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活力测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合集下载

溶菌酶的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溶菌酶的活性和特性1. 引言溶菌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某些病毒中。

它们能够降解细菌细胞壁的组分,导致细菌破裂和死亡。

溶菌酶在医疗、食品工业以及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测定溶菌酶的活性,并研究其特性。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或其他细菌菌株)- 溶菌酶溶液- 反应液:含有溶菌酶的缓冲液- 应答物:含有细菌菌株的琼脂平板2.2 实验步骤1. 在琼脂平板上涂布一层薄膜状的细菌液体(大肠杆菌)。

2. 在涂布的细菌表面滴加一定量的溶菌酶溶液。

3. 将琼脂平板在恒温孵化箱中孵育一段时间(通常为24小时)。

4. 检查平板上是否有清晰的细菌溶解区域(透明区域),观察细菌溶解的程度。

3. 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涂布完细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孵育后,在加入溶菌酶的区域产生了明显的细菌溶解区域(透明区域)。

这表明溶菌酶对细菌产生了溶解作用。

溶菌酶的活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3.1 溶菌酶单位(U)溶菌酶单位(U)的定义是在标准条件下,使得溶菌酶在30分钟内使细菌的可溶菌酶量增加1倍所需要的溶菌酶量。

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细菌总数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溶菌酶的活性。

活性(U/ml)=单位时间内可溶菌酶总量/单位时间内总分析体积3.2 温度和pH值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或者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测量溶菌酶活性,来研究温度和pH的影响。

溶菌酶活性在不同温度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菌酶活性增加,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其变性。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溶菌酶活性来确定最适温度。

溶菌酶活性也受pH值的影响。

溶菌酶通常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表现出最佳活性。

在酸性环境下,酸性基团可能与酶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测量溶菌酶活性,找到最适宜的pH值。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是一种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的酶类蛋白,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
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然而,人溶菌酶的制备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制备成本高、生产周期长、难以大规模生产等。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便捷的生产方法就显得尤为
重要。

而毕赤酵母优秀的表达系统和相对简单的培养可以为人溶菌酶的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通过构建含有人溶菌酶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通过质粒转化的方式将其
导入毕赤酵母中,以达到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溶菌酶的目的。

在完成酵母工程的基础上,
我们对毕赤酵母中表达的人溶菌酶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首先,我们对表达的人溶菌酶进行了酶学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质具有溶菌酶酶
学特性,说明载体成功导入毕赤酵母并表达了人溶菌酶。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不同表达条
件(包括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人溶菌酶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30℃、
pH值为6.5-7.0、培养时间为48小时的条件下,人溶菌酶的表达和活性均能达到最大值。

此外,在表达过程中添加1mmol/L的CaCl2可以提高人溶菌酶的表达量和活性。

最后,我们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通过测试人溶菌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杀菌效果来评价它的体外抑菌活性。

结果显示,在添加人溶菌酶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和金
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数显著降低,说明表达的人溶菌酶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活性。

溶菌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溶菌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1. 掌握溶菌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 了解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溶解作用。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某些细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多糖水解的酶,从而溶解细菌细胞壁,起到杀菌作用。

测定溶菌酶活力时,可用细菌细胞壁作为底物,细胞壁溶解后,菌悬液浊度降低,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悬液浊度变化,计算溶菌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试剂:1. 1mol/L氢氧化钠溶液;2. 1mol/L盐酸溶液;3. 0.1mol/L磷酸缓冲液(pH6.2):NaHPO·2H2O 0.392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调节pH至6.2;4. 牛肉膏培养基;5. 溶菌酶结晶标准品(酶活力单位为70000U/mg)。

2. 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3. 移液器;4. 电子天平;5. 烧杯;6. 漏斗;7. 移液管。

1. 准备实验试剂和仪器;2. 配制0.1mol/L磷酸缓冲液(pH6.2);3. 将枯草杆菌制成菌悬液;4. 将溶菌酶标准品稀释成不同浓度;5. 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溶菌酶标准品和菌悬液,加入反应体系中;6. 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菌悬液在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7. 根据吸光度值和溶菌酶标准品浓度,绘制酶活力曲线;8. 测定待测溶菌酶样品的酶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力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酶活力曲线,结果表明酶活力与溶菌酶浓度呈线性关系。

2. 待测溶菌酶样品的酶活力:根据酶活力曲线,计算待测溶菌酶样品的酶活力。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溶菌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并了解了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溶解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活力与溶菌酶浓度呈线性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以保证溶菌酶活性;2.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波长;3.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规范,避免污染。

溶菌酶的纯化以及活性鉴定

溶菌酶的纯化以及活性鉴定

本实验我们致力于研制出安全、有效的新型海洋溶菌酶,通过Ni-NTA介质纯化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蛋白,并从pH、温度、金属离子、去垢剂和抑制剂等方面对海洋溶菌酶进行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之前没有想到的难题,我们不断完善实验步骤,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很多。

接菌和扩大培养的实验中要确保无菌操作,保证自己的菌液不会被污染。

在保菌的时候要控制甘油的浓度在15%~20%之间,甘油浓度太高会诱使菌种产生变异。

诱导剂的量要严格把控,诱导剂的含量过低会使得扩大培养的菌液诱导不充分最后纯化出的蛋白含量低,诱导剂含量过高会使得菌液诱导过度导致最后纯化出的蛋白中含有很多杂蛋白。

配胶的时候玻璃板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配出的胶会有很多气泡,一定要先配分离胶再配浓缩胶,顺序不能颠倒,配好分离胶后要用蒸馏水或者乙醇液封,保证分离胶上边水平。

染色时开始用快染法发现效果不好,导致蛋白条带不清晰,换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会好很多。

在测量酶活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用溶壁微球菌菌粉配置菌液在后续的测量中会出现菌粉沉降影响实验结果的现象,后来换用LB培养基培养出来的溶壁微球菌菌液再测量的时候测量数值就比较稳定,没有在出现吸光度一直下降的现象。

实验中还发现虽然使用酶标仪测酶活的时候用的蛋白样品比较少且操作简单快捷,但是误差要比分光光度仪的误差大很多。

试验中出现过菌液加入溶菌酶蛋白后吸光度没有下降反而上升的现象,经过思考得知可能是由于自己的蛋白样品浓度较低,而且样品本身也有一定的吸光度,可能是由于一开始加入溶菌酶后溶菌酶与菌液反应时间过短所以导致菌液加入溶菌酶蛋白后吸光度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解决方法是把蛋白样品超滤提高样品浓度,并且增加菌液和溶菌酶的反应时间。

这次实验中我学习了很多相关的原理知识,学会了使用高速离心机、超声细胞波破碎仪、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设备、干式恒温器、漩涡振荡器等之前很少接触到的仪器,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更明白了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实践和领悟,不能只做试验而不思考,也不么能每天只看文献而不动手去做,应该思考过后再动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有最大的收获。

溶菌酶检测实验报告

溶菌酶检测实验报告

1. 了解溶菌酶的性质和作用;2. 掌握溶菌酶检测的方法;3. 学会使用比色法检测溶菌酶活性。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是一种水解酶,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使细菌细胞壁破裂,导致细菌死亡。

本实验通过检测溶菌酶对细菌的裂解作用,从而判断溶菌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溶菌酶样品;(2)细菌菌液;(3)细菌对照菌液;(4)蒸馏水;(5)0.9%生理盐水;(6)1%琼脂;(7)无菌试管;(8)无菌棉签;(9)比色计。

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高压蒸汽灭菌器;(3)移液器;(4)电子天平;(5)显微镜。

1. 制备细菌菌液:(1)将细菌菌种接种于含有1%琼脂的培养基平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2)用无菌棉签蘸取菌落,将其涂抹于无菌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制成细菌菌液。

2. 溶菌酶活性检测:(1)取无菌试管6支,分别编号为1-6号;(2)向1-5号试管中加入1ml细菌菌液,6号试管作为空白对照;(3)向1-5号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溶菌酶样品,6号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4)将试管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5)观察各试管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记录透明圈直径;(6)计算溶菌酶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1)1-5号试管中均出现透明圈,6号试管中细菌生长良好;(2)随着溶菌酶浓度的增加,透明圈直径逐渐增大。

2. 分析:(1)溶菌酶具有裂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使得细菌死亡;(2)溶菌酶活性与透明圈直径呈正相关,即溶菌酶浓度越高,透明圈直径越大;(3)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浓度溶菌酶的活性。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比色法检测了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溶菌酶具有裂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且其活性与溶菌酶浓度呈正相关。

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2. 溶菌酶浓度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选择合适的浓度进行实验;3. 实验过程中,观察透明圈直径时,应注意与空白对照进行对比;4. 本实验仅检测了溶菌酶的活性,未对溶菌酶的纯度进行检测,后续实验可进一步研究。

溶菌酶活力测定(艳红微球菌法)操作规程

溶菌酶活力测定(艳红微球菌法)操作规程

溶菌酶活力测定(艳红微球菌法)操作规程1.目的为保证溶菌酶活力测定(艳红微球菌法)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2.范围适用于溶菌酶活力测定(艳红微球菌法)测定3.责任相关检验人员对本规程负责4.规程1.溶壁微球菌的培养将溶壁微球菌菌种于LB平板上划线,28℃培养48h后挑取单菌落于100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摇床培养48小时后,将菌液离心,4000rpm,10min,收集菌体,用无菌水反复洗涤,离心数次,将菌体干燥后置-20℃保存待用。

2.0.1mol/L,pH6.2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2.1先称取磷酸氢二钾17.42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0.1M的磷酸氢二钾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钾13.61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0.1M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2分别取1M磷酸氢二钾19.2mL和1M磷酸二氢钾80.8mL,混匀,加蒸馏水定容至1L即制得0.1mol/L ,pH6.2磷酸盐缓冲液。

3.溶壁微球菌悬液的制备称取-20℃保存的干燥溶壁微球菌菌体1g左右,用约100mL 0.1mol/L ,pH6.2磷酸盐缓冲液悬浮菌体,充分混匀,使其A450在0.6~0.8之间(临用前配制)。

4.溶菌酶标准酶活的测定4.1酶活性定义:在25 ℃,pH值为6.2条件下,在波长450nm处,每分钟使吸收度下降0.001所需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

4.2酶活力测定方法:精密量取室温下的底物(溶壁微球菌)悬液2mL,置1cm比色皿中,然后迅速量取供试品溶液0.1mL,加入上述比色皿中,盖下紫外分光光度装置盖子,开始计时,记下反应15s和75s时的光吸收度A450,计算二者差值即每分钟吸光度下降数△A450。

以空白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同法操作,记下反应15s和75s时的光吸收度A450',二者差值记为△A450'。

4.3酶活力计算公式:酶活(U/mL)=[(△A450-△A450')]×D×104D为稀释倍数。

溶菌酶

溶菌酶

海洋低温溶菌酶
学生:石淑钰 指导老师:张庆芳 微生物发酵实验室
主要内容
溶菌酶的介绍
溶菌酶的应用
溶菌酶活力测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溶菌酶介绍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球蛋白G、 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此后人们发现溶菌酶 广泛地存在于高等动物组织及分泌物、植物及各 种微生物中,其中在新鲜的鸡蛋清中含量最高。 溶菌酶可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细胞壁的同时不破 坏其它组织,且本身无毒无害,因而它是一种天 然的安全性能很好的杀菌剂、防腐剂,将可广泛 应用于食品防腐、医药制剂、日用化工等行业。 在我国,溶菌酶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量还比较有限, 但可以预计溶菌酶将会是应用于我国食品工业中 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 溶菌酶作为天然防腐剂,在食品防腐保鲜方面有 可能代替传统防腐剂,同时也提高了食品的安全 性,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科学 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崭新的食品保鲜技术—酶 法保鲜技术正在崛起,但是溶菌酶在应用过程中 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溶菌酶具有特异性,只 能抑制某些细菌,而降解真菌细胞壁的酶还没有 作为食品防腐剂。溶菌酶还存在消化过程中的过 敏反应和抗原性问题,不同的溶菌酶混合使用, 或者与其他防腐剂共同使用,则会提高扩展溶菌 酶的使用范围,提高溶菌酶防腐效果,针对溶菌 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溶菌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 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溶菌酶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 2.1 溶菌酶在基因工程和酶工程上的应用 • 2.2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 2.3.具有改善肠道生态环境提高免疫力的功 效 • 2.4.人体血液或尿液中溶菌酶的浓度还可作 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指标 • 2.5 溶菌酶可以预防龋齿、清除细菌 • 2.6 溶菌酶在降解壳聚糖上的应用

溶菌酶活性检验方法(药典)

溶菌酶活性检验方法(药典)

溶菌酶拼音名:Rongjunmei英文名:Lysozyme书页号:E6-141本品系自新鲜鸡蛋清中提取的一种能分解粘多糖的碱性蛋白酶,常与氯离子结合成为溶菌酶氯化物。

按干燥品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6250单位。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性或无定形粉末;无臭,味甜;水溶液遇碱易破坏。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丙酮或乙醚中不溶。

【鉴别】(1)取本品约2mg,加水2滴使溶解,加10%氢氧化钠溶液5滴与10%硫酸铜溶液1滴,混匀后显紫红色。

(2)取本品,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无水醋酸钠6.7g,加水约900ml,振摇使溶解,用醋酸调节pH值至5.4,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制成每1ml中含溶菌酶0.4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A)测定,在28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应为0.39~0.49。

【检查】酸度取本品0.1g,加水至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ⅥH),pH值应为3.5~6.5。

干燥失重取本品0.2g,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5.0%(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L)。

炽灼残渣取本品0.2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N),遗留残渣不得过4.0%。

总氮量取本品,照氮测定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ⅦD第二法),按干燥品计算,含总氮量应为15.0~17.0%。

【效价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10.4g与磷酸氢二钠7.86g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37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值至6.2]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溶菌酶50μg的溶液。

底物悬浮液的制备称取溶酶小球菌15~20mg,加磷酸盐缓冲液(pH6.2)0.5~1ml,在研钵内研磨3分钟,再加磷酸盐缓冲液(pH6.2)适量,使总体积约为50ml,使悬浮液于25±0.1℃时,在450nm的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为0.70±0.05(临用前配制)。

溶菌酶实验实验报告第七组

溶菌酶实验实验报告第七组

溶菌酶的提取和系列性质测定实验报告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组别:第七组组员:一、实验内容:溶菌酶的提取和系列性质测定在研究酶的性质、作用、反应动力学等问题时都需要使用高度纯化的酶制剂以避免干扰。

酶的提纯工作往往要求多种方法交替应用,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常用的提纯方法有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选择性变性、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亲和层析等。

酶蛋白在分离提纯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操作中要始终注意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分离提纯效果。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球蛋白G,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

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溶菌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4×104,是一种强碱性蛋白质,等电点在10.0以上,并对温度和酸不敏感。

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于鸟类和家禽的蛋清中,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液、淋巴液等细胞中,植物卷心菜、萝卜、木瓜等,以蛋清含量最丰富,约为0.3%。

本实验用鸡蛋为原理,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层析等步骤提取溶菌酶。

二、实验原理:1蛋白质提取分离技术以蛋白质和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质。

蛋白质的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识,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两方面。

一是得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来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目的,如电泳,超速离心,超滤等。

溶菌酶活性检测实验报告

溶菌酶活性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菌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溶菌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是一种能够分解和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属于一种天然的防御机制。

溶菌酶能够切断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1,4糖苷键,导致细菌失去结构完整性,最终引起胞内的溶解。

本实验通过检测溶菌酶对特定细菌的杀灭效果来评估其活性。

三、实验材料1. 细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2. 溶菌酶样品;3. 普通营养琼脂;4. 细菌培养箱;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 移液器;7. 移液管;8. 离心机;9. pH计;10. 实验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细菌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置于细菌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溶菌酶样品准备:将溶菌酶样品用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3. 溶菌酶处理:将培养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与稀释后的溶菌酶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37℃水浴中处理。

4. 检测细菌生长:在处理后的细菌样品中添加适量营养琼脂,制成平板,置于细菌培养箱中培养。

5. 测定吸光度: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处理前后细菌样品的吸光度,以评估溶菌酶的活性。

6. 数据分析:根据吸光度值,计算溶菌酶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溶菌酶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明显,处理后的细菌样品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处理前。

2. 结果分析:溶菌酶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与溶菌酶的浓度、处理时间等因素有关。

在本实验中,溶菌酶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有显著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溶菌酶是一种有效的细菌杀灭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2. 溶菌酶的活性受浓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3. 本实验成功检测了溶菌酶的活性,为溶菌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讨论1. 溶菌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溶菌酶是一种天然的防御机制,能够分解和溶解细菌细胞壁,保护生物体免受细菌感染。

抑菌实验酶标仪使用方法

抑菌实验酶标仪使用方法

抑菌实验酶标仪使用方法
抑菌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而酶标仪是用于测定酶活性
的仪器。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抑菌实验和酶标仪的使用方法。

首先,抑菌实验是用来测试抗菌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的实
验方法。

在进行抑菌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基和试验所需的
微生物菌种。

然后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或试管中,接种微生物菌种
并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菌物质。

将培养皿或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
行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不同浓度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从而评价其抑菌效果。

其次,酶标仪是一种用于测定酶活性的仪器,常用于酶学研究
和生物化学实验中。

使用酶标仪进行酶活性测定时,首先需要将待
测样品和酶标底物加入到反应孔板中,然后将孔板放入酶标仪中进
行反应。

酶标仪会自动测定吸光度的变化,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
来计算出酶活性的值。

在使用酶标仪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细节,比如校准仪器、设
置合适的波长、控制反应温度等。

另外,在进行酶活性测定时,还
需要制备标准曲线来计算待测样品的酶活性。

总的来说,抑菌实验和酶标仪的使用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且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仪器的操作细节。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溶菌酶的提纯结晶和活力测定.实验报告doc

溶菌酶的提纯结晶和活力测定.实验报告doc
2.实验目的
学习溶菌酶的提纯方法和酶活力的测定
3.实验原理
鸡蛋清内含有丰富的溶菌酶(lysozyme),向蛋清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并调节pH至溶菌酶的等电区,溶菌酶即可结晶析出。如结晶不纯,可重结晶。
溶菌酶之所以溶菌,是因为它能催化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黏多糖水解。测定溶菌酶活力,可用某些细菌细胞壁作底物,以单位时间内被它水解的细胞壁的量表示酶活力的大小。
(4)组织修复
一方面酞胺类溶菌酶已证明对细胞的生长、分裂起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溶菌酶作用的微生物细胞壁是含氮的多糖(叫粘多糖),它在组织生长和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日本学者在各种类型伤口的实验鼠中证明了溶菌酶的组织修复和临床治疗作用。
(5)促进血凝
实验证明:糖昔酶作用于鱼(节肢动物甲壳类),其分解产物一脂多糖具有凝胶化作用,通过激活凝血酶原,促进血凝,在人类临床上已用于牙科和泌尿科等小手术止血。
(l)抗菌
溶菌酶不但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而且它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即对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没有特殊的选择性,对身体的自然防御起很大作用.如鼻粘膜,口腔中含有一些溶菌酶,临床用于治疗副鼻窦炎和龋齿;眼泪和白血球中溶菌酶含量最高,因此在干燥综合症诊断上,认为泪液溶菌酶值的下降可以提供敏感可靠的指标,并能反映泪腺受损程度;在白血病患者的尿中,含有大量溶菌酶,临床上可有效地诊断白血病。白血球中的溶菌酶在脱颗粒过程中被排列到噬菌体内,噬菌体感染宿主(抗原)后,诱导产生溶菌酶(抗体),这种溶菌酶是噬菌体染色体组,通过细胞壁分解酶和膜多糖分解酶的作用而表现,其主要功能一是使噬菌体产生吸附作用,二是使噬菌体向宿主菌体内注入DNA,溶菌酶在噬菌体侵入宿主菌细胞和溶菌的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此溶菌酶(抗体)和补体共同作用,使某些微生物敏感,因此,溶菌酶可能和噬菌体内其他抗微生物系统有协同作用,主要作用是消化细菌,而不是杀死细菌。普遍认为,这种白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和治疗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炎症。以上这种抗原—抗体反应也可以在体外进行溶菌反应,即血清学反应,可解析细菌表层结构和作为研究分子生物学的材料,通过它寻找新酶类,也可用做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

溶菌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溶菌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溶菌酶的活性,了解溶菌酶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实验通过比浊法测定不同温度和pH值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溶菌酶的激活和抑制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显著,并揭示了溶菌酶在细菌细胞壁降解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溶菌酶,活性测定,温度,pH值,激活,抑制一、引言溶菌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的酶,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而使细菌死亡。

溶菌酶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抵御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测定溶菌酶的活性,探讨温度、pH值等因素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溶菌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活性测定通常采用比浊法,通过测定溶菌酶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后,细菌悬浮液的浊度变化来反映溶菌酶的活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底物,通过测定在一定时间内细菌悬浮液的浊度变化,计算溶菌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菌酶、磷酸盐缓冲液(不同pH值)、蒸馏水、比色计等。

2. 仪器: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配制不同温度下的溶菌酶溶液:将溶菌酶溶液分别置于0℃、25℃、37℃、50℃的水浴中,恒温处理一定时间后取出,备用。

2. 配制不同pH值下的溶菌酶溶液:将溶菌酶溶液分别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备用。

3. 溶菌酶活性测定: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浮液与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溶菌酶溶液混合,置于37℃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用比色计测定反应前后细菌悬浮液的浊度变化,计算溶菌酶活性。

4. 激活和抑制实验:分别向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浮液中加入激活剂和抑制剂,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激活剂和抑制剂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五、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菌酶活性逐渐增强,在37℃时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溶菌酶活性逐渐降低。

溶菌酶测定实验报告

溶菌酶测定实验报告

溶菌酶测定实验报告溶菌酶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溶菌酶是一种能够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它对于细菌的降解和消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溶菌酶对细菌的溶解能力,探究其酶活性与抗菌能力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培养液- 溶菌酶溶液(不同浓度)- 无菌纯化水- 试管- 显微镜- 恒温水浴- 显色剂(碘液)2.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溶菌酶溶液分别稀释成不同浓度(如1:2、1:4、1:8等),并标记好。

2) 实验操作a) 取一定量的大肠杆菌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b)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溶菌酶溶液,混匀。

c)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控制温度为37℃,孵育一定时间。

d) 取适量反应液滴于显微镜载玻片上,加一滴碘液,观察细菌的溶解情况。

三、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显色剂反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随着溶菌酶浓度的增加,细菌的溶解情况逐渐加剧。

- 在相同时间内,浓度较高的溶菌酶溶液对细菌的溶解作用更强。

- 经过一定时间的孵育后,溶菌酶对细菌的溶解作用逐渐饱和,浓度的增加对溶解效果的提升不再明显。

四、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溶菌酶的酶活性与其浓度成正比。

随着浓度的增加,溶菌酶对细菌的溶解能力增强。

2. 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溶菌酶对细菌的溶解作用逐渐增强,但最终会达到一个饱和状态。

3. 溶菌酶的抗菌能力与其酶活性相关。

高浓度的溶菌酶能够更有效地破坏细菌细胞壁,从而起到抗菌作用。

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在体外条件下进行的模拟实验,与真实环境中的细菌感染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溶菌酶在体内的抗菌机制和应用前景。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溶菌酶对细菌的溶解能力,探究了其酶活性与抗菌能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溶菌酶的酶活性与浓度成正比,高浓度的溶菌酶能够更有效地破坏细菌细胞壁,起到抗菌作用。

然而,实验结果仅仅是在体外条件下得出的,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的抗菌机制和应用前景。

溶菌酶酶实验报告

溶菌酶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溶菌酶的提取方法。

2. 掌握溶菌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温度、pH值等因素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4.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溶菌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胞壁质酶,主要作用是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葡萄糖胺之间的β-1,4-糖苷键,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从而杀死细菌。

本实验通过测定溶菌酶对细菌细胞壁的降解能力,即溶菌酶的酶活性,来评估溶菌酶的活性水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溶菌酶粗提液- 大肠杆菌悬液- Tris-HCl缓冲液(pH 7.0)- 0.1%苯酚红指示剂- 水浴锅- 移液器- 离心机- 显微镜2. 仪器:- 实验台- 烧杯- 试管- 移液管- 秒表四、实验步骤1. 溶菌酶粗提液的制备:- 将溶菌酶粗提液稀释至一定浓度。

- 用移液器取一定体积的稀释液,加入Tris-HCl缓冲液(pH 7.0)中,混匀。

2. 酶活性测定:- 将稀释的大肠杆菌悬液加入试管中,使试管中的菌液浓度为1×10^8 CFU/mL。

- 加入等体积的溶菌酶粗提液,混匀。

- 将试管置于37℃水浴锅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用离心机离心去除菌体。

- 取上清液,加入苯酚红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3.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分别将溶菌酶粗提液置于0℃、25℃、37℃、50℃水浴锅中,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酶活性测定。

4.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用Tris-HCl缓冲液(pH 3.0、5.0、7.0、9.0、11.0)分别代替pH 7.0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酶活性测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性测定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苯酚红指示剂的颜色逐渐由红变黄,表明溶菌酶成功降解了细菌细胞壁,释放出自由的糖类物质。

- 在37℃时,酶活性最高,表明溶菌酶的最适温度为37℃。

- 在pH 7.0时,酶活性最高,表明溶菌酶的最适pH值为7.0。

溶菌酶活力测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溶菌酶活力测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复合溶菌酶制剂 1 和复合溶菌酶制剂 2。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株、大肠杆菌 2 株由东北农
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1.5
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蛋白胨 10 g、 牛 肉 膏 3 g、 琼 脂 粉 17.5 g、 氯
mL。 将 平 皿 置 于 37 ℃温 箱 内 培 养 24 h 后 取 出 。
台 , 真空冻干机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电热鼓风干燥 箱, 压力蒸气锅 , 摇床 , 电子天平, 电子显微镜等。
1.2 方法 1.2.1 溶菌酶的活力测定
采用文献 [ 2 ]的 方法。将溶菌 酶 及 其 复 合 制 剂 用 0.1 mol・ ( pH=6.2) 稀 释 至 适 当 L 磷酸钾缓冲液
LIU Jinping1, WANG Shichang2
( 1.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PRC;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5, PRC )
[ #
[1]
Δ OD450 0.048± 0.0014 0.045± 0.0022 0.050± 0.0027 0.047± 0.0015
溶菌酶活力 ( U ・ mg- 1)
5 5 10 10
9 666.67± 273.25 9 033.33± 445.72 4 950.00± 273.86 4 716.67± 147.20
泛存在于卵清、唾液、生物液体中 , 动物组织、植 物组织、微生物中也有溶菌酶的存在。溶菌酶本身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人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溶菌酶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对细菌有很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研究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体外抑菌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一、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1.1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被用作表达外源蛋白的宿主。

毕赤酵母具有较高的表达效率和较低的成本,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外源蛋白。

选择毕赤酵母作为表达宿主,具有重要的意义。

1.2载体的构建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适合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载体,并将人溶菌酶的基因插入到载体中,构建了表达载体。

通过测序验证了载体的构建成功,并确定了人溶菌酶的正确插入。

经过载体的构建,我们将表达载体转化到毕赤酵母中,利用适当的诱导条件,如温度、pH值等,使得毕赤酵母表达人溶菌酶。

通过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验证了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二、人溶菌酶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2.1提取和纯化在成功表达人溶菌酶后,我们利用适当的方法对毕赤酵母进行破碎,提取人溶菌酶。

随后对提取的溶液进行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人溶菌酶样品。

2.2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通过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人溶菌酶与不同种类的细菌培养液进行共孵育,利用凝胶电泳等方法对细菌培养液中的DNA、RNA等进行分析,以确定人溶菌酶的体外抑菌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人溶菌酶对细菌培养液中的DNA、RNA等具有明显的分解作用,表明人溶菌酶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人溶菌酶的体外抑菌活性,我们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人溶菌酶的体外抑菌活性受到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下,人溶菌酶的抑菌活性较高,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抑菌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溶菌酶试验实验报告

溶菌酶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2. 掌握酶活力和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3. 了解溶菌酶的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胞壁质酶,能够特异性地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质,从而破坏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死亡。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纯化溶菌酶,并对其酶活力、蛋白浓度、纯度和分子量进行测定。

三、实验材料1. 材料:鸡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细菌培养液、SDS-PAGE凝胶、考马斯亮蓝G-250染液等;2. 仪器: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3. 试剂:氯化钠、氢氧化钠、醋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考马斯亮蓝G-25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

四、实验方法1. 溶菌酶的粗提取(1)取新鲜鸡蛋,去壳,将蛋白与蛋黄分离;(2)将蛋白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3)将溶液过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室温下放置1小时;(5)将溶液用醋酸溶液调节pH值至5.0,静置沉淀;(6)将沉淀用离心机离心(3000 r/min,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粗提液。

2. 溶菌酶的分离纯化(1)将粗提液用EDTA溶液处理,去除蛋白中的金属离子;(2)将处理后的溶液用磷酸缓冲液(pH 7.0)调节pH值,静置沉淀;(3)将沉淀用离心机离心(3000 r/min,10分钟),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观察溶菌酶的条带位置;(5)根据电泳结果,收集目标条带,并进行浓缩。

3. 酶活力和蛋白浓度测定(1)酶活力测定:将收集到的浓缩液加入细菌培养液中,在37℃下反应一定时间,测定细菌存活率,根据公式计算酶活力;(2)蛋白浓度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浓度。

4. 溶菌酶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1)纯度鉴定:将分离纯化的溶菌酶样品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观察电泳图谱,判断纯度;(2)分子量测定:将分离纯化的溶菌酶样品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根据分子量标准曲线计算溶菌酶的分子量。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摘要:人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人溶菌酶对一些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人溶菌酶,并对其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表达的人溶菌酶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人溶菌酶;毕赤酵母;表达;抑菌活性引言人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分子量为14.4 kDa的酶,它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鼻液、乳汁和一些组织液中。

人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能够裂解细菌细胞壁上的β-1,4-糖基N-乙酰氨基葡萄糖聚糖,对一些细菌具有抑菌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溶菌酶还能够对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人溶菌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是一种常用的真菌表达系统,因其能够稳定、高效地表达外源蛋白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人溶菌酶,并对其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材料与方法1. 重组质粒构建:将含有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ZαA-LYZ转化至毕赤酵母中,并通过PCR鉴定转化菌株中是否成功插入人溶菌酶基因。

2. 毕赤酵母培养与诱导表达:将阳性菌株接种至YPDS培养基中,经过培养、扩增后,利用甲醇诱导表达人溶菌酶。

3. 人溶菌酶纯化:采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表达的人溶菌酶,并通过SDS-PAGE鉴定纯化得到的蛋白。

4. 抑菌活性测定: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琼脂凹槽法对纯化的人溶菌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观察其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效果。

结果1. 成功构建了含有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并通过PCR鉴定确认了转化菌株中成功插入人溶菌酶基因。

2. 经过甲醇诱导表达后,成功获得了表达人溶菌酶的毕赤酵母菌液,并进行了人溶菌酶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人溶菌酶蛋白。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人溶菌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的酶类,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能力。

它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角色,能够快速清除感染的细菌。

研究人溶菌酶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对于了解其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开发药物或抗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人溶菌酶,并检测其体外抑菌活性。

从人体组织中获取人溶菌酶编码基因的DNA序列,并进行PCR扩增。

将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进行连接,构建人溶菌酶表达载体。

通过酵母细胞转化的方法,将表达载体导入毕赤酵母中。

然后,通过培养细胞并添加适当的诱导剂,促使人溶菌酶的大量表达。

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等分析方法,检测毕赤酵母中溶菌酶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诱导并纯化处理后,毕赤酵母成功表达了人溶菌酶。

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我们观察到一个分子量约为16 kDa的蛋白条带,与标准人溶菌酶相符。

这表明人溶菌酶已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

接下来,我们对表达的人溶菌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定。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测定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不同类型细菌的抑菌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人溶菌酶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效果。

其最小抑菌浓度在10-100 μg/mL范围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本研究成功地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了人溶菌酶,并证实其在体外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这为进一步研究人溶菌酶的功能及其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 act : The feeding experiment and the digestion trial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 value of piglet diet fermented FLF on weaning piglets.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 histological pa-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3′ rameter and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nutrition components were determined to discuss the affecting mechanisms of Lactobacillus plan- FLF on the performance of weaning piglets. tarum N3′ Key wor 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3; weaning piglet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台 , 真空冻干机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电热鼓风干燥 箱, 压力蒸气锅 , 摇床 , 电子天平, 电子显微镜等。
1.2 方法 1.2.1 溶菌酶的活力测定
采用文献 [ 2 ]的 方法。将溶菌 酶 及 其 复 合 制 剂 用 0.1 mol・ ( pH=6.2) 稀 释 至 适 当 L 磷酸钾缓冲液
- 5-
饲料博览 2006 年第 10 期
&’*+
菌酶 , 自市场购买新鲜鸡蛋。 溶菌酶 2 : 购于杭州康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2.2
试验用菌液的制备 分别取大肠杆菌标准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
1.1.2
中草药提取液 取 自 制 的 中 草 药 100 g 加 水 1 ~ 2 L, 浸 泡 30
化学试剂皆为国产分析纯。
1.1.7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 752 分果 2.1.1 溶菌酶的定性检测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图 , 溶菌酶标准品 出现吸收峰值的时间为 4.75 min, 自制鸡蛋清溶菌 酶出现吸收峰值的时间为 4.20 min , 溶菌酶标准品 与自制鸡蛋清溶菌酶出现最高峰的时间极为接近 , 证明为同一种物质。自制的鸡蛋清溶菌酶与所购买 的溶菌酶标准品比较 , 出现峰值的区间是一样的 , 但是自制的鸡蛋清溶菌酶的基线却始终在零线的上 方 , 说明提取的溶菌酶中还存在一些杂蛋白。
[ #
[1]
Δ OD450 0.048± 0.0014 0.045± 0.0022 0.050± 0.0027 0.047± 0.0015
溶菌酶活力 ( U ・ mg- 1)
5 5 10 10
9 666.67± 273.25 9 033.33± 445.72 4 950.00± 273.86 4 716.67± 147.20
溶菌酶 ( Lysozyme) 是一种能够水解细胞壁成分 中 N- 乙 酰 胞 壁 酸 与 N- 乙 酰 葡 萄 糖 胺 之 间 的 β -
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残留 , 安全性很高的天然蛋 白质。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 发现来源不同 的溶菌酶 , 其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本试验采用不 同来源的溶菌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 通过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观察及与常用抗生素的 初步比较 , 可为溶菌酶在畜禽疾病治疗、促进生长 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为了加强其溶菌作用 , 将 溶菌酶与中草药提取液制成复合制剂 , 检测复合制 剂中溶菌酶的活力 , 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复合溶菌酶制剂 1 和复合溶菌酶制剂 2。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株、大肠杆菌 2 株由东北农
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1.5
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蛋白胨 10 g、 牛 肉 膏 3 g、 琼 脂 粉 17.5 g、 氯
mL。 将 平 皿 置 于 37 ℃温 箱 内 培 养 24 h 后 取 出 。
1 2 3 4 5
27.6 26.3 18.5 19.3 21.2
- 23.6 17.1 10.1 15.5
$ %
& ]
张 文 会 , 王 艳 辉 , 马 润 宇 . 离 子 交 换 法 提 取 鸡 蛋 清 溶 菌 酶 [J]. 食品工业科技 , 2003 ( 6) : 57- 59.
抑菌结果, 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良 好的抑菌效果 ( 抑 菌 圈 直 径 大 于 19 mm) 。 与 抗 生 素、中草药提取液比较同样达到敏感程度。溶菌 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弱于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的抑菌效果, 而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低
LIU Jinping1, WANG Shichang2
( 1.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PRC;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5, PRC )
4 3 56789 ( ;<= )
组 别 抑菌剂 青霉素钠 ( 1 000 IU ・ mL- 1) 硫酸丁胺卡钠霉素 ( 400 IU ・ mL- 1) 中草药提取液 溶菌酶 1 ( 5 000 U ・ mL- 1) 溶菌酶 2 ( 5 000 U ・ mL )
-1
mm
抑菌圈直径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 P > 0.05) 。用不同来源的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 并与常用抗生 比较差异不显著 素进行比较。结果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明显 , 与青霉素钠及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比较无明显差 异 。 溶 菌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因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
UVW: 溶菌酶 ; 活力测定 ; 抑菌试验 XYZ[\: Q55; Q814 ]^_‘a: A ]bc\: 1001- 0084 ( 2006) 10- 0005- 03
1, 4 糖苷键的酶 , 在作用时可观察到溶菌现象 , 因 此而得名。溶菌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 当 pH 值在 1.2~ 11.3 的范围剧烈变化时 , 结构几乎不变。在酸 性 环 境 下 溶 菌 酶 对 热 的 稳 定 性 很 强 , pH 值 在 4 ~ 7, 100 ℃处理 1 min 仍能保持原有活性。溶菌酶广
(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 溶菌酶 白胨、牛肉膏、琼脂粉 标准品 ( 哈尔滨奕博尔科技有限公司 , 2 万 IU ・ mg-1) , 溶 壁 微 球 菌( Micrococcus Lysodeikti cus 菌 种 编 号
1 2 3 4 5
1.4
试验数据的处理 显著性检验采用 t 检验。
1.0634) 购 于 中 国 科 学 院 微 生 物 研 究 所 菌 种 中 心 ,
的酶活力与单一溶菌酶酶活力比较差异不显著 ( P>
- 6-
>?@A
0.05) 。将溶菌酶配成复合制剂后不影响酶活力。 2.2 抑菌试验结果
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结 果见表 3。
’2
稀释后溶菌酶 溶菌酶 1 复合溶菌酶制剂 1 溶菌酶 2 复合溶菌酶制剂 2
于抗生素和中草药提取液。两种溶菌酶比较, 来 源于微生物的溶菌酶 2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 于鸡蛋清溶菌酶。
1.1.3
溶菌酶复合制剂 将溶菌酶 1 和溶菌酶 2 与中草药提取液配制成
果 。 在 直 径 9 cm 的 无 菌 平 皿 中 加 入 1 mL 菌 液 , 倒入冷却到 50 ℃溶化的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15 mL, 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 , 用外径 6 mm 的无菌金 属管在琼脂上等距离打孔 3 个 , 并挖出孔内琼脂培 养基 , 然后于 每孔中滴加 少量 0.5% 琼脂 封底 。 于 每 孔 中 各 自 加 入 不 同 种 及 不 同 浓 度 的 药 物 0.05
株 接 种 于 牛 肉 膏 斜 面 培 养 基 上 , 37 ℃培 养 , 24 h 后进行涂片 , 革兰氏染色 , 镜检 , 确定菌株。将斜 面 上的菌接种 到营养肉汤 中 , 37 ℃培 养 24 h , 比 浊管比浊 ,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 ・ ・ 48 亿个 mL-1, 30 亿个 mL-1,
1 !"#$% 1.1 材料 1.1.1 溶菌酶 溶菌酶 1 : 根据张文全 [ 1 ]的方法提取鸡蛋清溶
!!!!!!!!!!!!!!!!!!!!!!!!!!!!!!!!!!!!!!!!!!!!!!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3′ FLF on the Pr oduction Per for mance of Weaning Piglets
$%&’()
抑菌剂 青霉素钠 硫酸丁胺卡钠霉素 中草药提取液 溶菌酶 1 溶菌酶 2
15 min 后备用。 1.1.6 试剂 ( 南开化工厂) , 青 D152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霉素钠 (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 80 万 IU ・ 支-1) , 硫酸丁 胺卡那霉素 (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 20 万 IU ・ 支-1) , 蛋

( X± S, n=6 ) ()*+,-./0
浓度 ( !g ・ mL- 1)
!
"
目前 , 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治中仍以应用抗生素 为主 , 随着人们对畜产品卫生安全的重视 , 寻求替 代抗生素的产品已成为趋势。溶菌酶作为一种天然 蛋白质 , 对动物无毒、无害 , 不会在体内残留 , 有 很好的生物相融性, 是一种非常有应用价值的产 品。为使其抗菌谱更广 , 增强溶菌酶效力的发挥 , 应考虑配伍使用。在本试验中与中草药提取液配 合 , 没有影响溶菌酶的活力。它们配合应用的配合 比例及抑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 , 溶菌酶 来源广乏 , 可以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来 源不同时其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 , 当使用目的不同 时 , 应考虑其来源[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