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合集下载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外植体的消毒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外植体大部分取自田间,表面上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这是组织培养的一大障碍。

因此在材料接种培养前必须要消毒处理,消毒一方面要求把材料表面上的各种微生物杀灭,同时又不能损伤或只轻微损伤组织材料而不影响其生长。

因此,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常用的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如下表所示。

理想的消毒剂应具有消毒效果好,易被无菌水冲洗掉或能自行分解,对材料损伤小,对人体及其他生物无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效果①酒精酒精是最常用的表面消毒剂,以70%~75%酒精杀菌效果最好,95%或无水酒精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快速脱水凝固,形成一层干燥膜,阻止了酒精的继续渗入,杀菌效果大大降低。

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杀菌效果好。

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湿润作用,可排除材料上的空气,利于其他消毒剂的渗入。

但酒精对植物材料的杀伤作用也很大,浸泡时间过长,植物材料的生长将会受到影响,甚至被酒精杀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时间。

但酒精不能彻底消毒,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消毒剂配合使用。

②升汞又称氯化汞,Hg2+可以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菌体。

升汞的消毒效果极佳,但易在植物材料上残留,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反复多次冲洗。

升汞对环境危害大,对人畜的毒性极强,使用后应做好回收工作。

③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消毒剂,它可以释放出活性氯离子,从而杀死菌体。

其消毒能力很强,不易残留,对环境无害。

但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很强,对植物材料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④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消毒效果很好,对环境无害。

它易吸潮散失有效氯而失效,故要密封保藏。

⑤过氧化氢也称双氧水,消毒效果好,易清除,又不会损伤外植体,常用于叶片的消毒。

⑥新洁尔灭这是一种广普表面活性消毒剂,对绝大多数植物外植体伤害很小,杀菌效果好。

(2)消毒方法①茎尖、茎段及叶片等的消毒消毒前先对植物组织进行修整,去掉不需要的部分,然后用自来水冲洗。

组培常用的消毒方法

组培常用的消毒方法

组培常用的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方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杀灭或清除的方法。

物理因素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为五类:(1)具有良好灭菌作用的,如热力、微波、红外线、电离国徽等,它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很强,可达来灭菌要求;(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如紫外线、超声波等,可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3)具有自然净化作用的如寒冷、冰冻、干燥等,它们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有限;(4)具有除菌作用的,如机械清除、通风与过滤除菌等,可将微生物从传染媒介物上去掉;(5)具有辅助作用的,如真空、磁力、压力等,虽对微生物无伤害作用,但能为杀灭、抑制或清除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二、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法。

热力灭菌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为首选的灭菌方法。

干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及电解质浓缩。

湿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核酸降解及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湿热灭菌的优越性有穿透力强,菌体吸收水分易变性凝固及蒸汽有潜在热能。

干热灭菌法主要有焚烧法、烧灼法和干烤法3种。

(1)焚烧法:是一种较彻底的灭菌方法,在焚烧炉内焚烧尸体及废弃物,可杀灭细菌芽胞。

(2)烧灼法:为直接用火焰灭菌,例如在微生物实验室内,利用火焰对接种环,试管口等灭菌。

(3)干烤法:为利用烤箱加热至160~170℃,2小时,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陶瓷或金属器皿的灭菌。

湿热灭菌法包括巴氏消毒法、煮沸法、加压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气灭菌法等。

(1)巴氏消毒法:加热62℃30分钟或71.1℃15~30秒(s),不使蛋白质变性,但可杀灭常见致病菌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2)煮沸法:在1个大气压下,将水煮沸(100℃)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加入2%碳酸钠,可提高沸点至105℃并可防锈,常用于餐具及一些医疗器皿的消毒。

(3)加压蒸汽灭菌法:应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加压至1.05kg/cm2即温度达121.3℃,15~20分钟,可杀灭细菌芽胞和各类微生物,常用于培养基、葡萄糖盐水输液、手术敷料及各种耐高温湿物品的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灭菌是保证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1. 高压灭菌法(High压力灭菌法):在高压环境下,将培养基、接种杯、植物体等进行灭菌,可以达到121°C至132°C,持续16-20分钟,杀死各种微生物和病原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广泛种类的植物组织
培养。

2. 巴斯德灭菌法(Baruch Process):巴斯德灭菌法是一种通过
加热和化学作用来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将培养基、接种杯、植物体等进行加热至80°C至85°C,并加入适当的消毒液,再持续加热至100°C,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适用于
严格的消毒控制。

3. 紫外线灭菌法(UV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辐射来
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将培养基、接种杯、植物体等进行照射,一般照
射时间约为45-60秒。

这种方法可以使大多数微生物死亡,但对于一
些耐高温和耐高压的细菌,可能需要特殊处理。

4. 快速灭菌法(Quick-死亡法):快速灭菌法是指在较短的时间
内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将培养基、接种杯、植物体等进行快速加热,
一般温度为120°C至150°C,时间约为5-10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处理和紧急灭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植物和组织培养过程,具体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此外,为了确保灭菌效果,
需要严格控制灭菌环境和时间,避免灭菌失败或产生不良后果。

最新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最新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外植体的消毒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外植体大部分取自田间,表面上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这是组织培养的一大障碍。

因此在材料接种培养前必须要消毒处理,消毒一方面要求把材料表面上的各种微生物杀灭,同时又不能损伤或只轻微损伤组织材料而不影响其生长。

因此,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常用的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如下表所示。

理想的消毒剂应具有消毒效果好,易被无菌水冲洗掉或能自行分解,对材料损伤小,对人体及其他生物无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效果①酒精酒精是最常用的表面消毒剂,以70%~75%酒精杀菌效果最好,95%或无水酒精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快速脱水凝固,形成一层干燥膜,阻止了酒精的继续渗入,杀菌效果大大降低。

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杀菌效果好。

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湿润作用,可排除材料上的空气,利于其他消毒剂的渗入。

但酒精对植物材料的杀伤作用也很大,浸泡时间过长,植物材料的生长将会受到影响,甚至被酒精杀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时间。

但酒精不能彻底消毒,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消毒剂配合使用。

②升汞又称氯化汞,Hg2+可以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菌体。

升汞的消毒效果极佳,但易在植物材料上残留,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反复多次冲洗。

升汞对环境危害大,对人畜的毒性极强,使用后应做好回收工作。

③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消毒剂,它可以释放出活性氯离子,从而杀死菌体。

其消毒能力很强,不易残留,对环境无害。

但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很强,对植物材料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④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消毒效果很好,对环境无害。

它易吸潮散失有效氯而失效,故要密封保藏。

⑤过氧化氢也称双氧水,消毒效果好,易清除,又不会损伤外植体,常用于叶片的消毒。

⑥新洁尔灭这是一种广普表面活性消毒剂,对绝大多数植物外植体伤害很小,杀菌效果好。

(2)消毒方法①茎尖、茎段及叶片等的消毒消毒前先对植物组织进行修整,去掉不需要的部分,然后用自来水冲洗。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组培实验室是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中必备的实验室。

组培实验室的消毒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组培实验的成功与否和组培幼苗的质量高低。

组培实验室的消毒一般又可分为环境消毒、培养基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

培养基的消毒主要是在高压灭菌锅中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环境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则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使用不当时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为此,笔者特对这些典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组培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1 组培实验室的环境消毒保持组培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是减少组培污染的重要条件,用于实验室消毒的常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法、甲醛熏蒸法、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法等,比较新的方法有中草药消毒法。

1.1 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是波长在10-400 nm之间辐射光的总称,能引起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导致病菌或病毒死亡。

此外,紫外线辐射所产生的臭氧和各种自由基可损伤蛋白质和酶分子,导致功能改变。

紫外线消毒具有广谱性,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

紫外消毒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且由于未使用化学药剂,消毒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副产物。

该技术运行维护简单,费用较低。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消毒灯的数量为每平方不少于1. 5 W,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

但需要指出的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乃至致癌作用。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症状。

过量辐射会诱发皮肤癌。

紫外辐射对眼睛的损伤特别明显,严重时可能诱发白内障。

因此,当组培实验室在用紫外消毒期间,工作人员不要呆在正消毒的空间内,切忌用眼睛注视紫外灯。

特别的,如超净工作台内的紫外灯打开消毒时,应避免将手长时间暴漏于紫外灯下。

一般在接种室用紫外线消毒后,不要立即进入接种室,此时室内充满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尤其是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繁殖、基因转化等方面。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源性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和质量。

下面是植物组织培养消毒的方法:
1. 表面消毒法
表面消毒法是最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之一。

首先,将植物材料用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泥沙和杂质。

然后,将植物材料放入含有70%乙醇的烧杯中,用力摇晃,使其充分接触乙醇。

接着,将植物材料转移到含有10%次氯酸钠的烧杯中,同样用力摇晃,使其充分接触次氯酸钠。

最后,将植物材料转移到含有无菌水的烧杯中,反复冲洗数次,去除次氯酸钠的残留物。

2. 氯气消毒法
氯气消毒法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

首先,将植物材料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向容器中通入氯气,使其充分接触植物材料。

通气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接着,将容器打开,用无菌水反复冲洗植物材料,去除氯气的残留物。

3. 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无化学残留的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

首先,将植物材料放入无菌室中,然后将紫外线灯照射在植物材料上,照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DNA,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但是,紫外线消毒法对于一些耐药菌和孢子并不十分有效。

以上是植物组织培养消毒的三种常用方法,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植物材料和实验要求。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和质量。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过敏 反应 。因此 ,在用新 洁尔灭进 行喷洒 消毒时 ,依然要
注 意 戴 好 手 套 和 口罩 。
14 艾叶和苍术熏蒸 .
艾 叶 为 菊 科 植 物 艾 的 干 燥 叶 ,是 临 床 常 用 中 药 之 一 。
药理研究表明 ,艾叶水煎液和艾叶油有抗细 菌和真菌作用嗍 。 苍 术亦为菊科 植物 ,中药学上认 为其有 抗溃疡 、抗炎 、抗 腹泻等作 用 。艾叶和苍 术混 用 ,对组培室进行 熏蒸 ,是一
时 间不少于 3 i。但需 要指 出的是 ,过 量的紫 外线 照射 0r n a
出 ,消毒期 间,不可进入消毒空间 ;消毒后通风 换 气 ,等气 味散尽后再 出入 t药液次序要正确 ,先将水 倒入容器 内,然
后加 入高锰酸钾 ,均 匀搅拌 ,再加 入福尔马林 ,切忌将福尔
马林中加入高锰酸钾 ,以免福尔马林 溅出 ,造成危险 。
2 1 次氯酸盐 .
次氯酸盐主要 有次 氯酸 钠和 次氯酸钙( 又名漂白粉)种 。 2 但 次氯酸 钙在 空 气中容 易 吸水 潮 解 ,影 响 灭 菌效 果 ,所
以在外 植 体 的消 毒 中 ,次 氨酸 钠 更 为 多见 。次 氯 酸钠 为
的重 要 环节 “- o ,高效 安 全 、低 毒 无 害 、环 境 友 好是 组 培
实验 室 消毒 的本 质要 求和 发 展趋 势 。结 上 所述 ,我们 可
以看 出,用 中草 药 及新 洁 尔 灭进 行 环境 消毒 更 为 低毒 友
好 ,对 外植 体 进行 消 毒 时 ,综 合考 量 ,次 氯酸 钠 比氯 化
汞 更为 合适 。
含 氯 消 毒 剂 ,高 效 广谱 ,为 国 内外 广 泛 使 用【。次 氯 酸 8 ]

组织培养中的灭菌

组织培养中的灭菌

组织培养时各种灭菌特点2007-12-11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苏水、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

这些方法和药剂要根据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适当选用。

1、培养基用湿热灭菌培养基在制备后的24小时内完成灭菌工序。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

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

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

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

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 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

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20分钟。

按容器大小不同,保压时间有所不同,见表1。

该表所列数字是彻底灭菌很保险的数字,如果容器体积较大,但是放置的数量很少,也可以减少时间。

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在压力到0.5mpa,可缓慢放出蒸汽,应注意不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

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取出培养基,摆在平台上,以待冷凝。

不可久不放气,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以至培养基无法摆斜面。

一旦放置过久,由于锅炉内有负压,盖子打不开,只要将放气阀打开,大气压入,内外压力平衡,盖子便易打开了。

对高压灭菌后不变质的物品,如无菌水、栽培介质、接种工具,可以延长灭菌时间或提高压力。

而培养基要严格遵守保压时间,既要保压彻底,又要防止培养基中的成分变质或效力降低,不能随意延长时间。

组培实验室消毒剂选择推荐

组培实验室消毒剂选择推荐

植物组织培养是人为控制培养条件,根据植物不同提供特定的培养条件。

组培可以使植物能按几何级数繁殖生产,平均成本低,能快速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和脱病毒种苗。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十分苛刻的无菌环境进行,组培实验室的环境和空气消毒十分重要,要做到杀孢子的级别(杀灭芽孢和孢子),否则实验室环境中的微生物极易使植物染菌,培养失败。

一.组培实验室常用消毒方式组培实验室常用消毒方式有酒精、升汞、次氯酸钠、漂白粉(次氯酸钙)、新洁尔灭、硝酸银等,虽然这些传统消毒剂各有特色,但也存在诸多缺点,往往造成灭菌不彻底或其它问题,主要有如下情况。

●杀菌率低,不能杀灭芽孢、霉菌孢子等高抗性微生物;●易产生耐药性,需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毒性和刺激性,传统消毒剂对操作人员健康有极大危害;●有残留,传统消毒剂对植物危害较大二.高效、生态的奥克泰士消毒剂Oxytech/奥克泰士作为过氧化氢银离子的倡领者,是多组分杀菌剂,协同微动作用,使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结合稳定剂形成复合溶液,作为催化剂添加的痕量银离子可以持久抑菌的效用。

过氧化氢与银结合形成强大的消毒杀菌与抑菌剂。

研究显示,Oxytech/奥克泰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抑菌剂和消毒杀菌剂,具有长久的效用,不会产生任何令人不愉快的外观、气味或味道。

更重要的是,奥克泰士-过氧化氢银溶液没有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或其它有毒物质,其作用后完全分解为氧气和水。

三.奥克泰士用于组培实验室消毒的优势✧高效杀菌剂,杀局率大于99.999%,属于广谱消毒剂,能够杀灭细菌、真菌、霉菌、病毒等目前所知的所有类型微生物,且能够杀灭芽孢、霉菌等传统方式难以杀灭的微生物。

✧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安全可靠,荣获国际专利的生态安全环保型消毒剂。

杀孢子剂对材料的兼容性很好✧杀菌性能稳定,不易受环境HP、温度及光照的影响,彻底杀灭微生物不会产生耐药性。

✧杀菌作用迅速,3-5分钟可以杀灭芽孢,大大节约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组培实验器皿和器械的灭菌方法

组培实验器皿和器械的灭菌方法

1 玻璃器皿的灭菌湿热灭菌法(蒸汽灭菌),即将玻璃器皿包扎好后,置入蒸汽灭菌器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灭菌的温度为121℃,维持20-30分钟。

一般玻璃培养容器常常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干热灭菌法,即在烘箱内对器皿进行杀菌处理,是一种彻底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时间为150℃/40分钟或120℃/120分钟;若发现芽孢杆菌,则应为160℃/90-120分钟。

干热灭菌的缺点是热空气循环不良和穿透很慢,因此,干热灭菌时,玻璃容器在烘箱内不应堆放太满、太挤,以妨碍空气流通,造成温度不均匀,而影响灭菌效果。

灭菌后冷却速度不能太快,以防玻璃容器因温度骤变而破碎,应等到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方能打开烘箱门取出玻璃容器;否则外部的冷空气就会被吸入烘箱,使里面的玻璃器皿受到微生物污染,甚至有可能发生炸裂的危险;也可将玻璃器皿直接存放在烘箱内待用。

此外,还可把玻璃器皿放入水中进行煮沸灭菌。

2 金属器械的灭菌对于无菌操作所用的各种器械,如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和接种铲等金属器械,一般用火焰灭菌法;即把金属器械放在95%的酒精中浸一下,然后放在火焰上燃烧灭菌,待冷却后再使用。

这一步骤应当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反复进行,以免交叉污染。

金属器械也可以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即将拭净或烘干的金属器械用纸包好,盛在金属盒内,放于烘箱中在120℃的温度下灭菌2小时,或用布包好后放在高压灭菌器内灭菌。

3 布质制品的灭菌工作服。

口罩。

帽子等布质品均用湿热灭菌法,即将洗净晾干的布质品用牛皮纸包好,放入高压灭菌器中,在压力为1.1Mpa、温度为121℃的情况下,灭菌20-30分钟。

4 塑料器皿和器械有些类型的塑料器皿也可以静心高温灭菌,如聚丙烯、聚甲基戊烯、同质异晶聚合物等可121℃下可反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之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之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之灭菌方法灭菌是组织培养重要的工作之一。

初学者首先要清楚有菌和无菌的范畴。

有菌的范畴是: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物体,接触自然水源的物体,至少它的表面都是有菌的。

依此观点,无菌室等未经处理的地方、超净台表面、简单煮沸的培养基、我们使用的刀、剪在未处理之前、我们身体的整个外表及与外界相连的内表,如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即我们呼出的气体、培养容器无论洗得多干净等等都是有菌的。

这里所指的菌,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及其他微生物。

茵的特点是:极小,肉眼看不见。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人。

在自然条件下忍耐力强,生活条件要求简单,繁殖力极强,条件适宜时便可大量滋生。

无菌的范畴是:经高温灼烧或一定时间蒸煮过后的物体,经其他物理的或化学的灭菌方法处理后的物体(当然这些方法必须已经证明是有效的),高层大气、岩石内部、健康的动、植物的不与外部接触的组织内部,强酸强碱,化学元素灭菌剂等表面和内部等等都是无菌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地球表面无菌世界要比有菌世界小得多。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消毒,它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显然经过消毒,许多细菌芽孢、霉菌的厚垣孢子等不会完全杀死,即由于在消毒后的环境里和物品上还有活着的微生物,所以通过严格灭菌的操作空间(接种室、超净台、等)和使用的器皿,以及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都不带任何活着的微生物。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操作,就叫做无菌操作。

1、常用的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苏儿、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

这些方法和药剂要根据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适当选用。

外植体消毒方法比较

外植体消毒方法比较

外植体消毒方法比较组培实验室是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中必备的实验室。

组培实验室的消毒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组培实验的成功与否和组培幼苗的质量高低。

组培实验室的消毒一般又可分为环境消毒、培养基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

培养基的消毒主要是在高压灭菌锅中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环境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则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使用不当时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为此,笔者特对这些典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组培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1 组培实验室的环境消毒保持组培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是减少组培污染的重要条件,用于实验室消毒的常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法、甲醛熏蒸法、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法等,比较新的方法有中草药消毒法。

1.1 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是波长在10-400 nm之间辐射光的总称,能引起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导致病菌或病毒死亡。

此外,紫外线辐射所产生的臭氧和各种自由基可损伤蛋白质和酶分子,导致功能改变。

紫外线消毒具有广谱性,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

紫外消毒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且由于未使用化学药剂,消毒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副产物。

该技术运行维护简单,费用较低。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消毒灯的数量为每平方不少于1. 5 W,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

但需要指出的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乃至致癌作用。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症状。

过量辐射会诱发皮肤癌。

紫外辐射对眼睛的损伤特别明显,严重时可能诱发白内障。

因此,当组培实验室在用紫外消毒期间,工作人员不要呆在正消毒的空间内,切忌用眼睛注视紫外灯。

特别的,如超净工作台内的紫外灯打开消毒时,应避免将手长时间暴漏于紫外灯下。

一般在接种室用紫外线消毒后,不要立即进入接种室,此时室内充满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尤其是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组培室注意事项

组培室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及实验器皿的清洗消毒
清洗
1.新瓶使用前应先用自来水简单刷洗,然后用稀盐酸溶液(1%)浸泡过夜后再清洗。

消毒
1紫外线消毒
消毒为实验前20到30min,开灯后不要在房间走动,防止被紫外线灼伤。

紫外线消毒方式缺点:①会产生臭氧,气味重,污染空气,对身体有害;②射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起不到消毒作用,故消毒时,物品不宜相互遮挡。

关灯后20min或无异味后进入实验室操作为宜。

2.喷雾消毒
实验室地面每隔2d用0.5%的84消毒液消毒,墙壁用2%新洁尔灭消毒,注意喷雾要均匀。

3.臭氧消毒
地面和墙面清理好后打开抽烟发生器4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
二母液配制
1大量中氯化钙单独配制
2铁盐配制好后用1%稀盐酸调ph至4,不宜放冰箱储存。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孟长军【期刊名称】《中国园艺文摘》【年(卷),期】2012(28)8【摘要】The principles, points for attention, the shor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urrounding disinfection and explant disinfection in tissue culture lab were introduced. By comparing, we find it is good to use Chinese herbs and geramine to disinfect the surroundings and it is more suitable to use NaClO to disinfect explants than to use HgCl2.% 通过介绍比较组培实验室环境消毒和外植体消毒几种常见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优缺点等,认为用中草药及新洁尔灭进行环境消毒更为低毒友好;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综合考量,次氯酸钠比氯化汞更为合适。

【总页数】3页(P177-178,168)【作者】孟长军【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无菌实验室不同消毒方法消毒效果观察 [J], 黄智钟;黄吉城2.草莓茎尖组培消毒方法及激素配比的优选 [J], 连朋; 杜梦卿; 王丽娟3.国兰组培中外植体高效消毒方法分析 [J], 罗尚华4.家用消毒产品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及消毒实验室的建立 [J], 张庆玲;李晓敏5.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消毒效果观察 [J], 谢峰;张荣;王娜娜;王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培消毒剂

组培消毒剂

外植体的消毒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外植体大部分取自室外或大棚里,表面上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这是组织培养的一大障碍。

因此,在材料接种培养前必须要消毒处理,消毒一方面要求把材料表面上的各种微生物杀灭,同时又不能损伤或只轻微损伤组织材料而不影响其生长。

因此,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效果(1)酒精酒精是最常用的表面消毒剂,酒精是最常用的表面消毒剂,以70%~75%酒精杀菌效果最好,95%或无水酒精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快速脱水凝固,形成一层干燥膜,阻止了酒精的继续渗入,杀菌效果大大降低。

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杀菌效果好。

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湿润作用,可排除材料上的空气,但酒精对植物材料的杀伤作用也很大,浸泡时间过长,植物材料的生长将会受到影响,甚至被酒精杀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时间。

但酒精不能彻底消毒,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消毒剂配合使用。

(2)升汞又称氯化汞(HgCl2),常用的浓度为0.1%-1%。

Hg2+可以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菌体。

升汞的消毒效果极佳,但易在植物材料上残留,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反复多次冲洗。

升汞对环境危害大,对人畜的毒性极强,使用时需带上手套,使用后应做好回收工作。

(3)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消毒剂,它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够生成碳酸氢钠、次氯酸,其中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它可以释放出活性氯离子破坏蛋白质,从而杀死菌体。

其消毒能力很强,不易残留,对环境无害。

但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很强,对植物材料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4)漂白粉也称含氯石灰,一般情况下含有效氯30%左右,遇水后生成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消毒效果很好,对环境无害。

但它因易吸潮散失有效氯而失效,故需要密封保藏。

(5)过氧化氢也称双氧水(H2O2),常用浓度为10%-12%。

消毒效果好,易清除,又不会损伤外植体,常用于叶片的消毒。

植物组织培养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培养基和植物组织在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卫生。

以下是常见的灭菌方法:
1. 高压灭菌(High压力灭菌):这种方法使用高压蒸汽系统对培养基或植物组织进行灭菌,通常需要121-152摄氏度高压灭菌10-15分钟,杀死所有微生物和病原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和形状的培养基和植物组织。

2. 低温灭菌(Low温度灭菌):这种方法使用低温系统对培养基或植物组织进行灭菌,通常需要130-160摄氏度低温灭菌60-90分钟,杀死所有微生物和病原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杀死一些难以发现或难以繁殖的病原体,但需要注意避免损坏植物组织或培养基。

3. 化学灭菌(化学消毒):这种方法使用化学物质对培养基或植物组织进行消毒,通常使用氯气、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等消毒剂。

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以免产生毒性气体或损害植物组织。

无论使用哪种灭菌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压力和时间,以确保杀死所有微生物和病原体。

同时,还需要注意消毒程序和储存方式,以确保培养基和植物组织的质量和安全。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外植体的消毒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外植体大部分取自田间,表面上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这是组织培养的一大障碍。

因此在材料接种培养前必须要消毒处理,消毒一方面要求把材料表面上的各种微生物杀灭,同时又不能损伤或只轻微损伤组织材料而不影响其生长。

因此,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常用的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如下表所示。

理想的消毒剂应具有消毒效果好,易被无菌水冲洗掉或能自行分解,对材料损伤小,对人体及其他生物无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效果①酒精酒精是最常用的表面消毒剂,以70%~75%酒精杀菌效果最好,95%或无水酒精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快速脱水凝固,形成一层干燥膜,阻止了酒精的继续渗入,杀菌效果大大降低。

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杀菌效果好。

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湿润作用,可排除材料上的空气,利于其他消毒剂的渗入。

但酒精对植物材料的杀伤作用也很大,浸泡时间过长,植物材料的生长将会受到影响,甚至被酒精杀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时间。

但酒精不能彻底消毒,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消毒剂配合使用。

②升汞又称氯化汞,Hg2+可以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菌体。

升汞的消毒效果极佳,但易在植物材料上残留,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反复多次冲洗。

升汞对环境危害大,对人畜的毒性极强,使用后应做好回收工作。

③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消毒剂,它可以释放出活性氯离子,从而杀死菌体。

其消毒能力很强,不易残留,对环境无害。

但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很强,对植物材料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④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消毒效果很好,对环境无害。

它易吸潮散失有效氯而失效,故要密封保藏。

⑤过氧化氢也称双氧水,消毒效果好,易清除,又不会损伤外植体,常用于叶片的消毒。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灭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苏水、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

这些方法和药剂要根据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适当选用。

1、培养基用湿热灭菌培养基在制备后的24小时内完成灭菌工序。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

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

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

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

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

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20分钟。

按容器大小不同,保压时间有所不同。

见表1。

该表所列数字是彻底灭菌很保险的数字,如果容器体积较大,但是放置的数量很少,也可以减少时间。

表1. 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所必需的最少时间容器的体积/ml 在121℃灭菌所需最少时间/min20-50 1575-150 20250-500 251000 30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在压力到0.5mpa,可缓慢放出蒸汽,应注意不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

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取出培养基,摆在平台上,以待冷凝。

不可久不放气,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以至培养基无法摆斜面。

一旦放置过久,由于锅炉内有负压,盖子打不开,只要将放气阀打开,大气压入,内外压力平衡,盖子便易打开了。

对高压灭菌后不变质的物品,如无菌水、栽培介质、接种工具,可以延长灭菌时间或提高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组培实验室是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中必备的实验室。

组培实验室的消毒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组培实验的成功与否和组培幼苗的质量高低。

组培实验室的消毒一般又可分为环境消毒、培养基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

培养基的消毒主要是在高压灭菌锅中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环境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则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使用不当时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为此,笔者特对这些典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组培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1 组培实验室的环境消毒保持组培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是减少组培污染的重要条件,用于实验室消毒的常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法、甲醛熏蒸法、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法等,比较新的方法有中草药消毒法。

1.1 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是波长在10-400 nm之间辐射光的总称,能引起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导致病菌或病毒死亡。

此外,紫外线辐射所产生的臭氧和各种自由基可损伤蛋白质和酶分子,导致功能改变。

紫外线消毒具有广谱性,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

紫外消毒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且由于未使用化学药剂,消毒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副产物。

该技术运行维护简单,费用较低。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消毒灯的数量为每平方不少于1. 5 W,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

但需要指出的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乃至致癌作用。

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症状。

过量辐射会诱发皮肤癌。

紫外辐射对眼睛的损伤特别明显,严重时可能诱发白内障。

因此,当组培实验室在用紫外消毒期间,工作人员不要呆在正消毒的空间内,切忌用眼睛注视紫外灯。

特别的,如超净工作台内的紫外灯打开消毒时,应避免将手长时间暴漏于紫外灯下。

一般在接种室用紫外线消毒后,不要立即进入接种室,此时室内充满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尤其是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应在关闭紫外线灯15-20 min后再进入室内。

1.2 甲醛熏蒸法甲醛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与蛋白中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或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效,可广谱杀菌,且效率较高。

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采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按2∶1的比例进行薰蒸消毒,即甲醛(40%)10ml / m3,高锰酸钾5g / m3。

KMnO4具有强氧化性,与甲醛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使甲醛以气体形式挥发,扩散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时间一般为20-30 min。

但甲醛本身对人体来说,也是一种有害物质。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产生色斑。

吸入高浓度甲醛,可诱发过敏性哮喘。

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长期呼吸含有高浓度甲醛的空气还会使妇女月经紊乱,影响生育,并引起新生儿体质下降与染色体异常。

特别地,当室内甲醛严重超标时还会引发白血病,导致死亡。

为此,用该法消毒时,应注意:消毒时,工作人员须佩戴口罩、手套;消毒容器离门的距离要近一些,以便消毒人员迅速撤离;熏蒸前要密闭空间,一经开始,所有人员必须马上离开;消毒容器应选用耐腐蚀的陶瓷容器,容器容积比药液量至少大4倍,以免药液沸腾时溢出;消毒期间,不可进入消毒空间;消毒后通风换气,等气味散尽后再出入;药液次序要正确,先将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加入高锰酸钾,均匀搅拌,再加入福尔马林,切忌将福尔马林中加入高锰酸钾,以免福尔马林溅出,造成危险。

1.3 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类消毒剂可吸咐在细菌的表面,从而改变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产物漏出,妨碍细菌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并使菌体蛋白变性。

此类消毒剂具有杀菌力强,无腐蚀性及漂白性,易溶于水等特点。

新洁尔灭消毒时一般按照1∶1 000进行稀释,如果瓶装的新洁尔灭已稀释,按1∶500配置即可。

具体使用时,可参照使用配比参数正确使用,但不能在使用时与肥皂液混合,以防失去药效。

新洁尔灭在酸性、中性介质中杀菌力强。

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芽胞、真菌和病毒效用差,甚至无效。

基本而言,新洁尔灭对人体的毒害较低,目前还没有致癌和致畸的报道。

但应注意,重复或长期接触本品,有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造成伤害。

此外,过敏体质接触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用新洁尔灭进行喷洒消毒时,依然要注意戴好手套和口罩。

1.4 艾叶和苍术熏蒸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煎液和艾叶油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

苍术亦为菊科植物,中药学上认为其有抗溃疡、抗炎、抗腹泻等作用。

艾叶和苍术混用,对组培室进行熏蒸,是一种新型的空气灭菌方式。

艾叶用量为0. 5 g/ m3,苍术用量为2. 0 g/ m3 。

干燥艾叶可直接点燃,苍术要先用95%酒精浸泡24 h,用时再用酒精为助燃剂点燃,每间培养室分3-5个点均匀点燃,熏蒸30 min。

艾叶和苍术为我国常见中草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消毒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持续时间较长,且使用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应注意防火。

2 用于外植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用于外植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次氯酸盐、过氧化氢、溴水、氯化汞、酒精等。

其中次氯酸盐和氯化汞更为常用,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事故,现仅对此进行阐述。

2.1 次氯酸盐次氯酸盐主要有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又名漂白粉)2种。

但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容易吸水潮解,影响灭菌效果,所以在外植体的消毒中,次氯酸钠更为多见。

次氯酸钠为含氯消毒剂,高效广谱,为国内外广泛使用[8]。

次氯酸钠合适的消毒浓度为2%,消毒时间约为20 min左右,不易残留,但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很强,对植物材料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该消毒剂高效广谱,对细菌、真菌、芽胞及病毒都有效。

虽然次氯酸钠最后分解为氯气和氧气而散逸,因而易于除去,不留残毒,但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如氯气和氯化氢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这些气体强烈刺激眼角膜、上呼吸道粘膜等,可引起喉痉孪、喉水肿、支气管炎和急性脑炎等。

利用次氯酸钠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应注意:采用封闭的容器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应将消毒废液及时倒掉,防止有害气体挥发;消毒操作时须戴好口罩,不宜用手揉眼摸脸等动作,以免对眼睛或皮肤造成伤害。

2.2 氯化汞氯化汞(HgCl2)是一种重金属盐类,Hg2+可与带负电的细菌蛋白质结合,使蛋白变性,酶蛋白失活。

氯化汞是一种极强的杀菌剂,实验室常用浓度为0. 1%~0. 2%,消毒时间为15min左右,消毒效果极佳,但其主要对细菌和真菌有效,对芽胞、病毒的效力差,甚至无效。

此外,用该药品消毒后,须用无菌水对外植体反复多次冲洗。

无机汞中毒后,Hg2+可与体液中的阴离子结合,形成可扩散的分子,造成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受损,表现出各种中毒症状如腹泻、便血、肾脏水肿,严重时导致死亡。

氯化汞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杀菌剂,但也是一种剧毒药品,因而在实验室管理中应采取以下严格的方法: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即氯化汞药品由至少2名实验管理人员负责;依据实验要求,精确计算药品用量,按需供给,定量领取,并严格执行药品领用制度,每次进货入库及使用时要登记详细,防止私人带出实验室;采用专门的药匙、烧杯、量简来配制,称量后的垫在天平盘上的纸应及时清除,配制完后要清洗干净玻璃器皿和手;在消毒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避免接触皮肤,更不能在搅拌或振荡消毒液时溅入五官;消毒完成后,切不可将废液随意倾倒,应统一回收,然后交由专门的环保公司处理(该公司须具备由国家环保部门认定的资质)。

3 结语针对组培实验室的污染源进行消毒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效安全、低毒无害、环境友好是组培实验室消毒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

结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用中草药及新洁尔灭进行环境消毒更为低毒友好,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综合考量,次氯酸钠比氯化汞更为合适。

培养基的种类与区别迄今为止,已研制出许多基本培养基配方,就我所知道的,有32种,或者更多,这些配方既有共性、又有特异性。

依据培养基的成分、元素的浓度含量等特点分为4类。

(1)高盐成分培养基这类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LS培养基、BL培养基、BM培养基、ER 培养基等,其特点是:①无机盐浓度高,元素间的比例较适合、缓冲性能好,某些元素略有损失不会影响离子平衡;②营养丰富,不需再加入水解蛋白等有机成分;③微量元素种类较全,浓度较高。

应用比较广泛,钾盐、铵盐和硝酸盐含量均较高,故又称富集元素平衡培养基。

其中的MS培养基应用最广泛,其营养成分和比例均比较合适,广泛用于植物的器官、细胞、组织和原生质体培养,也常用在植物脱毒和快繁等方面。

(2)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培养基有B5、N6、LH、GS等培养基。

这类培养基的特点是:a.硝酸钾的含量高;b.氨态氮的含量低(高铵对有些植物有抵制作用);c.含有较高的盐酸硫胺素。

①B5培养基。

除含有较高的钾盐外,还含有较高的氨态氮和较高的盐酸硫胺素,较适合南洋杉、葡萄、豆科及十字花科等植物的培养。

②N6培养基。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的花药培养,柑橘类花药培养也较好,在揪树、铁叶树等植物的组织培养中使用较多。

③SH培养基。

这是盐类浓度较高的一咱培养基,其中铵与磷酸是由磷酸二氢铵提供的。

(3)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其特点是:a.大量元素无机盐约为MS培养基的一半;b. 微量元素种类减少而含量增高;c.维生素种类比MS培养基多,如增加生物素、叶酸等。

①H培养基。

该培养基大量元素约为MS培养基一半,仅磷酸二氢钾及氯化钙稍低,微量元素种类少,而含量较MS培养基高,维生素种类也比MS培养基的多,适用于花药培养和枣类的培养。

②尼厅培养基。

与H培养基基本相同,俊生物素比H培养基高10倍,也适合于花药培养。

③米勒培养基。

适合于大豆食不果愈伤组织培养和花药培养等。

④Rlaydes培养基。

(4)低无机盐类培养基此类培养基大多数情况下用于生根培养,其特点为:a.无机盐含量很低,一般为MS培养基的1/4左右;b.有机成分含量也很低:c.多数情况用作生根培养基。

包括以下几种。

①改良White培养基。

②WS培养基。

③克诺普液。

多用于花卉培养。

④HB培养基。

此培养基在花卉脱毒和木本植物的茎尖培养中效果良好。

其大量元素比1/2的克诺普液稍多,微量元素是贝尔什劳物液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