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总复习

合集下载

计算机通信网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网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网复习题(共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ARQ1.在连续ARQ 中,若采用3比特对数据帧进行编号,则发送窗口的尺寸最大为( A )2.数据链路层采用连续ARQ 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5的帧,当计时器超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1、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个数是( C )3.在计算机通信网中,可以解决因数据帧丢失而造成的死锁问题的方法是( C )A.设置缓冲区B.发送端发完一帧后等待确认C.设置定时器D.使每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4.关于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发送端可以连续地发送多帧B.通过设置超时定时器解决帧丢失的情况C.为减小开销,没有对帧进行编号D.若接收到重复帧,直接丢弃,不做其他处理1.在连续ARQ 协议中,只有当接收到的数据帧的发送序号落在__接收______窗口内,才允许接受该帧。

2.在停止等待协议中,WT 等于 1 。

一、在使用连续ARQ 协议时,发送窗口W T =5,采用最少比特位进行编号,发送4帧后收到连续2帧的确认,此时发送窗口后沿指向序号1,试计算:(1)进行帧编号的比特数(2)发送窗口的初始前、后沿分别是多少(1)因为, 21N T W -≥215,3N N -≥≥ 所以N=3(2)根据滑动窗口协议,发送端发送4帧后,发送窗口后沿向前移动4,所以初始发送窗口后沿为1+8-4=5 所以初始发送窗口前沿为5+5-1=1(mod8)二、在使用连续ARQ 协议时,采用7比特序号编码方式,设初始窗口后沿指向序号32,前沿指16,试问:(1)发送窗口多大(2)发送100帧,接收到100帧应答后,发送窗口前后沿各指向什么序号(1)采用7比特序号编码,编号为0~127,模为128。

窗口大小=后沿序号-前沿序号+1=16+128-32+1=113(2)发送100帧,接收到100帧应答后,发送窗口前后沿顺时针旋转,则前沿序号为(16+100) mod 128=116后沿序号为(32+100) mod 128=4三、若数据链路层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初始时刻发送窗口的大小为127,初始前沿为15,请问:(1) 协议至少用几个比特表示帧序号(2) 在使用最少比特编号的情况下,在发送116个数据帧,接收到连续64个数据帧的确认后,窗口的前沿、后沿分别是多少(1)设用N 个比特对帧进行编号,W T 为发送窗口的大小,则满足21N T W ≤-已知127T W =,则7N ≥,即至少需要7个比特对帧进行编号。

计算机网络通信期末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通信期末复习题

计算机⽹络通信期末复习题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络模拟练习题1⼀.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局域⽹可采⽤多种通信介质,如__双绞线______,__同轴电缆_____或___光缆_____等。

2. 世界最早投⼊运⾏的计算机⽹络是_arpnet______。

3. 计算机⽹络系统由通信⼦⽹和资源⼦⽹组成_______。

4. 在TCP/IP协议簇中,运输层的__TCP_____ 提供了⼀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

5. Internet采⽤的⼯作模式为客户/服务器、对等⽹。

6. 串⾏数据通信的⽅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___半双⼯____和___全双⼯____。

7. ⼀个WEB站点由端⼝编号、IP地址和参数组成。

实现多个WEB站点的⽅法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8. TCP/IP模型由低到⾼分别为_⽹络接⼝层______、__⽹际层___传输层__ 、___应⽤层____ 层次。

9. ⼤多数⽹络层防⽕墙的功能可以设置在内部⽹络与Internet相连的__路由器_____上。

⼆.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 以下的⽹络分类⽅法中,哪⼀组分类⽅法有误(B)。

A. 局域⽹/⼴域⽹B. 对等⽹/城域⽹C. 环型⽹/星型⽹D. 有线⽹/⽆线⽹2. 将⼀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时间⽚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每⼀时间⽚由复⽤的⼀个信号占⽤,这可以在⼀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B)。

A.频分多路复⽤B.时分多路复⽤C.空分多路复⽤D.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3. Internet的⽹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C)。

A. IP,ICMP,ARP,UDPB. TCP,ICMP,UDP,ARPC. IP,ICMP,ARP,RARPD. UDP,IP,ICMP,RARP4. ⼀座⼤楼内的⼀个计算机⽹络系统,属于(B)。

A. PANB. LANC. MAND. WAN5. 在OSI中,完成整个⽹络系统内连接⼯作,为上⼀层提供整个⽹络范围内两个终端⽤户⽤户之间数据传输通路⼯作的是(C)。

(完整版)《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

(完整版)《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

A. ARPANETB. ChinaNetC.InternetD.CERNET2.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D ) 。

A.双绞线 B.无线信道C.同轴电缆 D.光纤3.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 D )。

A.中继器B.调制解调器C.交换器D.路由器4.在OSI网络体系模型中,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 A )。

A.比特流 B.报文C.分组 D.帧5.IEEE 802.11标准是( D )。

A.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B.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C.令牌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D.无线局域网标准6.局域网的典型特性是( B )。

A.高数据率,大范围,高误码率 B.高数据率,小范围,低误码率C.低数据率,小范围,低误码率 D.低数据率,小范围,高误码率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多路复用技术?( D )A.波分多路复用B.时分多路复用C. 频分多路复用D.差分多路复用8.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TCP协议工作在( C )。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C.传输层 D.应用层9.在OSI中,为实现有效. 可靠数据传输,必须对传输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完成这项工作的层次是( B )。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10.根据抽样定理,如果要对频带限制在fm以下的连续信号进行抽样,则抽样频率fs必须满足( C )。

A.fs≥2fmB.fs≥3fmC.fs≤2fmD. fs≤3fm11.在同一信道上同一时刻,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12.局域网体系结构中( B )被划分成MAC和LLC两个子层。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13.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络复习题计算机⽹络复习题(1)第⼀章概述1、计算机⽹络是能够相互(资源共享)的互连起来的⾃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答案:资源共享2、⾯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数据栓书)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答案:连接建⽴、数据传输、连接释放3、从⽹络的作⽤范围进⾏分类,计算机⽹络可以分为:(⼴域⽹ Wide area network WAN)、(局域⽹ local area network WAN)和(城域⽹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答案:⼴域⽹、局域⽹、城域⽹4、 TCP/IP体系共有四个层次,它们是( ⽹络接⼝层)、( ⽹际层)、(传输层 )和( 应⽤层)。

答案:⽹络接⼝层、⽹际层、运输层和应⽤层5、⾯向连接服务与⽆连接服务各⾃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连接。

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这个连接。

因此,⾯向连接服务在⽹络层中⼜称为虚电路服务,虚表⽰:虽然在两个服务⽤户的通信过程中并没有⾃始⾄终专⽤⼀条端到端的完整物理电路,但却好像⼀直占⽤了⼀条这样的电路。

⾯向连接服务⽐较适合于在⼀定期间内要向同⼀⽬的地发送许多报⽂的情况。

在⽆连接服务的情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好⼀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预定保留。

这些资源将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分配。

⽆连接服务的另⼀特征就是它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是活跃的。

当发送端的实体正在进⾏发送时,它才必须是活跃的。

这时接收端的实体并不⼀定必须是活跃的。

只有当接收端的实体正在进⾏接收时,它才必须是活跃的。

⽆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便和⽐较迅速。

但⽆连接服务不能防⽌报⽂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连接服务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

6、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中"开放"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开放"的含义:只要遵循OSI标准,⼀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的、也遵循这同⼀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通信。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有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有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总复习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D)的集合。

A.局域网系统B.多协议路由器C.城域网D.自治计算机2、计算机网络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之分,其划分依据是(D)A.通信传输的介质B.网络拓扑结构C.信号频带的占用方式D.通信的距离3、常见计算机网络的拓补结构是:星型结构、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和(D)A.Y型结构B.X型结构C.网状结构D.树型结构4、完整的通信系统是由(A)构成。

A.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B.信源、变换器、信道、信宿C.信源、变换器、反变换器、信宿D.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5、数据通信方式分为单工、全双工和(B)A.广播B.半双工C.共享D.应答6、(C)是将一条物理线路按时间分成一个个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常称为一帧,帧再分为若干时隙,轮换地为多个信号所使用。

A.波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D.远程多路复用7、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A)A.、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A)A.N层为N+1层提供服务B.N+1层将N层数据分段C.N层调用N+1层提供的服务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9、在OSI参考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B)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10、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D)A.WAN B.MANC.SAN D.LAN11、以太网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由(A)描述A.B.C.D.12、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C)A.路由器B.服务器C.局域网交换机D.带宽13、网桥是在(A)上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联设备A.数据链路层B.物理层C.网络层D.传输层14、从技术角度讲,因特网是一种(A)A.互联网B.广域网C.远程网D.局域网15、ATM的固定长度为(D)A.5字节B.8字节C.48字节D.53字节16、通过Internet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E-mail)的首要条件是应该有一个电子邮件(E-mail)地址,它的正确形式是(A)A.用户名@域名B.用户名#域名C.用户名/域名D.用户名.域名17、域名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计算机名,著名中的后缀.gov表示机构所属类型为(B)A.军事机构B.政府机构C.教育机构D.商业公司18、中国科学技术网的名称是(C)A.CHINANET B.CERNETC.CSTNET D.GBNET19、Internet具有庞大的网络资源,当用户通过WWW访问这些资源的时候,必须能够唯一标识它们,这是通过WWW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实现的,它的英文缩写是(D)A.UPS B.USBC.ULR D.URL20、IE 是一个(B)A.操作系统平台B.浏览器C.管理软件D.翻译器21、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子商务以Internet为基础平台B.电子商务主要以专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C.电子商务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工具实现在线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D.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及时获得顾客的反馈信息22、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A)A.系统软件B.系统硬件C.应用软件D.支援软件23、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它不具有虚拟内存的能力B.它适合作Internet的标准平台C.它与Unix有很多不同,移植比较困难D.它支持多用户,但不支持多任务24、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主要网络管理功能有网络状态监控、网络存储管理和(D)A.攻击检测B.网络故障恢复C.中断检测D.网络性能分析25、网络管理中只允许被选择的人经由网络管理者访问的功能属于(B)功能A.设备管理B.安全管理C.计费管理D.性能管理26、根据ISO 7498-4文件定义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域,下列属于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的有(C)项Ⅰ.配置管理Ⅱ.故障管理Ⅲ.性能管理Ⅳ.网络管理Ⅴ.计费管理Ⅵ.安全管理A.3 B.4C.5 D.627、以下选项中不是防火墙的类型是(D)A.包过滤型B.代理型C.监测型D.计算机病毒检测28、一般在进行网络系统规划和设计时应遵循的规则有(D)项Ⅰ.实用性Ⅱ.经济性Ⅲ.可靠性Ⅳ.安全性Ⅴ.先进性Ⅵ.开放性Ⅶ.可扩充性Ⅷ.兼容性A.5 B.6C.7 D.829、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B)A.Hash算法B.RSA算法C.IDEA D.DES算法30、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C)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它特征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两大主要特征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31、以下哪一个不是网络上可以共享的资源(A)A.内存B.打印机C.文件D.应用程序3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D)A.使用计算机更方便B.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C.测试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效果D.共享联网计算机资源33、一般而言,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下列何者是正确的(D)A.广域网(WAN)B.局域网(LAN)C.城域网(MAN)D.以上皆是34、目前抗干扰性最好的传输介质是(A)A.电缆B.无线C.微波D.光缆35、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为(D)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36、数据通信的信道包括(C)A.模拟信道B.数字信道C.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D.同步信道和异步信道37、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B)A.主机-网络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38、在下列IP地址中,属于A类的是(A)A.D.0.0.0.039、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与答案全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与答案全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一、填空题1.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互相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其中,Internet属于(广域网)。

3.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4.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5.(ARPAnet)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6.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7.Internet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借助于(路由器)相互联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联网。

8.在通信技术中,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点对点式和(广播式)。

在点对点式通信信道中,一条通信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点。

而在(广播式)通信信道中,多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必须接收信息。

9.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介质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物理路径,可以分为(导向)介质和(非导向)介质。

采用(导向)介质传输数据的网络称为(有线网),而不采用(非导向)介质传输数据的网络称为(无线网)。

10.对于通信子网,早期ARPAnet中承担通信控制处理机功能的设备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而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承担该功能的设备是(路由器/router)。

11.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狭义的Internet是指由上述网络中采用IP协议的网络互联而成的,广义的Internet是指狭义Internet加上所有 (1) C 的网络。

Internet体系结构具有良好扩充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2)B。

广义Internet的这种基于单一主干核心结构的弊端在于(3) D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资料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资料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选择题第一章1、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B)来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路由器 C、城域网 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C)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A:交换机 B、硬件C、通信 D、自动控制3、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中心提出的网络研究课题的名称为(D)A、WANB、LANC、TCP/IPD、ARPAnet第二章1、波特率等于(B)A、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每秒传输的周期数C、每秒传输的脉冲数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2、在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大、信号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B )A、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无线信道3、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时需要的设备是(D)A、网卡B、中级器C、集线器D、调制解调器4、将信道总频带划分为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模拟信号,即为(B )A、时分多路B、频分多路C、波分多路D、统计时分多路5、一种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字数据的调制方法称为(A)键控法A、相移B、幅移C、频移D、混合6、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相比,报文交换(B )A、有利于迅速纠错B、出错时需重传整个报文C、把报文分成若干分组D、出错时不需要重传整个报文7、用CRC发现报文分组出错,用(D)方法纠错A、由信宿纠错B、忽略C、按位纠错D、丢弃重传第三章1、TCP/IP协议将(A)合并到应用层A、表示层、会话层B、物理层和网络层C、传输层、会话层2、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含义是(D)A、语法B、语义C、同步D、为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所建立的标准、规则3、在TCP/IP中,地址解析协议协议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属于(B)A、应用层B、网络层C、传输层第四章1、关于物理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物理层处于网络参考模型的最低层,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

B、物理层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在连接开放系统的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C、设置物理层的目的是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传输介质与设备的差异D、物理层的传输可靠性靠自己解决。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独立的计算机,用传输介质和连网设备连接起来进行通信,用完善的软件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系统。

P2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

P23.掌握广域网与计算机通信网的区别。

P44.什么是网络柘扑结构P55.掌握网状型结构全连接时连接线数目的计算公式:S=N(N-1)/2,其中N为节点数。

P6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资源共享方式划分为对等网和客户/服务器网络,按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P77.掌握局域网的主要分类:以太网、FDDI、WLAN(无线局域网)、令牌环网。

P8 8.掌握世界上重要组织的英文缩写:如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其英文称为IEE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P109.理解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理解全工传输为什么需要采用四线制线路)。

P1710.数据率(又称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数据的平均比特数,或指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单位为每秒位(bit/s),它反映了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是一段时间的平均值。

P2011.掌握什么是有效频带。

P2012.掌握最大数据传输率的计算公式:C=2Blog2N,其中B为带宽,N为离散信号个数(或电平个数)。

例如:在带宽为10MHz的理想信道上,如果使用4电平的数字信号,计算每秒钟最多能发送多少字节。

若考虑到传输中各种噪声存在,则使用香农公式:C=Blog2(1+S/N) ,例如:.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信噪比S/N为2047的8kHz带宽的信道传送,计算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P2113.波特率:每秒传送信息位的数量,它是所传送代码的最短码元占有时间的倒数。

P2114.理解数据传输中产生差错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独立型差错,另一类是突发型差错。

P2115.什么是基带传输。

P2216.光纤的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是光纤的主要特性,决定了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和最大传输带宽。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题及答案

福师《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复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称为第__三__代网络。

2、一条通信线路是由两个物理实体之间的___物理介质_和用于_传输比特流___必需的设施以及物理层中的_中继设备___、__互联数据电路__而构成。

3、互联网中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是_中继器___,它的作用是__放大电信号,提供电流以驱动长距离电缆__,它工作在OSI模型的__物理层__。

二、选择题1、调制解调器从网络或传输线上接收传来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位串需用( D )。

A.信宿B.发送器C.传输系统D.接收器2、关于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都属于同步方式B.同步传输属于同步方法,异步传输属于异步方法C.同步传输一次只能传输一个字符,接收方根据0和1的跳变来判别一个新字符的开始D.同步传输字符间隔不定3、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是( D)。

A.两种传输所需的带宽不同B.同步传输使用数字信号,而异步传输使用模拟信号C.异步传输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同步,同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位同步D.同步传输时钟同步从数据中提取,异步传输过字符的起止位位同步4、在X.25分组级,每条虚电路的窗口大小是呼叫建立时分配的,采用3位及7位编序的分组窗口,尺寸最大值分别为(D )A.8,127 B.8,128 C.7,128 D.7,1275、为了数据传输,在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它是( D)。

A.逻辑通路,专用的B.物理通路,而且专用C.逻辑通路,而且专用D.物理通路,而且非专用6、建立虚电路的同时,每个节点的虚电路表中的每一项要记录两个虚电路号,它们是( B)A.前一个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和后一个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B.前一个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和本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C.本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和后一个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D.以上均不正确7、理论上加密能够在OSI模型的任何一层上实现,但是实际中最适合于实现加密的是(D )。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计算机⽹络试题⼀:第⼀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采⽤全双⼯通信⽅式,数据传输的⽅向性结构为( )A.可以在两个⽅向上同时传输B.只能在⼀个⽅向上传输C.可以在两个⽅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D.以上均不对2.采⽤异步传输⽅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 30%B. 70%C. 80%D. 20%3.T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A. 1MbpsB. 10MbpsC. 2.048MbpsD. 1.544Mbps4.采⽤相位幅度调制PAM技术,可以提⾼数据传输速率,例如采⽤8种相位,每种相位取2种幅度值,可使⼀个码元表⽰的⼆进制数的位数为( )A. 2位B. 8位C. 16位D. 4位5.若⽹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6.采⽤海明码纠正⼀位差错,若信息位为4位,则冗余位⾄少应为( )A. 2位B. 3位C. 5位7.在RS-232C接⼝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DTR)信号的连接⽅向为( )A. DTE→DCEB. DCE→DTEC. DCE→DCED. DTE→DTE8.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的连接器类型为( )A. DB—15连接器B.DB—2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D. RJ—45连接器9.采⽤AT命令集对MODEM进⾏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频先拨外线(拨0),然后停顿2秒再拨62753321”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A. ATDP0,62753321B. ATDT,62753321C. ATDT0,62753321D. ATDT026275332110.RS—232C的电⽓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范围分别为( )A. +5V⾄+15VB. -5V⾄-15VC. 0V⾄+5VD. 0V⾄-5V11.若BS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A DLE STX”,则字符填充后的输出为( )A. A DLE STX STXB. A A DLE STXC. A DLE DLE STXD. A DLE DLE DLE STX12.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特串“010********”,则⽐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A. 010*********B. 010*********C. 010*********D. 010*********13.对于⽆序接收的滑动窗⼝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最⼤尺⼨为( )A. 2n-1B. 2nC. 2n-114.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携带有⾜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虚电路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的端系统D.⽹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15.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络层服务B.⽹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络层服务16.对于基带CSMA/CD⽽⾔,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17.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法的标准是( )A. IEEE802.3B. IEEE802.4C. IEEE802.6D. IEEE802.518.采⽤曼彻斯特编码,100Mbps传输速率所需要的调制速率为( )A. 200MBaudB. 400MBaudC. 50MBaudD. 100MBaud19.若信道的复⽤是以信息在⼀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分,则这种复⽤⽅式为( )A.异步时分复⽤B.频分多路复⽤C.同步时分复⽤D.以上均不对20.由于帧中继可以使⽤链路层来实现复⽤和转接,所以帧中继⽹中间节点中只有( )A.物理层和链路层B.链路层和⽹络层C.物理层和⽹络层D.⽹络层和运输层第⼆部分⾮选择题⼆、填空题(本⼤题共17⼩题,每空0.5分,共20分)21.计算机⽹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开放式标准化⽹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习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习题与答案
A、LLCB、MACC、HDLCD、网卡
9.数据链路层帧尾有何主要作用(C)
A、定义逻辑拓扑B、提供介质访问控制C、支持帧错误检测D、传送帧的路由信息
10.采用CSMA/CD的网络中发生冲突时,需要传输数据的主机在回退时间到期后做何反应(A)
A、主机恢复传输前侦听模式B、造成冲突的主机优先发送数据
C、造成冲突的主机重新传输最后16个帧D、主机延长其延迟时间以便快速传输
11.传播时延是指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花费的时间。
12.集线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13.一台主机配置的IP地址是200.18.34.55,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那么这台主机所处网络的网络地址是200.18.34.0。
14.从交换信息的范围看,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11.ARP的主要作用是什么(B)
A、将URL转换成IP地址B、将IPv4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C、向网络设备提供动态IP配置D、将内部私有地址转换为外部公有地址
12.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发现主机A无法连接到Internet,但是服务器群的连接毫无问题。此外,主机A完全可以连接到服务器群。此问题可能出于什么原因(A)
6.常用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那种结构?
答: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3分)。现在用的最多的是星形网(2分)。
7.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本题5分)
.答: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两种(1分)。数据报服务是无连接的,优点是速度快,简单灵活,缺点是无法保证可靠性(2分),虚电路服务则可以保证可靠性,但需要建立连接,比较复杂(2分)。

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知识总复习(试题)

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知识总复习(试题)

一、单选1.将数字数据进行模拟传输所需要的关键设备是( )。

A.编码译码器 B.调制解调器 C.信号放大器D.信号中继器2.路由器在ISO/OSI 开放系统参考模型中对应于(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D. 表示层3.数据链路层在OSI 参考模型的( )。

A.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第四层4.构成星型环拓扑的主要设备是( ) A.传输介质 B.通信适配器 C.各个站点D.连线集中器5.CSMA/CD 是IEEE 802.3所定义的协议标准,它适用( )。

A.令牌环网 B.令牌总线网 C.以太网D.快速以太网6.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 )。

A.多端口的中继器 B.单端口中继器 C.多端口网桥D.单端口网桥7.一个局域网与在远程的另一个局域网互连,则需要用到( )。

A.物理通信介质和集线器B.网间连接器和集线器C.路由器和广域网技术D.广域网技术8.TCP/IP 是一种( )。

A.通信协议B.互联网协议C.局域网协议D.传输层协议9.一个IP 地址为162.1.255.255,从以下几种说法中选一种最准确的说法是( )。

A.是一个B 类地址B.是一个在网络号为162.1的网段中直接广播的地址C.是一个一般地址D.是一个特殊地址10.一个IP 地址为127.0.0.1,对该地址的准确描述为( )。

A.回送地址B.用于内部广播的IPC.Internet 上一个普通IP 地址D.本地主机专用地址11.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联网计算机系统的( )。

A.硬件共享B.软件共享C.数据共享D.资源共享12.在( )中,每个工作站只能直接连接到一个公共通信通道。

A.总线型拓扑结构B.星型拓扑结构C.环型拓扑结构D.以上都不是 13.( )传输信号时,抗干扰性能最强。

A.同轴电缆B.双绞线C.电话线 D.光纤14.下列不属于通信子网层次的是(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15.10BASE-2代表是( )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及通信部分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及通信部分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及通信课程复习参考题型:简答题1.简述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总线拓扑的缺点:(1)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2.TCP/IP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答:TCP/IP的核心思想就是“网络互联",将使用不同低层协议的异构网络,在传输层、网络层建立一个统一的虚拟逻辑网络,以此来屏蔽所有物理网络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网络的互联3.请简述ISO/OSI参考模型每层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1)物理层:完成原始比特传输;(2)数据链路层:完成相邻结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4。

比较IS0/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数及对应关系。

(OSI参考模型共有7层层次协议,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参考模型主要有4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络层、主机网络层。

TCP/IP中的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TCP/IP中的传输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运输层,TCP/IP中的互联网络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TCP/IP中的主机网络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5.长20km、数据传输率为100Mbps的基带总线LAN,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试计算:1000比特的帧从发送开始到接收结束的最大时间是多少?1000bit/10Mbps+2000m/200(m/μs)=100μs+10μs=110μs 6.简述比特率与波特率的区别。

“波特率”表示每秒种传输离散信号事件的个数,或每秒信号电平的变化次数,单位为band(波特)。

即波特率所表示的是调制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线路上调制状态的变化数.“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为比特/秒,记作bits/s或b/s或bps或。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题一、选择题1.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产生的时间和名称是()A 1959年SAGEB 1969 SAGEC 1959年ARPANETD 1969年ARPANET2.IEEE802协议标准中不提供的服务原语有()A RequestB IndicationC ResponseD Confirmation3.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第N+1层之间的关系是()A第N层是第N+1层的服务提供者B第N+1层从第N层接收报文并添加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层与第N+1层没有直接关系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特性是()A 机械特性B 电气特性C 功能特性D 规程特性5.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A 建立和释放连接B 透明地传输原始比特流C 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 发送和接受用户数据6.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息单位是数据单元,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是()A SDUB PDUC IDUD SDH7.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是[1]( B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功能的是[2]( ).为数据分组提供路由功能的是[3]( )。

[1] A 1、2层 B 2、4层C3、5层 D 5.6层[2]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D传输层[ 3]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D传输层8.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包括()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C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9.不属于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技术是()A ASKB PCMC FSKD PSK10.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中,不属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有()A 线路交换B 数据报C 信元交换D 虚电路11.不属于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数据传输模式为()A 正常响应模式NRMB 异步平衡模式ABMC 非平衡响应模式NNMD 异步响应模式ARM12.UTP双绞线,指的是()A 屏蔽5类双绞线B 非屏蔽5类双绞线C 屏蔽3类双绞线D非屏蔽3类双绞线13.数据链路层进行的流量控制指的是()A 源端到目标端B源端到中间节点C 目标节点到目的端D相邻节点之间14. 不属于自动请求重复发差错控制的策略是()A 停等ARQ协议B后退N机制C 选择重发机制D滑动窗口机制15.透明传输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所谓透明性是指()A 传输的数据内容、格式及编码有限B传输数据的方式透明C 传输的数据内容、格式及编码无限D传输数据的方向透明16. 在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中,ACK表示()A 拆除建立链路B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确认C 请求远程站的相应D未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响应17.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为了达到数据的透明性,采用()A 0比特插入法B转义字符填充法C 增加冗余位D以上都不是18.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A 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C 面向字计数的同步协议D异步协议19.滑动窗口流控机制工作原理中,可直接传输并不需要确认的是()A 滑动窗口左边的数据B滑动窗口右边的数据C 滑动窗口内的数据D滑动窗口收缩的数据20.在数据传输的线路复用技术中,时分复用与统计时分复用的区别是()A 时分复用采用时间片控制,统计时分复用不采用时间片控制B 时分复用采用固定时间片控制,统计时分复用采用按需分配时间片控制C 时分复用采用预先扫描用户需求控制,统计时分复用不预先扫描用户需求控制D时分复用与统计时分复用在信道复用控制策略上基本相同21.局域网体系结构中,IEEE802.2描述了()层的功能A MACB LLCC CSMA/CD D Token Bus22.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功能A MAC子层和LLC子层B IP子层和MAC子层C MAC子层和TCP子层D LLC子层和ICMP子层23.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提供了()两种链路服务A TCP、UDPB 无连LLC、面向连接LLCC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D 网络层和传输层24. CSMA采用退避算法来决定避让时间,常用的坚持算法有()A 不坚持、1-坚持、II-坚持B 不坚持、1-坚持、P-坚持C 不坚持、1-坚持、N-坚持D 不坚持、1-坚持、连续坚持25. VLAN网的帧结构()A 与以太网帧结构完全相同B 与以太网帧结构完全不同C 与以太网帧结构不兼容D 在以太网帧结构中增加4个VLAN标记26.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A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B 帧交换、ATM交换、虚电路C 线路交换、包交换、存储转发交换D 帧交换、TAM交换、数据报27.计算机网络的存储转发分为()A 报文交换、帧交换B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C 线路交换、分组交换D 报文交换、TAM交换28.下列描述中,不属于IP层实现的功能是()A 尽力而为的不可靠传输服务B 数据报的路由选择与转发C 数据报的分段与重组D 确定主机进程间的接口29.C类地址的最高三个比特位,依次是()A010 B110C 100 D10130.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A 128.2.2.10B 202.96.209.5C 20.113.233.246D 192.168.0.131.现在要构建一个可连接14个主机的网络,如果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则子网掩码为()A 255.255.255.255B 255.255.255.248C 255.255.255.240D 255.255.255.22432.以下那组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正确标识了172.16.128.0---172.16.159.255地址块()A 172.16.128.0、255.255.255.224B 172.16.128.0、255.255.0.0C 172.16.128.0、255.255240.0D 172.16.128.0、255.255.224.033. IP地址为192.168.200.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则网络标识为()A 191.0.0.0B 191.168.200.192C 191.168.200.0D 191.168.200.12834.一个B类网络172.16.0.0,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92来划分子网,则理论上可以利用的网络数和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分别为()A 512、126 B1000、62 C 1024、62 D2、6235. IP层负责---------的通信,TCP层负责----------的通信:()A 主机到主机、进程到进程B 进程到进程、主机到主机C 进程到进程、端到端D 主机到进程、进程到主机36. 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TCP协议规定,在对发送端SYN确认信息中,同时捎带()以减少通信的量。

通信技术复习要点及答案

通信技术复习要点及答案

第一章1、三网是指哪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特点,组成部分?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网络的特点:信息通过网络以比特和字节流—电子信号的方式流动—无人能看得见以小的信息包传送速度快高度准确地传送到原定的目的地组成部分:计算机,联网硬件和软件3、因特网发展历程经历了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

4、因特网的接入级有哪些?大致上可将因特网分为以下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 NAP国家主干网(主干 ISP)地区 ISP本地 ISP校园网、企业网或 PC 机上网用户5、万维网是什么?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因特网的一部分,是图形化的,用鼠标点击的,带超级链接的因特网界面是一个资料空间,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送给使用者,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

第二章1、计算机网络按照传输技术划分有那些,各自工作方式是什么?按传输技术进行分类:广播式网络: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由网络的所有机器共享。

广播系统可将分组或包发送到所有目标、子集或某一个机器。

点到点网络:由一对对机器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一般来讲,小的、地理上处于本地的网络采用广播方式,而大的网络则采用点到点方式。

2、计算机网路按照作用范围有那些分类?按照通信介质有那些分类?网络拓扑结构划分?网络交换功能划分?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LAN、MAN、WAN、AN按通信介质划分:有线网、无线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星形结构、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总线形结构、环形结构按网络交换功能划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3、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中央网络互联网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对等方式4、什么是通信子网?子网通常在谈到广域网时才有意义,它指由网络经营者拥有的路由器和通信线路的集合;子网和主机构成了网络。

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

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

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福师1009批次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已发布在导学资料栏⽬,请⼤家依据此内容结合教材课件认真做好课程复习,有问题欢迎⼤家提出,⼤家⼀起学习讨论。

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教材为:计算机⽹络(第4版)潘爱民译清华⼤学出版社ISBN:7-302-08977/TP?.6349如学员使⽤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填空(每空1分,总17分)1、多点通信线路是在____________条通信线路上串接____________个终端,共享____________条通信线路与主机通信的⽅式。

2、电磁信号可以看成时间的函数,它可以是____________的或__________的。

3、决定局域⽹特征的主要技术有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技术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络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利⽤率以及⽹络应⽤等⽹络特征。

4、数据通信接⼝标准包含四部分内容,分别为_________特性、_________特性、_________特性和过程特性。

5、遵循⽹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络称为第代⽹络。

6、当全部信号的频率成分为某⼀频率的整数倍时,后者被称为____或____。

7、在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延迟: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选择题(每题2分,总60分)1、在终端相对集中的地点可以增加()与各个终端以低速线路连接,收集终端的数据,然后⽤⾼速线路传送给主机。

A.终端集中器B.前端处理C.路由器D.⽹关2、通信⼦⽹是由()组成的传输⽹络。

A.通信控制处理机B.前端处理机C.资源⼦⽹D.物理线路3、ARPANET是()⽹络。

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虚电路D.物理线路4、从下列传输介质中选择与其它不同的⼀项()。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期末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期末复习题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一、单选题。

1.在OSI网络体系模型中,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 A )。

A.比特流 B.报文C.分组 D.帧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多路复用技术?( D )A.波分多路复用B.时分多路复用C. 频分多路复用D.差分多路复用3.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T指的是以太网B.Base指电缆上传输的是基带信号C.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sD.10Base-T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4.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TCP协议工作在( C )。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C.传输层 D.应用层5.在OSI中,为实现有效. 可靠数据传输,必须对传输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完成这项工作的层次是( B )。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6.关于服务和协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N)层服务是通过(N)服务访问点提供给(N+1)实体的B.(N)层协议对于(N)层服务用户是透明的7.ICMP源抑制报文用来( A )。

A.向源主机通告网络拥塞情况B.向源主机报告目的地不可达C.向源主机推荐最佳路由D.向源主机汇报报文解析出错8.帧中继网络的功能层次包括( A )。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9.关于运输层的正确说法是( D )。

A.运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主机之间的通信B.运输层属于面向通信的层次C.运输层属于用户功能层次D.运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10.关于CSMA/CD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CSMA/CD是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B.全称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使用CSMA/CD技术,用户轮流占用信道D.其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先听后发”和“边发边听”11.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 D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题(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题(1)

一、填空题1.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和。

2.以太网规定了最长有效帧长为,帧间最小间隔为。

3.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是一个________类地址,其网络标识为________________。

4. 已知IP地址是,子网掩码是,那么其网络地址是。

5. 对每个经过的IP报文,路由器都会对其头部的TTL字段进行减运算,如果运算结果为,路由器将丢弃该IP报文。

6.网络适配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进行数据和的转换。

7.内部网关协议常用协议的有、,外部网关协议常用的协议有。

不用数据报而是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其IP数据报首部的协议字段值为。

9.在OSPF路由协议中,需要通过呼叫协议在网络中选举路由器和路由器,其它路由器将与它们建立邻接关系以交换链路状态数据。

10. 所谓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

11. 通信的真正端点并不是主机而是。

12. 运输层的端口号分为两大类:(1)(2)。

13. 若确认号=400,则表明到序号为止的所有数据都已正确收到。

14.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

网络协议主要的三要素是指、、同步。

15.时延是衡量网络性能的其中一个指标,它是由、、处理时延、排队时延组成的。

16. IP 数据报首部的长度包括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其首部长度的最小长度是字节,最大长度值达到字节。

兆标准以太网中帧总长度的最小值是字节,最大值是字节。

18. 因特网的域名系统DNS被设计成一个,并采用方式。

19. 交换结构是路由器的关键构件,实现交换常用以下三种交换方法:(a) 、(b) 、(c) 。

20. 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的域名和IP地址。

和ipconfig的作用分别是和。

22. 标准以太网10BASE-T中的“10”代表的数据率,“BASE”代表,“T”代表的意思。

23. 常用的ICMP询问报文有和。

24. ARP协议的作用是,查看ARP缓存使用的命令是。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从物理结构看,计算机网络可看做在各方都认可的通信协议控制下,由若干拥有独立_操作系统的计算机、_终端设备_、_数据传输_、和通信控制处理机等组成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资源包括:_硬件资源、_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3、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一-美国的ARPA网投入运行,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4、计算机网络是由_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的。

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是由一些网络_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则是由_用户资源和通信子网两个子网组成的。

5、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又称为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访问节点、转接节点、混合节点。

6、访问节点又称为端节点,是指拥有计算机资源的用户设备,主要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常见的访问节点有用户主机和终端等。

7、转接节点又称为_中间节点_,是指那些在网络通信中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网络节点,这些节点拥有通信资源,具有通信功能。

常见的转接节点有:集中器_____________ _、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

8混合节点又称为全功能节点,是指那些即可以作为访问节点又可以作为转换节点的网络节点。

9、通信链路又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类。

物理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一物理线路_,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逻辑链路是具备_数据传输控制_能力,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物理链路;在物理链路上加上用于数据传输控制的_硬件_和_软件_,就构成了逻辑链路。

只有在逻辑链路上才可以真正传输数据,而物理链路是逻辑链路形成的基础□—。

10、从逻辑功能上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为两个子网:_用户资源_子网和通信子网。

信设备_。

12、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_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各类网络_应用系统_。

13、网络通信协议是实现网络协议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算机通过使用通信协议访问网络。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题目类型:选择题(20),填空题(20),判断题(10),名词解释(30),简答和计算(20)1、HTML什么意思(P449)答: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WWW的基础之一,HTML文件由一系列称为标记的元素组成,标记用<>框定,大部分元素有起始标记和结束标记,部分标记只有起始标记。

所有HTML文件中的各种元素均有标记表示。

2、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分别为那层设备,相关概念答:集线器:物理层上面的连接设备。

集线器是一个多口的转发器,当从一条线路上接收到信号时,集线器会向其他线路转发。

通过一些接口,集线器便能为相应数量的电脑完成“中继”功能。

由于它在网络中处于一种“中心”位置,因此集线器也叫做“Hub”。

(P161)中继器(REPEATER):是网络物理层上面的连接设备。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OSI 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网桥(bridge):网络层的网络互连设备。

它是数据链路层设备。

最早是设计为把那些具有相同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子层的局域网互连起来而设计的。

(p168) 交换机:可被看成一具有M个输入链路和N个输出链路的设备,链路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用M*N交换机来表示。

(p227)路由器(Router)/网关:网络层的网络互连设备。

当一个网络中的主机要给另外一个网络中的主机发送分组时,它首先把分组送给同一网络中用于网间连接的路由器,路由器根据目的地址信息,选择合适的路由,把该分组传递到目的网络用于网间连接的路由器中,然后通过目的网络中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该分组最后被递交给目的主机。

(p333)3、ATM网络相关概念(p210)答:ATM是一种面向连接方式的技术,支持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在ATM网络中,虚电路的建立过程被称为信令。

ATM采用的是信元交换技术,信元是一个53个字节的固定长度的分组,其中48个字节为信息字节,5个字节为信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层协议 表示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运输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T第CP0/I1P章体系计结算构的机基网本络组概成 论
各种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 HTTP, FTP,
模拟信号 数字比特流
正文 PC 机 调制解调器
公用电话网
调制解调器
正文 PC 机
源系统
传输系统
目的系统
源点
输 发送器 入 数 据
发送 的信号
传输 系统接收器终点接收输输
的信号






第02章 物理层
信道的有关概念
课本P40
奈奎斯特定理
在无噪声 理想低通信道中,当带宽为W Hz,信号电 平为V级,则: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总复习
第0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重点内容: 三种交换方式的概念和比较 带宽、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的概念 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其要素 原理体系结构的层次划分(概念、数据传递过程) TCP/IP体系结构的基本组成
第0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三种交换方式的概念和比较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
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原第理0体1系章结计构算的层机次网划络分(概概论念、数据传递过
程)
OSI/RM 网络体系结构
主机A
七层模型
主机B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 长度。
第0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主要性能指标
RTT 往返时间
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接收到接收方的确认 为止,总共经历的时间。 包括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以及转发数据时 的时延。
第0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其要素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 约定即称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 三个要素组成:
00 01 10 10 00 11 01 10 00 00 00 11 10 11 00 10
波特率的周期是图中一个小格时间
n =1 n =2
第0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主要性能指标
时延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带宽
(传播)时延
链路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带宽
–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 很多情况下信噪比用分贝(dB) 表示
信噪比(dB)= 10log10S/N 如: 信噪比为30dB,则S/N=1000
第02章 物理层
传输介质的分类和特点
导向媒体 非导向媒体
曼切斯特和差分曼切斯特编码
SMTP, DNS 等
运输层
网际层
网络 接口层
TCP UDP IP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P: 网际协议
IP 可IP为可各应IE式P沙用v各eoT漏到rvCy样et各计rhP的iE式/n时Iv应gPe各器协o用ryv样t形e议程h的rin序状I族Pg网提的络供上服务
应用层
HTTP … SMTP DNS … RTP
运输层
TCP
UDP
网际层
IP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 1 网络接口 2 … 网络接口 3
T第CP0/I1P章体系计结算构的机基网本络组概成 论
5 应用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数据据链链路路层层 1 物理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连接建立
三种交换的比较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报 文
分组交换

数据传送
报文

连接释放
报 文 t
A B CD
比特流直达终点 数据传送 的特点
ABCD
报文 报文 报文
存储 存储 转发 转发
ABCD
分组 分组 分组
存储 存储 转发 转发
第0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主要性能指标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延 利用率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第02章 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信道的有关概念 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 传输介质的分类和特点 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的概念 宽带接入技术基本概念(xDSL、HFC、FFTx)
第02章 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 一些特性,即:
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 = 2Wlog2V b/s
(V:信号电平的级数,在二进制中,仅为0、1两级)
香农定理
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 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 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比特率) C 可表达为
C= W log 2(1+S/N) b/s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 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
意义。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第02章 物理层
通信系统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
数字比特流 模拟信号
第0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主要性能指标
速率
比特率和波特率
波特率:M Baud (Baud即波特,是波特率的单位, 每秒中发生信号变化的次数 ,也可也说是码元变化的
次数)
如果:一个码元携带n比特的信息量,其中n = 这里N指的是码元可以取多少个离散值。则
log2N,
比特率:n M bit/s
0 11 0 0 0 1 0 111 0 0 0 1 0
编码规则
– (M)每个码元中间都有一个电平跳变(同步时钟),分为 前后两个半位,负跳变为“0”,正跳变为“1”。
– (DM)每位数据中间电位跳变只作发方时钟信号,数字信 号取值由位开始时有无电位跳变决定。 “0”,电位求反, “1”,保持电位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