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校—创新学校管理 推动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
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创新
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创新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学校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里的具体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的标志和生命力的源泉,要打造优质学校必须提升学校内涵,突出特色发展。
因此,正确地处理好学校内涵与特色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
要实现发展,使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创新有机整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用全新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
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
近年来,我校确立了“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为办学理念,走“全面发展,艺体见长”“机器人特色教育”和“让书香浸润人生”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学校办学成果显著。
二、提升内涵发展的底蕴,增强学校凝聚力。
1、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领导的言行举止、个人风格、素质境界,会直接影响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为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扎实有效,领导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实践学校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的楷模。
通过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每周结合学校实际问题,运用理论学习,寻求改进措施,每月要总结提升,在实践中学习。
其次是领导班干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取长补短在走访中学习。
2、打造全能教师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激活竞争机制,搭设展示舞台,努力打造一支“志存高远、师德高尚、态度阳光、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
聚焦课堂,提升业务技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通过专题研讨课、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教学共同体开放课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有效课堂的成效。
以科研导航,引领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我校在2009年8月就参与了广东省“十一五”有效课堂课题的子课题“………………”,把有效课堂落到实处,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研目标,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精心预设,精心设计各类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小学管理,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
创新小学管理,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小学,为了提升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在管理方面进行创新。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
建立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班级管理责任,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加强对班级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执行,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资源支持,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分享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学校应该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尝试借助虚拟实景、互动教学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性任务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第四,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平台,及时传达学校的管理政策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关注。
学校还应该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开设创客实验室、科技竞赛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小学管理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包括班级管理、教师发展、教学模式、家校合作和课程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升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品位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品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任职以来,我坚信一个理念: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办好教育不是一朝一的是,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一所学校更需要校长用思想来经营,用智慧去工作,用勤奋去打拼。
就是说,校长是学校管理的重心人物,一名有事业心、综合素质高的校长,能带领一所学校步入健康、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在管理、教育、教学上敢于探索,善于改革,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并且,不断学习、总结、反思,他必将成为受教师敬仰、家长信任、学生尊重、社会欢迎的优秀校长!多年来,我校坚持以“爱心育人,科学管理,创新学习,学有所长”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人人成才”办学理念。
努力实践,精心打造南关品牌学校。
如今我校已发展成为师生3000多人的大规模学校。
面对目前学校现状,我感慨万分,也深感责任重大。
(图片:全景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校长角色、地位的重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校长不但要踏实做事,更要有思想,树立五种的意识。
即一是以人为本管理意识,(图片:领导班子开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因此,校长治校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生、师)”,能发现优点,包容缺点,这是事关学校思路畅通,治校管理得心应手,干群关系融洽和谐的重要一环。
校长要强化人本意识,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成功和成才为本。
在工作中,要有“爱满天下”的博大精神,敬业、乐业、专业、勤业的奉献精神,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走向成功,这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是全面质量意识。
树立全面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7年,回顾新课改的历程,我们更应该大力倡导全面的育人观。
(不以分数论质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社会知识及道德水平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院制与高校纵向管理体制改革
学院制与高校纵向管理体制改革摘要:学院制适应了高校大发展的管理需要,但也带来了新的间题。
在科学合理组建学院的基础上,可考虑实行“三级建制,两级管理,院实系虚”的管理模式。
校、院之间分权,院、系之间集权,院为实体,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院级机构宜简,应尽量设岗而少设机构,防止管理人员出现新一轮膨胀。
高校管理体制,从内涵看,指高校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体系指各级各类管理机构,制度指各项管理规范。
管理机构与管理规范相结合,便构成了高校管理体制。
从外延看,高校管理体制分为横向管理体制与纵向管理体制。
校级横向管理体制即我们常说的领导体制、咨询体制、执行体制、监督反馈体制;校、院、系三级之间的组织架构、责权划分则构成了高校纵向管理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纷纷增设学院层次,由于校、院、系三级之间责权的重新划分未能同步跟上,产生新的间题和矛盾,因而纵向管理体制需要继续改革。
一、学院制诞生的背景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国高校仿效欧美,实行学院制。
新中国成立后,转而效仿前苏联模式,实行校→系两级管理制(教研室属于学术性组织,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学院制应运而生。
(一)学校规模的扩大需要增设学院层次建国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高校规模较小,且以单科性院校居多,加之受前苏联模式影响,管理权限自然集中于校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因合并、联合和内部扩充而趋向多学科化,单科性院校逐渐发展成综合性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门类不断增加,校领导管理幅度随之增大,客观上需要增加层次以缩小跨度,以减轻校领导的日常事务负担,并激发学院和学系的办学积极性,提高管理绩效。
(二)国际交流对等性需要增设学院层次各国高校的纵向管理体制虽然差异很大,但大都实行学院制,一般为校→院→系三级结构。
改革开放前,我国很多规模较大的大学也称为学院,显然,这与外国的学院不是一个层次。
创新优质学校发言稿范文(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创新优质学校的话题。
在此,我将以“创新驱动,质量立校——打造新时代优质学校”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想法和见解。
一、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对于学校而言,创新更是发展的灵魂。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创新,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难以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创新教育理念学校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创新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课程。
例如,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前沿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质量的保证。
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质量,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生命,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教学竞赛等,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 优化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打造新时代优质学校1. 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校长如何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校长如何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肩负着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
那么,校长究竟应该如何引领学校走向创新之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呢?首先,校长要有清晰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愿景。
这就如同航海中的灯塔,为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
校长应当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标,结合时代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前瞻性和独特性的教育理念。
例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同时,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衡量的愿景和目标,让全体师生都能理解和认同,并为之共同努力。
其次,校长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力量,拥有一支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关键。
校长应当为教师提供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在教学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校长还要积极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倡导开放、包容、鼓励尝试和冒险的文化氛围,让师生们敢于提出新想法、敢于尝试新方法。
例如,可以组织创新主题的活动,如创意比赛、科技节等,为师生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
课程与教学的创新也是校长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
校长应当关注课程改革的动态,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
引入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如在线课程、实践课程、跨学科课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长还需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课堂。
校长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措施,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同时,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
锐意进取铸名校 志存高远创一流——写在扶风高中再铸辉煌之际
教 育部 副部长 章新 胜 来 扶 风 高 中调 研 新课 改实施 情况
程 理 念 的 基础 上 狠 , 抓 各 项 常规 工 作 , 确 保 教 学质 量 节节攀升 。
首先 , 切 实抓 好 德 育工 作 。 学校 聘 请 了扶 风 县 公 安 局 局 长担 任
装 了 E 时 代 网 络 终 端 、 多媒 体 投 影 设 备 , 并 建起 了 多媒 体 校
园 网 、 电 子 图 书馆 、 电子 广播 系统 、 电 子 大 屏 幕 。 与 此 同 时 ,
学校 重视 环 境 建设 , 先 后 投 资 5 0 余 万 元 修 建 草坪 、 花 坛 、 紫
藤 长 廊 及 占地 1 8 亩 的 百 蕙 园 。 另 外 , 为 突 出校 园 文 化 建设 ,
8
年 荣获 “ 宝 鸡 市 高 中教 育质 量 优
秀 学校
”
称
号
2
,
0
0
8
年 高考
质 量 总 评 名 列 宝 鸡 市 第二 名 ,2 0 0 9 年 又 取 得 前 所 未 有 的 喜
成 绩 人
一
,
本上 线 386
人
上
,
线比
率
28 8% .
二
,
本上线 732
人
上
,
线比
率
54
6
.
%
,本科 上
线
1152
争、 收 入 凭 贡 献 评 、 优 重 业 绩 、 前途 靠奋 斗 ” 的 竞 争机 制 , 充 分 调
动 了全 体教 职 工 的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力 。 在 管理 的 落 实方 面 , 学校
充分发
挥教研
【他是偏执狂】他视教育如生命
【他是偏执狂】他视教育如生命初识许昌良校长,给人的印象是沉实、博学、谦恭和大气,富于创新,敢于开拓。
穿过葱郁的宿迁市实验学校校园,那显眼的孔子、陶行知教育家名言的宣传牌,和从孔子思想提炼出的教学楼名称格外引人注目,让人不禁感受到这所年轻学校已然蕴籍了一种文化。
而这,也无处不体现着许校长的治校方略和教育修养。
从痴情教育到改革先锋,从引领教育到创新治校,这其间他书写了更多耐人寻味的教育华章。
痴情教育天道酬勤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非偶然,许校长也不例外,他于1985年9月走上讲台。
他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就默默地下了决心:扎根教育,终身从教。
白天,他上课、听课,虚心向老师们请教;晚上,他就伏案夜读,备课写心得。
就这样很快掌握了上课的要领,工作第二学期就在县优课中获奖,成为县教研室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之一,三年便在县教坛脱颖而出。
紧张的工作之余,许昌良始终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内容。
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到孔子的《论语》,还有许许多多的教育理论杂志……这些中外的教育理论给了他许多教育机智与经验。
每到星期日,别的老师都回家、外出闲逛了,许昌良却拿起随笔本,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导引,以无数鲜活的教育案例为内容,编织着他的教育理想,撰写着他的教育感受,丰富着他的教育内涵,启迪着他的教育智慧……”同事们都说,“小许是不是对教育工作太着迷了?”是的,年复一年,许昌良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中,他自己回忆说,“我一直是在享受着教育,因为教育也是一种生活。
”许校长这种对于教育工作的执著,在他所走过的每一所学校都影响了许多的老师。
天道酬勤,他从刚开始的向报刊投寄小“豆腐块”,到后来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长篇累牍,以致后来编撰出版了个人教育专著《我理想中的教育》,其间花费了他多少心血是不言而喻的!他的满腔热情铸就了青春的辉煌,工作以来,他先后被评为泗洪县名教师名校长、宿迁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江苏省“双基”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师德模范、江苏省“百名勤政廉政好校长”、宿迁市名校长等称号。
激发办学活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激发办学活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强调了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在接下来的详细探讨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有效评价体系、拓展校际合作、加强教育改革、充分发挥学校特色,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和推动学校的发展。
结论部分强调了这些措施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办学发展的方向。
通过以上的探讨,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办学活力、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评价体系、校际合作、教育改革、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性学校办学活力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体现了学校组织的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学校办学活力的提升,可以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活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一个拥有活力的学校,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学校办学活力的提升,还可以推动学校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拓展校际合作,加强教育改革等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学校的内在活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
学校办学活力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激发学校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发展目标。
1.2 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高质量发展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只有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更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必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校管理创新与课程教育质量提升
学校管理创新与课程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石,培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
要保障。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创新和课程教育
质量提升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学校管理创新
学校管理创新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管理创新
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校园。
在
管理体制上,要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规范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管理方法上,要推行“智慧校园”,引入信息技术,实现科学、高效、便捷的管理。
在师生管理上,要完善教师教育培训、评优选拔、激励机制,加强学生思想
道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文化建设。
二、课程教育质量提升
课程教育质量是体现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课程教育质量
的提升对于培养优秀人才至关重要。
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课程
的实质性与适应性,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保障,充分发挥
高质量资源的积极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师队伍
建设上,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教研机制,提高教师整体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方式上,要推行多元化的教学
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课程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学校教育工作者应紧抓机遇,结合实际,多方面开展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中小学校园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
中小学校园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小学校园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各种手段和管理技术,调动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中小学的有序、协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的过程。
中小学校园管理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已经成为助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
这里就中小学校园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创新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德育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理念的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教育手段的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需要重视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注重提高师生、家校之间的沟通,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手段。
3、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强化组织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符合实际的德育工作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等方案,确保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信息化管理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创新。
1、教育信息化设施完善。
学校的电子化技术水平日益提高,高清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电子教学黑板等设施在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2、教学资源数字化管理。
通过将教学资源数字化管理,使教学资源共享、沉淀和积累,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效率。
3、教学管理信息化。
在教学二级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学校建设了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将教学管理信息进行集中化、规范化管理,使得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智能化管理的创新学校的智能化管理是指将现代智能技术与校园管理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目前,在许多学校,智能化管理已经开始逐渐实现。
以管理促质量 以改革求发展 三原职教中心步入强势发展快车道
XIB IZ I I O西北职教期在三原县西阳镇,有一座闻名遐尔的职业技术学校,这就是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三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自2005年秋季以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三原县职教中心在校学生由原来的200多人猛增到1500多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三原职业教育发展的奇迹。
作为一个农村学校,三原县职教中心为何能在教学设施相对滞后、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迅速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对三原县职教中心发展过程的解读,以期给人们有关农村职校如何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启迪。
确立科学办学思想,强力扩大生源,注入学校发展活力2005年秋季,三原县职教中心搬迁到了西阳镇,环境反差和200人的在校生源,引起了职教人的不安和苦闷,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究竟在哪里,职业教育还有没有腾飞的希望?面对困境,职教人没有退缩,没有萎靡不振,而是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为了快速扭转职业教育发展的被动局面,新的领导班子细心研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客观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准确查找制约三原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社会的”办学宗旨,坚定了继续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之路。
在此基础上,不断调研市场需求,广泛开展各类“订单”培训,并创新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机制。
在科学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以招生工作为突破口,唱响“生源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一主旋律,制定激励政策,激发全体教工招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地组建了专职招生人员工作队伍,在全县各初中设招生咨询报名点23个,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县地域并波及周边的招生工作网络。
这一招生工作网络的有效运行,使学校的招生工作形成了科学、有序、高效的良性运作机制。
2005年秋季招生400余人,2006年春秋两季招生1048余人,成人教育招生330余人,从而实现了在校学生人数翻两番的历史性突破。
根植“和合文化” 助推学校品质发展
基础教育参考·2020/06学校特色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学校内涵发展、品质发展的有力抓手。
实践表明,学校品牌主要是靠特色文化支撑起来的。
在教育改革深度推进、强力突破瓶颈的新时代征程中,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学(以下简称宋村中学)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路径,引领学校步入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一、秉承传统与创新,构建和合特色文化体系学校特色不是随心所欲贴上的标签,更不是标新立异的简单陈列,而是扎根于学校自身土壤的传承与创新。
宋村中学在建校初期的六年时间里经历了三次五校合并,师生人数增加到两千余人,管理难度增大。
由于领导干部重组导致转岗干部有一些消极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小圈子”现象日渐凸显,管理制度很难融合等新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
学校审时度势,积极应对,探索出了一条从“合作办学”到“和谐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教职工之间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学校也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并于2016年被确定为“威海市特色培育学校”。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学校认真回顾了从建校到合并这二十年来由“合”到“和”的发展历程,并深刻分析和总结了经验教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提出的“和合学”理论,是二十一世纪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之间的冲突和危机的重要理论。
这一理论对学校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遵循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将办学特色确定为“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就可见其发端。
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等,均对“和”的内涵作出了解释。
“和合”连用,指的是善于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和差异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
凝心聚力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凝心聚力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在舞钢教育的百花园里,有着这样的一所学校:校园青山拥抱,碧水环绕,东临蜿蜒北去的滚河,南望奇美的九头崖景观,西眺绵延的伏牛群山,北赏碧波荡漾的龙泉美景,2012年在130人参加的中招考试中,53人被重点高中录取,其中胡鹏辉同学还夺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对于一所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充足优秀的学校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一所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生源质量差,曾经有过质量大滑坡的学校来讲,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这所不断赢得信任和赞誉、闪耀着素质教育人文光辉的学校,就是以奋进的姿态、跨越的步伐走进人们视野的尹集一中。
舞钢市尹集镇第一初级中学始建于50年代,由尹集民中发展而来。
在前进的道路上,尹集一中曾面临优秀学生大量流失,“活跃、散漫”同时又“朴实、落后”的学生群体,落后的教学条件和薄弱的师资力量等办学难题。
2009年,该校以刘国杰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制定了“一年小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新跨越,五年建名校”的发展规划,理出了以“规范、提高、创优”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发展,为每一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育人宗旨,求真务实,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更好更快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步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战斗堡垒团结的学校领导班子古人说:“孤则易折,众则难摧”,这说明团结的重要性。
团结是战斗力,也是生产力。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了,才能干好事,才能教好学。
我们学校就有这样一个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校长------刘校长,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校长的领导作风、管理思想、管理能力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盛衰兴亡。
在我们这所有全新运行机制的学校.作为校长,许多接触他的人明显地看到、感到他与其他校长以及人们想像中的校长的不同,他完全是一位实干家,他完全是一个事业人。
他朴实、扎实、踏实、平易的工作作风影响和熏陶着每一位学校管理层人员,感染和感化着每一位教师和职工。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总结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总结(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总结为扎实落实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今后工,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校工作计划,以保证三年发展规划的按时完成,现对规划目标的达成作如下总结. 一、培养目标:1、95%以上的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操行合格率达99%,基本达到规划要求。
2、学科成绩及格率95%,优秀率55%,离目标要求尚有5%的差距.今后要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基础扎实,能力多样,兴趣广泛,以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育人重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达95%,自学能力达80%的目标二、学生发展目标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有研究性成果,管理创新目标2、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机构,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科学管理初步实现学校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化,使学校步入规范发展、有序发展、主动发展的轨道。
3、制定和完善了与学校自主发展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陈家顶小学学校章程》。
三、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一支科研教学并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正在形成.到目前学校共有平度市优秀教师和德育先进工作者4名.教师撰写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3篇,获省论文评选一等奖3篇、获省论文二等奖4篇、获省三等奖3篇,6篇获平度市论文评选二等奖.三名教师在平度市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中获一等奖。
通过进一步明确科研主任、课题组长、课题成员工作职责,建立课题研究制度等使教师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的有了较大提高,确保了“十二五"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校园文化目标1、学校将重视人文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组织师生开展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如“绿色校园、健康第一”全民健身活动,与社区协作开展“我爱我家"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形成我校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学校迎接市教育局督导检查汇报材料
学校迎接市教育局督导检查汇报材料一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步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快车道: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家长满意度、学校影响力不断提升,教师内涵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安全管理、办学行为、铸德工程、文化建设、家校合作、七名工程、卫生工作、校务公开等方面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为了迎接教育示范市复查,学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教育示范市复查工作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示范市复查工作,将它视作对学校贯彻落实《教育法》、端正办学思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诸方面的重要检测。
1、加强组织领导,材料准备分工合作。
以校长室为领导核心,研究布置相关工作。
校长全面负责,教导主任全盘规划和监督材料准备工作。
A级指标由校长亲自负责,B级指标分解到各处室,C 级指标分解到年级组、教研组及相关处室。
各项指标均责任到人。
材料汇总工作繁重,由教导处专职人员整理、归档。
所有材料的收集、整理,均依情况而限时完成。
由于组织有条不紊,因此工作进行得紧张而有序。
2、实事求是,讲求材料真实性、原始性。
邹校长一贯强调所有迎检工作均须实事求是汇报,不要弄虚作假,要有过硬的办学本领。
教导处于主任在有关准备材料的几次会议上,也一再要求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片,反对“突击”制造材料的弄虚作假行为,对于缺少的、不够的甚至完全没有的材料,不要凭空捏造。
因此,我校所准备的各级指标材料,均是原始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状况。
3、跟踪督促,解疑答难。
为迎接教育示范市复查,学校召开了领导班子扩大会议,专门学习了“督导评估细则”,并就A、B级指标作了分工,接着又召开C级指标及A、B级指标责任人会议,由校长对C级指标做详细的阐述,对材料准备工作做具体的布置。
此后于5月和6月又先后召开材料准备工作会议,检讨工作中的问题,解答有关疑难,协调相关工作等。
扩优提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扩优提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者:郭冬红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第03期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抓手。
北京市房山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立足区域实际,革故鼎新、破立并举,提升区域教育承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征程中开展了有益探索。
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房山区植根区域实际,近五年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出了一套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组合拳,推动房山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顶层设计,为教育发展绘制思想蓝图我们植根房山办教育,服务区域百姓办教育,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绘制了房山教育的发展蓝图。
2001年,房山区教委成立之初,确定了“1123”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2016年提出了“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的新理念和“统筹、整合、合作、贯通、共享”五大工作策略;面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命题,2022年,房山区提出“原色育人、生态发展,让教育因适合而美好”的区域教育发展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区域教育发展的理念、思路、目标和措施。
“原色育人”是指教育要基于本土、遵循本真、探究本源、回归本质,夯实发展根基,筑牢人生底色,形成“红色铸魂、绿色养心、蓝色启智”的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具体来说,就是依托区域资源和文化传统办新时代的教育。
房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房山的孩子更应该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爱党情怀;作为“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区”,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持续深化改革,用生态发展意识、和谐发展意识塑造学生更完美的心灵;房山区内的中关村房山园、氢能产业园、良乡大学城等科创新动能,为培养志向远大、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学校管理推动学校步入发展快车道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南苑校区许卫东年初,区教育局提出开展“四提升、四打造”主题活动的战略部署,为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和现实指导。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深刻体会到: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是薄弱学校后发赶超、推动学校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必由之路。
如何进行管理创新、急需在哪些方面求得突破,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浅显的看法:(一)创新学校发展思路,摈弃落后守旧观念。
一些学校就是在因循守旧中错失发展良机,在等、靠、要中艰难度日,逐步出现差异,失去平衡。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态度。
自从加入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以后,学校新班子立足自我实际和发展现状,多次调查研讨,剖析出影响和阻碍我校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找出了与市区标杆学校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创新精神不强。
学校地处没有长远规划的老旧小区中心,周边环境治理困难,发展空间受限,基建设施落后。
这些客观因素易导致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创业精神,没有与别人一争高低的决心和勇气。
二是进位争先、拼抢一流的动力不够。
学校在内部管理上还需进一步优化调整,干部教师队伍还需花时间进一步磨练打造,硬件设施还需较大资金投入。
三是执行力有偏差,任务布臵、方案出台后往往没有快速有效地贯彻落实,跟踪检查力度不够,不动真,怕碰硬。
四是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多样。
学校与家长沟通不够积极主动,对留守儿童和特殊困难家庭没能从稳定和谐大局出发做一些实际关心和照顾,学校教师社会满意度还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情况,为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对接,步入教育集团化的发展快车道,重新梳理和调整了办学思路,统一了认识,认为学校一定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以推进优质教育均衡为努力方向,借助集团品牌优势和强大支撑,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打造一流学校,尽快实现学校的跨越提升。
有了清晰的发展思路,统一的思想认识,才能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学校的发展才会积硅步以至千里。
(二)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提升机制运行效益。
1、明确中层以上干部分工,打造一支能战、善战的管理团队。
首先做到的是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配臵合理。
学校根据班子变化情况,将干部分工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做到了条块分明,网络齐全,并与教育局各科室、集团各部门一一对应,并在校园网站上公布分工情况,既方便教师办事,又能起到有效监督。
每周一由教导处公布各部门一周的工作安排表,谁是直接责任人,都一目了然,有据可查,从而杜绝工作上互相扯皮和推诿,发挥了各部门的最佳效能。
其次,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打造学习型队伍。
学校先后多次组织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国家、省、市最新公布实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和集团办学章程,提高知晓率,熟悉集团办学的运行机制和我校新出台、新修订的管理制度,让班子成员能够牢牢把握住教育话语权和熟练各块办事程序。
再则,以校园网站建设为工作推手,使其成为学校各项工作过程的忠实记录者、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校内外了解和宣传的窗口。
将学校网站和集团网站链接,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各部门分块参与、全体教师共建,及时迅捷地上传工作信息、过程资料,推动学校工作高效、快捷运转。
2、调整教师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集团本部成熟的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和出台一批适合我校校情的考核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形成公平公开的竞争氛围。
校务会多次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听证,慎重出台每一项考核办法,切实维护教师根本利益,最大程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并将教师出勤、请假记录、工作实绩、获奖情况等信息及时列表公布,做到考核工作公开透明、经得起推敲。
根据集团出台的关于鼓励教师交流的办法,在考核、评优、晋级、绩效工资兑现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实行项目牵头、跟踪督查、递进积累的过程管理办法。
每个项目负责人,既牵头负责开展工作,同时也跟踪检查,记录过程资料,考核每个人业绩,及时发布考核信息。
办公室每月对教师参与网站建设情况、上传信息稿件数量及时统计公布。
教导处对教师教学五认真、出勤、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教学行为等方面定期检查、考核,并公布结果或等第。
少先队大队部对一日常规进行记载、评比、公布,对常规检查评比年级第一的班级每周颁发流动红旗。
案例一:由于办学思路得到优化,管理精细,措施务实,学校各块如同凝成了一股绳,形成了一盘棋,紧张有序地开展并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从“四提升、四打造”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上传网站的图文信息共计3500多条,多角度、多层面地宣传报道我校开展的工作,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办公室牵头撰写和上传学校宣传信息150余篇,《亭湖报》、《盐城教育网》、《亭湖教育网》累计60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工作亮点。
教导处安排的《关注有效教学》课堂展示系列活动达50场,校领导听课80余节。
学校与承办市小学科学课竞赛、区音乐课优质课评选等大型活动以及和其他校区交流活动10多场次。
这些繁重艰难的工作锻炼了干部团队的合作精神,检测了学校机制运行的效能。
(三)创新师资队伍管理,引领教师素养大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在规模小、人数少的学校里是管理上的一块短板。
名师引领缺乏力度,梯队培养渠道不畅,人文环境构造有限,教科研立项攻坚因陋就简。
所以,不在师资队伍管理上创新,不尽快达成区局提出的“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名师团队”的目标任务,学校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1、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令家长满意的师资队伍。
签订《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宣誓教师誓词,关注和树立身边的师德标兵典型,开展“万人评师德”评议和“校园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在网上公布《教师办公八条纪律》,开辟“校长信箱”,将教师在校活动与师德师风、安全管理等考核挂钩,着力优化面向学生、面向家长、面向社会的服务效能,提升社会对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
2、紧扣“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名师团队”主题活动,以读书学习为首要抓手,制定教师发展规划,使得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尽快提升。
要求教师好读书、读好书,撰写读书笔记,积累知识经验。
教导处定期抽查读书笔记,在业务学习交流会上定期展评教师的摘抄笔记,将笔记中精彩的内容和做法形成文字和图片,上传到网站供大家借鉴,以此推动学习型、书香型学校建设。
案例二:“提升团队素质”活动以来,我校区多次组织青年教师的“两字一话”、课件制作、经典诗文朗诵、说课、微型课等基本功和才艺素养竞赛。
教师读书笔记人均达到5万余字、交流文章数十余篇。
举办了“炼素质、造名师”教学沙龙四期,教导处和各年级部联合主办了六期教科研简报,省级十一五课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顺利结题,同时申报了十二五研究课题。
特别是学校开展争做“修养高、素养好、学养深”的三养型教师实践活动后,我校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勤奋工作的典型。
其中杜后德老师就能根据每天的工作,收集工作素材,利用休息时间坚持撰写累计四万多字的题为《我和六(1)班孩子在一起》的教育教学叙事性日志,陆续发表在盐城鹤鸣亭“家有学童”的论坛上,生动、清新、鲜活的事例感动了一批教师和家长,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网上留言好评如潮,为广大一线教师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学习榜样。
3、定期检查“教学五认真”,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成立教育教学行为督查组,每天两人多次巡查,对空课、迟到、拖堂、教师体罚学生或课上指派学生办事、随意调课、课上接打手机等教育教学不规范行为和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给予及时制止和记录,并按学校相关规定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教导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课后辅导等各个环节定期普查、不定期抽查。
建立教学质量跟踪监控制度,严防教学质量的滑坡和学生课业过重负担现象。
案例三:去年10月份,我校五年级语文组在局组织的备课笔记和听课笔记专项检查中全部获得优秀等第,是全区所有学校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教研组,年终获得了区教学常规管理奖。
4、充分发挥集团交流到我校区的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学校搭台子,教师唱大戏,让骨干教师的高尚师德、精湛教艺、勤恳作风能得充分展示,真正成为学校教学一线的排头兵、引领者。
案例四:去年从景山小学校区交流来的市德育学科带头人王霞老师任教四(3)班语文,这个班是同轨里人数最多、情况最复杂的班级。
在她的悉心调教下,班风悄然好转,常规竞赛中屡屡夺魁。
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她还通过开设讲座指导大家如何进行说课、上微型课,还将去南京学习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教给青年教师。
从解放路本部校区交流来的石泉老师应邀到集团盐马路校区展示了一节精彩给力的数学课《圆的认识》。
他清新的教学风格、娴熟的教学技巧和亮点迭出的课堂展示,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促进了两校区间的教学业务交流。
从景山小学校区交流来的张雯老师在得知学校要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却又苦于资金短缺这一情况后,立即将自家饭店一台暂没使用的空调赠送给了幼儿园。
学校还邀请集团的骨干力量到我校区上示范课,共同举办教学沙龙研讨活动,让方法在交流中改进,让思想在碰撞中升华。
邀请景山校区、盐马路校区的名师给我校申报高一级职称担当课堂教学评委,公正公平地评价课堂教学能力。
(三)创新德育管理模式,树造校园文明新风以“规范在我心,文明伴我行”活动为载体,狠抓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和各班级科学拟定德育计划,每周排定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等培训侧重点,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画廊、橱窗等宣传阵地,宣讲规范守则,开展“星级班级”评比和争夺“流动红旗”活动,每天将检查结果公布在学校公示栏上,每月颁发一次流动红旗,悬挂在教室门前。
连续三次得到的可永久保留流动红旗。
这样充分调动了各个班级参与活动评比的热情。
每周推出一位“校园之星”,树立学习典范,展示“四好少年”风采。
根据不同特长的学生,设立“校园小百灵”、“艺术之星”、“体育之星”、“英语之星”等称号,将推选出的同学的图片、事迹、成果设计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张贴在校门口,上传到网站,提高学生知名度,扩大榜样影响力,增强自身自豪感。
构建和谐、人文的校园环境文化,能让学生在时时事事处处的立体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熏陶成长。
教室外墙新张贴数十块名诗名家名言展板和班级建设宣传板,让生硬古板的墙壁变成了活泼有趣的宣传阵地。
“排队学大雁齐齐的,走路学小猫轻轻的”、“小草在睡觉,请走旁边绕”等温馨提示语能让学生会心一笑,轻松地养成文明习惯;海宝、喜羊羊等卡通小动物担任起形象大使,背古诗、讲贤文,特吸引学生的眼球。
倾心打造有影响力的红领巾广播站。
每周一、三、五下午二节课后开播,时长30分钟,栏目活泼新颖,有“新闻袋袋裤”、“七彩星球”、“故事乐翻天”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开辟了德育新途径,培养了一批能采会播的小记者、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