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实践中的主体间性

合集下载

关于翻译主体间性的现象学阐释

关于翻译主体间性的现象学阐释
+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 象学 #, 王炳文 译,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2001版, 第 22 5 页。
, 转引自倪梁康: ∀现象学及其效 应 ∋ ∋ ∋ 胡塞 尔与 当代德 国哲 学 #, 北京: 生 活 & 读 书 & 新知 三联书店 1994年版, 第 152- 154页。
/ 胡塞尔: ∀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 越论的 现象学 #, 王炳 文译, 北京: 商 务印书 馆 2001年 版, 第 518页。
0 Le feve re A ndr , T ranslation: T he Focus of the G row th o f L iterary K now ledge!, in James S. H o l m es, Jo s L am be rt, and R aym ond van den B roeck ( eds ) Literature and T ranslation, L euven, Be lg ium, A cco , 1978, p 58
并认为作者会对作为读者的译者进行同样的统摄。但我们可以看到, 经由作者再对原 文读者 (包括译者 ) 进行统摄这一行为并不属于上述范围, 但却与前述两层统摄有着 相同的理路和特征, 因而有理由认为, 这第三层统摄也属于主体间性的范畴, 只是它
与翻译现象的特殊性密切相关。笔者认为, 用 用图例表示:
译者 1 作者
− R obert M H arlan, M ust the other be derived from the I? ∋ T ow ards the reform ulation of H usserl s 5th Cartesian M ed itation!, inH usserl Studies, 1984, V o l 79, p 85 黑体字为笔者所标。

论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论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论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摘要:翻译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性的社会语言活动,是一项由译者完成的活动。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实现对源语所呈现的信息进行甄选和翻译工作。

而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中,会发挥主体作用,使翻译结果染上个人的色彩。

笔者通过分析在翻译中制约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指出译者在翻译中如何才能把握主体性的发挥的度并因此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多。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因此,翻译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翻译要传达原语的意思、信息、思想和文化。

翻译的目的是交流,译者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消除原语和译语之间的交际障碍。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但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主体性程度。

正确、充分地运用主体性对译者创作出完美的翻译作品至关重要。

因此,作为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及其主体性应受到高度重视。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翻译的目的。

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是译者具有自己的文化自觉、人文品格、品位和创造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译者对原文的选择、翻译的目标、来自社会的帮助、翻译的工具、对原文的分析、翻译的策略等都有自己的选择。

但同时,译者的主体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被动影响的综合结果。

翻译原文的前提是理解原文。

但由于时代、民族习俗、历史背景等原因,对原文的理解必然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不足之处。

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我们不能否认其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既有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也有译者对读者的意识、译者的动机和双语能力等主观因素。

现代诠释学认为理解是历史性的,无论是被理解的人还是被理解的对象,都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译者都受到他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所以他总是带着熟悉的信念和期待去理解原文,在熟悉的世界里面对陌生的世界。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摘要: 近年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 取得了明显成果, 凸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与把握并协调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各种关系的和谐是保证涉及翻译的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

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使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成为可能, 也为从视界融合导向人类灵魂的沟通开辟了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 翻译、主体间性、视界、融合近年来, 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通过研究与探讨,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

但同时, 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以排斥作者为前提, 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 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

现代阐释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这种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 翻译活动不再被看作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 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

本文在这一理论背景下, 提出要正确认识翻译的主体性, 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研究翻译的主体性, 不能忽视翻译主体间的关系。

于是需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和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杨恒达( 2002) 从翻译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出发,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 从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 探讨了上述问题。

杨恒达把处理好多重的主体间关系, 当作成功、出色的翻译的基本前提。

他( 2002) 着重分析了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双主体间关系, 以及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多主体关系, 并提出: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 然后才能确定自身。

为说明此问题, 他把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定为翻译的前提。

他援引哈贝马斯的话说: 我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

关于科学实践观与翻译主体间性——也谈应用(旅游)翻译实践能力与专业评价能力

关于科学实践观与翻译主体间性——也谈应用(旅游)翻译实践能力与专业评价能力
第2 0卷第 6期
VDL_0 N 0. 2 6
广 东外语 外 贸 大学 学报
, N AL 0F G1ANGDONG ⅡvERS Y 0REI o【 I Ⅱ OF F GN 1I D正 S Sr刀
20 年 1 月 09 1
No . 0 9 v20
哭 予 科 学 实 践 与 翻 译 蚕 体 阃 性
有 :涉外导游能从工作实践 中获得直接感性认识 ,其客观性
s n lrn lo ,因为他们在处理 源语文本 ( T i a t s tr o a a S )信息时往 往缺 乏必要的专业评价能力和专业翻译能力” ,继而提出 “ 专 业 ( 旅游翻译 )评价能力与专业 ( 旅游+ 译 )翻译能力对 翻 ( 旅游 )翻 译研究者和实践者是一种 不可或缺的条件” ,并认 定 “ 他们缺乏对旅游翻译质量的专业评价能力 ” 。这些观点
也 谈 应 用 ( 游 ) 译 实 践 能 力 与 专 业评 价 能 力 旅 翻
曾 利 沙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州 ・ 1 4 0 502 )
内容 提 要 : 应 用 ( 游 )翻 译 专 业 实 践 能 力 或 评 价 能 力 是 相 对 的 , 主 体 的 实 践 是 有 限 和 无 限 旅 的统 一 ,任 何 主 体 都 不 可 能 “ 常 或 始 终 达 到 或 处 于 ‘ 美 的状 况 ’ 实 践 或 评 价 能 力 的 提 高 是 经 完 ;
第一 ,混淆了 “ 旅游翻译实践 ”和 “ 导译实践 ”的概 念
外延与 内涵 。“ 旅游翻译 ”外延极广 ,包括旅游 指南 、旅 游 委托书 / 向书 / 意 合同 / 表格 、行程简介 、旅游广告 、景区 / 关/ 点解说词 、博物馆解说词 、旅 游推销 手册 / 宣传画册 、 旅游地图 、旅游宣传标语 、演出节 目单 、餐厅菜单 、宾馆简 介 、指示牌 / 标志 、参观点标语 、各类通知 、路标地名 、旅 游会展等 资料的翻译 。而涉外导游 工作 内容包括 承担团队的 接机 、安排旅店 、交待行程 、说明注意事项 、了解海外游客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探究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探究

哈 贝 马斯 认 为 的交 往 理 论认 为 . 至 少 是 两 个 或 两 个


新 闻 英 语 翻 译 中 的 主 体 间 性 探 究
封 国 华
( 北京联合 大学 外语部 , 北 京 1 0 0 1 0 1 )
摘 要 : 哈 贝马斯 的哲学理论 建构 于2 0 世 纪8 0 年代 , 尤 以交往行 为理论 著称。 交往行为理 论指的是 至少两个或 两个以上
所做 的一 系列译 文的调整 . 都充分体 现 了翻译 过程 中各 个主体之 间的互动 , 而非各 个主体之 间的独 白。本文运 用哈 贝马斯 交
往行为理 论的核 心 . 即主 体 间 性 建 立 各 翻 译 主 体 间 的和 谐 性 , 指 导 新 闻翻 译 实 践 , 以期达到译作 的最佳翻译 效果 。
的 具 有 语 言 能 力 和 行 为 能 力 的 主 体 之 间 通 过 语 言媒 介 所 达 到 的 相 互理 解 和 协 调 一 致 的 行 为 。哈 贝马 斯 的 理 论 核 心 是 主 体 间
性 问题 。 对翻译 实践有指 导意义 , 能够深刻揭 示翻译本 质。在新 闻英语翻译 中, 在词 ; r - 的选择 、 句法的运 用及对文 体风格把握
翻译 的 主体性 和 主体 间性 是 翻译 研究 的热 门话 题 , 自 翻译 主体 间性被 引入 国内学术 界 , 便 开始 了热 烈的讨论 。翻
译 的主体 间性的提 出 , 告别 了独 自时代 。 宣 告 了对 话时 代 的
开始 。主体 问性强调 翻译各 主体 之问 的互 动关系 和相互 影 响 。这一理论 非常适合指 导翻译实践 。 亦对新 闻英语 的翻译 有实 际的指 导意义 。新 闻英语 翻译所 构建 的语 言 、 句法 、 风 格等方 面 。 皆需 考虑作者 、 译者 、 读者 、 出版商 等主体 因素 , 强 调各 主体间 的平等对 话 。把主体 问性 的理论 应用 于新 闻英

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远大前程》的汉译研究

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远大前程》的汉译研究

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远大前程》的汉译研究【摘要】本文以主体间性理论为视角,对《远大前程》的汉译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概述中,系统介绍了主体间性理论在文学翻译领域的意义。

在分析中,探讨了主体间性理论在翻译中的特点,并结合《远大前程》的具体翻译实践进行了详细剖析。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主体间性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启示。

在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展望了主体间性理论在文学翻译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整体上,本文对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远大前程》的汉译研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对文学翻译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远大前程》、汉译研究、文学翻译、文化交流、意义探讨、结论与展望1. 引言1.1 引言主体间性理论是近年来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提出了独特的翻译思路和方法。

《远大前程》作为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一直备受翻译者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拟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对《远大前程》的汉译进行研究,探讨其翻译特点、运用情况,以及对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在文学翻译领域的意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远大前程》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传播和接受情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主体间性理论这一翻译理论。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学翻译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而探讨主体间性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正文2.1 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远大前程》的汉译研究概述《远大前程》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英文小说,它的汉译研究在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远大前程》的汉译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了翻译行为中翻译主体的重要性,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主体间的互动。

在《远大前程》的汉译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翻译主体在选择词语、调整语境、传达情感等方面的种种努力和策略。

试论实践哲学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

试论实践哲学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

生 动的想象 , 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 并激发起 了强 烈的音 乐表现
当然 ,在音乐课 中音乐与艺术之外 的其他 学科的综合应 欲 、 创造 欲 。
《 中音 乐课 程标准》 高 颁布实施 以后 , 音乐要 与艺术 之外 的其他学科综合的理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音乐教 师们 所接受 ,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也得 以落实, 使音乐课的教学 目标得到更完
美的实现 。
英国作家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 “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 区、 不同方面的歌曲, 下面我们以《 黄河大合唱》 为例, 看在歌曲 使 人精细 ; 博物使 人深沉 ; 伦理之学使人庄 重 ; 逻辑与修 辞使 作品 中是如何体现音乐 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的综合的。 人善辩” 。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_ 正是 中, 《 黄河大合唱》 是抗 日 战争时期人 民音乐 家洗 星海最杰 出 因为倡 导与 贯彻落实音乐 与艺术之外 的其他 学科 的综 合这一 的代表作 品之一 , 品完成于 13年3 该作 99 月。作品以黄河为背 基本理 念 , 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其 中, 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 景, 热情歌颂 了具有悠久文 明历史的伟大祖 国, 歌颂 了中国人 的知识。这样 , 既丰富 了课堂教学内容 , 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 民坚强不 屈的战斗 意志 , 了一幅幅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形象。 素质 , 描绘 进一步 培养 出知识深厚 、 视野宽 广富于创新精 神 、 具有 这首作 品的问世是 与当时中国所处 的社会 历史背景不可分割 完美人格 的复合型人才。 . ( 责任编辑 : 王 伟) 的, 这就是该 歌曲作 品中音乐与政治 、 历史的综合 。
杨 金 玲 , 盈秋 王
(. 1 辽宁大学外 国语学院 , 辽宁 辽 阳 ¨10 ; : 0 0

试论翻译主体间性

试论翻译主体间性

试论翻译主体间性作者:梁彤概要:在翻译活动中,译语读者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主体性地位同样不可忽视。

译语读者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年龄等有时会很大程度影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表现手法。

译语读者可以说是译者作品的鉴赏者与肯定者,如果没有了译语读者,译者的翻译工作就没有了意义。

译语读者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研究把译者的身份定位在“仆人”的地位,认为译者应该做一个隐形人,他们的译作应该让译语读者感受不到译者的存在。

而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大不相同,更能支持现代翻译多元化的要求。

翻译活动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有原作者、译者、译语读者、原作、译作的参与。

用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翻译这一活动的主体间性。

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中的关键性因素。

译者对原作进行理解时,要考虑到原作者当时的视界,在对作品进行翻译处理时,有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看到译文后的视界。

本文主要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来分析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

一、译者的主体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翻译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译者的“仆人”地位也不再能满足翻译的要求。

许多翻译理论家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是一个关键性因素,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

叶君健、范存忠、傅雷等翻译家所指出的这些语言文化上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即使译者甘愿做“仆人”,也无法在理解中抹去自己的痕迹。

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译者有必要对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在翻译中摆正自己的态度。

[2]毫无疑问,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主体性地位。

译者作为原作的读者,首先要对原作进行理解,其次再进行再创作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作者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客观地传达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译者并不是被动地,因为只译出原作的意思和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不够的,优秀的译者在翻译作品时会表现出自己特有的翻译风格,并展现其翻译能力和语言能力。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一、本文概述《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这两个重要概念。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则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指出翻译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涉及源语言作者、译者、目标语言读者等多个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互动和协商,共同构建了翻译的意义空间。

接着,文章分析了视界融合的概念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视界融合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视界与源语言作者的视界进行融合,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也关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间互动、交流和协商的复杂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翻译的主体不仅仅是译者,还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以及其他可能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构建和塑造译文的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不仅是原文的解读者,也是译文的创造者。

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原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在构建译文时,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融合,是指不同主体在交流和互动中,通过互相理解、协商和妥协,逐步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等主体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译文意义。

翻译主体间性与翻译策略之研究

翻译主体间性与翻译策略之研究

翻译主体间性与翻译策略之研究作者:王霞尧丽云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4期摘要:翻译主体间性研究认为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文、译者等之间主体性关系是相互平等的,翻译活动是译者在译文的基础上,与原作、原作作者及译作读者等主体之间展开的平等交流和对话。

本文以张谷若之译本《无名的裘德》为例,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如何帮助译者对翻译策略进行针对性选择,使译文更能传递原文韵味。

关键词:翻译主体间性;翻译策略;平等;对话;张谷若;《无名的裘德》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4-00-02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亦称作“互主体性”或“交互主体性”,是指各个主体间的互主体性。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就是指译者与原文、原文作者主体以及译文读者等的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所提出的“交往理性”理论则规范了主体间的交往,即:每一个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都以理性的态度,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遵循相互协调的原则去实现彼此间的交往与融合。

在翻译活动中,作为两种文化的中介的译者这一主体,在传递源语文化时,就有必要根据讀者的需求来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本文以张谷若之译本《无名的裘德》为例,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的影响。

一、译者与原文及原文作者的主体间关系及翻译策略之“用地道的译文再现地道的原文”张谷若先生的翻译特色之一就是体现在其与原作及原作作者的主体间关系上。

张谷若先生认为,任何译者,在翻译任何一部作品之前,都必须做到“读作者之所读,知作者之所知”;即:“原作者所读过的书,译者也应该读过,原作者所知道的,译者也应该知道,否则译时只能照猫画虎。

”(王寿兰,1989)张谷若先生主张“原来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

”(张谷若,1980)以其所译哈代之《无名的裘德》为例,张谷若与原作作者哈代及其作品《无名的裘德》的间性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准确把握原文作者的思想精髓哈代是英国著名的乡土作家,其笔下独特的田园风光为或忧郁或悲伤的故事提供了动人的背景。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肖飒摘要:近些年有关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突出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

但实际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作者和读者皆为翻译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译作是这三者智慧的结晶。

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的关系。

为保证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从主体性研究延伸到主体间性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及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是在翻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毫无疑问,是译者在进行翻译。

但长期以来,纵观中西翻译史,译者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得到确立。

直到1980年,翻译研究者才把译者为翻译主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

从此之后,就译者是翻译主体一说再无反对声音出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翻译主体争论和研究的重点进而转向翻译主体包括哪些成员与怎样界定翻译主体等问题。

一、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现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于1980年开始引入我国。

在它的影响下,国内翻译理论从传统研究阶段迈向了现代研究阶段,有关翻译问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

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人员包括:杨武能、许钧、谢天振、查明建、屠国元等。

在《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中,杨武能辩称,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通常是人,主体和客体也是相互对应的。

因此,他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都是人。

”也就是说,作家、翻译家、原著、翻译作品及其读者这五个要素中,原著和翻译作品仅是一种工具或传播工具。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承载者是创造的客观对象。

在所有这些创造性活动中,翻译者无疑是中心人物,并且扮演着最积极的角色。

在原著和作者面前,他是一名读者;在译本和译文读者面前,他又成了一名作者。

(1)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表示,除了将翻译者和读者视为翻译的主体之外还包括接受環境。

很明显,这与他所讨论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有关。

(2)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看,刘宓庆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

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翻译摘要:主体间性理论,因倡导翻译中各主体的和谐、对话与平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通过对王佐良的译作分析发现,他对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为读者充分考虑,使得他的翻译作品独具特色。

作为译者,王佐良对原作以及目的语读者的尊重,彰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体现了他深刻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翻译王佐良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研究与探讨,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

但同时,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

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中的主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要理解主体间性,首先,必须了解主体性。

从古希腊开始,主体哲学以“理性”追寻万物的本源,把“主体”或“自我”置于中心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

客体往往被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而主体之“自我”则得到过分强调和张扬。

然而,自20世纪以来,以语言哲学为主的现代哲学对主体哲学提出了挑战。

这种哲学思维扬弃主体中心,强调异质多元、相对主义和背景主义。

从根本上说,主体哲学向交互主体哲学的转变就是从“我者”到“他者”,从独白到对话,从单一到间性,从一种文化或文本中心论向开放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或交往理论的转变。

(杨柳,2005:161)由此,主体间性超出了以往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单纯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新模式。

它化解了传统翻译中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倡导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对话与平等。

因此,为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声音,让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翻译性质和翻译过程,让人们将翻译界定为一种原作、译者和译文读者各主体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抑或他们之间的对话与协商过程。

这种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是在有着不同逻格斯的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所有的翻译都是原作、译者与译文读者三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与相互交流的结果。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像中国古代物品“褡裢”,在中国现代文化中也已消失。杨译 为sack,使其通俗化;“褡裢”在英美文化中不存在, Hawkes 便将其译为“小背包”(satchel)。这种远古文化造成的(文 化和词汇)空缺无法弥补。译者被迫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霍克斯在《红楼梦》原文回目的基础上对译文分卷,并根据自 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各卷自行命名:
VOLUME 1:THE GOLDEN DAYS (1-26)
VOLUME 2:THE CRAB-FLOWER CLUB(27-53) VOLUME 3:THE WARNING VOICE (54-80) VOLUME 4: THE DEBET OF TEARS (81-98) VOLUME 5:THE DREAMER WAKES(99-120)
Ellen’s main stay, the despair of the three daughters, the terror of the other house servants.
一直是郝太太的左右手,却是三个女孩子的眼中钉,全家奴仆的雌老虎。(傅东华译) 译者运用了汉语中流行的一些词语比如眼中钉、左右手、雌老虎来分别翻译原文中的 “main stay”,“ the despair”, “ the terror”。 运用这种改写的方式可以减少迷惑性,使译语读者感觉就像读用目的语写的文章,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
Contents
译者主体性的起源及内涵 主体间性的起源及内涵 相关人物介绍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 小结
• 二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诸如“舌人”、 “媒婆”、“译匠”、“一仆二主”之“仆人”、“叛逆者”、 “戴着镣铐的舞者”、“文化搬用工”、“翻译机器”等等,构成 了丰富的译者形象谱系。 • 翻译只是语际之间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样译、怎样译得好, 这种将翻译只是看成是语言层面转换的观点致使译者成了语言转换 的“技术工人”、“译匠”,是“翻译机器”和“文化工具”。 • 翻译就是模仿,译作依赖于原作,缺乏创造性。即使承认翻译也 是一种创作,但也只是认为它是“寄生的艺术”(Parasitical art), 其艺术创造性和文学价值都不能与原作相提并论。

理性的交往--翻译的主体间性

理性的交往--翻译的主体间性

理性的交往--翻译的主体间性高歌【摘要】Based on Haberma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this paper has made a research into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With the help of discussing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the Self”,“theRationality”,and“the Language”,this paper elaborates that translations are the rational communicative actions among translators,writers and readers,in which they understand each other successfully in the way of communicating equally and restraining each other rationall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dea to avoid wrong translating norms.%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通过探讨“自我”“理性”和“语言”几个重要概念的主体间性问题,揭示了翻译活动是译者、作者和读者主体之间的理性交往过程,他们之间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理性的相互制约,才能达成翻译的成功,为避免极端的翻译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哈贝马斯;主体间性;交往行为理论;理性【作者】高歌【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全部理论活动的主线,其核心问题就是主体间性问题。

翻译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翻译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翻译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当今社会,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实践,在贯通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主体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翻译主体的性别也会影响其翻译结果的质量,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别影响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理论到实证研究,对翻译主体间性别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探讨其影响翻译结果的机制。

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翻译主体间性别影响。

从语用学的角度,在语言的使用中,男性和女性的表现有着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会影响翻译主体的决策。

例如,根据Baker和Salda(2004)的研究,男性翻译主体更倾向于保留原文中在性别概念上的不确定性,而女性翻译主体更倾向于在原文中增加性别标志。

关于语用学影响,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种反向现象,在实践翻译中,男性翻译者会用更大胆的表达,而女性翻译者会更小心地尝试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翻译文本。

此外,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从语料库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英国的Matthews(2007)从语言文学研究的视角,针对不同翻译主体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男性翻译者更倾向于使用被动句,从而对原文的内容造成语义上的解释,而女性翻译者更倾向于使用主动句,主动句有助于源语的整体结构的准确性。

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男性和女性翻译主体在语言风格和主题的选择上有显著的差异,男性的翻译倾向于更强调文本的有趣性,而女性的翻译则多注重文本的真实性。

另外,翻译主体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其翻译实践。

研究者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环境中获得的机会和反馈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编写翻译时所做出的决定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政治化的环境中,男性翻译主体往往倾向于更强烈的表达,从而跳出文本的框架,而女性翻译者则更关注原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最后,从其他方面来看,例如语言错误和文本质量,翻译主体间性别影响也很显著。

研究显示,在语言错误和文本质量方面,男性翻译主体会比女性翻译主体更容易出现错误和低质量文本,因为男性翻译者更倾向于冒险性的翻译,更容易犯错。

翻译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翻译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翻译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翻译的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语言是人类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翻译作为一种介于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在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翻译家不仅是传递语言,更是传递文化的桥梁。

然而,语言和文化的交流离不开翻译。

因此,翻译中的主体性会对翻译的结果生重要的影响。

翻译的主体性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角色:译者和读者。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语言的句法,逐字逐句的理解并选择准确的表达方式,以便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并做到与原文的一致性。

而读者,即使他们不是译者,也会受到语言文化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做出判断,甚至会更改原文的意思。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和读者受语言环境影响的主体性有着深远的影响。

语言环境不仅指国家的语言,还有政治、文化和宗教因素,以及翻译者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也会影响翻译过程。

首先,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文化因素会影响译者的选择。

例如,在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字词翻译时,译者会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考虑使用的不同字词,以便准确表达原文内容。

此外,译者也会根据读者的文化背景,从而控制读者理解文本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以便不会引发混淆。

其次,语言环境中的政治因素也会影响译者的选择。

翻译者可能会因为政治上的考虑,对译文作出不同的表达,例如在涉及政治宣传文本的翻译中,译者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政治环境而做出不同的改动。

另外,翻译者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也会影响相应语言环境的表达。

翻译者只有深入理解语言环境中的政治、文化和宗教因素,才能够将原文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而这也要求翻译者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

综上,翻译主体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妥善处理翻译者和读者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可以保证原文的意思能够准确、有效地传达。

未来,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翻译者和读者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以更好地满足语言交流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6 2012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12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间性李双玲(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摘 要:近些年来,主体间性已成为翻译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大多数的研究都停留在理论表面,并未将此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当中。

论文从主体间性的理论出发,通过具体例子来探讨文本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三个主体间的关系。

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

关键词:主体间性;原文作者;译者;目的语读者;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6-0161-03主体间性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关系中体现出的内在属性,它是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成为可能的前提,是对不同主体而言的共同存在和共生关系。

因此主体间性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 角。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协商的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目的语读者都会参与到翻译活动中来。

根据主体间性理论把翻译中的各个因素均看成主体是不无道理的。

在讨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间性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视角。

一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视角传统的翻译观认为译者只是原文作者的仆人,只能如实的传递作者所欲之言,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来进行语言转换活动,而作者则处于主体地位。

直到解构主义学派的创建,译者才摆脱作者的阴影确定了其主体地位。

译者之所以也处于主体地位,是有两个原因的:一是原文意义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延隔而被“撒播”,所以成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文本系统,而且“纯粹的文本意义和作者意图”是根本不存在的,译者不可能完全领会和译出作者的意图和思想[1];二是“翻译的实质不是对原作品的意义的追索或还原,而是译者能动的理解诠释过程,是译者主体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同时也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理解”[2]。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必然会体现在译文里面。

因此,译者本身的文化身份和价值取向影响了其对文本的态收稿日期:2012-04-02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 C0888)。

作者简介:李双玲(197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度以及运用翻译的方法。

同时译者自己本身所处的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会在译文中留下很深的印记。

而另一方面对目的语读者而言,译者又不得不考虑到当下环境的语言流行趋势,对原文进行一定的再创造。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角色,首先,译者会从一个读者的身份来看文本,在看的过程中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了解文本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并通过和原文作者的“交流”后分析文本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风格特点。

这样译者就能深入的了解到文本的信息和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

其次,译者又以一位译文创作者的身份来面对目的语读者。

在译者了解了原文的内涵和意义的时候,再根据自身的经验、审美和对目的语的掌握能力,把原文进行语言转换,让目的语读者能过通过译文与原文的作者进行对话。

因此译文就决定了原文在译文读者所处的文化领域中的传播效果和接受程度。

所以,译者还应该尽量站在目的语读者的立场上,考虑到读者的要求,把自己从内容到形式与原作者感同身受的灵感启迪和思想冲击带给读者。

“我们在定义翻译主体的时候,显然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地位的是译者这个主体。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译者视为狭义的主体,而把作者、译者和读者视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

”[3]因此,在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以主体身份参与进来的,三者之间围绕着文本进行交流和沟通。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制约又相对独立,这也就是翻译的主体间性。

译者在这样的一种关系链条中扮演的是媒介和桥梁的角色,既不是作为原文作者的传声筒就低人一等,也不是因译文创作者的身份而高人一等,而是为了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非共时性沟通的实现而存在的一个桥梁。

161二译者与原文作者、目的语读者的交流根据主体间性的观点来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两次交流,首先是和原文作者进行交流来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然后再通过和目的语读者的交流,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把译者自己了解和掌握的通过语言交换得出译本。

所以下文由两部分组成:1.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流;2.译者与目的语读者的交流。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主体间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一)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以读者的身份接触原作。

傅雷认为“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详,尤为要著。

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绝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

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译。

”[4]译者如果想翻译作品,必须和作者进行交流,在理解作者的基础上来理解其作品,才能谈到译。

1.语言方面。

奈达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双关语”和“诗歌节奏”就很难进行语言转换[5]。

“逐字逐句的翻译不会让我们满意,不是因为它们违反了翻译法则,而是因为语言之间词汇没有绝对的对等,内容理解都一样,但是词的运用和表达方式肯定不同”[6]。

英汉翻译之间存在着不可能完全对等的情况,根据主体间性理论,译者通过与原文作者的沟通既能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又能把原文语言的特点译出来。

例1:“She said she loved me,”said Topsy,---“she did! O,dear! oh, dear! There an’t nobody left now, ---there an’t!”(Stowe)“She looked so curi’s, a leapin’ and springin’---ice a crackin’---and only to hear her,---plump! ker chunk! Ker splash! Spring! Lord! How she goes it!”(Stowe)译文:“她说过她爱我,”托普西说。

“真的说过!天哪!天哪!现在再也没有爱我了,再也没有了!”(黄继忠译)“她那样子真怪,连蹦带跳的,冰喀嚓咔嚓直响,你听她的:扑通!咔嚓!哗啦!一下子又蹦了起来!天哪!真了不起!”(黄继忠译)在《汤姆叔叔的小屋》原文中,作者用感叹词和拟声词把人物的不幸和痛苦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得出的译文就很有可能会忽略掉原文中感叹词和拟声词的作用,进而翻译得平铺直叙。

很显然,黄继忠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这点,从他的观点来看,他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西方的文化,所以他采用与原文作者相同的手法,将原文中人物的性格与动作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事实上,这些感叹词和拟声词的译法确实能让中国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马上领会到这个人物的特征。

2.文化方面。

基督教是西方人主要信仰的宗教,并且对西方的社会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其本身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国外的作家都是基督教的信徒,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基督教有关的典故和故事,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了解原文作者的背景,然后再译出合适的译文与之对应。

例2: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译文: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你更可爱,又更温柔;暴风摇撼五月钟爱的嫩芽,而夏日的租期太过短暂。

(叶淑霞编译)在这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译者把a summer’s day 译成了“夏日”。

而有些学者认为此种译法可能不被中国的读者接受。

在中国,夏天是炎热而有些使人生厌的,而春天是温暖而使人产生美好感觉的,所以他们认为在这里把a summer’s day译成“春天”更合适一些。

译者考虑到莎士比亚是英国人,英国冬季长,春天短促,夏天很温暖明媚,是四季中最宜人的一个季节。

所以英国的夏天和中国的春天一样,给人舒适、温馨和柔和的感觉。

译者在这把a summer’s day译成“夏日”,不仅尊重原文作者的本意,还向中国读者介绍了英国的文化。

(二)译者与目的语读者的交流就翻译而言,翻译作品接受程度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度最终决定了翻译作品的价值。

读者在翻译中也是一个主体,当译者决定翻译一部作品时,他就得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接受水平等。

1.语言方面。

译者翻译作品就是为了给目的语读者看,所以在用词方面应考虑使用读者能接受的词汇,习惯的句式及常用的表达方法等。

例如,现代译者在翻译散文的时候就不宜用古文,翻译日常生活用语用词忌生僻,这样读者的接受度才高。

例3:Would any of the stock of BarrabbasHad been her husband rather than a Christian!(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译文:哪怕她嫁给巴拉巴的子孙做夫妻也强似嫁给了一个基督教徒!注:巴拉巴(Barrabbas):古时强盗名,见《新约・马太福音》ⅩⅩ-Ⅶ,15-20.(方平译)在这个例子中,Barrabbas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词,中国读者并不了解这个词所包涵的意义。

然而在英国,几乎无人不知晓此词,其出自于《圣经・新约》第27章,是古代一个强盗的名字。

译者此时如若只将Barrabbas译成“巴拉巴”,中国读者将无法理解其深层的意义。

方平在译文后加了注释,这样有助于中国读者领会其独特的文化含义。

1622.文化方面。

不同国家的人们的审美情趣不尽相同,不同的语言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目的语读者所处的大的文化背景。

例4:The old man had bats in the belfry.译文:这个老人想法荒诞。

原文:The criminal drove like a bat out of hell.译文:这个罪犯开着车横冲直撞。

bat在字面意义上来说是“蝙蝠”,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的“蝠”应与“福”同音,所以意为幸福的象征。

中国民间更是有用五只蝙蝠组成福寿图案,象征着五福。

但在西方文化中,蝙蝠的形象是与黑暗、邪恶联系到一起的。

所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取其字面意思,而要取其形象比喻。

三结语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受制于原文作者,还受制于目的语读者,只有在原文作者、译者、目的语读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平等关系中,译作才能被接受,被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