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路径及模式分析
某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某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e2cb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e.png)
某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明确一个目标:将某县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这个目标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行。
二、发展思路1.发挥资源优势。
某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让游客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惊喜。
2.创新旅游产品。
紧跟市场需求,开发一批具有特色和创意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3.提升服务质量。
从细节入手,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感受到温馨和舒适。
4.加强宣传推广。
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某县的旅游资源和优惠政策,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具体措施1.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以某个村落或景区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小镇,让游客在这里体验地道的民俗风情。
2.开发主题公园。
结合某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一批主题公园,如温泉度假村、水上乐园、亲子游乐园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3.举办旅游节庆活动。
以节日为契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如美食节、民俗文化节、摄影大赛等,吸引游客参与。
4.推进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田园生活,品尝地道美食。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出行体验。
6.培育旅游人才。
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7.实施优惠政策。
对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鼓励其发展壮大。
8.加强区域合作。
与周边地区建立旅游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共同发展。
四、时间安排1.2023年-2025年:完成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明确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
2.2026年-2030年:全面实施旅游发展计划,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主题公园、乡村旅游等拳头产品。
3.2031年-2035年:巩固提升旅游业发展成果,将某县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五、预期效果1.提升某县旅游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关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分组与模式探讨
![关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分组与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89ec93ee009581b6ad9ebab.png)
关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分组与模式探讨随着城市旅游方向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转移,县域旅游的开发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分析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因和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
标签: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发展模式一、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动因1.旅游资源因素短途旅行能够带给人们休闲娱乐、欣赏美景、放松身心的体验感受,因此,县城以及周边的旅游资源成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我国很多县级城市因为周边拥有旅游资源而成为专门的“旅游县”。
2. 旅游业发展因素旅游业本身的发展成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旅游业能够将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集中起来,组织成能够提供给人们娱乐价值的产品。
县城周围的旅游业本身的发展,能够使县城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得以整合。
3.需求因素旅游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消费者的需求,沒有需求就没有交易,旅游经济价值也无法实现。
经济的发展是刺激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以及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的一系列建设策略,使得县城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进城的比例越来越大,县城人口数量激增,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群体变大,旅游需求自然也就变大,旅游经济也因此拥有更大的市场,发展更为迅速。
二、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1.资源驱动模式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成为实现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
县域旅游行业需要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分析资源的优势所在,以此为基础确定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制订相关的计划。
自然景观、人文风光和轻松的乡村生活状态等都可以成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可依靠的资源。
我国广东省惠州地区的旅游经济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主要是因为惠州地区的旅游资源被广泛开发和利用,海滨环境以及当地的人文景观都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这是县域旅游经济资源驱动发展模式的典型。
2.政府驱动模式旅游经济的发展依靠旅游产业的壮大,而在县域范围内,旅游产业受地方经济状态的影响,很少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政府成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东家”。
实施全域旅游,推动全域发展——栾川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实施全域旅游,推动全域发展——栾川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aacd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5.png)
实施全域旅游,推动全域发展-一栾J11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地处伏牛山腹地的栾川县,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旅游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抢抓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机遇,精心打造全域旅游品牌,整体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协调管理、全域配置资源、全域共建共享、全域开展“旅游+”和“+旅游”活动,实现了城市乡村景区化、景区发展全域化、旅居福地品质化,形成了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市繁荣、强化产业融合、推动富民增收的发展格局,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活动中走在了全省前列,在推进县域经济“成高原”中创造了新成就,为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实施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和机遇实施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既反映着栾川人立足于自身优势谋发展的务实精神,又反映着栾川人敏锐的机遇意识。
1.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栾川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资源禀赋和旅游产业两大优势。
优质的旅游资源。
栾川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国家生态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和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金属及非金属矿产有50多种,鸨钳储量大、品位高,属于世界级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
全县拥有国家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5家,乡村景点35个。
兴旺的旅游产业。
栾川全域旅游起步早、发展快,县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了一批高端景区和景点。
2023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得了示范区“八项优先”政策。
在未遭受突发性疫情影响的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63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3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5%o2.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发展,既是栾川对旅游业作出的合乎规律的发展预判,也是栾川抢抓重大战略转型的机遇选择。
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
新的时期、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国家发展格局和“两山”理论的全面贯彻落实,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80d5d3af111f18583d05ac4.png)
长 点 ,在改 善 经 济 单 一 性 、促 进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发 挥 了 突 出 作 用 。2 0 0 8年 海 岛 县 共 接 待 游 客 2 4 5 3 万人 ,旅 游总 收入 1 4 6 . 8 亿 元 ,最 近 1 O年
讨 海岛 县旅 游业 融合 发 展 的 制 约 、路 径 与策 略 , 具 有现 实意 义和理 论价 值 。
I 融 合发 展 的 制 约 因 素
我 国海 岛 县 综 合 实 力 薄 弱 ,环 境 承 载 力 有
限 ,不具备 大 规 模 发 展 第 二 产 业 的 客 观 条 件 , 以 “ 耕海 牧渔 ” 为 主要 特 征 的渔 业 生 产 出 现 萎
其 本 质特 征 。2 0 0 5年 《 国务 院 关 于 加 快 发 展 旅
缩 ,将旅 游 资 源 优 势 转 变 为 产 业 优 势 成 为 共 性 选 择 。海 岛 县 域 陆地 狭 小 ,空 问 阻 隔 ,旅 游 开 发 困 难 大 ,基 础 设 施 落 后 ,资 金 匮 乏 ,能 源 和 淡 水供 给紧 张 。经 过 3 O多 年 不懈 的努 力 ,旅 游
环县外 ,人 均旅 游 消 费 为 2 5 0 . 4 1元 ,不及 全 国 平 均水 平 的 7 O % ,还 有 4个 海岛县 出现 负增 长 。 海 岛县 旅 游 业 发 展 还 处 在 以 粗 放 增 长 为 主 的 、
计 民生 ” 的 战 略 高 端 地 位 , 意 味着 海 岛 旅 游 业 要 承担更 加 全 面 的 、系 统 的 功 能 ,也 提 供 了考 量海 岛旅 游 业 发 展 的新 标 准 :不再 就 旅 游 而 论 旅 游 ,也 不再 就 经 济 而 论 旅 游 ,而 是 要 统 筹 旅
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15c6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b.png)
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增加,县域旅游逐渐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可分为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两种。
传统模式主要基于资源优势和景区开发,注重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品质,而创新模式更加注重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引导游客体验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县域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一、传统模式分析:1.资源优势:县域旅游传统模式的核心是依托地方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的优势。
通过对资源进行挖掘和开发,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景区,吸引游客。
例如借助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开发和建设多样化的旅游景区,如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此外,历史文化遗址、民俗文化等也是发展传统模式的重要资源。
2.旅游设施和服务:传统模式注重提升旅游设施的品质和服务的水平。
通过加大对景区设施的投入,提升景区的硬件条件,如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市场宣传和推广:在传统模式中,县域旅游发展还需要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传统的媒体渠道,如广告、电视等,向外界推广县域旅游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
二、创新模式分析:1.特色旅游产品:创新模式的核心是开发和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自然、人文和非遗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例如农业观光、特色美食游等。
特色旅游产品能够提供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创造更多的旅游消费需求。
2.旅游+产业:创新模式将旅游与地方产业相结合,推动产业发展和旅游的互动促进。
例如在农村地区,旅游企业可以与当地农民合作,开展农村旅游和采摘体验活动,带动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3.电子商务和在线预订:创新模式注重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县域旅游的推广和预订方式。
通过建设县域旅游的官方网站、手机APP等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旅游信息的在线发布和预订,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和安排行程。
浅析高质量发展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路径思考——以武城县为例
![浅析高质量发展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路径思考——以武城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7b281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4.png)
浅析高质量发展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路径思考——以武城县为例摘要: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热度影响力持续不减,文化旅游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些地方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现有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概况环境,思考分析了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需要着力破解的难点瓶颈,力图探索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突破点,提出了武城县域应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针对性思考建议。
关键词:县域;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创新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品质,旅游是文化的展现载体,文化旅游产品项目就是文化和旅游的有效市场业态和产业结晶。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实现路径,这需要着力破解制约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的难点瓶颈,也需要积极探索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突破点,因此提出高质量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针对性思考建议和路径选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和营商环境需求。
一、挖掘提升文化内涵、前瞻规划设计1、挖掘提升文化内涵。
其实众多县域拥有丰富多彩、绚丽缤纷的文化旅游资源,这应当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实需求的侧重方面,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提炼、凝结、策划各大文化内涵的本质内容、具体特征,打造属于县域独具特色魅力的文化旅游景区地理标志。
武城县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孝德文化、工商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说丰富阐发文化内涵有益于凸显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也有助于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助推打造全县域域文化旅游产业。
2、加强前瞻规划设计。
县域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通过前瞻规划设计可以彰显文化旅游产业的魅力蓝图。
县域与县城区组合形成多个以人名地名或地理品牌命名的风景区、旅游带,逐渐构筑起文化旅游业态的产业集群核心区,最终形成满足有效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武城县结合自身实际,以运河风情为品牌,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孝德文化为特色,形成各有龙头、互为支撑、重点突出、前景广阔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构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黄陵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黄陵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b30527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7.png)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82黄陵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拓云云摘要: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旅游消费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在分析了解黄陵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出了黄陵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以期促进黄陵县全域旅游快速、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在中国,县域是同时具备行政独立性、空间独立性和地域独立性的基本区域单元,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以城镇为主导、以农村为主体的多元组合混合经济。
县域是一种空间尺度的标识,是属于区域类型划分的一种,也是区域内部功能结构分配的部分。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县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地方行政单位,拥有地方的经济特色,包含了中心城区、乡镇、村庄等等的不同级别的聚落层次。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延安市最南端的一个县,是“陕北南大门”,辖区桥山林区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号称陕西省的“一叶肺”。
黄陵发祥久远,早在新石器时期便有人类在此活动。
西汉时始设翟道县,唐天宝元年改称中部县,至清代。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因轩辕黄帝陵墓所在,改名为“黄陵县”。
根据《礼记》中的记载,虞、夏、商、周朝的时候就祭祀黄帝,之后的各个朝代直至当代,对黄帝的祭祀,历经千年而不衰。
黄帝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而享誉海内外,成为炎黄子孙的“朝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黄帝陵祭典被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为黄陵县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黄陵县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一)黄陵县旅游资源分布情况从黄陵县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当前黄陵县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中部的黄帝陵景区和西部的黄陵国家森林公园。
黄帝陵景区是一处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景区,景区占地面积3.24km2。
北川县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北川县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365c1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0.png)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13期No.13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百度百科)。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距绵阳市区30公里,距成都180公里。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虽然给北川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经过全国人民的援助,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北川正在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北川全境皆山,山地面积占辖区面积的98.8%,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这里几乎没有工业。
另一方面,北川又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
多山的地形使这里拥有许多山川隽美、景色秀丽的自然旅游资源,它不仅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和千佛山)、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竹林沟),还有风景优美的九皇山风景区、药王谷风景区和禹穴沟风景区。
历史悠久的羌族也让这里拥有众多的人文资源,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目前在北川禹里乡的禹穴沟风景区内,还保存有大量有关大禹的遗迹以及古老的神话传说。
2018年北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14亿元,三产业结构比为19.9∶33.4∶46.7。
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768.44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带动相关收入63.6亿元。
由此可见,北川县的旅游已经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1]。
综合北川的区位交通和社会经济情况来看,北川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不发达,且工业发展滞后,仅靠农业生产与加工拉动全县的经济显得十分困难,但北川县的优势在于其距离绵阳市区近且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旅游经济是收入主体,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当前要做的就是要在全域旅游理论指导下,推出相关的发展政策,促进旅游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旅游经济突破发展的路径选择
![县域旅游经济突破发展的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f68336325c52cc58bd6be25.png)
贺 州 各 县 域 旅 游 资 源 # 富 , 展 旅 游 业 将 有 力 拉 动 县 域 发 经 济 。2 0 0 9年 贺 州 市 委 、 政 府 把 贺 州 定 位 为 “ 林 之 城 , 市 森
快 速 铁 路 也 已全 线 动 工 。 贺 州 正 成 为 沟 通 中原 及 大 西 南 、 通 往 粤 港 澳 、 接 东 盟 的交 通 要 道 和 最 靠 近 珠 江 _ 角 洲 的 区 域 连 三 性 交 通 枢 纽 城 市 。优 越 的 地 理 位 置 为 贺 州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奠
点 之 一 。 国 家 出 台 了一 系 列 拉 动 内 需 的 政 策 , 其 是 在 扩 张 尤 性 财 政 政 策 下 , 家 对 基 础 设 施 等 方 面 的 投 资 力 度 不 断 加 国 大 ; 游 业 作 为 拉 动 内 需 的 优 势 产 业 , 获 得 国 家 和 各 级 政 旅 将
形 成 离 不 开 各 县 域 旅 游 的 均 衡 发 展 , 讨 县域 旅 游 经 济 发 展 探
思路 是实 现贺 州旅游 突破发 展 的题 l之义 。 I 】
一
、
贺 州 县 域 旅 游 发 展 的 优 势 分 析
源 具 有 三 个 明 显 的 优 势 : 是 … 水 优 势 。 在 境 内 有 两 个 集 一 “ 、 、 、 、 ” 一 体 的 国 家 级 森 林 公 园 一 姑 婆 山 国 雄 奇 险 秀 幽 于 一 家 森 林 公 园 和 大 桂 山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 滑 水 冲 自然 保 护 区 、 有 五 叠 泉 森 林 公 园 、 里 画 廊 、 水 岩 、 泉 、 石 林 等 自然 景 十 碧 温 玉 观 。二是 民族风情 优 势 。 贺州 市 居住 着 壮族 、 族 等 1 瑶 O多 个 少 数 民族 , 中土 瑶 是 全 国独 有 的 , 族 风 情 、 家 文 化 富 其 瑶 客 有 特 色 、 人 神 往 。 三 是 高 品位 的 人 文 景 观 优 势 。有 临 贺 故 令 城 、 水 状 元 村 、 姚 占镇 、 家 围 屋 、 民 居 等 的 历 史 人 文 秀 黄 客 古 旅 游 资 源 , 化 内涵 浓 厚 。 文 姑 婆 山 旅 游 区 是 贺 州 的 金 牌 景 区 , 国 内 外 有 较 高 的 知 在 名度 。姑婆 山旅游 区包 括 姑 婆 “ 阔家 森 林 公 园 、 州温 泉 、 1 贺
某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某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599394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5.png)
某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农家乐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
某县凭借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某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1.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某县加大了对农家乐旅游的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
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
2.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某县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发展了果蔬采摘、农耕体验、垂钓休闲等多种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3.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随着农家乐旅游的不断发展,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4.经济效益显著。
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
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1.规划不合理。
某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资源配置不均,部分地区出现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2.基础设施不足。
虽然近年来某县农家乐旅游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但与旅游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部分农家乐旅游点存在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
3.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导致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
4.安全隐患突出。
部分农家乐旅游点存在安全隐患,如消防设施不完善、食品安全无保障等,给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三、对策建议1.加强规划引导。
某县应制定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资源,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完善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家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旅游硬件条件,提高游客满意度。
3.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某县农家乐旅游品牌。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a98b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2.png)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近年来,全国县域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县域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地方特色文化等优势,成为吸引游客的新热点。
本文将从县域旅游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地区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增长提供一些参考。
一、资源优势我国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首先,自然景观是县域旅游的重要资源优势之一。
我国山水之美早已闻名于世,每个县域都拥有不同的自然风光,如山峦叠嶂、河流交汇、丰美的田园风光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览选择。
同时,县域也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如湿地、森林、自然保护区等,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历史人文是县域旅游的另一项重要资源。
每个县域都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这些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村落、传统节日等,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在县域旅游开发中,需要重视文化挖掘和保护,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二、发展现状目前,全国各地的县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许多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对县域旅游项目的投资力度。
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的县域加大了对道路、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投入,改善了游客的出行条件;有的县域注重创新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项目。
同时,县域旅游也得到了游客的普遍认可和喜爱。
国内外游客对县域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深入了解县域的风土人情,感受当地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在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县域旅游作为一种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选择,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三、未来趋势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县域旅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县域应借助科技创新,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旅游业,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此外,县域旅游还应注重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发展。
在旅游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施路径及方案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施路径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80a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d.png)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施路径及方案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全域旅游成为了各地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地域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全域旅游意味着不仅仅是开发和推广一些景点或旅游项目,而是要将整个地域的资源和优势进行整合和开发,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实施全域旅游的路径及方案:1.资源整合:全域旅游的核心是整合地域内的一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遗产、乡村风光等。
通过综合规划和资源整合,发掘潜在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品牌。
2.品牌营销:建立全域旅游的品牌形象和宣传策略,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选择。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推广活动,提高知名度和口碑效应。
3.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旅游体验和便利性,要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包括交通、通讯、酒店等。
完善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旅游交通工具和线路,提升通讯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速度,增加酒店和旅游设施供给。
4.文化传承: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要将全域旅游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结合起来。
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乡村文化等,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旅游产品。
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5.产业升级:全域旅游涉及到各个层面和行业,要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发展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档次。
鼓励创新和科技应用,推动旅游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6.政策支持:全域旅游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
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游客权益。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合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在实施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平衡各方利益,保护环境和生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共同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提升地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1de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4.png)
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县域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目前我国县域旅游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宣传推广不够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丰富县域旅游产品供给。
2.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县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推动县域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与经济的双赢。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旅游资源开发。
(1)对县域内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科学规划开发利用。
(2)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引导企业投资兴建旅游项目。
2.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1)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水平。
(2)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3. 加强宣传推广。
(1)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大对县域旅游的宣传力度,打造有特色的宣传品牌。
(2)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
4. 促进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
(1)鼓励农民参与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推动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2)推动县域特色产品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县域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县域旅游市场秩序。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效果。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预计可以在三年内实现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目标,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县域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六、总结。
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当前县域旅游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于我县旅游业发展策略及对策建议
![关于我县旅游业发展策略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252a3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4.png)
关于我县旅游业发展策略及对策建议我县旅游业发展策略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旅游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县亟需制定科学有效的旅游业发展策略以及相应对策,以保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对策建议。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我县地处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不断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我县自然风光优美,但交通、酒店、餐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我县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特色性相对不足,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此外,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游客带来了不便和不愉快的旅行体验。
二、旅游业发展策略针对我县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发展策略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几点关键策略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升交通、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水平,打造更加便利舒适的旅游环境。
通过引入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提升我县旅游的竞争力。
2. 推广旅游资源多样性。
通过调查研究,充分挖掘我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特色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培训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服务态度和技能的培养,促进旅游从业人员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同时,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游客满意度。
4. 建立旅游品牌形象。
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构建我县旅游的独特形象,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三、对策建议除了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外,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县域旅游发展思路
![县域旅游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85fab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0.png)
县域旅游发展思路在当今社会,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探讨了县域旅游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旨在为县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挖掘本地文化和历史资源县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本地的文化和历史资源。
要实现县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深入挖掘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可以通过建设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方式,吸引游客体验本地文化,推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县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和旅游品质,县域需加大投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还需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
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县域旅游要想吸引更多游客,必须具备独特的特色和亮点。
可以开发和推出体现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特色农家乐、乡村民宿、农业体验游等,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本地独特的魅力,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加强旅游营销和推广县域旅游发展需要加强营销和推广工作,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等方式,扩大县域旅游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五、加强人才培训与队伍建设县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同时,还要鼓励本地青年投身县域旅游事业,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县域旅游业中。
结语县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为了实现县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运用文化挖掘、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等多种手段,打造出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本文的思路和策略能够为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县域经济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以江西省星子县为例
![县域经济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以江西省星子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5c186c27d3240c8447ef36.png)
县域经济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以江西省星子县为例林火平、黄瑞玲(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13)摘要: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后发地区实现从容跨越的战略产业。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星子县傍名山滨名湖,人文底蕴深厚,旅游强县目标明确,具备以生态旅游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天时、地利和人和条件。
本文基于生态旅游专项自然型旅游产品和绿色旅游发展方式的二元属性,对生态旅游作为星子旅游发展方向,以及星子发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展开深入分析,并就星子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庐山;鄱阳湖;星子县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修改时间:2012-10-23作者简介:林火平,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财政金融、区域经济;黄瑞玲,女,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世界经济、财税金融。
江西省星子县北倚庐山,南面鄱湖,独占名山大川之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星子县较好发挥了生态旅游在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先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以生态旅游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即以星子县为例,探析县域经济生态旅游的道路。
一、生态旅游是星子县旅游发展的方向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市场前景极其广阔的专项自然型旅游产品,从其绿色发展方式属性来看,生态旅游都是星子旅游发展的方向所在,也是推进星子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
1.生态旅游是星子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旅游的概念最初是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正式提出。
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原始的地区或未被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如荒原和国家公园等旅游休闲的边远区,其目的是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
”在我国,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等资源,伴随经济发展带来“有闲”和“有钱”旅游约束条件的逐步化解,以及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旅游情趣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
新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
![新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06e6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2.png)
新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问题一:景点开发不均衡新县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但是景点的开发布局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景点的开发相对较好,入围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一些优质的景点却鲜有人问津。
这种情况导致游客流量分布不均,一些景点人满为患,而一些景点却门可罗雀。
这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未能充分挖掘新县的旅游资源价值。
对策一:优化景点开发布局新县应该对景点开发进行优化,合理规划景点布局,推动优质景点的开发利用。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等手段,推动优质景点的开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问题二:交通不便捷尽管新县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交通不便捷是影响其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新县与周边地区的交通通道相对闭塞,交通设施相对滞后,这导致游客的出行变得不便,限制了新县旅游业的发展。
对策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当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周边地区与新县之间的道路、铁路等交通通道,提高交通设施的便捷性和完善程度。
可以依托新技术手段,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提高游客在新县的出行舒适度。
对策三: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旅游管理团队、加强员工培训、改善配套设施等措施,提高新县的旅游服务水平,使游客在新县旅游时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问题四:环保意识不足随着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新县的旅游业迎来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也伴随着一些环保问题。
一些景点的开发和游客的涌入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环保意识不足成为制约新县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策四:加强环保宣传和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环保宣传和管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可以对景区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做好环保设施建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面临诸多问题,但是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发展模式与保障体系——以海南保亭为例
![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发展模式与保障体系——以海南保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6530e619e8b8f67c1cb9f4.png)
山东农业 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2 0 1 3 ,4 4( 3 ) :4 6 6— 4 7 3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A c u l t u r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
了保亭县首创 的“ 大 区小镇” 乡村旅游开发模 式 ; 为保障旅游 产业发展模 式 的顺 利实施 , 对 区域合作 、 资源 环境 保护、 招商引资 、 服务质量提升 、 专业 人才汇集 、 安全应急管理等困扰保 亭旅游发 展 的问题 , 设 计 了解决 方案 ; 最 终形成保亭县旅游产业发展 的策 略系统 , 以期对国内少数 民族农业贫 困地 区的县域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p l o y i n g S W OT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p r o b i n g he t o v e r a l l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Ba o t i n g t o u r i s m i n d u s t r y .A 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p a p e r p u t s f o r w a r d t h e mo d e o f t o u r i s m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g o a l s ,b r a n d i n g s t r a t e g y ,a p r o d u c t s y s t e m ,e x p l o i r n g mo d e a n d t h r e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a n d i n t r o - d u c e s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r u r a l t o u r i s m d e v e l o p me n t mo d e o f” l a r g e t o u i r s t a t t r a c t i o n s—s ma l t o wn s a n d v i l l a g e s ”o r i g i — n a t e d b y B a o t i n g .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mo o t h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he t mo d e ,t h e p a p e r d e s i g n s t h e s o l u t i o n s f o r
全县旅游运营方案
![全县旅游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0fca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e.png)
全县旅游运营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作为中国县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崛起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和运营本县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各县地方政府和旅游行业界的共同关注。
本文旨在提出全县旅游运营方案,希望能够为各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二、全县旅游资源概况本县地处湖滨地区,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景点、特色农家风情等。
如xxx山、xxx湖、xxx古城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营和推广,县域旅游尚未达到其应有的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划和改进。
三、全县旅游运营目标1. 提高旅游资源的开放利用率和品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全县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打造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
4. 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5. 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全县旅游运营策略1. 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丰富旅游产品(1) 积极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探索新的旅游资源。
(2) 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形象。
(3) 加强对特色文化和农家风情的挖掘和保护,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2.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形象(1) 制定全县旅游推广计划,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
(2) 加强旅游宣传材料的编制和发放,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积极参加各种旅游展会和活动,寻求合作机会,扩大宣传影响。
3.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1)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网络,丰富旅游服务内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水平和素质。
(3) 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旅游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县区旅游产业实施方案
![县区旅游产业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3160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b.png)
县区旅游产业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县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在县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宣传推广不够到位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县区旅游产业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2.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扩大县区旅游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推动县区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实施措施。
1.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加强对特色景区、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2.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训和服务标准制定。
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制定并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提升宣传效果。
通过加强新媒体宣传、参加旅游展会、举办旅游节庆等方式,提升县区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4. 推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
加强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合作,推动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县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水平。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县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游客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3. 加强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区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五、总结。
县区旅游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县区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路径及模式分析
引言
县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增加当地就业,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具体工作中,为充分挖掘县域旅游资源优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采取措施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是必要的。
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一些地方的相关制度不完善,对旅游资源挖掘不充分,再加上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不够,旅游专业人才综合技能偏低,制约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为转变这种情况,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采取恰当发展模式和适当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结合湖口县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
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县域旅游经济,不仅有利于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使其更好地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要。
同时,还能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就湖口县的实际情况来说,采取措施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是十分必要的,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
点。
(一)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潜力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应该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制度与措施,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进而更好地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要,为他们带来更为愉快的旅游体验。
这样既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还有利于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潜力,从而有效地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
(二)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对增加当地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以湖口县为例,当地政府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价值,培养优秀旅游专业人才,健全相关制度与措施,从而更为有效地吸纳就业,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这对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当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例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注重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等。
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制定有效的旅游发展规划,健全相关制度与措施,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潜力,有利于更好地吸纳就业,激发人们从事旅游业的主动性,这
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
湖口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因此,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立足当地实际,注重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实现对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进而促进当地旅游业地发展,也为湖口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具体来说,湖口县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发展县域旅游经济。
(一)挖掘当地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潜力
湖口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为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需要,应该立足于当地实际,挖掘旅游资源优势,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例如,要注重开发石钟山、鞋山、新石器晚期遗址、西周遗址、古彭泽县城遗址、渊明故址、大岭云亭等资源的潜力,打造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使其更好地满足广大旅游的需要。
(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当地政府应该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展市场,发展县域旅旅游经济为目标,制定健全的制度与措施,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当地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还要调动企业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投
入旅游资源开发中,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为广大旅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与享受。
(三)坚持市场导向作用,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注重旅游市场调查,掌握广大旅客的个性化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为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奠定基础。
注重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坚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广大旅客需要开发产品,并彰显产品特色。
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质量,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服务,让旅客获得愉快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四)打造地方旅游特色,提高当地旅游资源吸引力
湖口县要注重整合当地旅游资源,使之形成品牌效应,彰显旅游资源特色,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需要。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当地企业以及社区居民的参与主动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五)重视与其他地区的旅游合作,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机制
突出湖口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注重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民族风情体验等的开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在此基础上还要增进与其他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
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要完善课程设置,改进课程教学,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为湖口县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
由于资源、政策措施、市场、区位等不同,不同地区在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时,应该结合当地优势,选择恰当的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目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湖口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优势资源,选择恰当的发展模式,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在当地丰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潜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价值与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
例如,当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观光型旅游产品或生态旅游产品,从而吸引广大旅客,满足他们观光旅游的需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和鞋山。
另一种是以当地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带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部分县域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或者当地人文景观具备浓郁的民族风情,能为旅游者带来愉快的体验,有利于让广大旅客领会?O具本地特色的人文景观资源,例如,湖口县的太平军遗垒、古文化遗址、虹桥仙迹、渊明故址、彭蠡涛声、沙洲渔唱等。
这些都是重要
的人文景观资源,在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时,应该注重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有效满足广大旅客的需要。
(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具体是指在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时,应该注重发挥政府干预和主导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健全的政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引导资金合理流向,使其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需要,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同时,在政府主导下,还注重调动企业的参与主动性,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与生机。
根据政府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不同,该模式又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前者注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后者政府扮演“服务者+管理者”的角色,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注重调动企业的参与主动性。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在应用初期,能有效缓解资金短缺局面,并能保证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
此外,为增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进行产业规划与布局,对产业整体规模进行控制,确保旅游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地利用。
(三)市场推进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般采用招商形式开发县域旅游资源,进而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利用该模式开发旅游资源,有利于调动旅游企业的参与主动性,将旅游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为广大旅客提供优
质服务,进而有效地满足广大旅客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模式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但市场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发性与滞后性的特点,甚至可能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为有效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从而更好地规范旅游市场,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采用该模式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时,应该以附近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娱乐休闲项目为主要旅游产品,进而逐步拓展市场,调动附近居民的参与主动性,打造知名品牌,最终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旅客参与,实现县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专项突破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
在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打造专项品牌,促进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时,为确保旅游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打造优势产业,应该以某一方面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其潜能,注重打造当地特色旅游品牌,不断提高影响力与知名度,进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旅游产业质量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采用该模式时,应该正确定位,找准自身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并制定有效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尽力将其打造成为专项品牌,促进旅游资源知名度不断提升,进一步拓展市场,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四、结语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湖口县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潜力。
同时,还要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注重优秀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探索符合实际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也为增加就?I,促进湖口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