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MicrosoftPowerPointPPT课件
合集下载
12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12册古诗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7b9a8e76eeaeaad1f330e6.png)
2020年10月2日
14
作者及战士们盼望有治军有方、应用 善战的将领带领战士平定边乱,早日 结束战争,与亲人团聚;同时从另一 侧面斥责了当朝的将领统兵无能,不 关心战士疾苦。
2020年10月2日
15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汉代乐府民歌
1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 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 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 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 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 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 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 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 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 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2020年10月2日
13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 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 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 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 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 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 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 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八年级12课唐诗五首ppt课件
![八年级12课唐诗五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3f662df61fb7360a4c65d5.png)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我发愁。
可编辑ppt
25
自学指导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神话 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
* 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 ”,“昔人”和“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 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在诗人心中布上一 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 在的铺垫
可编辑ppt
21
自学指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1)昔人:传说中的骑鹤仙人。 (2)余:剩下。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离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可编辑ppt
22
自学指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1)返: 返回。 (2)悠悠:游荡的样子。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 意境相似,这两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7崔颢《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直接抒发 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可编辑ppt
5.《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 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编辑ppt
15
黄鹤楼
“天下江南第一楼”
可编辑ppt
16
n岳阳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1
❖ 4、“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可编辑ppt
25
自学指导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神话 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
* 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 ”,“昔人”和“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 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在诗人心中布上一 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 在的铺垫
可编辑ppt
21
自学指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1)昔人:传说中的骑鹤仙人。 (2)余:剩下。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离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可编辑ppt
22
自学指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1)返: 返回。 (2)悠悠:游荡的样子。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 意境相似,这两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7崔颢《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直接抒发 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可编辑ppt
5.《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 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编辑ppt
15
黄鹤楼
“天下江南第一楼”
可编辑ppt
16
n岳阳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1
❖ 4、“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ppt课件
![古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a0af9133687e21ae45a9c0.png)
答案:这两句诗纯用名词组成,勾画了一幅乡村破晓清冷的风景画,把 “早行”写得生动而又逼真,真切地反映了出门在外的旅人辛劳的情状 和清苦的心境。
17
(三)语序的变换: 在诗词中,语序的变换,有时是为适应声律的要求。
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苏轼:“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序的变换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 杜甫《秋兴》(第八首):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13
“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 ——(清) 沈德潜
14
(二)不完全句: 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 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 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 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
15
1、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 纯洁的情操。
22
2.常见技法: 渲染、象征、白描、 比兴、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
23
(二)关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反问 排比、反复、对偶、衬托、 借代。
24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 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4
行香子 (苏轼·北宋)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休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不如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7
(三)语序的变换: 在诗词中,语序的变换,有时是为适应声律的要求。
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苏轼:“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序的变换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 杜甫《秋兴》(第八首):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13
“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 ——(清) 沈德潜
14
(二)不完全句: 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 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 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 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
15
1、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 纯洁的情操。
22
2.常见技法: 渲染、象征、白描、 比兴、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
23
(二)关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反问 排比、反复、对偶、衬托、 借代。
24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 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4
行香子 (苏轼·北宋)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休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不如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教学课件 (共101张PPT)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教学课件 (共10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567a6df121dd36a22d8240.png)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 诗的精妙所在。
【答案】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 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 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 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 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
3. 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答案】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 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 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 “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 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 的安详宁静。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 线。
内容: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揣摩诗中感情:
想到被排挤出朝庭之外 ——苦闷抑郁 看到边关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 ——感慨赞美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红楼梦》 第四十八回,对于 “大漠 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香菱说: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 ‘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 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注释: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
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
译文:
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大家相 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 在山冈。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精读品味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 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这两句 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 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 依的愁绪涌上心 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
12《古诗三首》课件(共69张PPT)
![12《古诗三首》课件(共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a262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f.png)
jì
祭 祭奠
nǎi
乃 康乃馨
xūn
熏
熏陶
háng
杭
杭州
shì
恃
恃强凌弱
āi
哀 哀叹
hài
亥 己亥
jū
拘 拘束
多音字
觉 jué 发觉 jiào 睡觉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 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 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 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 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从此山河破碎,不 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 金屈膝投降,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 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解释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句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 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 心痛。
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 势的看法。
古诗三首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同学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 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 珠。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古诗三首。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后借助教材注释。说说诗的大意。 3、边读边想: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
解释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创优公开课课件(共73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创优公开课课件(共7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62b7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4.png)
通篇用比 托物言志 抒情委婉 耐人寻味
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
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
怀才不遇之苦。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要粉烈千
留骨火锤
清碎焚万 石 白身烧凿 灰 在浑若出 吟
人不等深
间怕闲山
1 知诗人,解诗题
目 2 吟说石灰历程
录
3 体悟诗人品质
里
的
君言丈夫无意气,试问燕山那得碑。
“ 燕
——南北朝 庾信《杨柳歌》
山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 李白《北盛行》
体悟诗情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铁络脑,快走踏清秋。
“络脑”是指马笼头,一个“金”字,体现了马所佩戴 的鞍具的贵重,象征着马受到重用。“何当”领起设问,强 烈的传达出无限企盼之情。
凝听“竹”音
四时不谢之兰,
百节长青之竹,
万古不败之石, 千秋不变之人。
——郑燮
郑燮一生多画兰、 竹、石,为何?
体悟“竹”神
体悟“竹”神
读本诗,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形象,用
下面的句式说话:
这是一棵
的竹子。
提示:抓住诗中关键词语,分析竹 子的内在品质。
体悟“竹”神
“咬”字使竹人格化,不仅写出了竹子 牢牢扎根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竹子不畏艰 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知诗人,解诗题
《竹石》写“竹”还是写“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 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凝听“竹”音
凝听“竹”音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课件(共35张PPT).ppt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课件(共35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1ed6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6.png)
理解诗歌大意 (第一部分)
拟声词
水中的陆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一种水鸟(鱼鹰)传 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美好 善良美好 的样子 的女子
配偶
理解诗歌大意 (第二部分)
长短不齐
捞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一种可食的水草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时;寐:睡时。指日日夜夜。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诗经的内容题材和分类
《风》
《雅》
《颂》
十五《国风》
从不同地区采集 的土风歌谣
《大雅》 《小雅》 《周颂》《鲁颂》《商颂》
周王朝直辖地 区的正声雅乐
宗庙祭祀之乐
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
宫廷宴享或诸侯来朝会时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直言其事,直抒其情,铺陈排比(平铺直叙地表达情感或事件)
Hale Waihona Puke 让我们行走于古老而浪漫的诗行,去寻找想要的答案……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什么是“雎鸠”?
雎鸠是一种水鸟,朱熹说它“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 而不相狎”。它真挚而庄重有度,是爱情专一的象征。
➢ 漫步诗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看了到什么景象?
“关关”,雎鸠应和之声。雌雄雎鸠相互应和,声音婉转动听, 眼前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在求之不得时,他饱受相思之苦,却没有轻言放弃,也没有见异思迁,更 没有死搅蛮缠,而是热烈追求,深切思念,一如既往地坚持、守护。
深情、专一、懂得尊重
君子之风
➢ 君子“求之不得”,他有没有一直陷在相思的痛苦中,自甘 沉沦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abd4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3.png)
2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2.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 的韵律美。 3.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 领悟其意境。
3
课件PPT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
作者档案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 遍野, 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 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9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 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 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 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指大雁北飞。
25
生难字词
课件PPT
【胡天】指胡地的天空,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点燃的烽烟。
【长河】 即黄河。 【萧关】 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 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 唐代边陲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 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 这里代指边防前线。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 之弟。常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 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 下省。后弃官还乡。放诞纵酒,其 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 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流露出 颓放消极思想,表现对现实不满。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 子集》 (一名《王无功集》)。
39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了解作者,熟读并背诵。 2.诵读诗词,品味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准确生动的语言。
12 唐诗五首 (共97张PPT)
![12 唐诗五首 (共9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c9cfc584868762caaed5fb.png)
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这两句诗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大漠中两幅最具 特色的奇景。运用对仗的手法,讲“大漠”与“长河” 对举,笔触粗犷,景象宏大,在这宏大的背景中,又将 “孤烟”与“落日”对举,使得画面意境雄浑,色调壮 美。特别是一“直”一“圆”连个很简单的几何图形式 的修饰语,将烟与日的形态写得惟妙惟肖。这竖直的烟 与平旷的大漠相配合,圆圆的日与长长的河相配合,勾 画出一幅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所展示的“千古奇观”。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 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 将落日映衬得更红更圆。
主旨归纳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 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 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 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 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 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ī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巧用典故,“空余”含仙人乘鹤而去之意, 使人想象传说中的仙人在此登楼驾鹤而去的情 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 之感。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 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不再回返,只有白 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ppt课件60页精品ppt课件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ppt课件60页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86f4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b.png)
——层次丰富
色彩美:
Hale Waihona Puke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 闪闪
——鲜明优美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 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大破敌军。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 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 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 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诗文全解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句解: 在黄昏的时候, 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 望,彷徨徘徊心中没 有主张。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为 下文写景作铺垫。
诗文全解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句解: 每一棵树都凋谢 枯黄,每一座 山峰都涂上落 日的余晖。
秋野近景此处是远景,承接上文“望”。怎不 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情。这是“望”中所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学习古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意思: 远渡荆门山外,到古老的楚国漫游。 首联叙事,交代了什么?
注释:
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车简从 。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 。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居 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2.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信号。 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日暮:傍晚的时候。 乡关:故乡。关,门。 烟波江上:江上的烟雾波涛。
崔颢的《黄鹤楼》究竟写得好在哪里?——
色彩美:
Hale Waihona Puke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 闪闪
——鲜明优美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 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大破敌军。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 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 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 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诗文全解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句解: 在黄昏的时候, 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 望,彷徨徘徊心中没 有主张。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为 下文写景作铺垫。
诗文全解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句解: 每一棵树都凋谢 枯黄,每一座 山峰都涂上落 日的余晖。
秋野近景此处是远景,承接上文“望”。怎不 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情。这是“望”中所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学习古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意思: 远渡荆门山外,到古老的楚国漫游。 首联叙事,交代了什么?
注释:
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车简从 。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 。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居 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2.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信号。 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日暮:傍晚的时候。 乡关:故乡。关,门。 烟波江上:江上的烟雾波涛。
崔颢的《黄鹤楼》究竟写得好在哪里?——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PPT(完整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cf5f5f03d8ce2f006623a6.png)
编辑版
52
•53、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编辑版
53
• 5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艳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欲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编辑版
54
• 55、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编辑版
55
•56、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编辑版
56
• 57、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编辑版
57
58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编辑版
49
• 50、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编辑版
50
• 5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编辑版
51
• 52、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42
4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编辑版
43
• 44、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编辑版
《古诗》课件PPT
![《古诗》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0a00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f.png)
重视。
通过古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
素养。
古诗教学不断创新,结合多媒体 技术、互动教学等方式,使学生 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
力。
在文学创作中的借鉴与创新
古诗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为现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和素材。
现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 借鉴古诗的意境、表现手法和 语言技巧。
《古诗》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古诗内容与主题思想 • 古诗艺术手法与技巧 • 古诗鉴赏与评价标准 • 古诗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CATALOGUE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环境
唐代盛世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时期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白居易是唐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朴实而著 称,被誉为“诗魔”。
杜甫
杜甫是唐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以深沉、雄浑、豪放而著称 ,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品风格特点
李白《将进酒》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豪放不 羁的诗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
生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杜甫《春望》
04
CATALOGUE
古诗鉴赏与评价标准
鉴赏方法指导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 歌的意境。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
品味语言法
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感 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和情感美。
评价标准介绍
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是否深刻、新颖、有启发 性。
通过古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
素养。
古诗教学不断创新,结合多媒体 技术、互动教学等方式,使学生 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
力。
在文学创作中的借鉴与创新
古诗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为现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和素材。
现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 借鉴古诗的意境、表现手法和 语言技巧。
《古诗》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古诗内容与主题思想 • 古诗艺术手法与技巧 • 古诗鉴赏与评价标准 • 古诗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CATALOGUE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环境
唐代盛世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时期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白居易是唐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朴实而著 称,被誉为“诗魔”。
杜甫
杜甫是唐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以深沉、雄浑、豪放而著称 ,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品风格特点
李白《将进酒》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豪放不 羁的诗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
生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杜甫《春望》
04
CATALOGUE
古诗鉴赏与评价标准
鉴赏方法指导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 歌的意境。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
品味语言法
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感 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和情感美。
评价标准介绍
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是否深刻、新颖、有启发 性。
古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精品文档
![古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0b7b10accbff121dd36833a.png)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东汉末年)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夏日田园杂兴
小妇连宵上绢机, 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 留得黄丝织夏衣。
夏日田园杂兴
下田戽水出江流, 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 丁男长在踏车头。
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田园杂兴
12唐诗五首共43张精品PPT课件
![12唐诗五首共43张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b92e6b844769eae009edd4.png)
傍晚 徘徊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小牛,这里指牛群
泛指猎获的鸟兽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 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 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 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 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落日”)
使至塞上(结构思路)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远在西北边塞。 (写使者进入边塞)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 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 “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 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 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 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细节探究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 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 山水画。
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 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 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 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 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 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小学生129篇古诗文上ppt课件
![小学生129篇古诗文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3eebc5af45b307e971973e.png)
2021精选ppt
14
14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2021精选ppt
15
15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2021精选ppt
22
22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2021精选ppt
25
2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2021精选ppt
11
11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2021精选ppt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眉鸟
(北宋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咏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夏日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 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 柳阴亭午正风凉。
夏日田园杂兴
千顷芙蕖放棹嬉, 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 时有惊忙小鸭飞。
夏日田园杂兴
采菱辛苦废犁鉏, 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夏日田园杂兴
蜩螗千万沸斜阳, 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 梦魂争得到藜床?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短歌行
游山西村 陆游(宋)
l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夏日田园杂兴
五月江吴麦秀寒, 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 田水今年一尺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夏日田园杂兴
二麦俱秋斗百钱, 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 接到西风熟稻天。
夏日田园杂兴
百沸缲汤雪涌波, 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 绵茧无多丝茧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东汉末年)
龟虽寿
(曹操 东汉末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1) ✎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夏日田园杂兴
小妇连宵上绢机, 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 留得黄丝织夏衣。
夏日田园杂兴
下田戽水出江流, 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 丁男长在踏车头。
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田园杂兴
槐叶初匀日气凉, 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 闲客清阴满北窗。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将进酒 李白
l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华山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