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科学考试重点总结,拿下50分!
中医妇科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占50分第一章绪言1、中医妇科学定义: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经、带、胎、产、杂3、夏商周萌芽时期:主要有关于不孕不育、难产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理论;4、夏春秋战国里程碑时期:《黄帝内经》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和与之相关的子门、胞脉、胞络。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同时记载了治疗血枯经闭的第一药方:四乌贼骨芦茹丸;《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子宫这个脏器的名称。
5、秦汉时期:《金匮要略》开创了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阴道清洗和阴道纳药治疗妇科疾病的先河并奠定做衣服科治疗学的基础。
6、魏晋唐时期:晋·王叔和《脉经》首见月经之名,且论述最为详尽;首次提出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如:“居经”“避年”“激经”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
咎殷·《经效产宝》为第一部妇产科专著。
7、宋代: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
8、明清民国时期:清·斋居士《达生篇》临产六字箴言“睡忍痛,慢临盆”第二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1、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血室。
2、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
3、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故又称产道、子肠。
4、阴户: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
5、《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6、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期,正常为3~7天。
中医妇科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科科知识点总结中医妇科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知识点:一、生理期1. 月经月经是妇女生理周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出血。
月经周期正常为28天左右,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月经的周期和量都可以反映与女性身体健康状况相关的信息。
2. 卵泡期卵泡期是指月经后,在下一个排卵之前的这段时间,此时卵巢内的卵泡开始发育。
3. 排卵期排卵期是指卵巢内的卵子成熟并释放,进入输卵管,准备受精。
4. 黄体期排卵后卵巢内的卵泡残迹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为受精卵提供生长所需的环境。
二、病理期1. 闭经闭经是指女性停经的现象,可能由各种生殖系统疾病或其他非妇科因素引起。
2. 崩漏崩漏是指月经过多或不断,常见于病后、久病、素体虚弱者或内分泌失调引起。
3. 痛经痛经是指在月经来潮时,出现下腹或腰骶部刺痛、绞痛等症状的情况。
4. 不孕症不孕症是指女性在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未能怀孕的现象,常见原因包括输卵管疾病、内分泌紊乱、子宫肌瘤等。
5. 妇科肿瘤妇科肿瘤包括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等,中医有自己的治疗方法。
三、常见疾病及治疗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官肿瘤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腹痛腹块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常采用活血化瘀、理气养血等方法。
2.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内的囊性肿物,可能对月经产生影响,甚至影响生育。
中医治疗卵巢囊肿常以温疏肝胆、祛痰软坚为主。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不规律、不孕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以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为主。
4. 宫颈炎宫颈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由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盆腔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中医治疗宫颈炎常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为主。
5. 经前综合症经前综合症是指月经前一周以及月经期间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的疾病,如情绪低落、头痛、乳房胀痛等。
中医治疗经前综合症常以活血化瘀、调理气血为主。
中医妇科护理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科护理知识点总结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深奥的医学体系,中医对于妇科问题的诊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在中医看来,妇科疾病主要受到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滞血瘀等因素影响,因此在治疗上强调调理气血、活络经络,以及调理脏腑的功能。
以下将从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不孕不育等方面,总结中医妇科护理的知识点。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时长不规律或者周期时间长短不一致。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主要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有关。
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中医强调调理气血、活络经络,并且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1.1. 调理气血调理气血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核心。
气血失调会导致月经不调,因此中医建议可以通过调理脏腑,活络经络,来调理气血,恢复月经正常。
1.2.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因为不同的月经不调病因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进行调理。
比如,对于气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可以运用益气活血的中药进行调理;对于肾阳虚型月经不调,可以运用温补肾阳的中药进行调理。
二、痛经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痛经主要与气滞血瘀有关。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调理气血、通络止痛。
2.1. 调理气血痛经的治疗中,调理气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调理气血,可以舒经活络,解除痛经症状。
2.2. 通络止痛中医认为通络可以舒经活络,止痛,因此在痛经的治疗上,可以使用一些通络止痛的中药进行治疗。
三、白带异常白带异常是指妇女外阴部分的分泌物异常,主要包括白带增多、白带变稠、带有异味等症状。
中医认为白带异常主要与湿热内蕴、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在治疗上,中医推荐调理脾胃,清热利湿。
3.1. 调理脾胃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可以缓解湿热内蕴的病情,恢复白带的正常状态。
3.2. 清热利湿清热利湿是中医治疗白带异常的关键方法。
中医药物中有很多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可以通过中药的调理,改善白带异常。
四、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指夫妻同居一年以上未能怀孕的情况。
中医认为不孕不育主要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有关。
中医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产科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的妇科疾病1.月经不调:包括经期提前、延后、经量过多或过少等情况。
2.痛经:指月经期或经前期出现的腹痛、腰酸等不适症状。
3.子宫肌瘤:是指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
4.盆腔炎症: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以及盆腔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5.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以外的其他位置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6.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织部分或是全部肿胀增生,乳房出现肿块、胀痛等症状。
7.不孕症:是指夫妻双方在正常的性生活条件下一年内未能获得妊娠。
8.妊娠反应:是指孕妇在怀孕初期出现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二、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认识1.月经不调: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由于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以调理气血、清理湿热、疏肝解郁为主。
2.痛经: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不调、肝郁气滞、肾虚冲任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以调理气血、疏肝解郁、温补肾阳为主。
3.子宫肌瘤: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肾虚不固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主要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温补肾阳为主。
4.盆腔炎症:中医认为盆腔炎症是由于湿热瘀滞、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盆腔炎症主要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
5.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肾虚冲任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以调理气血、疏肝解郁、温补肾阳为主。
6.乳腺增生: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气血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主要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凉血通络为主。
7.不孕症:中医认为不孕症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不孕症主要以温补肾阳、调理气血、散瘀通络为主。
8.妊娠反应:中医认为妊娠反应是由于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气血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妊娠反应主要以疏肝解郁、清理湿热、调理气血为主。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妇科疾病在女性生活中非常常见,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妇科知识。
本文将对中医妇科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中医妇科的基本理论1. 中医妇科的基本理论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寒热”。
根据中医理论,女性在先天上与男性存在着差异,这一差异使得女性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种妇科疾病。
2. 中医妇科的病因病机诊断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湿浊、热盛等四种病机。
其中,气滞主要指气机不畅,血瘀指血液循环不畅,湿浊指体内湿气过盛,热盛指体内热气过盛。
3. 中医妇科治疗强调“调气活血”和“健脾化湿”。
调气活血是指调节体内气血循环,消除血液停滞和瘀滞,使气血通畅;健脾化湿是指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减少湿气的产生和蓄积。
二、常见的中医妇科疾病和治疗方法1. 宫寒症:宫寒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腰酸背痛和寒湿宿疾等。
治疗宫寒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温补宫寒、活血化瘀和祛湿化痰。
2. 血瘀症:血瘀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多与月经不调、痛经和不孕症等相关。
治疗血瘀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活血祛瘀、调经通络和消除因素等。
3. 血虚症:血虚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表现为月经稀少或不畅、面色苍白等。
治疗血虚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补血养血和调养脾胃等。
4. 气滞症:气滞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和痛经等。
治疗气滞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机、疏通经脉和通经活络等。
5. 血热症:血热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表现为月经过多、经血颜色深红等。
治疗血热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凉血、化瘀通络和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等。
三、中医妇科的预防和保健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例如补益气血的食物可以常食用,而寒凉和刺激性食物应少食甚至避免。
2. 身体锻炼:适度的身体锻炼对女性的妇科健康有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
中医妇科知识点
中医妇科知识点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妇科疾病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下面将就中医妇科知识点进行一些简要介绍。
一、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色淡等症状。
中医认为月经失调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月经失调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常用的调经药物有当归、川芎、白芍等。
此外,调节饮食、保持情绪平稳也对月经失调有一定帮助。
二、痛经痛经是许多女性都会经历的问题,部分女性痛经严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由于寒湿阻滞、气滞血瘀等引起。
治疗痛经可以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肉桂、生姜等,也可通过针灸、艾灸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
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认为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有关。
治疗子宫肌瘤可选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材如红花、乌梅、乌药等。
此外,保持情绪愉快、注意休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也有益处。
四、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伴随着一系列症状如潮热、情绪波动等。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症主要由于肾阴虚亏损、气血不足所致。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可应用滋阴补肾、调节气血的药物如黄精、枸杞子等。
此外,调整作息、适当运动等对缓解更年期症状也有帮助。
五、不孕症不孕症是许多夫妇所面临的困扰,中医治疗不孕症强调调理体质、滋养精血。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温补肾阳、调理气血的中药如枸杞、淫羊藿等。
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
综上所述,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调理气血、舒畅经络、滋养阴阳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妇科疾病的症状,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们也应该注意调节情绪、均衡饮食,保持适量运动,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中医妇科重点大总结
中医妇科重点大总结第一篇:中医妇科重点大总结第一章1、“带下医”是最早的妇产科医生,扁鹊2、《黄帝内经》记载了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茹丸。
3、中医专科的分化始于汉代,设太医令;唐代设太医署;宋代设太医局。
4、临产六字要诀:睡、忍痛、慢临盆。
第二章1、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
月经病: 凡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统称为月经病。
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月经的生理现象:(1)初潮一般13~14岁之间,可早至11~12岁,也可迟至16岁。
(2)周期月经有明显的节律。
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
一般为28~30天。
(3)经量、经色、经质一般经期第2~3天经量最多,总量约为30~80ml,经色黯红,初时较浅,量多时经色加深,将净时渐淡。
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4)绝经以停经一年以上的最后一次月经位标志。
45~55,也可早至40晚至57岁。
4、天葵:天葵源于先天,属阴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
5、冲任二脉:冲脉、任脉与督脉皆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属奇经。
6、妊娠五个月可用听诊器听到胎心音,胎动120~160次/分,胎心率多为150~160次/分。
7、预产期的计算是以末次月经第一天的日期为基数,月数加9(或减3),日数加7(阴历则加14),前后14天分娩属正常。
8、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9、分娩结束后,产妇的全身脏腑、气血与胞宫逐渐恢复到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需要6周。
10、分娩后,子宫内的淤血浊液经阴道排除,称为恶露。
中医妇科总结知识点
中医妇科总结知识点在中医妇科学中,有许多重要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保护女性健康。
下面我将结合中医妇科学的专业知识,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妇女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妇女生殖生理1. 妇女月经周期:妇女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但也有个别妇女周期为26-30天,属于正常变异范围。
月经周期的长短和规律性是评价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标志,不规则的月经周期表明妇女的生殖功能可能出现问题。
2. 月经量和质量:正常月经周期内应出现3-7天的月经期,每次月经的出血量为20-80ml,颜色应鲜红,如出现血块、色淡或色紫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 卵巢的生理功能:卵巢是妇女身体的重要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
正常情况下,卵巢应该定期排卵,分泌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维持妇女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4. 子宫的生理特点:子宫是妇女的重要生殖器官,具有收缩和蠕动功能,负责胚胎的着床和胎儿的生长。
在月经周期内,子宫壁会有一定的变化,如厚度和内膜的脱落等。
二、妇女生殖健康1. 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感染、情志不畅、饮食不当、气血不足等多种因素。
中医学认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主要与“气血阴阳”的失调有关。
2. 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月经前期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等。
3. 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调节生活作息,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精神愉悦等。
在治疗上,中医学主要通过调理气血、滋阴养血、和解气机等方法,通过中药治疗或针灸疗法来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
三、中医妇科治疗技术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妇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于调理妇女的气血阴阳,滋养生殖系统,调节月经周期等。
中医妇科复习资料
中医妇科复习资料中医妇科复习资料中医妇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女性生殖系统与月经、孕育、生育等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妇科的研究对于维护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医妇科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
一、中医妇科的基本理论在中医理论中,女性生殖系统与气血、经络、脏腑等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女性的月经周期受到肝、脾、肾等脏腑的调节,气血运行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
因此,中医妇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以及疏通经络等。
二、常见妇科疾病及其治疗方法1.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异常。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有关。
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包括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以及草药调理等。
常用的草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等,可通过煎煮或煎剂的形式服用。
2.痛经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时伴随剧烈腹痛的症状。
中医认为,痛经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有关。
治疗痛经的方法包括疏通经络、温经散寒以及草药调理等。
常用的草药有姜黄、羌活、艾叶等,可通过煎煮或煎剂的形式服用。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有关。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以及草药调理等。
常用的草药有川芎、当归、红花等,可通过煎煮或煎剂的形式服用。
4.不孕症不孕症是指夫妻长时间未能怀孕的情况。
中医认为,不孕症与气血不足、肾虚等有关。
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包括调理气血、补益肾气以及草药调理等。
常用的草药有枸杞子、淫羊藿、黄精等,可通过煎煮或煎剂的形式服用。
三、中医妇科的预防与保健除了治疗疾病外,中医妇科也注重预防与保健。
中医认为,女性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运动以及合理饮食等,以维护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此外,中医还推崇传统的保健方法,如艾灸、拔罐等,以促进气血运行和调节脏腑功能。
妇科中医知识点总结
妇科中医知识点总结一、妇科中医的理论基础1. 五脏六腑辨证:妇科疾病辨证要从五脏六腑辨证的角度入手,通常将妇科疾病分为肝郁证、脾虚证、肾虚证、心神不宁、气滞血瘀等类型,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 经络辩证:妇科疾病常涉及到经络失调,比如经络阻滞、经血不调等,针对经络的辩证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环节。
3. 气血阴阳辩证:气血阴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妇科疾病常常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辩证时需要注意气血阴阳的平衡。
4. 脏腑辩证:根据妇科疾病的特点,对女性生殖系统的脏腑进行辨证,比如肝郁可引起月经不调,脾虚易导致不孕,肾虚可导致早衰等。
二、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1.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包括闭经、经期过长、经期过短、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等。
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调经汤剂、调经活血汤剂、调和气血汤剂等,可根据病情辨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2. 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问题,中医治疗主要从调理月经、补益脾肾、滋阴养血等方面入手,如四物汤、逍遥丸、补中益气汤等常用于调理不孕不育患者的身体。
3. 带下症:带下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清热利湿、化浊止带、滋阴养血等,常用的方剂有五苓散、茯苓甘露汤等。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中医治疗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积极采取中医药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
5. 妇科炎症:妇科炎症包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等,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利湿泻火、化浊消肿等,常用的方剂有消炎退热汤、六味地黄丸等。
三、妇科中医保健知识1. 调理月经:月经是女性生理周期的重要标志,中医强调调理月经对女性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食疗、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等方式来调理月经。
2. 痛经保健:痛经是女性常见问题,中医认为痛经是气血运行不畅、络脉拘急所致,可以通过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和治疗。
3. 预防乳腺疾病:中医强调女性乳腺保健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锻炼、中药调理和穴位保健来预防乳腺疾病。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妇科疾病是指妇女因生理、病理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和功能障碍。
在中医中,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推拿按摩治疗等。
中医妇科治疗以中药为主,有“药补为主,医食同源”之说。
下面对中医妇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女性生理期的周期、周期次数和量的异常变化,包括月经提前、延后、脱期、腹痛、出血量过多或过少、闭经等症状。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由于气血失调、肝经郁滞、脏腑失调等因素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用调经中药如当归、川芎、益母草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十宣、四神等方针灸穴位,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二、痛经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腹部阵发性剧痛,也称月经痛。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寒凝血瘀等引起的经络不畅所致。
治疗时,可以选择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川芎、丹参、桃仁等药物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疏肝行气、月经调暖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三、月经过少月经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减少。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是由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气血阴虚等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择益气养血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熟地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补肾养血、调经和血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四、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子宫肌层。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气血郁滞、肝肾不和、气滞血瘀等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赤芍、桃仁、三七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破气活血、祛瘀止痛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五、不孕症不孕症是指夫妻一年内规律性同房而未避孕而未成功受孕。
中医认为,不孕症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选用滋补肾气的中药如人参、熟地、枸杞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如补肾培元、调经养血等经穴针刺,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妇科学重点
中医妇科学重点中医妇科学重点一、女性生理与生殖系统1.1 月经与排卵过程1.1.1 月经周期及变化1.1.2 排卵的机制与重要性1.1.3 常见月经异常及原因1.2 妇女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1.2.1 卵巢的结构和功能1.2.2 子宫的结构和功能1.2.3 输卵管和阴道的结构和功能 1.2.4 乳房的结构和功能1.3 妇女常见生殖系统疾病1.3.1 子宫肌瘤1.3.2 卵巢囊肿1.3.3 子宫内膜异位症1.3.4 盆腔炎症1.3.5 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二、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1 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2.1.1 中医四诊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2.1.2 中医脉诊与舌诊在妇科疾病中的意义2.1.3 妇科常用辅助检查技术的中医解读2.2 中医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2.2.1 经期疼痛的中医治疗2.2.2 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调理2.2.3 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治疗2.2.4 妇科肿块的中医治疗2.2.5 白带异常的中医调理2.3 中医药对妇科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2.3.1 中药汤剂的疗效评估2.3.2 中医药对妇科疾病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2.3.3 中药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评估三、现代科技与中医妇科学的结合3.1 中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3.1.1 中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现状3.1.2 中医药辅助体外受精技术的疗效评价 3.1.3 中医药对试管婴儿患者的影响3.2 针灸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3.2.1 针灸对经期疼痛的治疗效果3.2.2 针灸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缓解作用3.2.3 针灸对不孕症的辅助治疗3.3 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3.3.1 中西医联合诊疗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3.3.2 西药对中医药治疗的影响3.3.3 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原则4、附件本文档包含附件,具体内容请参阅附件部分。
5、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请参考法律专业辞典或相关法律文件。
中医妇科知识点大总结
中医妇科知识点大总结妇科疾病在中医理论上分别属于“妇人病”、“经病”、“白带病”等范畴。
其中,妇人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如乳房、子宫、卵巢等。
经病主要是指经血不调、痛经、闭经等与月经有关的疾病。
白带病主要是指妇女外阴部和阴道的疾病,如带下症、阴道炎等。
这些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独特的认识和诊疗方法。
一、妇科疾病的病因和病机1. 妇科疾病的病因:妇科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情志不畅、营养不良、体力劳累、寒暑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外伤感染以及遗传等因素。
在中医理论中,这些病因与人体的脏腑、气血、精气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2. 妇科疾病的病机:妇科疾病的病机主要包括气机不畅、血瘀淤滞、湿热内蕴、虚寒互结等。
这些病机主要是指人体内脏腑、气血、精气在受到外邪或内伤的侵袭后所产生的异常变化和病理状态。
二、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妇科疾病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即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体征、脉象等,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1. 望诊:望诊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眼底、舌脉等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2. 闻诊:闻诊主要是通过闻取患者的气息、声音、带下等来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声音特点以及病情。
3. 问诊:问诊主要是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饮食、情志等,从而进一步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机。
4. 切诊:切诊主要是通过切诊脉搏,了解患者的脉象变化,以判断患者的气血、脏腑状况,从而作出诊断。
三、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妇科疾病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以及推拿治疗等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选择药物时,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和气血状况,选用具有祛邪、活血、调经、益气等作用的中药方剂,从而改变病因和病机,达到治疗目的。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法。
通过针刺或灸烧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脏腑功能,改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
中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
中医妇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
本文将对中医妇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妇科知识。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与诊断
1. 中医妇科基本理论
中医妇科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理论等。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医妇科理论的核心,强调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妇科健康的重要性。
2. 中医妇科诊断方法
中医妇科诊断主要包括望、问、切、闻四诊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方面的变化,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通过切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通过闻气味等方式来辅助诊断。
第二部分: 常见妇科疾病与治疗
1.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多由气血
不调引起。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调理气血、益气活血、调理脾胃等。
2.更年期综合症
中医将更年期综合症归为“养阴不足”、“肝肾亏虚”等证型。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益肾养阴、调理肝气、舒肝利湿等方法。
3.子宫肌瘤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多与气滞血瘀、肝郁脾虚等有关。
治疗方法
包括活血化瘀、调理经络、健脾理气等。
4.乳腺增生
中医将乳腺增生分为“气滞血瘀”、“肝胆不和”等证型。
常
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通络化瘀、调理肝胆、调理气血等。
5.阴道炎
中医将阴道炎分为“湿热”、“寒湿”等证型。
治疗方法包括
清热解毒、祛寒祛湿、调理脾胃等。
中医妇科(学习重点精华版)
(1)(2)(3)(4)崩漏(1)血瘀:虚热:滋阴养血、清热调经。
湿热:清热祛湿、化瘀止血。
气虚:补气健脾、止血调经。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1)(2)(3)(4)(5)痛经(1)(2)(3)(4)(5)(6)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气滞血瘀:寒湿凝滞:阳虚内寒:湿热瘀阻: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血汤。
成药:痛经丸气血虚弱:益气补血止痛。
圣愈汤。
成药:八珍丸肝肾虚损:益肾养肝、缓急止痛。
调肝汤/益肾调经汤。
成药:乌鸡白凤丸妇科月经先期、月经过多(1)气虚:益气同冲、摄血调经。
(先期)补屮益气汤/(月经过多)举元煎。
成药:补屮益气丸、归脾丸(2)血热:①阳盛血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先期)清经散/(过多)保阴煎。
成药:崩漏丸%1肝郁血热: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丹梔逍遥散。
成药:逍遥丸%1阴虚内热(先期):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两地汤。
成药: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3)血瘀证(月经过多):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失笑散。
成药: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月经后期、月经过少(1)血寒(后期):①虚寒:扶阳祛寒调经。
温经汤②实寒:温经散寒调经。
温经汤。
成药:右归丸、艾附暖宫丸(2)血虚:养血益气调经。
(月经后期)大补元煎/(月经过少)滋血汤。
成跖:八珍丸、当归丸(3)肾虚:补肾填精、温肾助阳、养血调经。
(月经过少)归肾丸/(月经后期)温胞饮(4)气滞:理气行滞调经。
乌药汤。
成药:逍遥丸(5)血瘀(月经过少):活血化瘀、养血调经。
桃仁四物汤。
成药:调经活血片(6)痰湿: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二陈加苇归汤。
月经先后无定期(1)肝郁: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逍遥散。
成药:逍遥丸、七制香附丸(2)肾虚: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
成药:乌鸡口风丸经期延长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成药:益母草膏、调经活血两地汤+二至丸。
归脾汤。
成药:知柏地黄丸归脾汤。
成药:归脾丸血热:①实热:清热养阴、凉血止血。
清热固经汤。
成药:固经丸②虚热:养阴清热、止血调经。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医妇科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妇科病的发生原因1、病因病机病因即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病机即疾病产生的机理。
中医妇科认为,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寒暑失调等,甚至与年龄、季节、地域、体质等有关。
在病机方面,中医妇科认为,疾病的形成与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失调有关。
2、外感内伤在中医理论中,疾病的发生有外感和内伤两种方式。
外感即外界的邪气通过皮肤、口鼻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变,如湿邪、寒邪、热邪等;内伤即由内在的因素引起疾病,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劳等。
3、妇科常见病因中医妇科常见病因包括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经络气血运行失调等。
在经期生活中过度劳累、疲劳、情志不宁、饮食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闭经等疾病。
二、妇科病的诊断1、望、闻、问、切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其中望诊包括面色、舌苔、舌质、舌体等方面,闻诊包括听取病人语音,闻其气味等,问诊包括询问病人的病情,切诊则主要是通过脉搏和脉象来诊断。
2、辩证分型在中医诊断中,辩证是十分重要的。
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中医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望、闻、问、切的情况,辨明病情的实质,分辨病证的虚实,辨别病证的寒热,以便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3、八纲辩证中医辩证的方法之一即为八纲辩证。
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中医医生会通过辨别病情的八纲(即表里、寒热、疼痛、脉象、舌象、汗象、唇色、尿便)来进行辩证,以确定病人的病性病机,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三、妇科病的治疗1、中药治疗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中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药治疗妇科疾病较为常见的病名有月经不调、痛经、病后调理、产后恢复等。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用具有调经补血、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滋养身体等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妇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针灸手法有调理月经、痛经、闭经、不孕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妇A1型题1.“属心而络于胞中”的经脉是A.冲脉B.胞脉C.任脉D.督脉E.带脉答案:B大纲内容:第一单元女性生殖脏器细目一:胞宫要点:胞脉、胞络与胞宫的关系考察点:胞脉与胞宫的关系难易程度:2.下列哪项不是“天癸”臻熟的条件A.肾气充盛B.脾气健旺C.年已18岁D.精血充实E.肾阴充盛答案:C大纲内容:第二单元女性的生理特点细目一:月经的生理要点:天癸与月经产生的关系考察点:“天癸”臻熟的条件难易程度:3.与月经产生没有直接关系的脏腑是A.肾B.肺C.胆D.脾E.胃答案:C大纲内容:第二单元女性的生理特点细目一:月经的生理要点:脏腑与月经产生的关系考察点:与月经产生有关系的脏腑难易程度:4.妊娠足月,胎位下移,腰腹阵痛,有便意或“见红”者,是A.临产B.试胎C.弄胎D.分娩E.以上均非答案:A大纲内容:第二单元女性的生理特点细目三:临产与产后要点:临产调护的六字要诀;临产、试胎及弄胎的概念考察点:临产的概念难易程度:5.下列哪项不是直接导致冲任损伤的因素A.邪毒感染B.郁怒悲伤C.房劳多产D.跌扑闪挫E.寒湿之邪答案:B大纲内容:第三单元女性的病理特点细目二: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要点:直接因素导致冲任损伤考察点:直接导致冲任损伤的因素难易程度:6.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后期虚寒证的主症A.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B.小腹空痛,心悸失眠C.腰无力D.小便清长,大便稀溏E.脉沉迟或细弱无力答案:B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三:月经后期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月经后期各型的主症难易程度:7.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发病机理是A.寒凝血瘀,冲任不畅B.气虚统摄无权C.水亏火旺,热扰冲任D.痰阻经脉,血行不畅E.气血失于调节,血海蓄溢失常答案:E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四:月经先后无定期要点: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机理考察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发病机理难易程度:8.下列哪项不是经期延长阴虚血热证的主症A.月经持续8、9日,量少、色红、质稠B.小腹疼痛拒按C.咽干口燥D.手足心热E.舌红少苔,脉细数答案:B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七:经期延长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经期延长各型的主症难易程度:9.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应首选A.血府逐瘀汤B.膈下逐瘀汤C.少腹逐瘀汤D.身痛逐瘀汤E.通窍活血汤答案:B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九:痛经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痛经各型的代表方剂难易程度:10.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调血汤的组成药物A.当归、川芎、白芍、生地B.元胡、香附C.黄柏D.桃仁、红花、莪术、丹皮E.黄连答案:C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九:痛经要点:清热调血汤的药物组成考察点:难易程度:11.崩漏的治疗原则是A.塞流与澄源结合B.澄源与复旧结合C.复旧与塞流结合D,固本与澄源结合E.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答案:E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一:崩漏要点:辨证论治:崩漏的治疗原则及塞流、澄源、复旧的含义。
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崩漏的治疗原则难易程度:12.清热固经汤适合于下列哪型崩漏A.虚热B.实热C.肾阴虚D.血瘀E.脾虚答案:B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一:崩漏要点:清热固经汤和固本止崩汤的药物组成考察点:清热固经汤适合的崩漏类型难易程度:13.带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A.外感湿邪,损及任、带,约固无力B.肾气不足,封藏失职,阴液滑脱而下C.湿邪影响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D.脾虚生湿,流注下焦,伤及任、带E.肝经湿热,流注下焦,伤及任、带答案:C大纲内容:第五单元带下病要点:带下病的主要机理考察点:带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难易程度:14.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妊娠禁药A.峻下剂B.破血剂C.逐瘀剂D.和血剂E.有毒剂答案:D大纲内容:第六单元妊娠病细目一:概述要点:妊娠期间用药的注意事项考察点:妊娠期间用药的注意事项难易程度:15.产后“三病”是指A.呕吐、泄泻、盗汗B.尿失禁、缺乳、大便难C.血晕、发热、痉证D.病痉、病郁冒、大便难E.腹痛、恶露不下、发热答案:D大纲内容:第七单元产后病细目一:概述要点:产后三病、三冲、三急的内容考察点:产后“三病”的内容难易程度:A2型题16.患者,女,28岁。
近2年月经量渐减,现点滴即止,胸闷呕恶,带下量多,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滑。
其诊断是A.月经过少血瘀证B.带下病脾虚证C.月经过少痰湿证D.月经过少阴虚证E.月经过少血虚证答案:C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六:月经过少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月经过少各型的主症难易程度:17.患者,女,22岁。
月经初潮16岁,痛经6年,每于经期第1天出现小腹冷痛,喜温喜按,经量少、色黯淡,腰腿软,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沉迟。
治疗应首选A.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B.圣愈汤C.调肝汤D.温经汤(《金匮要略》)E.金匮肾气丸答案:A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九:痛经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痛经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18.患者,女,29岁,已婚。
近1年月经后期量少,现已停经4个月,伴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尿妊娠试验阴性。
其治法是A.养阴清热调经B.理气活血通经C.豁痰活血通经D.益气养血调经E.补肾养肝调经答案:A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闭经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闭经各型的主症、治法难易程度:19.患者,女,38岁,已婚。
近几年形体渐胖,胸闷呕恶,倦怠乏力,月经停闭半年,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
尿妊娠试验阴性。
A.血府逐瘀汤B.苍附导痰丸C.参苓白术散D.开郁二陈汤E.香砂六君子汤答案:B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闭经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闭经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20.患者,女,25岁,已婚。
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多如注,持续十余日不净,婚后1年半,未避孕未孕。
可诊断为A.月经先后无定期B.崩漏C.月经过多D.经期延长E.不孕症答案:B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一:崩漏要点:崩漏的定义考察点:崩漏的定义,诊断要点难易程度:21.患者,女,45岁。
月经不规律8个月,现阴道出血40天,量时多时少,近3天量极多、色淡、质稀,伴气短神疲,面浮肢肿,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疗应首选A.举元煎B.补中益气汤C.固本止崩汤D.清热固经汤E.保阴煎答案:C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一:崩漏要点:辨证论治:崩漏的治疗原则及塞流、澄源、复旧的含义。
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崩漏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22.患者,女,35岁。
月经周期正常,唯月经量少、色红、质稠,经期鼻衄,量不多,色黯红,伴手足心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证候是A.肝经郁火B.阴虚内热C.心肝火旺D.阴虚阳亢E.肺肾阴虚答案:E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三:经行吐衄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经行吐衄各型的主症难易程度:23.患者,女,46岁。
月经紊乱近1年,先后不定期,量少、色红,伴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A.左归丸B.六味地黄丸C.左归饮合二至丸D.知柏地黄丸E.归肾丸答案:B大纲内容:第四单元月经病细目十四:绝经前后诸证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绝经前后诸证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24.患者,女,48岁。
平时白带量多,终日不断,质稀清冷,腰膝疫冷,小腹发凉,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疗应首选A.完带汤B.金匮肾气丸C.内补丸D.止带方E.易黄汤答案:C 大纲内容:第五单元带下病要点:带下病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带下病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25.患者,女,40岁。
月经规律,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白、有臭气,纳呆,大便粘腻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
其证候是A.脾虚B.肾阳虚C.肾阴虚D.湿热E.热毒答案:D大纲内容:第五单元带下病要点:带下病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带下病各型的主症难易程度:26.患者,女,26岁,已婚。
停经2个月,尿妊娠试验阳性。
恶心呕吐10天,加重3天,食入即吐,口淡无味,时时呕吐清涎,倦怠嗜卧,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
其证候是A.脾胃虚弱B.痰湿中阻C.肝胃不和D.肝脾不和E.气阴两伤答案:A大纲内容:第六单元妊娠病细目二:妊娠恶阻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妊娠恶阻各型的主症难易程度:27.患者,女,34岁,已婚。
自然流产3次,现又停经42天,尿妊娠试验阳性。
晨起恶心,近2天又有阴道出血,量少、色淡黯,伴头晕耳鸣,双腿疫软,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治疗应首选A.胎元饮B.泰山磐石散C.加味阿胶汤D.举元煎E.寿胎丸答案:E大纲内容:第六单元妊娠病细目四:胎漏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参照胎动不安)考察点:胎漏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28.患者,女,32岁,已婚。
现停经45天,尿妊娠试验阳性。
2小时前因与爱人吵架出现左下腹撕裂样剧痛,伴肛门坠胀,面色苍白。
查体:血压80/50mmHg(10.7/6.7kPa),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有移动性浊音,阴道有少量出血。
应首先考虑的是A.小产B.堕胎C.胎动不安D.异位妊娠E.妊娠腹痛答案:C大纲内容:第六单元妊娠病细目五:胎动不安要点:胎动不安的定义考察点:胎动不安的定义及诊断要点难易程度:29.患者,女,27岁,已婚。
孕7个月,面目四肢浮肿,皮薄光亮,按之凹陷,气短懒言,纳少便溏,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缓滑。
治疗应首选A.真武汤B.苓桂术甘汤C.白术散(《全生指迷方》)D.天仙藤散E.四苓散答案:C大纲内容:第六单元妊娠病细目七:子肿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子肿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30.患者,女,30岁,已婚。
怀孕3个月,近3天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
治疗应首选A.五皮饮B.加味五淋散C.知柏地黄汤D.六味地黄汤E.导赤散答案:C大纲内容:第六单元妊娠病细目八:子淋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子淋各型的主症及代表方剂难易程度:31.患者,女,25岁,已婚。
产后恶露量少,少腹阵痛拒按,气粗喘促,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唇舌色紫,脉涩。
其证候是A.气滞血瘀B.肝郁气闭C.血热瘀闭D.血瘀气闭E.肝风内动答案:D大纲内容:第七单元产后病细目二:产后血晕要点:辨证论治:各型主症、治法及代表方剂考察点:产后血晕各型的主症难易程度:32.患者,女,24岁,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