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能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害虫和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本文将介绍农药污染的现状,并探讨一些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污染:农药通过农田灌溉和雨水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农药残留会导致水中生物的死亡和生态失衡,甚至影响到下游的饮用水安全。
2. 土壤污染:农药在施用后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积累会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使农作物含有农药残留,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3. 空气污染:农药在施用和喷雾过程中,会产生农药的气溶胶,通过空气传播,造成空气污染。
这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也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农药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1.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适当的农药种类和用量,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施用。
避免过量使用和密集喷洒,以减少农药在环境中的累积和残留。
2. 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细菌等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推广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使用量,从而减少农药污染。
3. 加强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定期对农作物、土壤、水体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农药污染问题。
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防止非法农药的滥用。
4. 推广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和生物无毒性、低毒性的农药。
推广绿色农药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5. 增加农药残留物的处理手段:研发和推广有效的农药残留物处理技术,包括土壤修复、水体净化和生物处理等方法,以降低和清除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量。
农药的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农作物产量提高和环境保护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加强监测和监管、推广绿色农药以及增加农药残留物的处理手段等措施,可以减少农药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药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药对儿童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身高 发育滞后等问题。
04
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合理使用农药
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01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量控制,减少农药的残留和
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规范农药使用方法
02 推广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包括喷洒农药时的天气选
择、喷头类型和高度等,以减少农药飘逸和流失。
THANKS
感谢观看
问题。
水源污染
农药残留可能进入地下水,造成 水源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
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
农药使用过程中,部分农药会以喷雾 或挥发的方式进入大气,对大气造成 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一些农药中的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有破 坏作用,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 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技术 ,大范围监测农田中农药的使 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数据库建设
建立农药污染监测数据库,实 现数据的共享和集成分析。
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
通过对农药使用量、使用范围、使用 频率等参数进行评估,预测农药对环 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影响评估
分析农药使用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包括对生态系统、水资源、土壤质量 等的影响。
加强农药污染的综合防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农药使用标准 和法规,禁止不合理的使 用和滥用农药,确保农药 的使用符合规范和标准。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农 药使用技能,引导他们科 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实施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进 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减 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农 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多种 病 变 ,严 重 的威 胁 到 人 们 的 生 命 。 当 前 , 食 品 安全 问题
化 袈 筠、水 体 、土{ 后蒸腾 ,或 2 治 理疋 治 理 播 花 对 l }境 曲 污 染 措 施 漂移和 施于作物 壤表面
者 是 农 药 厂 的三 废 排 放 进 入 大 气 。大 气 中的 农 药 主 要 是 以气 体或 被大 气 中悬 浮 的微 小 粒 吸 附 的 两 种 形 式 存 在 。大 气 中农 药 的含 量 大 小 与 农 药 本 身 21 健 全 法 制 ,加 强 管 理 。 19 . 9 7年 系 统 的 结 果 : 一 是 导致 害 虫 产 生 抗 药 性 , ’ 场 , 对 减 轻 农 药 的 污染 起 到 了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二是引起次要害虫大 发生 ,三是 引起害虫的危害猖獗 。
1 农 药 对 农 产 品 . 5 染 。 由 于 农业 生产 中 大 量 使 用 农 药 , 致 使 农 产 品 农 药残 留超 标 ,人 们 在 食 用 农产 品 的 同 时也 把 残
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单一 的化学防治措施不仅不能从根本
上 控 制 病 虫 害 , 而 且还 对 环 境 造 成 了污 染 ,影 响 了 自然 生态 平 衡 。 因 此 ,必 须 大 力 贯彻 落 实 “ 防 为 主 , 综合 防 治 ” 的 预 植 保 工作 方针 ,创 造 适 宜 于 作 物 和 害 虫 天 敌 生 长 、 生存 的环 境 , 保护 自然 生 态 系 统 ,达 到 从 根 本 上 预 防和 控 制 病 虫 害 的
1 农 药 对 大 气 的污 染 。 农 药 主 要 是 通 过 喷 雾 . 1
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 的重要因素。
论述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论述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我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达1500多种[1],农田杂草超过580种[2],农药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每年可挽回粮食产量约7%的损失。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大量生产和使用高毒农药,对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农药环境管理,控制农药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3]。
1.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1对土壤的污染土壤是农药的主要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约有80%以上残留在0-20cm的土壤表层[4-5]。
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巨大,因此土壤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比较严重。
由于土壤胶粒和腐殖质的吸附作用,降低了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挥发、扩散能力,延长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不但造成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减少土壤中微生物、原生动物等的种群、数量,还改变了土壤pH、EH、CEC,使土壤孔隙度发生变化,造成土壤酸化、板结,最终导致土壤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1.2对水体的污染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农药生产废水排放、农药包装和施药器材随意清洗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环境中的农药随着降雨、径流以及灌溉水等途径不断扩散、迁移,使我国大部分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013年王未等对长江、珠江、黄淮海、松辽4大流域水体进行了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水污染区域分布与农作物种植分布紧密相关,种类和浓度受到季节、当地水文特征、气候影响较大[6]。
农药对河流、湖泊、河口区域底泥污染也比较严重,由于底泥的吸附作用大,其农药含量明显高于表层水中的含量。
水体和底泥中的农药及代谢物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对水中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产生毒害作用,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使处于食物链高端的生物受到更大威胁。
1.3对大气的污染大气中的农药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气,农药喷洒过程中散发的细雾,施药后的植物、土壤、废弃包装挥发的残留农药。
空气中农药的浓度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农药厂、施药区域浓度最高,随着空气的流动,农药不断扩散,虽然浓度有所稀释,但是污染范围也随之扩大。
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它强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相比传统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原则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农业模式,它旨在最大程度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通过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的原则包括保护土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增加农作物多样性等。
通过采用这些原则,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二、生态农业的优点1. 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生态农业非常重视土壤的保护。
它采用自然农事方法,如覆盖作物、绿肥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
此外,生态农业还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如灌溉系统的优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2. 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传统农业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广泛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但这些化学农药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相比之下,生态农业采用综合管理和生物防治等策略来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增加农作物多样性生态农业鼓励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包括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采用轮作制度。
这样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风险,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此外,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高农业的适应性。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注重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它提倡生态耕作、森林农业和湿地保护等方法,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可以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系统的退化。
三、生态农业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尽管生态农业有很多优点,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建议
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建议化学农药在农田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随着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也存在着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本文将探讨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一、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减少:化学农药不仅对害虫和病害有杀灭作用,对许多益虫和其他非靶标生物也具有毒性。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2. 土壤质量下降: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些农药还会在土壤中累积,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3. 水环境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化学农药易溶于水,被雨水冲刷到地下水或河流中。
这些农药的排放会引发水环境的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 食品安全风险:化学农药的残留可能存在于农作物中,超标使用或不当使用化学农药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二、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防治建议为了减少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农民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遵循剂量和施用时机的要求,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
2. 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技术防治:生物农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药,可以以生物控制的方式对害虫进行防治。
同时,利用生物技术研发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提高耐虫、耐病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有机农药、有机肥料和生物控制等方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系统。
4. 注重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农田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农药污染问题。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
浅谈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的影响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业生产物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减少农药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水源:化学农药在施用后,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流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易残留在水中,长时间污染水源,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2. 影响水生物种群:化学农药的残留会对水中的生物种群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会对水中的鱼、藻类等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生物的生存能力,破坏生态平衡。
3. 加速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在水体中会诱发藻类大量生长,形成藻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质,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生态环境。
以上种种影响都说明了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施用农药:农民在施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合理施用,减少农药残留。
还可以采取农业生态防治技术,如搭建昆虫诱杀灯、种植花卉与作物间作等,降低农药使用量。
2. 推广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天敌、天敌与病虫害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农田害虫、杂草和病害的农药。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可以适当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
3. 建立水体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体系,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在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或对水生物造成影响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倡导绿色农业,促使他们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化学农药使用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减少化学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业害虫、杂草和病毒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首先,农药的使用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污染。
农药中的化学物质会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污染。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吸收,进而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农药的使用还可能导致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
其次,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当农药喷洒或施放在作物上时,一部分农药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污染。
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等水源是人类和动植物生活的重要资源,农药的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潜在的风险。
此外,农药的使用还会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农田常常是一个生物多样性较低的环境,对农药的使用特别敏感。
农药对农田周边的昆虫、鸟类等有害生物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在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的地区,传粉和天敌等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恢复起到关键作用的生物群体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农药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损害。
首先,我们应推广和使用更加环境友好的农药。
研发和推广低毒、高效的农药品种,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应加强农药使用标准和技术指导,确保农药的正确和安全使用。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农药注册和审批机制,确保农药的安全和合规性。
同时,加强对农药市场和销售渠道的监管,打击非法农药流通行为。
再次,我们应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通过使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综合防治技术是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病虫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一、农药的污染现状农药的广泛使用已成为现代农业中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中,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经常使用各种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长期的大量使用农药也给土壤、水源等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农药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影响着整个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一方面,农药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环境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0万人因接触农药而导致中毒,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也成为了人们食品安全的隐患。
农药的使用还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产生严重的污染。
农药通过土壤中的渗透、流失和蒸发等方式进入水体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
而且,在空气中,一些挥发性农药的颗粒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遗憾的是,农药污染的问责追溯非常困难,一旦造成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后果往往难以挽回。
农药污染的防治已经成为了当今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二、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1. 推广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对目标有害生物有毒作用的农药,通常是指微生物杀菌剂和植物源农药。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绿色农药不易产生环境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推广和应用绿色农药已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举措。
政府可以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推广和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农民广泛使用绿色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监管和管理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农药的使用和管理都有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
这些监管制度包括了对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机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督促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滥用和残留。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药市场和销售渠道的监管,杜绝农药市场的非法农药流通,保障农村地区的农药使用的质量和安全。
3. 提倡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根本目标,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模式。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保护性。
论述农药污染现状及环境保护
论述农药污染现状及环境保护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用农药已经成为人类防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然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情况却时有发生,导致了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安全。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对农业污染现状的分析,进而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具有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农药污染;环境保护;现状;保护措施一、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农民环境保护、科学用药意识差,造成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在我国确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
由于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
近年来,农药品种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存在着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等问题。
由于农作物过度地依赖农药,忽略了用生态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本方法。
农药本身是以快速的方法解决农作物存在的自然灾害现象,但是滥用农药却循环往复的形成了环境污染现象。
对于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并且忽略了农田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农民生态意识的缺乏,人为的过度使用农药破坏了农田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稳定因素,也影响了整体的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控制农药污染对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保护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农药污染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乡镇中对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对于农业自然资源的滥用,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进而造成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控制农药污染也就控制了农田中极端生态现象产生的频率,减少了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护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农药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农药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1. 引言1.1 农药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农药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和持久的。
农药在施用后会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
这会影响土壤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药会通过水流、风力等途径进入水体,在水中富集并积累,导致水体污染。
这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农药在空气中的残留也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加剧空气污染,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农药污染还会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种群的减少。
农药在生态系统中的富集也会给食物链带来链式反应,进而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农药污染不仅对环境本身造成危害,也最终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为了减少农药污染对环境的损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防止农药污染的发生。
1.2 农药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农药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类长期暴露于农药污染环境中,对健康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农药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空气、水源、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农药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反应,例如头痛、恶心、呕吐、眼睛刺痛等症状。
长期暴露于农药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甚至诱发癌症、生殖系统疾病等严重疾病。
农药污染还可能影响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
农药残留在食物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需要采取有效的农药污染控制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农药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监测,才能有效降低农药污染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2. 正文2.1 农药污染的成因1. 过度使用农药:农民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往往会过度使用农药。
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农药是现代农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地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原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讨论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对水环境的影响1. 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农田和农业排水中的农药残留物流入水体,污染水资源。
2. 农药残留物对于水生生物有毒性,可以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解决办法:1. 合理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2. 定期监测水体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污染。
二、对土壤的影响1. 部分农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毒性,抑制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物的积累,降低土壤肥力。
解决办法:1. 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对土壤微生物的伤害。
2. 合理轮作和间作,促进土壤的自我修复。
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农药杀虫剂会不可避免地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如对蜜蜂等有益昆虫的杀伤。
2. 农药对食物链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种群的数量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解决办法:1. 选择低毒性和高选择性的农药,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2.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 长期接触农药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引发癌症、生殖问题等。
2. 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解决办法:1. 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2. 食用蔬果前进行充分清洗,以减少农药残留。
综上所述,农药使用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选择低毒性农药和推广有机农业等方法来减少这些影响。
保护环境和生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长远影响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虽然农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量,但其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药使用对环境的长远影响。
1. 水体污染农药常常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田灌溉、施用和稀释等方式进入水体。
它们可能被雨水或灌溉水带到附近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
这种污染会导致水体中残留物的积累,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并且可能威胁人类饮用水的安全。
土壤退化长期农药使用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退化。
一方面,农药残留物会减少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使土壤肥力下降。
另一方面,某些农药成分会累积在土壤中,影响土壤质量和健康。
生物多样性损害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某些农药能杀死益虫和有害植物,但同时也危害了许多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的昆虫、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长期使用农药可能导致部分物种数量减少、种群结构改变以及食物链紊乱。
空气污染除了通过水体和土壤传播之外,农药还可能通过风力扩散到空气中,引起空气污染。
这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险。
一些农药成分进入空气后会逐渐降落到地表,在被人体吸入或与土壤、水体接触后产生毒性效应。
抗药性问题长期且不合理的农药使用容易导致目标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当抗性出现时,原本有效的农药对其无效,需要更大剂量或更频繁施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化学品来替代原有的农药,从而增加了成本和环境风险。
长期健康影响农民是使用农药最直接暴露于其害处的群体之一。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防护设备不全等原因,他们常常面临较高浓度的农药接触。
这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并增加患癌症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结论尽管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正视其对环境的长远影响。
为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改进施用技术、推广有机农业、合理利用天敌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
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农业化学品,其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对于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措施。
一、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1. 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品种,尽可能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对于大面积、长期使用的作物,建议选择微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控制使用量和频次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要控制使用量和使用频次,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采取合理的施药剂量和施用频次,以达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效果的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合理施用农药在施用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避免在风力较大、雨量较大的情况下施药,以减少农药飘散和流失的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科学回收包装物在使用化学农药过程中,应该科学回收农药包装物,避免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污染,农药包装物应该统一收集、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加强监管与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化学农药的生产和销售管理,建立健全的农药登记、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对生产、销售及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整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维护农药市场秩序。
二、化学农药的污染控制1. 加强土壤保护化学农药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已经受到农药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土壤修复技术,比如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手段,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减少对农作物生长和地下水的影响。
2. 加强水体保护农药的使用会导致水体污染,对于受到污染的水体,可以通过构建人工湿地、采用生物过滤等方式来净化水体,减少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保障水体生态环境。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加强农药的管理和防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药污染的现状:1. 农产品污染:农药残留是当前农产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
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会超出安全使用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 土壤污染:农药在施用后往往会在土壤中残留较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3. 水体污染:农药残留会通过雨水或灌溉水流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引起水体污染。
一些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造成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 生态环境影响:大量使用农药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农药通过生物链传递,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影响,威胁生物多样性。
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1. 严格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农药的登记、审批和监督,规范农药的使用,严格限制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的使用。
2. 推广绿色农药:加大对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安全的农药,它们对土壤和水体污染少,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和病害,具有潜力替代传统农药。
3. 科学施药技术:推广科学的施药技术,减少不必要的农药使用。
采用精准农业技术,结合气象、作物生长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药时间和剂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4. 生物防治替代: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害虫和病害进行防治,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
5. 农药残留监测: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检和监控。
农药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措施
农药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措施摘要:农药是世界上所有现代农业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农药更是必不可少,为我国农作物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是随着农药使用时间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药再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自然生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权衡其利弊,谨慎使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产生原因,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药污染使用现状生态环境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引言:农业生产经历漫长的原始农业阶段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基础之上。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化学药物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保证作物高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球有近千个农药品种,上万个剂型,年产量达200多万吨,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19世纪60年代, 人们认识到了 DDT 等有机氯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杀伤作用, 同时对害虫的天敌及传粉昆虫等益鸟益虫也有杀伤作用, 因而打乱了生物界的互相制约和相互依赖的相对平衡, 引起新害虫的猖獗。
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作物。
进入环境的农药在环境各要素间迁移、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富集, 最后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正文一、农药概况1.农药的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或者来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的种类与剂型农药品种很多,为了研究和使用上的方便,常常从不同角度把农药进行分类。
其分类的方式较多。
根据现代农药界定的范围,按其分类主要有:杀虫剂及其它动物害物防治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农药剂型和助剂。
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
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化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类农业生产资料,它能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从而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但与此化学农药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对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保障环境安全的基本前提。
农作物发病虫害时,应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情况、药剂选择等因素,科学测算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化学农药。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还应遵守使用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避免因不当使用而造成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
2.轮换使用为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抗药性,农业生产中可以采用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农药,从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也可以将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相结合使用,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农田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化学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使用化学农药的方式和剂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减少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农药残留的处理化学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现象。
为了减少或避免农药残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1)遵循使用说明:在使用农药时,应遵循使用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2)严格控制施药时间:避免在农作物成熟前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好施药时间,以减少农药残留;(3)农药残留检测:定期对农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问题。
2.循环利用化学农药包装、残留药液等均是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了避免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1)包装回收利用:对化学农药的包装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2)农药废液处理:将废弃的农药液体送往专门的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以防止农药残留对土壤和水源造成的污染。
3.生态调控通过生态调控手段,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其中包括:(1)生物防治:使用天敌、天敌、昆虫病毒等生物农药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2)科学种植: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农药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农药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农药是一种用于农田、园地、果园、茶园、渔塘等农业生产场所,防治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具有高效、快速、广谱、低成本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健康。
对于农药污染的控制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农药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和空气等多个方面。
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平衡,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降低土壤肥力。
雨水冲刷可以使农药残留物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影响水质。
农药在喷洒后,可能会随着空气中的风吹散开来,对周围的植被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危害。
控制农药污染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农药污染的控制和环境保护:加强农药的合理使用。
对于农药的使用,应该根据作物生长期、病虫害情况、气象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使用的种类、剂量和喷洒时机,合理使用农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害虫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达到控制农业害虫和病害的目的。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测。
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超标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食品的安全。
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监督。
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防止假冒伪劣农药的流入市场,确保使用农药的安全性和效果。
加强对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
对于使用完的农药包装和残留物,应该进行规范的处理和回收,避免纯度过低的农药残留物对环境造成破坏。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药在使用中的效率,降低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Z h o n g z i n o n g y a o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几十年,化学农药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给农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对农业环境土壤与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农业环境的好坏又直接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污染与破坏,本文主要剖析了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及相关预防措施。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农业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
化学农药的使用虽然提高了经济作物产量,降低了农作物损失,但是对我国土壤、水质等带来严重污染。
化学农药除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儿导致的污染外,更是在农药的使用以大气、土壤和水等为介质进行扩散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了整个环境生态系统。
!"!土地资源污染我国现在农作物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保障农作物高产、增产,但是这样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
化学农药在农田中有三种实用形式:一是,直接将化学农药施与农作物根部,直接施与土壤中;二是,将化学农药稀释在喷雾剂中对农作物的茎叶进行喷洒,这样大概有#$%&'(%的药物也将直接落于土壤中;三是,随大气沉降、灌溉或施肥等进入土壤。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农药进入土壤中之后,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及土壤本身的理化的不同,都将直接影响化学农药对土壤污染污染的轻重与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预存时间的长短,大量化学农药的残留也将对人体造成危害。
!)*水质污染化学农药对水质的污染主要是地表水跟地下水质污染,化学农药在农田中使用,主要是随着灌溉水、雨水冲刷渗透到水质里面。
当化学农药喷洒在农作物上,落入土壤中的农药就会随着灌溉水流入到地下、河道等地表水中,还有部分会渗入到地下水。
降雨时,大气中残留的化学农药也会随着流入渗透到地表水及地下水中。
此外,还有农药生产厂家在农药生产过程中将带有大量化学的废水、废弃药物包装等直接排放到河道、湖泊以及海洋当中,直接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卷第4期广西科学院学报V o l.14,N o.4 1998年11月Jou rnal of Guangx i A cadem y of Sciences N ovem ber1998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Effects of Pestic ides onEco-env ironm en t and Coun term ea sures钟善锦 黄懂宁Zhong Shan jin H uang Dongn ing(广西环境保护局科技监测处南宁530022)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22) (D ep t.of Sci2T ech and M on ito ring,Environm en tal(Guangx i In stitude of Environm en tal P ro tecti on A gency of Guangx i,N ann ing,530022) P ro tecti on,N ann ing,530022) 摘要 简要介绍化学农药的特点、生产及使用现状,阐述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控制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农药 生态环境 危害中图法分类号 X503Abstract T h is paper in troduces b riefly the characteristics,p roducti onand cu rren t app licati on situati on of pesticides,T he effects of peticides oneco2environm en t and coun ter m easu res are disccu ssed in detail.Key words p esticide,eco2environm en t,har m 农业生产经历漫长的原始农业阶段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基础之上。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
农业的现代化是以农药、化肥的高投入为重要手段。
但是,现代农业为人类提供丰盛食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农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性。
1 化学农药生产及使用概况111 世界农药的生产及使用情况据统计,目前世界化学农药年产量已超过200万吨,主要农药品种有420种,其中160种杀虫剂和杀螨剂,160种除草剂,50种杀菌剂,其余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驱避剂。
年农药总施用量180万吨。
从产品结构看,发达国家由于耕作改制、推广免耕或直播、降低劳动力费用等原因,对除草剂的需求日益增长,致使其农药生产和使用均以除草剂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则以杀虫剂为主。
1998205213收稿,1998207206修回。
如1989年美国除草剂销售额占农药的3516%,杀虫剂只占1619%,远东地区农药销售额中杀虫剂占3711%,除草剂只占1314%。
1989年世界农药销售情况:除草剂为95亿美元,杀虫剂为62亿美元,杀菌剂为4419亿美元,到1990年,这3种农药的销售额就分别达11614、7711和57亿美元。
在用药水平上,每公顷地用量美国为37143g ,日本为44158g ,我国为6103g 。
112 我国农药的生产及使用现状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较快,1952年产量01192万吨,1980年5317万吨,由于80年代初期停止有机氯农药的生产,1989年产量减少到2711万吨,1990年2110万吨,1994年又增加到2616万吨(折纯),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 10。
为了改变我国农药制剂品种少、质量差、助剂不配套、加工设备落后的状况,在“七五”期间,国家将农药新剂型、新制剂开发列入科技攻关计划,并取得成果69项,其中新剂型、新制剂54项。
这些成果大部分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农药加工技术水平,使我国农药原药与制剂的比例由“六五”时期的1∶2上升到1∶3。
现在,我国有农药厂家包括原药厂、制剂加工厂1000多家,能够生产250多个品种,500多种制剂,3000多个产品,其中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等,并有少量进口品种调剂,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需要。
从使用上看,全国每年农、林、牧业病虫害、草害、鼠害发生面积约2亿公顷次,其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面积在117亿公顷次以上。
这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每年有25万吨以上的化学农药原药被加工成80万吨以上的制剂,通过各种施药方式暴露于环境之中,其中的10%~20%附着在植物体,80%~90%散落在土壤和水里,飘流在大气中。
2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1 化学农药的基本特点有毒是化学农药的基本属性。
化学农药是为了控制、消灭对农、林、牧业等构成危害的生物或病毒而发明、生产、使用的,可以说是以毒攻毒,无毒达不到预期目的。
化学农药的最终归宿是最直接暴露于生态环境。
从各种类型的污染物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面来看,化学农药是最为宽广的;就各种污染物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污染来说,化学农药又是人为主动而且是最为直接的。
扩散、残留、富集是化学农药不可避免的环境行为。
化学农药残留物随着大气和水的运动做长距离迁移,从一种环境介质扩散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并且可通过食物链影响到远距农药使用地点的地区的人和其它动物。
由于化学结构、自然降解等方面的原因,化学农药会以各种形式残留于农作物和其它环境要素中,特别是一些持久性残留品种即使禁用后经过漫长时间也难以消失,表明了残留问题的严重性。
有残留,也就有了生物富集问题。
通过残留于农产品影响人体健康,而残留对某些病虫来说,可以使它具有抗药性,从而增加了人类与这些有害生物作斗争的难度。
212 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211 对害虫的影响不同的农药品种对不同对象其毒杀效率不同。
农药施用后有些害虫种类被大量杀死,有些还能生存,有些不受影响,有些受到刺激反而增加,有些发生间接效应,即由于杀死了某些种33第4期 钟善锦等: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43 广 西 科 学 院 学 报 第14卷类,另一些种类因减少了竞争而增多。
总的来说,农药对害虫的影响结果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二是害虫的再猖獗,三是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21212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农药进入水体后,对各类水生生物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据有关资料,单甲脒对各水生生物群落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浮游生物比较敏感,药后头几天内,种类数量及多样性指数下降,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
1周后,浮游生物群落逐步恢复,甚至增多,但群落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敏感种类减少或消失,耐污染种类增加,生物多样化降低。
21213 对土壤生物的影响农药残存于土壤中,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它节支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B riiggle的试验证明,农药污染对土壤动物的新陈代谢以及卵的数量和孵化能力均有影响,特别是杀菌剂和某些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较明显。
21214 对人类及高等动物的影响农药通过食品、水和空气威胁着人类健康。
农药进入人体后,参与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使人体产生致命的病变,破坏保护身体的酶,阻碍器官发挥正常的作用,从而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减少体内荷尔蒙分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
如最常见的硫丹会诱发男性生理疾病、前列腺癌和肺癌,导致免疫功能和生殖能力下降。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会研究发现,有机磷这种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化合物即使含量对成人无妨但可能对婴儿造成威胁。
农药对鸟类、兽类和其它一些高等动物均有一定程度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和从环境中吸收。
如DD T、狄氏剂使鸟类卵壳变薄,孵化时被压碎,引起小鸟死亡,降低鸟类的生殖率等。
很多农药都能在兽类体内积累。
21215 对大气的污染农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大气环境,特别是喷雾漂移及由土壤和水中的挥发1 Sp encer等指出,蒸滕作用是农药施用于作物、水体、土壤表面后损失的主要途径。
农药进入大气环境后,随着大气的运动而扩散,从而使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
国外曾有人报道在487168m 的高空发现有DD T。
但是,从目前的事实显示,农药在大气中的污染危险较之其它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的危险还是小得多。
21216 对土壤的污染农药施用后,很大一部分都散落到土壤中并被土壤所吸附,大气残留的农药和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也将落入土中。
一些持久性毒物毒剂对土壤中多种生物会产生毒害,抑制土壤中酶的活性,或杀死或影响其繁殖、代谢等行为活动,从而影响到土壤质量。
有关的研究发现,甲胺磷对土壤脱氢酶和3种磷酸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三氯乙醛污染的土壤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2m g L时,发芽抑制率达30%。
21217 对水体的污染农药从土壤表面的流失一般认为是进入水环境的主要途径。
农药加工厂的工业废物排放是农药进入水体的第二个显著来源。
农药的使用不仅能直接污染地表水,同时,通过淋溶、渗透等途径也能污染地下水。
一些地下水位高或土壤砂性重的地区,农药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美国的农药检测机构在地下水中已检测出70多种农药。
由于地下水中生物量较少、水温低又无光照,农药更难降解,治理受污染的地下水难度更大。
因此,农药对水体的影响应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3 对策措施311 提高对农药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加强保护措施对目前我国化学农药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调查研究,找出化学农药污染生态环境的机理,使人们认识农药对环境的危害性。
同时对环境问题突出的化学农药品种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可行的管理目标和正确使用的科学方法,及农药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使化学农药生产使用最终能达到既在经济上有效,又能符合人体健康和生态保护的要求。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将防治农药污染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健全相应的机制,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有效措施。
312 加强化学农药生产流通的管理对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登记审批制度,确保农药品种和质量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避免违禁品种和不合格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
也就是提高药效,减少施药量或施药次数,杜绝剧毒农药发生药害而导致更大的环境污染。
同时,重视对流通市场的管理,杜绝农药在运输储存、供销市场等环节上存在危害环境的隐患。
313 加强技术指导,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有关部门应就农药具体品种的剂型、常用剂量和最高限量、使用范围、适用对象、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作出规定,比如:制定一个用药指南的技术规范,以指导人们因地制宜,科学用药,避免因盲目用药而导致化学农药各种负面效果的人为影响严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