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区域联动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区域联动发展研究
张欣妍何郑陈毅琪刘涛
摘要: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区域
大,农村人口多等原因,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找到一条适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显得极其重要。本文
在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后,结合联动发展的理论,并阐述韩、日、法三国农
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经验,最后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现途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区域;联动发展;途径
Study on regional linkag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Zhang Xinyan He Zheng Chen Yiqi Liu Tao
Abstract: Although we have achieved some success, there are still exist some prombles such as uneven development, uncoordinated issues and so on since we impele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 Therefo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that we are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find a suitable path of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rural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in Korea, Japan, and Franc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linkage after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inally, it Provides a development path for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Regions;Linkage development;Path
1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新举措[1]。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目标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所以积极稳妥的做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将是我国长期的战略目标[3]。但新农村建设不能孤行必须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联动发展的要求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我国农村建设所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是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及其不协调,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实现区域间的联动发展,因此只有以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坚持区域间的互动推进,才能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查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搜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纵向历史考察与横向比较分析研究,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出发,对如何处理好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区域联动发展机制进行分析,阐述了区域联动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应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联动发展模式,并且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区域联动发展经验,最后探索出新农村建设区域联动发展的实现途径。
2 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
2.1 总体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的发展现状是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缺乏一套系统的联动发展机制等诸多问题。成就与问题并存。
2.1.1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3)文化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4)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谐氛围逐渐形成。
(5)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
2.1.2 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下列的问题[4]:
(1)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不足。
(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4)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5)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2.2 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以华西村为例)
2.2.1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8.25亿元,比上年增长6.3%,较2003 年增长96.0%。2013年,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110 亿斤;
2.2.2 农民生活迈上新台阶
人均收入增长加快。2013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737元,增长18.5%。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3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82.94 元,增长13.7%[5],。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一是居住面积持续增加。二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步增长。
2.3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
由于城乡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因素导致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开展进程缓慢,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6]:(1)农村基层组织引导、规划力量薄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
(2)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
2.4 区域化差异及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区域联动发展现状
第一,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新乡村“五化”建设的大趋势。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育、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4]。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现象,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分化很明显。
第二,欠发达地区的新乡村建设是以改造、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为基本内容,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扶贫新村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村(或生态文明村)创建的活动为内容而展开的[6]。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综合开发和文化建设,改变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激发了农民的热情,提升了这些地区农户和村集体的收入能力。
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自新世纪以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现状,显示出极强的区域差异和时代特征。对于现阶段出现的新农村建设区域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如何建立一种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能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优化组合建设资源,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统筹区域发展,改变区域内部差距过大的局面,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