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_居住区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住宅群落 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
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1、居住区构成:
居住区通常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与公共绿地构成,也允许有无害的小型工厂用 地、市政工程设施用地、水面等其它用地。
1)住宅用地
指住宅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必须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用地一般列入 住宅用地),其中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物院等。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级、小区级或街坊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的及其四周的用的,包括道路、 场地和绿化用地。
3)道路用地
指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用地,包括道路、回车场和停车场用地。居住区级道路是划分小区或街坊的道 路,小区级道路是小区内部干道,居住组团道路是连接住宅的道路。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 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通常其人口规模为7000-15000人,用地规模为17-35ha。
居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三、以居住组团为基本 单位为基本单位组织居 住区
以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 扩大小区的形式。
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委会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 1000-3000人。居住组团一般应设有居委会办公室、卫生站、青少年校外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服务站、 小商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绿地等。其他一些基层公共建筑则根据不同的特点 按服务半径在居住范围统一考虑,均衡灵活布置。
4)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安排有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 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2、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户数:10000~15000; 人口:30000~50000. 小 区—户数: 2000~ 4000; 人口: 7000~15000. 组 团—户数: 300~ 700; 人口: 1000~ 3000.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 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的变化。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
二、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小区的规模主要根据基层公共建筑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安全和方便、城市道路 交通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等综合考虑。
四、居住区规划结构
户数(户) 人口(人)
居住区
10000~16000 30000~50000
小区
3000~5000 10000~15000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住区
一、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居住小区 由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2)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 个单位。
规模:人口 7000~15000 户数 2000~4000户, 用地 10~35
(3)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
居住区规模的影响因素
1) 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
在地形起伏地区还应适当减少。 2) 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m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ha左右。 3) 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 1000~3000人, 户数 300~700户, 用地 4~6公顷。
(4) 住宅街坊 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它的规
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 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
户数(户) 人口(人)
居住区 10000~16000 30000~50000
小区 3000~5000 10000~15000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邻里单位——1929年 美国 佩里(C.Perry) 1)控制规模
以一个小学合理规模控制邻里单位人口规模(约1000户),四周交通道路为界,不被穿越,内部设置公用设施,
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以5万人为宜,少则3万人左右。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有其合理的规模。这个合理的规模应符合功能、 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人口一般以3~5万人为宜,其用地规模应在50~100ha左右。
三、 居住区类型
建设条件:新建居住区;旧居住区 所处位置:市内居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居住区 住宅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
日照通风良好。
2)等级化
① 住宅-→邻里单元 ② 几个邻里单元-→邻里单位 ③ 几个邻里单位-→城市次中心
居住区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等, 由小至大,等级化梯度形成中心体系。
3)特点 ① 服务设施居中;
② 住宅、道路、绿化、公建等 划分明确,不交叉;
③ 道路宽度、绿来自百度文库分配等级化; ④ 住宅高度、日照、间距、朝向、 密度等精确计算,达到理性。
第一节 居住区基本知识
一、 居住区类型与规模 (1)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 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 30000~50000 户数 10000~15000户, 用地 50~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