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

合集下载

大豆蛋白在食品调味料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在食品调味料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是一种高质量的植物蛋白,含有所有必需的氨基酸,是素食者和寻求植物性蛋白质来源的人们的理想选择。

在食品调味料中,大豆蛋白可以以多种形式应用,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口感和增强风味。

以下是一些大豆蛋白在食品调味料中的应用实例:
1. 酱油和豆酱:大豆是酱油和豆酱的主要原料之一。

这些调味料通过大豆发酵制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风味,还含有大豆蛋白。

2. 豆腐制品:豆腐、豆腐干和豆腐皮等豆腐制品含有大量的优质大豆蛋白,可以作为食品调味料的一部分,用于增加菜肴的蛋白质含量。

3. 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SPI)是一种高蛋白的粉末状产品,可以用于增强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如沙拉酱、调味酱和肉制品中。

4. 大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SSP)是另一种高蛋白的大豆制品,常用于肉制品和仿肉食品中,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5. 植物肉:大豆蛋白是许多植物肉产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汉堡肉饼、香肠和肉丸等,它们模仿了传统肉类的口感和风味。

6. 乳制品替代品:大豆蛋白可以用于制作乳制品的替代品,如豆奶、酸奶和奶酪,这些产品对于乳糖不耐受或寻求植物性乳制品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7. 烘焙食品:大豆蛋白粉可以添加到烘焙食品中,如面包、蛋糕和饼干,以增加蛋白质的含量。

8. 调味料和酱汁:大豆蛋白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调味料和酱汁,如泰式酱汁、印度咖喱酱和地中海风格的调味酱。

在应用大豆蛋白作为食品调味料时,需要注意其与其他成分的兼容性,以及可能对食品的口感、质地和风味产生的影响。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需要确保大豆蛋白的来源安全,避免交叉污染。

大豆蛋白的应用

大豆蛋白的应用

大豆蛋白粉的应用大豆蛋白粉具有乳化性、吸水性、保水性、凝胶性、气泡性、吸味性、防止脂肪渗透和聚集性、粘结性。

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全价蛋白类食品添加剂。

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氨基酸种类有近20种,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

其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乳化性:大豆分离蛋白是表面活性剂,它既能降低水和油的表面张力,又能降低水和空气的表面张力。

易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在烤制食品、冷冻食品及汤类食品的制作中,加入大豆分离蛋白作乳化剂可使制品状态稳定。

水合性:大豆分离蛋白沿着它的肽链骨架,含有很多极性基,所以具有吸水性、保水性和膨胀性。

分离蛋白的吸水力比浓缩蛋白要强许多,而且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

分离蛋白在加工时还有保持水份的能力,最高水分保持能力为14g水/g蛋白质。

吸油性:分离蛋白加入肉制品中,能形成乳状液和凝胶基质,防止脂肪向表面移动,因而起着促进脂肪吸收或脂肪结合的作用。

可以减少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脂肪和汁液的损失,有助于维持外形的稳定。

分离蛋白的吸油率为154%。

凝胶性:它使分离蛋白具有较高的粘度、可塑性和弹性,既可做水的载体,也可做风味剂、糖及其它配合物的载体,这对食品加工极为有利。

发泡性:大豆蛋白中,分离蛋白的发泡性能最好。

利用大豆蛋白质的发泡性,可以赋予食品以疏松的结构和良好的口感。

结膜性:当肉切碎后,用分离蛋白与鸡蛋蛋白的混合物涂在其纤维表面,形成薄膜,易于干燥,可以防止气味散失,有利于再水化过程,并对再水化产品提供合理的结构。

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1.肉类制品:在档次较高的肉制品中加入大豆分离蛋白,不但改善肉制品的质构和增加风味,而且提高了蛋白含量,强化了维生素。

由于其功能性较强,用量在2~5%之间就可以起到保水、保脂、防止肉汁离析、提高品质、改善口感的作用。

将分离蛋白注射液注入到火腿那样的肉块中,再将肉块进行处理,火腿地率可提高20%。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首先,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高的溶解性。

其溶解性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都较好,因此可以被方便地应用于多种酸性、中性和碱性食品中。

其次,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加热、冷冻、融化等复杂的食品处理过程中,大豆分离蛋白能够保持其形态和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变化,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具有乳化和泡沫稳定的特性。

它可以在食品加工中起到辅助乳化剂和稳定剂的作用,使得食品具有更好的乳化性和泡沫稳定性。

比如在糕点、冰淇淋、饼干等产品中,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提高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具有胶凝和凝胶形成的特性。

它可以在食品中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提升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比如在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中,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凝固剂可以使得豆制品结构更为坚实和紧密。

在食品工业中,大豆分离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制品中。

首先,它常用于肉制品的替代品中。

由于大豆分离蛋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可以被用来制作各种植物蛋白肉、素肉等替代品,在满足一定蛋白质需求的同时减少对动物蛋白的依赖。

其次,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用于乳制品的替代品中。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乳化和泡沫稳定特性,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替代乳制品中的乳清或奶油,制作出低脂、低糖或无乳制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用于烘焙食品中。

由于其胶凝和凝胶形成的特性,大豆分离蛋白可以用作替代传统的动物性胶质,使得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更为柔软和富有弹性。

总之,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在肉制品、乳制品和烘焙食品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健康、高品质的食品选择。

大豆分离蛋白的作用

大豆分离蛋白的作用

大豆分离蛋白的作用大豆分离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和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豆分离蛋白的作用。

1. 营养价值: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

它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补充剂,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发育。

在素食者或体育运动员中,大豆分离蛋白常被用来替代动物来源的蛋白质。

2. 功能性特点: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功能特点,如乳化、凝胶化、吸水性和稳定性等。

这些特点使得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替代动物蛋白制作各种素食产品,如豆腐、豆浆、豆干等。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用作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等,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3. 功能性食品:大豆分离蛋白在功能性食品中有重要作用。

例如,大豆分离蛋白可以用于制作高蛋白的营养补充品,如蛋白粉、蛋白棒等,以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用于制作低糖、低脂、低胆固醇等功能性食品,适用于需要控制体重或管理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

4. 医疗保健:大豆分离蛋白在医疗保健领域也有应用。

研究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5. 环保利用: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过程相对较为环保,不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环境污染。

而且大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种植大豆有助于土壤保持和生态平衡。

因此,大豆分离蛋白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和应用,包括提供营养、改善食品质地、制作功能性食品、医疗保健和环保利用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大豆蛋白,顾名思义就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 是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得到的近乎纯化的蛋白质。

大豆蛋白是公认的最优良植物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在营养价值上可与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相同,同时具有植物蛋白安全的优点,属于天然绿色食品。

大豆蛋白是唯一植物来源的完全蛋白质。

所谓“完全蛋白质”,是指该蛋白质不仅提供人体必需的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也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来满足人体的需要。

大豆蛋白不仅是营养高的天然绿色食品,而且还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包括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促进骨质健康、促进肾功能等。

如今,国内外有很多生产大豆蛋白的企业,并形成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大豆蛋白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食品中,如果汁、奶酪、面包、食品棒、火腿肠、方便面等等,渗透到生活各个角落。

但由于大豆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存在不易溶解及不易消化吸收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并使其营养价值和应用价值大打则扣。

如何克服大豆蛋白不易溶解及不易消化吸收等缺点,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应用价值,从而增加大豆蛋白的附加值,成为当前的热点。

二、大豆多肽、大豆肽肽是氨基酸的线性聚合物,通常把含氨基酸残基50 个以上的称为蛋白质,低于50 个氨基酸残基的称为肽(国家大豆肽粉的标准中将大豆肽的分子量定为不大于10000,10000分子量的肽链含氨基酸残基约90个)。

大豆多肽与大豆肽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大豆蛋白水解而获得的,其氨基酸的组成与大豆蛋白相同。

一般而言,没有严格区分大豆多肽与大豆肽。

与传统大豆蛋白相比,虽然大豆肽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价格较高,但其具有易溶解、消化吸收,能迅速供给机体能量,无蛋白变性、无豆腥味、无残渣、液体黏性小和受热不凝固等特性,尤其是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等独特的生理功能。

因此大豆肽是比大豆蛋白更为优质的、新型的大豆深加工产品及营养品,已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中显示出了诱人的开发应用前景。

大豆分离蛋白的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的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的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张隽菡食工082 080107315摘要:大豆蛋白已经广泛用于各类肉制品加工中。

大豆蛋白对肉制品的保水性、质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豆腥味、致敏等不利影响。

文中对大豆蛋白质的功能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豆蛋白肉制品进10多年来,我国肉类工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肉类生产大国。

据统计,2010年我国肉制品产量达4100万t。

肉制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食品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等行业的进步。

当前在肉制品生产中,广泛添加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的植物源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产品,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全价蛋白类食品添加剂,已广泛应用在食品及其它行业中,其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1],消化利用率可达93%~97%[2],氨基酸种类有近20种,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基本上不含碳水化合物,大豆分离蛋白有明显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按照目前国内肉制品的生产量以及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粗略计算,如果肉制品中的一半产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添加量按4%计算,则需要大豆分离蛋白20万t。

大豆分离蛋白应用于肉制品中具有良好的功能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在肉制品中的应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大豆蛋白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是蛋白质,含量约为35%,大豆蛋白质主要含有大豆球蛋白(11S)和β-伴大豆球蛋白(7S)。

大豆蛋白质中约86%-88%能在水中溶解,其中球蛋白占85%,清蛋白占5%,蛋白胨占4%,非蛋白氮占6%[3]。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豆蛋白产品种类为: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蛋白粉等。

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流变学特性、乳化特性、凝胶性和稳定性,具有吸水吸油性、质构形成能力、加热成型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是肉制品生产中最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原料。

粮食工程技术《大豆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性质》

粮食工程技术《大豆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性质》

一大豆蛋白的结构与特征由于研究蛋白质的出发点不同,其分类方法也不同。

关于大豆蛋白的分类,一般有4种分类方法,分别按溶解度、构成蛋白质的最根本单位、结构和生理功能分类。

大豆球蛋白是由奥斯本〔Osborn〕和丹皮鲍尔〔Dampball〕首先用食盐溶液萃取,经反复透析沉淀而得到的一种蛋白质。

由于该蛋白质的长轴和短轴之比小于10:1,因而命名为大豆球蛋白。

球蛋白外形接近球形或椭圆形,溶解性较好,能形成结晶。

这种蛋白质也溶于水或碱溶液,加酸调pH至等电点4.5或加硫酸铵〔55%〕至饱和,那么沉淀析出,故又称为酸沉蛋白。

而清蛋白因无此特性,故又称为非酸沉蛋白。

根据构成蛋白质的最根本单位来分类,大豆蛋白根本上都属于结合蛋白,此种蛋白质由简单蛋白与其他非蛋白成分结合而成,即水解后所得产物不只是氨基酸,还含有一些配体,如糖等。

可以说大豆蛋白绝大局部都是糖蛋白,只是含糖多少不同。

大豆蛋白是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

植物蛋白按其在一系列溶剂里的溶解性分类〔此方法至今仍被沿用〕:溶于水的清蛋白〔albumin〕;不溶于水但溶于盐的球蛋白〔globulin〕;不溶于水但溶于70%-80%乙醇的溶蛋白〔prolamine〕;不溶于水、醇,但溶于稀酸或稀碱的谷蛋白〔glutelin〕。

因此,根据蛋白质组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按顺序用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提取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别收集提取液来测定蛋白质组分含量。

根据生理功能分类法可分为贮藏蛋白和生物活性蛋白两类。

贮藏蛋白是主体,占总蛋白的70%左右,其中7S球蛋白约占37%,11S 球蛋白约占31%。

这种蛋白质没有生物活性,但它与大豆的加工性关系密切。

生物活性蛋白包括得较多,如胰蛋白酶抑制剂、β-淀粉酶、血细胞凝集素、脂肪氧化酶等,它们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不多,但对大豆制品的质量却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蛋白体蛋白体外表有一层膜,使之接近球形。

大豆蛋白直径为5-2021,但大多数在5-8um这个狭小范围内。

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1)

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1)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大豆蛋白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以及多种独特的功能特性,对改善制品的感官和食用品质有较好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大豆蛋白质中氛基酸种类丰富,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焙烤食品、肉制品、乳品等食品领域。

大豆中大约含有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10%的水分、5%的纤维和5%的灰分。

大豆中的蛋白质大部分为水溶性蛋白质,水溶性蛋白质中含有94%的球蛋白和6%的白蛋白。

大部分蛋白质在pH4一5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主要为大豆球蛋白。

大豆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种类接近20种,尤其是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同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基本不含胆固醇或碳水化合物,并且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在食品加工中,大豆分离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可起到氨基酸互补作用,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具有很高的可消化性。

与其他食品混合时,可显著改善原有食品的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1.乳化性质许多食品属于乳胶体(冰淇淋、豆奶),蛋白质成分在稳定这些胶态体系中通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天然乳胶体靠脂肪球“这种“膜”由三酰甘油、磷脂、不溶性脂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连续吸附层所构成。

蛋白质一般对水/油(W/O)型乳胶液的稳定性较差。

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蛋白质的强亲水性使大量被吸附的蛋白质分子位于界面的水相一侧。

蛋白质的表面活性不仅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立体构象、分子中极性和非极性残基的分布与比例,二硫键的数目与交联,以及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柔顺性等内在因素有关,而且与外界因素,甚至加工操作有关。

凡是能影响蛋白质构象和亲水性与疏水性的环境因素,诸如pH、温度、离子强度和盐的种类、界面的组成、蛋白质浓度、糖类和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能量的输入,甚至形成界面加工的容器和操作顺序等,都将影响蛋白质的表面活性。

2.起泡性食品泡沫通常是气泡在连续的液相或含可溶性表面活性剂的半固相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大豆蛋白结构

大豆蛋白结构

大豆蛋白结构
摘要:
1.大豆蛋白简介
2.大豆蛋白的结构特点
3.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
4.大豆蛋白的发展前景
正文:
大豆蛋白是一种来源于大豆植物的优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高、不含胆固醇,受到广泛关注。

大豆蛋白的结构是其功能性质和应用领域的基础,本文将对其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大豆蛋白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而成的多肽链。

其氨基酸组成主要包括: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决定了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

其次,大豆蛋白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球状蛋白和纤维状蛋白的组成上。

球状蛋白主要存在于大豆种子中,其分子结构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纤维状蛋白主要存在于大豆豆皮中,其分子结构较大,具有较高的纤维含量和持水性。

再者,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大豆蛋白可以作为肉类替代品、蛋白粉和饮料等产品的原料;在生物技术中,大豆蛋白可以作为生物活性肽、酶和抗体等生物制品的来源;在医疗保健领域,大豆蛋白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帮助患者恢复健
康。

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豆蛋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未来,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有望进一步提高大豆蛋白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总之,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具有优良营养和功能性质的植物蛋白,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大豆分离蛋白具有高粘性和高溶解性,能迅速复水并形成高温稳定的胶状物。

用于各种肉食制品时,具有极强的组织结构力、吸水力和乳化力,能促进肉制品中脂肪与水的结合,降低肉制品在蒸煮过程中肉汁及水分的散失,减少制品出油,提高肉制品弹性,并充分渗透到肉制品内部肌肉细胞中,从而最终强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一、概念大豆蛋白制品越来越广泛地用于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大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资源丰富、原料成本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豆蛋白质还具有与食品的嗜好性、加工性等相关联的各种功能特性。

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后一个理由(加工性、或称功能特性)越来越显得重要起来。

所谓功能特性,就是指大豆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如乳化性、吸油性、吸水性和保水性、胶凝性等,它们是大豆蛋白质本身固有的物化性质(成分、氨基酸序列、形态结构)的反应,它们的发挥受与其共存的某些食物组分(水、盐、蛋白质、糖、脂肪等)的影响,同时还受所接触环境(如温度等加工条件)的左右,因此,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是由多方因素所决定的。

蛋白质的物化性质,取决于它的氨基酸组成,分子大小以及形态结构等,所以,一切能改变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子大小、形态结构的因素也必将影响其功能特性。

但是,这种影响是相当复杂的,究竟什么样的结构显示什么样的功能特性?功能特性与结构及其变化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这些问题尚不了解,多数仍处于推测阶段。

关于大豆蛋白质功能特性的测试方法,目前仍无标准可寻。

现有一些实验方法,使用范围也十分有限,而且所得数据往往与生产实践难以符合。

在功能特性与蛋白质的溶解度之间,曾经发现了一个相近的相互关系。

因此,在生产某些产品,如大豆粉时,为了某些功能特性,常常通过测定NSI或PDI来控制产品质量。

然而,使用不同的加工条件生产的两种不同豆粉,即使得出同样的NSI和PDI值,其功能特性也不相同。

所以,对于一定的功能特性,唯一可作的试验,就是把大豆蛋白掺到食品中去,最后再鉴定。

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植物蛋白质,它是由大豆中抗性淀粉分离出来的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

它具有味道好、营养价值高、低脂肪、低质量等特点,可用于加工制作更美味的食物。

由大豆蛋白进行加工可以制作出肉制品、坚果类食物等。

对于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很多:
一是大豆蛋白能够取代或替代非植物蛋白,用于制作饼干、汤料、火腿等熟食。

二是大豆蛋白能用于制作生肉制品,比如水果肉丸、豆腐排骨、豆腐鸡块等。

三是大豆蛋白可用于制作营养散餐类食品,如糕饼、棒饼、汤圆等。

四是大豆蛋白可用于制作坚果类食物,如果豆、碧根果等。

大豆蛋白作为一种植物性蛋白,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许多优点,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美味的健康食品。

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高蛋白质产品,具有优良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特点,在食品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大豆分离蛋白可以用作乳化剂和稳定剂。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使油水相互混合,从而改善食品口感,增加食品的质感。

其次,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用作膨化剂,增加食品的膨松度和口感。

在制作膨化食品如薯片、米饼等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可以使食品更加酥脆可口。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作为烘焙制品中的蛋白质替代品。

在制作饼干、蛋糕等烘焙食品时,添加适量的大豆分离蛋白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组织结构。

最后,大豆分离蛋白还可以用于制作肉制品的替代品,如素肉、素馅等。

在这些产品中,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模拟肉类的质感和口感,同时减少了动物蛋白的摄入,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和环保的理念。

综上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还有更多的研究和开发空间。

- 1 -。

大豆蛋白分类、特性及在调理肉制品中的应用详解

大豆蛋白分类、特性及在调理肉制品中的应用详解

大豆蛋白分类、特性及在调理肉制品中的应用详解一、大豆蛋白的分类1、大豆粉大豆粉多数为“脱脂脱腥大豆”,因其蛋白含量较低,故价格便宜。

用于肉制品中时,能保持2倍于自身重量的水分,豆粉乳化物能保持同等重量的脂肪类物质热加工时不出油。

大豆粉功能性较差,口感和风味有很多缺憾,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受到许多限制。

2、大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70%左右,多数应用在肉类制品中。

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凝胶比例为蛋白∶水∶脂肪=1∶4∶3,作用于肉制品中,改善口感和结构,提高产品蛋白含量。

3、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蛋白。

其中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氨基酸种类有近20种,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

其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在调理肉制品中应用相当广泛。

4、大豆组织蛋白大豆组织蛋白是以脱脂大豆粉、大豆浓缩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等为原料,经搅拌、挤压、膨化等机械的和热的作用下制成的产品。

此类蛋白具有一定的类似肉样的咀嚼感。

因而在调理肉中的应用有着特殊的应用,可以替代部分瘦肉原料。

二、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作用1、保水性大豆蛋白的保水性在肉品生产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肉糜制品加工过程中吸收、结合并束缚水的能力,不仅能够留住原料肉的汁液,增加制品的口感和风味,还能增加产品的出品率。

蛋白质的保水性同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粘度、pH值、电离强度和温度等。

马宇翔等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加入对盐溶肌肉蛋白热诱导凝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的加人,使混合蛋白凝胶的超微结构变得粗糙,降低混合蛋白凝胶的强度,但凝胶的持水能力有所提高。

2、乳化性大豆蛋白质的亲水、亲油性决定了其具有乳化稳定的性质。

大豆蛋白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既能降低水和油的表面张力,又能降低水和空气的表面张力,所以容易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液。

而乳化的油滴被聚集在油滴表面的蛋白质所稳定,从而形成一种保护层。

这个保护层可以防止油滴聚集和乳化状态的破坏,从而使乳化性能稳定。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开发应用 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a Food Additives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李玉珍,肖怀秋,兰立新(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株洲 412004) 摘 要: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

同时对其在食品工业及其它工业,如乳制品、肉制品中、烘焙食品、面制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生产以及生物聚合物基的抗菌包装等方面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分离蛋白在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食品工业中图分类号:TS20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08)01-0121-04Functi o na l cha racte ri za ti o ns of SP I and itsapp li ca ti o ns i n f ood i ndustryL IY U 2zhen,X IAO Hua i 2q i u,LAN L i 2x i n(Hunan Che m ical I ndustry Vocati on Technol ogy I nstitute,Zhuzhou 412004)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su mmarized that functi onal p r operties of water retenti on p r operty,e mulsifying capacity,oil abs or p ti on capacity,gel 2f or m ing capacity and f oa m ing capacity of s oybean p r otein is olated thr ough referring t o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res ources at home and abr oad .And mean while,its app licati ons in f ood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y are su mmarized,such as in dairy p r oducts,meat p r oducts,baking p r oducts,fl our p r oducts,can p r oducts,beverage p r ocessing and antibi osis package of bi ol ogical poly mer and s o on .S ome expectati ons and suggesti ons wereput for warded based on current status .Key words:s oybean p r otein is olated;functi onal characterizati ons;f ood industry大豆分离蛋白(s oybean p r otein is olated,SP I )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产品,已广泛应用在食品及其它行业中。

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

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
大豆蛋白是一种丰富的植物蛋白,其产量高、价格低廉,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大豆蛋白由多种蛋白质组成,主要包括2S、7S、11S和15S四个组分。这些组分在不同的大豆品种中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但通常情况下,7S和11S这两组分占70%以上,而2S和15S的含量所占比例较少,约占10%。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分子量、结构和性质,对于大豆蛋白的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7S大豆蛋白质和11S大豆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反应性和功能性,其结构易受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条件影响,从而发生凝聚、聚合和解离反应。这些反应进一步影响了大豆蛋白在食品中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吸油性和粘度等性质,使得大豆蛋白在改进食品结构、发展新食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_林笑容

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_林笑容

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_林笑容大豆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原料,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营养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原料。

以下是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

1.大豆蛋白的性质大豆蛋白是一种全蛋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它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它们的比例和谐。

同时,大豆蛋白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品原料。

大豆蛋白还具有良好的水分吸附能力和乳化性,能增加食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2.大豆蛋白的功能应用(1)食品:大豆蛋白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功能性添加剂。

它可以用于制作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皮等;还可以用于制作肉制品,如素肉、素肠、素鱼等。

大豆蛋白不仅能丰富食品的营养价值,还能增加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2)化妆品: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抗氧化性,能够有效滋养皮肤。

因此,它常被添加到化妆品中,如面膜、乳液、护肤霜等,能改善干燥和敏感肌肤,增加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3)医药:大豆蛋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和降血脂等作用。

因此,它可以用于制作保健品和药物,如降脂药、抗炎药等,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改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4)工业: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胶凝性和乳化性,因此在食品加工、制药、纺织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乳化剂、凝胶剂、稳定剂等,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大豆蛋白还可以用作脱脂剂、除草剂等,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以上就是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的相关内容。

大豆蛋白作为一种高蛋白食品原料,它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能使得它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和重要地位。

在未来的发展中,大豆蛋白的功能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大豆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大豆蛋白具有功能性、营养性和经济性,逐步被广泛地用于肉制品中。

目前用于肉制品的大豆蛋白制品主要有:大豆分离蛋白(SPI)、大豆浓缩蛋白(FSPC)、组织化大豆浓缩蛋白(TSPC)、大豆组织(化)蛋白(TSP)、脱脂大豆蛋白粉(DSP)、全脂脱腥功能性大豆蛋白粉(SPF)。

各种大豆蛋白制品功能性、经济性、营养性不相同,应用的范围、方法也不尽相同。

根据我们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归纳如下,供同仁参考。

1 大豆蛋白制品的功能性和营养性1.1大豆蛋白制品的营养价值大豆及其制品是高营养的植物性食品,它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而且营养均衡价值高(详见表1);富含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达到或超过了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蛋白质含量(参见表2);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也较全(参见表3)。

从几种常见食物的营养指标看,大豆蛋白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比较好,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它动植物蛋白制品,氨基酸分数高于其它植物蛋白,接近于动物蛋白,是人类取代动物蛋白最好的植物蛋白质之一。

此外,大豆蛋白不含胆固醇,并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之作用,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表1 大豆制品与其它常见食品营养成分比较(%)表2 大豆制品和其他常见食品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mg/g)表3 大豆制品主要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mg/100g)1.2大豆蛋白制品的功能性大豆蛋白制品的功能特性,是指大豆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储运和销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作用和理化特性,主要有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持油性、持水性、凝胶性、溶解性等(见表4)。

大豆蛋白制品的功能特性及用途直接与产品加工工艺参数有关,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功能特性。

乳化性是蛋白制品在一定条件下与油脂及水混合后形成乳化的性能;乳化稳定性是指油(脂)水乳化液保持稳定的能力;持水(油)性是指蛋白制品在一定条件下承受热加工后保持水分(油脂)的能力;凝胶性是指蛋白制品在一定浓度下热处理后冷凝时形成胶体状组织的性能;粘度是指可流动蛋白制品(特定条件下)在其流动时产生的阻力;溶解度是指蛋白制品在水或特定的溶液中可溶性蛋白占总蛋白量的百分比。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
品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在肉制品生产中,大豆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凝胶性和黏性是影响肉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例如:大豆蛋白可以促进乳液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通过对脂肪和水分的束减小蒸煮损失和汁液流失;防止油脂分离析出;促进肉粒之间的粘性;改善持水性和口感;改善凝胶的硬度、柔韧性和质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抗氧化作溶解性工业上生产的大豆蛋白在理化性质上通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变化的程度不同,所以在食品加工中通常要具体分析其功能特性,所得到的结果往往具有时效性,通常不是非常精确,因此,绝大多数使用者都通过氮溶解指数
(NSI)或蛋白质分散系数PDI)来快速测定大豆蛋白的溶解度响大豆蛋白溶解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所使用的方法和环境条件(如:pH值和离子强度这与蛋白质的来源,加工工艺,溶剂组成成分和条件有关。

大豆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大豆蛋白是一种由大豆中提取的蛋白质,具有许多研究和应用前景。

在过去几十年里,大豆蛋白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营养学、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以下将详细介绍大豆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首先,大豆蛋白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

大豆蛋白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

此外,大豆蛋白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核酸、多糖等,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

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的摄入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大豆蛋白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理活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其次,大豆蛋白在食品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良好的功能性和营养特性,大豆蛋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大豆蛋白可以作为食品的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等,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质感。

此外,大豆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多种食品,如豆制品、肉制品、调味品等。

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可以替代部分动物蛋白,降低食品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对动物资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大豆蛋白还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生物技术领域。

目前,大豆蛋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较少,但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的天然抗菌性和抗氧化性质可以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和抗氧化剂。

大豆蛋白还可以作为载体用于药物传递和基因治疗,有助于提高药物和基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大豆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材料,如人工血管、支架等,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总而言之,大豆蛋白具有多个研究和应用前景。

在营养学领域,大豆蛋白的高营养价值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在食品科学领域,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和营养特性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降低胆固醇含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生物技术领域,大豆蛋白可以作为抗菌药物、抗氧化剂、药物传递载体、生物材料等的制备原料,有助于推动生物医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

因此,大豆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
摘要针对大豆蛋白的组成,阐述了大豆蛋白的性质,包括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吸油性和粘度,并总结了大豆蛋白的功能应用,以期为大豆蛋白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蛋白;组成;性质;功能应用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其产量高、价格低廉,含蛋白质40%左右,为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食物。

因此,对大豆蛋白的提取、加工、应用等研究已成为热点。

为此,笔者对大豆蛋白的组成、性质及功能应用进行阐述。

1 大豆蛋白的组成
大豆蛋白中含有多种蛋白质,主要是贮存于子叶亚细胞结构——蛋白质中的蛋白[1]。

周瑞宝等[2]采用了超速离心方法对大豆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分析,并将其分为2S、7S、11S、15S 4个主要组分(以沉降模式为依据),这些成分在不同的大豆品种中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通常情况下:7S和11S这2个组分占70%以上,而2S和15S 2个组合含量所占比例比较少,约占10%。

李荣和、朱建华等[3-4]采用免疫学电泳技术对大豆蛋白进行了分析,又可将其分成α-伴大豆球蛋白(2S)、β-伴大豆球蛋白和γ-伴大豆球蛋白(7S)以及大豆球蛋白(11S)和15S(以免疫性质的差异为依据)。

而这些组成按照分子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15S最大,约为600 kDa,其次是11S、7S,而2S最小,约为1~30 KDa。

现主要介绍7S大豆蛋白质和11S大豆蛋白。

1.1 7S大豆蛋白质
7S大豆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8~210 kDa,它是由多糖与蛋白质的N端天门冬氨酸结合而成的共轭型糖蛋白,每个7S球蛋白分子含有38分子甘露糖及12分子葡萄糖胺。

7S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别为4.9、5.2和5.7,同时7S球蛋白中含有5%的α-螺旋结构、35%的β-片层结构和60%的不规则结构,因此其具有致密折叠的高级结构。

另外分子中3个色氨酸残基几乎全部处于分子内部;4个半胱氨酸残基,每2个结合在一起形成二硫键[5]。

也有研究发现7S蛋白质非常敏感于离子强度及酸碱值,比如在离子强度0.5或pH值3.6状态下,7S蛋白则分别以单体和二聚物的形态存在着[5-7]。

1.2 11S蛋白质
11S蛋白组分比较单一,到目前只发现一种11S球蛋白,分子量为302~375 kDa,主要是由6个酸次单元体及6个碱次单元体所组成的非糖蛋白,等电点为6.4。

其中对于组氨酸、脯氨酸及胱氨酸这些氨基酸,在酸次单元体中含量要比碱次单元体中多;而对于疏水性氨基酸,在碱次单元体要比酸次单元体中多。

另外,11S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和少量的氮氨酸,其中有23.5%的疏水性,46.7%
的亲水性氨基酸。

其类似于7S蛋白质,其四级结构也非常复杂,且构型易受pH 值、离子强度、温度等条件影响,其本身易发生凝集聚合和解离反应[8-9]。

2 大豆蛋白的性质
在改进食品结构、发展新食品方面,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有着重要意义。

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最重要的反应是变性过程中蛋白质分子表面裸露的残基之间的分子内部反应。

天然状态球蛋白完全折叠,这种分子中存在着二级结构,如α-螺旋、反平行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

在氨基酸侧链的残基中,疏水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形成疏水区,而亲水的侧链位于表面与水接触。

这样大豆蛋白亚基分子可以形象地看成一个油滴,被一个亲水壳所包围。

有类似三维结构的几个不同亚基聚合成一个分子。

天然蛋白质溶于水,因为分子表面的亲水侧链可与水接触[10]。

这种蛋白质的结构在变性处理如加热时会破坏。

分子三维结构的破坏是众所周知的变性,破坏的程度依蛋白质的种类和变性处理的方法而定。

例如,11S的四级结构受离子浓度、pH值和温度的影响。

像尿素引起大多数蛋白质几乎完全变性;大豆蛋白经过100 ℃热处理,只有部分三维结构展开[11]。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相互影响,在食品体系中协同作用。

例如溶解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乳化性质;而粘度的大小关系持水性和凝胶性强弱。

2.1 溶解性
大豆蛋白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中,首先要溶解,并分散在食品体系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大豆蛋白的作用,然而其溶解特性成为食品加工中的首要问题。

工业上,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主要是根据蛋白质分散指数(PDI)或氮溶解指数(NSI)这2种快速测定方法[12]。

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大豆蛋白加热超过120 ℃或pH值大于11时溶解度会很大,但其功能性质却极差。

又如豆粉经储存后,NSI会降低[13]。

有研究发现要控制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主要的2个因素是电荷率(charge frequency)和疏水性(hydrophobicity)[14]。

2.2 持水性
大豆蛋白质与水相互作用可区分为吸水性能和持水性能2种,吸水性能是指大豆蛋白与水之间的一种化学结合,而持水性能是指大豆蛋白与水之间的物理截留作用。

吸水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而且水分子在蛋白表面结合之后的有序程度增加,与水蒸气冷凝相似。

将干燥蛋白质与液态水直接作用,所吸收的水分称为持水性,是一种宏观现象持水性,主要由pH值决定而不是浓度[15]。

2.3 乳化性
大豆蛋白可以使食品中的油和水分散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稳定的乳化颗粒通过在油滴周围形成带电层引起多种斥力,或在溶剂液滴四周形成膜来实现乳化。

正常的大豆膜形成在pH值6.2~10.2[16]。

因此大豆分离蛋白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更好的乳化性,富集7S的蛋白也是一样的[17]。

2.4 起泡性
大豆蛋白作用于食品气液表面的起泡性用于改善食品的组织、质地和外观。

蛋白溶液表面张力减小的速率与蛋白的起泡能力有着明显的联系。

空气参与其中,接着内部蛋白部分变性,形成稳定的薄膜,膜内部无静电斥力[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