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属液态成形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概述
铸造产品称为: 铸件、铸锭、铸坯、铸带等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1. 适应性强
铸件重量:几克 ~ 几百吨 铸件壁厚:0.5 毫米 ~ 1 米 铸件长度:几毫米 ~ 十几米 铸件材质:铁碳合金(鋳铁、鋳钢)、铝合金、铜合金、
镁合金、锌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速箱体(灰口铸铁)
精密铸造件(不锈钢)
水轮机铸件(铜合金)
箱体(铝合金)
叶轮(钛合金)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1. 适应性强
铸件重量:几克 ~ 几百吨 铸件壁厚:0.5 毫米 ~ 1 米 铸件长度:几毫米 ~ 十几米 铸件材质:铁碳合金(鋳铁、鋳钢)、铝合金、铜合金、
镁合金、锌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铸造方法几乎不受零件大小、形状和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
轧辊
异型件
装饰件
工艺品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2. 尺寸精度高
铸件比锻件、焊接件的尺寸精度高,更接近于零件的尺 寸,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
一、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特点
2. 尺寸精度高
铸件比锻件、焊接件的尺寸精度高,更接近于零件的尺 寸,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
形成的先进铸造技术
精密、优质化
精密成形与加工 近无缺陷成形
数字、网络化
数字造型 虚拟制造
网络制造
精确铸造成形 金属熔体的纯净化、致密化
铸造工艺CAD,铸造模具CAD/CAM一体化 铸造过程宏观模拟及工艺优化 铸件组织微观模拟及性能预测 分散网络化铸造系统
高效、智能化
快速制造 自动化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
快速原形及快速制模 铸造过程自动检测与控制,铸造机器人的应用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之金属液态成型(ppt 101页)_5572
§1-2 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温度 温度
1. 逐层凝固 2. 糊状凝固 3. 中间凝固
a bc
液相线
S
液相线 固相线
影响铸件凝固方 成分 式的主要因素 :
固
表层
液
中心
(1)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固
表层
液
中心 表层 中心
凝固区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愈小,凝固区域愈窄, 愈倾向于逐层凝固 。
浇口杯
出气口
流动性(cm)
温度(℃)
30 0 20 0 10 00
80
60
40
20
0
Pb
20
40
60
80 Sb
合金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学成分所决定的结晶特点
温度(℃)
流动性(cm)
300 200 100
0 80 60 40 20 0
Pb 20 40 60 80 Sb
a)在恒温下凝固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凝固
上型
合金的线收缩受到铸型、 型芯、浇冒系统的机械阻 碍而形成的内应力。
机械应力是暂时应力。
下型
2.热应力
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 以致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应力。
T
1
TH
1
Hale Waihona Puke 2塑性状态++-
t0~t1: t1~t2: t2~t3:
11
T临
22
2
T室
弹性状态
t
二、浇注条件
(1)浇注温度 一般T浇越高,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越强。 (2)充型压力 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越大,
金属的液态成形原理资料PPT课件
合金成分和温度
铸件的收缩
铸型、型芯条件
铸件结构
第23页/共47页
常用铸造合金的收缩率
合• 金铸造合含金从碳浇量注,凝固浇直注到至冷却液到态室温的过凝程固中,其体固积或态尺寸缩总减收的现缩 种类象,称(为收%缩)。收缩是温铸度件产生缩收孔缩、缩松、收裂缩纹、变形收的根缩源。 (%)
• 液态收缩
铸造• 碳钢•
(1)这是由于薄壁铸件的铸型冷却作用强,薄壁断面温 度梯度大,倾向于逐层凝固。因此收缩小的灰铸铁可消除 缩孔,获得致密铸件;而收缩较大的薄壁铸钢、有色合金 铸件会出现轴线缩松,但其表层组织致密。
第34页/共47页
(2)锡青铜,铝硅合金等凝固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倾 向于糊状凝固,用顺序凝固也难以消除缩松,采用 冷铁(或金属型铸造)及同时凝固原则,可保证其 表层组织致密。
1、合金的收缩 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至凝固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体
积和尺寸减少的现象---.是铸件许多缺陷(缩孔,缩松, 裂纹,变形,残余应力)产生的基本原因.
收缩的几个阶段 1) 液态收缩(T浇 — T液) : 从金属液浇入铸型到开始 凝固之前. 液态收缩减少的体积与浇注温度至开始凝 固的温度的温差成正比. 2) 凝固收缩(T液 — T固): 从凝固开始到凝固完毕. 同一类合金,凝固温度范围大者,凝固体积收缩率大.如 : 35钢,体积收缩率3.0%, 45钢 4.3%。 3) 固态收缩(T固 — T室) : 凝固以后到常温. 固态 体积收缩直观表现为铸件各方向线尺寸的缩小,影响 铸件尺寸精度及形状的准确性,故用线收缩率表示.
铸件内部就发生内应力,即铸造应力。内应力是铸 件
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按阻碍收缩的原因分为:
1)热应力
金属液态成形教学课件.
三种凝固方式示意图
铸件质量与其凝固方式密切相关。一般,逐层凝 固时,合金的充型能力强,便于防止缩孔和缩松;糊 状凝固,则难以获得结晶紧密的铸件。
影响凝固方式的因素
•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愈小, 凝固区愈窄,愈倾向于逐层凝 固;反之,则倾向于逐层凝固。 铸件的温度梯度 当合金成分已确定,凝固 区的宽窄,取决于其内外层的 温度梯度。铸件的温度梯度愈 大,凝固区愈窄,愈倾向于逐 层凝固。铸件的温度梯度愈小 , 凝固区愈宽,愈倾向于糊 状凝固。
合金的总收缩为上述三种收缩的总和。其中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形成铸件的缩孔和缩松,固 态收缩使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合金的收缩量可用体收缩率和线收缩率来表示。 体收缩率:单位体积的变化量。 线收缩率:单位长度的变化量。
• 液态收缩时,合金从浇注温 度冷却到液相线温度。(体 收缩) • 凝固收缩时,合金从液相线 温度冷却到固相线温度。 (体收缩) • 固态收缩时,合金从固相线 温度冷却到室温。 (线收缩)
• 同时凝固原则适用于收缩小或壁厚均匀的薄壁铸件,采用同时凝 固原则,铸件热应力小,但在铸件中心往往产生缩松。
• 对结构复杂的铸件,既要避免产生缩孔和缩松,又要减小热应力, 防止变形和裂纹,这两种凝固原则可同时采用。
• 合理应用冒口、冷铁等工艺措施 冒口一般设置在铸件厚 壁和热节部位,尺寸应保证 比补缩部位晚凝固,并有足 够的金属液供给,形状多为 园柱形。 冷铁通常是用铸铁、钢 和铜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激冷 物,与冒口配合,可扩大冒 口的有效补缩距离。
防止措施:使芯撑、冷铁表面保持干燥,无油无 锈。
1.合金的流动性
(1)慨念: 指液态金属的流 动能力,在铸造过程中即表现 为液态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 合金流动性的大小,通常以螺 旋形试样的长度来衡量。
第七章 金属液态成型
一、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一)铸件的壁厚
壁厚合理、壁厚均匀、符合凝固原则
(二)壁的连接
圆角连接、避免交叉、逐渐过渡
(三)避免变形、开裂
结构对称、加强筋合理、自由收缩
结构圆角
铸件的壁 厚且均匀
壁间大角 度连接
交叉接头
交错接头
环状接头
圆角过渡
倾斜过渡
复合过渡
大平面的设计
平 板 的 设 计
的流动性有何关系? 2、缩孔、缩松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特点
是什么?对铸件的影响如何? 3、铸造应力是如何产生的?有何危害?如
何防止?
预习
金属的可锻性及影响因素,常用 金属材料的可锻性。自由锻、板料冲 压的一般概念。
(二)缩孔与缩松 1、缩孔与缩松的形成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 则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 。大而
集中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称为缩松。
2、缩孔与缩松的防止 缩孔的防止:定向凝固(设置冒口和冷铁) 缩松的防止:选用结晶温度窄的合金、加大冷速
(三)铸造应力 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产生内应力 1、热应力
(三)工艺参数的确定:
1、机械加工余量和最小铸出孔 取决于生产批量、合金种类、铸件大小、加
工面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及加工面在浇注时的 位置。
孔、槽的是否铸出,取决于工艺可能性和必 要性。
2、起模斜度 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留一定斜度。
3、收缩率 铸件冷却后的尺寸比型腔尺寸略为缩
小,为保证铸件的应有尺寸,模样尺寸 必须比铸件放大一个该合金的收缩率。
大平面倾斜结构
铸件结构与凝固原则
轮辐的设计
二、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一)铸件的外形
第七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
常用合金指铸铁、铸钢、铸铜、铸铝及其合金等。 1.铸铁 (1)灰铸铁 由于其流动性很好,可以浇注出薄而复杂的优质铸件; 收缩率较小,一般不必采取任何工艺措施,仅对C、Si质量分数 低的高强度灰铸铁采用同时凝固法防止应力即可。
二、悬浮铸造 悬浮铸造是在浇注过程中,将一定量的金属粉末加入到金属 液流里,使其与金属液掺和在一起而流入铸型的铸造方法。
第四节 铸造工艺新技术
图7-17 悬浮铸造浇注系统 1—供料斗 2—离心式集液包 3—旋转轴心线 4—直浇道 5—浇口杯
第四节 铸造工艺新技术
三、真空密封造型(V法造型) 真空密封造型,简称为真空造型。 1.金属液态成形原理
第二节 砂 型 铸 造
图7-6 震压紧砂原理图 1—工作台 2—模板 3—砂箱 4—震实气路 5—震实活塞 6—压实活塞 7—压头 8—震实进气口 9—震实排气口 10—压实气缸
第二节 砂 型 铸 造
图7-7 抛砂紧砂原理图 1—胶带运输机 2—弧形板 3—叶片 4—转子 5—模样
第二节 砂 型 铸 造
第四节 铸造工艺新技术
3)烘干、合型。 4)熔炼合金——目的是得到温度足够高且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金 属液。
5)浇注、落砂、清理和检验。 3.特种铸造 1)金属型铸造 ① 优点——“一铸多型”节省材料和工时;组织致密、晶粒细小; 铸件精度高。 ② 应用——成批生产形状简单的非铁金属铸件,如铝合金活塞、 气缸体和铜合金轴瓦等。 2)压力铸造
1)液态金属流动性的概念——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是指液态金属本 质的流动能力,是衡量铸造性能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 2)液态金属收缩性的概念——液态金属的收缩性是指铸件在浇注、 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发生体积与尺寸减小的现象。 3)常用金属中灰铸铁的铸造性能最好。 2.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1)配型砂、配芯砂(造型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可塑性、 高的耐火性、良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等)。 2)造型、造芯(造型方法有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金属液态成形工艺原理
H0
P杯
v杯2 2g
0
P腔
v内2 2g
hi (2 - 1)
1. 充填下半型 设充填下半型时需要金属液m1,充填时间为t1。 以浇口杯液面和内浇道出口建立伯努利方程(能量方程):
H0
P杯
v杯2 2g
0
P腔
v内2 2g
hi
式中:
P杯 —— 浇口杯液面压力 P腔 —— 型腔内的液面压力 v杯 —— 浇口杯液面金属流动速度 v内 —— 内浇口出口金属流动速度 hi —— 浇注系统中某段的流体压头损失
§2.2 液态金属充型过程的水力学计算
三、计算结果
计算条件: a. 浇注系统为充满流动
封闭式浇注系统; 对于开放式的型腔液面要淹过内浇道。
b. 浇口杯液面保持不变
c. 型腔内压力与外界相同,即砂型透气性要好,有排气孔
1. 充填下半型 设充填下半型时需要金属液m1,充填时间为t1。 以浇口杯液面和内浇道出口建立伯努利方程(能量方程):
γ —— 重度(=ρg)
2. 充填上半型 设充填上半型时需要金属液m2,充填时间为t2。 以浇口杯液面和内浇道出口建立伯努利方程:
H0
P杯
v杯2 2g
0
P内
v内2 2g
hi
3. 充填整个铸型
设充填时需要金属液m,充填时间为t,则
m
F内 t 2gH均
式中 m为充填铸型所需金属液; t为充填时间; 为流量系数; H均为充型平均静压头。
学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液态金属的流动过程。
§2.2 液态金属充型过程的水力学计算 一、浇注系统的结构
§2.2 液态金属充型过程的水力学计算
一、浇注系统的结构
浇注系统:引导金属液进入和充满型腔的一系列通道。
第七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
缩松:分散在铸件内部分散而细小的缩孔,大多分布在 铸件中心轴线处、冒口根部、内浇口附近或缩孔下方。形成 的原因与缩孔基本相同。 缩孔及缩松使铸件力学性能下降,防止其发生的主要 措施是“定向凝固”,通过增设冒口、冷铁等一些工艺措施 ,使凝固顺序形成向着冒口方向进行,如下图。远离冒口的 部位先凝固,冒口最后凝固,使缩松和缩孔产生在冒口处。 或在铸件厚大部位增设冷铁,以加快该处的凝固速度。
第七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
什么是金属的液态成形: 即将液态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 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工艺方法,亦 称铸造. 金属的液态成形的作用: 金属的液态成形是制造毛坯、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 按铸型材料的不同,金属液态成形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 种铸造(包括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等)。 其中砂型铸 造产品成本最低,应用最普遍,所生产的铸件要占铸件 总量的80%以上。但工艺过程较复杂不易控制,,铸件内 部常有缩孔、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产生,导致铸件 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性能较低。
• (2) 浇注温度 • 浇注温度越高,液态合金的流动性越好,若过高,铸 件易产生缩松、粘沙等缺陷。一般浇注温度控制在:铸钢 1520~1620℃;铸铁1230~1450℃;铝合金680~780℃。 • (3)铸型填充条件 • 内浇道横截面小、型腔表面粗糙、型砂透气性差都会增加 液态合金的流动阻力;铸型材料的导热性过大,使液体金 属凝固快,同样会降低流动性。
f) 挖砂造型
活块造型是在制模时将铸件上的妨碍起模的小凸台,肋 条等这些部分作成活动的(即活块)。起模时,先起出 主体模样,然后再从侧面取出活块。其造型费时,工人 技术水平要求高。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带有突出部 分、难以起模的铸件。
活块造型
三箱造型的铸型由上、中、下三型构成。中型高度 需与铸件两个分型面的间距相适应。三箱造型操作 费工。主要适用于具有两个分型面的单件、小批生 产的铸件。
金属液态成形技术理论
7
目录
§7-1金属液态成形技术理论基础 §7-2常用液态成形技术或铸造工艺方法
§7-3常用合金的铸件生产特点
§7-1金属液态成形技术理论基础
1、铸造在制造业中的地位
金属液态成形技术就是工业生产中铸造,铸造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工业,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国家的制造业技术水平;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 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 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 消耗大户,我国的铸造业虽具有年产30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但铸件质量尤其是高品 质铸件与美、日、德、法等铸造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铸造工艺方法有许多,但其成形原理相同, 基本工序及流程相似。由于大多数金属材料 的熔点较高,故对装盛金属液的“容器”即 铸型的耐热性、退让性、溃散性、回用性等 要求较高。
3)铸造的特点
(1)突出的优点:①能一次性成形大且内腔复杂
的毛坯;②适应性广(铸件形状、大小、合金种类、 生产批量都几乎不受限制) 。
b、合理地浇注条件,采用加压补缩、离心浇注等技术防止(或消除)铸件在凝固 过程中产生缩孔和缩松。
对于体收缩大(或逐层凝固)的合金,宜采用顺序凝固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尤其 是缩孔。
对于体收缩小(或具有宽结晶温度范围)趋于糊状结晶的合金,由于液固两相共存 区很宽甚至布满整个断面,发达的枝状晶彼此相互交错而把尚未结晶的金属液分割成 许多小而分散的封闭区域,当该区域内的金属液凝固时,收缩得不到外来金属液的补 偿,而形成了分散的小缩孔,即缩松。这类合金即使采用顺序凝固加冒口的措施也很 难彻底消除缩松缺陷。因此,对于气密性要求不高,而要求内应力小的场合可采用同 时凝固措施来满足要求。
材料液态成形工艺
第一节 金属铸造工艺简介
2.收缩导致的铸件缺陷
(1)缩孔和缩松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金属液态收缩和凝
固收缩造成的体积减小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 ,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孔洞。其中容积 较大而集中的称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称缩松。 缩孔和缩松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分别见图7-6和 图7-7。使铸件的凝固按薄壁-厚壁-冒口的 顺序先后进行,让缩孔移入冒口中,从而获得 致密的铸件,如图7-8所示。
第一节 金属铸造工艺简介
(2)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造应力按其形成原因的不同,分为热应力、 机械应力等。
减少铸造应力就应设法减少铸件冷却过程中各 部位的温差,使各部位收缩一致,如将浇口开在 薄壁处,在厚壁处安放冷铁,即采取同时凝固原 则,如图7-9所示。
铸造应力是导致铸件产生变形和开裂的根源。 图7-10为“T”形铸件在热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情 况,虚线表示变形的方向。
,易产生浇不足、冷隔和粘砂等缺陷。铸钢的收缩性大 ,产生缩孔、缩松、裂纹等缺陷的倾向大 。
3.铸造有色金属 常用的有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等。它们大都具有
流动性好,收缩性大,容易吸气和氧化等特点,特别容 易产生气孔、夹渣缺陷。
六、新型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及其铸造性能 特点
第三节 砂型铸造
第三节 砂型铸造
根据造型材料不同,可将铸造方法分为砂型铸造 (Sand Casting Process) 和 特 种 铸 造 (Special Casting Process)两类。
图7-1所示为砂型铸造工艺过程示意图。
第一节 金属铸造工艺简介
第二节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一、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Mold Filling Capacity)是指液 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 力。
金属的液态成型(精)
6.1 合金的液态成型工艺理论基础
• 6.1.1 合金的充型能力 • 6.1.2合金的收缩性能 • 6.1.3 合金的偏析和吸气性
6.1.1 合金的充型能力
• 1.合金的充型能力概念 •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并获得形状完整、 轮廓清晰、尺寸准确的铸件的能力,称为 合金的充型能力。 • 2.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 ①合金的流动性 • ②浇注温度 • ③铸型特点
6.3砂型铸造方法
6.3.1各种造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 造型是砂型铸造的最基本工序,通常分为手工造 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 1. 手工造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 目前手工造型方法在铸造生产中应用很广。手工 造型时最主要的紧砂和起模两工序是用手工进行 的。手工造型具有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 备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但铸 件质量较差、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要求工人 技术水平较高。因此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特 别是重型和形状复杂的铸件生产。
• 2. 机器造型的特点和应用
震压式造型机的工作过程
6.3.2铸造工艺设计
• 1.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 (1) 浇注位置的选择 • ①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 或位于侧面。 • ②铸件的宽大平面应朝下。 • ③易形成缩孔的铸件应将截面较厚的部分 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 • ④应能减少型芯的数量, 便于型芯的固定、 排气和检验。
a) 堤坝式包底冲入法
b) 型内球化法
6.2.2.铸钢件
• 1.铸钢件的熔炼 • 2. 铸钢的铸造性能和工艺特点
6.2.3 有色合金铸件生产
• • • • • • 1.铸造铝合金 ① 铝合金铸造性能和工艺特点 ② 铝合金的精炼和变质处理 2.铸造铜合金 ① 铜合金铸造性能和工艺特点 ②铜合金铸造熔炼特点
液态金属成型
液态金属成型金属液态成型论文作者:刘永星摘要:金属液态成型又称为铸造,是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充填到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即铸件的方法,它是成形毛坯或机器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
工程材料除切削加工以外有各种成型方法,包括金属液态成型、金属塑性成形、材料连接成型、粉末冶金成型以及塑料、橡胶、陶瓷等非金属材料成型及复合材料成型等。
材料成型技术主要讲述金属材料成型和非金属材料成型,现对金属液态成型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金属液态成型、成型方法、生产流程、成型原理、选择成型依据一、金属液态成形金属材料在液态下成形,具有很多优点:(1)最适合铸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复杂内腔的铸件。
(2)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
(3)成本较低。
但液态成形也有很多不足,如铸态组织疏松、晶粒粗大,铸件内部常有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产生,导致铸件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性能低于塑形成行件;铸件涉及的工序很多,不易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稳定;由于目前仍以砂型铸造为主,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工作环境较差;大多数铸件只是毛坯件,需经过切削加工才能成为零件。
砂型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入砂质铸型中,待凝固冷却后,将铸型破坏,取出铸件的铸造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铸造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及各种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称为造型。
造型是砂型铸造最基本的工序,通常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手工造型时,填砂、紧实和起模都用手工和手动完成。
其优点是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
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铸件质量不易保证。
故手工造型只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生产率很高,是手工造型的数十倍,制造出的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加工余量小,同时工人劳动条件大为改善。
但机器造型需要造型机、模板以及特质砂箱等专用机器设备,一次性投资大,生产准备时间长,故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且以中、小型铸件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越窄,越倾向于逐层凝固。
2)铸件截面的温度梯度
对于一定成分的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已定,凝固方式取决 于铸件截面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越大,对应的凝固区越窄。 越趋向于逐层凝固。
影响温度梯度因素:合金性质,铸型的蓄热能力,浇注温度等
7.1.3、液态合金收缩、应力及变形
1.5 m 不锈钢船用螺旋推进器
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
砂铸(形状复杂,铸件表面粗糙)
拉模铸造
7.1 金属液态成形原理
金属液态成形原理就是将液体注入预先制作好的容器内腔中,待其冷却凝固 后取出,即得到所需的物品。
基本条件:合格的液体;盛液体的容器
流动性和收缩性是合金的主要铸造工艺特性。 7.1.1、液态合金的充型——铸件形成第一阶段
合金的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冷却到室温,
体积和尺寸缩小的现象。可用体收缩率εV 或 线收缩率εL 定量描述。
ε V = V0-V1 ×100% = αV (t0 - t1 ) ×100%
V0
ε L = L0 - L1 ×100% = α L (t0 - t1 ) ×100% L0
缩孔、缩松、裂纹、变形、残余应力等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g
(3)合金的铸型特点 结构越复杂,充型越困难。
7.1.2、液态合金的凝固
1. 铸件的凝固及影响因素
固相区; 凝固区; 液相区(影响最大)
(1)逐层凝固方式 特点:
① 铸件组织致密、紧实; ② 充型能力强,不易产生
铸造缺陷; ③ 流动性较好,铸件轮廓
清晰; ④ 断面固、液分界线清晰。 eg. 灰铸铁、低碳钢、铝硅
内应力的产生原因:热应力、机械应力。
① 热应力
——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不同部位由 于不均衡的收缩而引起的应力。
框形铸件热应力的形成
② 机械应力(收缩应力)
— 合金的固态收缩受 到铸型或型芯的机械 阻碍而形成的应力。
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 工艺方法:
借助于冷铁使铸件 实现同时凝固。
冷铁 — 为增加铸件局部冷却速度,在 型腔内部或工作表面安放的金属块。
①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 金属元素(碳)熔和在一起,所构成具有
金属特性的物质。 特点:
[硬度、强度]合金 > [硬度、强度]纯金属
②充型— 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1、合金的充型能力
熔融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 铸件的能力——合金的充型能力
影响因素: 熔融合金流动性、铸型性质、浇筑条件 和铸件结构等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①合金的种类和化学成分
不同种类的合金其流动性不同,同一种 类不同成分的合金其流动性也不相同。
流动性最好
最差
灰口铸铁 → 硅黄铜 → 铝硅合金 → 铸钢
不同结晶特征的合金的流动性
a)流动性最好,凝固后的表面较平滑; b)流动性较差,凝固后的表面粗糙。
2、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2)合金的浇注条件 a. 浇注温度(T) T 越高(有界限),充型能力越好。 b. 充型压力 流动方向上所受压力越大, 充型能力越好。
第七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 (铸造)
铸造 — 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型腔, 经 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铸件的方法。
铸造实质:液态成形。 • 铸件大小、重量不限; • 可生产复杂外形和内腔的铸件; • 制造成本低,废品可重熔; • 生产过程较复杂,铸件质量不稳定; • 劳动条件差。
铸件示例
金属铸件
680 Kg
冷铁分为内冷铁、外冷铁两种。
<2> 铸件的变形与防止
(a) 板 I 受拉,板 II 受压 → 板 I 内凹,板 II 外凸。 (b) 板 I 受压,板 II 受拉 → 板 I 外凸,板 II 内凹。
防止铸件产生变形的措施:
① 设计时,应尽量使铸件壁厚均匀、形状 对称,避免金属聚集;
② 铸造工艺上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 ③ 采用“反变形”工艺; ④ 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自然时效、人工
合金、纯铜、纯铝等。
(2) 体积凝固方式
特点: ① 铸件组织不致密; ② 充型能力差,易产生
铸造缺陷; ③ 流动性较差;
eg. 球墨铸铁、高碳钢、
铝铜合金、锡青铜等。
(3) 中间凝固方式
—— 介于逐层凝固和 糊状凝固之间的凝固方 式。
eg. 中碳钢、高锰钢、
白口铸铁等。
2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
(2)缩松 —— 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 小缩孔。
形成原因: • 收缩得不到及时补充; • 糊状凝固,被树枝晶体分隔区域难以实现补缩。
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
液态收缩 和 凝固收缩 导致。
3). 缩孔与缩松的防止(都会降低机械性能) (1)合理铸造合金
选择共晶成分的合金或结晶 温度范围窄的合金.
(2)顺序凝固
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Ⅰ→Ⅱ→Ⅲ
(3)合理确定铸件的
浇注工艺
加压补缩;离心浇注 (浇注系统布局…)。
冒口、冷铁的应用
常用冒口种类
4.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件的固态收缩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应 力称为铸造内<1> 内应力的形成和预防
产生作用: 液态合金与铸型之间的热交换—流动时间 液态合金在铸型中的动力学条件—流动速度
改进充型能力措施: 延长液态合金的流动时间; 加快液态合金的流动速度
2、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1. 合金的流动性
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 衡量方法: “螺旋形流动性试样”法。
螺旋形流动性试样示意图
液态合金的充型
合 金 收 缩 的 三 个 阶 段:
(1)液态收缩 合金从 T浇注 → T凝固开始 间的收缩。
(2)凝固收缩(产生缩孔、缩松、裂纹) 合金从 T凝固开始 → T凝固终止 间的收缩。
(3)固态收缩(易产生铸造应力、变形、裂纹等。) 合金从 T凝固终止 → T室 间的收缩。
浇注温度
凝固温度
室温
(1)
开始
终止
凝固收缩
(3)
2.影响收缩的因素
① 化学成分 不同合金的收缩率各不相同。 eg. 铸钢最大,灰铸铁最小。
② 浇注温度(T) T 越高,过热度越大 → 液体收缩越大。
③ 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 铸件的实际收缩率 < 铸件的自由收缩率
3. 缩孔与缩松(按孔洞的大小和分布)
(1)缩孔 —— 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 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逐层凝固的方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