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广播电视形态
广播电视形态
一.分类
(节目内容)六分法/四分法
(接收对象)年龄/行业
(播出编排)单一/栏目/板块
【利于编排/优秀创作队伍培养/打造名牌节目/稳定受众】(节目形态)综合/专题
(传播地域/选题范围/节目来源)
二.新闻节目
1.媒介地位
媒介竞争主体/主导
2.分类
A,新闻(现场直播/记录/系列/连续/追踪)
B,评论(《新闻纵横》/《焦点访谈》……)
【电视符号:屏幕文字语言/造型/图像】
三.文艺节目
1.电视剧(短剧/单本剧/系列剧/连续剧)
2.电视文艺晚会
3.音乐电视1981.0801MTV《录像杀死了广播电视》
4.电视益智节目
5.电视真人秀(自愿参与/竞争/真实/规定情境/主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之广播电视节目概述一、广播电视节目及构成要素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就一个台来说,至少包括三个层次:1、一套节目,即一个台每天以同一呼号或在同一频率、频道中播出的全部节目,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节目群,形成时间的顺时链;2、一个节目,即在特定时间段、连续播出的具体内容整体;这个节目既是顺时链的一环,自身又可由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的多次节目组成自成一体的历史链,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本层,又称作栏目;3、一次节目,即在当天某一特定时间播出的具体内容的整体,他是节目历史链的具体环节,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础层次。
这三个层次以统辖——隶属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台的有机节目系统。
如果一个台有几套节目,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有几个节目在播出。
这些节目之间又形成了共时链的关系。
整个系统形成了梯级构建。
而作为节目系统的基础层次的一次节目,本身也是完整的微观系统,往往包含着一系列下属概念,如报道形式、样式、体裁等。
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着多种分类。
如按内容性质,分为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按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分为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按播出方式,分为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按播出时间,分为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分为首播节目、重播节目和滚动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广播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各种声音按不同的特征,被划分为三个类别:语言、音响和音乐。
广播语言是指传播者在节目中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单纯语言表达,是广播运用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在新闻类广播节目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一种叫做新闻播音语言,一种叫做新闻报道语言,一种叫实况语言。
新闻播音语言,是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机构承担向受众口头传播语言信息(即“播音”)工作的人在播讲稿件时所使用的语言,其特点规范。
广播节目分类
一、广播节目分类:广播节目的基本形态按内容分有四类,即新闻类节目(以消息为主,特点是快、实、短、活,主要功能是宣传政策、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社会教育类节目(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为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节目。
主要特点:传播对象专一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知识性与新闻性的统一、教育特点与广播传播特点的统一。
主要功能与任务: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职业技能教育。
)、服务类节目(实用性强,能直接帮助受众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文艺类节目(是文艺与广播相结合的产物,用广播方式播送和传输文化艺术,使受众达到审美与娱乐目的的广播节目。
特征:包容性、群众性、渗透性.主要功能:娱乐作用、社会教育作用)二、珠江经济广播:珠江经济台是国内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节目以直播为主,强调双方交流,具有风格生活化、节目容量大、操作手法灵活等长处,四、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解说、边录音制作的。
现场采访、现场解说、现场录音是现场报道形式区别于其他录音报道形式的根本特点.主要特点:同步性和不可分割性、地点的不可变更性、即时性(现在进行时).现场直播:是对一个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步进行报道的大型广播形式,它以新闻现场的实况为注意声音信号源,以新闻现场发生的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在与新闻同步的情况下,由主持人或记者按照新闻事件的发生、发生过程边报道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边对新闻事件进行必要的介绍与评述。
现场直播的流程(确定选题—了解内容—研究方案—勘察现场—确定分工—准备文案—准备预件—现场布置)五、线性媒体、纯听觉媒体、伴随收听→广播语言是一种最符合人听觉习惯和思维特性的语言(不断产生疑问、消除疑问的过程)。
因此,广播语言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多用双音节、慎用单音节;慎用书面语,慎用文言词;注意避免音同义不同的谐音词,注意只带不清;慎用简称,尽量少用行话、专业名词和术语,对专业术语要进行必要的解释;适当重复,尤其是人名、地名、单位名;写短句子,避免用倒装句。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之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可以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扫描当今国内和国际电视屏幕,所有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各种元素在不同形态中互相渗透,元素嫁接和融合成为形态创新的本体策略。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题材、叙事、新闻、视听题材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的题目X围,政治,经济、文化等。
题材选择的三个X围:迅速的事实信息、丰富的情感信息、鲜明的个性信息叙事元素是电视新闻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和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属于基本叙事元素,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属于拓展叙事元素。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传播理念指导下,叙事元素的组合特点:1、主题事件化: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报道主题的载体。
勾勒、突出、深化报道主题。
2、事件故事化: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解释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吸引观众。
《60分钟》3、故事人物化: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
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切入来反映大主题。
4、人物个性化: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意细节的描述和拍摄,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神态、表情、动作,加深观众印象。
新闻要素包括时效、真实、新鲜、形象四个基本元素和重要、接近、互动三个拓展。
视听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元素。
视觉元素有1、画面(再现、实证、表意)、2、字幕(功能:说明字幕、复述字幕、信息字幕)(形式:整屏字幕、滚动字幕、插入字幕、特效字幕)3、动画: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事实。
听觉元素有1、音响(实况、背景、环境)2、同期声3、解说4、音乐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从“内容为王”的时代到“元素为王”和“结构为王”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有:模仿式:旧元素+旧结构借鉴式:新元素+旧结构嫁接式:旧元素+新结构孵化式:新元素+新结构(一)模仿式结构以市场率先尝试的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为标本。
新闻联播词语解释
新闻联播词语解释
新闻联播中国特有的一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早期一般指一家电台或者电视台制作的全域综合新闻节目,播出内容有本台联合域内下级广播电视新闻传媒进行采编,或下级广播电视新闻传媒单独采编向上报送。
播出报道时会注明参与采编的主体呼号。
现在的“新闻联播”一般指广播电台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全天新闻的综合要闻,涉及内容以时政、经济为主,兼顾军事、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少量社情民生、文艺娱乐、域外资讯等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1、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做的简明报答。
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广泛地传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时间,传达党哈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快、短、新、广、客观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它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的传播规律。
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特点是主题集中,内容广博,主题深刻。
3、两者异同:都是新闻的多次报道集合,新闻播出有连续性,信息传播的效果显著。
从题材选择上,前者是事件性新闻,突然发生的。
在报道时效上,前者注重时效性,是最新报道。
在报道序列上,前者的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不可更改的有序排列,后者是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
传播功能上,前者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消息的知情需求,并对灾难发生进行总结。
4、新闻专题是针对新闻题材所做的详尽的,生动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裁。
5、新新闻主义崛起于20C60N,在权威与理性受到怀疑,情绪主义蔓延西方的背景下产生,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不再遵从“客观性原则”,成为贴有个人标签,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个性新闻”。
新新闻主义摒弃了传统客观理论的虚伪的掩饰,坦然地竖起了主观主义的旗帜,而对包括人物心理活动在内的情景再现,更进一步地把新新闻主义的“客观”原则体现出来:主观性就是真理,现实存在离开了人就毫无意义,人类心理活动同样式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
基于此,新新闻主义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幕,以独特的主观方式观察,以文学化的笔法报道。
这种评论式的报道很有感染力,强调人的主观体验,以此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最真实的感受”,然而,新新闻主义同时也带来对“新闻”本质的争议,它带来“小报式的”煽情主义倾向和新闻报道的国度娱乐化弊端。
谈电视新闻专题的报道形态
谈电视新闻专题的报道形态摘要:从具体报道形式上看,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包括四个方面:新闻专题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详尽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回顾报道和调查报道。
关键词: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形态电视报道就是对最近发生的、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实质上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直接反映。
目前,电视新闻专题性的节目或栏目方式存在于各个电视台节目的广播电视系统中。
对于新闻报道的专题性,一般是一次报道一则新闻主题,大部分状况下是紧紧围绕一项重要新闻事情进行深层次发掘,有些情况下,很多新闻热点在类型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又归入某一新闻报道题材的统领下,为主要表现主题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客观事实依据。
从方式上看,依据视角不同,新闻节目专题可分成不一样的类型。
1、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又可分成积极的典型性和负面的典型性。
积极典型性就是指这些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事情发展趋向,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角色和个人事迹。
正面典型性的民生新闻报道,是向广大群众宣传先进人物事迹,集体形象,成功经验,它能启迪人,感人肺腑,是电视宣传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闻专题报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追求完美复原真实,切勿夸大浮夸。
无论是事物的两面性的新闻采访报道,都需要保证绝对真实。
真正的客观事实才是感染力的基础,离开真正的客观事实,新闻报道采访报道不仅没有发挥该有的激励和警告作用,并且也会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
比如在正面新闻采访报道中,如果不切实际,离开客观事实,还会丧失人们的信赖。
针对负面典型性的信息如果一概而论,不加分析,不仅没法说动听众,并且很容易引起新闻报道的诉讼。
二是注重人性化,摆脱单一化;以经典的电视报道为具体内容,以个性化的形象吸引住,感柒观众们,切勿“千篇一律”。
在具体工作中,存有很多新闻采访报道,或者因为没有把握住事情或角色的个性化,或者出自于宣传策划效果而主观性地提高,“杰出人物”不是只是“神灵”,这就导致了“写谁看谁写谁看”的难堪局面。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节目形态分析东方时空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节目形态分析东方时空东方时空是一档以新闻资讯和社会热点为主题的杂志型节目,每日播出时间为晚间19:00至20:30,是目前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台黄金时段的长寿节目之一。
本文将对该节目的形态进行分析。
一、节目概述东方时空从1995年开始广播,旨在通过报道当天国内外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时尚资讯等内容,为观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该节目主持人阵容庞大,数十名著名主持人轮流主持。
节目每天分为主题新闻、社会热点、时尚资讯、文化特辑、时政宏观五个板块,内容丰富全面。
二、节目形态分析1. 节目主题鲜明。
东方时空以新闻和社会热点为主题,传递信息内容丰富、面广、语言生动,能准确地反映国内外时政、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新闻热点。
2. 篇章结构清晰。
东方时空采取新闻点播形式,通过16个话题段子,多视角报道新闻事件,展现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让观众对新闻事件有直观的了解。
3. 同期配音生动。
本节目的镜头构图精美,拍摄角度独具匠心,同期配音生动,能够将新闻事件的情境真实逼近观众,让观众身临其境,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
4. 主持人风格明显。
本节目主持人庞大,数十名著名主持人轮流主持。
主持人风格各异,有的轻松幽默,有的庄重严肃,且谈吐流畅,形象鲜明,是东方时空形成了鲜明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5. 画面切割频繁。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东方时空对画面的切换频繁、流畅,能够充分展现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6. 专题制作精美。
为了深入报道新闻事件,东方时空采用了专题制作的形式,能够将新闻事件的不同层面呈现出来,真实、生动、有力度。
7. 情感倾向明显。
虽然东方时空的报道客观中立,但在一些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中,存在某些情感倾向,如侧重于对于恶性事件,进行谴责与抵制;重点强调反映社会民意,给予政府压力等等。
三、节目评价东方时空作为央视新闻台的一档品牌节目,具有信息量大、报道内容广泛、报道深入、形式多样的优点。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_节目形态分析_东方时空
14
《高端访问》是 《东方时空》的周日特 别节目,是央视最有影响的以专访外国元首、 政府首脑和各界知名人士为基础的大型人物 访谈节目。水均益是栏目的制片人和专访记 者。
15
16
《东方时空》的节目特色: 1、栏目形式 。
播报(说新闻)+评论报道(透视性报道、 组合式报道)演播室+新闻短片。
18
• 3、在节目的编辑手法上,形式更加的灵活。
•
运用到数据图,地图,漫画动漫,字
幕,编辑制作复杂关系图,现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电
影片段,同期声等多种方式。
19
4、栏目内容鲜活,讲求艺术性 《东方时空》从多方面、多角度提供资 讯,《东方之子》写人,《百姓故事》叙 事,《时空连线》反映现象,新闻性强, 更贴近民生,内容鲜活。《时空连线》在 反应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又有新闻评论,调 查等,合理的构建搭配,,既让观众能深 度地把握新闻,又能克服“审美疲劳”, 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
29
改版所存在的问题
最初的《东方时空》走的是一条融新闻、服务、娱 乐于一体的道路,收视情况很好。后来的几次改版,慢 慢剔除了与新闻性联系不紧密的几个子栏目,显示出了 要树立“纯新闻”模式的苗头。现在的《东方时空》子 栏目设置力求切合新闻性,但其中的《百姓故事》却很 难给人以“纯新闻”的感觉,而恰恰是这个子栏目做的 好看,观众爱看,收视率高,影响范围广,根本不可能 一下子被拿掉。那么,到底该如何平衡像《百姓故事》 这样的子栏目的风格和《东方时空》所追求的整体新闻 风格呢?
7
• 特点:
• 主体形式是记者与知名或者成功人士的 采访交流,记者在这里积极地参与对话, 成为与被采访对象的平等对话者。在这个 子栏目里,人们得到的是双方对话的原生 态信息,解说词已经退到了次到地位,是 对主题含义的解释。在镜头的运用上主要 是被采访对象言说的近景甚至特写,而记 者言说的镜头常常是带着被访对象的过肩 的双人镜头。
新闻广播业务第九章
第四节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说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征 电视新闻评论分类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说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 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 象表示的意见或态度。(《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 》,第22 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这一界定,区分了它和消息新闻的不同任务,前 者是报道事实,传播新闻信息,而新闻评论节目 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
新闻专题节目界说
新闻专题节目特征
新闻性
专题类新闻节目必须具有新闻性,即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这是新闻 专题区别于社教类专题节目的主要特点。 新闻性专题是围绕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新闻典型等展开的。报道要 有时效性,或是新近发生的事,或是适宜于当前形势需要的 对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题材,及时深入采访、挖掘,把思想内容和表现 形式都达到一定高度的完整节目呈现给观众,这是新闻专题的重要特 征。
例证: CNN 和凤凰台关于美国“9.11”事件的报道 CNN 关于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的报道
简 短
快和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样消息类新闻的任务是迅速 、简要地报道国内外大事,至于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的详尽分析、解释则是专题类电视新闻的任务。 由于要求快,每条新闻的播出时间都短,只能立足事件、 事态发生的现在来报道,即使用背景材料,也要用最简练 的语言与最典型的画面形象来说明问题。 新闻短,但不是短而空、短而轻、短而浅、而应是短而实 、而重、而厚而丰满。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电视新闻作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 专题 报道往往被视为重头新闻,是专题新闻中承载深度报道内 容的重要形式。
从题材内容上,专题报道可分为:
典型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综合回顾
广播节目形态概述
04
广播教育节目形态
语言学习类节目
总结词
语言学习类节目是广播教育节目中重要的一种节目形态,旨在教授外语或地方方 言,帮助听众提高语言能力。
详细描述
这类节目通常采用教师和学生对话的形式,或者由主持人进行解说,配合录音资 料,以录音、录像或者网络等形式播放。节目内容涵盖各种语言,包括英语、日 语、法语、汉语等,以及一些地方方言,如粤语、四川话等。
以最快的速度向听众播报新闻,通常以 短消息、快讯等形式呈现。
全面覆盖
涉及国内外各类新闻,包括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客观公正
以客观、公正、中立的态度播报新闻, 不偏不倚。
简洁明快
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让听众迅速 了解新闻内容。
新闻访谈类节目
访谈嘉宾
邀请各类嘉宾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热点话 题进行深入讨论。
现状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广播 节目形态面临着挑战和转 型,但仍然在传统媒体市 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广播节目形态的特点与优势
特点
以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具有直接、便 捷的特点。 适合在各种场合收听,如家庭、办公室 、交通工具等。
广播节目形态的特点与优势
• 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不受年龄、文化程度等限制。
广播节目形态的特点与优势
互动交流
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听取听众的看法 和意见,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深入剖析
对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剖析, 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观点多元
邀请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嘉宾进行对 话,展现多元的观点和看法。
新闻专题类节目
背景分析
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相 关因素,帮助听众全面了 解事件。
专题报道
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热点话 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 和剖析。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第四十一页,共108页。
直播节目
• 直播节目就是把现场的新闻事实的声音以及 记者的描述、采访转换成电子信号直接发送 的即时播出节目。包括现场直播和演播室直 播。
• 直播节目能够体现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 时效性强、最为快捷;开放程度高;增强了 节目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42
第四十二页,共108页。
36
第三十六页,共108页。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或已经发生的某 一新闻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多 方式的报道,各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间延 续性,而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
37
第三十七页,共108页。
连续报道的特点
• 1、事态本身的连续性。 • 2、报道对象的发展性。 • 3、连续报道信息的广博性。 • 4、更为明显的时效性。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 从节目内容来划分 • 从节目表现形态划分 • 从报道方式来划分 • 从传播形态划分
1
第一页,共108页。
电视节目的分类
2
第二页,共108页。
按照基本功能
• 按照电视的基本功能来分,目前业界和学界 都存在有两种分法,即所谓的四分法和六分 法。
• 四分法: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娱性 节目、公共服务性节目
• 现场报道与录音报道 •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 直播节目 • 主持人节目
第三十四页,共108页。
返回 34
现场报道
• 广播的现场报道是指报道者在新闻现场利用实况 音响(包括环境音响、访问录音等)和现场解说、 评述组合而成的报道形式。
• 基本特点 • 1、以再现事物及其现场的瞬间状态和情景为主
要表现目标。 • 2、以现场的即时解说和评述为主导,一方面加
节目形态类型
著名电视纪录片 《沙与海》 《故宫》 《微观世界》 《大国崛起》 《鸟与梦飞行》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守护敦煌》获2001年巴黎国际科技电视节(第18届国际科 学与传媒大会)主席特别奖 、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一等奖 、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科技教育节目奖科普类一等奖 、对外电视 节目奖编译类节目一等奖 、中国彩虹奖外语类二等奖 、中国 彩虹奖最佳译制奖 《汉口老房子》在中国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2008中国 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荣膺十佳纪录片奖
1994年4月1日,中央台推出评论类新闻资讯节目《焦点 年 月 日 中央台推出评论类新闻资讯节目《 访谈》 开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远大威力; 新闻舆论监督的远大威力 访谈》,开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远大威力;
1995年4月21日,中央台推出午间新闻节目《新闻 分》,以 年 月 日 中央台推出午间新闻节目《新闻30分 新闻的编排组合加强报道深度 加强报道深度; 新闻的编排组合加强报道深度;
新闻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第一语言
在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 在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新闻性节目是最重 要的节目类型,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 要的节目类型, 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新闻节目一直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 先导,它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先导,它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文艺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半壁江山”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半壁江山”
一、基本界定
定义:以音像形式传播其他文艺样式的作品, 或者是以音像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 活的节目
社教类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后起之秀”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后起之秀”
广播电视社会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 广播电视社会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 是指以传播政治、思想、 是指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 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 识为主要内容、 目的的广播电视节目。 目的的广播电视节目。 国外称“公众利益服务节目” 国外称“公众利益服务节目”或“公共 教育节目”。 教育节目”
论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与变革
下转第40页收稿日期:2021-1-23作者简介:张晔(1982—),女,安徽安庆人,新闻记者,本科,主要从事新闻采编研究。
媒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媒体的必然发展路径。
广播新闻节目也应该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发展,搭建全媒体传播平台,整合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强化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内容、技术、平台的融合和优化,打造出形态多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节目,适应不同人群的收听需求,全面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媒介融合的特点“媒介融合”的定义,目前业内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对于不同的语境和研究领域,媒介融合可以有不同的概念阐释。
结合多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媒介融合就是一个亿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多种媒体不断渗透、互补,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实现媒体资源的重合合理利用。
综合来看,媒介融合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便捷的模糊化。
以广播媒体为例,以前单纯依靠电波实现声音信息传播的形态被彻底打破,广播媒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台网并举,两位一端”已经成为标配,网络直播、短视频传播成为日常,新媒体成为传统传播渠道的有力补充。
第二,终端设备功能的多元化。
以往广播传播依靠无线电信号来传播,声音稍纵即逝,难以保存。
而数字技术的引入彻底打破了广播声音线性传播的劣势,使得声音信号不断实现了在多种终端设备上的同步传播,如有利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收听,更实现了声音信号的储存和回放,人们可以通过多种设备回听和点播节目。
第三,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网络化使得信息传播彻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实现跨地域和跨文本传播[1]。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与变革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形态要创新和变革,诸多广播人也在积极探索,现如今很多深受欢迎的新闻节目都是结合媒介融合的特点自主创新的产物:比如说广播新闻直播、广播谈话节目、广播新闻脱口秀节目等诸多节目类型;比如说碎片化新闻节目、新闻大轮盘等诸多节目形式,等等,这些都是广播人顺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受众信息消费习惯,不断尝试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
1、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做的简明报答。
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广泛地传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时间,传达党哈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快、短、新、广、客观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它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的传播规律。
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特点是主题集中,内容广博,主题深刻。
3、两者异同:都是新闻的多次报道集合,新闻播出有连续性,信息传播的效果显著。
从题材选择上,前者是事件性新闻,突然发生的。
在报道时效上,前者注重时效性,是最新报道。
在报道序列上,前者的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不可更改的有序排列,后者是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
传播功能上,前者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消息的知情需求,并对灾难发生进行总结。
4、新闻专题是针对新闻题材所做的详尽的,生动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裁。
5、新新闻主义崛起于20C60N,在权威与理性受到怀疑,情绪主义蔓延西方的背景下产生,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不再遵从“客观性原则”,成为贴有个人标签,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个性新闻”。
新新闻主义摒弃了传统客观理论的虚伪的掩饰,坦然地竖起了主观主义的旗帜,而对包括人物心理活动在内的情景再现,更进一步地把新新闻主义的“客观”原则体现出来:主观性就是真理,现实存在离开了人就毫无意义,人类心理活动同样式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
基于此,新新闻主义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幕,以独特的主观方式观察,以文学化的笔法报道。
这种评论式的报道很有感染力,强调人的主观体验,以此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最真实的感受”,然而,新新闻主义同时也带来对“新闻”本质的争议,它带来“小报式的”煽情主义倾向和新闻报道的国度娱乐化弊端。
广播电视新闻借鉴报刊“新新闻主义”的新闻理念,并将其充分运用到广播电视新闻暴动中。
广播电视讲新闻和娱乐结合,鼓励观众参与,强调眼球效应。
6、新闻竞争与新闻娱乐化观念。
以前的报道忠实宣传功能,强调教化灌输,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受社会和内部影响,
生活的多样性促进了娱乐业发展,娱乐满足了~,另外一方面,娱乐化开始从娱乐新闻本身向一般新闻参透。
新闻娱乐化表现在:1新闻内容上的选奇猎趣。
(娱乐化扩大了新闻报道的范畴,把一些次“软新闻”和静态现象列入新闻报道领域。
2 表现形式上的娱乐化。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
7、民生新闻理念。
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市民为受众,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传播样式。
它被认为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红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形式上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它体现的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8、公共新闻理念。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
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该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
9、采访的本质是一种人际传播,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互动。
采访中记者要了解接受信息,要保持主导地位进行控制活动。
两个人要有共同经验领域,默契关系,反馈。
10、人际传播的基础:感知和理解。
影响前者的因素:类似与相近,完形趋向、残缺闭合、共同命运。
后者:心理预设,文化背景,动机,情绪,态度等。
11、新闻惯例和定式产生的缘由及存在的相对合理性。
是长期演变形成的,反映出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1批量生产而非个体创作(报道
追求时效性,无用创新写作形式,受众是获取信息,不是欣赏。
记者按照模板写作,节约时间保证质量)。
2 规范制定与质量控制(规范使得新闻稿件拥有共同的特征,使得更容易对稿件进行反馈,对稿件的差异进行对比,由此使得稿件的写作质量容易控制。
控制室对稿件质量及政治导向进行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3培养受众习惯和降低接受难度
12、保障与增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写作技巧。
故事化叙事,人性化角度,个性化语言
13新闻策划的必要性。
新闻策划师新闻工作者遵循新闻基本规律,以创意为核心,在系统分析的前提下,发挥媒体“能动力”,对报道的对象、内容、时机、方式和技巧等进行主动的规划与运筹,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扩大媒体影响力1适应媒介坏境,增强传媒竞争力的现实要求2吸引广告客户,增加广告创收的需要。
3提升媒体影响力,体现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需要。
4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需要
17、广播电视新闻评奖。
激励从业人员积极性、促进节目质量的手段,但在各类别和不同层次的新闻评价中,因为涉及利益分配,出现多而杂,乱而滥的现象。
有的评选标准掌握不当,评选方法简单,缺少严谨
科学的组织管理,需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奖评优体系。
18、从业素质。
A 要处于时代的最前沿,第一时间了解和接触世界。
B 尽可能地扩展工作范围C身处在各种场合的最前线,拥有最真切
的体验和感受D了解事件的方方面面,掌握背景起因后果
人生阅历丰富:A接触的社会层面丰富 B 工作经历和境遇丰富 C 知识和技能丰富
认识自己的职业对社会的重要性,肩负起责任。
除了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之外,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
1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14、策划的借势和造势。
借势是借助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事件、人物、故事、传说、影视作品、社会潮流等,策划出对自己有利的新闻事件的策划方式。
借势的手法,要有敏锐的眼力,要懂得如何选取适当的实际(借名人、事件、强者之势)新闻时间策划造势的要义就在于尽可能地制造效应。
15深度报道的定义和作用。
首先是记者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对新闻事
实的了解和阐述。
广度是深度的一个实现手段,充分的广度是为了受众能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事实的本质;其次,深度报道实现的是新闻现象与新闻本质的统一。
它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用客观事实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一种报道方法,它既有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含义,还要详尽报道有关新闻事实的一切情况。
包括三方:真相(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因果(对新闻事件的解释),预测(对新闻事件发展方向的预测)
深度报道从多个角度来诠释世界,所提供的信息完整且有指导意义。
深度报道为受众开辟了一条深入认识世界的途径,指导受众运用自身力量来改造世界。
1 是获得认识世界的一条途径,不靠感官系统,即媒介是人的延伸,为人们搭建起更深入介入新闻内部的桥梁。
2 能够作为一种舆论监督手段,实现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成为反腐败,维持社会公正的利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深度报道作为监督手段之一,是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16港台大陆。
大陆强化政治意识形态的导向性,港台多注重多元化,个性鲜明,其新闻评论节目在华语圈有很大影响1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筛选、再利用、架构立体化报道与评论的新形态2主持人成为节目运作的核心人物,主播意义成熟3个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