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研究
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研究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场重大的思想革命,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思想启蒙的意义、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等方面来阐述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一、思想启蒙的意义思想启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它真正地呼唤人们从传统社会的束缚和认识误区中解脱出来,走向现代文明社会。
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引入,中国逐渐站在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中国人民也在更深层次上,发生了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革。
启蒙运动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革命,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转折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等人,都参与过新文化运动。
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批判,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想。
以下是两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简析:1、康有为:康有为是思想启蒙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广泛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
康有为尊重传统,同时也批判传统,他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传统文化应通过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进行改进和发展。
他也提出了“民生为本”的主张,主张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梁启超:梁启超是思想启蒙运动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批判西方文化当中的弱点和缺陷,他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主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华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应该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灵感。
梁启超在文化、教育、社会、政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影响深远。
三、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百日维新”运动,当时中国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康梁认为革新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制度性改革,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提出了多项改革政策。
然而,清廷当局对这些改革持否定态度,百日维新的运动很快就被镇压了。
多维视野下的曾国藩思想文化研究若干思考
曾 国藩 是 中 国 近 代 史 上 的名 人 , 点 无 庸 质 理 方 面 , 们也 可 以在 曾 国藩 身 上找 到一 些 闪光 之 这 我
疑 。章 太炎 称 之 为 : 誉 之 则 为 圣 相 , 之 则 为 元 处 _ 。总而 言之 , 乎在 中国传统 思想 文 化 的诸 多 “ 谳 9 J 似 凶 ” 毛 泽东 认 为 曾 国藩德 业 诸 全 , 德 圆 满 , 乎 领 域里 , 文学 到史 学再 到哲 学 、 , 功 近 从 军事 学 等 , 差 不 都 圣 贤 : 宋 韩 范 并 称 , 曾左 并 称 。然 韩 左 办 事 之 多 体现 出一 种 “ “ 清 曾国藩 现象 ” 。
的人 , 以想 像 , 难 能有 在诸 多领 域 皆有建 树 的力 量 。
一
曾 国藩 总是 历 史 上 的 曾 国藩 , 因其 历 史 影 响 ,
“ 曾国藩 现象 ” 历史 研 究 中成 为一 个 含 有 多 方 面 在
、
曾 国藩 : 一个 活 生 生 的 有 机体
曾国藩是神仙 吗?答案 明显是否定 的。曾国 研 究 的热 门领 域 : 当我 们研 究 中 国古 代 文 学史 时 , 藩是 一个 活 生生 的有 机体 , 少在 其有 生之 年是 这 至 他是“ 桐城 文 化 ”中兴 的重 要 人 物 。当我 们 研 究 样 的 。他 每 日每 时每 刻 都 生 活 在 文 化 之 中 , 书 、 读
Au . 201 g 1
多 维 视 野 下 的 曾 国 藩 思 想 文 化 研 究 若 干 思 考
郭 平 兴 , 赛 军 成
( .广东 惠州学院 政法系 , 1 广东 惠州 56 0 ;.湖南人 文科 技学院 曾国藩研究所 , 10 7 2 湖南 娄底 4 70 ) 10 1 [ 摘 要 ] 曾国藩思 想文化 的研 究 , 至今 已有诸 多成果 , 究其成果 而论 , 究话语模式过 于“ 但 研 教科 书式化” 或是 “ 先入 为主” , 文拟 以 3下研 究为依托 , 化 本 - ' 结合新 文化史话语模式 , 出若干 思考 。 提 [ 关键词 ]曾国藩思 想文化 ; 新文化 史; 话语模式 [ 中图分类号 ] 12 G 2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 号] 6 3— 72 2 1 )4— 13—0 17 0 1 (0 1 0 0 1 4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资料合集目录一、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兼论历史学的社会学化二、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五、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三十年发展趋势与瓶颈六、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兼论历史学的社会学化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历史学界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这个领域,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中国社会的演变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从理论思考的角度,探讨历史学的社会学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影响及意义。
社会史研究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它通过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社会史研究与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研究相互补充,共同揭示中国近代社会的全貌。
历史学的社会学化是指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历史学研究,从而实现对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解释。
在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历史学的社会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对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历史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演变机制。
社会学化的历史学研究更注重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考察,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在社会史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采用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
例如,通过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调查,研究者能够了解农村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变迁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文献,研究者能够深入探讨社会制度、社会行为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统计分析,研究者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揭示历史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某些历史现象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充分,某些研究方法的使用还不够成熟等。
对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发端的历史学思考
对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发端的历史学思考[摘要]广东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发端之地,其历程大体包括近代以前的酝酿阶段、从林则徐到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起步阶段和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的加快步伐的阶段。
综观其历史进程,广东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发端之地的原因主要是广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土壤这两点,但其中后者才是起根本作用的关键原因,其内容主要包括:包容性;“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等。
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行思考,今天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广东;思想解放之发端;历史学思考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固有思维定式,直面问题与挑战,把实践推向新的阶段。
近代广东是整个中国思想解放的发端之地,对其历程进行考察,一方面有利于我们认识广东在地域和文化上具有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更可以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对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发端的历程的考察。
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发端是一个过程,经过考察,笔者将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近代以前的酝酿阶段;从林则徐到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起步阶段;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的加快步伐的阶段,具体如下:1、酝酿阶段:宋以后,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思想逐渐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困境,重新焕发了生机,以理学和心学的形态实现了复兴,继续统治思想文化领域。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承继了另一位心学大师陆九渊的思想。
陆认为,四海之内皆有心同理同的圣人。
1而在王之前,“岭南第一人”陈白沙就已成为明代复兴陆心学第一人,也是王阳明心学的先驱。
2在陈白沙的经营下,当时的广东已成为心学基地,人们较为普遍地接受了“四海皆出圣人”的道理。
3此时恰遇上了从16世纪中期开始的“西学东渐”的过程,由于特殊的地缘和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土壤,使得南粤开始成为西学进入中国的窗口。
16世纪末心学得到官方解禁,恰在此时西方第一批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当中最著名的人物正是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
探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科条四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与学科互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入发展,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在深化原有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的同时,也在传承与创新中呈现出更为多姿多彩的样貌。
思想史研究逐步探究思想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聚焦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复杂历史图景。
具体而言,在观念史研究、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研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研究、新文化史与思想史结合研究以及报刊史研究等五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近20年来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新内涵,也拓展出诸多新议题与新理念,在大陆、港台、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史研究范式。
编自 互联网金融一“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观念史对于近2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而言,一个较为深刻且被学界广泛接受的观念转变,是“多元现代性”理念的兴起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日益开放以及与世界交流的不断深入,曾一度支配20世纪80年代思想界的“从传统走向现代”一元化线性史观开始为研究者所反思并逐步得到修正。
对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思想观念多元化及其内在张力的分析,对于现代理念与传统价值之间复杂关联的深度阐释,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基本视野。
大致来说,“多元现代性”理念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逐步确立,包含学术界对于以下两个认识论意涵的接受。
第一,过往研究者大多习惯于将近代中国的历史,理所当然地视为“从传统到现代”的单向进程。
实际上,近20年来的思想史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对于“现代性”的探寻与实践,不应等同于对历史上欧美国家“现代化”的简单模仿,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包含多重意义、有其自身种种面相的“复数”概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罗荣渠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逐渐建立起“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②。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许纪霖、陈达凯组织国内部分人文社科学者撰写的《中国现代化史》一书,可以视为对这一观念演变的起点之一:“现代性问题的提出,为中国思想界反思启蒙,反思晚清以来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提供了一个元理论层面的思考焦点。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变革与社会进步研究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变革与社会进步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革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时代的浪潮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改革和革新,使得中国逐渐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一、思想文化变革的背景与动力在近代,中国遭遇了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传统社会的束缚和制约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思想家开始积极探索,寻求中国社会的出路。
其中,新兴的资本主义思潮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引进西方思想19世纪末,中国开始引入西方思想,包括科学、民主、自由等先进的思想观念,给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
许多留学生赴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留学,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在回国后积极传播新思想,推动中国的觉醒。
2. 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各类刊物的涌现为中国的思想解放提供了平台。
清末的维新派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运用西方现代化的思想,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对中国困境的痛感。
同时,他们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观点。
二、思想文化变革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思想文化变革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变革。
以下将重点讨论几个方面:1. 政治制度变革思想文化的变革催生了对政治制度的思考和呼声。
清朝末年,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的主张,呼吁改革现存政治体制,以实现民主和自由。
此后,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的清朝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这一历史事件表明,思想文化变革为中国政治制度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2. 社会观念的改变思想文化变革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方式。
妇女解放运动是思想文化变革的一大亮点。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较低,受到男权思想的压制。
然而,思想家们开始倡导平等和尊重,女性开始要求自我解放。
《新儿女英雄传》、《天堂与地狱》等作品纷纷出现,揭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关于《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中国近代160多年的历史回顾,更是当代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要求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其对高校学生的科学历史观的培养功能;任课教师也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最终使高校学生能够学会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来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真正深刻地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和人民作出“三个选择”历史必然性的内在逻辑。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历史观1 “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尽管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时间,但当前高校许多学生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160多年的时间里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
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
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开设的一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强化“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并将“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等列为该学科的的研究范围。
浅析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浅析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摘要现如今在每一所大学都有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身影。
针对这一课程在读大学生和老师有着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解之谜。
“现在的大学生有什么理由去了解和研究历史,特别是那些现代史方面的内容。
这些在历史学家或历史专业的学生眼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极其复杂。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一些探讨或分析,来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心理方面的压力是一件及其有意义的事情。
使他们对学习历史有所感兴趣,进而促进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概论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书写爱国主义与民族自立的雄伟篇章的历史;既是列强凭借其政治、军事上的暂时的胜利,向中国强行贩卖其文化的历史,也是优秀的中国人奋发图强,睁眼看世界,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乃至西方文化中具有进步的因素的历史。
在此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大变局之下,中国的近代学习思想呈现出与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有着巨大以至根本不同的特点。
二、中国近代史的关注点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书写爱国主义与民族自立的雄伟篇章的历史;既是列强凭借其政治、军事上的暂时的胜利,向中国强行贩卖其文化的历史,也是优秀的中国人奋发图强,睁眼看世界,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乃至西方文化中具有进步的因素的历史。
1(一)中国的血泪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三千年所未有之大变局”;大概可概述为“一条红线”(阶级斗争)、“两个过程”(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三次高潮”(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八大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的历史。
中国近代战争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战争史读后感中国近代战争史读后感1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它被史学界公认为近代史研究的开山经典,讲述了从19世纪中国的外交到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的史事。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路途的遥远导致中外商业不大,中国皇帝的自大导致“天朝”在买卖方面不肯通融。
英国使节到中国来,乾隆皇帝竟让他行跪拜礼。
这样的不平等自然无法让英国使节同意,乾隆皇帝很不高兴,就让他回国。
使节提出的和平条约,中国全都拒绝了。
其实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英国日渐强盛起来,但中国皇帝仍然沉浸在历代的光荣中。
当时外国有的货物中国也有,中国有的外国却没有。
这样的买卖对外国是无益的,所以外国人就想办法增加本国货物的出口。
后来经过试验,发现鸦片可以达到要求,于是英国便大力种植鸦片。
中国虽然严厉禁止鸦片买卖,但仍然没有用,鸦片在中国兴盛起来。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鸦片战争开始。
清廷屡战屡败后知道没有办法,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
此后洪秀全在广州创立了上帝会,企图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他们认为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术,只有上帝的教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而曾国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率领湘军与洪秀全抗争。
后来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内讧,湘军在曾国荃的领导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灭亡。
中国想要摆脱外国的欺压,于是便用尽方法自强,尝试与外国打仗,却并不顺利。
与日军战败后,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进行了“百日维新”,却遭到慈禧太后的打压。
孙中山总理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方案,经过十五年的军阀割据,中国终于不再为西方帝国主义所打压。
如果清朝统治者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就不会遭到列强的欺压。
所以我们应当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而在中国近代史中,不论是林则徐、曾国藩,还是洪秀全、李鸿章,都在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努力。
也许他们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但是他们的目标是清晰的,他们都为中国贡献了力量。
2024年华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71
2024年华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7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大昭寺之神圣,并不逊于布达拉宫。
下列关于大昭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B. 建筑特色兼有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C. 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凹字形D. 建筑包括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佛堂2、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订立于A. 1951年B. 1952年C. 1953年D. 1954年3、1994年4月通过《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是A. 解决关贸总协定的弊端B. 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C. 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D. 减少成员国间的不平衡4、有研究认为,公元2世纪末的欧亚大陆处于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地处远东的中国魏晋南北朝,没有与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及印度河、恒河流域一样陷入长期分裂或分明中断,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一传统主要是指()A. 庞大而统一的帝国统治B. 中华文明出现的历史最早C. 不同民族长期混杂居住D. 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5、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古代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深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和土地制度以唐制为蓝本②大约在2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
③越南移植中国的赋税制度④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A. ①B. ②③C. ①③D. ②④6、历史学家吴于廑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一文中指出,从公元前二千纪中叶迄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世界诸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
在打开地区间闭塞、扩大彼此物质和精神文明交往,乃至促使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方面,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
《拉莫莱特之吻:关于文化史的思考》读书笔记14级中国近现代史彭雪琼不能把思想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应从其多样性来认识,思想史研究对象中,既有伟大的哲学家,又有目不识丁的普通人。
所以罗伯特˙达恩顿从以开始就定为了他的《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这本书的格调。
在书中,达恩顿实际上是把自己对历史研究的心路取向自上而下地分成了四个层次去思考和介绍:观念史(体系化思想的研究)、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史(日常思维、舆论风潮和文学运动的研究)、观念的社会史(意识形态和思想传播的研究)和文化史(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的研究)。
这本书是达恩顿根据不同层次要求写下的一部文集,共15章。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前6章为第一个部分,达恩顿针对的读者用他自己的话:“不是给学术杂志和学者们写的,针对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非专业读者,而不是12岁的女孩。
假想那些编辑、制片人和其他经营媒体的人的左边是作者的话,那他们的右边就是这些读者。
这些论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文化中介及其运作过程。
我在同文化产业打交道过程中有些体会,栽跟头的事很多。
这些经验对我很有启发,如果别人想知道怎样从办案人员那里套出新闻,怎样编造电视剧本或摸准编辑室的路数,我这本书至少有点可读性。
”第7到15章为本文第二个部分,主要针对读者是学术性的,但是作者希望它们也能让受过良好教育的非专业读者感兴趣。
达恩顿说:“尽管我看不到这些读者是谁,就像我看不到月亮的另一半,但我绝不低估他/她们。
读者应该得到更丰盛的精神食粮,可媒体只提供简易快餐。
所以我斗胆给他/她们奉上一份没掺水、没打折的学术晚宴。
”在这些论文集中,达恩顿特别注重希望能让受过良好教育的非专业读者感兴趣,因此写得生动有趣,并不同于纯学术性研究的抽象和晦涩难懂。
这些关于社会、文化和思想史中的林林总总和风云变幻,能够潜移默化地让读者知道历史学家都在干什么,也让读者知道,历史学家们表面上在就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实际上他们是在帮我们当下的人跟古人沟通。
中国近代史研学主题
中国近代史研学主题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变革。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研学主题,这些主题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变迁。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题概述。
第一部分:政治与社会变革1.辛亥革命与中国讨论辛亥革命对清朝的结束和中国的建立所产生的影响。
探讨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动荡、混战和外国干涉等问题。
2.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研究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和中国文化的转型所起到的作用。
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西方思想的引入,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3.国共合作与中国的崛起探索国共合作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研究中国在抗战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军事斗争,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4.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研究中国改革、城市化进程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第二部分:思想与文化变迁1.思想解放与现代化思潮讨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思潮对中国近代史的推动作用。
分析马克思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技术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2.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探索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的衰落和现代价值观的崛起。
研究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和文艺界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3.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分析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起源、发展和成果。
研究中国妇女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地位和权益的变化。
4.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讨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动对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的塑造。
研究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在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三部分:外交与国际关系1.不平等条约与民族屈辱感探讨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民族屈辱感的形成和影响。
分析这些条约对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尊严的努力。
2.抗日战争与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对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知识文库 第24期18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的几点思考刘红彦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以来,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成为落实"05”方案精神的关键。
其中,专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载体和形式得到普遍认可和实践。
当前,一些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专题教学在积极推进,现谈一点我们的思路。
一、“纲要”开展专题教学的必要性 1、“纲要”是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历史课、大学本科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不同,也不同于其他三门政治理论课,“纲要”有其明确的课程定位,即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在概要地介绍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现象的分析与探讨,侧重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必要的国情、社情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教育。
采用专题教学,在内容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每一专题都是用具体的理论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这样就能保证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文化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理论水平,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纲要”课程内容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课时较少。
运用专题教学法,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编,教材虽然只有29万字,但内容宏大,重大历史事件与理论问题偏多,而规定的教学时数偏少,“05”方案规定为32学时,但很多院校有一定缩减或者分出一部分实践学时,存在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分配有限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尝试就是专题教学,在有限的学时让学生获得最有教育价值的知识、经验与理论。
中国近代文化史公选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Ap . 0 r 20 9
中国近代文化史公选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舒 习龙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安徽文献研究 中心, 安徽 淮北 2 5 0 ) 30 0
摘
要 : 中国近代 文化 史” “ 课程是进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 程 , 其教 学改革应适应 大学生 “ 宽口
第卷第期年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叼叩彻中国近代文化史公选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舒习龙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文献研究中心安徽淮北摘要中国近代文化史课程是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应适应大学生宽口径厚基础的素质教育的需求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机制方面探索一条适合公选课要求的教学改革之路以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结构个性发展及增强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
用 多种 形式 , 案 例分 析 、启发 式 、提 问式 、 如 讨论 式 、朗读 吟 唱 以及多 媒体 教 学 等 ,以活跃课 堂气
氛 , 高学 生 兴趣 , 强 学 生学 习的积极 性 与主动 提 增 性 , 得 了较 为理 想 的效 果 。在教 学过 程 中 , 取 师生 配合 , 向互 动 。通 过 以上 的教学 改革 措施 , 强 双 增
高该课的人文 内涵与人文魅力。 从现行公选课的 教学背景看 , 中国近代文化史应是一门帮助学习 者实现文化 自觉的基础课 , 门跨学科 、 一 超学科 的综合课程。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 、 国际化 、 现代化
的大 背景下 , 文化 史 的教育 价值 更显 重要 。 因此,
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历史系本科专业陆续开设中国
我们必须重新确立近代文化史教学在现 代大学 的教育价值。
一
、
中 国近代 文化史 教 学研 究现 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意义及思考
收稿日期:2013-12-02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中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研究”;湘南学院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湘南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作者简介:蒋红艳(1977—),女,湖南资兴人。
湘南学院思政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Leshan Normal University第29卷第06期2014年06月Vol.29,No.06Jun .201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意义及思考蒋红艳(湘南学院思政部,湖南郴州423000)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唯物史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认识不到位、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考核评价不科学,致使“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教学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中务必发挥学生主体性,拓展实践教学新模式,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改革,以促使“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4)06-0115-04ThePresentSituation,Significanceand Thinking onthePracticeTeaching in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JIANG Hongyan(Department ofIdeologies and Politics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China )Abstract: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links in cultivat -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but it can not play its due role because ofproper awareness ,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unscientific evaluation.Therefore ,the teacher must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 ’s subjectivities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to develop new model and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reform ofpractice teaching ,so that the teacher can pro -mote the optimizing ofthe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basic link ,an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the teach-ing practice.Key Words: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社会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与载体。
晚清新式书报的地方流转与乡村士人的阅读实践--《刘绍宽日记》研究
0 引言自鸦片战争以来,士大夫逐渐觉察到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了梁启超所谓的“过渡时代”[1]166。
过渡时代是中国人“知识仓库”大更新的时代。
“知识仓库”的更新有赖于承载新知新学的新式书报的流转。
据历史学者熊月之统计,晚清翻译的西方书籍达到2588种,出版的报纸达1753种[2],还有数不清的由中国人撰写的传播西学的著作。
2003年,著名学者王汎森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他认为值得注意的课题,如晚清时期,在一些十分古老、封闭的地方社群中,人们的思想与知识是如何生产与流动的?地方士人如何得到书刊?他们读什么书报?那些在文化中心城市生产出来的新式书报是如何流向中国广袤国土上的小镇、村社的[3]?201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刘绍宽日记》给我们提供了极佳的观察窗口。
刘绍宽(1867—1942)系温州府平阳县刘店人,长期乡居僻壤,十七岁成为县学生员,二十岁开始以塾师为业。
1902年,刘绍宽受聘于龙湖书院山长、县摘 要 晚清时期,新式书报从文化中心城市向地方社会流转。
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同乡群体对乡村士人进行了最初的新学启蒙。
同时,乡村士人这个“在地链接性群体”又以更隐秘的方式促进了新式书报在地方社会的进一步下渗。
本文以《刘绍宽日记》为核心史料,详尽呈现了乡村士人阅读新式书报和从中撷取新知的风貌。
新式书报的阅读实践更新了乡村士人的“知识仓库”,重塑了乡村士人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乡村士人的阅读史。
关键词 晚清 新式书报 地方流转 《刘绍宽日记》 阅读实践分类号 G259.29; G252.1DOI 10.16810/ki.1672-514X.2021.03.016邓利萍 Deng LipingThe Local Circulation of New-style Books and Newspap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ading Practice of Rural Sholars: an Investigation of LiuShaokuan’s DiaryAbstrac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new-style books and newspapers moved from the cultural center city to the local society. In this process, the fellow townspeople of the city initiated the rural scholars ’ new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ural scholars, a “local linked group ”, promoted the further infiltration of new books and newspapers in the local society in a more secret way. Taking Liu Shaokuan ’s Diary as the core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presents in detail the style of rural scholars reading new books and newspapers and extracting new knowledge from them. The reading practice of new books and newspapers renewed the “knowledge warehouse ” of rural scholars, reshaped the thinking mode of rural scholars, and greatly expanded the personal reading history of rural scholars.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New-style books and newspapers. Local circulation. Liu Shaokuan ’s Diary . Reading practice.晚清新式书报的地方流转与乡村士人的阅读实践*——《刘绍宽日记》研究*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视野中的认同困境与地域秩序”(项目编号:19FZSB067)、中国图书馆学会2020年阅读推广课题“基于灰色文献的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YD2020B09)的研究成果。
4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新史學十四卷四期二○○三年十二月 177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王汎森**本文是作者對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它涉及三個方面。
第一是史料方面,強調對私密性史料的重視及利用,並強調對地方性思想文化材料的重視。
第二,本文探討了一些方法論的問題,像「事件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強調如果不能時時警覺於兩者之不同,則容易對史實作出錯誤的解釋,或是忽略了歷史發展過程中歧出、複雜的層面。
第三,本文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近代傳播網絡的形成與思想文化史之關係,如對保守派人物研究,如對地方上小讀書人的角色與功能的研究等。
最後,本文仍強調,思想史研究的最重要工作是對重要文獻縝密而深刻的閱讀。
關鍵詞:思想史 文化史*本文在2003年3月蔣經國基金會於普林斯頓召開的「中國文化與社會研究新視野」中發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兼所長178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對於史學家尤其適用,研究歷史的人,即使觀點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稱滿洲人從來沒有入關(李濟語)!但是,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界的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許國科會人文處歷史學門通過計劃的名單是觀察國內史學趨勢的一項好材料。
從近年來所通過的專題計劃名單,我們可以看出,整體而言,臺灣史學界對種種西方新史學風氣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文化史的影響最大,其特點有幾個。
第一是認識到文化的建構力量之強大,從而對各種界域的歷史建構的過程,或是對過去被視為是本質式的或約定俗成的種種現象,以文化史的建構性角度加以解釋。
第二是各種過去所忽略的新問題的討論(如出版史、生態史、情欲史、閱讀史等),第三是與性別、後殖民主義,以及與國族主義有關之研究。
沒有人能否認以上種種新發展大幅地擴大了歷史的視界,我在此不想重覆這些新動向。
此處所談的,純粹是我個人實際進行研究工作時的一些反思。
近一、二十年來,不管是與近代思想文化史有關的文集、出版史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歷史眼光的改變以及政治氣候的變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
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的几点思考
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的几点思考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史学界有一传统的看法:即1840鸦片战争。
而实际上,中国近代思想早在十六、十七世纪就已产生。
笔者认为。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应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的以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民主思想。
一、思想史阶段划分标准的思考。
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问题,首先要明确思想史阶段的划分标准,这是研究中周近代思想史开端问题的理论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亟待实现三大突破、一是突破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的“西方一苏俄”模式,据史确认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依据有自己内发原生的近代惟思想文化因素。
以明清之际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二是突破把近代思想史和社会史的“运动”相对应的模式。
重新梳理近代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如实反映思想精英引导政治精英的先导作用;三是突破单纯地“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模式,如实反映中国本土固有的近代性思想文化资源在思想演变中的作用,展示思想界多元互动的生动格局。
思想史有别于革命史.它更多地是研究思想的剧烈跳动、观念的不断改进,尤其是探索思想是如何反映时代的要求,准确地预测未来、设计未来,为新时代呐喊的。
因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趋前性j笔者认为.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古代思想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界线.最根本的失误是混淆了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区别,的确值得重新思考。
西方近代文明的进步,其特色就是哲学思维先导。
如英国的经验论就先于它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的战斗型唯物论先于它的大革命:德国的古典哲学先于他的民主革命,等等。
所以思想史就应该以它的思想内容即思维本身来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且是唯一客观的标准。
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历史,近代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人文主义、自由平等思想、民主意识、商品观念。
而我国明清之际正处在“天崩地解”的历史转折时期.已呈现出由封建社会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趋势。
在这历史转折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等启蒙思想家顺应时代潮流,在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适时地提出了颇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性质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开历史之先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评价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评价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08-06-25 02:22:01)转载▼标签:思想史思潮政治思想梁启超中国分类:讲坛文录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特点分析历史的发展为近代中国铸造了一个比较奇特的模式,这种模式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动荡多变,悲壮激烈。
既有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衰落悲哀;也有从金田起义到武昌起义的英勇壮烈。
在这一历史时期,各色人物,纷纷登台,各种事件,此起彼伏。
屈辱与拼博,进步与倒退,革命与反动……似滔滔巨浪,尉成大观。
黑格尔曾认为,哲学作为绝对精神的历史,应该表现出时代的逻辑,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形态之一的政治思想,则更是政治和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因此,在中国近代激烈动荡的舞台上,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也相应地进行了独特的表演。
具体而言,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有四个方面:1、思潮纷繁,反复多变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短短几十年,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思潮应运而生,崭露头角,各显峥嵘。
概而言之,既有封建主义的挽歌,更有资本主义的炫耀,还有社会主义的憧憬。
所有这些构成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异常复杂的图景。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先进的思想家不可能顺应时代潮流,信仰追求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更何况他们大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已经作为社会心理沉淀而深深地溶于其血液之中,很自然,他们容易回到传统思想的老路上去,形成恶性循环,不可自拔。
2、发展曲折,基础脆弱在近代中国的舞台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扮演主角,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保守性和软弱性,在思想领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西学东渐,即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来去自由,无所约束,社会经济状况从根本上产生影响,文化自身的内容也产生复杂的综合反映。
思想转型时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中西文化的比较、冲突与融合问题。
近代思想内在理路的转变——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近代思想内在理路的转变——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王怡璎【期刊名称】《《中国外资(下半月)》》【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1页(P284-284)【关键词】中国近代思想; 学术史; 内在理路【作者】王怡璎【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王汎森先生生于1958年10月,台湾云林北港人。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所著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一书,由台北联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01出版,大陆简体阅读多为后者。
本书探讨的是从道光到1930年代约100年间的思想学术变化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有新意、有角度、有针对性的对这一段历史中比较容易为人所忽略的层面做的研究。
本第一个编为“旧典范的危机”,的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学术上所有的变化,有些是学术的内在的发展过程,当然更重要的是知识与现实的变化、知识和人生出现裂缝。
理学的复苏,是汉学想要以“通经”以致“实用”的尝试失败。
方东树“汉学反对的例子,使宋学回潮,代表新时代的趋势。
汉学的反动,越来越脱离现实,调和汉宋之今文经学的复兴,并迅速成为晚清思想的主流,没有其他的想法离开了房间。
方东树《汉学商兑》的例子,重新使宋学复苏,并代表了新时代的趋势。
汉学的反动导致调和汉宋之今文经学的复兴,日益脱离现实,并迅速成为主流的后期清认为,并没有离开房间的其他想法。
方东树《汉学商兑》,以反映国学汉学本身,邵易陈“仪式由通论”宋学遗产宋学嚣张气焰。
邵氏的观点来在三几十年后被康有为所用,掀起了“思想界之大飓风”。
第二部分在复杂外力的影响下,产生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
从近代到现代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而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平实和线性。
传统本身也再一次诠释它的生命力,一次又一次地改变它的风格。
只有在特定的时代把“传统”加以特定的解释和考虑,才能了解那个时代的传统的关系。
在后面的两篇文章里,作者的“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以及清朝末年的“政治的概念”、新史学对学术政治的互动和侧重点的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1197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王汎森「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對於史學家尤其適用,研究歷史的人,即使觀點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稱滿洲人從來沒有入關!但是,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界的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許國科會人文處歷史學門通過計畫的名單是觀察國內史學趨勢的一項好材料。
從近年來所通過的專題計畫名單,我們可以看出,整體而言,臺灣史學界對種種西方新史學風氣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文化史的影響最大,其特點有幾個。
第一是認識到文化的建構力量之強大,從而對各種界域的歷史建構的過程,或是對過去被視為是本質式的或約定俗成的種種現象,以文化史的建構性角度加以解釋。
第二是各種過去所忽略的新問題的討論(如出版史、生態史、情欲史、閱讀史等),第三是與性別、後殖民主義、以及與國族主義有關之研究。
沒有人能否認以上種種新發展大幅地擴大了歷史的視界,我在此不想重複這些新動向。
此處所談的,純粹是我個人實際進行研究工作時的一些反思。
一、史料近一、二十年來,不管是與近代思想文化史有關的文集、出版史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歷史眼光的改變以及政治氣候的變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
尤其是中國大陸,正在經歷一個「恢復歷史記憶」的時期,也就是對民國時代非左派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好奇與興趣,連帶的,也使得與這些人物相關的各種材料大量問世。
在林林總總的材料中,「私密性的檔」(private document)很值得注意。
譬如大量日記被整理出版,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如《胡適日記》(臺灣)、王闓運的《湘綺樓日記》、劉大鵬的《退想齋日記》、《吳宓日記》、金毓黻的《靜晤室日記》、《朱恃三日記》、《陳範予日記》、繆荃孫的日記等。
此外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未被印出的日記,從晚清以來,估計在一、兩千部以上,許多存在縣、鎮級的圖書館,如果能審慎而有效地使用這些日記,幾乎可以按年按日排纂出各個階段、不同階層的人對歷史事件的看法、心態的變化、思想資源的流動等等問題,使得我們可以不局限於探討思想家的言論,而能從一個新的廣度與縱深來探討思想、文化史。
書信也是一宗值得注意的新材料。
如《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陳垣來往書信集》、陳寅恪的書信等等皆是。
除了「私密性檔」之外,地方性的材料也值得注意。
過去因為史學界將較多的心力放在在全國性的事件,或在全國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思想人物,比較忽略地方的材料。
除了地方士人的著作外,各種地方小報、宣傳冊子、習俗調查,通俗書刊,如果善加利用,都可能投射出新的光彩,它們有許多仍然保存在各地的檔案館、文史館中。
近年來,中國大陸整理了清末民初各地的報紙,包括了許許多多晚清以來地方上的小報紙,從中很可以觀察到一個時代的變化如何在一個極不起眼的地方社會中發生的作用。
此外,也有一大批未參與近代的主流論述的所謂保守派或舊派人物的著作,陸續引起注意,劉鹹炘的《推十書》即是一例。
劉咸炘是四川成都一位「足不出裏閈」的舊派人物,他獨立發展出一整套以章學誠的思想為基礎的體系,其豐富性與獨特性相當值得注意。
此外像王闓運、王先謙等人的作品也被陸續整理出來,提供許多的方便。
最後,一些始終被注意、但史料卻很零散的社團材料,也陸續被整理出版。
像清季在文化與政治上都起過關鍵性作用的「南社」,近年來因著《南社叢書》的出版,提供了遠比一、二十年前更豐富得多的素材,可以比較深入地進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1.首先我要談思想的社會功能,我想說的是「思想的形形色色使用」,這個詞是從英國哲學家John Austin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1發展出來的。
我們除了探討思想的意蘊,還應留心這一思想的形形色色使用以及它們的社會、政治功能。
思想有時被用來劃分群體,甚至與權力的得到或失去息息相關,有些是用來幫助維繫社會菁英地位,有些是合法化世俗的願望等等,不一而足,(譬如周作人《知堂回想錄》中描述「革命」一詞在學校裏如何被作為低班的人反抗高班同學的思想依據。
)2既然要談思想的社會功能,則思想與自我利益(self interest)之間的關係便值得厘清,在思想的傳播過程中,人們的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也值得注意。
此處我想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思想的形形色色的使用。
3儒家的經典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道德教化功能之外,4在民間有時還被當作宗教經典使用,用來驅鬼、祈雨、敬神等,上層菁英在詮釋儒家經典,下層百姓或讀書人,也用他們的生活經驗在詮釋、使用儒家經典,5還有像清初潘平格以《孝經》祈雨,6像《綠野仙蹤》中齊貢生以《大學》來趕鬼,並且認為《大學》是比道教經典更有力的驅鬼利器,7像清季太谷學派以宗教性質來重新詮釋大部份儒家經典皆是這方面的例子。
2. 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曾經說,研究古代的歷史要像「倒著放電影」(regressive method)8,要從古代建築物在地面上所留下的陰影倒回去追索該建築的模樣,對於史料稀少零碎像法國農村史的研究而言,他的方法很有道理。
但近代思想文化史是一個史料非常多的領域,而且整體的歷史輪廓也比較清楚,我個人認為,在方法論上應該是順著放電影,也就是努力回到最初的「無知之幕」,一步一步展向未來。
我們對百年來的歷史知道得太熟了,所以我們已逐漸失去對所研究問題的新鮮感,需要「去熟悉化」(defamiliarized),才能對這一段歷史產生比較新的瞭解。
對某一個定點上的歷史行動者而言,後來歷史發展的結果是他所不知道的,擺在他面前的是有限的資源和不確定性,未來對他而言是一個或然率的問題,他的所有決定都是在不完全的理性、個人的利益考量、不透明的資訊、偶然性,夾雜著群眾的囂鬧之下作成的,不像我們這些百年之後充滿「後見之明」的人所見到的那樣完全、那樣透明、那樣充滿合理性,並習慣于以全知、合理、透明的邏輯將事件的前後因果順順當當地倒接回去。
換言之,「事件發展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是相反的,在時間與事件順序上正好相反,一個是A→Z,一個是Z→A。
太過耽溺於「後見之明」式的思考方式,則偏向於以結果推斷過程,用來反推回去的支點都是後來產生重大歷史結果的事件,然後照著與事件進程完全相反的時間順序倒扣回去,成為一條因果的鎖鏈。
但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同時存在的是許許多多互相競逐的因數,只有其中的少數因數與後來事件發生歷史意義上的關聯,而其他的因數的歧出性與複雜性,就常常被忽略以至似乎完全不曾存在過了。
如何將它們各種互相競逐的論述之間的競爭性及複雜性發掘出來,解放出來,是一件值得重視的工作。
在近代中國,原有的秩序已經崩解,任何一種思想都有一些機會成為領導性論述,同時也有許許多多的思潮在競爭,必需擺脫「後見之明」式的,或過度目的論式的思維,才能發掘其間的複雜性、豐富性及內在的張力。
此外,一個大致知曉全幅歷史發展的人,與一個對未來會如何發展一無所知的歷史行動者,對事件中各個因數之間的複雜情況與關係的瞭解與分析明顯不同。
我們可以想像後代史家會多麼容易對「事件發展邏輯」所特有的非透明性、岐出性、偶然性,作出錯誤的解讀與詮釋。
同時也能意會到想要「去熟悉化」是一件多麼艱難,甚至永遠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但是對這兩種邏輯之間重大差異的自覺,恐怕是史家所應時刻保持的。
3. 我們已經充份瞭解Weber所說的思想、習俗等所構成的「世界圖像」對歷史發展所扮演的類似火車「轉轍器」的功能,9但是如果更深入地看,思想與政治、社會、教育、出版、風俗、制度之間,是一種佛家所謂的互為因緣,或是用Nobert Elias的話說,是一種「交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的關係。
10韋伯也曾經說過,人是搭掛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網路之上的動物,此話誠然,但人同時也是搭掛在其生活網路與社會網路之上的動物,後面兩者與思想有非常深刻的關係。
當社會生活形式產生深刻變化之時,便與一種新的思想產生親和性(affinity)的關係,思想像一株樹木,它生活在社會生活的土壤之中。
如果我們比較深入地瞭解Alfred Schutz對日常生活世界的分析,或許可以把握“思想”與“生活”之間交互依存的關係。
遠的不說,是什麼樣的社會生活變化,使得“過去”成為一個陌生的國度,11使得“傳統”成為一個流行的概念,使得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得以越閘而出。
是什麼樣的社會生活變化,使得較早一批出身於港澳或租界或沿海通商口岸的思想家而言,把他們生活中所見所感的東西化為歆動一時的思想言論。
思想與社會、政治、教育等複雜的「交互依存」性關係,使得跨領域的研究變得相當迫切。
近來自然科學已經出現了學科重組的新發展,十九世紀以來逐漸定型的一些學科劃分,面臨了改組的命運,而新出現的學科常常是跨領域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在思想史研究中,跨領域研究也是一條值得重視的路。
(譬如近幾十年來,有關中國上古思想史的一些新看法是與人類學分不開的。
)三、研究課題1.我們在研究近代思想文化史時,太過注意浮沉於全國性舞臺的人物或事件,或是想盡辦法爬梳庶民的心態,但比較忽略了「中層」的思想文化史,如果地方上的人物被史家注意到,通常也是因為他後來成為舉國所矚目的人物,像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成都的吳虞,或杭州一師的施存統,但是除了這些後來上升到全國舞臺的思想人物外,許多小地方都有它豐富而多采多姿的變化,在地的讀書人也敏感地尋找思想文化上的出路。
Michel de Certeau說,在大波浪之下的海底魚兒們游水的身姿也值得我們注意。
12這裏所指的是縣或鄉鎮這一級的思想文化活動。
有幾個立即可以探究的問題:沒有這些在地的讀書人,通文墨的種種身份(如陰陽生)的人,精英的論述可能下到在地社會嗎?他們是不是被動「啟蒙」的一群,他們與主流論述的大知識份子之間的關係,他們在大思潮風行草偃之時,是否維持其在地性的思想特色,或者根本應該反過來思考,上升到全國舞臺的大知識份子事實上始終帶著在地性的思想色彩。
以江南一些古鎮中的小讀書人與整個時局變化的關係為例,江蘇的幾個古鎮像南潯、周莊、同裏、黎裏、用直,它們都是一些富含明清江南古典氣息的小鎮,但在清末民初,其地的讀書人,醞釀了一些動能,在地方上也都興辦了許多新的事業,這些動能並不全然與主流論述相合拍,但他們都有摸索各種出路的努力。
(以周莊為例,《峴聲》、《新周莊》這類地方小報紙是瞭解當地思想文化動態的好材料)其中只有後來與南社有關的詩人,如柳亞子、陳去病等較為大家所知。
如果我們比較仔細地觀察,這些原本十分古老、封閉的地方社群中思想與知識的生產與流動,他們如何得到書刊,他們讀什麼書報,訊息溝通的網路,地方新興起的輿論,幾個零星的「有機型知識份子」如何獲得外部訊息,如何把外面的主流思想議論變造成淺白的語言,傳達給在地的人民,如何成為組織者與宣傳者,並使自己取得了原先舊科舉功名擁有者在地方上所享受的優越地位等,都很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