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急诊症状及鉴别诊断完整版
水痘、风疹、猩红热、麻疹、伤寒等的区别
水痘、风疹、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等的区别水痘病因:由人类疱疹病毒Ⅲ型引起。
症状特点:◆发热第一天即可在孩子的皮肤上发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丘疹(略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点状疹子)或丘疹(不高出皮肤表面),数小时后变成椭圆形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以后水疱破溃、结痂、脱痂,不留疤痕。
各种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可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特点之一。
◆皮疹初起于躯干部,继而扩展至面部及四肢,四肢末端少,而在头发间可见水疱疹,这是水痘皮疹的另一特点,据此可与丘疹性荨麻疹区别。
全身症状轻。
特别警示:可有脑炎、心肌炎、面瘫等多种并发症。
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免疫缺陷性疾病患儿感染水痘时可呈重症,常伴血小板减少而发生暴发性紫癜,危及生命。
风疹病因:由风疹病毒引起。
症状特点:在发热第一天出现皮疹,呈红色斑丘疹,疹与疹之间有正常皮肤,压之退色,由面部至躯干至四肢,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全身症状轻。
特别警示:可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严重者会并发风疹脑炎,预后凶险。
猩红热病因: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症状特点:发热第二天出疹,疹子呈红色针尖状,遍及全身皮肤,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压之退色,可见明显指压印。
在皮肤褶皱纹处皮疹特别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样褶痕(称为“帕氏线”),在口唇周围却有一层苍白圈。
皮疹持续3~5天退疹,一周后全身大片脱皮。
特别警示:高热,中毒症状重,可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舌苔上有一粒粒小隆起,医学上称为杨梅舌。
1%~2%患儿在1~3周后可发生急性肾炎,0%~3%可发生风湿热。
麻疹病因: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特点:发热第四天出疹,皮疹先呈玫瑰色斑丘疹,继而加深呈暗红色,可融合成片,压之退色,疹与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无痒感。
皮疹自头面部至颈至躯干至四肢,同一部位皮疹持续2~3天,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这是麻疹的特征之一。
特别警示:患儿出疹时体温增高,全身症状加重,常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可使结核病恶化,造成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教你如何看“疹”识病(图)
教你如何看“疹”识病(图)看“疹”识病患传染病的因有孩子常有一个共同点:皮肤冒出形形色色的疹子,谓之出疹性该病。
不同的传染病,其疹子的色泽、形态不一样,各有特点。
父母可以从疹子的特点大致判断分析出疾病的种类,为就医提供线索。
幼儿急疹——烧退疹出孩子烧退之时出疹,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鼻颊、膝下及脚掌等处一般没有),大小如粟粒,淡红似玫瑰(又称婴儿玫瑰疹),多在24小时之内出齐,持续1~2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孩子常突发高烧(体温高达39~40℃),食欲稍有减低,持续三五天后血糖骤降,精神即刻好转,疹子开始出现,即“烧退疹出”,此特点是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的最大区别。
处理要点:注意休息,多喂白开水或菜汤、果汁;高烧用物理方法(如温水擦浴)或药物(如扑热息痛)降温,烦躁或惊厥可酌用镇静剂;因其致病元凶为病毒,故抗生素无效。
手足口病——“手足口”出疹疹子通常“亮相”于手(手指右上角与指甲两侧)、足(四肢背面与脚跟边缘)及口腔(唇内侧、舌面、颊黏膜、齿龈处)等三个部位,“手足口”病由此得名。
初为红色斑点,持续24小时变为疱疹,疱疹内充满渗出液体,溃破后形成毛序溃疡,溃疡四周发红。
疹子数量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严重时可累及手掌、足底、肘部、膝部和臀部等处。
孩子常有轻度发烧,口腔及咽喉不适或酸痛。
疱疹破溃后症状加重,如不吃奶、流口水、哭闹、烦躁等。
经5~7天治疗可恢复。
个别孩子可能出现骨膜炎、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后果严重,需引起父母警惕。
处理要点:让孩子休息,多喂水;用消毒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皮肤不并使疱疹溃破,让其自然吸收干燥结痂;可选用靶向药物(如病毒灵、潘生丁)、维生素类等、解热镇痛剂,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制剂。
水痘——圆形水疱孩子发烧后24小时出疹,先发于前额,再向躯干、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布。
初为红色斑丘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形茄子水疱,周围红晕明显,水疱中央呈卵脐窝状。
几种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
疾病病因皮疹特点发热全身症状病毒性1、麻疹麻疹病毒红色斑丘疹,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发热3~4天,出疹期体温最高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有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2、急疹疱疹病毒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一般情况良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3、肠道疾病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颈部和枕后淋巴结肿大4、风疹、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
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皮疹。
皮疹一般持续1~4天消退,发热、出疹前1~2日,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5、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初次感染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
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
部分皮疹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发热1~2日即进入发疹期。
多数典型水痘患者皮疹不多,全身症状亦轻,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
重型者则皮疹密布全身,甚至累及内脏(如肺部),全身症状亦重,热度高,热程长。
成人水痘常属重型。
细菌性1、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咽峡炎、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称为化脓链球菌)痒感。
皮疹一般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先后开始消退,2~3天内退尽。
9℃左右,毒症状;2、败血症金葡菌及各种细菌皮肤及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或其他皮疹。
中医儿科学 传染病 几种疹病的鉴别诊断表
附)一
二幼儿急疹治疗原则-----解表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郁肌表-----银翘散(解表清热)
毒透肌肤---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清热生津)
三风疹治疗原则-----疏风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犯肺卫证----银翘散(疏风解表清热)
邪入气营-----透疹凉解汤(清气凉营解毒)
四猩红热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痧毒蕴于肺卫薰灼咽喉内伤血络外泄肌肤病机)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
(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毒炽气营----凉营清气汤。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疹后阴伤----沙参麦冬汤。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增补)五水痘清热解毒利湿原则。
邪伤肺卫----银翘散(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邪炽气营----清胃解毒汤(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重点记忆)病机是邪郁肺脾,于内湿相搏,外泄肌表。
幼儿急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刘芙蓉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2期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6-18月龄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
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
成人可携带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通过唾液将病毒传播给宝宝。
1.发病急,突然出现高烧,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甚至更高。
部分宝宝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一般在3-5天不等。
此后,宝宝的体温骤降或逐渐降至正常。
少部分宝宝可能高热时发生惊厥。
2.宝宝的年龄,绝大多数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3月龄以下的少见。
3.从精神状态的情况看,即便有高烧,多数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少部分宝宝会出现烦躁、食欲下降、轻微腹泻、轻微咳嗽等,检查常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4.从皮疹来看,发热3-5天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为躯干部红色的皮疹(直径2-5毫米),随后扩散到颈面部和肢体,按压褪色,皮疹持续1-2天后消退,皮疹消退后没有色素沉着或脱眉。
幼儿急疹的诊断一般是回顾性的臨床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进一步确诊呢?1.血常规。
幼儿急疹患儿血常规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相对增多。
血常规检查简单方便,可以协助幼儿急疹的诊断。
2.血生化。
反复高热时可以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部分可能发生肝功能及心肌酶轻微损害。
3.病毒抗原检测。
检测外周血、唾液或病变组织中病毒抗原,可早期快速帮助诊断。
4.病毒抗体检测。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的IgM和IgG抗体,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升高,说明感染存在。
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
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较长时间。
5.病毒核酸检测。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述; 特异性皮疹常常是某种感染病的特征之一,近年来由于疫苗预防接种的普及,传统发疹性感染病明显减少,很少引起流行,临床上见到的发疹性感染病多是散发病例,且皮疹常常不典型,对论断带来一定的难度。
临床引起皮疹的疾病颇多。
常见于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伤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亦可见于风疹、幼儿急疹、药疹等。
各种疾病的皮疹都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正确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但是,皮疹在每个患者身上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又不尽相同,所以临床医师应该掌握发疹性疾病的时间、季节、规律和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治。
现就围绕常见的各种感染病皮疹的形态特点、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确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一、皮疹的定义及感染病常见皮疹的种类、形态特点皮疹(rash)是由病原体或其毒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皮肤、粘膜的损害,使得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或出血所致。
见于体表的叫外疹(exanthem),见于体内如口腔粘膜的叫内疹(enanthem)。
常见皮疹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淤点、淤斑、荨麻疹疱疹、红斑疹等。
—些感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因此,对皮疹的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及出疹顺序、演变、持续时间及退疹情况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斑疹; 表现为局限性的皮肤发红,压之退色,不隆起也不凹陷,可视见而不可触之,直径多在lcm以内。
常可演变为丘疹.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皮乳头层,见于斑疹伤寒等.2.五疹;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坚实隆起,大多有皮肤炎症引起,也可由于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
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真皮上层,粟粒大小,形状多呈圆锥形,也有扁平或多角形。
顶端有小水疱者称疱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称脓丘疹。
3.斑丘疹; 为斑疹向丘疹发展的移行状态,为小片状红色充血疹,中间稍隆起,压之可退色,常相互融合,可见于麻疹等。
11种疹子的判断方法
11种疹子的判断方法哎呀,说起疹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话题。
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你来点轻松的料儿,咱们聊聊怎么判断这11种疹子。
首先,咱们得知道,疹子这东西,种类多得很,有的痒得你直挠,有的却像隐形的一样,不痛不痒。
但别急,我这就给你一一细说。
1. 荨麻疹:这家伙,一出现就是一大片,红红的,像蚊子叮过一样,有时候还会肿起来。
痒得你恨不得把皮都抓破。
2. 湿疹:湿疹呢,它喜欢在皮肤上搞破坏,弄得皮肤又红又肿,有时候还会渗出液体,看着就让人心疼。
3. 风疹:这个就比较温柔了,它来的快,去的也快,一般不痒,就是红红的一片,像被风吹过一样。
4. 猩红热:这个疹子,名字听着就吓人,其实它就是红得发紫,像被火烧过一样,但是不痒。
5. 麻疹:这个疹子,小时候可能都见过,红红的,一点一点的,像小星星一样,有时候会痒。
6. 水痘:这个大家都熟悉吧,小时候可能都得过,一个个小水泡,痒得你直挠,但是挠破了容易留疤。
7. 带状疱疹:这个疹子,像一条蛇一样,沿着神经走,又痛又痒,看着就吓人。
8. 玫瑰糠疹:这个疹子,名字听着挺美,但是它长得像玫瑰花瓣一样,红红的,有时候会痒。
9. 手足口病:这个疹子,一般小孩儿容易得,手上脚上嘴巴里都有,红红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10. 热疹:这个疹子,夏天最容易得,热得皮肤上都是小疹子,痒得你直挠。
11. 药物疹:这个疹子,是因为吃了药过敏,皮肤上会出现红斑,有时候会痒。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头大?别急,我教你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疹子的形状、颜色、痒不痒,还有出现的地方。
比如荨麻疹,它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湿疹就是又红又肿,风疹就是一闪而过。
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真的得了疹子,还是得找医生,别自己瞎折腾。
毕竟,健康最重要,不是吗?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我的这些小知识能帮到你,下次再聊!。
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 (二) 内七
? 出疹期 : 3-5 天 顺序:耳后发际 -额面-手脚心 (自上而下 ) 时间 : 3 天出齐 疹形 :1-4mm 、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 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症状 :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肺 罗音,颈淋巴结肿大,脾轻肿大
病毒直接损伤 /免疫性损伤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致死性慢性进行性脑退行性病变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内七
? 发病率百万分之一 ? 5-15岁起病 ? 智力和情绪改变,学习成绩忽然落后 ? 阵挛性肌肉抽搐 ? 晚期共济失调、昏迷、去大脑强直 ? 多在1-3年内死亡 ? 机制:病毒 M基因超突变 →病毒装配和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 (三) 内七
? 异型麻疹 (疫苗后再感染 —缺乏 F蛋白抗体)
前驱期短,常无柯氏斑 出疹期长, 逆行出疹、多型皮疹 并发症多(肺炎、肝炎、胸腔积液)
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
恢复期血凝抑制和补结抗体滴度显著升高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内七
? 肺炎:原发性 /继发性(细菌或腺病毒) ? 喉炎:原发性/继发性(细菌) ? 营养障碍 :营养不良性浮肿, VitA缺乏 ? 结核病恶化 ? 脑炎:病死率10-30%;20-40%后遗症;
幼儿急疹ppt课件
详细描述
幼儿急疹疫苗是一种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 Nhomakorabea可以有效降低幼儿急疹的发病率。 接种疫苗是预防幼儿急疹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预防二:日常防护措施
总结词
良好的日常防护措施可以降低幼儿急疹的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可能的 感染源。同时,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也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 疫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一:药物治疗
1 2 3
抗病毒药物
幼儿急疹由病毒引起,因此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 首选。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 如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
解热镇痛药
幼儿急疹会导致高热,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 基酚等。
抗生素
虽然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有时会继发细 菌感染,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抗生素进行治疗。
诊断方法一:临床表现
发热
突发高热,可达39-40℃以上, 持续3-5天。
皮疹
发热后2-3天,在躯干、臀部、四 肢出现红色斑丘疹,持续1-2天自 然消退。
伴随症状
发热期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 吐等症状,呼吸道症状轻微。
诊断方法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 增高。
病毒分离
从咽部、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 病毒。
治疗二:护理措施
休息
让孩子充分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 打扰。
补充水分
幼儿急疹会导致孩子出汗较多,家长应给孩子多 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高热持续时间、皮 疹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出疹性疾病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二)
出疹期: 3-5天 顺序:耳后发际-额面-手脚心(自上而下) 时间:3天出齐 疹形:1-4mm、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 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症状: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肺啰音; 颈淋巴结肿大,脾轻肿大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三)
恢复期:出疹3~5天后 按出疹顺序消退, 糠麸样脱屑,褐色色素沉着 全身情况好转
风疹
Rubella
(风疹病毒) 约1天或无 低热或无热 卡他症状轻 无 先面部,24h 内遍布全身 较小浅红色 斑丘疹 无 细小皮屑/无 无 白细胞多↓出 疹期淋巴细 胞较多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溶血性链球菌) 约1 天 常见高热 咽痛明显 无 先颈胸部,2~3d 遍布全身, 口周苍白圈 皮肤充血上鲜红 斑点疹 无 大片脱皮 有 白细胞总数和中 性粒细胞明显↑
隔离传染源: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肺炎10天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丙球3d内防病, 6d内减轻症状)
治疗 (treatment)
护理、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对症处理:切忌退热过猛 中医药治疗 并发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体外抗麻疹病毒 免疫抑制者可试用
色沉着 脱屑 杨梅舌 血象
其他出疹病
鉴别要点
常无前驱期症状,突起高热,热退疹出 夏季多见,前驱期较短,皮疹在较短时 间内出齐但不如麻疹密集 咽扁桃体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显著,伴 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和异型淋 巴细胞明显增多 球结膜充血,但卡他症状不显,一过性 颈部淋巴结肿大≥ 1.5cm,指趾端硬性 水肿和脱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 粒细胞数增高 有相关药物使用史,皮疹伴瘙痒明显 一般无眼结合膜炎和明显卡他征,血清 特异性IgM检查有助鉴别
幼儿急疹诊断标准
幼儿急疹如患儿在1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突然发热,精神、食欲好,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肿大,咽部症状轻,有前囟饱满,但无神经系统体征,白细胞总数偏低,以淋巴细胞增高,即使没有出疹,亦应考虑幼儿急疹。
人HHV – 6(疱疹病毒6型)在早期即可引起肺部改变,其原因可能:①人疱疹病毒6 型直接所致;②婴幼儿期气管、支气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③此年龄阶段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幼儿急疹早期诊断:①突发高热T > 39℃(肛温) ,并且生后首次发热为主,虽高热,精神状态良好;②月龄4~21个月,尤其6~9个月高发;③发热早期体检可发现咽峡部对称性淋巴组织增生(对称性突起) ,对称性小疱疹或小溃疡、咽峡部及软腭上少量斑丘疹等任一体征;发热后期可在耳后,颈后、枕骨下触及肿大淋巴结;④辅助检查,发热第2天白细胞数降低(2. 5~4. 0) ×109 /L,以淋巴细胞为主;⑤伴随症状少且轻;⑥鉴别诊断: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及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前者突发高热少,常伴有咳嗽、流涕、鼻塞、精神差,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不规则:后者多为柯萨奇病毒所致,好发年龄1~7岁,夏秋季多见,咽峡部疱疹明显,吞咽时疼痛,拒食流涎,局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
若具备以上6条,发热尚未出疹者,应考虑ES感染,若热退疹出,则可确诊。
①发病主要在春季或冬春、春夏季节转换时,年龄在18 个月内,尤其是3~8 个月,骤起高热,持续2~3 d 不退,精神、食欲等一般情况好。
②咽峡部对称性小溃疡和斑丘疹是ES 的一个早期体征,发热后期可在耳后、颈后、枕骨下触及肿大淋巴结,前囟隆起,患儿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③辅助检查:发热早期白细胞数升高,中性为主,2 d 后白细胞数下降,以淋巴细胞为主。
④排除上感和疱疹性咽峡炎等发热性疾病。
前者突然发高热者少,咽部充血较明显。
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急疹,又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皮
肤发红、起疹、瘙痒等。
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下面就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急疹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发红、局部肿胀、皮疹呈现红
色斑块或丘疹、瘙痒等。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小时内发生,对患者
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
另外,急疹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发热、头痛、喉咙肿痛等。
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及
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
其次,急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
抗组胺
药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皮肤红肿,而皮质类固醇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对于严重的急疹症状,医生还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
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非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
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搔抓等。
这些措施有
助于减轻症状,加快康复。
总的来说,急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皮肤
发红、起疹、瘙痒等。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见发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分类
一、按发病原因 1.病毒性: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传染性红斑、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 2.细菌性:猩红热、金葡菌感染(ssss) 3.变态反应性:发疹性药疹、泛发性湿疹皮炎 4.二期梅毒疹 二、按皮疹特点 1.麻疹样:疹间有正常皮肤 2.猩红热样:弥漫性红斑 3.玫瑰疹样:黄红色斑丘疹,较稀疏
足底,2~5日出齐。 特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皮疹压
之褪色, 疹间皮肤正常,疹数增多融合呈暗红色 , 少数呈出血性皮疹。皮疹褪后有无色素沉着和脱屑 可以协助诊断 发疹期:全身毒血症状加重,体温达40℃,眼部及呼吸道 症状加剧, 颈部淋巴结及肝脾都可能增大 恢复期:出疹后3-5天开始消退,有色素沉着和糠状脱屑
无皮疹, 1天内布满全身。淡红色斑丘疹,皮疹较稀疏。 常有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 1-3日内消退,常在下肢发疹时面部皮疹已消退
风疹
• 初期:白细胞数降低,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减少,约 出疹5日后,淋巴细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增多,
• 难以诊断时,检测风疹抗体(IgM)可确诊 • 并发症少见 • 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和胎
• 主要与面部丹毒相鉴别 -单侧发病 -具有急性炎症明显的红肿热痛
猩红热
• 病原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潜伏期:典型病例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
全身弥漫性红疹(疹后脱屑)三大临床特征 • 皮损特点:猩红热样皮疹、口周苍白圈、帕氏线、草霉舌(早
期)、杨梅舌(晚期); • 全身症状:可轻可重,发热第二天发疹; • 实验室检查:WBC↑,N%↑,咽部分泌物检查; • 治疗:青霉素(有特效)。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Toxic shock syndrome, TSS)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非抗生素诱发的传单皮疹在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更常见 (18-34%), 但在成人中相 对少见(小于15%),皮疹可 表现为弥漫性斑丘疹、荨麻 疹、瘀点-紫癜、结节性红斑。
• 多在发热期出现,以躯干部为著,要密切注意眼球结膜充 血,口唇皲裂、杨莓舌表现及手足症状、淋巴结肿大等表 现
药疹
•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 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出疹前有明确 用药史,注意常见易引发皮疹药物使用情况。
• 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又称巨大荨麻疹),多行性红斑,紫癜、水疱等多种形式 ,重症可有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疹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 解等。
鉴别要点
• 皮疹通常在发热24小时之内出现 ;首发于头面部,随后至躯干, 逐渐扩展至四肢,末端稀少,呈 向心性分布;
• 皮疹瘙痒明显,且全身会有红色 丘疹,并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 疹子不会生长到头皮黏膜处及口 腔内、甚至是生殖器上,但是水 痘,这些地方则会有皮疹的发生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最为常见为 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 皮疹为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
川崎病
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中、小动脉 炎。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合膜 、口腔粘膜充血,手足红斑、硬性 水肿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综合征,冠 状动脉损害在未经治疗的患儿中发 生率为15%~25%。本病多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6个月以下少见,男 多于女。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教你分辨急疹、湿疹、风疹、麻疹和水痘!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教你分辨急疹、湿疹、风疹、麻疹和水痘!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症状有: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
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2、幼儿急疹会传染吗?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
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
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所以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
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
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3、幼儿急疹及其护理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
几种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
汗、体温波动幅度大,
脉搏快速,头痛、全身痛等中毒症状明显;严重者可出现神志障碍、谵妄、昏迷及休
克。肝、脾常肿大,部分患者可发生黄
疽。
皮肤病1、湿疹
急性湿疹 为多数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尚有明显
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境界不
3、肠道疾病
埃 可 病 毒、柯萨奇病毒
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
疱样皮疹
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
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颈部和枕后
淋巴结肿大
4、风疹、
风疹病毒(rubell a virus)、,
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 、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 疹、或丘疹,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躯 干、背部皮疹密
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
状。
病程中可有腹痛或累及关节或肾脏。
2、川崎病
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发热、临床常以高
热(39℃以
上)为最初表现,热程在5天以
上,
少数可产生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扩张,严重的产生动脉瘤迁
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
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
痂。部分皮疹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
该病待征之一
发热1~2日即进入发疹期。
多数典型水痘患者皮疹不多, 全身症状亦轻,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重型者则皮疹密布全身,甚至累及内脏(如肺
部),全身症状亦重,热度高,热程
延数年。
其他、IT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急诊症状及鉴别诊断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临床常见急诊症状及鉴别诊断(一)头痛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在类似症状发生时,必须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如,当不同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儿童要考虑呼吸道异物、支气管哮喘和先天性心脏病;老年人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和肿瘤等;孕妇要考虑羊水栓塞。
头痛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即眉弓以上至枕下部为止范围内的疼痛。
一、诊断(一)、病史询问要点1.发病年龄:典型偏头痛一般发生在青春期;丛集性头痛多发生在30~50岁;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性头痛和高血压性头痛,往往年龄偏大。
2.起病缓急:起病急骤,头痛剧烈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三叉神经痛、急性闭角性青光眼、中暑、颅脑外伤、脑出血等。
慢性反复性头痛,考虑血管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高血压所致头痛。
慢性进展性头痛是颅内肿瘤、结核性脑膜炎的特征;长期慢性头痛,多见于神经衰弱、鼻窦炎、屈光不正和脑外伤后遗症。
3.头痛部位:额部疼痛多见于鼻窦炎、颅内高压、幕上占位病变、热性疾病;顶部疼痛考虑神经衰弱;枕部疼痛考虑幕下病变,枕大神经痛;一侧颞部搏动性头痛见于偏头痛;眼眶上部疼痛考虑闭角性青光眼;颈部疼痛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头疼痛见于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
4.头痛性质:搏动性头痛见于血管性头痛、偏头痛、高热等;钝痛多见于肿瘤、发热等;胀痛见于颅内压增高、血管性头痛;压迫痛是肌收缩性头痛特征;电击样头痛,多见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疼痛性质不定,变化较多,考虑神经衰弱。
5.头痛发生时间:晨起时疼痛加重见于鼻窦炎、颅内压增高等;午后疼痛加重,见于鼻窦炎、颅内高压等;夜间发生疼痛见于丛集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阅读时加重见于屈光不正,月经期间发病见于偏头痛。
6.加重、减轻或诱发头痛因素:咳嗽、打喷嚏、摇头、排便使头痛加重,见于颅内压增高、偏头痛等;吞咽、讲话时疼痛考虑舌咽神经痛;精神紧张、劳累后发生,多见于神经衰弱、肌收缩性头痛、高血压等;颈部运动时疼痛加剧,考虑颈肌急性炎症;直立时可缓解者见于丛集性头痛,麦角胺可缓解者见于偏头痛。
7.有无头部外伤史:急性头部外伤可见于急性头痛,可伴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如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亦可出现慢性头痛而无肯定的体征。
8.是否有伴随症状:伴喷射性呕吐,多见于颅内高压;伴高热,多见于各种严重感染、中暑;伴眩晕,多见于内耳及小脑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伴惊厥见于高热、癫痫。
伴精神症状者考虑脑炎。
伴神志障碍者,多见于高热、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等。
(二)体格检查除全面体格检查外,应注意:1. 头部检查:注意有无颅骨内陷,头皮血肿及局部压痛。
头面部各鼻窦投射区是否有压痛及颞部是否有压痛,从而判断有无脑外伤、鼻窦炎及颞动脉炎。
2. 眼部检查:注意视力、眼压是否正常,有无角膜炎、结膜炎,观察眼底视乳头情况,眼球是否突出,有无压痛,以判断有无眼源性头痛。
3. 面部检查:是否充血,面部充血见于酒精中毒、高热、脑卒中、CO2潴留;唇色绯红,见于CO中毒。
4. 神经系统体征:是否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视力突然下降,考虑视神经炎所致的头痛,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或脑神经麻痹,提示颅内病变。
脑膜刺激征阳性者,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膜炎等。
一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可能为动脉瘤。
逐渐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者,考虑颅内肿瘤。
突发精神症状伴肢体抽搐,要考虑脑炎的可能。
意识障碍者多见于高热、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等。
5. 血压是否升高,血压升高者考虑高血压病或颅内压增高等。
(三)、辅助检查1. 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等。
2. 头颅 X线检查:包括头颅平片、鼻窦片、颈椎片、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
3. 头颅CT、MRI。
4. 脑核素检查、脑电图。
5. 必要时作脑脊液、血、尿、呕吐物、毒物检测。
二、鉴别诊断头痛要区别是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是指有明确病因,且往往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一组头痛,主要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及眼、耳鼻科疾病。
而无明确病因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称为原发性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精神性头痛等。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或呼吸急促,并出现呼吸用力,呼吸肌与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都发生变化。
一、诊断(一)、病史询问要点1. 年龄与性别:儿童要考虑呼吸道异物、支气管哮喘和先天性心脏病;老年人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和肿瘤等;孕妇要考虑羊水栓塞。
2. 发病缓急,以往有无类似发作,与季节、体力活动有无关系。
呼吸困难发生较急的有肺水肿、肺不张、呼吸系统急性感染、迅速增长的大量胸腔积液;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者有呼吸道异物、高压性自发性气胸、大块肺梗死以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劳动后呼吸困难常是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严重时表现为端坐呼吸。
3. 诱发因素:劳动或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常是心衰的早期表现;剧烈咳嗽后出现伴胸痛,应警惕气胸;长期卧床、手术后、持续性心房纤颤者突然出现胸痛伴气急、呼吸困难要注意肺栓塞或肺梗死;精神刺激后要考虑癔症;吸入有害、有毒气体及过多、过快输血或输液要考虑急性肺水肿。
4. 伴随症状:有无咽痛、咳嗽、咯血、咳痰、胸痛、发热等。
伴发热咳嗽考虑为支气管肺脏疾病;咳铁锈色痰为肺炎;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考虑肺水肿;伴有胸痛考虑肺炎、气胸、胸膜炎、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咯血考虑肺梗死、肺脓肿、肺癌等;伴神经系统症状应注意脑部疾病。
5. 既往相关病史。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常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积液等也可引起呼吸困难;糖尿病或尿毒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是呼吸困难的重要原因;严重感染、创伤、胃内容物误吸、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要警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颅脑疾病如脑炎、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等均可出现呼吸困难。
6. 工作环境有无粉尘,有无接触化学毒物等。
(二)、体格检查1. 患者体位、神态及精神状态。
端坐呼吸见于左心衰、重症支气管哮喘;患侧卧位,常见于胸腔积液;惊恐躁动,见于肺水肿;扪胸,痛苦表情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重度一氧化碳或氰化物中毒、重度酸中毒或肺性脑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 颈静脉有无怒张,胸廓外形及扩张情况,注意有无胸廓畸形、不对称或胸壁压痛。
咽喉部有无脓肿、水肿或肿瘤等。
3. 皮肤黏膜有无皮下气肿和贫血貌。
4. 呼出气体有无特殊的气味。
如呼出气为烂苹果味要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 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变化,有无三凹征。
呼吸深大,见于糖尿病或尿毒症酸中毒;呼吸表浅,见于肺气肿、呼吸肌麻痹或镇静剂过量;潮式呼吸见于脑动脉硬化或颅内压增高。
6. 有无肺部及胸膜病变的体征。
有无胸腹矛盾运动或两侧呼吸运动不对称,有无叩诊浊音或鼓音,有无干湿罗音,有无异常呼吸音。
7. 有无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的体征。
注意有无心界扩大、心音异常和病理性杂音等。
8. 有无大量腹水、有无脱水征。
9. 有无发绀、杵状指及下肢水肿。
(三)、辅助检查一般常规检查应作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
其他应根据病情选作的检查包括:1. 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查血糖、尿酮体及二氧化碳结合力。
2. 疑尿毒症查血尿素氮、肌酐。
3. 疑心肌梗死查心肌酶谱、心电图。
4.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支气管、肺段及亚肺段的支气管病变。
5. 其他检查还包括超声心动图、肺血管造影及肺放射性核素扫描。
二、鉴别诊断(一)、根据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鉴别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为呼吸频率加快,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发热等;每分钟呼吸频率在10次以下为呼吸频率减慢,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见于麻醉、颅内压增高、尿毒症、肝昏迷等。
深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变浅见于肺气肿、呼吸肌麻痹及镇静剂过量等。
常见节律是潮式呼吸或Cheyne-Stokes呼吸,见于颅内压增高、心衰、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等。
(二)、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中枢性及精神性呼吸困难的鉴别吸气性呼吸困难,病变在上呼吸道,为各种原因引起梗阻所致,可见三凹征。
常见于喉头水肿、异物、白喉、喉癌等;呼气性呼吸困难,病变部位在小支气管,因水肿、痉挛、狭窄所致,常见于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混合性是指吸气呼气均感困难,常见于大面积肺炎、大量胸水、腹水、胸膜炎、肋骨骨折等。
中枢性呼吸困难为呼吸节律的改变;精神性呼吸困难表现为浅而快的呼吸,因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血Ca2+降低而出现手足抽搐。
胸痛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病变所致。
因痛阈个体差异大,故胸痛的程度与原发性疾病的病情轻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一、诊断(一)、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1. 发病年龄:青少年发病,多见于流行性胸痛、心肌炎。
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胸膜炎、肺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等。
中老年发病,多见于冠心病、肺癌、主动脉夹层、胸膜间皮瘤等。
2. 疼痛发生部位:心前区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夹层主动脉瘤;胸骨后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食管疾病、纵隔疾病等;一侧胸痛,多见于肺炎、胸膜炎、肺癌、气胸、膈下脓肿;后背痛,见于脊柱疾病、夹层动脉瘤、胆囊炎;放射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
3. 疼痛性质:持续性痛,多见于炎症性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炎、组织缺血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阵发性发作性疼痛,多见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刀割样、针刺样剧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夹层动脉瘤、肋骨骨折及胸部皮肤、肌肉损伤和食管破裂;胀痛,多见于胸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炎、心包积液、气胸;闷痛,见于心肌炎、心包炎、心绞痛、肺癌;酸痛,见于肌痛或骨痛;压榨样疼痛,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
4. 发病缓急:骤然起病,多见于夹层动脉瘤、气胸、胸外伤等;突然起病,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梗死、食管破裂;慢性起病,多见于肺炎、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肺癌。
5. 发病诱因及缓解因素:与劳累、饮食、情绪活动有关,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咳嗽、深呼吸有关,多见于胸膜疾病、胸部肌肉及肋骨疾病;吞咽诱发多见于食管及纵隔疾病;运动后减轻,多见于心脏神经症;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减轻者,见于心绞痛;转动身体疼痛加剧者,见于脊神经后根疾病所致。
6. 伴随症状:伴发热,多见于炎症病变或组织坏死性病变,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等;伴咳嗽,多见于胸膜及肺部疾病;伴咯血,多见于肺炎、肺癌、肺梗死;伴吞咽困难,多见于食管、纵隔疾病;伴反酸、烧心,见于反流性食管炎;伴低血压或休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梗死、急性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自发性食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