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性肾损伤80例临床分析
小儿泌尿系感染80例临床分析
小儿泌尿系感染80例临床分析作者:张弢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8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尿培养前均给予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尿培养前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结果。
结果经比较得知,显示阳性为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阳性7例(17.5%),对照组患者阳性28例(70%),其中大肠埃希菌21例(占60%)、革兰阴性菌6例(占17.1%)、葡萄球菌5例(占14.3%)、铜绿假单胞菌3例(占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泌尿系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在对其进行诊治时,应结合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从而保证合理应用抗生素,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小儿;泌尿系感染;抗菌治疗;临床分析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病症,其致病原因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尿液中繁殖从而对尿路粘膜产生损伤而致病[1]。
发病多以小儿较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
婴幼儿及小儿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发热、喂食困难、病理性黄疸、体重不增等表现,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为进一步掌握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我院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0.4-13岁。
诊断标准:中段尿培养菌落汁数>l0万/ml;尿沉渣检查:WBC>5个/HPF或伴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其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者32例、发热13例、腹痛9例、无症状者6例。
排除标准:对头孢或阿莫西林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反应者;尿路梗阻以及膀胱一输尿管反流等情况,或者继续感染遗留在肾内的陈旧性瘢痕者。
药物性肾损害78例临床分析
(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9 1 ) C N MEDC R D 巾国 医药 写报 1 7 HIA IALHE AL 5
中 都 应 引 起 注 意 。
从 本 资料 可 见 , 年 龄 段 均 可 发病 , 老 年 患者 偏 多 且 各 但 预后 较差 。一 方 面 , 肾血 流 量 、 内生肌 酐 清 除率 自 4 0岁 以后 均 呈逐 年下 降 的趋势 , 肾小 管功 能 也 明显减 退 ; 另一 方面 , 老 年 患 者 对 药 物 的 代 谢 和 清 除 功 能 也 明 显 减 弱 1 因 此 , 年 患 6 ] 。 老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本组 7 8例 药 物 性 肾损 害 患 者 均 经 临 床 和 实 验 室 检 查 确
诊, 中, 3 例 , 4 其 男 1 女 7例 ; 龄 4 ~ 0岁 , 年 28 平均 6 . 。 肾 35岁 损害 类 型 : 性 肾 功能 衰 竭 1 急 5例 , 性 肾 功 能衰 竭 5例 , 慢 慢 性 肾 损 害 急 性 加 重 4例 .其 余 5 4例 患 者 表 现 为 尿 常 规 检 查 异 常或 肾功 能异 常 。合并 基 础疾 病 类型 : 尿病 患 者 1 糖 3例 , 高 血 压患 者 1 例 , 1 心脑 血管 病 患 者 l 0例 。 呼吸 系 统疾 病 患 者 6例 , 关 节 炎 患 者 2例 , 瘤 患 者 1例 , 基 础 疾 病 的 患 骨 肿 有 者共 4 3例 , 5 . %。 占 51 3
21 年 1 01 月第 8卷第 2期
・
工 作 探讨 ・
药 物性 肾损 害 7 8例 临床 分 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原因引起的肾脏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种疾病。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发病急、病情起病快,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临床病例:某患者女性,45岁,主诉腹痛、恶心、呕吐、乏力,于一周前出现肝功能异常,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肝损伤”,予以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日渐疲劳,同时出现上述症状,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患者面色苍白,全身皮肤黄染,呼吸19次/分,心率94次/分,血压110/75mmHg。
肝大,肝区轻压痛明显,腹软,压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354.5umol/L,尿素氮:31.4m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常规:蛋白1+,白细胞5-10个/HP,红细胞3-5个/HP。
血清总胆红素:175u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1umol/L,乙肝病毒三对十标志物:阴性。
肝功能:血清ALT:340U/L,AST:372U/L,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总蛋白:63g/L。
Coomb试验:阴性,ANA:阴性,抗Sm抗体:阴性,Anti-LKM-1抗体:阴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初步怀疑患者存在药物性急性肾损伤,考虑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药物有关。
我们建议患者停用所有可能有肝毒性的药物,并加强护肝治疗。
在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询问,了解到她近期因患颈椎病服用了一些镇痛药物,并且同时服用了一些减肥药物,这两类药物都有肝毒性。
我们高度怀疑患者的肝肾损害是由这两种药物导致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脱水和利尿处理,并加强肝肾保护治疗。
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肝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调养,最终康复出院。
以上病例为典型的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经过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最终康复。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53例分析
1 . 3 原 发病 及发 病 前 用药
5 3例 患 者原 发 病分 别
为带状疱疹 、 精 神分 裂症 、 上 呼吸道 感 染 、 结核、 胆结 石、 肾结石 、 脑出血、 脑梗 死 、 肠炎、 痛风 , 所 有 的患者
水, 防止药 物沉 积于 肾小 管 内 , 大剂 量 快速 静 注后 可
能有 尿素 氮 、 肌酐升 高、 肾小 管 内结 晶沉 淀 、 血尿 。
脱水 或 已有肝 、 肾功 能 不 全 者 , 应 减 少 剂量 或 慎 用 。 对此 药有 过敏史 者禁 用 。
来, 药 物性 肾损 伤 的发 生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 。随着 生
突然下 降 , 血清肌酐绝 对值增加大于等 于 2 6 J 4 t  ̄ mo l / 1
*通 讯 作 者
●
中国 实 验 诊 断 学
2 0 1 3年 7 月 第 1 7卷
第 7期
~
1 3 33 一
或增 加大 于等 于 5 O %, 或 者 持 续超 过 6 h尿 量 小 于
活 水平 的不 断 提 高 、 人 口的 老 龄 化 , 糖尿病、 高 血 压
Ch i n J La b Di a g n, J u l y, 2 0 1 3, Vo l 1 7, No . 7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0 7 —1 3 3 2 —0 2
药 物性 急性 肾损 伤 5 3例分 析
陈 新 , 刘 玉 峰 , 刘 树 军”
( 1 . 长春 消防 支 队 门诊 部 ,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1 ; 2 . 内蒙 古 伊 图 里 河 森 林 公 安局 , 内蒙 古 伊 图 里河 0 2 2 1 5 0 ;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115例临床分析
血压 无 明显影 响 , 够 明显减慢 心率 , 能 降低 心肌 耗氧 量和 C C . K、 K MB、 T T, C n 明显 减 少 MI , 高 L E , S升 V F
可 能与抑 制或 减轻 了缺 血 再灌 注 损 伤 , 微 循 环 和 使 心肌 组织 得 到充分 有效 的再灌 注有 关 。 综上 所述 , 酸肌 酸钠对 A 再 灌 注损 伤 心 肌 磷 MI 具 有保 护作 用 , 机 制 可 能 与补 给 心 肌 能 量 , 低 其 降 C C . K、 K MB, 少 心肌梗 死 面积有 关 , 切 机制 有 待 减 确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15 例临床 分析 1
孙铁 忠 , 鑫宇 李
[ 要 ] 目的 探 讨 药 物 性 急 性 肾 损 伤 ( uek n yi u e K ) 原 因和 预 后 , 高 诊 治 水 平 。 方 法 对 我 院 摘 c t i e n r ,A I 的 d j 提 收 治 的 1 5例 药 物性 A I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引 起 药 物 性 A I 1 K 的 K 的主 要 药 物 是 抗 生 素 , 险 因 素 是 高 危
[ ] 李 作 成 . 射 用 磷 酸 肌 酸 钠 治 疗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后 心 力 9 注 衰 竭 的 疗 效 [ ] 中 国 老 年 学 杂 志 , 0 0, 0( 6) J. 21 3 1 :
23 . 3 71 2 72.
[ 0 李 彬 . 酸 肌 酸 钠 治 疗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临 床 观 察 1] 磷
作 者 单 位 :6 15河 北 秦 皇岛 , 京 军 区北 戴 河疗 养 院 肾病 中 心 06 0 北
军 医药杂志 2 1 0 2年 9月 第 2 4卷 第 9期 M d&P am JC i L V 12 ,N . , e .0 2 e hr hnP A, o 4 o9 Sp 2 1 .
62例儿童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肾脏内科-丁娟娟)
62例儿童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肾内科丁娟娟栾江威李弢王筱雯易红戚畅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62例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男43例,女19例,城市6例,农村56例,新生儿期7例(11.3%),婴儿期15例(24.2%),幼儿期13例(21.0%),学龄前期8例(13.0%),学龄期8例(12.9%),青春期11例(17.7%),平均年龄4.4±4.3岁,确诊前病程最短1天,最长180天,平均12.5天,AKIⅠ期9例(14.5%),AKIⅡ期9例(14.5%),AKIⅢ期44例(71.0%),肾前性12例(19.4%),主要为消化道感染和新生儿窒息,肾性26例(41.9%),其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7例(26.9%),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1例(3.8%),肾病综合征4例(15.4%),溶血尿毒综合征5例(19.2%),狼疮性肾炎1例(3.8%),结缔组织病1例(3.8%),急性间质性肾炎3例(11.5%),鱼胆中毒1例(3.8%),泌尿系感染3例(11.5%),肾后性24例(38.7%),均为泌尿系结石,病因在各年龄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新生儿期为肾前性因素,婴儿期主要为肾后性因素,其余年龄段主要为肾性因素。
少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GRF等参数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中26例治愈(41.9%),21例好转(33.8%),14例无效放弃(22.5%),死亡1例(1.6%),其中接受腹膜透析19例,间歇性血液透析1例。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天数、是否出现少尿或血尿、血红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论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多样化,其预后与发病年龄,原发病及治疗有关,早期诊断有助于AKI的治疗,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要重视儿童AKI的诊治。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患者信息:患者,男性,53岁,因高血压病就诊。
患者病史:高血压病10年,口服贝那普利5mg/d维持血压正常,无其他明显病史。
主诉:患者于两天前发现头晕、口渴、口干、尿量减少,无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体格检查:神志清醒,血压140/90mmHg,心率78次/分,呼吸18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包块及肝脾肿大,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000×109/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200×109/L尿常规:蛋白2+,尿蛋白定量500mg/L,红细胞10个/HP,白细胞10个/HP生化检查:尿素44.2mmol/L,肌酐707μmol/L,钾6.05mmol/L,钠141mmol/L诊断及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可能与口服贝那普利有关。
治疗方案为停止贝那普利治疗,进行肾功能保护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随访观察患者肾功能变化,肌酐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讨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在药物治疗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急性肾功能恶化。
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肾小球及肾小管受损,发生肾缺血、肾小管坏死、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等。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主要与药物直接毒性、代谢产物、肾小管分泌转运通道受损等有关。
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衰等疾病治疗。
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肾功能损害、高血钾等。
本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的可能原因是药物直接毒性及代谢产物对肾小管的损害,导致肾小管坏死及容量不足,进而诱发肾脏缺血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病理生理反应。
治疗方案包括停用贝那普利治疗、进行肾功能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肾功能支持治疗主要是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采取卧床休息、补液等措施,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进行强制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促进药物代谢与排泄,以保证肾脏功能的恢复。
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治疗(附75例分析)
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治疗(附75例分析)
侯英;陈辉;王常林;杨屹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5(012)0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小儿闭合性肾损伤临床资料.其中肾被膜下血肿29例,肾实质部分裂伤23例,肾实质完全断裂11例,肾实质碎裂7例,肾蒂伤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断裂3例.合并其他脏器伤者1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59例,手术治疗16例,切除伤肾11只.74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小儿肾损伤后应尽快判断出肾脏损伤的程度及出血情况,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闭合性肾损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侯英;陈辉;王常林;杨屹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6
【相关文献】
1.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75例报告) [J], 李勇;岳军
2.闭合性肾损伤诊治体会(附75例分析) [J], 王英敏
3.闭合性肾损伤诊治体会(附75例分析) [J], 王英敏
4.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87例分析) [J], 李翔;陈明才
5.小儿闭合性肾损伤(附36例分析) [J], 林涛;龚以榜;李旭良;叶启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冶市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
病 以慢 性 肾脏 病 为 主 ( 占1 9 . 9 %) , 其次 为高血压( 1 7 . 0 %) 、 糖 尿
1 0 4 m o l / L 、 女性 S C r >9  ̄ 6 I - t m o l / L 。本 研究 中急性 肾损 伤定 义
… 1 徐中 良, 金梅 . 2 0 1 0 - - - 2 0 1 3 年重庆 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抗菌药物
调查 分析『 J 1 . 重庆医学 , 2 0 1 4, 4 3 ( 2 3 ) : 3 0 5 1 .
细胞 , 同时产生过 氧化 氢进 一步引起 局部组织损伤。其致病性
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 的过敏反应有关 , 感染后引 起体液免疫 , 大多成年人血清 中都 已存 在抗体 , 所 以很少发病 ; 因小儿体 质弱 , 身体免疫力低 , 成 为引发支原 体肺炎 的主要原
于有慢性 肾脏病的老年 患者 , 阿米卡 星、 第一 代头孢 茵素类抗 生素是主要 的 肾毒性 药物。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药物毒性 调查
DoI : 1 0 . i 9 4 3 5 / j . 1 6 7 2 — 1 7 2 1 . 2 0 1 8 . 0 1 . 0 9 6
分析
( 2 9 . 7 %) ,存 活患者 中 , l 4例 ( 5 3 . 8 %)肾功能完全恢 复 、 9例 ( 3 4 . 6 %) 转 变为 慢性 肾脏 病 、 3例 ( I 1 . 5 %) 需 长 期血 液透 析治
因。
[ 2 ] 陈世才 , 孙文芳 , 李海燕 , 等. 北京等六地区三级医院抗菌药物 临床
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45例临床分析
毒 性 呈 剂 量 依赖 性 , 中 药物 半 衰 期 为 l~ , 肾组 织 中药 血 3h 而
物 半 衰 期 长 达 1 0h 即 使 测得 血 中药 物 浓度 正 常或 已经 停 止 0 ,
13 药 物 性 A F的 诊 断 有 明 确 的用 药 史 , 功 能 在 短 时 . R 肾
液 中存 在 肾 毒性 物 质 时 , 肾脏 极 易 受 损 。 近 年 来 随 着抗 生 索
2 2 因 素分 析 .
本 组 资 料 显示 引起 药 物 性 A F的 主 要 危 险 R
和 各 种 化 学 药物 在 临 床 中 的广 泛 应 用 , 物 引 起 的 急 性 肾衰 药
竭 ( R ) 日益 增 加 , 物 因素 已成 为 肾 实 质性 A F的 首 要 A F也 药 R 病 因 。 笔 者 回顾 性 分 析 4 5例 药 源 性 A F患 者 的 临 床 特 R
因 素 为 高 龄 , 次为 原 有 肾脏 基 础疾 病 和 高血 压 , 水 是 主要 其 脱 诱 因 , 以上 肾毒 性 药 物 合 用也 是 不 容 忽 视 的诱 因 。 2种 23 预后 . 本 组 保 守 治疗 l 6例 , 包括 停 用 可 疑 药 物 , 正 水 纠
点及 其 预 后 , 以加 深 对药 物 性 肾损 害 的 认 识 , 高 药 物性 肾损 提 害 的诊 治 水 平 。 1 临床 资 料
及 尿 p MG升 高 等 肾 小 管损 伤 表 现 。氨 基糖 甙类 抗 生 素 肾 一
者 2例 , 甾体 抗 炎 药 相 关 者 2例 ) 非 。尿 红 细 胞 形 态 8 % 为 0 均 一 型 , 明病 变 主 要 在 肾 间 质 。所 有 患 者 肾 脏 B超 检 查 均 说 无缩 小 。l 行 肾活 检 , 理 检 查 示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l 6例 病 O例 ,
小儿急性肾衰竭中血液透析的应用分析
小儿急性肾衰竭中血液透析的应用分析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在治疗小儿急性肾衰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5例急性肾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透析前后相关指标。
结果:35例急性肾衰竭患儿通过进行血液透析,治愈29例,占82.9%;好转5例,占14.3%;无效1例,占2.9%。
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小儿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促进患儿肾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治愈率。
标签:小儿;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儿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发病急、病情凶险,且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来,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死亡率仍较高[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溶质的弥散、水分渗透和超滤作用,对血液进行净化,清除血液中的废物,恢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3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肾衰竭患儿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15岁,平均(6.2±2.4)岁;急性肾小球肾炎5例,急进性肾炎7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5例,急性药物性肾损伤7例,肾病综合征6例,狼疮性肾炎3例,紫癜性肾炎2例。
对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后,患儿均符合小儿血液透析诊断指征。
35例患儿在进行透析治疗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嗜睡、焦躁、水肿、贫血和高血压等情况。
1.2 透析指征患儿无尿或少尿情况持续2 d以上;血尿素氮(BUN)>35.7 mmol/L或每日上升量>9 mmol/L,血肌酐(SCr)>620 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3 mmol/L,血钾≥6.5 mmol/L;出现尿毒症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显露,酸中毒难以纠正,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倾向。
8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行血液透析【 。另外 ,关于 出现并发症 的患者要进行对症治疗。
需要 注 意 的是 ,在进 行 对症 治疗 的时候 ,要 选 择那 些对 于患 者病 情 没有 严重 影 响的药 物 ,同时还 需要保 证所 选 药物 疗效 快 。在本 次 的 治疗 中 ,医生就 是 采用 上述 方法 ,8 0 例患 者之 中有 1 9 例 患 者 被 治愈 ,且 治愈 率达 到2 3 . 7 5 %。切 忌 ,在对 患者进 行药 物治 疗 的 时候 ,对 于 肾脏 受损 的患者 而言 ,不 可使 用 给予对 于 肾脏有 损 害
的情 况 ,此 时患者 就需 要进行长期 的透 析治 疗 。 1 . 1 一般 资 料 :选 择 2 0 1 1 年7 月 ~2 0 1 3 年1 月 我 院 肾 内科 8 0 例 急 性 肾功 能衰竭 患 者 。男 5 6 例 ,女 2 4 例 ,年龄 5 8 ~ 8 1 岁 ,平 均6 9 . 7 岁 。8 O 例患 者 全 部 符 合 我 国急 性 肾功 能 衰竭 的各 项 临 床诊 断标 准 ,其 中 ,患 者 的 。 肾功能 在 短 时 间 之 内 出现 急 剧 恶 化 ;患者 出 现水 、电解 质 以及 酸碱 平衡 的严重 紊乱 ;患 者 出现 急性 尿毒 症症 状 ;患 者 肾小球 的滤 过 能力 严重 下 降到 正常 水平 的5 0 %以下 ;患 者血尿 素氮 以及 血肌 酐水 平 出现迅 速升 高情 况等 。 1 . 2 治疗 方法 :① 尽 可 能 的减 少 患 者 的 活动 ,要求 患 者 进行 卧 床休 息 。② 积极 治疗 患者 的原 发病 ,解 除 患者 出现 急性 肾功 能 衰 竭 的发 病 因素 ;然后 及 时纠 正患者 水 、 电解 质 以及 酸碱 的平 衡 。 ③ 对 于患者 出现 的各 种 并发 症进行 对 症治 疗 。④对 于 肾功 能受 损
药物致急性肾损伤82例临床分析
0例 , 占4 8 . 8 %, 老年组 ( >6 I 5岁) 2 0例 , 占2 4 . 4 %。 顾性调查 , 总结引起 A K I 的药物种类 , 其 临床病 理特点 及治 疗 4 转归, 以引起 同行 的重视 , 提高对其认识 。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收集 2 0 0 4年 1 2月 ~ 2 0 1 1年 l 2月上海 一
l a r a c c e s s mo n i t o r i n g p r a c t i c e s wi t h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s i n h e mo d i ・
6 . 袁欣 , 尚晓颖 . 耳穴埋豆 的临床应 用. 黑龙 江医药科学 , 2 0 0 6 ,
A K I 的诊断和分级标准采用 2 0 0 2年急性透 析质量 倡议小
组( A D Q I ) 提 出的 R I F L E分级诊 断标 准 , 将 A K 1 分 为 3个严重
程度级别 , 分别 为危 险 , 损伤, 衰竭 。两个 预后 级别 , 分别 为 肾
功能丧失 , 终末期肾病 ( E S R D ) 。
5 . 李平安 , 王海腾 . 柏子仁 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 3 0 0例. 中医外
治杂志 , 2 0 0 9 , 1 8 ( 1 ) : 4 4 .
1 . P l a n t i n g a L C, J a a r B G, A s t o r B, e t a 1 . As s o c i a t i o n o f c l i n i c v a ¥ c u —
之一 。本文对 2 0 0 4年 1 2月 ~ 2 0 1 1 年1 2月上海某 三 甲医院 和 3 2例, 男女 比为 1 . 5 6 : 1 。根据 患者 的年龄 分 为 三组 , 青 年 组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受损,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并发症之一。
随着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逐渐增加。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在临床上病程急、病情危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对于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议和挑战。
深入研究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例,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对于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临床实例,对药物性急性肾损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促进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评估。
通过对病例的描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临床启示,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易被误诊或错治。
准确地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临床经验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挑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 正文2.1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56岁男性,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腰椎手术治疗。
手术时使用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预防感染。
术后第三天,患者开始出现少尿并伴有血尿,血肌酐升高至3.5 mg/dL,尿素氮升高至60 mg/dL。
患者无明显发热或脱水症状,但有轻度头晕和乏力。
患者之前无肾脏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或糖尿病史。
患者手术前血肌酐为0.9 mg/dL,尿素氮为22 mg/dL。
术中无明显出血或感染并发症。
患者未接受过造影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患者除庆大霉素外无其他药物使用史。
家族史中父亲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但无肾脏疾病。
药物致急性肾损伤34例临床分析
[ 1 ] 中 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研究中心. 中国高血压防治
指南( 2 0 0 9年修订版 )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9 : 8 5 — 8 8 . [ 2 ] 程 秀琴 , 马涵英 , 张维君 . 欣 然和拜新 同治疗轻 中度原发性 高 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对 比观察 [ J ] .心肺血管病杂志 , 2 0 0 2 , 2 1
疗效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3 ) : 1 4 3 — 1 4 4 . 经过治疗 , 患者 的总有效率 为 9 0 . 0 0 %, 并且这 2 0 0例轻 中 (
药物致急性 肾损伤 3 4例临床分析
杜仲 埔 (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医院 南阳 4 7 4 4 5 0 )
北方药学 2 0 1 3年第 1 O卷第 1 期
2 9
1 . 2治疗 方法 : 2 0 0例 高血 压患者 至少在 治疗 前 2 周 内停止服 度高血压患者均没有 出现严重 的不 良反应。 用任何 降压药物 ,然后患者 口服拜新 同 , 1 次/ d , 6周为 1 个疗 3结 论 程 ,观察其 临床 疗效 及安全性 。并 且观察患者 治疗 前后 的血 我们对高血压 患者 进行降压治疗 的最终 目的是 减少他们 压, 利用 2 4 h动态 血压仪进 行监测 , 记录时取 平均 值 , 并 且观 的心脑血 管病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拜 新同是 1 , 4二氢吡啶类 察 患者治疗前后 血糖 、 电图 、 肝 肾功能 、 血脂 、 心 率等 指标 。 钙离子拮抗剂 , 是一种 长效 的钙通道阻断剂 , 主要通 过阻滞 细 还要观察患者有无下肢水肿、 皮疹 、 头痛等不 良反应 。 胞外 的钙离子经 电压依 赖 L型钙 通道进入 血管平滑肌 细胞里 1 . 3疗效判 断标准 : 患者 血压下 降> 1 0 m mH g , 且 降至正常 范围 而发挥作用 , 并且能够 降低 外周血管的收缩反应性 , 减 弱体 内 或是虽未在正常 范围内 ,但血压下 降 2 0 m mH g以上 则视 为显 细胞 的兴奋一 收缩耦联 , 以此 来达 到扩张血管 、 使血流量增加 、 效: 患者血压下 降< 1 0 mm Hg , 且 降至正常范 围或 者虽未在正常 降低血流外周 阻力的 目的。药 物能够均匀释放人 机体 , 降压持 范 围内 , 但血 压下 降 1 0 ~ 1 9 m mH g则视 为有效 ; 经 过治疗患 者 久 、 稳定 。避免了其他降压药所产生的心率增快 、 头痛 、 面部发 血压没有明显改变视 为无效 。 红、 头晕 等不 良反应。通过本研究得 到的数据可以看出 , 拜新 1 . 4统计学 方法 :所有 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软件进 行处 同能持续有效控制血压 , 不 良反应少 , 安全性高P - ] , 可 以作为治 理, 采用 x : 或者 t 检验 , P < 0 . 0 5为有统计学意义 。 疗轻中度高血压 的首选药 ,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2结 果 参考文献
肾损伤86例诊治分析
C 2—1sredso i ec ino epedme i i[ ] u O e n ocpc xio f e n o to s J .H m a s d rs
Re r d, 1 9 . 2 6 — 2 6 . po 9 6 1 1: 2 3 2 8
[ G ii J B tl WL S buaeu n o er s i nsd b 6] rf B, esl . u ctnosc dm toi da oe y fn i i s g i ede si i J . yo g c y l 9 5 2 : 8 f en el aprt n[ ] C toy A t C t ,18 , 9 5 4 n ao l a o
—
[ ] Frn z A Ptoh s l yo dnmyss J H m Bem 3 eecy . a pyio fa eo oi[ ] u . d h og p
Up a e 1 9 4 : 2 — 3 2. d t 。 9 8, 31 2
58 8.
[ ] Fd l L Baci ,oteeA,t 1Ta rc l ll rp yi. 4 ee , i h P r s e n S u e a. rm et ms ah n au teass n frc vgnlelO js [ ] O s tG nc1 h s s to et aia l m oi J . bt yeo. e me o d s e
d eet nie[ ] Fml tr ,9 7 6 :8 i rn ti J . e ei 19 ,85 5—56 f e ts S l 9. [ ] 王 淑 贞. 产 科 理 论 与 实践 [ . 2版 . 海 : 海科 学 技 术 2 妇 M] 第 上 上
血清25(OH)D水平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及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08.123血清25(OH)D水平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及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许传先,张健无锡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OH)D水平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及骨代谢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诊小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25(OH)D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为依据,其中血清25(OH)D水平降低者为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正常者为对照组,每组40例,统计两组骨密度及肾功能(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分析血清25(OH)D水平变化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骨代谢与转化及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碱性磷酸酶(53.1±10.2)U/L及骨降钙素水平(5.1±1.2)g/cm2低于对照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17.9±9.1)µ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骨密度为(0.18±0.01)g/cm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99,P<0.05),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25(OH)D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变化呈负相关(r=-0.752、-0.856、-0.713,P<0.05),与骨密度和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r=0.696、0.813,P<0.05),与骨降钙素水平变化无密切相关性(P>0.05)。
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者如存在明显的血清25(OH)D水平降低,则其可能合并更为明显的骨代谢障碍,及骨密度和肾功能的降低。
[关键词]血清;25(OH)D;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小儿;骨代谢[中图分类号]R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4(b)-0123-05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25(OH)D Level and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and Bone Metabolism in ChildrenXU Chuanxian, ZHANG Jian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Wuxi Children's Hospital, Wuxi,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serum 25(OH)D level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and bone metabolism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80 newly diagnosed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admit‐ted to Wuxi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Sept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serum 25(OH)D level was lower than the normal range or not,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serum 25(OH)D level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 normal serum 25(OH)D level wer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renal function (urea nitrogen and creatinine)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unt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serum 25(OH)D level and bone metabolism and transfor‐mation and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53.1±10.2) U/L and bone calcitonin (5.1±1.2) g/cm2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erum type I collagen 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peptide (117.9±9.1) µg/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18±0.01) g/cm2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9.799, P<0.05). The levels of urea nitrogen and creatinin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作者简介] 许传先(1982-),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检验。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Drug-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简称DI-AKI)是指由于某些药物的直接或间接毒性作用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该病在临床中相对较常见,并且
病情严重,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本文通过分析一例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例,来探
讨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预后方面,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预后通常较好。
一旦发现并及时处理,大部分患者的
肾功能可以恢复。
但对于少数患者来说,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可能进展至慢性肾病,甚至需
要肾透析治疗。
患者的监测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病情,容易被忽视。
对于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医生需要密切关注肾脏功能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已经发生药物性急性肾损
伤的患者,停药和液体管理是治疗的基础,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药物性肾损伤8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药物对儿童肾损伤临床特点。
方法80例服用药物后肾脏有不同程度损伤患儿,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并观察疗效。
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后,62例康复出院,15例转为慢性肾功能损害,3例死亡。
结论药物对人体的损害很大,可引发各种肾病综合征,应尽早发现并立即治疗。
关键词小儿;药物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肾脏是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1],服用药物后进入体内的药物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过体肾小球过滤、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新吸收后从肾脏在次排除体外的。
在排泄的过程中,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药物的毒性作用会给肾间质或肾脏细胞造成伤害,临床常见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各种抗生素和部分中草药等对人体均会照成不同程度的肾损伤,不同的药物毒性作用对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造成不同程度损害,近年来,随着各种药物的广泛使用和药物的滥用,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和各种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2],肾脏是人体排泄和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益增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单纯性血尿蛋白尿、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溶血尿毒综合征、梗阻性肾伤害、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因此,人们应该加强药物对人体损伤的认识,以降低药物性肾损害的[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肾损伤患儿,年龄在1~14岁,其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7.3岁,80例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其中5例患儿少尿或者无尿,10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27例患儿有肾病综合征,20例患儿有肾炎综合征,10 例患儿患有单纯性血尿,15例患儿患有肾小管间质疾病,8例患儿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使用了这些对肾脏有一定作用的药物后,经过血液、尿液、核素检查、X射线、B超和药物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等的判定,患儿均为使用药物后造成的肉眼血尿。
1. 2 治疗方法一旦疑似或确定为药物性肾损伤,应立即减少药量或者停止用药,及时纠正患儿的电解质、水及酸碱平衡紊乱,很多患儿往往在停止用药后尿改变和临床症状迅速消失,立即恢复。
根据不同的肾损伤程度和使用药物的不同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4],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和抗癌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间质肾炎,可服用泼尼松类糖皮质激素1~2周,药量为1~2 mg/(kg·d),服用2周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肾功能,且对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性肾损伤患儿也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类激素;抗肿瘤药和磺胺类药物结晶引起血尿但没有造成肾功能衰竭者,通过大量饮水或者服用呋塞米等来除去阻塞肾小管的结晶,也可以通过水化疗法及时将残留的药物排出体外,氨基糖苷类药物等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可以服用维拉帕米等,谷光氨肽具有抗氧化、解毒和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的作用,可以用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根据病
情将一定量的药物溶解在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入,病情好转后采用肌内注射;对于急性肾功能患儿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净化治疗,透析有助于药物的清除,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血透等。
2 结果
80例患儿经过2周左右的积极治疗,62例康复出院,15例转为慢性肾功能损害,3例死亡。
3 讨论
药物造成的肾损害根据临床表现、用药史和实验室的检测等很容易判断,一般出现下列临床症状就可以判断为药物造成的肾损伤[5],如: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不明原因的血尿和蛋白尿、浮肿和体重增加、少尿、无尿或闭尿、血渗透间隙增加等基本上都可以判断为是药物引起的肾损伤。
对于药物引起的肾损伤一旦发现后立即停止用药,对于急性中毒的患儿可以通过洗胃、活性炭吸附等措施清楚胃肠壁上残留的药物,加速药物的排泄,在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治疗,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如果能及时确诊和正确治疗多数药物性肾损伤的患儿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医生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用证和各种药物可能引起的后遗症,禁止滥用药[6],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疗程同时也要严格监控患儿的尿蛋白、尿酶和尿残渣等,多种药物一同使用时也要注意药物彼此间的影响。
肾脏的血流量特别丰富,大量的药物可以进入肾脏,而且肾内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大,容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作用与肾小管表面的排泄物浓度高,且肾小管的代谢率高,同时肾脏的耗氧量大对缺血缺氧敏感,肾脏疾病也增加了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原因也造成了药物对肾脏损伤。
参考文献
[1] 张锐锋,王洪清,薛颖,等.小儿药物性肾损伤215例临床分析.儿科临床杂志,2004,10(5):57-58 .
[2] 张辉.药物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2):112-113.
[3] 杜仲瑜.药物致急性肾损伤34例临床分析.北方医学,2013,5(1):79-80.
[4] 杨志忠,毛健,段荣.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76例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8):1123-1124.
[5] 蔡彦,梅长林.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诊疗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9):798-799.
[6] 国建,李红艳,张云芳,等. 275例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分
析.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