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碳酸盐岩开发技术调研报告
碳酸盐岩开发技术调研报告_、概述碳酸盐岩油气藏活着界油气田散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主要特点是储层类型多样,储集空间转变大;非均质性强,发育天然裂痕和溶洞;基质渗透率低, 相当一部份孔隙是死孔隙,部分储层表现为髙孔低渗。
因此,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开发存在许多的难点,主要表此刻:单井产量高,建产速度快,地层压力递减快,产量递减快。
大多数孔隙-裂痕性碳酸盐岩油藏都具有地质构造复杂、油水界面周围的封锁性、储油物性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们采用一般碎屑岩油藏的传统开发系统效果很差。
碳酸盐岩储层持续性差,裂痕、溶洞和断层发育,储层描述和裂痕模拟难度大,油藏数值模拟难度大。
碳酸盐岩储层的开发方式选择难度大。
储层的非均质性大大影响了采用常规开采方式的采收率,尤其是开采后期需要选择适合的开发方式。
含天然裂痕的底水驱油藏极易出现水淹。
碳酸盐岩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含水率进一步提高,地下油水散布更为复杂,剩余油可采储量已呈高度分散状态等。
提高采收率难度大。
部份钻采工艺技术与碎屑岩钻采工艺技术存在较大区别。
碳酸盐岩的常规开发方式主要包括:衰竭式开采、边底水驱开采、注水开发、钻水平井多支井开采。
国内外碳酸盐岩油藏大部份第一都利用天然能量进行一次采油,有些油藏长期依托天然能量开采,在开发的中后期再采用注水开发和其他驱替技术提高采收率。
对于裂痕性碳酸盐岩油田主要的和有效的开发方式是依托天然能量开采和注水维持压力,但一般在地层压力接近或稍高于饱和压力时开始注水维持压力。
开采方式整体而言分为以下三类:(1)长期依托封锁式弹性驱动能量开采这种油田的特点是没有天然的边水和底水,为封锁式油藏。
油藏压力高,地饱压差大,弹性能量足。
开采后地层压降与累计采油液量呈直线下降,采出的大体是无水原油。
(2)长期依托封锁式弹性水驱能量开采这种油田的特点是边底水有限且活跃程度有不同,因此,有些则长期依托弹性水驱能量开采,有些则在中后期进行注水开发。
(3)依托混合驱(气驱+溶解气驱和弱水驱能量)开采这种油田多数为裂痕发育的块状油藏,都存在有大小不同的气顶和强弱不同的边底水驱,因此,在开发进程中气油比大体维持稳固,即便油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油藏气油比也维持不变。
中国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领域
二、勘探领域
1、现状和发展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进行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的勘探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现了多个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如南海的荔湾油气田 和东海的春晓油气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勘探经验的积累,我国在海相超深 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结论
中国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点和勘探领域对于国家的能源战略具有 重要意义。这一领域的复杂地质条件和技术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攻关。 在此基础上,应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勘探投入和科技创新,为实现国家能 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包括了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油气资源。然而, 这种资源的勘探面临着一些特殊性问题。本次演示将对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 气勘探的特殊性问题进行探讨。
3、开发环境的特殊性: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开发环境通常比陆相碳酸盐岩 层系更为复杂。海洋环境中的温度、压力、盐度等因素都会对油气的开发产生影 响,这使得油气的开发更加困难和风险更高。
四、结论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特殊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针对 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地 质条件和油气性质,同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开发策略,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提高油气开发的效率和效益。
谢谢观看
三、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 勘探的特殊性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与攻关方向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与攻关方向李闯;韩令贺;杨哲;闫磊;丰超;王振卿【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24(59)2【摘要】随着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区、轮南地区轮探1井在8200 m深度以下获得工业油气流,碳酸盐岩勘探迅速向深层-超深层领域迈进,向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
主要分析了超深层复杂波场地震成像理论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在超深层储层预测关键技术方面,分析了由地震数据结构表征识别小断裂、基于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定量化预测方法等现状;从勘探地质需求的角度,提出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与流体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和重点攻关方向,以期为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的理论及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获得以下认识:①针对超深层低信噪比地震数据,Q叠前深度偏移和TTI介质RTM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成像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基于波动理论的层间多次波压制、各向异性Q⁃RTM、最小二乘Q⁃RTM及各向异性全方位角度域成像技术是重点攻关方向。
②深层—超深层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存在欠缺理论依据、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亟待加强理论方法探索和技术攻关。
③地震岩石物理实验与储层地质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双相介质波动特征(频率、频散与衰减等)的储层敏感属性精细化地震预测技术、人工智能碳酸盐岩储层定量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等均是重要发展方向,“可靠的深层地震资料、多学科联合的储层高精度表征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总页数】12页(P368-379)【作者】李闯;韩令贺;杨哲;闫磊;丰超;王振卿【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中国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领域3.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理论技术进展与攻关方向4.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地质建模技术进展与攻关方向5.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与特深层油气勘探方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
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吴志强;骆迪;曾天玖;肖国林;曾友爱;孙运宝【摘要】Thick Paleozoic-Mesozoic marine carbonate strata are deep buried and wide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residual basin, in which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s still in prospect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stage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of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caused by the special seismic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is area, which are: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propagation path of seismic waves caused by complex geologic structures, the propagating-down seismic wave amplitude getting weak resulted by high-velocity carbonate shield layers, and poor environments of marine seismic work, and so on. Based on the complex difficulties and conditions such as seismic multiples, reflected amplitude weak and low SNR of deep target layers, the low-accuracy seismic imaging and the poor data quality,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exploration are put forward that: 1) going deep into study of theoretical simulation, 2) applying the time-lapse explosion of multilevel airgun array and the stereo broad-line reception by "expanding reflection spread and over/under streamers" to broaden the seismic bandwidth and promote the reflection energy of deep layers; 3) suppressing multiple waves to improve weak reflection energy of middle to deep target layers; 4) analyzing the anisotropic velocity for expanding reflection spread and the anisotropic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mplex structure imaging.%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广泛分布中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
石油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油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石油工程地质勘察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石油的地质储藏、岩石地质和岩性特征、地表地貌、地下水流、油藏结构与物性等多方面的内容。
但是在实践中,石油工程地质勘察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勘探技术的落后目前在石油勘探中仍然使用了一些传统的技术,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等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它们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对于地下含油气分布信息、油气储藏条件和油气流动特性的解析度较低,难以准确预测油藏的类型和储量,同时随着勘探深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勘探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率亦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二、勘探成本的过高现代石油勘探一般都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设备、严格的勘探流程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不仅使得勘探成本变得十分昂贵,对于企业的投资风险亦增加了不少。
尤其当投入的勘探成本高于石油勘探成就时,使得很多企业对勘探热情减退、企业决策受到严峻的压力。
三、勘探风险控制不到位石油勘探风险极大,灾害事件非常复杂,而现代石油开发技术相对而言,具备了完备的技术和方案,如果未正确掌握勘探钻探技术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并带来极大的损失。
同时当前石油勘探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勘探安全问题,在石油开发阶段,引发的事故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严重的社会责任问题,因此只有在风险评估与控制环节周密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发生问题的概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石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要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开展新技术的拓展与应用,探索和研发一些新技术,如地震反演、重磁勘探、Y射线扫描等等,不断提高石油勘探的技术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发现储油区和储气区,并勘探出较大的石油气储量。
二、优化勘探流程建立完善的勘探流程,从资料搜集、钻井设计、钻井施工一系列流程中,寻找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案,改进勘探方式,规范勘探流程,逐步优化石油勘探的技术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投资成本。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区地震勘探中的问题与对策
岩 的有 机碳 含量 常大 于 0 5/, 至达 5 以上 , . 6甚 9 波
, 地下 情况复杂( 地层重 复, 盐丘 、 断裂及 高陡构造发育 等) 。这 些 除 了 造 成 石 油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外 , 给 也
表和地下地质条件进行 了分析 ; 总结 了制约南方海相油气地 球物理 勘探的 主要 技术难 点 , 合南方 海相 油气勘 结
探工作实践 , 介绍 了复杂 山地地震 勘探 技术攻关 、 山地 高分辨率地震 技术攻关 以及平 原水 网地 区海 相地震攻 关
取得的成效 , 出了下一 步采取 的对策 。 提 关键词 : 海相碳酸盐岩 ; 油气勘探 ; 地震勘探 ; 攻关 ; 对策
作者简 介: 铉 ( 9 7 , , 9 9年毕 业于 南京 大学 物理 学 系, 朱 1 4 一) 男 16 17 9 8年起从事油气勘探研究和实践工作 , 曾获 20 06年国家科技进 步一等奖 ,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中图 分 类 号 : 6 1 4 P 3 . 文献标识码 : A
使许 多地 区的资 料 信 噪 比很 低 , 以解 释 , 探 风 难 勘
1 南方海 相油气勘探 的特殊性
1 1 特殊 的海相 地质 问题 .
险大 且 费用 昂贵 , 影响 着勘 探 的决策 。
5 油气藏保存条件差 。南方海相探 区虽然有 ) 多套生、 、 储 盖层系, 有利于形成叠覆的多种类型油 气藏 , 但地层曾反复升降, 原型盆地被强烈改造 , 也 改变 了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条件, 使油气藏已聚集的 油气处 于不 断再 分 配 的调整过 程 中 , 导致 油气 充满
力 ?这些 问题 需要 进行 进一 步研究 。
利用地震技术研究地层岩性油气藏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技术要点
利用地震技术研究地层岩性油气藏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技术要点1 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概念,分类及勘探现状概括而言, 地层- 岩性油气藏是指储集层因岩性横向变化或纵向连续性中断而形成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狭义的岩性油气藏包含砂岩透镜体、砂岩尖灭体、白云岩化带、裂缝- 洞穴状石灰岩、火山岩透镜体等; 广义的地层- 岩性油气藏尚应增加地层超覆体、地层不整合遮挡( 各种古潜山) 、生物礁以及水动力封闭等类油气藏[1]。
从形成机制考虑,可归纳为3类:①与沉积作用有关的。
如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生物礁、灰岩相变等。
②与不整合有关的。
如下切河道砂体、潜山、削截、超覆等。
③与构造裂隙有关的。
如成岩裂缝型圈闭及成岩带封闭型圈闭等[2]。
1966 年美国著名石油学家莱复生提出勘探隐蔽圈闭以来,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地层不整合、岩性及古地貌等圈闭的油气勘探。
岩性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进入中后期勘探阶段的主要勘探目标,在世界含油气盆地的勘探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国内外发现了许多大、中型油气藏(田)[3]。
随着中国陆上含油气盆地逐步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 探索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
岩性油气藏是目前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的四大重要领域之一(其他3个领域是前陆冲断带油气藏勘探、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和老区精细勘探) ,也是目前中国陆上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现实领域。
从中国陆上近年来岩性油气藏探明储量规模来看, 已经从90 年代初的20% 逐步上升到目前的55% 左右, 初步显示出岩性油气藏在增储上产方面的重要意义。
总体来看中国陆上大部分含油气盆地在岩性油气藏勘探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勘探实践证明, 中国陆上绝大部分含油气盆地应具有发育岩性油气藏的良好地质背景[4]。
2 地层岩性油气藏主要勘探方法和技术现状世界范围内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之前,以地表地质调查为主。
第二阶段,20世纪30-70年代,主要依靠井筒资料地质解释和老油田、老井复查,相当一部分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发现具有一定偶然性。
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技术的研究
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技术的研究碳酸盐岩油气藏是一种工业价值极高的储量,并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
因此,开发和利用这些油气藏是当今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就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技术的研究作一些探讨。
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特征首先,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一定的岩性特点。
这种沉积层通常是由含有很多碳酸盐元素的岩层形成。
这些碳酸盐岩石周围通常被覆盖着一层较硬的石灰岩。
由于石灰岩不易渗透,容易造成地下油、气无法很好地储存及流动。
其次,碳酸盐岩油气藏还具有裂缝和孔隙。
在这些岩石中,存在着一些很小的孔隙,而大部分油气就储存在这些孔隙之中。
此外,岩石中的一些裂缝也会被油气充实。
开发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挑战即便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可开发的资源储量,但开采难度比起其他油气资源也相当大。
由于碳酸盐岩石中的油气储量较少,裂缝和孔隙也很难被充分利用。
因此,开发这些油气藏的技术和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技术的研究必不可少的原因。
碳酸盐岩油气藏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清洁能源日益关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发也日渐成熟。
目前,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开采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途径。
首先,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单线井原理;通过纵向、横向的井网及不同组合方式,寻找到最佳开采方案;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控制注水技术,克服了当地硬地层高渗井油气藏采收率低的难题。
通过使用此项技术,可以使得井效益最小化并使储层产生最大化的开采效果。
此外还有地下采矿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地下矿井对地下油气进行开采。
这种技术所产生的储层变化大,矿井开采较为困难,但是井下的水压不需要过高,可以防止井筒塌陷等问题,获取高质量的油气储备,是我们开采利用天然气的重要方法。
最后,利用电磁成像技术研究出距离更远、探测深度更高的勘探仪器。
渐进探测技术和远场电磁探测技术的结合,可以现场实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总而言之,对于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采,需要通过综合使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全球油气资源约有60%蕴藏于碳酸盐岩之中,中东的盖瓦尔、巴西的卢拉、哈萨克斯坦的卡萨甘等知名大油气田均出自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的攻关重点之一是天然裂缝研究,但碳酸盐岩特有的高非均质性和复杂的成岩作用特征使其裂缝研究很难套用现有的标准裂缝描述流程。
虽然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但这方面的研究依然面临着诸多难点,而这些难点有时也反映了当前碳酸盐岩裂缝研究的主要方向。
1)同沉积变形一早期脆裂变形的辨识碳酸盐岩成岩较早,因此常受大面积同沉积变形作用的影响,有着远长于其他类型同期岩层的脆裂变形史,尤其是断层区喷口直接排出物沉积而成的石灰华等,情况更加复杂。
这类碳酸盐岩比邻断层区或位于其上,受到断层移动的持续影响。
确认掩盖深部碳酸盐岩结构特征的同沉积变形作用,并根据结果预测远离探井部位的裂缝模式,是当前碳酸盐岩同沉积变形研究中的难点。
2)沉积非均质性:沉积和力学地层的多变碳酸盐岩颗粒类型繁多,成份复杂,力学非均质性大于其他类型的岩石,也极大地影响着裂缝的分布。
即使在同一地层或层序,裂缝的形成也都受到不同力学性质的影响。
明确影响裂缝分布的岩石类型和组构及影响方式也是当前碳酸盐岩沉积非均质性研究难点之一。
3)物化反应抹掉的证据碳酸盐岩在近地表和地层深部条件下都易于发生溶解、重结晶等反应,一些储层本身就位于碳酸盐岩内的大缝洞里。
碳酸盐岩中的裂缝也受溶解和析出作用的影响,裂缝充填物的组成复杂,裂缝胶结物也常发生溶解、重结晶和其他交代反应作用,使其最初的成份或组构难以辨认,重结晶形成的晶体大于裂缝开度时也会影响对裂缝开度的估算。
碳酸盐岩的过度活跃常抹去其结构变化痕迹,使裂缝胶结物一些独特结构消失,影响裂缝成因和发育时间的确定。
4)缝合线的指示性碳酸盐岩中常见缝合线,与裂缝一起构成复杂的裂缝网络。
缝合线也可视为收缩的裂缝,可像裂缝一般延展生长,因此又被称为防裂线(Fletcher和Pollard,1981)o近期研究(Aharonovt和Karcz,2019)对以往的防裂线模型提出了质疑,指出一些缝合线尖端部位常见岩脉类的抗拉结构,表明其有着更为复杂的应力状态。
油气藏勘探的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油气藏勘探的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引言:油气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而油气藏勘探则是寻找和开发这些资源的关键环节。
地震勘探技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勘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藏勘探领域。
本文将探讨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1. 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通过记录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获取地下构造和岩性信息。
地震勘探技术主要包括震源、接收器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
震源产生地震波,接收器记录地震波的反射信号,数据处理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解释。
2. 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藏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震勘探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和边界,通过分析地震波的反射信号,可以获取地下构造和岩性信息,进而确定潜在的油气储集层。
其次,地震勘探可以评估油气藏的储量和产能。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等特征,可以推断油气储集层的含油气量和渗透性等参数,为油气藏的评估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地震勘探还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钻井目标和优化钻井方案,提高勘探和开发效率。
3. 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藏勘探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勘探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地震波的反射信号,提高勘探效果。
另一方面,地震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方法和工具。
例如,地震全波形反演技术可以更精确地重建地下介质模型,提高勘探分辨率;地震井间插值技术可以利用井间数据填补地震剖面中的缺失数据,提高勘探效果。
此外,地震勘探技术还与其他勘探方法相结合,如电磁法、重力法等,形成多物理场联合勘探,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4. 地震勘探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虽然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藏勘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波传播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
油气地质学领域的挑战与前景
油气地质学领域的挑战与前景油气地质学是一门研究油气资源形成、储存、分布、开采与利用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中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油气地质学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前景。
一、挑战油气地质学领域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技术挑战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地质勘探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油气勘探的需求。
未来油气勘探的方向是“难度高、技术复杂”的深海油气勘探、非常规油气开发等。
这些领域的开发对勘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研发新的勘探技术,探明更多的储层。
2.环保挑战油气勘探和开采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油气勘探和开采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对地下水、土壤的污染,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等。
因此,油气公司需要积极加强环保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二、前景虽然油气地质学领域面临着挑战,但是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技术前景油气勘探和开采技术的提高将有助于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勘探技术将越来越先进、环保。
比如油气开采中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运用,将能大大提高勘探预测和储层控制能力,从而更精准地获取油气资源。
2.市场前景目前世界主要油气产地国家的储量逐年下降,国际市场上的油气资源供给面临着较大压力。
而且随着国家对油气产业的不断支持和规范,中国油气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尽管中国油气市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在供需结构、产业技术、能源政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来解决问题。
三、结语总之,油气地质学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前景都很明显。
对于挑战,应从技术和环保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进一步改进技术和提高环保意识。
对于前景,应不断创新来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
第45卷 第6期2023年11月物探化探计算技术COMPUTINGTECHNIQUESFOR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EXPLORATIONVol.45 No.6Nov.2023收稿日期:2022 10 09第一作者:赵锐锐(1982-),男,硕士,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E mail:zhaoruirui-tlm@petrochina.com.cn。
文章编号:1001 1749(2023)06 0717 09塔里木盆地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赵锐锐1,周 强2,彭更新1,胡晓亚2,孙海军1,陈 立2,李 忠2,王 珑2,王玉华2(1.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 841000;2.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0213)摘 要: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面临诸多挑战:其地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出露巨厚沙丘,静校正和吸收衰减严重;上覆火成岩,多次波发育,信噪分离困难;埋藏超深,大于6000m,深层分辨率低;受二叠系火成岩影响,速度变化大,深度域精准建模难度大。
通过十余年不懈攻关,逐步形成了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其中,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沙漠区近地表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时间一致性问题;多信息综合识别长程及短程层间多次波,能够针对性压制提供优质的预处理道集;采用波动方程近地表犙补偿,可以解决沙漠吸收衰减问题,提高深层分辨率且目的层主频能够提高5Hz;VSP井控和火成岩小网格层析提高深度域建模精度,可以确保碳酸盐岩高精度成像。
大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资料高精度成像技术,可精准刻画出走滑断层和缝洞,有效支撑了塔里木盆地1×109t级富满油田的勘探发现。
关键词:沙漠;超深层碳酸盐;Q补偿;多次波压制;建模;地震资料处理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志码:A 犇犗犐:10.3969/j.issn.1001 1749.2023.06.040 引言碳酸盐岩油气总量约占全球油气总量的70%,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储层是塔里木油田原油上产的重要战略要地。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领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岩性地层油气藏是指在地壳中由岩层和地层圈闭形成的油气聚集。
这类油气藏通常具有较厚的储层和良好的封盖层,储存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受到地质历史、沉积环境、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岩石类型、沉积厚度、有机质含量等都会有所不同,直接影响着油气藏的生成和聚集。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地层会发生褶皱、断裂等现象,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
储盖组合:储盖组合是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特点。
在理想情况下,储层应具有良好的孔渗性能和连续性,而盖层则应具有较好的封闭能力,以保持油气的聚集状态。
地层对比与圈闭评价:地层对比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地层对比,可以确定有利储层的分布和厚度,进而进行圈闭评价,优选勘探目标。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手段。
包括地震勘探、重磁电勘探等多种方法,可帮助确定储层的物性和构造特征,进而推断油气藏的分布和性质。
钻井与试油:钻井和试油是证实岩性地层油气藏存在的直接手段。
钻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井液性能,保护储层不受损害。
试油则是对油气藏进行评估和优选的重要环节,可确定油气藏的数量和质量。
开发工程与数值模拟:开发工程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优化油气藏的开发方案。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可以对油气藏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开发方案,提高开采效率。
以某地区大型逆冲断层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例,该油气藏位于一个大型逆冲断层之上,储层厚度较大,且具有较好的物性和含油性。
通过综合运用地层对比、地球物理勘探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发现了这个具有高产能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科技 重 大 专 项 ( 2 0 1 1 Z X 0 5 0 0 6 — 0 0 6 ) 。
[ 作 者 简 介 ] 张 军林 ( 1 9 6 8一 ) ,男 ,2 0 0 4年 大 学 毕业 ,工 程 师 ,博 士 生 ,长 期 从 事 地 震 、 地 质综 合 研 究 工 作 。
缝 洞 型 碳 酸 盐 岩 储 层 反 射 波 法 地 震 勘 探 技 术 的 现 状 与 趋 势
张 军 林 ,田世 澄 ( 中国 地质大学 ( 北京)能 源学院 北京1 0 0 0 8 S )
[ 摘要]从 2 O世纪 2 0年 代 末 反 射 波法 地 震 勘 探 首 次 成 功 应 用 于 油 气勘 探 以来 ,经 历 了从 简 单 构 造 描 述 为
2 碳 酸盐 岩 储 量 概 况
早 期碳 酸盐 岩勘探 主要利 用地 表露 头 、油 苗和利 用重磁 等勘 探手段 进行碳 酸盐 岩油 气藏 的勘探 。从 全 球碳 酸盐 岩探 明储量历 程 ( 图 1 )来 看 ,在 2 0世 纪 5 0年代 晚 期 到 7 O年 代早 期 ,由于反 射 波 法地 震
1 反 射 波 法地 震 勘 探 的主 要发 展 历 程
反 射 波 法 地 震 勘 探 的发 展 主 要 经 历 了 以下 阶 段 :
第一 阶段
2 O世纪 5 0 、6 O年代 以光 电记录 和模拟磁 带记 录地 震仪 为主 的模 拟信 号 为 主的地 震 勘探
时代 。在该 阶段 ,为世 界油 气储量 快速 提升起 重要 贡献 的是从 1 9 6 1 年 开始 的综合 物探技 术 和从 1 9 6 5年 开始 的复杂 断块勘 探技 术 。 第二 阶段 2 O世纪 7 O 、8 O年代 进入 数 字地 震 仪器 勘 探 时代 ,在 该 阶段 起重 要 作 用 的是 从 l 9 7 6年 开始 的多 次覆盖 地震勘 探技 术和 1 9 8 4年 开始 的三维 地震 勘 探技 术 ,这些 技 术使 得 反 射波 法地 震 勘 探从 二维 勘探为 主 的地震勘 探进 入 以三 维勘探 为主 的地震 勘探 阶段口 ] 。 第三 阶段 进入 2 1世纪 以来 ,反射 波法地 震勘 探技 术 发生 了巨大 而 深刻 的变化 ,以描 述地 层 、岩 性 油气 藏为 主要 目标 的地震解 释技术 是 目前地 震勘探 的 主要 需求 ] 。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难点及对策探讨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难点及对策探讨
李学义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0(020)002
【摘要】四川盆地经过几十年勘探、开发已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工业基地,碳酸盐岩地层为主要油、气产层.在四川山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开展地震勘探取得丰富成果,但也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将其归纳为五点:①碳酸盐岩出露区地震资料采集难;②薄碳酸盐岩地层及波阻抗差微弱的储层界面反射成像难;③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难;④特殊油气储集体预测难;⑤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水判别难.文章分析了这些难点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技术难点的思路;讨论了关于理论研究;高陡构造深化勘探及野外资料采集;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应用和推广;多学科、多工种资料的综合应用以及提高勘探成功率等问题.
【总页数】6页(P12-17)
【作者】李学义
【作者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
【相关文献】
1.Kirchhoff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页岩气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页岩气为例 [J], 刘治红;李志红
2.川东北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难点与对策 [J], 黄锐
3.页岩气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探讨——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勘探实践为例 [J], 陈祖庆;杨鸿飞;王静波;郑天发;敬朋贵;李苏光;陈超
4.四川盆地高磨地区龙王庙组气藏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J], 张光荣;冉崎;廖奇;喻颐;张旋;陈康;曹宏;曾鸣;文龙
5.四川盆地SN地区二维地震勘探页岩气有利区带优选 [J], 蒋波;范增辉;杨晓;邓小江;王小兰;黄诚;黄丽鹃;周诗雨;李睿宁;丁登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酸盐岩油藏开发中常见问题
随着工业生产的逐渐扩大和私家车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油气有很强的依赖性。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较多碳酸盐岩结构,其中存储的油气具有分布不连续、存储量差异大等特点,其开采的技术难度较大,需要做好前期的探测工作,提升油井的开采效率。
在过去,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正确认识岩石储层结构特点,对于很多碳酸盐岩油藏没有进行完全的开发。
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之下,已经能够更好的实现油藏开发工作。
一、进行碳酸盐岩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不足1.对内部结构认识不足碳酸盐岩由于容易受到流水冲击产生孔洞,油气在其中的分布十分复杂,必须加强重视前期的探测工作,才能够选择有针对性的开采技术手段。
在碳酸盐岩的内部有许多不连续的孔洞,大部分的油气都分散在其中。
但是由于这些孔洞是天然形成,并没有实现联通,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技术限制。
在碳酸盐岩的底部还有许多地下河流分布,如果盲目挖井采油很有可能会导致油田透水,损坏底部的油气存储或造成油气溢散,对有限的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常见的油藏开发方式是通过注水进行水油交换实现的。
由于对内部结构认识不足,无法有效实现注水产油,且注入的水流很有可能带着地下的油藏一起深入到其他的孔洞内,给后续的开采带来了很大麻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工作也可能会面临着一定问题和不足之处。
2.不同油井开采差异大油田类的油井分布可以分为单井、眼井等,油藏分布会在井下形成一定的油压,如果不同的油井开采差异较大,很可能会导致压力不均,导致井下出现压裂情况。
眼井的体积较大、深度更深,有时会在钻井时出现不同深度油层贯通的情况,引起较大的油藏损失,也会给开采人员的正常作业带来较大干扰。
在开采过程中会向油井内注水,在进行水油交换的同时也弥补了地下油量抽取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损失,注水量分布的不均匀也有可能引发油层中油气流动的变化。
针对不同的油井工作人员,需要制定不同的开采方案,并合理设计注水量,增强提升油井的开采效率,减少作业过程中油气资源的损失。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各种以石油为主的各种资源需求日益增长,对石油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石油工程地质勘探开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对石油勘探影响尤为明显。
文章主要从石油地质因素对石油勘探影响入手,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措施引言:由于不同石油地质类型,石油勘探工作也会发生变化,只有采取适当勘探手段,才能保证开发及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因此,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如何处理与之有关问题尤为重要。
石油勘探工作存在着很大风险,因为在勘探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对勘查人员人身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开展勘查工作之前,要正确判断石油地质,才能保证石油的应用安全性、可靠性。
1 常见石油地质类型1.1 生石油层石油层和原油层将分别产出生石油层,因此其价值最高。
一般来说,由于石油储量差异,对岩石类型影响也不同。
在生石油层中,以泥岩、碳酸盐岩为主,以泥质土和碳酸盐土为主,这些土壤适宜生物生长,因此,这一层是原生生物栖息地,而石油等物质是经过数千年演化和发展而形成。
1.2 储集层储层功能是石油储藏,其形成与原油性质密切相关。
原油是由原始生物活动所遗留,经过长期变化,变成石油。
由于其自身物理特性和渗透性,使其在特定位置聚集,大量原油则会形成,留在储集层。
为满足原油储藏要求,储层中岩石一般都是多孔,而且孔隙很大,储藏起来比较容易。
2石油地质对石油勘探影响目前,我国常规油田资源已处于逐步下降阶段,今后开发重点是深海、高原、沙漠和雨雪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特殊地貌,使得油田开发工作更加困难,因此,对石油资源开发需求也越来越大。
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影响一般有三个方面。
2.1地质构造石油资源储量与地质构造形成时期有着密切关系,在石油勘探中,地质结构形成是石油勘探重要内容。
通常,根据地质结构形成年代,可以得到该时期石油资源数量和分布,为今后勘探和开发规划提供依据。
川东北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难点与对策
川东北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难点与对策黄锐【期刊名称】《石油物探》【年(卷),期】2008(047)005【摘要】在川东北山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的地震勘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主要有: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资料采集难,高陡构造地震成像难.碳酸盐岩地震储层预测难.对难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难点的对策技术.这些对策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1]加强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波场传播规律研究,加大单点高密度地震观测、三维地震观测的研究和应用力度;[1]从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加强照明分析在地震采集中的实用性研究,加大高陡构造的构造样式研究,提高构造建模能力,在考虑表层模型与地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应用研究;[3]加强多学科综合,探索地震一地质一体化的形式,提高碳酸盐岩地震储层识别和预测的精度,特别是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有效预测方法研究;[4]随着对精细勘探的要求,加大钻机、炸药、检波器、地震仪的研制和应用研究力度.【总页数】7页(P476-482)【作者】黄锐【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相关文献】1.川东北地区井漏特点及承压堵漏技术难点与对策 [J], 刘四海;崔庆东;李卫国2.碳酸盐岩储层随钻测井技术难点及其对策——以四川盆地为例 [J], 张树东3.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难点及对策探讨 [J], 李学义4.戈壁地区煤田野外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的技术难点分析与对策 [J], 张向鹏5.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长兴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储层孔隙演化 [J], 王春连;刘成林;龙胜祥;吴世祥;李宏涛;张军涛;柳智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地震采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地震采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李林新
【期刊名称】《石油物探》
【年(卷),期】2005(044)005
【摘要】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总面积200×104多km2,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区的面积达90×104多km2,但由于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干扰波发育,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因此,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是该区油气勘探的重中之重.为此,针对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的地震地质特点,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地震采集所面临的问题和造成资料信噪比低的原因:①地表条件复杂多变,有平原水网区、碳酸盐岩出露区、砂泥岩出露区等;②地层时代老,地震反射信号弱;③地下构造复杂等.针对地震采集难点,从表层地质结构调查、激发接收因素、干扰波、观测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合勘探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
【总页数】9页(P529-537)
【作者】李林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区地震勘探中的问题与对策 [J], 朱铉
2.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勘探重大科技问题及对策(摘要) [J], 马永生
3.中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黄国勤
4.推荐两本中国西部及南方海相钻井作业指导书:《复杂条件下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钻井井下复杂问题预防与处理》 [J], 无
5.不同类型典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面临问题与对策 [J], 贾爱林;闫海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埋藏相对较深。
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几个地区埋藏相对浅的在3000米左右,深的超过
7000米。
2800-3400
铁山坡 剑阁
5000-7000m
4800-5800m 4200-4800m 3300-4400m
普光
生物岩隆相
3200-4100m
渡口河 七里北 罗家寨 黄龙场 五百梯
龙岗
4700-7000m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 主要问题与挑战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分布和特点
2、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难点 3、地震勘探的技术思路
川庆物探公司
1.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分布和特点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难点一: 地表条件复杂。起伏地表、表层结构复杂、资料信噪比低
涵盖几乎所有陆地地貌
山地
盐碱滩
黄土
平原草地
沙漠
戈壁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出露地表岩性有碳酸盐岩、砂岩、砾岩、黄土、砾石、沙丘等
嘉陵江灰岩
须家河砂岩
砾岩
黄土
砾石
沙丘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分布广、储产量大、我国勘探程度低。
中国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华北、柴达木、准噶尔及南方等地区海相 碳酸盐岩均大量分布,碳酸盐岩油气藏分布也广。 据不完全统计: 可采储量占72%、产量占62%(全球) 探明油7.4%、天然气6.5%(我国)
准噶尔
塔里木 柴达木 鄂尔多斯 华北
四川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铁山 南门场
3700-4400m
云安场 高峰场
3800-4500m
四川盆地生物礁和鲕滩发育有利区 与现今下三叠统飞四底界构造叠合图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3)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
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纵横向在厚度和物性结构上变化大。储集单元
间气水关系不只受构造控制。
近地 表结 构建
模
激发接 收参数 设计及 条件优 选
道集 保幅
叠前 偏移
有利 相带
储层 描述
气水 识别
川庆物探公司
保真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
3、地震勘探的技术思路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减弱近地表对资料的影响
观测系统优化
复 杂 地 表
因地表而产生的干扰 中深层信噪比的影响
地震采集
资料处理
静校正的影响
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2) 提高构造成像的质量 表层校正 起伏地表 陡倾地层
III类储层 Φ ≥12% 6%≤Φ <12% 2%≤Φ <6%
比例尺:1:1000
四川DKH构造飞仙关组储层模型剖面示意图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4)油气藏类型多、丰度高。
构造类、构造-岩性类及岩性类油气藏均有广泛分布。
川庆物探公司
2、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难点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近地表结构包括致密和松散等类型,地层倾角从水平到直立
表层破碎、较松散
松散沙丘
松散黄土
表层致密、直立地层
绕曲地层
水平地层
川庆物探公司
信噪比低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94D13线水平叠加剖面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难点二:地腹构造复杂。成像问题突出、困难。
高陡构造,断层组合复杂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难点三:储层强非均质性、气水关系复杂、地球物理特征差 异小引起的储层预测、气水识别难题。
边缘礁微相组合示意图
渗透率 隙度 孔 渗透率 隙度 孔
图1-5
平面非均质性
四川XX地区生物礁横向对比图
层间非均质性 层内非均质性
川庆物探公司
深度域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3)提高储层预测、储集体描述、流体识别的精度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思路
复杂 地表 构造 成像 储层 预测 储集体 描述 流体 识别
地震采集
资料处理
油气藏描述
测线 优选 及观 测系 统优 化
川东北部飞一 ~飞三沉积特征及鲕粒岩分布格局分析
飞四
台 地 泻 飞三 湖
飞二 陆棚 陆 棚 飞一 开江—梁平深水区 长兴组
川庆物探公司
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渡口河构造飞仙关组储层模型剖面示意图
渡4井 渡3井 渡1井 渡2井 渡5井
I+II类储层 I类储层: II类储层: III类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