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类节目 策划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评论节目策划案

(演播室)

主持人:夏日已至,又有一批大学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然而与往年一样,毕业生们又开始在校园内外摆摊兜售一些无法带走的物品和书籍,而这些物品大都是九成新,很多书籍也都是没用多少的参考书。这使得我们又一次开始反观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今天我们将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展开讨论,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今天的评论员:刘静、李薇。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相关的新闻背景。

(户外采访)

画面:摆摊场面

采访:(3人左右)

1、请问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

2、主要消费在那些方面?(大部分的用途)

(记者出镜)

解说:在采访的几位同学中,光每月的生活开支平均水平在每月1000元,这样一算,一年下来最起码要12000元,然而其中生活用品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穿衣打扮和娱乐消费等等。

3、为什么会消费在这些方面呢?(打扮、生日聚餐)

(记者出镜)

解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八成以上大学生的日常花销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靠打工赚钱。

4、那么您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

(记者出镜)

解说:不少大学生坦言,父母都会定时给他们零花钱,时间长了,他们会觉得顺理成章,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了,不好意思再向父母开口要钱了。

(演播室)

主持人:刚刚我们从短片中看到,现在我们大学生每月消费的平均水平都在1000元左右,一年就起码要12000元。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二位的消费标准是

怎样的?你们对于当今大学生这一平均消费水平又是怎么看的呢?

嘉宾1:当今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确有些偏高。(举例)

嘉宾2:我认为这个消费额度应该还算是适度的,我们毕竟不能排除不断上涨

的物价这一因素。(举例)

主持人:片中几个被采访的同学大都提到他们的消费主要用于穿衣打扮和娱乐、聚餐等方面,这是否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新特点呢?

嘉宾2:我人为可以这么说。现阶段,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

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

手机的消费项目。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这方面的社会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

拥有率已达到10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

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

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

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奢侈品,50%以上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

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嘉宾1:大学生购买高档消费品,从某些方面说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日

渐提高,但是高额的大学学费、生活费本来就已经是各个家庭,特别是工薪和

农民家庭难以承担的一笔不小开支,为学生们购置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价

格不菲的高科技产品,无疑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会让同学之间产

生相互攀比的思想,有些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甚至不顾家庭实际经济状况,看

到同学买了这些高档商品,也逼着父母为自己购买,令父母苦不堪言。另一方

面,这样的高消费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一股不良的风气,容易使孩子养成懒惰、

不肯吃苦,只会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攀比炫耀的坏习惯,影响他们的身

心健康成长。

主持人:我们从片中看到啊,大部分的大学生其实是一个纯粹消费的群体,生

活费的主要来源都是来自父母,而且我们的记者也了解到,很多学生对此已经

觉得非常的顺理成章了。那么大学生目前高消费状况的产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仅仅是由于父母的纵容吗?

嘉宾1:我觉得父母的纵容应该算是一个方面,其实这可以归结为是一种家长

教育的缺失,为什么说家长而不说家庭,是因为现在有太多的教育问题到最后

都能归结到家长身上,而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终身老师,往往最基本的

观念、认知都是来自家长,或者这些也应该是和他们的“职责”,可现在不光大

学生,往往孩子们的问题都出自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所以也算题外话,重视家

长的作用,或者叫职责。

一、大学生一般在学校远离自己的父母,所以在经济上比较独立,消费也没什

么压力。

二、中国的父母对教育比较舍得投入,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经济还是比较支

持的。

综上两个原因是比较能概括当前大学生在学校的高消费的习惯的。当然大学生

本身也是有许多的原因的。

嘉宾2:我很赞同她的意见,我觉得大学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有:1、储蓄观念淡薄,许多同学在一学期结束后,消费其实都已经超出了计划的范围,甚至有些

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举例)2、消费差距:大学生的个人消费存

在较大的差距,在我们曾经的调查中发现,有75.9%的人每月日常生活消费在800元或800元以下,而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到了4.1%,高消费群体(月生

活费在1000元以上)与低消费群体(月生活费500元以下)之间的差距比较

悬殊。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然而这却很容易滋长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他们总是有意无意的与身边的同学作比较以寻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正直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竞争意识强,不论做什么都不想落后于他人,基于竞争意识所形成的攀比心理在某些方面会起到好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上进行攀比会激励他们不断的追求上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然而他们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超标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他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又较强,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导致学生个体丧失自我,成为群体的附庸者。他们“购买”的

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周围同学的所谓一致性。在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中还会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和行为, 从而产生攀比消费行为,由于他们的出发点是攀比,而并不是实际需要,这样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就会带来许多危害,更多的是心理发生畸形。攀比是用金钱做后盾,有些家境不佳的学生,经济来源不足,既不忍心向父母伸手,又没有能力赚外快,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例如06年CCTV12的大家看法曾经做过一个片子,讲述了一个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而虚荣心增强,竟将社会资助的许多费用挥霍尽净,自己最后也遭到了社会的摒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