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的认识(各种秤及名称)

合集下载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克”和“千克”这两个词。

无论是在购买食品、衣物,还是在测量物体的重量时,都会用到它们。

那么,什么是克和千克呢?它们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克,是一个很小的重量单位。

如果我们拿起一枚 2 分的硬币,它的重量大约就是 1 克。

想象一下,1 克是多么轻啊!一颗小糖果、一小片纸屑,它们的重量可能就接近 1 克。

克通常用于测量比较轻的物体,比如药片、金戒指、小零食等等。

而千克,就比克要大多了。

1 千克等于 1000 克。

如果说克是小巧玲珑的小精灵,那么千克就是强壮有力的巨人。

一个中等大小的西瓜,大约重 5 千克;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可能在 50 千克到 100 千克之间。

千克常常用来衡量较重的东西,像大米、面粉、家具等等。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克和千克的差异,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准备一个电子秤,先放上一些小物件,比如几颗红枣、几个回形针,看看电子秤上显示的重量,可能只有几克或者几十克。

然后,再放上一个大书包、一袋水果,这时电子秤上的数字可能就会跳到几千克。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克和千克所代表的不同量级。

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克和千克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

食品包装上通常会标明净含量是多少克或者多少千克。

比如一包薯片,上面写着“净含量 100 克”,这就告诉我们这包薯片的重量是 100 克。

而大米、食用油等大宗商品,则往往是以千克为单位标注的。

在厨房里,克和千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按照食谱做菜时,经常会看到“盐 5 克”“糖 10 克”这样的描述。

如果没有准确地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很可能就会做出味道不太理想的菜肴。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认识克和千克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体验,比如用天平称一称小物件的重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重量单位。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工业生产中,克和千克的准确测量更是至关重要。

课件: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件: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克、千克、吨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秤,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的含义。
2、知道1吨=1000千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 边。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你见过哪几种秤?
天平
电子秤
磅秤
盘秤
台秤
弹簧秤
克、千克的认识
5.判断题。
(1)我们班最重的同学约60千克。( √ ) (2)我今天喝了200千克的牛奶。( × ) (3)一袋糖重500克,两袋糖重1千克。( √ ) (4)500千克棉花和500千克铁一样重。( √ ) (5)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
6.单位换算。
20千克=( 20000 )克 ( 7 )kg=7000g 14000克=( 14 )千克 5千克=( 5000 )克 ( 9000)g=9kg 2千克=( 2000 )克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
念。 2、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
算。
重难点: 重点:建立克、千克的质量观念。 难点:能根据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知识点一: 认识质量单位克
最大的袋鼠 大约重90千克。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孵出来时还不到 1克重。
2.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千克→克,在用“千克 ”作单位的数的后面添上3个0,再把单位改成 “克”就行。克→千克,去掉用“克”作单位 的数的末尾的3个0,再把单位改成“千克”就 行。
3.人的体重一般用千克作单位,不同的人,体重 一般也不同。
练习一下: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0( 克 ) 4 (千克) 450 ( 克 ) 100 ( 克)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优质课件

“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
20÷5 = 4 (千克)
答:这些苹果大约重 4 千克。
27
解答正确吗? 称一下,看有没有 4、5个重 1千克的苹果。
口答:如果 45 个这苹些果苹重果1千重克4.,8千这克些,苹 果大概重 54 千克和。我们刚刚估计的差不多。
28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104页做一做)
估计 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大约 5 个梨是 1 千克。
21
二 新课探究
3 王奶奶摘了20个 苹果,估计一下 大约重多少千克。
(教科书第104页例3)
22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王奶奶
让我们估计
一共摘了20个苹果。 这些苹果有多重。
23
怎样解答?
要估计 20 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要先看几个苹果大约重 1 千克。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24
先估计 1 千克
二、班级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共有30名学生,其中贾如可由于父母在外务工转走。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
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
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课件集(共4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课件集(共4课时)

试一试
秤一秤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秤一秤 你的文具盒大约有多少克,分别用0克,2袋盐呢?
500+500=1000(克)

0
1千克
1000克=1千克
想想做做
1.您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70克
90克
想想做做
2.下面的水果各重多少克?
150克
1250克
答:原来甲箱的苹果比乙箱重8千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 识 克
新知讲解 2
秤一秤,你发现了什么?

0
这袋食品重不足1千克。
新知讲解 2
认识克 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新知讲解 2
先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看看大约各重多少克?再分别掂一掂。
2分的硬币重:1.1g。
想想做做
3.用手掂一掂下面的物品,估计比1克 重还是比1克轻。
想想做做
4. 2千克=( 2000 )克
3000克=( 3)千克 9000克=( 9)千克
7千克=( 7000 )克
想想做做
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 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为宜。在电 子称上称出5克盐,看看有多少。
想想做做
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
五、解决问题。
一袋榨菜重70克,一袋巧克力豆重90克; 妈妈买了3袋榨菜和1袋巧克力豆,一共 重多少克? 70×3=210(克) 210+90=300(克)
答:一共重300克。
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
五、解决问题。
有甲、乙两箱苹果,如果从甲箱拿出4000 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就一样重了, 原来甲箱的苹果比乙箱重多少千克? 4000+4000=8000(克) 8000克=8千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公开课用) ppt课件

克和千克的认识(公开课用)  ppt课件

PPT课件
29
1、一个苹果重150( 克 )。
2、一个南瓜重4(千克 )。
3、一个排球重450( 克)。
4、一个西瓜重5(千克)。
PPT课件
30
(1)菠萝的重量是( C )。
A、15克 B、15千克 C、600克
(2)爸爸的体重是( B )。
A、75克 B、75千克 C、750克
PPT课件
31
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4千克
(4000)克
PPT课件
33
( )千克
3000克
PPT课件
34
我们学到了什么? 1、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 克 ) 和( 千克 )。
2、1千克=(1000)克,1千
克又等于( 1 )公斤,也等于我 们平时所说的( 2)斤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
常用( 克 )做单位; 称一般 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千克 )
单位。
PPT课件
35
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大约只有 2 克重。
世界上最大的鸟: 鸵鸟,大约有 100 千 克重。它的一个蛋就 重 1 500 克。
PPT课件
36
2500千克 > 3克
大 800克< 1千克
小 2千克 > 1200克 7000克= 7千克
PPT课件
18
猜一猜你的书包有几千克?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 该怎么办呢?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采用秤称的方法。
PPT课件
19
同学们,在日 常生活中你见过 哪几种秤呢?
PPT课件
20
电子称
PPT课件
21
盘秤
上看,都是举世无双PP的T课件。

克与千克的认识 (4)

克与千克的认识 (4)
克与千克的认识
芙蓉区育才小学 邓飞雁
电子秤
磅秤
人体秤
弹簧秤
天平秤
盘秤
台秤
大约重1克。 回形针大约重1克。 2粒 大约是1克。
1粒口香糖约重一克
1000克= 1千克 1000g = 1kg
5千克=( 5000 )克 2000克=( 2 )千克 6000克=( 6 )践题: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 菜场买菜 * 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
超市(菜场)购物清单
物品名称 例:鸡蛋
数量 8只
重量 500g
是真是假
明明今年10岁,重30克。今天, 他去超市买了一枝长7克的铅笔, 买了一袋重200千克的果冻。还去 了动物园看见了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它的体重约2克;还看见 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它的体 重约1500千克。
谢谢指导!
450( 克 ) 30(千克 ) 3(千克)
800( 克 )
498( 克 ) 8(千克)
√ 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
× (2)小胖今年8岁,约重3千克.( )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 蜂鸟,大约只有 2 克 重。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 鸵鸟,大约有 100 千 克重。它的一个蛋就 重 1500 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案例与评析与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天平、弹簧秤、小蜗牛、盐、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眼睛观察得到,只能*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实录:(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买的蛋卷7 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叶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

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克”和“千克”这两个词。

无论是在购买食品、蔬菜、水果,还是在称量自己的体重时,都会用到它们。

那么,克和千克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克和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克是一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通常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比如一枚硬币、一片药片、一颗巧克力豆等等。

而千克则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一般用于称量较重的物体,像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一个人的体重等。

想象一下,我们去超市买水果,如果水果的价格是以每克来计算的,那是不是会很麻烦?因为水果的重量通常都比较大,如果用克来表示,数字会非常大,不方便计算和理解。

所以,这时候就用到了千克。

比如,我们会看到苹果是每千克多少钱,这样就简单多了。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克和千克,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实验。

先准备一个电子秤,然后找一些常见的物品来称一称。

比如,拿一个鸡蛋,放在电子秤上,你可能会发现它的重量大约是 50 克左右。

再拿一本比较厚的书,称一称,可能会有 500 克,也就是半千克。

接着,找一个书包,把里面装满书和文具,称一下,可能会有 2 千克到 3 千克。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不同物品大概的重量,对克和千克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克和千克的换算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不同单位的质量表述,需要进行换算才能更好地理解。

1 千克等于 1000 克,这是一个基本的换算关系。

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是 2000 克,那么换算成千克就是 2 千克。

反过来,如果一个物体重 35 千克,换算成克就是 3500 克。

再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包零食的包装上写着“净含量 50 克”,而另一包写着“净含量 05 千克”,如果不懂得换算,就很难比较哪一包的量更多。

通过换算,我们知道 05 千克等于 500 克,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看出后者的量更多。

对于小朋友来说,学习克和千克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8克和千克2认识千克及常见的秤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8克和千克2认识千克及常见的秤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提 升 点 1 比较质量之间的大小
4. 在○里填上“>”“<”或“=”。
1000 克○=1 千克
25 千克○> 250 克
2 千克=○2000 克
5 千克○>4800 克
3900 克○< 4 千克
8000 克○=8 千克
点拨:第 1、3、6 小题,因为 1 千克 =1000 克,所 以 2 千 克 =2000 克、8000 克 =8 千 克。 第 2小题 , 250 克不够 1 千克,所以 25 千克 >250克。第 4 小题, 因为 5 千克 =5000 克,5000 克比 4800 克大,所以 5 千克 >4800 克。第 5 小题,因为 4 千克 =4000 克, 3900 克 <4000 克,所以3900 克 <4 千克。
知 识 点 2 用各种秤称出物品的质量
3. 称一称,填一填。 5kg
( 28 )kg ( 5 )kg ( 1000 )g
点拨:观察题中 3 个秤可知,第 1 个秤上标有单位 “kg”,数 25 到 30 之间有 5 小格,所以每小格表 示 1 kg,指针指向 28 kg。第 2 个秤上标有单位 “kg”,显示 5,表示 5 kg。第 3 个秤上标有单位 “kg”,指针指向 1,表示 1 kg,即1000 g;这个秤 上最大的数是 5,表示最多能称5 kg 重的物品。
( 6 )千克 =6000 克
4000 克 =( 4 )千克 ( 9000 )克 =9 千克
点拨: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 千克 =1000 克,
由 此 可知 2千克 =2000 克,6000 克 就 是 6个

1000 克,即 6 千克,4000 克就是 4个1000 克,即

千克与克的认识

千克与克的认识
克与千克的认识
净含量: 2.7千克
净含量: 5千克
净含量: 200克
质量单位: 克、千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净含量: 22克
4本 数学书 3个 苹果 10个 李子 6根 黄瓜
4本 字典
1千克到 底有多重
呢?
大约是1千克
掂一掂 试一试
我是2分硬币 我的体重大约
是1克
那么1克 又是多重
呢?
6颗大豆的重量大约是1克 2枚曲别针的重量大约是一克 10粒大米的重量大约是一克
盘秤
谁有办法说
出我的体重 是多少?
生活中的秤
磅秤
电子秤 弹簧秤
天平
盘秤的表盘上有什么? 指针指向几,就表示物体重几千克。
说一说,他们分别是多重
5 4
小游戏:巧凑1000克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物品,注意看,它们的质量都标 注在包装上了,快看看每样东西都是多重呢?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这些物品中挑选出几 样放在桌子中央,使中间的物品刚好凑成1000克。
小羊的体重 是多少克?
4千克
2×4=8(千克) 8千克=8000克
500克+500克=1000克
1千克
= 1000克 1千克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500克
600克
200克
2.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1个鸡蛋重约 50( 克 ); (2)小军的体重约 20(千克); (3)小红的书包重约5(千克); (4)一条鱼重约2000( 克 ); (5)一个西瓜重约6(千克); (6)一头大象重约4000(千克)。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克”及常见秤》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克”及常见秤》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克”及常见秤》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克”及常见秤》教案教学内容:P102例2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2、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认识秤,会用常见的秤称物品的重量。

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教具、学具准备:一台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天平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下面老师检测以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一只乒乓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二、共学探究,解决疑难(一)导入新课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

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1、自学指导(1)1千克到底有多重?(2)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3)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先学3、后教师: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1000克=1千克)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1)认识秤,了解案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①出示图片“台秤”,师简单介绍构造。

②教师介绍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称出1千克的大米,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