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接原则与技巧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镜头组接原则和方法PPT课件

(2)叠化
• 叠化是指前一个镜头的画面和后一个镜头的画面相叠加,前一 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的过程,两个 画面有一段过渡时间。
(3)扫换,也称划像,可分为划出与划入。
• 前一画面从某一方向退出荧屏称为划出。 • 下一个画面从某一方向进入荧屏称为划入。
第15页/共21页
3.1 技巧组接
5、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第13页/共21页
三、镜头的组接方法
1
3. 1 技巧组接
技巧组接就是利用特技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特技将 两个镜头连接起
2
3. 2 无技巧组接
无技巧组接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组接镜头的, 主要适用于蒙太奇镜头之间的组接
第14页/共21页
3.1 技巧组接
(1)淡出淡入
• 淡入是指下一段落第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直至正常的亮 度。 • 淡出是指上一段落最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直至黑场.
•
离 轴 镜 头 组 接 时 的 补 救 办第法3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A、动作轴线规律
❖ 组接的两个镜头必须是同轴镜头。
第4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B、关系轴线
第5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C、方向轴线
第6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D、多轴情况
第7页/共21页
离轴镜头组接时的补救办法
A、利用运动镜头来越轴;
(3)根据表现方法不同,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即剧中人物 的眼睛和观众作者的眼睛所看到的画面内容。
(4)根据拍摄角度不同,有平拍镜头、仰拍镜头、俯拍镜头等。
(5)根据镜头时间长短不同,有长镜头、短镜头。
(6)只拍摄自然景物的“空镜头”以及运用特技方法拍摄的
• 叠化是指前一个镜头的画面和后一个镜头的画面相叠加,前一 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的过程,两个 画面有一段过渡时间。
(3)扫换,也称划像,可分为划出与划入。
• 前一画面从某一方向退出荧屏称为划出。 • 下一个画面从某一方向进入荧屏称为划入。
第15页/共21页
3.1 技巧组接
5、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第13页/共21页
三、镜头的组接方法
1
3. 1 技巧组接
技巧组接就是利用特技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特技将 两个镜头连接起
2
3. 2 无技巧组接
无技巧组接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组接镜头的, 主要适用于蒙太奇镜头之间的组接
第14页/共21页
3.1 技巧组接
(1)淡出淡入
• 淡入是指下一段落第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直至正常的亮 度。 • 淡出是指上一段落最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直至黑场.
•
离 轴 镜 头 组 接 时 的 补 救 办第法3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A、动作轴线规律
❖ 组接的两个镜头必须是同轴镜头。
第4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B、关系轴线
第5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C、方向轴线
第6页/共21页
轴线规律
D、多轴情况
第7页/共21页
离轴镜头组接时的补救办法
A、利用运动镜头来越轴;
(3)根据表现方法不同,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即剧中人物 的眼睛和观众作者的眼睛所看到的画面内容。
(4)根据拍摄角度不同,有平拍镜头、仰拍镜头、俯拍镜头等。
(5)根据镜头时间长短不同,有长镜头、短镜头。
(6)只拍摄自然景物的“空镜头”以及运用特技方法拍摄的
镜头组接原则推荐PPT资料

3.动静相接要过渡
动静相接有以下两种形式:画面内主体的动静相接, 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连接。
主体运动的镜头在与主体静止的镜头相接时,要等运 动的要素停下来才能与静止的主体画面连接。前一个镜头 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前静止的片刻 叫做“起幅”,起幅与落幅时间大约为一二秒钟。静止的 镜头与运动镜头连接时,运动镜头必须有一个静止一至二 秒的起幅、落幅时间。所以总的来说,无论是静止连接运 动,还是运动连接静止,二者之间都要有一定的起幅、落 幅作为过渡。
事物的运动状态有必然的发展规律。人们在生活中也习 惯按这一发展规律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
2.要符合观众的思维逻辑 观众习惯于在相邻的事物间建立某种联系,如因果关
系、对应关系、冲突关系、平行关系等。 前后两镜头不同的景别、角度、画面内容,都会引起观
众思维的变化。
3.要符合观众的视觉逻辑
基本要求 画面的连贯、流畅。
2.表现客观真实性 长镜头由一个单一的镜头纪录下完整的动作和事件,
中间没有剪接的痕迹,使整个过程更加真实、可信。 常用于电视新闻和电视纪录片
3.表现独特纪实性 长镜头也有表现情绪和主题思想的艺术表现作用。
二、空镜头
(一)界定
在电影里是指没有人物的镜头。 在电视教育片中主要是指没有具体的主体的镜头。
镜头组接原则
一、长镜头和短镜头
(一)界定
长镜头 与传统的蒙太奇剪接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影视作品中时 间长度在30秒以上的单镜头。
短镜头 时间上小于30秒,需要进行剪接的镜头。
(二)作用
镜头长短主要取决于画面内容的表现需要和观众的接受 需要。
1.表现空间连续性 长镜头时间上的连续性也确保了空间上的完整性。
镜头组接与组接原则

可编辑ppt
58
B. 对镜头运动
C. a. 动接动
D.
若前一镜头无落幅,下一个镜头则无需起
幅;
E. b. 静接静
F.
若前一镜头有落幅,下一个镜头必须有起
幅。
C. 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组接
D. 静接静
E. a. 固定镜头 + 运动镜头(有起幅)
F. b. 运动镜头(有落幅)+ 固定镜头
可编辑ppt
59
可编辑ppt
38
可编辑ppt
39
可编辑ppt
40
对话轴线/关系轴线 ——每两个主体之间的连接线(直线)
可编辑ppt
41Βιβλιοθήκη 在轴线一侧180º内设置机位
镜头应带有主观参与 意识——在介绍完关系后, 就应及时转到“过肩镜头、 近景” (主观镜头、交叉拍摄)
长时间在轴线垂直点 上设置机位就缺少参与意 识。
(1)中性运动方向镜头
(2)同一主体物特写(无明显方向特征)
(3)运动方向混乱镜头
(4)插入或切出镜头
(5)空镜头
4、借助人物视线
5、全景再次交代视点 可编辑ppt
51
双轴线:
可编辑ppt
52
可编辑ppt
53
a-b
a-c
由零方向(中性方向)产生运动的连续
可编辑ppt
54
利用“中性”镜头建立方向的连 续
可编辑ppt
42
可编辑ppt
43
可编辑ppt
44
可编辑ppt
45
可编辑ppt
46
三人或更多人对话的处理——
三个对话轴线,遵从哪条直线都不好
– 只能在两个轴线的夹角取镜头 – 或:分别用三台机拍摄三个主体
镜头技巧及组接方法PPT课件

景别的划分, 就是运用电视的表现手法,根据表现内容的需
要来表现对象的大小、远近。
由远到近的组合形式,和画面越来越高涨的情 节发展相辅相成,适用于表现愈益高涨的情绪;
由近到远的组合形式,适于表现愈益宁静、深远 或低沉的情绪,并可把观众的视线由细部引向整体。
第32页/共137页
方式一
第33页/共137页
摇镜头是摇摄的产物,是常见的镜头运动 形式。在各类运动摄影中应用最广泛,出现 次数最频繁,与其它运动形式交融最为密切。
第43页/共137页
摇镜头的分类:
水平摇(横摇):左摇、右摇 按摇的方向: 垂直摇(竖摇):仰摇、俯摇
斜摇 扇形摇(<180°) 按摇的角度: 半圆形摇(相当于180°左右) 圆形摇(相当于360°的摇) 慢摇 中速摇 按摇的速度: 快摇 极快的摇(甩) 间歇摇(打点摇)
方式二
景别变换的作用: 利用摄影机镜头代替人的眼睛,利用景别变换,对
观众进行场面调度。 景别的变化,不宜过分剧烈, 利用主观镜头或人物动作,可以剧烈地转换景别。
第34页/共137页
全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 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 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
关键是景别的选择与确定。
第44页/共137页
水平方向的摇(横摇) 左摇(Pan Left) 右摇(Pan Right)
竖直方向的摇(纵摇) 仰摇(Tilt Up) 俯摇(Tilt Down)
带来仰角度和俯角度拍摄的 画面效果。 不可多用,忽上忽下, 视线上下移动,应注意避免
第45页/共137页
1、慢摇(常速摇) 摇的速度比人眼观察事物的速度慢些。
词
第6页/共137页
镜头的类别与作用
镜头组接与组接原则通用课件

镜头组接与组接原则 通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镜头组接基础 • 镜头组接技巧 • 镜头组接实践 • 镜头组接原则 • 镜头组接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镜头组接基础
CHAPTER
镜头组接的定义
镜头组接 镜头组接的意义
镜头组接的目的
表达故事情节
营造氛围 突出主题
镜头组接的原则
连贯性原则
镜头过 渡
01
02
03
切
淡入淡出
叠化
镜头节 奏
快节奏
慢节奏
匀速节奏
03
镜头组接实践
CHAPTER
故事叙述的组接
故事叙述的连贯性
通过合理的镜头组接,保持故事 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观众
能够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时间和空间的构建
利用镜头的切换和组接,构建故 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背景,营造
出逼真的场景氛围。
电影《阿甘正传》的镜头组接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镜头组接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视觉冲击、历史重现
电影《泰坦尼克号》通过精心的镜头组接,成功地再现了 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历史事件。通过运用大量的特效和视觉 效果,电影呈现了壮观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 那个历史时刻。同时,通过镜头的切换和拼接,电影展现 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生死离别,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 解了这个历史事件对人们的影响。
节奏的把握
通过控制镜头的长度和切换速度, 掌握故事叙述的节奏,使故事情 节张弛有度。
情感表达的组接
表情和情感的传递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细节的刻画
视觉冲击的组接
视觉效果的营造 画面的动态感 色彩与构图的运用
contents
目录
• 镜头组接基础 • 镜头组接技巧 • 镜头组接实践 • 镜头组接原则 • 镜头组接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镜头组接基础
CHAPTER
镜头组接的定义
镜头组接 镜头组接的意义
镜头组接的目的
表达故事情节
营造氛围 突出主题
镜头组接的原则
连贯性原则
镜头过 渡
01
02
03
切
淡入淡出
叠化
镜头节 奏
快节奏
慢节奏
匀速节奏
03
镜头组接实践
CHAPTER
故事叙述的组接
故事叙述的连贯性
通过合理的镜头组接,保持故事 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观众
能够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时间和空间的构建
利用镜头的切换和组接,构建故 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背景,营造
出逼真的场景氛围。
电影《阿甘正传》的镜头组接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镜头组接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视觉冲击、历史重现
电影《泰坦尼克号》通过精心的镜头组接,成功地再现了 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历史事件。通过运用大量的特效和视觉 效果,电影呈现了壮观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 那个历史时刻。同时,通过镜头的切换和拼接,电影展现 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生死离别,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 解了这个历史事件对人们的影响。
节奏的把握
通过控制镜头的长度和切换速度, 掌握故事叙述的节奏,使故事情 节张弛有度。
情感表达的组接
表情和情感的传递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细节的刻画
视觉冲击的组接
视觉效果的营造 画面的动态感 色彩与构图的运用
镜头组接原则PPT培训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快节奏
快节奏的镜头切换可以营 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 适合表现动作、惊险等情 节。
节奏变化
通过在同一个场景中采用 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 情感和情节。
镜头语言运用
01
02
03
04
推镜头
通过逐渐靠近被摄物体来突出 重点或表达情感。
拉镜头
通过逐渐远离被摄物体来展现 场景或表达情感。
摇镜头
通过左右摇摆镜头来展现场景 或表达情感。
保持镜头之间的逻辑连贯,确保故事情节 的流畅发展。这需要合理运用剪辑技巧, 如切换、淡入淡出等。
节奏感原则
创造性原则
通过控制镜头的长度和切换速度,营造出 特定的节奏感,增强作品的张力和吸引力 。
打破传统规则,运用创新性的镜头组接方 式,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故事或信息,给观 众带来惊喜和启发。
02
镜头组接技巧
镜头组接原则培训课件
目录
• 镜头组接概述 • 镜头组接技巧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实践操作与练习 • 总结与展望
01
镜头组接概述
镜头组接的定义
镜头组接
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镜头按照一定的逻 辑和技巧进行连接,以创造出一个完 整的故事或信息的过程。
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
包括匹配原则、连贯性原则、节奏感 原则和创造性原则等。
调整画面节奏
通过控制镜头时长、剪辑点选择等手 段,增强画面节奏感。
精炼画面信息
在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精 简画面元素,突出重点。
统一画面色彩
在镜头组接时注意色彩的协调性,保 持整体色调的一致性。
05
实践操作与练习
实践操作指导
镜头组接与组接原则课件

无缝转场
利用相似动作、相似物体、相似色彩等元素,将两个不同的镜头进行 自然的过渡,使观众在视觉上难以察觉到镜头的切换。
特技转场
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特殊效果,如淡入淡出、划变、叠化等,以强调镜 头之间的对比或过渡。
声音转场
利用声音的连贯性或突然变化,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从一个镜头转移到 另一个镜头。
剪辑技巧
节奏性原则
总结词
控制镜头的节奏感,营造出合适的氛 围和情感表达。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镜头切换和剪辑,控制故 事的节奏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 到故事情节的情感起伏和氛围变化。
03
镜头组接技巧
转场技巧
转场技巧
通过合理的转场方式,将不同场景、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镜头进行 流畅的切换,以达到连贯、自然、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
总结词
确保镜头之间的匹配和协调, 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详细描述
通过调整镜头的角度、景别、 运动方式等元素,使不同镜头 之间能够相互呼应,形成有机 的整体。Fra bibliotek总结词
保持声音的匹配和协调,使音 效、音乐和对话等元素能够有 机融合。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声效设计和音乐选 择,使声音与画面相匹配,营 造出更加真实和沉浸的观影体验。
总结词
保持时空的统一性,确保不同镜头中的场景和动 作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发生。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镜头组接,营造出统一的时空感,使观 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背景。
总结词
保持视觉上的自然和舒适,避免过于突兀或生硬 的镜头切换。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镜头组接,使画面流畅自然,避免给观众带 来不适感。
匹配性原 则
通过调整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等参数,以增强画面的视 觉冲击力或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利用相似动作、相似物体、相似色彩等元素,将两个不同的镜头进行 自然的过渡,使观众在视觉上难以察觉到镜头的切换。
特技转场
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特殊效果,如淡入淡出、划变、叠化等,以强调镜 头之间的对比或过渡。
声音转场
利用声音的连贯性或突然变化,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从一个镜头转移到 另一个镜头。
剪辑技巧
节奏性原则
总结词
控制镜头的节奏感,营造出合适的氛 围和情感表达。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镜头切换和剪辑,控制故 事的节奏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 到故事情节的情感起伏和氛围变化。
03
镜头组接技巧
转场技巧
转场技巧
通过合理的转场方式,将不同场景、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镜头进行 流畅的切换,以达到连贯、自然、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
总结词
确保镜头之间的匹配和协调, 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详细描述
通过调整镜头的角度、景别、 运动方式等元素,使不同镜头 之间能够相互呼应,形成有机 的整体。Fra bibliotek总结词
保持声音的匹配和协调,使音 效、音乐和对话等元素能够有 机融合。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声效设计和音乐选 择,使声音与画面相匹配,营 造出更加真实和沉浸的观影体验。
总结词
保持时空的统一性,确保不同镜头中的场景和动 作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发生。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镜头组接,营造出统一的时空感,使观 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背景。
总结词
保持视觉上的自然和舒适,避免过于突兀或生硬 的镜头切换。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镜头组接,使画面流畅自然,避免给观众带 来不适感。
匹配性原 则
通过调整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等参数,以增强画面的视 觉冲击力或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镜头的组接方式ppt课件

10
静接动: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组接
1、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连,应视情况决定 镜头相接处起落幅的取舍。
镜头1:跟镜头:运动员带球前进、射门 镜头2:固定镜头:观众欢呼
这两个镜头相接时,跟镜头不需要保留 落幅,直接从动切换到固定镜头即可。
完整版课件
11
静接动: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组接
镜头1:固定镜头:一个人坐在行进的车窗边远眺 镜头2:移镜头:田野美好风幅。
镜头画面内容 摇镜头,天安门城楼; 推镜头,升旗仪式; 摇镜头,国旗护卫队敬礼; 拉镜头,从几位儿童拉出天安门广场大全景
这些运动镜头在组接时,要求在运动中切换, 只保留第一个摇镜头的起幅和最后一个镜头的落 幅,而四个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都要被去掉。
这两个镜头组接时,也不必要保留移镜头 的起幅。
因此,表现呼应关系时,相互衔接的两个 镜头中,运动镜头是跟和移两种形式时,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 往往被去掉。
完整版课件
1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完整版课件
5
镜头组接的连续性
(3)关于节奏的衔接。动作与节奏联系最 为紧密。特别是在追逐场面、打斗场面、 枪战场面中,节奏表现得最为突出。这类 场面动作速度快,节奏高,因而适合用短 镜头。有时只用二三格连续交叉的剪接, 即可获得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速度快、节奏高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紧 张热烈的感觉。
镜头的组接方式
完整版课件
1
镜头的组接方式
单个镜头虽然都有一定的含义,但是要按 照剧情的发展,有机地,自然流畅地组接起来, 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于是便形成了一整 套的镜头组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接静: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与无明显动感 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让观众从剧动到骤停的突变中,更强 烈地感受由单纯动感画面所不能创造出的具有更强烈内部张 力的情感韵律,有时甚至超过“静接动”的效果。
镜头组接的原则
3.空间组合的方向性
(1)轴线和轴线规律
(2)轴线的合理突破
A 运用运动镜头 B 运用被摄主体的运动 C 运用被摄主体的特写 D 运用被摄主体的中性镜头 E 运用空镜头 F 运用场面中的俯拍全景或远景 G 运用大的动作
国庆五十年周年现场直播中,当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方阵经过天 安门时:
(远景)交代行进中的方阵(俯拍) (全景)饱满的方阵(正面根镜头) (近景)领队敬礼(正面拍摄) (特写)精神抖擞的士兵(一组) (近景)领队后排军人2至3人横移 (大全景)多个方阵纵深(正面拍摄)
镜头组接的原则
5.影调色调的同一性
影调是指画面上有颜色的深浅和色彩的配置而形成的 明暗反差,它是画面造型和构图的主要手段,也是创造气氛、 形成风格的手段之一。
其周围的环境建筑等来介绍下其环境和位置等。
4).利用主观镜头组接
主观镜头能有效地调整观众观看事物的视点,起到视觉连缀的 作用,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和喜怒哀 乐,是带有一定心理描写的镜头。
镜头组接的原个部分顺畅贯通,那就必须进行控 制、组织和选择。为了控制,就必须考虑运动,即演员的运 动和摄影机的运动。 画面物理构成的动作包括主体的工作和摄像机的运动以及镜 头转换产生的视觉运动。 为了创造连贯的动作,在编辑中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动接动:
镜头组接的技巧
A、利用空镜头,即以景为主的镜头,起补充情绪、承上启下 的作用,也把时间从白天转变成黑夜。 比如一部反映高考落榜生顽强奋斗、坚持自学的专题片中:
繁忙的工地上,该生在劳动, 华灯初上,霓虹灯闪烁,该生在路灯下读书。
B、利用空镜头转场,可以起到介绍环境的作用。 由一个国际机场的剪彩典礼,可以选择蓝天白云和
2)利用特写镜头组接
比如有一个介绍凉亭的视频片断,前一个镜头的落点是下面的 图片:
镜头组接的技巧
这样,我们可接下来接一个关于本凉亭的别的景观的镜头, 从而合理的组接镜头。
3)利用空镜头组接
空镜头是指画面上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空镜头本身不承担 叙事任务,它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情 感意境的重要手段。空镜头在进行屏幕时空转换、调节影片 节奏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镜头组接的技巧
无技巧组接是指不用任何电子特技,而是直接用镜头的自然过 渡来连接镜头或者段落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切”。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相似体组接 上下两个镜头包含的是同一类人物、物体或环境,具有一
定的视觉连贯性。 上下两个镜头主体形状、运动形式或大小位置的相似,
利用这种相似可以顺利完成镜头的连接
(摇镜头)一片青山、绿水 (推镜头)平静的水面及矗立于水中的亭台楼阁 (摇镜头)亭台水榭和曲径回廊 (拉镜头)从雅致的园林建筑拉出一片山水风光
镜头组接的原则
静接静 静:指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静接静指视觉上没有明 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近景)甲听到乙在背后叫他,甲转身观望 (中景)乙站在原地不动 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分别是运动镜头开始和结束时相对静 止的部分,这些静态接点,在某些场合将成为镜头视觉转换 的最佳时机 (全景 摇)图书馆中学生们在自习(保留其落幅) (近景)某学生专心致志地看书
节奏变化的快慢和表现的内容决定着景别的变化。 叙述、介绍性内容,景别变化平缓。思维过程、情感发展也宜 采用平缓的景别变化;只有情感等突变时,景别的变化才会比
镜头组接的原则
叙事过程中,人们观察事物总是先粗后细、由远及近,或者反 过来先了解局部,再推及整体,于是有了前进式、后退式和循 环式的电视镜头组合句型。
镜头组接的原则
当被摄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镜头连 接时,一般保留上下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部分,遵循“静 接静”的原则。 左移镜头:主席台一边的与会者 右移镜头:主席台另一侧的与会者 电视节目中的动静与自然界中的动镜一样,动是绝对的,静是 相对的。 (全景)标本室,老鹰的标本 (远景)天空中飞翔的雄鹰
色调是指当画面的色彩组织和配置以某一颜色为主导时 呈现出来的色彩倾向,利用它可以表现情绪、创造意境。
影调色调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调子和内容、情绪的统一
如表现欢快的气氛、温和的情绪时,段落用亮调子 和暖调子。 (2)相邻镜头画面调子的统一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7
镜头组接的原则
镜头组接遵循的原则
1.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各种形态的电视节目在镜头组接时都要考虑镜头衔接、场景 转换段落构成的逻辑性,也就是整个电视编辑工作的基本内 容,即:故事情节进展的逻辑性、人物事件关系的逻辑性和 时间空间转换的逻辑性。 生活逻辑:指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思维逻辑:指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活动规律。(人们 的思维习惯)
镜头组接的原则
4.景别角度的和谐性
(1)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相接
当出现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时,可以“软硬兼 施”:
A 通过“硬”切插入其他相关镜头。新闻采访片 中,可插入话筒、记者的反应等。
B 通过“软”切将前后镜头进行叠化或白场处理。 新闻、专题片中应用较多。
(2)景别角度的变化和内容的节奏相一致
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镜头组接的原则
(全景)行进中的火车;
(全景)行驶中的飞机;
(全景)铁路沿线的景物;
被摄主体不同、运动形式不同(运用推、拉、摇、移、升、降、 跟等不同的镜头运动方式)。除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这样的 镜头组接应除去运动镜头的起副和落幅部分,遵循“动接动” 的原则。
镜头组接的原则
例外规则 静接动:视觉上无明显动感的镜头与有明显动感的
镜头相切换的方法。由静止的画面切换成动感强烈的画面, 节奏的突变适合于推动情节急剧发展,可以有效地压缩屏幕 时间,视觉感受间接洗练。
这种镜头组接,上个镜头往往蕴藏着强烈的内在情 绪或者某种提示性因素,为下镜头的出现提供情绪的爆发或 者内容的铺垫。
镜头组接的原则
3.空间组合的方向性
(1)轴线和轴线规律
(2)轴线的合理突破
A 运用运动镜头 B 运用被摄主体的运动 C 运用被摄主体的特写 D 运用被摄主体的中性镜头 E 运用空镜头 F 运用场面中的俯拍全景或远景 G 运用大的动作
国庆五十年周年现场直播中,当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方阵经过天 安门时:
(远景)交代行进中的方阵(俯拍) (全景)饱满的方阵(正面根镜头) (近景)领队敬礼(正面拍摄) (特写)精神抖擞的士兵(一组) (近景)领队后排军人2至3人横移 (大全景)多个方阵纵深(正面拍摄)
镜头组接的原则
5.影调色调的同一性
影调是指画面上有颜色的深浅和色彩的配置而形成的 明暗反差,它是画面造型和构图的主要手段,也是创造气氛、 形成风格的手段之一。
其周围的环境建筑等来介绍下其环境和位置等。
4).利用主观镜头组接
主观镜头能有效地调整观众观看事物的视点,起到视觉连缀的 作用,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和喜怒哀 乐,是带有一定心理描写的镜头。
镜头组接的原个部分顺畅贯通,那就必须进行控 制、组织和选择。为了控制,就必须考虑运动,即演员的运 动和摄影机的运动。 画面物理构成的动作包括主体的工作和摄像机的运动以及镜 头转换产生的视觉运动。 为了创造连贯的动作,在编辑中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动接动:
镜头组接的技巧
A、利用空镜头,即以景为主的镜头,起补充情绪、承上启下 的作用,也把时间从白天转变成黑夜。 比如一部反映高考落榜生顽强奋斗、坚持自学的专题片中:
繁忙的工地上,该生在劳动, 华灯初上,霓虹灯闪烁,该生在路灯下读书。
B、利用空镜头转场,可以起到介绍环境的作用。 由一个国际机场的剪彩典礼,可以选择蓝天白云和
2)利用特写镜头组接
比如有一个介绍凉亭的视频片断,前一个镜头的落点是下面的 图片:
镜头组接的技巧
这样,我们可接下来接一个关于本凉亭的别的景观的镜头, 从而合理的组接镜头。
3)利用空镜头组接
空镜头是指画面上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空镜头本身不承担 叙事任务,它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情 感意境的重要手段。空镜头在进行屏幕时空转换、调节影片 节奏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镜头组接的技巧
无技巧组接是指不用任何电子特技,而是直接用镜头的自然过 渡来连接镜头或者段落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切”。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相似体组接 上下两个镜头包含的是同一类人物、物体或环境,具有一
定的视觉连贯性。 上下两个镜头主体形状、运动形式或大小位置的相似,
利用这种相似可以顺利完成镜头的连接
(摇镜头)一片青山、绿水 (推镜头)平静的水面及矗立于水中的亭台楼阁 (摇镜头)亭台水榭和曲径回廊 (拉镜头)从雅致的园林建筑拉出一片山水风光
镜头组接的原则
静接静 静:指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静接静指视觉上没有明 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近景)甲听到乙在背后叫他,甲转身观望 (中景)乙站在原地不动 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分别是运动镜头开始和结束时相对静 止的部分,这些静态接点,在某些场合将成为镜头视觉转换 的最佳时机 (全景 摇)图书馆中学生们在自习(保留其落幅) (近景)某学生专心致志地看书
节奏变化的快慢和表现的内容决定着景别的变化。 叙述、介绍性内容,景别变化平缓。思维过程、情感发展也宜 采用平缓的景别变化;只有情感等突变时,景别的变化才会比
镜头组接的原则
叙事过程中,人们观察事物总是先粗后细、由远及近,或者反 过来先了解局部,再推及整体,于是有了前进式、后退式和循 环式的电视镜头组合句型。
镜头组接的原则
当被摄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镜头连 接时,一般保留上下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部分,遵循“静 接静”的原则。 左移镜头:主席台一边的与会者 右移镜头:主席台另一侧的与会者 电视节目中的动静与自然界中的动镜一样,动是绝对的,静是 相对的。 (全景)标本室,老鹰的标本 (远景)天空中飞翔的雄鹰
色调是指当画面的色彩组织和配置以某一颜色为主导时 呈现出来的色彩倾向,利用它可以表现情绪、创造意境。
影调色调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调子和内容、情绪的统一
如表现欢快的气氛、温和的情绪时,段落用亮调子 和暖调子。 (2)相邻镜头画面调子的统一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7
镜头组接的原则
镜头组接遵循的原则
1.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各种形态的电视节目在镜头组接时都要考虑镜头衔接、场景 转换段落构成的逻辑性,也就是整个电视编辑工作的基本内 容,即:故事情节进展的逻辑性、人物事件关系的逻辑性和 时间空间转换的逻辑性。 生活逻辑:指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思维逻辑:指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活动规律。(人们 的思维习惯)
镜头组接的原则
4.景别角度的和谐性
(1)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相接
当出现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时,可以“软硬兼 施”:
A 通过“硬”切插入其他相关镜头。新闻采访片 中,可插入话筒、记者的反应等。
B 通过“软”切将前后镜头进行叠化或白场处理。 新闻、专题片中应用较多。
(2)景别角度的变化和内容的节奏相一致
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镜头组接的原则
(全景)行进中的火车;
(全景)行驶中的飞机;
(全景)铁路沿线的景物;
被摄主体不同、运动形式不同(运用推、拉、摇、移、升、降、 跟等不同的镜头运动方式)。除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这样的 镜头组接应除去运动镜头的起副和落幅部分,遵循“动接动” 的原则。
镜头组接的原则
例外规则 静接动:视觉上无明显动感的镜头与有明显动感的
镜头相切换的方法。由静止的画面切换成动感强烈的画面, 节奏的突变适合于推动情节急剧发展,可以有效地压缩屏幕 时间,视觉感受间接洗练。
这种镜头组接,上个镜头往往蕴藏着强烈的内在情 绪或者某种提示性因素,为下镜头的出现提供情绪的爆发或 者内容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