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第二课时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氨、硝酸、硫酸》教学案2 Word版

第2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能成功,分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教具准备浓硫酸、纸、火柴、白糖、铜片、布、硝酸、硝酸钡、烧杯、玻璃棒、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等教学过程[多媒体]化学家的“元素组成通式”——C4H4Clear—Head 清醒的头脑Curious—Heart 好奇的精神Clever—Hands 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 洁净的习惯师:如果我们能以化学家的科学素养来要求我们自己,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科学高峰一定瑰丽多姿。
下面请同学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听一则小故事。
[投影]清华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
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
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同时,“高材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好公民”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地讨论与深入地思考。
(材料有很强的震撼力,学生陷入了沉思)师:刘海洋为何用浓硫酸残害黑熊?浓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氨 硝酸 硫酸》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氨硝酸硫酸》精品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浓硝酸与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原则的教育。
通过微型实验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硝酸性质实验的设计。
三、主要实验器材1mL一次性注射器,小青霉素瓶,小试管,50mL 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药品浓硝酸,稀硝酸,NaOH溶液,稀硫酸,Na2SO4溶液,铜丝,蒸馏水。
五、教学过程【巩固训练】1、根据硝酸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保存硝酸应注意哪些问题?(2)工业上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硝酸?2、在这一节课的开始,我们观看了某路段上发生硝酸泄露事故的新闻图片,下面是记者对事发现场报道的部分资料,通过阅读这段文字,大家能从中认识到硝酸的一些特性,请同学们从文字中找出体现硝酸性质的描述,并指出分别体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
参考案例(四)复习课课题盐类的水解上课环节:下发相关材料(如复习课专用纸)——学生自我梳理——小组内同学相互展示梳理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小组内推出最优秀成果班内展示(可由老师通过实物投影完成)——点评、剖析或归纳(师生共同)——应用提高下面以一个学生的学习为例简要体现上课过程.【自我梳理】1、知识归纳:例:表现形式1水解实质:盐类水解影响因素:水解规律: 应用举例: 表现形式2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知识疑点:(梳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浓度对水解程度影响的原理、水解程度大小与溶液pH 大小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整体设计镇定说课本节课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它是在初中有关硫酸的知识基础上更深入地学习有关硫酸的知识,硫酸是重要的差不多化工产品之一,它既具有酸的通性,又有自身的专门性。
初中要紧学习了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因此在这一节中要紧侧重于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氧化性。
关于这一节应该重视与初中的联系,本节通过“摸索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硝酸具有酸的通性,然后引出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氨的性质要紧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同时也应该专门重视化学实验。
因此第一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对稀硫酸的性质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做好实验,有条件的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讲边实验。
因此可按照“复习→实验→观看→明白得→练习把握”的程序来处理。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
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构成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
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氨也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所具有的性质,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唯独气体,而且是大伙儿专门熟悉的物质。
因此,将它们归为一节进行学习。
硫酸、硝酸和氨是重要的差不多化工产品。
把握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因此,本节教科书选择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氨气的性质和制法,以及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为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重要化工产品的要紧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稳的作用。
本节内容编排有以下特点:1.重视主干知识,建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差不多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浓硫酸、硝酸的主干知识是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起反应,也能与一些非金属起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硫酸)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四节硫酸硝酸氨第二课时硫酸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1、认识硫酸、硝酸、氨等三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并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及氨气的性质和制法,以及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了解这些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
3、本节内容性质与用途紧密联系,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本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1、硫酸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
《思考与交流》复习初中学习过的稀硫酸的酸的通性和浓硫酸的强腐蚀性。
2、针对浓硫酸强氧化性这一教学难点,以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强氧化性的理解,突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硫酸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硫酸的用途,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设计思路: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实验探讨浓硫酸性质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反思、改进、提高,创造性改进实验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指导发现、实验研究的教学模式。
以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为突破口,创设情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叙述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通过层层设疑、质疑、析疑,加深学生对强氧化性的理解,突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组织学生开展发现性学习活动。
3、组织课堂师生互动,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做到教书育人。
学会善用资源,善用智慧。
4、在教学中采用“复习----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创新----运用”的教学流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三、教案教学过程对比实验]用稀硫酸重复上述操作,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吗?[引导分析]装置的优点:可抽动的铜丝可使反应随控随停,节约原料。
4.4 氨 硝酸 硫酸(第二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

(二)硝酸的用途p102
氧化性酸小结:
硝酸(浓或稀)、硫酸(浓)、次氯酸、王水(硝酸和盐酸)等,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
易钝化物质小结
Mg、Al在空气中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
3.与金属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3Cu+8HNO3(稀) =3Cu(NO3)2+2NO +4H2O
结论: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氧化性:浓HNO3 >稀HNO3
⑴大量实验证明:不论浓、稀硝酸都有很强的氧化性,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Pt、Au等少数金属外)反应,如:Mg、Al、Zn、Fe、Cu等。但Al、Fe在冷、浓硝酸中要发生钝化。
b、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
设计一实验,证明浓硫酸与碳反应的生成物含有
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3、硫酸的用途:
三、硝酸
(一)硝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2、不稳定性
保存:密封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暗处!
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硝酸分解产生NO2,NO2溶于硝酸而使硝酸呈现黄色。
授课内容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氨 硝酸 硫酸 教案设计(第2课时)

4.4 氨硝酸硫酸教案A(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复习稀硫酸的酸性。
2.学习并掌握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比学习浓、稀硫酸的性质,加深对自然辨证法的认识。
教学重点浓H2SO4的特性教学难点浓H2SO4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知识回顾:写出硫酸、硝酸和盐酸的电离方程式,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解释什么是酸?学生书写分析,回答。
归纳整理: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称之为酸。
酸的通性就是H+表现出来的性质。
思考与交流:你学过的酸都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书写,交流答案,整理回答。
二、新课教学归纳整理并板书:(二)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与碱反应1.稀硫酸的性质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的通性) 与Na2CO3、Na2SiO3等弱酸盐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过渡: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是否具有和稀硫酸相同的性质呢?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实验探究:展示一瓶浓硫酸,学生观察,说出它的物理性质,体会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区别。
归纳整理:2.浓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高沸点,难挥发,密度大,极易溶于水。
过渡: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2SO4,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硫酸和稀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2)向两支小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然后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和稀硫酸。
(3)用两个小烧杯分别盛取少量蔗糖,然后分别加入浓硫酸和稀硫酸,用玻璃棒搅拌。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解释这种现象体现了浓硫酸何种特性?归纳整理:(1)滴有稀硫酸的试纸变红色,而滴有浓硫酸的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试纸变黑和蔗糖变黑,是因为它们被浓硫酸“炭化”变成了炭,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2)滴入稀硫酸的固体不变色。
而滴入浓硫酸的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是因为晶体中的结晶水被浓硫酸吸收,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硫酸(教案2)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2.了解浓硫酸的重要用途,认识几种硫酸盐。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2.通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反应中浓H 2SO 4表现出什么性质?浓H 2SO 4表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提问:稀硫酸是否具有氧化性?浓、稀硫酸的氧化性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浓、稀硫酸的成分及与金属的反应分析。
对比、讨论出:稀硫酸也有氧化性。
但浓硫酸的氧化性是由于分子里的+6价硫引起的;稀硫酸的氧化性是由于它电离出的H +引起的。
H +的氧化性比+6价硫的弱。
【设问】浓硫酸是否也能氧化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呢?【投映图片】浓硫酸用铁皮桶盛装运输。
【设问】为什么浓硫酸能与铜反应,而放在铁桶中却没有反应呢? 【讲解】对,若加热就会发生反应。
但是没加热就没发生反应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它可使某些金属如铁、铝等表面“钝化”。
解释“钝化”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以前金属反应是否也生成氢气呢?为什么? 推理并回答:能。
陷入沉思,猜想:没加热。
倾听,领悟,形成正确认识。
推理并回答:不能。
因为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是由于+6价硫引起的而不是H +。
板书:b. 氧化大多数金属↑+2H 2O归纳出: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都没有氢气生成;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等发生钝化。
【组织讨论】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归纳出:稀硫酸具有酸类的一般通性,其实质是H +的性质,因为在稀硫酸中,硫酸是以H +和SO 42-的形式存在。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特性,因为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教案

【材料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除Au、Pt外的)绝大多数金属,然而工业上常用铁槽车或铝槽车来贮存和运输浓硫酸。这是因为Al、Fe常温下在浓硫酸中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阻止了内层金属与酸的进一步反应。把这种现象叫做钝化。
【问题6】发生“钝化”的条件有哪些?
金属
酸
条件
Al、Fe
浓硫酸
2.脱水性
C12H22O1112C+11H2O
3.强氧化性
C+2H2SO4(浓)=CO2↑+2SO2↑+2H2O
Cu+2H2SO4(浓)=CuO+SO2↑+2H2O
【材料2】纯净的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沸点338℃,难挥发。有强腐蚀性和吸水性,硫酸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约是98%,密度是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问题1】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浓硫酸,试用物理方法的方法将二者鉴别开。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硫酸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第二课时硫酸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学习法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2.了解硫酸在工业生产的意义
3.通过浓稀硫酸的对比学习使学生了解组成决定性质,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温故知新
【材料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无机化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硫酸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B.SO2与氧气
C.浓硫酸与铜反应D.SO3与水反应
4.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H2SO4的实际体积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氨硝酸硫酸(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通過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動腦、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濃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學難點:濃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學過程[引言]硫酸、硝酸和鹽酸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強酸,它們在組成上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相似的性質,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質?[投影]酸的通性稀硫酸鹽酸硝酸離子方程式H2SO4==2H+ + SO42-HCl==H+ + Cl-HNO3==H+ + NO3-指示劑紫色石蕊變紅與堿反應H+ + OH-== H2O與鹼性氧化物反應CuO + 2H+ == Cu2+ + H2O與鹽反應CO32-+ 2H+ == CO2↑+ H2O與金屬反應Fe + 2H+ == Fe2+ + H2↑(HNO3不產生H2)我們在實驗室制取氫氣時,不用濃硫酸和硝酸來制取,說明它們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還具有特殊性質。
[實驗4-8]濃硫酸與銅反應,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並觀察溶液的顏色。
[師問]品紅溶液有什麼變化?[生答]品紅溶液褪色。
[補充實驗]加熱褪色的品紅溶液,觀察其現象。
[提問]濃硫酸與銅反應產生什麼物質會引起這樣的變化?[生答]產生了SO2氣體。
[展示]濃硫酸與銅反應後的溶液,並提問:溶液的顏色說明產生了什麼離子?[生答]產生了Cu 2+。
[師問]硫酸和銅中的元素化合價有什麼變化,並分析產物是什麼,硫酸和銅各表現什麼性質?[生答]產生了SO 2和Cu 2+,硫元素從+6價變成了+4價,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銅從0價變成了+2價,被氧化。
硫酸表現氧化性,作氧化劑;銅表現還原性,作還原劑。
[講解]濃硫酸與銅反應除了表現氧化性,還表現酸性。
[板書]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濃硫酸的氧化性 ①與金屬反應2H 2SO 4(濃)+ Cu === CuSO 4 + SO 2↑+ 2H 2O[補充實驗]濃硫酸與蔗糖實驗。
請同學觀察現象,並聞一聞放出氣體的氣味。
氨硝酸硫酸教案_硫酸硝酸及氨的化学教案

氨硝酸硫酸教案_硫酸硝酸及氨的化学教案第2课时[比较学习法]: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加深理解、方便记忆。
如浓硫酸、硝酸作氧化剂时,都是硫、氮元素被还原;都是浓的溶液氧化性比稀的溶液强;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与不活泼金属和一些非金属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使铁、铝表面氧化生成牢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酸与内层金属的反应等。
[实验观察]:Cu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比较:3Cu+8HNO3=3CuNO32+2NO↑+4H2O观察现象:①产生无色气体。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③铜在不断的溶解。
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所以无色气体是NO。
结论:铜和稀硝酸常温下反应比较缓慢。
C+4HNO3浓4NO2↑+CO2↑+2H2O 现象:①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③铜在不断溶解。
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剧烈。
[错误点拨]:硝酸愈稀被还原的程度愈大,说明硝酸愈稀氧化能力愈强。
指出:硫酸、硝酸都是浓的溶液氧化性比稀的溶液强,不看被还原的程度大小。
同样,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只看失去电子的难易,不看失电子的多少。
[资料介绍]:王水的成分: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
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
[知识拓宽]:镁、锌等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硝酸作用能得到氮的不同低价态的还原产物。
例如,当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9%~33%时,反应按下式进行:4Zn+10HNO3=4ZnNO32+5H2O+N2O↑ 。
若硝酸更稀,反应会生成氨,氨与过量的硝酸进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铵。
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 。
[例题分析]: 1。
在标准状况时,把NO2和O2按4:1的体积比混合使其充满一个大试管,把大试管倒立于水中,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不考虑试管中溶液扩散为 A. 0.8 B. 0.72 C. 0.1 D. 0.036补充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4NO2 -----O2 , 4NO ------ 3 O22.用废铜屑和工业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请设计2~3个方案,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4.4 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 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投影]酸的通性稀硫酸盐酸硝酸离子方程式H2SO4==2H+ + SO42-HCl==H+ + Cl-HNO3==H+ + NO3-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碱反应H+ + OH-== H2O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 + 2H+ == Cu2+ + H2O与盐反应CO32-+ 2H+ == CO2↑+ H2O与金属反应Fe + 2H+ == Fe2+ + H2↑(HNO3不产生H2)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浓硫酸和硝酸来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实验4-8]浓硫酸与铜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并观察溶液的颜色。
[师问]品红溶液有什么变化?[生答]品红溶液褪色。
[补充实验]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观察其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什么物质会引起这样的变化?[生答]产生了SO 2气体。
[展示]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并提问:溶液的颜色说明产生了什么离子? [生答]产生了Cu 2+。
[师问]硫酸和铜中的元素化合价有什么变化,并分析产物是什么,硫酸和铜各表现什么性质?[生答]产生了SO 2和Cu 2+,硫元素从+6价变成了+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铜从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
硫酸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铜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
[讲解]浓硫酸与铜反应除了表现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板书]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2H 2SO 4(浓)+ Cu === CuSO 4 + SO 2↑+ 2H 2O[补充实验]浓硫酸与蔗糖实验。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4.4硫酸、硝酸和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中化学4.4硫酸、硝酸和氨教案新⼈教版必修1.doc2019-2020学年⾼中化学 4.4硫酸、硝酸和氨教案新⼈教版必修1第1课时教学⽬标1、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2、重视对学⽣知识的建构能⼒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知识作⽀撑。
3、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4、实验观察、想象分析,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法。
重点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问题引课]:学⽣思考回答课本P84的【思考与交流1、2、3】。
(1)它们都是酸,在⽔溶液中电离出H+,硫酸和硝酸是含氧酸,盐酸是⽆氧酸;硫酸是⼆元强酸,硝酸和盐酸是⼀元强酸……(2)在⽔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
(3)从盐酸、稀硫酸是⾮氧化性酸,浓硫酸或硝酸是氧化性酸的⾓度加以讨论。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激趣]:结合教科书图4-27,以激发学⽣的兴趣。
指出浓硫酸的脱⽔性和吸⽔性(实验中经常做⼲燥剂)。
[实验演⽰]:演⽰【实验4-8】并投影下列思考题:(1)反应的条件是什么?(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有哪些变化?(3)实验发⽣后品红溶液(或紫⾊⽯蕊溶液)有何变化?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盛品红溶液试管⼝的棉花起什么作⽤?(该实验只有在持续加热时,才有稳定的SO2⽓流。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反应,放出能使紫⾊⽯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的⽓体。
反应后⽣成物的⽔溶液显蓝⾊。
)[讨论释疑]:浓硫酸、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2SO4,为什么与Cu反应的性质有如此⼤的差异?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实质。
指出:浓硫酸、浓硝酸能与⼤多数⾦属反应,但都没有氢⽓⽣成;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等发⽣钝化。
指出:浓硫酸不仅能够氧化⼤多数⾦属,还能够氧化⾮⾦属:如C 、S、 P等。
C+2H2SO4(浓)?CO2↑+2SO2↑+2H2O[例题分析]:课本P89页4、5、7题补充例题: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可发⽣反应。
《氨硝酸硫酸》教案1(第二课时)(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保存方法及用途。
2.理解硝酸的强酸性。
3.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4.学会用氧化复原理论分析研究化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全面观察、分析、设计实验,提高观察、实验、探索、思维和自学能力。
2.通过探究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掌握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了解硝酸实验中尾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通过介绍化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及与浓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类比、讨论总结、媒体辅助。
抓住硝酸的强氧化性这一特性,以氧化复原理论为指导,分析“浓、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同,复原产物也不同〞这一反响特点,从而理解硝酸的氧化性表现在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上。
另外,学生学习了硝酸的氧化性后,一定会产生疑问:浓、稀硝酸的氧化性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这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量变会引起质变,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常叫做发烟硝酸。
引导:硝酸作为一种强酸,它会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展示:一瓶放在棕色瓶中的无色浓硝酸和一瓶久置无色瓶中略带黄色的浓硝酸,各取出少量于试管中进行观察。
引导:推测产物,试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硝酸应如何贮存答复:具有酸的通性,HNO3 = H++ NO3-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可与碱、碱性氧化物、金属、盐反响。
分析讨论:发黄的原因是什么推测:可能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了NO2。
探究:根据氧化复原反响规律进行分析。
推导:4HNO3 = 4NO2↑+O2 ↑+2H2O总结:棕色瓶、黑暗、温度低的地方。
引导:与浓硫酸比照,通过实验验证浓硝酸是否具有强氧化性。
高一化学 第四章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教案_

常温下,浓H2SO4可使Fe、Al钝化
(2)与非金属反响
C+2H2SO4(浓) CO2↑+2SO2↑+2H2O
三、硝酸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以体积之比为1:3混合而成王水。
目的展示
1.理解硫酸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理解硝酸物理性质,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3.认识浓硫酸和硝酸在消费中的应用。
预习检测
赢在45分钟P79~P80预习导学、自我检测
课堂探究
实验探究一、[视频实验]浓硫酸与胆矾的反响
操作:在外表皿里放入少量胆矾,并滴加少量浓硫酸
HNO3与金属反响规律小结: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硝酸与金属反响不放出氢气;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均比浓硫酸强〕;
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复原为NO2,稀硝酸被复原为NO。
(2)与非金属单质反响:
C+4HNO3(浓) 2H2O+4NO2↑+CO2↑
(三)硝酸的用途:用于制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如浓硫酸的广泛用途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教学重点
浓硫酸的特性、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课堂引入
盐酸、硝酸、硫酸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大强酸,它们除了都具有酸的通性外,又都有各自的特殊性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H2SO4和HNO3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2、通过学生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在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和质变”的辨证规律。
4、通过介绍化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
尊重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奖章
丹麦有位叫玻尔的科学家,37岁时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尔被迫离开即将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奖章留在实验室。
玻尔把金奖章溶解在盛有王水试剂瓶里。
后来,纳粹分子窜入玻尔实验室,那个试剂瓶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
战争结束后,玻尔从王水中把金还原出来,并重新铸成奖章。
而玻尔配制王水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硝酸”。
[板书] (二)硝酸的强氧化性
[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
[讲解]从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物中是N02而非H2。
进一步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的本质是+5价的氮得电子能力比H+1强。
[学生实验]比较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
Cu +4HN03(浓)=Cu(NO3)2 + 2NO2↑+ 2H20
3Cu +8HN03(稀) 3Cu(NO3)2 + 2NO↑+ 4H20
[讲述]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当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时,就配制成玻尔的“王水”溶液,王水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可以溶解金。
铂等不溶于硝酸的金属。
[设问]比较浓硫酸的性质,浓硝酸能否与非金属反应?
[练习]与非金属反应: C+HNO3(浓) S+HNO3(浓) P+HNO3(浓)
[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P+5HNO3(浓)=H3PO4↑+5NO2↑+H2O
[提问]硝酸与哪些金属及非金属反应?产物是什么?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有什么关系?
[小结] 反应规律:
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属。
②常温下Fe、Al等金属在浓HNO3中发生“纯化”。
③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如稀HNO3可使石蕊试变红,而浓HNO3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④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浓HNO3的还原产物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O。
活泼金属与极稀HNO3反应时,还原产物复杂,可为NO、N2O、NH4NO3等。
⑤非金属单质可被HNO3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
⑥王水(浓HNO3和浓HCl按体积比1:3配制)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溶解Au、Pt。
[强调]反应物或条件不同,硝酸产物发生变化:NO2、HNO2、NO、N2O、N2、NH3。
如:4Zn+10HNO3=4Zn(NO3)2+N20+5H2O
[板书]注意:4Zn+10HNO3(稀)=4Zn(NO3)2+N20+5H2O
[设疑]浓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是否也剧烈?
[学生实验]浓硝酸十铝片
[讲解]钝化原理:铁、铝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表面被氧化为牢固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酸与内层金属进一步反应。
[板书]3、铁、铝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
[提问]浓硝酸的运输和贮存可用何种物质制的容器?
[展示]一瓶呈黄色的浓硝酸,问为什么呈黄色?
[板书] 4、不稳定性
光照
4HN03 == 2H20+ 4NO2↑+ 02↑
[提问]硝酸应如何贮存?
[设疑]有人认为,“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还原产物的化合价,浓HN03中的氮从+5降为+4而稀HN03,中的氮从+5价降为+2,从化合价变化可以判断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从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的反应条件。
剧烈程度分析。
[讲述]硝酸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在实验室里,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小结]略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