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学案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赤壁怀古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赤壁怀古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念奴娇·赤壁怀古研究课题:创设思维情境,开启内在情智,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赏析诗词的切入点是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美画面和意境风格。

通过可感的声像来传输教学信息,让学生由“境〞入诗,知“情〞而出,实现形象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的迁移,焕发学生主体的创造激情。

透视作者的心灵世界和作品的时代特色,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领会和把握,从社会和时代的广阔背景上鉴赏作品,增强鉴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师:同学们,首先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曲,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

(播放MTV,显示多媒体画面①)师:(在音乐声中)听着这首雄壮激越又含蓄深沉的歌曲,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三国英雄,随着滚滚长江,滔滔东去。

是的,千秋江山,多少豪杰辈出;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师:(音乐结束,稍作停顿)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园地里,唐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花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

后人习惯上把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这风格迥异的两派。

前者往往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而后者那么以清丽柔婉见长。

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是针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

历史上的许多词人就既有豪放的词作,也不乏婉约的作品。

比如苏轼,他是豪放派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但他的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这是我们要在鉴赏过程中注意的一点。

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

(显示多媒体画面②,画面出现苏轼像)师:关于苏轼,同学们都很熟悉。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就是写的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名垂青史。

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他是北宋时代最大的一家。

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他首开一派豪放词风,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特别是他在被贬某某时期所写的作品,更如精金美玉、行云流水,历来为人所称道,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学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学案
3、上阕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简要分析。
4、联系上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含义。
5. 过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拓展延伸·更上层楼】
6.有人认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是用陶渊明“归隐”之意,词人被贬黄州日久,生发道出了归隐之意。以上看法你认同吗?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4、下列诗句划分音节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C、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D、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三国、周郎、赤壁,一词一顿,铿锵有力。)5、填写诗句:①苏用“”的词句描绘赤壁壮丽的景色。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赞颂周瑜的非凡胆略与豪迈气概,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其词句“。”
【当堂检测·跬步千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与《定风波》是否相同?为什么?
3、壮美的赤壁景观和周瑜形象有什么关系?
4、学生齐读上片,体会景中之情,总结内容。
四、赏析下阕
1、下阕中“周郎”形象有何特点?
2、周郎如此,苏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词的结尾?
3、朗读下片,总结。
【拓展延伸·更上层楼】
五、师生讨论总结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1、思想感情:
2、艺术特点
【当堂检测·跬步千里】
二.材料链接:
1.定风波,唐教坊名曲,始见于后蜀欧阳炯词。平仄换韵,六十二字。由于句式参差,平仄交错,声律别具特色。
2.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被贬黄州,写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优秀作品。经过忧患苦难,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6.写作手法:夸张、拟人、对偶等,学会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历史背景: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文化繁荣,了解苏轼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助于理解其词作的思想内容。
8.苏轼的思想观念: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9.苏轼的生平事迹: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了解其在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2.设计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来体验词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课堂导入部分,有时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需要改进导入方式,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新课呈现部分,对某些难点的讲解可能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提高讲解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例题5:请分析苏轼词作中的文化内涵。
答案:苏轼词作中的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在《定风波》中,作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5课《苏轼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本节课将重点讲解苏轼的两首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描绘赤壁战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苏轼雄浑豪放的词风。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5课苏轼词两首苏轼的诗词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我们凭栏远眺滚滚东去的江水时,也许会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在月夜里思乡怀远、黯然神伤时,可能会低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漫步在西子湖畔,定会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需要宽慰、需要排解内心的抑郁时,总会想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天,我们就怀着虔诚的心,通过对苏轼的词的赏析,仰视这位文化巨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

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上,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等。

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贬谪至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至惠州、儋州(今海南儋县),后北还,病死于常州,追谥“文忠”。

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

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喻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抑郁于心。

观景时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作者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感慨。

《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新人教版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一课时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一课时导学案(二)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一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

2、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情怀。

4.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2、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内容】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

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开北宋豪放词风。

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

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

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四十余阕,文四千余篇。

苏轼如同一块兀立不动的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绘画”工枯木竹石。

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东坡肉)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常识,成为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定风波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定风波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定风波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2)学会从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2)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2)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二、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读出自己。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美、人生哲理美。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以己证诗,打通文本与自己的联系,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四、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

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实现情感的共鸣。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

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总要遇到狂风暴雨,难免会被淋得狼狈不堪,你是怎么面对的呢?是不惧,让它淋个够,接受雨水的洗礼or赶紧狼狈的躲开?——学生回答。

那么,苏轼又会如何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首《定风波》,来看看他如何选择,以及他那样选择的深层原因。

【板书:《定风波》苏轼】过渡(创作背景),即检测预习:苏轼,我们都很熟悉了,他晚年曾写过一首《自题画像》来总结概括自己的一生,后两句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词,就创作于黄州时期。

通过阅读预习资料,我问大家两个问题:1、他为什么会到黄州的呢?——经历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被贬到黄州。

2、这首词是他到黄州三年后所写,这三年间他又经历了什么呢?他的内心会有哪些变化呢?——我给大家描述:朋友疏远,弟弟身在远方,寄居寺院,生活极其艰难,还是囚犯之身,孤独寂寞,曾经的辉煌荡然无存,仅是一个乡间野夫。

三年间,为了派遣这份寂寞与内心的凄凉,他寄情山水,寻找远逝的古人,反省自身,超越苦难荣辱,内心越来越宁静。

高中语文 第5课 念奴娇学案(第二课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5课 念奴娇学案(第二课时)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学习目标1.了解两词的写作背景,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

2.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的胸怀,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

试分析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定风波》中,苏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二、自练自测1.根据要求默写课文中的相关诗句。

(1)描写“江山如画”的诗句是。

描写赤壁之战中周瑜形象的诗句是。

(2)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旨趣相同的诗句是,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是。

(3)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

”东坡为之绝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时多少豪杰。

(2)遥想公瑾当年。

(3)樯橹灰飞烟灭。

(4)一尊还酹江月。

(5)料峭春风吹酒醒。

(6)回首向来萧瑟处。

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

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课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ěi)磊落(lěi)累赘(lěi)罪行累累(lěi)B.饥馑(jǐn)谨慎(jǐn)觐见(jìn) 怀瑾握瑜(jǐn)C.伦理(lún) 沦落(lǔn)腈纶(lún) 羽扇纶巾(lún)D.莽原(máng) 欺罔(wǎng)茫然(máng) 竹杖芒鞋(máng)2.判断下面各项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精品教案学案人教版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教案(清风语文)

精品教案学案人教版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教案(清风语文)

苏轼词两首【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

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2.写作背景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

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

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

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

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

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第5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第5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东坡其人,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3、反复诵读,感受怀古之情,品味豪放词风。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苏轼,字,号,眉山人,北宋时期文学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诗歌方面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方面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与清远:在南贬和北归途中,苏轼两次游历清远,写下多篇诗文和题刻。

《峡山寺》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 chán颜。

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

云碓 duì水自舂chōng,松门风为关。

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

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

林空不可见,雾雨霾 mái 髻鬟。

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苏轼游览黄州赤壁(赤鼻矶),吊古抒怀,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与情感,同时注意下列字词:纶.()巾樯橹..()()尊.(通)酹.()2、诗词重在朗读,有感情朗读背诵全词,感受词人的怀古之情。

朗读点拨:诗词情感的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诵技巧:“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抑扬顿挫”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轻重缓急”是说朗读要有轻有重,语速要有快有慢。

3、初步感知:上、下片各侧重写什么?三、品读全词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词的上片描绘了赤壁怎样的景?)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呢?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4、凭吊古迹,怀人伤己,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四、小结:1、主旨概括:2、艺术特色:3、有感情朗读全词。

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

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

《定风波》教学目标:1、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2、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3、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教学重点: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教学难点: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一、导入: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风波》。

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一以及题记,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

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风波》三、研读课文阅读本首词,思考问题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五、重难点探究: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讨论明确: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讨论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景、事、情,揣摩《定风波》所表达的生活诗意。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课时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导入:在我国古代文人中,有两位文人对后世士子影响颇深,一个是陶渊明,一个是苏轼,他们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为后世历经磨难的知识分子找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

苏轼在思想上力主儒术而不拘泥,参佛而不沉溺;诗文具工,满腹才华;仕途坎坷而不沉沦,以豁达大度的人格魅力抒写了旷达的人生。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诗,领略诗人别样的人生。

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

诗、词、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散文,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佼佼者。

而他最富于开创性的艺术贡献是词的创作。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三、《念奴娇》写作背景四、学生对照注释进行默读。

五、教师引导学生试读。

六、学生集体诵读。

七、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词的下片着重写赤壁之战中作为主帅的周瑜,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他风雅闲散,谈笑自若,运筹于帷幄之中。

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四 5苏轼词两首 定风波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四 5苏轼词两首 定风波学案

《定风波》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从生活小事中提炼哲理的方法。

3、反复诵读,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词的内容。

学习词人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知识链接: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

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碧鸡漫志》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

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

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

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

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

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

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学习过程:一.给画线的字注音(A级)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二.划出朗读节奏(A级)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苏轼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拓展延伸:介绍苏 轼其他词作,以及 词的发展背景和特 点
讨论与思考
讨论苏轼词的创 作背景和思想内 涵
思考如何引导学 生理解苏轼词的 艺术特色和人文 精神
讨论如何设计有 效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思考能力
思考如何评价学 生的学习成果, 以及如何改进教 学方法和手段
总结与回顾
回顾教学目标:掌握两首词的背景、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苏轼词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 涵
体会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和独特魅 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 风波》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 能力
难点
理解苏轼词的意境和情感
体会苏轼词中的哲理思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苏轼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完成课后练习:理解词意,分析词中蕴含的情感 搜集苏轼的其他词作,并进行赏析 思考:苏轼的词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0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 学生的课堂参与 度、回答问题的 准确性和创新性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 完成情况,评估 他们对所学知识 的掌握程度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要讲解的两首词的背景和内容
教学过程: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学习、巩固练习等环节
讲解与分析
导入新课:介绍苏 轼的生平和词的创 作背景
文本解读: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 古》和《定风波》 两首词的主题、意 境和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讲解词 中的重点字词、句 式和修辞手法,以 及学生难以理解的 部分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赤壁怀古教案2(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赤壁怀古教案2(精品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研究课题:创设思维情境,开启内在情智,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赏析诗词的切入点是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美画面和意境风格。

通过可感的声像来传输教学信息,让学生由“境”入诗,知“情”而出,实现形象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的迁移,焕发学生主体的创造激情。

透视作者的心灵世界和作品的时代特色,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领会和把握,从社会和时代的广阔背景上鉴赏作品,增强鉴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师:同学们,首先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曲,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

(播放MTV,显示多媒体画面①)师:(在音乐声中)听着这首雄壮激越又含蓄深沉的歌曲,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三国英雄,随着滚滚长江,滔滔东去。

是的,千秋江山,多少豪杰辈出;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师:(音乐结束,稍作停顿)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园地里,唐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花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

后人习惯上把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这风格迥异的两派。

前者往往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而后者则以清丽柔婉见长。

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是针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

历史上的许多词人就既有豪放的词作,也不乏婉约的作品。

比如苏轼,他是豪放派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但他的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这是我们要在鉴赏过程中注意的一点。

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

(显示多媒体画面②,画面出现苏轼像)师:关于苏轼,同学们都很熟悉。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就是写的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名垂青史。

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他是北宋时代最大的一家。

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他首开一派豪放词风,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特别是他在被贬黄州时期所写的作品,更如精金美玉、行云流水,历来为人所称道,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4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2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4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2

《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一、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篇课文。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宋词。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因其美妙的韵律与优美的意境深受读者的青睐。

这单元选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

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宋词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词人代表,他们的词代表了宋词最高的艺术价值与美学理念。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这些词作,让他们能初步感知宋词的特点与美感。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夜游赤壁的感怀之作,教学时主要让学生体会赤壁壮阔的意境、周瑜从容的儒将风度与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清酒祭月的达观。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词背景及作者相关情况2.通过赏析词中的“穿”、“拍”、“卷”等关键词语,体会赤壁壮阔的场景。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周瑜的儒将风度。

(二)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赏析,提高学生对古诗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2.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精神,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

(三)情感目标:1.通过赏析词中壮阔的意境与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品味本词的意境美与人情美,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体会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培养学生乐观的情怀。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景物、人物、情感交融的手法,感受作品雄奇壮阔的意境。

2.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四、学情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越来越注重文化底蕴与文学内涵的考查,为此,古诗词鉴赏便成了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这盘文化大餐中的一道脍炙人口的美味佐餐。

题型由原来的客观选择题改为现在的主观赏析题,从而加大了解题的难度,因而古诗词鉴赏题被学生喻为色香味俱佳而又难于采摘的葡萄。

为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若能告诉学生一些鉴赏的方法与要领,也许就能让学生走进诗词美妙的意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两词的写作背景,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

2.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的胸怀,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

试分析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定风波》中,苏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二、自练自测
1.根据要求默写课文中的相关诗句。

(1)描写“江山如画”的诗句是。

描写赤壁之战中周瑜形象的诗句是。

(2)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旨趣相同的诗句是,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是。

(3)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

”东坡为之绝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时
..。

..多少豪杰。

(2)遥想公瑾当年
(3)樯橹灰
...飞烟.灭。

(4)一尊.还酹.江月。

(5)料峭
..春风吹酒醒。

(6)回首向来
..萧瑟处。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

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垒.(lěi) 磊.落(lěi) 累.赘(lěi) 罪行累.累(lěi)
B.饥馑.(jǐn) 谨.慎(jǐn) 觐.见(jìn) 怀瑾.握瑜(jǐn)
C.伦.理(lún) 沦.落(lǔn) 腈纶.(lún) 羽扇纶.巾(lún)
D.莽.原(máng) 欺罔.(wǎng) 茫.然(máng) 竹杖芒.鞋(máng)
2.判断下面各项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

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

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称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因为一曲便是一阕。

( )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
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

一曲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规定的。

( )
3.“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樯橹”借代水军。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
A.终岁不闻丝竹
..声
B.举酒欲饮无管弦
..
C.足下
..蹑丝履
D.君当做磐石
..
4.“故垒西边”中的“故”当“旧”讲。

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有的须从“旧”的本义引申)的有( )
A.故.作不良计
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池鱼思故.渊
D.故.国神游
5.下列各句中的“国”字与例句中“国”字的意义相同的句子有( )
例句:故国.神游
A.红豆生南国.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妇人暂而免诸国.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E.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F.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下列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

这几句写出了诸葛亮的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

这几句写出了诸葛亮的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

这几句写出了周瑜的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

这几句写出了周瑜的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即“人们传说是”,言下之意,当年周瑜在赤壁兵败曹操的历史故事,广为人民传颂,为下片描写周瑜埋下伏笔。

)
B.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这四个字是对赤壁壮丽景色的概括,一个“画”字强化了豪杰人物活动的背景,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意,同时也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义。

)
C.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

(作者正值从沙湖买田归来,脑子里装的全是购置家业一事,所以对外界天候的变化竟然全无察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