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气相色谱法1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法》课件

《气相色谱法》课件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利用不同物质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 异进行分离。
原理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之 间进行吸附、脱附、溶解、挥发的过 程,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 配系数,从而实现分离。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气相色谱法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 善的过程,逐渐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高分离效能
气相色谱法具有很高的分离效能,能够分离复杂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
快速分析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以实现快速分析,提高工 作效率。
ABCD
高灵敏度
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能够检测出低 浓度的物质,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应用广泛
气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 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
分离柱
常用的分离柱有填充柱和 毛细管柱,选择合适的分 离柱是关键。
分离温度
温度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 ,需根据被测物质性质选 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检测技术
热导检测器
基于热导原理,对气体或蒸气进行检测。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用于检测电负性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等。
信号处理
检测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处 理和记录,以便准确测量各组分的浓 度。
进样系统
功能
进样系统负责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类型
常见类型有直接进样、分流进样和不分流 进样等。
进样量控制
进样方式
进样量的大小和准确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 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进样量。

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

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

同系物的保留指数 I 之差应为100的整数倍,据此可判断被
分离的组分是否为某组分的同系物
4. 双柱、多柱定性
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利用双柱或多柱法更有效、可靠, 使原来一根柱子上可能出现相同保留值的两种组分,在另一柱 上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保留值。
5.检测器进行定性
采用不同检测器的选择性对未知物进行大致定性分类:
高分子多孔微球:由苯乙烯或乙基乙烯苯与二乙烯苯交联共聚而成
特点:耐高温;色谱峰对称;柱寿命长;按极性顺序分离化合物
(二)气液色谱固定相
气液色谱固定相组成:固定液和载体(担体) 1. 固定液:高沸点液体
(1)要求:
①在操作温度下蒸汽压低于10pa; ②热稳定;
③对组分选择性高;
④充足的组分溶解能力
(2)固定液分类:
FID是利用有机物在氢火焰作用下化学电离而形成离子流,借 测定离子流强度进行检测。
a. FID需用到三种气体:
N2 :载气携带试样组分; H2 :为燃气; 空气:助燃气。 b. 在发射极和收集极之间加有 一定的直流电压(100-300V) 构成一个外加电场。
极化极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热稳定性好; 形状规则,粒度均匀,具有一定机械强度。 (2)载体类型:非硅藻土和硅藻土 非硅藻土载体:耐腐蚀,主要有玻璃微球、聚四氟乙烯。
硅藻土载体常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少量无机盐。
硅藻土 类载体
红色硅藻土:含氧化铁 孔径约2mm, 比表面积约4 m2/g 表面吸附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适于涂渍高含量固定液,分离非极性化合物 白色硅藻土:在助熔剂Na2CO3辅助下,成铁硅酸钠 孔径8-9mm, 比表面积约1 m2/g 催化活性小 适于涂渍低含量固定液,分离极性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色谱图分析化学课件

气相色谱法色谱图分析化学课件
原理
基于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之间的分配平衡,利用不同组分在色 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差异实现分离。
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气相色谱法经历了从填充柱到毛细管柱、从热导检 测到各种高灵敏度检测器的发展历程。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中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样品的分析 。
进样口温度设置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色谱柱的要求设置进样口温度 ,避免样品分解或色谱柱过载。
ABCD
自动进样
使用自动进样器进行进样,需设置合适的进样参 数和序列。
进样量控制
根据色谱柱的容量和检测器的灵敏度控制进样量 ,避免色谱峰过宽或检测不到目标化合物。
案例分析:实际样品前处理与进样过程演示
样品前处理
以某农药残留检测为例,首先使用溶 剂萃取法将农药从农产品中萃取出来 ,然后使用固相萃取法进一步净化样 品。
内标法
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内标物质,通过测量 内标物质和待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之比,计 算待测组分的含量。内标法可以消除实验操 作过程中可能引入的误差,提高定量分析的
准确性。
07
实验操作规范与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解读
实验室准入制度
进入实验室前需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 处理措施。
01
数据采集
使用专业色谱数据工作站进行数 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数据存储
02
03
数据导出
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特定格式存储 在计算机中,以便后续处理和分 析。
根据需要,将数据导出为常见的 数据格式,如CSV、Excel等,方 便数据共享和交换。
定性分析方法:保留时间法、峰面积法等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动而在两相间反复进行溶解、挥发或吸附、解吸的过程。如果各组分 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表示溶解或吸附的能力)不同,就能达到分离。 • 分配系数小的组分滞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短,在柱内移动的速度快, 先流出柱子;分配系数大的组分滞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长,在柱内移 动的速度慢,后流出柱子;分离后的各组分经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而 记录下来,得到一条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或 “色谱峰”,理想的色谱流出曲线应该是正态分布曲线。
下一页 返回
一、背景知识
• (3)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G)。 • 用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 • 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不是一般的气体或流体,而是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
以上高度压缩的气体,其密度比一般气体大得多而与液体相似,故又 称为“高密度气相色谱法”。 • 2)按分离原理分 • (1)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根据吸附剂表面对不 同组分物理吸附能力的强弱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如气-固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背景知识
• 2)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 它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用样量少等
特点,还可制备高纯物质。 • 在仪器允许的气化条件下,凡是能够气化且稳定、不具腐蚀性的液体
或气体,都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有的化合物沸点过高难以气化或热 不稳定而分解,则可通过化学衍生化的方法,使其转变成易气化或热 稳定的物质后再进行分析。 • 局限性:不适于高沸点、难挥发、热稳定性差的高分子化合物和生物 大分子化合物分析。 • 3)气相色谱仪主要组成部件及分析流程 • 一般气相色谱仪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背景知识
• 2.术语 • 1)基线 • 操作条件稳定后,没有试样通过时检测器所反映的信号一时间曲线称

气相色谱法课件(简单实用).

气相色谱法课件(简单实用).

一、色谱法的基本知识

2.色谱法的概念: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法。它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 两相作相对运动时,组分在两相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 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完全分离。

3.固定相和流动相:在色谱柱内固定不动的一相称为
固定相;携带被分离试样流过色谱柱的一相称为流动相。 固定相可以是固体吸附剂或承担在载体上的固定液;流动 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五、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有效塔板数与有效塔板高度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计算出的n值很大,但色谱柱的
实际分离效能并不高的现象。这是因为,保留时间中包括 了与色谱分离过程无关的死时间,即理论塔板数不能真实
反映色谱柱的实际分离效能。因此,引入有效塔板数和有
效塔板高度来评价色谱柱实际的分离效能。
n有效 L H 有效 tR ' 2 tR ' 2 5.54( ) 16( ) Y1 / 2 Y
四、气相色谱仪
3.分离系统:
由色谱柱和柱箱组成。
填充柱: 均匀紧密填充,柱长1~5m,柱内径2 ~ 4mm,材料多为不锈钢或玻璃。 色谱柱: 毛细管柱: 涂壁空心柱,柱长25~100m,柱内径
0.1 ~0.5mm,柱效高。
柱箱: 恒温箱
色谱柱、汽化室、检测器需要温度控制
程序升温技术
放 大 记 录
③不能检测惰性气体、空气、水、
CO、CO2、NO、SO2等气体 ④属于质量型、多用型 空气 载气+样品组分
H2
四、气相色谱仪
4.检测系统
(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载气在-射线源的照射下发生电离
射线 N 2 N 2 e

中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m第一法

中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m第一法

我国药典(2010年版)作为我国的国家药典标准,是一部对于药物生产、质量控制和药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其中,附录ⅷm第一法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将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分析和解读。

1. 附录ⅷ m第一法的概述附录ⅷ m第一法是我国药典 2010年版中的一部分,它主要涉及了一些药物的制备方法和相关技术要求。

该部分内容包括化学定量法、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内容,是药物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

2. 化学定量法化学定量法是一种通过化学方法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在药物制备与质量控制中,化学定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附录ⅷ m第一法对于化学定量法的要求严格,要求实验条件和实验步骤必须符合规范,以确保药物含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利用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或透射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药物质量控制中,光度法常被用于测定某些药物的浓度。

附录ⅷ m第一法对于光度法的要求包括了光路的校正、波长的选择、溶液的制备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通过气相色谱仪对物质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附录ⅷ m第一法中,对气相色谱法的要求更是严格,要求仪器的校准、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和载气的纯度等各项细节。

5. 总结附录ⅷ m第一法作为我国药典 2010年版的一部分,涉及了对药物制备和质量控制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的要求。

它的出现对于我国药物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日常工作中,药物生产企业和药物管理部门均应严格遵守附录ⅷ m第一法的要求,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6. 药物质量标准的重要性我国药典 2010年版附录ⅷ m第一法所规定的化学定量法、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技术要求,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

药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因此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至关重要。

如果药物的成分含量测定不准确或者不稳定,就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产生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色谱是一种用来分离,分析多组分混合物质的极有效方法。

它的分离原理是基于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组分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在色谱柱中的前进速度有所不同,从而按不同的次序先后流出。

这种利用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技术,称为色谱分离技术。

这种分离技术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中,就是色谱分离分析法。

色谱分析已成为近代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所说的色谱即指色谱分析法,又称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

1903年,色谱法的创始人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M.Tswett)做了一个植物色素分离实验: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植物叶的提取液)的石油醚倒入管中。

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

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断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开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继续冲洗就可分别接得各种颜色的色素,并可分别进行鉴定。

色谱法也由此而得名。

后来,用色谱法分析的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2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并提出了塔板理论。

1956年范第姆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理论。

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完善。

50年代末期,出现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气相色谱不适于定性的缺点。

色谱法是各种分离技术(如蒸馏、精密分馏、萃取、升华、重结晶等)中效率最高和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它目前已成为天然产物、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有机和无机新型材料等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1色谱分类及特点1.1色谱分类方法色谱分析法有很多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气相色谱法》课件

《气相色谱法》课件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制药和石油等行业。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仪器组成及原理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各个部件 以及其工作原理对有效分析 至关重要。
样品处理方法
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和检 测灵敏度。
检测器种类及选择
不同的检测器适用于不同类 型的化合物,选择适合的检 测器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 高分离效率 • 高灵敏度 • 快速分析
缺点
• 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 • 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严格 • 不能分析不易挥发的大分子化合物
Hale Waihona Puke 结与展望气相色谱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气相色谱法是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精确、快速、高效的分析手段。
可能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改进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性。
操作步骤
1
柱的装配
2
将柱装入气相色谱仪中,并确保柱
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3
样品的进样
4
将处理过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实现样品的分析和检测。
5
样品制备
如何准备样品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柱的条件设置
配置适当的柱温和载气流速等条件, 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数据分析
对色谱图进行解析和数据处理,得 出分析结果及结论。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欢迎进入《气相色谱法》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了解什么是气相色谱法,其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操作步骤。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令人兴奋的科学之旅 吧!
什么是气相色谱法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通过样品的蒸发和气相流动来实现分离。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根据需要检测的物质性质和浓度范围,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以确保
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设计实验流程
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 合理的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进 样、分离、检测等步骤。
优化实验条件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技巧
样品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 据,生成报告。
软件要求
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基线校 正、峰识别、定量计算等操作。
硬件配置
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需满足数据处理速 度和存储需求。
输出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输出方式,如 文本、图表等,方便结果展示和交流。
03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 气相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气相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 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浓缩
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分析。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衍生化
将某些不易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更易检测的化合物。
气化与进样
气化
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体,以便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进样

气相色谱法基础讲解

气相色谱法基础讲解

(3)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 (3)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 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什么?
在用内标法做色谱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重量比的被测组分和 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重量比和面积比 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在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 在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 色谱条件应尽可能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条件一致,因此, 色谱条件应尽可能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条件一致,因此,在 制作标准曲线时,不仅要注明色谱条件(如固定相 柱温、 如固定相、 制作标准曲线时 , 不仅要注明色谱条件 如固定相 、 柱温 、 载气 流速等),还应注明进样体积和内标物浓度。在制作内标标准曲 流速等 , 还应注明进样体积和内标物浓度 线时,各点并不完全落在直线上,此时应求出面积比和重量比的 比值与其平均位的标准偏差,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单点校正, 若所得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小于2,曲线仍可使用,若大于2,则应 重作曲线,如果曲线在铰短时期内即产生变动,则不宜使用内标 法定量。
气相色谱法基础讲解 气相色谱法基础讲解
气相色谱法是在以适当的固定相做成的柱管内,利用气体(载气) 气相色谱法是在以适当的固定相做成的柱管内,利用气体(载气)作为 移动相,使试样(气体、液体或固体)在气体状态下展开, 移动相,使试样(气体、液体或固体)在气体状态下展开,在色谱柱内 分离后,各种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记录色谱谱图。 分离后,各种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记录色谱谱图。 在对装置 进行调试后,按各单体的规定条件调整柱管、检测器、温度和载气流量。 进行调试后,按各单体的规定条件调整柱管、检测器、温度和载气流量。 进样口温度一般应高于柱温30-50度。如用火焰电离检测器,其温度应 进样口温度一般应高于柱温 度 如用火焰电离检测器, 等于或高于柱温,但不得低于100度,以免水汽凝结。色谱上分析成分 等于或高于柱温,但不得低于 度 以免水汽凝结。 的峰的位置,以滞留时间(从注入试样液到出现成分最高峰的时间) 的峰的位置,以滞留时间(从注入试样液到出现成分最高峰的时间)和 滞留容量(滞留时间×载气流量)来表示。这些在一定条件下, 滞留容量(滞留时间×载气流量)来表示。这些在一定条件下,就能反 应出物质所具有特殊值,并据此确定试样成分。 应出物质所具有特殊值,并据此确定试样成分。 根据色谱上出现的物质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 根据色谱上出现的物质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峰面积可用面积 测定仪测定,按半宽度法求得(即以峰1/2处的峰宽×峰高求得)。峰 处的峰宽× )。峰 测定仪测定,按半宽度法求得(即以峰 处的峰宽 峰高求得)。 高的测定方法是从峰高的顶点向记录纸横座标准垂线, 高的测定方法是从峰高的顶点向记录纸横座标准垂线,找出此垂线与峰 的两下端联结线的交点,即以此交点至峰顶点的距离长度为峰高。 的两下端联结线的交点,即以此交点至峰顶点的距离长度为峰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未稳定造成)
3.保留值:色谱定性参数

保留时间tR:从进样开始到组分出现浓度极大点时 所需时间,即组分通过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 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溶解或吸附的组分的保留时 间(即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所消耗的时间),或流动 相充满柱内空隙体积占据的空间所需要的时间,又 称流动相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值 即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
(2)凹形→前沿峰
拖尾峰 溶质与固定相作用,改变其表面性质 K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图示
三、塔板理论
色谱柱每个 H 高度内有一块塔板,共有若干块塔 假想: 板 组分在每块塔板两相间分配达平衡,K小的先出柱 多次分配平衡,K有微小差异组分仍可获较好分离
(一)塔板理论四个基本假设 (二)色谱峰的二项式分布 (三)色谱峰的正态分布 (四)理论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的计算
图示
5.相平衡参数
分配系数K : K CS Cm
VS t R t 0 (1 K ) Vm
容量因子(容量比,分配比)k:指在一定温度和 压力下,组分在色谱柱中达分配平衡时,在固定 相与流动相中的质量比——更易测定
Ws C sV s Vs k K Wm C mVm Vm
' 又t R t R t0
二、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载气→减压→净化→稳压→ →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 进样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记录系统
续前
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三高” “一快” “一广”
适于分析气体、易挥发的液体及固体 不适合分析不易气化或不稳定性物质 样品的衍生化使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占有机物20%
' tR t R tm ' 或t R t R t0
图示
续前
保留体积VR:从进样开始到组分出现浓度极大点时 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
V R t R Fc
1 注:VR为定值,与Fc 无关;t R FC
死体积Vm:不被保留的组分通过色谱柱所消耗的流 动相的体积,又指色谱柱中未被固定相所占据的空 隙体积,即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包括色谱仪中的 管路、连接头的空间、以及进样器和检测器的空间)
第二节
理论基础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平衡理论 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Vander方程 一、基本概念 二、等温线 三、塔板理论(平衡理论) 四、速率理论
基础
一、基本概念
1.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2.基线、噪音和漂移 3.保留值:色谱定性参数 4.色谱峰的区域宽度:色谱柱效参数
1.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小结
1.塔板理论的贡献:从热力学角度 解释了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和浓度极大点的位置 阐明了保留值与K的关系 提出了评价柱效高低的n和H的计算式
I x 100[ z
' ' lg t R lg t ( x) R( z ) ' lg t R ( z n)

' lg t R ( z)
]
注:z,z n为一对正构烷烃的含 C数
' ' ' tR 应介于 t 和 t ( x) R( z) R ( z n ) 之间
4.色谱峰的区域宽度:色谱柱效参数
V m V1 V2 V3 Vm t m FC
1 注:Vm为定值,与Fc 无关;t m FC
Vm ,色谱峰扩展 ,峰形 差
续前
调整保留体积 VR ’:保留体积与死体积之差,即组 分 停留在固定相时所消耗流动相的体积
' ' VR VR Vm t R FC
标准差σ:正态分布色谱曲线两拐点距离的一半 σ→对应0.607h处峰宽的一半 注:σ↓小,峰↓窄,柱效↑高 半峰宽W1/2:峰高一半处所对应的峰宽
W1 2 2.355
峰宽W:正态分布色谱曲线两拐点切线与基线相交 的截距
W 4

W 1.699W1 2
注:除了用于衡量柱效,还可以计算峰面积
' ' 注:VR 与Fc 无关;t R
1 Fc
相对保留值ri,s(选择性系数α):调整保留值之比
r2, 1
' tR 2 ' tR 1

' VR 2 ' VR 1
k2 k1
K 2 k2 r2, 1 K1 k1
续前
保留指数IX:指将待测物的保留行为换算成相当于 正构烷烃的保留行为(已知范围内组分的定性参数)
2
C0 2
h
C0 1.605 W1 2 h A
( t t R ) 2 2 2
流出曲线方程 C C max e
t t R C C max

讨论: t t R 或t t R C C max
峰越尖锐
(四)理论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的计算
' tR k t0
VS t R t 0 (1 K ) t 0 (1 k ) Vm
注:k t R 长
' t R t 0 (k A k B )
注:K不等或k不等是分离的前提
续前
k 2 ~ 10 可用 k载体表面,不可以太薄, 否则柱子寿命短,k太小; T不可以超过固定液最佳使用温度
理论塔板高度H——为使组分在柱内两相间达到 一次分配平衡所需要的柱长 理论塔板数N——组分流过色谱柱时,在两相间 进行平衡分配的总次数
L n理 H理
tR
2
或 H 理 L / n理
tR 2 tR 2 n理 ( ) 5.54( ) 16( ) W1 2 W
续前
1 讨论: n理 L,n理 H理 L一定,H 理 n理 ,柱效 ,分离能力 ; H 理 一定,L n理 ,但柱压和分析时间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两相中溶解度的不同
溶质含量分布服从二项 式分布
设载气中溶质含量为 q,固定相中的溶质含量 为p
( p q) N 1
注:N次转移后,展开式各项 分别代表 0 ~ N号塔板上组分在载气中 的含量
( p q) 3 p 3 3 p 2 q 3 pq 2 q 3
指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两相中分配 二、等温线:
达平衡时,在两相中的浓度关系曲线
对称峰 1.线性等温线(理想)→对称峰 斜率=K 固定相表面活性吸附中心未达饱和, 前沿峰 K一定,与溶质浓度无关
2.非线性等温线 (1)凸形→拖尾峰
固定相表面吸附中心活性不均,K不同 先占据强吸附中心再占据弱吸附中心, K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流出曲线(色谱图):电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色谱峰:流出曲线上突起部分
续前
正常峰(对称)——fs在0.95~1.05之间
色谱峰 非正常峰 前沿峰 ——fs小于0.95 拖尾峰 ——fs大于1.05
不对称因子
f s W0.05h 2 A ( A B) 2 A
2.基线、噪音和漂移
基线:当没有待测组分进入检测器 时,反映检测器噪音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稳定—平直直线) 噪音:仪器本身所固有的,以噪音 带表示(仪器越好,噪音越小) 漂移:基线向某个方向稳定移动
(0.667 0.333)3 0.297 0.444 0.222 0.037 1
图示
图示
(三)色谱峰的正态分布(N>50次)→近似对称分布
C C0 2 e
( t t R ) 2 2 2
t t R C max
又 W 1 2.355
注:计算n理与所用组分有关,选用 组分不同则n理不同;
n理无量纲,上下单位必须 一致
续前
neff
' ' tR t 16( ) 2 5.54( R ) 2 W W1 2
H eff L / neff
' tR k t0
neff
k 2 n理 ( ) 1 k
讨论: neff 和H eff 扣除了死时间,更能真 实的反映柱效 k ,neff n理
(一)塔板理论的四个基本假设
1.在柱内一小段高度内组分分配瞬间达平衡 (H→理论塔板高度) 2.载气非连续而是间歇式(脉动式)进入色谱柱, 每次进气一个塔板体积 3.样品和载气均加在第0号塔板上,且忽略样品 沿柱方向的纵向扩散 4.分配系数在各塔板上是常数
(二)色谱峰的二项式分布 (N 较少)→逆流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