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的以人为本

合集下载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意义重大。这里对此作些哲学层面的思考。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唯物史观明确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亦即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其次,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角度把社会进步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上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在这种原始的社会关系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像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但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从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并认为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性相联系。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某种全面性的时候,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论文(2)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论文(2)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论文(2)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论文篇二小议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摘要: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体现了哲学的价值论,决定了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内涵入手,进而分析以人为本的哲学观,从而制定树立科学人本理念、找准人本切入点等落实措施,为以人为本教育哲学观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哲学观;个体平等;教育服务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58-03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内涵“以人为本”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向,“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中的根本任务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它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治国策略,是政治执政的指南针,它强调了个体平等,确定了人与其他事物,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哲学观是对精神的追求,在教育中不仅要注重传授某类自然科学知识,重视物的价值取向,注重可量化的物质财富的积累,课程体系从以人为本出发,形成科学的教育哲学观,还要重视学生的精神变化,从根本上改进教育,用精神力量去感化,提供哲学基础,实施推动力,给予教育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1.强调个体平等。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决定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从深层次来说,强调了个体的平等,确立了人类的地位和优势,逐渐强调了个体价值及人身地位,注重个体的相对自由,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价值。

它还体现了个体价值的多元化,个体的个性差异以及个体所需的利益多样化,肯定了个体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强调了个体应拥有的各项权利,确立人人平等的教育哲学观。

人的存在才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还取决于人文关怀和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也是在教育中所要体现的,如此才能让文明得到更有效的扩展。

2.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

论以人为本的深刻哲学意蕴

论以人为本的深刻哲学意蕴

论以人为本的深刻哲学意蕴
“以人为本”这一哲学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倡导人们将以人的
境地放在最前,就是以人的利益为重,使他们得到最大的福祉。

这种
以关注和关爱人的挹注为本心,可以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各个
领域,赋予他们特定的意义。

首先,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人们应当
重视自然,维护公共资源和环境。

其次,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把人的自我实现放在首位,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最后,在经
济社会发展中应当以公平、合理为诉求,促进真正的人人平等。

因此,“以人为本”是一个伟大的观念,它让我们明白:假如每一个人的利
益得到妥善保障,就可以实现所有事物的统一和最大程度的实现,使
人和社会福祉得到实质改善、提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作者:管大伟来源:《世界家苑》2019年第04期摘要: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又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

但是想要研究好,新的思想,我们也必须正本清源,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再思考,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视域下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社会观,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将人类社会的本质看作是实践的,将社会看作是活的有机体,并且把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作为自身的理论诉求,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本质,其中蕴含的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哲学视域;“以人为本”社会哲学,顾名思义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从最一般最根本的意义上解答社会生活问题。

在哲学史的演进中,哲学关注社会问题虽然古已有之,但社会哲学的兴起则是西方近代资本文明的发展成果。

在近代以前,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指向外在自然界,关于自然的认识乃是哲学思考的主流。

只有当社会与个人分离开来,作为一种在人之外的独立存在,人们才会转移视线,把社会当作考量的目标。

资产阶级在建立和推广商品经济的同时,也建构了商品经济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生活形式——“市民社会”,标志着人类“社会”发育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物。

只是在这个时候,社会哲学才应运而生。

现实的人是凭借自身的感性活动而自我创生的,但人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不可避免地面对别人的自我生成过程,和他人打交道,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即社会关系。

作为经典社会理论,马克思学说关注的不只是始于1500年的那种编年史意义上的欧洲现代社会,而是发生在19世纪德国及西欧“先进国家”的那种现代性机制基本形成、但又面临日益激化的资本主义矛盾的“现存社会” ,包括工业、市场经济、私有制等,具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即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构成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同时也呈现了个人主义与各种形式的共同体主义的紧张与对立,而在19世纪以后,则集中表现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冲突和矛盾,并成为现代性的突出表征。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篇一“以人为本”理论的哲学内涵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基础;人本主义从哲学上讲,“以人为本”是一个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都能接受的概念。

仅凭这个概念,人们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所以,打出“以人为本”旗号的并不都是唯物主义者。

“以人为本”原则的提出,既有其古典哲学的根基,又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点。

一、“以人为本”提法的来源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上帝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

在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费尔巴哈第一次提出“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并创立了自己的人本学。

其本质特征是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

根植于这一哲学思潮的“以人为本”的提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人本主义关于人和社会问题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简单概括。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人论方面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在世界观上,坚持人是世界的尺度;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在方法论上,主张从先验的人性出发考察社会和历史;在价值观上,强调个人本位。

历史地看,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实现了从“以皇权为本”“以神权为本”“以物为本” 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作者:王越来源:《卷宗》2015年第12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并始终存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以人为本”就是说人是现实世界、价值以及历史之本,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

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将人的主体性回归到人的身上,明确了人世界的根本和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以人为本”就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进行分析。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性质,是与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的自觉能动性。

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以人为本”有助于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以及国家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的认识1、人是实践中的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马克思认为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历史条件下的有社会关系的人,如果人没有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形成社会关系,也不能出现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

作为实践的主体,人直接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人们改造世界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将客体作为对人类有用的物体。

其实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内在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并且有促进社会发展以及阻碍社会发展的主体之分。

人的主体性在走向自由实践的过程中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实践的客观尺度与主观尺度相结合才能够做出“必须做什么”的选择[1]。

实践的过程和产物直接将人的本质力量呈现出来,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需要借助感性对象以及现实才能够将自己的生命展示出来,人的本质其实也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是价值主体马克思将现实世界之本作为是人,认为人就是人的世界,是国家和社会,明确了人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主体,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是价值的主体和根本。

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之我见

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之我见

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之我见舒远招要谈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不能不谈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因为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哲学所固有的理念。

西方哲学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传统,因此,以人为本也很自然地构成西方哲学中一个影响深远的核心理念之一。

从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直到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思潮,最后到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本理念始终在起着支配作用。

可以从人、神、自然三者相互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以人为本这一理念。

以人为本,在西方哲学中主要是与以神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相对立的。

人、神、自然,在西方哲学中始终三足鼎立,于是人本主义始终与宗教神学中的神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相抗衡、相对立。

具体来说,古希腊以普罗泰哥拉等智者和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哲学家,首先是在反叛早期自然哲学或各种自然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人本思想的。

对他们来说,不论是把水(泰勒斯)、气(阿那克西米尼)、火(赫拉克利特)、土(恩培多克勒同时把水气火土作为构成万物的四重“根”)、种子(阿那克萨哥拉)、原子(德谟克利特)等物质性的东西作为万物的本原,还是把数(毕达哥拉斯)、心智(阿那克萨哥拉)、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等作为本原,也不论是断定事物的流变即断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还是宣扬存在是唯一的、不动的(巴门尼德),早期自然哲学都是从人之外的自然出发去考察本原,因而实际上都遵循自然主义的思路。

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来说,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有的哲学家侧重于探究自然事物的质料,有些哲学家则侧重于把握自然事物的形式;与此相应,有些哲学家更多地在追究事物生成的动力因,而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试图揭示自然事物的目的因。

因此,自然哲学家内部虽然有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初步分化和对立,但他们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思路是一致的。

他们尽管意识到个体事物与事物的一般本质(形式)需要人的感觉或思维去把握,但没有明确地把人置于本体地位。

哲学视野的以人为本

哲学视野的以人为本

哲学视野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制定和实践其他一切政策的基点,在正确界定以人为本的概念后把以人为本和以人类为中心、以个人为本和以物质为本(忽视价值存在)等错误观点区分开来,在超越主客二体截然对立的基础上实现对以人为本的深层体悟:以人为本就是以天人合一的和谐人为本。

标签:以人为本;主客对立;天人合一近年来,以人为本思想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之后,其理论更是成为热点,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的相关理论问题,辩明以人为本还存在的诸多认识误区,笔者认为只有超越主客二分才能深层体悟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的界定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怎么样理解“人”,一是怎样理解“本”。

对于“人”和“本”不同的理解,得到的以人为本的答案就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冲突。

(一)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何谓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单就哲学而言,由于哲学家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人是神的创造物;人是自然的人;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

因此,以人为本也就不能偏费任何一方。

(二)以人为本的本的理解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之本只能是价值论意义上的本,而不可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人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质,世界对于人而言是先在的和自足的。

以人为本的本只能是价值之本,也就是把人的价值当成人类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用回答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是“物本论向人本的转换”[1],然笔者认为,只能从价值体认上理解这种转换,否则将会有失偏颇,还有学者提出本应该理解为“终极意义上的本”,“历史意义上的本”[2]等不尽相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不管提法如何不同,坚持价值意义的视角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就是从价值论角度坚持人的利益为根本,这种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统一,个体人和人类的人、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统一,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则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相统一的人,简言之,就将人的全部和全部的人的正当利益,即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根基和轴心。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是指将人作为哲学思考的核心,并将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利,并认为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理念,他认为人是"万物之王",并赋予人类独特的尊严和权利。

这种思想后来被许多哲学家所发扬,并成为了西方哲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当今世界,"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也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认为是道德和哲学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被用来促进人权的尊严和平等,并作为制定政策和法律的重要原则。

“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解读

“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解读

“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解读[摘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这是对社会发展观作出的新的本质规定,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从四个方面深刻的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哲学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想问题,办事情的指南,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只有把科学发展观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把握才能解决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这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以人为本”是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离开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对“人民”的理解就可能陷于抽象化。

讲“以人为本”一定要尊重具体的每个个体的生命、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个个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权利。

“人民群众”是一个“具体的抽象”,它是由无数具体的个人组成的。

这两方面的含义应当是统一的。

“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它其中的人本观是对传统哲学观点的批判和发展。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成果,以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从现实的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科学地建立了唯物史观的人本观。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这是对社会发展观作出的新的本质规定,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

一、“以人为本”科学概括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恩格斯在说明社会活动与自然活动本质区别时指出:“社会发展史确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

哲学视角下的“以人为本”观

哲学视角下的“以人为本”观

人 民群众不仅为思想家 、 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 了 科
物质前提 , 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而且还对这些原料作 了初步 的加工 , 甚至直接创造 出精神财 富的珍 品。人 民群众是变革 社会制度的决定 力量 。人 民群众是_ 会革命 的主体 , } 十 一切真 正 的革命运动 , 实质上都是人 民群众 自己去摧毁那些腐朽的
属性 , 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 。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 因而人性也 是具体的。人在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
学者认为指 中国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我们现阶段提
性 , 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 的统一 。同时 , 具体 人性 的
具体性也表现为人性的历史性 。 于不 同历史形 态的社会关 处 系中的人具有不 同的具体 的人性 。
内涵 。
去考察人性 , 陷入 了对人性的抽象理解 。唯心主义把 人归结 为抽象的精神性 ,旧唯物主义则把人理解为感性 的存在物 , 把人看成 自然存在物 , 把人性 归结 为单纯 的 自然性 。他们 的 共同点是都只抓住人性 的某个面并将其绝对化 、 抽象 化。马
克 思 主 义哲 学 从 社 会 实 践 的 观 点 出 发 , 体 地 历 史 地 说 明 了 具 人性 的真 实 内 涵 。人 在 自己 的社 会 或社 会 关 系 中表 现 出来 的
以人 为 本 作 为 科 学 发展 观 的本 质 和核 心 , 是 马 克 思 主 既
二 、 以人为 本” 内涵 “ 的
从 马克思 主义唯物史观 出发 , 自觉地意识 到人 民是创造 世界历史 的动力, 人民是历史 发展 的主体。实现好 、 护好 、 维
发 展 好 最 广 大人 民 群 众 的根 本 利 益 是 我 们 一 切 工 作 的 最 高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以人为本》是20世纪中叶哲学家马克思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以人的需求为中心。

马克思认为,只有从人本质上来发展和实现人的社会功能,才能达到和谐社会、美满人生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人的利益应该放在首位,应该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高准则。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的发展应该优先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应该优先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应该优先于政治的发展。

通过以人为本的指导,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是一种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的哲学思想,它关注人的发展,认为只有以人本质上的发展为准则,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美满人生的目标。

它强调要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个人,要建立一个包容的社会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会,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探索人的发展潜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论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受到衷心的拥护。

那么,哲学又是什么态度?它是否接受“ 以人为本”呢?这个问题现在未必有一致的答案。

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人是智慧动物,从不满足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超越感觉经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层理解是人之为人的本性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把对世界之本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

马克思首先确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讨论这种世界之本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页)至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同上,第77页)。

所以,我们必须把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讨论的基点,去追寻什么是现实世界之本。

当我们把视角移向生活世界,人作为世界之本的意识就立即被召唤出来了。

人的生活世界包含三个层面,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它们无一不是人类实践和创造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5页)。

“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同上,第307页)。

所以人是自然界的奥秘所在,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价值、需求重塑了自然界,“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同上,第336页),只有人才是自然界的真正之本。

而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人的集合,社会之本无疑是人自身,因为人以生产实践而生存自立,而“人本身是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同上,第300页)。

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今中国发展的科学理念,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应该是我们始终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

因此,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和谐社会一、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扬弃西方人本主义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是针对神学和思辨哲学提出来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

当时的人本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认为理性、意志和爱是人的本质,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纪观。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

这种人本主义在摧毁封建主义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本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

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

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是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也就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只是思想家虚构的幻影,而不是现实的存在。

在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在于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理论的基础原则。

然而,“人”虽然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和最高对象,但他没有真正解决人的问题,没有科学阐明人的本质,更没有正确回答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扬弃了他狭隘的人本主义原则,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解读

“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解读

“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解读“以人为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理念,旨在强调人类的尊严、价值和权利。

这一理念强调人类是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来源,而其意义和价值并不是由其外部环境或通过一种超自然的存在来决定的。

相反,人的价值和意义源于其特有的个人和集体特征,其智力、情感、文化、道德和历史的背景等等都是决定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因素。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人的尊严与自由“以人为本”是哲学上的一种基本原则,即人的尊严和自由应当得到强调和尊重。

这种理念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实体,具有自己的主观性、自主性和跨文化性。

因此,人不应该被视为一种被动的、被支配的存在,而应被赋予充分的自由和尊重。

二、社会化和文化化的人与人的独立和自主性密切相关的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化和文化化的实体。

每个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都是其个性和价值的组成部分。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认为人类的多元文化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资源,而不仅仅是道德、伦理或政治的问题。

三、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以人为本”还强调了人类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每个人都可以发掘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智力潜力,这种潜力不仅可以使个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豪感,也可以为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四、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最后,“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也考虑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便发挥其潜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并实现自我实现的机会。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包括个人层面的理念,还包括社会层面的理念,即建设一个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充分尊重个体而不失公正与公平,以便实现每个人的潜力和价值。

以上是对“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的四个方面,这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理念的内在因素和实现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并非是固定的,它需要根据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不断地细化和发展。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范文大全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范文大全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范文大全第一篇:“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摘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哲学历史渊源,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之所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应该是我们始终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

因此,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思考;科学发展观;群众观点“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

本文拟就“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哲学上予以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涵义及其历史渊源什么是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1】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人【2】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命题标志着古希腊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原初的“自然”转向了人事。

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依据,在中国现阶段具有独特的内涵,与我党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的价值伦理和时代的发展相联系。

同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我国的社会生活和各项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标签:以人为本;唯物史观;管理1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又以唯物史观对人对历史的基本观点为哲学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把具体性的观点引进了人性论。

以往的许多人性论者大多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去考察人性,陷入了对人性的抽象理解。

唯心主义把人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性,旧唯物主义则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存在物,把人看成自然存在物,把人性归结为单纯的自然性。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只抓住人性的某个面并将其绝对化、抽象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具体地历史地说明了人性的真实内涵。

人在自己的社会或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因而人性也是具体的。

人在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具体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

同时。

人性的具体性也表现为人性的历史性。

处于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具有不同的具体的人性。

在人性的各种规定中,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即社会的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问题,指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民群众不仅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还对这些原料作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创造出精神财富的珍品。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2019-09-04哲学理论论文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摘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一、对“以人为本”中“人”的解读在哲学的领域中,对人的理解不同。

从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到费希特的“自我是主体”,到黑格尔的人是“自我意识等同”,再到费尔巴哈的“主体在人”,关于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贯穿了人类哲学历史。

但是旧唯物主义对人的理解只是用属性代替人的本性,因而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人”。

马克思通过对前人有关思想的理论创造后对人和人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以实践活动为其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活动生成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规定着不同时代以及不同阶层、阶级和社会集团的人,从而使人具有了现实性、时代性和历史性,形成了人的社会本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新哲学认为,人不仅仅是现实的人,而且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是历史活动主体的人。

在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劳动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的劳动劳动。

二、对“以人为本”中“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的“本”是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把现实的、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

马克思认为,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把人作为目的,把人类的解放作为归宿,不断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论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受到衷心的拥护。

那么,哲学又是什么态度?它是否接受“ 以人为本”呢?这个问题现在未必有一致的答案。

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人是智慧动物,从不满足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超越感觉经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层理解是人之为人的本性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把对世界之本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

马克思首先确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讨论这种世界之本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页)至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同上,第77页)。

所以,我们必须把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讨论的基点,去追寻什么是现实世界之本。

当我们把视角移向生活世界,人作为世界之本的意识就立即被召唤出来了。

人的生活世界包含三个层面,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它们无一不是人类实践和创造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5页)。

“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同上,第307页)。

所以人是自然界的奥秘所在,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价值、需求重塑了自然界,“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同上,第336页),只有人才是自然界的真正之本。

发展哲学视野下以人为本的主体透视

发展哲学视野下以人为本的主体透视

引导 ,更需 要广 大人 民群 众的 积极行 动 。可 以看 出 ,真正坚 持以人 为本 ,
员都 应该成 为 以人为本 的主体 ,都应
总结改革 开放 以来 的发展实 践 ,我党 提 出了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 展观 ,标 志 贯 彻实践 科学发 展观 ,主体不 能只是 现 自己的全面 、健 康的 自由的 发展 。 着马 克思主义 中国化向 前推进了一 大 党和政 府 ,必 须要有 社会各个 方面 、 这样 才能 保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 步 , 党的执政理 念前进 了一大步 。 我 各类主 体 、广大人 民群众的 的广泛 参 那么 ,以人为本具 体地 落实在社会 发 与 , 力形成 一个广 泛的 、强大 的 、 努 展 的实践之 中 ,应该 由哪些人 来作为 可持续的社会性 、综合性 主体结构 。
主体呢 ?

该 自觉维 护 自己的正 当权 益 , 自觉实
党 和 政 府 是 实 践 和 引 导 科 学 发
展 ,落实和执 行以人 为本科学 发展观
的领 导力量 ,是坚强 的领 导核 心 ,是

方面 ,党和政 府真正 地做 到以 把 以人为本 落到实处 的政治保 证 。这 人 为本 ,按 照以人 为本科学 发展 的要 点 没有任何 疑义 。没有任何 疑义 的 本 文 讨 论 的 以 人 为 本 的 主 体 问 题 ,是指谁来 以人 为本 ,由哪 些社会 求 来处理各 项社会 发展事 务 ,真 正尊 又一 个事实 是 ,在 以人为本 上 ,任何 力量 ,由 哪 些 人 来 执 行和 落实 以人 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 力量 ,任何 主体 ,包括党和政 府都 不 为本,由哪些社会势力来推行以人为 社 会发展 的主体 作用 ,真 正为 了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视野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制定和实践其他一切政策的基点,在正确界定以人为本的概念后把以人为本和以人类为中心、以个人为本和以物质为本(忽视价值存在)等错误观点区分开来,在超越主客二体截然对立的基础上实现对以人为本的深层体悟:以人为本就是以天人合一的和谐人为本。

标签:以人为本;主客对立;天人合一
近年来,以人为本思想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之后,其理论更是成为热点,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的相关理论问题,辩明以人为本还存在的诸多认识误区,笔者认为只有超越主客二分才能深层体悟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的界定
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怎么样理解“人”,一是怎样理解“本”。

对于“人”和“本”不同的理解,得到的以人为本的答案就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冲突。

(一)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
何谓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单就哲学而言,由于哲学家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人是神的创造物;人是自然的人;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

因此,以人为本也就不能偏费任何一方。

(二)以人为本的本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之本只能是价值论意义上的本,而不可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人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质,世界对于人而言是先在的和自足的。

以人为本的本只能是价值之本,也就是把人的价值当成人类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用回答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是“物本论向人本的转换”[1],然笔者认为,只能从价值体认上理解这种转换,否则将会有失偏颇,还有学者提出本应该理解为“终极意义上的本”,“历史意义上的本”[2]等不尽相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不管提法如何不同,坚持价值意义的视角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就是从价值论角度坚持人的利益为根本,这种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统一,个体人和人类的人、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统一,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则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相统一的人,简言之,就将人的全部和全
部的人的正当利益,即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根基和轴心。

二、对以人为本的认识误区
要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必须认清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以及如何实现本等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认识出现偏差则会走向歧误,如人类中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是这种错误的表现。

(一)极端个人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是割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片面地突出个人,凡事以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为中心的一种价值观和伦理原理,極端个人主义是把“世界万物(包括除自我以外的他人他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去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简言之,自我是目的,他物他人是手段”[3]。

这里要区分的是以人为本和以个人为本,以人为本之人是个体人和类的人的统一,作为类的人每个人都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否则将无法确保人类的和平共处及开拓发展,因而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统一起来,既不能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全体人民,又不能过分强调类人忽视个人的发展。

(二)人类中心主义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其实质就是:人类把自身的生命和理性视为世界上最高贵、最有价值的存在。

认为它们本身就是人类的内在价值拥有,它们的人类理应成为万物活动的目的和中心,拥有利用、统治、支配、奴役自然万物的天然权利,自然万物则只有服务于人类、满足人类需要的义务[4]。

这里要求我们区别的是以人为本和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中心论者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中心与边缘,但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逻辑起点和归宿的,而人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依托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以人为本必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和自然截然对立成目的和手段的错误思想。

这也就是王晓华所称的要实现伦理学的第二次根本转折,“从敬畏人类到敬畏万物”[5]。

综上所述,对以人为本的认识误区其实质正是在于没有正确定位人和本的问题。

三、在共生理念下深层体悟以人为本
如前文所述,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当落实到具体个人时就需要协调好自身和他人、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当落实到类的人时就需要协调好人和非人物、自然环境的生存与发展。

这种协调在西方传统的主客对立发展模式下是很难达成的,要真正的以人为本,就必须用共生的理念超越主客二体的对立,实现人
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生。

(一)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主客二分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客体)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其特征是外在性——人类中心主义[3]。

这是西方的思维传统,这种思维模式由来已久,发端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了笛卡尔的近代哲学明确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以主客二分式为哲学主导原则,这种哲学范式高扬人的主体性,这对于经历了漫长中世纪神权压迫的人类而言无疑是一种鼓舞。

然而实践证明主客二分推动的生产力提高并没有实现启蒙的承诺,而是相反。

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指导下的对自然的宰割,已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这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夺和互相敌视,而且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峙。

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深受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唯GDP马首是瞻,物质增长为本,以自然为征服对象,以他人实现目的之手段,从而引发严重的道德失范和环境问题。

这又反过来扼制人类生存质量提高甚至影响到人类生存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正是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不是对主客二体的摒弃而是辩证立场上的超越。

(二)共生理念下深层体悟以人为本
共生理念最先使用于生物学界(德国真菌学家安东·德巴里AntondeBary在1873年提出),然后在社会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今天我们是从哲学角度使用这一理念。

当前学术界提出的共生理念是对主客对立的克服和超越,所谓共生就是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多元并存,异类同生,互利共生的现象。

这种共生不只是人与自然还包括人与人之间多元并存[6]。

人只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不可能成为世界万物的霸主,因为“人类生命本身并不能够提供一种统驭世界的绝对力量。

另一方面,人类理性本身的有限性也不可能赋予人类以统驭整个自然界的无穷力量”[4]。

共生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把自己放在与他人他物(非人物和异己物)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截然对立,充分尊重他人他物,与他人他物和谐相处,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前提所在。

要正确认识和践行以人为本,就必须辩证认识主客关系(即人类同自然,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必须明确主客体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主体的存在一定是依赖于客体的存在和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基础是对以往不合理发展的反思,是对
主客二体的超越,是向真正天人合一境界的迈进。

在厘清了以人为本中主客关系后,以人为本就与共生理念下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并存血脉相通了,以人为本就是共生理念下以超越主客对立基础上天人合一的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2004,(5).
[2]马闯王,成光.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J].现代农业,2008,(5).
[3]张世英.哲学导论(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4]王苏.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分析及其评价[J].社会科学家,2008,(5).
[5]王晓华.建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大伦理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6]张永缜.共生理念的哲学维度考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