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层协议及设备
OSI七层协议各层功能及典型设备
OSI七层协议各层功能及典型设备OSI 七层协议从上到下依次是:应⽤层、表⽰层、会话层、传输层、⽹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记忆则为 “应表会传⽹数物”应⽤层(application)1. 主要功能:⽤户接⼝、应⽤程序。
应⽤层向应⽤进程展⽰所有的⽹络服务。
当⼀个应⽤进程访问⽹络时,通过该层执⾏所有的动作。
2. 典型设备:⽹关3.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TELNET, FTP, HTTP表⽰层(presentation)1. 主要功能:数据的表⽰、压缩和加密。
定义由应⽤程序⽤来交换数据的格式,该层负责协议转换、数据编码和数据压缩。
转发程序在该层进⾏服务操作。
2. 典型设备:⽹关3.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ASCLL、PICT、TIFF、JPEG、 MIDI、MPEG会话层(session)1. 主要功能:会话的建⽴和结束,在分开的计算机上的两种应⽤程序之间建⽴⼀种虚拟链接,这种虚拟链接称为会话(session)。
会话层通过在数据流中设置检查点⽽保持应⽤程序之间的同步。
允许应⽤程序进⾏通信的名称识别和安全性的⼯作就由会话层完成。
2. 典型设备:⽹关3.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RPC、SQL、NFS 、X WINDOWS、ASP传输层(transport)1. 主要功能:端到端控制,确保按顺序⽆错的发送数据包。
传输层把来⾃会话层的⼤量消息分成易于管理的包以便向⽹络发送2. 典型设备:⽹关3.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TCP、UDP、SPX⽹络层(network)1. 主要功能:路由,寻址,⽹络层确定把数据包传送到其⽬的地的路径。
就是把逻辑⽹络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如果数据包太⼤不能通过路径中的⼀条链路送到⽬的地,那么⽹络层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包分成较⼩的包。
2. 典型设备:路由器,⽹桥路由器3.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IP、IPX、APPLETALK、ICMP数据链路层(data link)1. 主要功能:保证⽆差错的数据链路,⼀⽅⾯接收来⾃⽹络层(第三层)的数据帧并为物理层封装这些帧;另⼀⽅⾯数据链路层把来⾃物理层的原始数据⽐特封装到⽹络层的帧中。
osi七层协议
osi七层协议OSI七层协议。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框架,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和联系。
OSI七层协议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对OSI七层协议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层,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中最底层的一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0和1)以及物理连接的建立和拆除。
在这一层,数据以比特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而无需考虑数据的含义。
常见的物理层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物理地址的寻址和识别。
它还负责差错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数据链路层中,常见的设备有网桥、交换机等。
第三层,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它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并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选择最佳路径。
IP地址就是网络层的地址标识。
常见的网络层设备有路由器等。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并且负责数据的分段和重组。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第五层,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
它提供了数据的同步和检查点的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等操作。
它将数据转换成适合传输的格式,并且提供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七层,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七层模型中最高层的一层,它负责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接口。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
总结。
OSI七层协议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和联系。
理解和掌握OSI七层协议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OSI七层协议。
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的各种协议常用协议端口号
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的各种协议常⽤协议端⼝号计算机各层⽹络协议应⽤层: (典型设备:应⽤程序,如FTP,SMTP ,HTTP)DNS(DomainNameSystem)是域名系统的缩写,该系统⽤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络服务。
端⼝号:53基于 TCP 或UDP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使⽤ UDP 协议⼯作,主要有两个⽤途:给内部⽹络或⽹络服务供应商⾃动分配IP 地址,给⽤户或者内部⽹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段。
实现即插即⽤连⽹。
BOOTP (BOOTstrapProtocol) 引导程序协议/ ⾃举协议,使⽤UDP 来使⼀个⽆盘⼯作站⾃动获取配置信息。
静态的配置协议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解析<端⼝号53>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件传输协议<端⼝号21>减少或消除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件的不兼容性。
端⼝号:20/21 基于 TCP 进⾏FTP⽂件传输中,客户端⾸先连接到FTP服务器的21端⼝,进⾏⽤户的认证,认证成功后,要传输⽂件时,服务器会开⼀个端⼝为20来进⾏传输数据⽂件。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个⽤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简单⽂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的⽂件传输服务。
端⼝号为69。
端⼝号:69 基于 UDPGopher(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际Gopher 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本传输协议 <端⼝号 80>,⾯向事务的应⽤层协议。
端⼝号:80 基于 TCP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分层模型是一种通信体系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
它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负责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层次的功能以及相关的协议。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功能:物理层是网络中最底层的层次,负责定义和传输数据的电信号。
它处理与通信介质的物理连接,例如电缆、光纤或无线电波。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功能: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帧,并为物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还解决了网络中传输中的错误检测、纠正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 相关协议:以太网(Ethernet)、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传统的Token Ring网等。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功能:网络层负责在网络中路由数据包,并提供逻辑地址分配、数据分段和拆装等功能。
它实现了跨越多个网络的数据传输。
- 相关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IPSec(IP Security)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功能: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恢复。
它将数据可靠地分割为数据包,并确保它们以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到达目的地。
- 相关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等。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功能:会话层管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和会话。
它提供了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的机制。
OSI七层模型基础及各层常见应用例程
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图表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
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
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二、OSI基础知识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osi七层协议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OSI划分层次的原则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编辑本段OSI/RM分层结构对等层实体间通信时信息的流动过程对等层通信的实质: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在发送方数据由最高层逐渐向下层传递,到接收方数据由最低层逐渐向高层传递.协议数据单元PDU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物理层——比特(Bit)编辑本段OSI的七层结构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过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 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时,DTE和DCE双方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网络OSI七层模型及各层作用tcp-ip
⽹络OSI七层模型及各层作⽤tcp-ip背景虽然说以前学习计算机⽹络的时候,学过了,但为了更好地学习⼀些物联⽹协议(、、、),需要重新复习⼀下。
OSI七层模型七层模型,亦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个⽤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
它是⼀个七层的、抽象的模型体,不仅包括⼀系列抽象的术语或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
OSI七层模型功能对应的⽹络协议应⽤层应⽤层是⽹络体系中最⾼的⼀层,也是唯⼀⾯向⽤户的⼀层,也可视为为⽤户提供常⽤的应⽤程序,每个⽹络应⽤都对应着不同的协议HTTP、TFTP, FTP, NFS,WAIS、SMTP表⽰层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确保⼀个系统的应⽤层发送的消息可以被另⼀个系统的应⽤层读取,编码转换,数据解析,管理数据的解密和加密,同时也对应⽤层的协议进⾏翻译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会话层负责⽹络中两节点的建⽴,在数据传输中维护计算机⽹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决定何时终⽌通信SMTP, DNS传输层是整个⽹络关键的部分,是实现两个⽤户进程间端到端的可靠通信,处理数据包的错误等传输问题。
是向下通信服务最⾼层,向上⽤户功能最底层。
即向⽹络层提供服务,向会话层提供独⽴于⽹络层的传送服务和可靠的透明数据传输。
TCP, UDP⽹络层进⾏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络之间的路径选择,IP就在⽹络层IP, ICMP, ARP, RARP, AKP,UUCP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MAC地址),⽹络设备的唯⼀⾝份标识。
建⽴逻辑连接、进⾏硬件地址寻址,相邻的两个设备间的互相通信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SLIP, PPP,STP。
HDLC,SDLC,帧中继物理层七层模型中的最底层,主要是物理介质传输媒介(⽹线或者是⽆线),在不同设备中传输⽐特,将0/1信号与电信号或者光信号互相转化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数据发送时从上⾄下封装,收到数据包后从下⾄上解包。
七层网络协议
七层网络协议七层网络协议是一种将网络通信过程分解为七个不同层次的协议体系,每个层次都有着相应的功能和职责。
这种分层的设计使得网络通信更加高效、灵活和可靠。
第一层是物理层,它负责在网络中传输电信号、数据位流等基本的物理连接。
在这一层次上,通信数据被划分为比特流,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如网线、光纤等。
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它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节点,这个过程需要进行错误检测和修复。
数据链路层还会进行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以确保数据的有序传输和争用资源的公平使用。
第三层是网络层,它负责将数据片段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并通过路由选择决定数据传输的路径。
网络层作为互联网的核心,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和转发,并通过一系列的网络设备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第四层是传输层,它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传输层通过TCP和UDP协议,实现了数据分段、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重传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五层是会话层,它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通信方式,通过建立可靠的连接和管理连续的会话,实现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第六层是表示层,它负责将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通信所需的格式。
表示层实现了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以确保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的互通性。
第七层是应用层,它负责在用户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应用层包括了各种协议和服务,如HTTP、FTP、DNS等,它们提供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用户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交互。
七层网络协议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独立的协议体系,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规范和协议。
通过将整个网络通信过程分解为七个层次,可以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七层网络协议的设计使得网络通信更加灵活、可靠和高效,成为现代网络通信的基础。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七层协议
⽹络基础知识⽹络七层协议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
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络概念的本质、⽹络构建的设备等下⾯是协议层从底层⾄顶层的⼀个模型图:⼀、计算机⽹络的背景1.1 计算机的发展有⼈说:“20世纪最伟⼤的发明就是计算机”,⾃诞⽣伊始,计算机经历了⼀系列发展,从⼤型通⽤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型机、个⼈电脑、⼯作站以及现如今笔记本、平板、智能⼿机等,计算机已经彻底融⼊了我们的⽣活1.2 计算机的发展模式起初,计算机只是以单机模式(独⽴模式)被⼴泛应⽤,随着发展,计算机被⼀个个的连接起来,形成了⼀个计算机⽹路,从⽽实现了信息共享,远距离传递信息等⼯作计算机⽹络,根据规模可分为2种:WAN:Wide Area Network(⼴域⽹)LAN:Local Area Nerwork(局域⽹)⼆、计算机与⽹络发展的七个阶段1.1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事先将⽤户程序和数据装⼊卡带或磁带,由计算机按⼀定顺序读取,使⽤户要执⾏的程序和数据能够⼀并批量得到处理的⽅式1.2 分时系统TSSTime Sharing System:多个终端和同⼀个计算机相连,允许多个⽤户同时使⽤⼀台计算机系统特性:多路性、独占性、交互性、及时性1.3 计算机间的通信计算机之间以通信线路连接,加快了数据读取时间,极⼤地缩短了传输数据时间,多台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架构变得更加灵活,操作更加⼈性化1.4 计算机⽹络窗⼝系统的产⽣,⽅便了⽤户操作,⽤户不仅可以同时执⾏多个程序,还能⾃由切换作业窗⼝系统:在计算机上可以打开多个图形窗⼝进⾏处理的系统。
代表性的有常⽤于Unix上的 X Window System、微软的Windows、苹果的Mac OS X等1.5 互联⽹的出现异构型计算机连接和电⼦邮件、万维⽹等信息传播⽅式促使互联⽹开始从⼤到整个公司⼩到⼀个家庭内部开始普及互联⽹,实现了世界各地⽤户通过接⼊互联⽹⽽即时沟通与交流1.6 互联⽹技术为中⼼的时代代表性事件:作为通信基础设施、⽀撑通信⽹络的电话⽹,被IP⽹所替代1.7 “单纯建⽴连接”到“安全建⽴连接”互联⽹时代给⼈带来了⾼度便捷的信息⽹络环境,但也带来了负⾯的问题:计算机病毒、信息泄露、⽹络欺诈等,出于个⼈信息安全以及数据通信更加安全便捷,安全建⽴连接⾃然⽽然的出现了三、协议1.1 随处可见的协议互联⽹中常⽤的代表性的协议有IP、TCP、HTTP等,LAN中常⽤协议有IPX、SPX等“计算机⽹络体系结构”将这些⽹络协议进⾏了系统的归纳;TCP/IP就是这些协议的集合其中,还有Novell公司的IPX/SPX、苹果公司的AppleTalk(仅限苹果公司计算机使⽤)、IBM开发的⽤于构件⼤规模⽹络的SNA以及前DEC公司开发的DECnet 等1.2 协议的必要性简单来说,协议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络实现通信时事先达成的⼀种“约定”;这种“约定”使那些由不同⼚商的设备,不同CPU及不同操作系统组成的计算机之间,只要遵循相同的协议就可以实现通信协议可以分很多种,每⼀种协议都明确界定了它的⾏为规范:2台计算机之间必须能够⽀持相同的协议,并且遵循相同的协议进⾏处理,才能实现相互通信1.3 分组交换协议定义:将⼤数据分割为⼀个个叫做包(Packet)的较⼩单位进⾏传输的⽅法(之前的http协议学习随笔中有讲到数据通信过程);如图计算机通信会在每⼀个分组中附加上源主机地址和⽬标主机地址送给通信线路;这些发送端地址、接收端地址以及分组序号写⼊的部分就是“报⽂⾸部”⼀个较⼤的数据被分为很多个分组,为了标明原始数据的归属,有必要将分组序号写⼊包中,接收端会根据序号,分组按序重新装配为原始数据协议中,通常会规定报⽂⾸部应写⼊哪些信息,如何处理;相互通信的每台计算机则根据协议构造报⽂⾸部,读取⾸部等内容,发送和接收⽅必须对报⽂⾸部和主体保持⼀致的定义和解释四、协议的标准化计算机通信诞⽣之初,系统化与标准化未收到重视,不同⼚商只出产各⾃的⽹络来实现通信,这样就造成了对⽤户使⽤计算机⽹络造成了很⼤障碍,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解决该问题,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个国际标准OSI(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TCP/IP并⾮ISO指定,是由IETF(国际互联⽹⼯程任务组)建议、致⼒推进标准化的⼀种协议,其中,⼤学等研究机构和计算机⾏业是推动标准化的核⼼⼒量,现已成为业界标准协议协议的标准化也推动了计算机⽹络的普及五、协议分层和OSI参考模型1.1 协议的分层概念:ISO在指定标准的OSI之前,提出了作为通信协议设计指标的OSI参考模型,将协议分为七层,使得原来复杂的⽹络协议更加简单化定义:在七层模型中,每个分层都接受由它下⼀层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并且负责为⾃⼰的上⼀层提供特定的服务,上下层之间进⾏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做“接⼝”,同⼀层之间的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做“协议”协议分层的优点:每个分层可以独⽴使⽤,其实系统中某些分层发⽣变化,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因此可以构造⼀个扩展性和灵活性都⽐较强的系统;此外,通过分层可以细分通信功能,更易于单独实现每个分层的协议,界定各个分层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协议分层的劣势:过分模块化,处理变得更加沉重,以及每个模块都不得不事先相似的处理逻辑等1.2 OSI参考模型实际上,分组通信协议很复杂,OSI参考模型将其分为了易于理解的七个分层,如下图:不过,OSI参考模型只是⼀个模型,对各层只做了粗略的定义,并没有对接⼝和协议做详细的定义,想深⼊了解还需要学习具体的协议规范1.3 OSI参考模型中每个分层的作⽤下图表述了简单的每个分层的作⽤:1.3.1 应⽤层:为应⽤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程序中通信相关的细节;包括的协议如下:①:超⽂本传输协议HTTP:这是⼀种最基本的客户机/服务器的访问协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回应相应的⽹页②:⽂件传送协议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向连接使⽤TCP可靠的运输服务主要功能:减少/消除不同操作系统下⽂件的不兼容性③:远程登录协议TELNET:客户服务器模式,能适应许多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差异,⽹络虚拟终端NVT的意义④: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Client/Server模式,⾯向连接基本功能:写信、传送、报告传送情况、显⽰信件、接收⽅处理信件⑤:DNS域名解析协议:DNS是⼀种⽤以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Internet服务⑥:简单⽂件传送协议TFTP:客户服务器模式,使⽤UDP数据报,只⽀持⽂件传输,不⽀持交互,TFTP代码占内存⼩⑦:简单⽹络管理协议(SNMP): SNMP模型的4个组件:被管理结点、管理站、管理信息、管理协议SNMP代理:运⾏SNMP管理进程的被管理结点对象:描述设备的变量管理信息库(MIB):保存所有对象的数据结构⑧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发现协议中的引导⽂件名、空终⽌符、属名或者空,DHCP供应协议中的受限⽬录路径名 Options –可选参数字段,参考定义选择列表中的选择⽂件1.3.2 表⽰层:将应⽤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络传输的格式,或将来⾃下⼀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确保⼀个系统的应⽤层信息可被另⼀个系统应⽤层读取具体来说,就是将设备固有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络标准传输格式,不同设备对同⼀⽐特流解释的结果可能会不同;因此,主要负责使它们保持⼀致1.3.3 会话层:负责建⽴和断开通信连接(数据流动的逻辑通路),记忆数据的分隔等数据传输相关的管理PS:其实在应⽤层、表⽰层、会话层这三层,协议可以共⽤:1.3.4 传输层:只在通信双⽅的节点上(⽐如计算机终端)进⾏处理,⽽⽆需在路由器上处理,传输层是OSI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层,是唯⼀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交换数据的机制,检查分组编号与次序,传输层对其上三层如会话层等,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对⽹络层提供可靠的⽬的地站点信息主要功能在这⼀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主要功能:①:为端到端连接提供传输服务②:这种传输服务分为可靠和不可靠的,其中Tcp是典型的可靠传输,⽽Udp则是不可靠传输③: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管理服务包括的协议如下: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UDP:⽤户数据报协议,适⽤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数据量⼩的数据(⽐如QQ)DCCP、SCTP、RTP、RSVP、PPTP等协议具体的内容可参考这篇⽂章:/art/200807/81191.htm1.3.5 ⽹络层:将数据传输到⽬标地址;⽬标地址可以使多个⽹络通过路由器连接⽽成的某⼀个地址,主要负责寻找地址和路由选择,⽹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际互连等功能在这⼀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1.3.6 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层⾯上的互联的、节点间的通信传输(例如⼀个以太⽹项链的2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层的作⽤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OSI七层网络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
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
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
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7层网络协议
7层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7层网络协议是指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中的七层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分层管理和模块化设计。
下面我们将逐层介绍7层网络协议的功能和特点。
第一层,物理层。
物理层是网络协议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包括电压、光强等物理特性的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是中继器、集线器、网卡等。
物理层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但只能传输比特流,不能识别数据的含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装成帧,并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及差错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设备是网桥、交换机等。
数据链路层的特点是通过MAC地址进行寻址,实现了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和路由选择,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网络层的特点是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包括数据的分段、传输控制和差错检测。
传输层的主要设备是端口。
传输层的特点是通过端口号进行寻址,实现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第五层,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
会话层的主要设备是网关。
会话层的特点是通过会话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会话连接的管理。
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以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格式兼容。
表示层的主要设备是加密解密设备。
表示层的特点是通过数据格式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格式兼容。
第七层,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交互和数据传输,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
应用层的主要设备是应用程序。
应用层的特点是通过应用程序标识符进行寻址,实现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总结。
7层网络协议通过分层管理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网络通信功能的清晰划分和灵活组合。
OSI七层协议模型
OSI七层协议模型OSI 参考模型表格OSI的七层结构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过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时,DTE和DCE双方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RS-449、V.35、RJ-45等。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七层协议及设备范文
七层协议及设备范文七层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通信的分层模型,用于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实现网络通信。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和责任,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设备来实现这些功能。
下面将介绍七层协议及其对应的设备。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最底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定义了物理介质、电气信号规范以及连接设备的机制。
在物理层中常见的设备有:网线、光纤、中继器和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原始比特流划分为帧,并在物理层之间建立可靠的传输连接。
它还处理数据包的错误和流控制。
在数据链路层中常见的设备有:网桥、以太网交换机和网卡。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并为它们分配IP地址以及路由选择。
它还可以处理网络拓扑结构和安全性。
在网络层中常见的设备有: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它可以将数据分割为更小的数据包,并确保它们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正确排序和传输。
在传输层中常见的设备有:网关、防火墙和负载均衡器。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会话。
它提供了对话控制和同步服务,以确保通信双方之间的正确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会话层中常见的设备有:网络会议服务器和VPN(虚拟专用网络)网关。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转换与加密。
它处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语法和语义的转换,以确保通信双方可以正确解释和使用数据。
在表示层中常见的设备有:数据压缩器和加密解密设备。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最顶层的协议层,负责定义了网络应用程序和用户之间的通信。
它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应用协议,如HTTP、FTP、SMTP等。
在应用层中常见的设备有: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以及各种应用程序。
总结: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提供了网络通信的管理和实现框架。
每一层中都有不同的设备负责实现该层的功能。
了解七层协议及其对应的设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运作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配置。
网络七层协议具体是什么
网络七层协议具体是什么?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
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用层6 表示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
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
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
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
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II格式传输。
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
如果选择AS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II后发送数据。
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
示例:加密,AS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
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
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
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通信功能。
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分成了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的特性,包括传输介质、电压等。
在这一层,主要的协议有:1. 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协议,用于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数据。
2. RS-232: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通信。
3. USB:USB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协议,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帧同步。
它将原始的比特流组织成以太网帧等格式。
主要的协议包括:1. Ethernet:同样出现在物理层,但也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 PPP:点对点协议用于建立和管理点对点连接,如电话线上的拨号连接。
3.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主要应用于广域网。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为数据包添加网络地址,并确定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主要的协议包括:1. IP: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负责在广域网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2. 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查询。
3.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用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的协议。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端到端的通信。
它提供了进程间的通信和数据分段重组。
常见的协议有:1.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2.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常用于实时传输和广播通信。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提供了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会话同步和错误恢复的机制。
常见的协议有:1. NFS:网络文件系统是一种基于会话层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共享文件。
osi各层协议
osi各层协议OSI模型是开放通信系统互联组织(ISO)于1984年制定的一种通信协议,它将协议的结构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
每层有不同的功能,每层依次上下链接接,最终将消息送达到目标接收端。
以下是OSI模型的七层协议:1.物理层(Physical Layer)通信设备的物理连接和电气特性被定义在这个层次。
物理层的任务是将比特(Bit)流从计算机上发送出去,并确保它们能顺利传输。
它负责传输数据的基本单元(比特),并确保它们能被传输到网络的下一层。
物理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IEEE 802.3 Ethernet,IEEE 802.11 Wi-Fi和RS-232串行协议等。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中通过MAC地址识别不同的计算机。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错误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访问控制,数据的同步等。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PPP(点到点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SLIP(串行线路互联协议)等。
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它负责数据的分段和组装,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和控制,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选择等。
网络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等。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对数据流进行分段和组装,并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协议的主要标准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5.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
它会固定应用程序之间的顺序和状态,以确保它们能在数据传输中互相协调。
主要使用的协议有SQL/NFS、NetBios等。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语法结构和数据结构,负责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加密、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处理。
主要使用的协议有MPEG、JPEG、ASCII、EBCDIC和加密协议等。
网路七层协议图之每一层对应的设备及功能
⽹路七层协议图之每⼀层对应的设备及功能OSI七层协议在⽹络传输中扮演的⾓⾊及功能:7、应⽤层——–电脑的各种数据6、表⽰层 ——– 处理⽤户信息的表⽰问题,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5、会话层——–会话管理、会话流量控制、寻址、寻址4、传输层——–各种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Novell⽹络中的SPX协议和微软的NetBIOS/NetBEUI协议。
)3、⽹络层——–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或分组通过通信⼦⽹选择最适当的路径)2、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桥(负责建⽴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1、物理层——–集线器/中继器(利⽤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特流的透明传输。
)1、物理层物理层协议:物理层:(典型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线、HUB) 数据单元:⽐特(Bit)以太⽹物理层、调制解调器、PLC 、SONET/SDH 、G.709 、光导纤维、同轴电缆、双绞线1.1介绍: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使其上⾯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
“透明传送⽐特流”表⽰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特流没有发⽣变化,对传送的⽐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
物理层概述:这⾥写图⽚描述1.2、物理层主要功能:功能⼀: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功能⼆:传输数据这⾥写图⽚描述【转】OSI第⼀层物理层介绍集线器/中继器介绍:1.中继器(repeater)中继器是位于第1层(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的⽹络设备。
当数据离开源在⽹络上传送时,它是转换为能够沿着⽹络介质传输的电脉冲或光脉冲的——这些脉冲称为信号(signal)。
OSI各层网络协议
各层网络协议OSI七层模型:一、OSI七层模型名称:物理层(Physical)→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层(Network)→传输层(Transport)→会话层(Session)→表示层(Presentation)→应用层(Application)二、OSI七层模型快速记忆法: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e Processing三、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1、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2、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4、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5、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6、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7、应用层: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四、OSI七层模型各层设备:1、物理层:各种传输媒体(光线、网线),各类DTE和DCE之间通讯的物理设备(如:计算机、HUB),各类插槽、插座。
2、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网卡(有争议)、网桥和二层交换机3、网络层:路由器、网关和三层交换机4、传输层:四层交换机5、会话层:五层交换机6、表示层:六层交换机7、应用层:计算机、负载均衡和七层交换机五、OSI七层模型各层标准:1、物理层:ISO2110(数据通信----25芯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ISO4092(数据通信----37芯DTE/DEC----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CCITT V.24(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2、数据链路层:1、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ISO3309--1984(HDLC 帧结构)、ISO7776(DTE数据链路层规程)3、网络层:ISO.DIS8208(DTE用的X.25分组级协议)、ISO.DIS8348(CO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连接))、ISO.DIS8349(CL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无连接))、ISO.DIS8473(CL 网络协议)、ISO.DIS8348(网络层寻址)4、传输层:ISO8072(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定义)、ISO8072(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规范)5、会话层:DIS8236(会话服务定义)、DIS8237(会话协议规范)6、表示层:DP8822、DP8823、DIS6937/27、应用层:DP8649(公共应用服务元素)、DP8650(公共应用服务元素用协议)六、OSI七层模型各层协议:1、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2、数据链路层:PPP、FR、HDLC、VLAN、MAC3、网络层:IP、IPX、OSPF、RIP、IGRP、ICMP、ARP、RARP4、传输层:TCP、UDP、SPX5、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6、表示层:JPEG、MPEG、ASII7、应用层:Telnet、HTTP、FTP、WWW、NFS、SMTPTCP/IP四层模型:一、TCP/IP四层模型名称:网络接口层(Network Access)【又分为物理层(Physical)和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互联层(Internet)→传输层(Transport)→应用层(Application)二、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关系:三、TCP/IP四层模型各层的功能:1、网络接口层:负责实际数据的传输2、网络互联层:负责网络间的寻址数据传输3、传输层:负责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4、应用层:负责实现一切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功能四、TCP/IP四层模型各层的协议:1、网络接口层: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PPP(点对点协议)、SLIP(串行线路接口协议)2、网络互联层:IP(网际协议)、ICM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3、传输层:TCP(控制传输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4、应用层:FTP(文件传输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DNS(域名服务器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NFS(网络文件系统协议)五、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区别: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OSI七层模型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而TCP/IP四层模型则是实际运行的网络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OSI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二、OSI七层协议(OSI模型)都是那些
从低到上:物(物理层)、数(数据链路层)、网(网络层)、传(传输层)、会(会话层)、表(表示层)、应(应用层)
1、物理层
O S I 模型的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比如电脑上的网卡,它就提供了物理连网的基础,也就是说提供了一个物理层。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
有一些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用帧信息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接收方,所以它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3、网络层
O S I 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络中节点A 到另一个网络中节点B 的最佳路径。
由于网络
层处理路由,而路由器因为即连接网络各段,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属于网络层。
在网络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引数据的发送。
4、传输层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
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
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 5 0 0 字节的数据包。
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
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
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 T C P / I P 协议套中的T C P (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 P X / S P X 协议集的S P X (序列包交换)。
5、会话层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你可能常常听到有人把会话层称作网络通信的“交通警察”。
当通过拨号向你的 I S P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请求连接到因特网时,I S P 服务器上的会话层向你与你的P C 客户机上的会话层进行协商连接。
若你的电话线偶然从墙上插孔脱落时,你终端机上的会话层将检测到连接中断并重新发起连接。
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置通信期限。
6、表示层
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
例如:在 Internet上查询你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种安全连接。
你的账户数据在发送前被加密,在网络的另一端,表示层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密。
除此之外,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件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
7、应用层
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
网卡、集线器、中继器工作在OSI的物理层(第一层),交换机工作在OSI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网络层(第三层)。
我们熟知的TCP/IP 协议的TCP协议在传输层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