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带问题分析 巩固练习B.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学海无涯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9.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 DIS 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 光片的前端与车头平齐,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 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 0、1、2、3、4、
5、6 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 1、2、3、4、5、6 点到 0 点的距离分别为 1.40 cm、3.55 cm、6.45 cm、10.15 cm、
7.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小车运动加速度的相对误差,下列措施中哪些是 有益的( )
A.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一些 B.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的钩码的个数 C.在同样条件下,打出多条纸带,选其中一条最理想的进行测量和计算 D.舍去纸带上较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进行计算 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
6. (1)0.1 s (2)2.5 (3) a = (sD − 3sB + 2sA ) f 2 75
学海无涯
解析:(1)因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故 t=5T=0.1 s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
vC=s2BtD
=624.5 −126.5 2 0.1
10-3=2.5
m
/
s
.
(3)设
学海无涯
(1)从纸带 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B、C、D 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 (2)打 A 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 4.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 Hz,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 E 点时物体的速度 v=________,物体运动的加速 度 a=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
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 G、 H、…)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_____________.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 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 2 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 sA、sB、sD 和 f 表示).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学海无涯
1.B
解析:振针打点的周期相同,点迹越密说明在相同的打点周期内,纸带运动的距离越小,即纸带运动越慢,故选项 B
3.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某运动员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 2.0cm/s,如图所示每格边长是 0.5cm, 由此可知他的心率和他的心脏每跳一次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
A.约 100 次/min,1s
B.约 75 次/min,0.8s
C.约 80 次/min,1.2s
D.约 60 次/min,1s
拉力,故 B 错,D 对;为了减少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分辨不清的点,因此 C 项正确.
9. D 解析: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越接近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时间越短,说明通过的距离越小, 因此②④正确.
二、填空题: 1. (1)A 中应先通电,再放开纸带;
(2)D 中取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 (3)补充步骤 G:换上新纸带,重复上述步骤三次步骤顺序为:BFECADG 解析: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在取下纸带前要先断开电源;为了 减小实验误差,要重复实验三次即打三条纸带,然后选择理想纸带进行处理. 2. 0.405 0.756
m
/
s2
5. (1)1.40 (2)5.00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 D 点的速度等于 CE 段的平均速度,即
vD=C2TE
=5.60 10−2 2 0.02
m
/
s=1.40
m
/
s
(2)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即
为小车的加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出加速度为 5.00 m/s2.
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4=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
大小 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 5 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 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 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 所示.请根据给出的 A、B、C、D 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
5.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50 Hz,在实验中得到一 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 O,再选依次相邻的 6 个点作为测量点,分别标以 A、B、C、D、E 和 F,如左 图所示.
(1)如果测得 C、D 两点相距 2.70 cm,D、E 两点相距 2.90 cm,则在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 v-t 坐标系中描点(如右图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 速度 a=________m/s2. 6.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 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 每隔 4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 是依次排列的 4 个计数点,仅能读出 其中 3 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
sB-sA=s1 ,
sC-sB=s2

sD-sC=s3
,则
s3-s1=2at 2

s2-s1=at 2
,即
s3+s2-2s1=3at 2
, t=5T=5 f

故 sD-3sB+2sA=7f52a
,所以 a
=
(sD
− 3sB + 75
2sA )
f
2
.
以 A 错.
8. ACD
解析:选取的计数点间隔较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计数点间的间隔时,在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
较小,因此 A 项正确;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准确
性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见方法是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以增大
60
h
60
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由于时间比较短,可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运动员冲线的速度,故选项 B 正确;没
有测量运动员跑完 100 m 的时间,故无法知道 100 m 成绩和 100 m 内的平均速度,所以选项 A、C 均错;100 m 比赛是
直线运动,其位移大小为 100m,故 D 选项正确.
正确.
2.B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的点迹是均匀的,故只有选项 B 正确.
3.D
解析:由题图可知,心跳一次纸带移动 2.0cm,所用时间 t = x = 2 s = 1s ,即每分钟跳动 60 次,D 正确. v2
4.B、D
解析:号码布上的模糊部分是闪光照片上人 1 s 时间内前进的位移,实际人前进的位移为 L g H ,因此可以知道 1 s
学海无涯
3. (1)C (2)0.6
解析:因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打 A 纸带时,加速度
a=x =x2 − x1 =(36.0 − 30.0) 10−3 m / s2 =0.6 m/s2.
T2
T2
0.12
又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x5 − x2 , 3T 2
则 4、5 两点间隔为: x5=x2+3aT2=36.0×10-3 m+3×0.6×0.12 m =54×10-3 m
5.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6.在实验中,下列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s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8s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8s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问的时间间隔为 0.10s
实验次数
不同的挡光片
能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 (m gs−1)
第一次

0.23044
0.347
第二次

0.17464
0.344
第三次

0.11662
0.343
第四次

0.05850
0.342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
4.有一身高为 H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 100m 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
冲线运动,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快门(曝光时间)是 1 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 h,胸前号码布上模 60
糊部分的宽度是△L,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
A.100 m 成绩 B.冲线速度 C.100m 内的平均速度 D.100m 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大小
所以从纸带 A 上撕下的那段应是 C. 4. 0.25 m/s 0.30 m/s2
解析:T=5×0.02 s=0.1 s,
vE=D2TF
=2.30 + 2.62 0.2
cm
/
s=0.25
m
/
s

a=(DE
+
EF
+
FG) − ( 3T 2
AB
+
BC
.11 0.32
cm
/
s2=0.30
5. B
解析:实验过程中,一般长木板应平放,不能侧向倾斜,但适当一端高一端低,也是可以的,故 A 项正确.在释放小
车前,小车应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不能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故 B 项不正确.应先通电后再放小车,故 c 项正确.不
要让小车碰在滑轮上.故 D 项正确.
6.A
7.B、C、D
解析:满足纸带长度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加速度适当大一点,可使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大一些,便于减小测量误差,所
学海无涯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接通频率恒定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点迹越密集,说明物体运动越快 B.点迹越密集,说明物体运动越慢 C.点迹越密集,说明振针打点越快 D.点迹越密集,说明振针打点越慢
2.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