晁错政论文《过秦论》
10、赋体赋11、“京都赋”《两都赋》《二京赋》赵国荀子
12、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1、自觉时期骈文
2、曹操曹植曹丕
3、嵇康阮籍
4、刘义庆笔记小说
5、东晋初年《兰亭集序》陶渊明
6、郦道元《水经注》
7、高峰期“唐宋八大家”
8、王勃骆宾王《滕王阁序》《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9、庾信《哀江南赋》10韩愈柳宗元韩愈11、韩愈12、欧阳修苏轼13、《永州八记》14、晚唐“西昆体”15、(略)1、戏曲小说2、八股文3、刘基宋濂4、刘基《卖柑者言》
5、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归有光“唐宋派”7、爱国主义顾炎武
8、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经世散文散文的转折《病梅馆记》9、桐城派方苞
10、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1、梁启超
12、一、中国古代散文的实用性较强二、中国古代散文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种多样。

三、中国古代散文伴随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发展变化,不断演进。

四、中国古代散文重视语言修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