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说明稿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
微课《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
![微课《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0414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e.png)
《二十四节气歌》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二十四节气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2.熟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熟读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教学难点: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引导过程:一、观看视频,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十四节气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二、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同学们,从刚刚我们看到的视频中,我们了解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古人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总结出来的,那你知道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这些就是二十四节气,以前你听说过了吗?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读一读二十四节气,看看你能记住它们吗?三、学习《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记起来挺困难的,是吧?其实关于二十四节气还有一首儿歌呢,只要你学会以后,你就能记住它们了。
来,跟老师读一读这首儿歌吧!(带读一遍儿歌)小朋友,现在请你自己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把儿歌读熟吧。
(等待学生读熟儿歌)这首儿歌还可以配上音乐唱出来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吧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来跟着音乐唱一唱吧!(播放音乐)小朋友,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呢?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都包含了六个节气,让我们来看一看视频,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吧!看完视频,你是不是又对二十四节气有了更多的了解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吧!其实,这些节气都包含在前面我们读唱的这首儿歌里,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找它们的身影吧!接下来我们一句一句地读,“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第一个“春”指的是立春,“雨”指雨水,“惊”指惊蛰,第二个“春”指春分,“清”指清明,“谷”指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第一个“夏”指立夏,“满”指小满,“芒”指芒种,第二个“夏”指夏至,“暑相连”指小暑过后是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第一个“秋”指立秋,“处”指处暑,“露”指白露,第二个“秋”指秋分,“寒”指寒露,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402b2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7.png)
准备工作:
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
一、进口
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我们站在院子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
二、拓展
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
(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冬至,吃水饺。我国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色鲜味美、满口生津、老少皆宜。相传“医圣”张仲景,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用面皮包裹成耳朵样子,制作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吃后冻烂的耳朵就会变好,固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是指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一、小雪花飘来了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二、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二十四节气活动设计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二十四节气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1c5e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9.png)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二十四节气活动设计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园的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二十四节气活动设计展开深入探讨,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撰写。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中的二十四节气活动设计,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以使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理解在传统我国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指根据太阳赤道上的位置、地球轨道运行等自然现象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点。
它们包含了对大自然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也反映了我国人民勤劳智慧的劳作精神。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例如春分、秋分、冬至等,都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在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教授二十四节气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设计1. 春节气活动设计在春分这一节气,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自然界的变化。
可以进行手工制作,例如制作春联、彩蛋等,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2. 夏节气活动设计夏至是炎热的季节,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清凉主题的活动,比如制作冰淇淋、做冰爽饮品等。
同时也可以进行有关太阳的知识普及,让孩子了解太阳对于自然界的影响。
3. 秋节气活动设计在处暑这一节气,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采摘水果、蔬菜等的活动,让他们了解秋天的丰收。
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制作,比如制作秋香、立秋粽子等。
4. 冬节气活动设计在大雪这一节气,可以进行雪地运动,如滑雪、堆雪人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冰雪的乐趣。
同时也可以进行有关冬雪的科普活动,增加孩子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二十四节气活动设计,我认为应该注重情境创设和亲身体验,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充分感受自然变化的美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课前三分钟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课前三分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afb0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8.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三分钟教案1.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2.教学目标:1.借助《节气歌》视频,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和由来.2.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3.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知道:”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吗?【视频】节气歌【讲解】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保护和传承。
【教师讲解】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如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春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夏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季)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教师讲解】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依季候而作,随时间流转,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刻度就这样深深刻进了我们祖辈的生命中。
【提问】二十四节气直到今天,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天文立法,农事活动,民俗活动,健康养生等方面。
【提问】请大家根据图片判断这是什么节气?【教师讲解】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依季候而作,每一个节气,都包含着中国人所独有的宇宙观。
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些浪漫而古老的传说,而这些传说之中,隐藏的是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天人合一的独特哲学意蕴。
在流年往复的千百年里,我们过着比四季更精致的二十四节气,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时间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希望同学们感悟古人的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引入正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运动:二分二至日》。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8aae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1.png)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优秀教案的详细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和节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24节气的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大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2、理解大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3、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二、活动准备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大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三、活动过程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雪的节气特点。
(1)大雪的天气是怎样的?(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大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
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大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四、活动延伸24节气的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三、活动过程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_2精选全文完整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_2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f63a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2.提高观察和辨别能力。
3.了解夏天和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
活动重点: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度:掌握夏季人、动物、植物及各种活动的变化。
准备工作: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一、进口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
我们站在院子里。
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二、拓展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
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
(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2)让孩子在头上和身上摸东西。
(引导幼儿知道人在夏季活动后会出汗)2.在室内观察图片,了解动物如何乘凉。
指令:“夏天这么热,你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乘凉的吗?”我们回教室看看吧!"(1)这么热,松鼠是怎么乘凉的?大象怎么给自己降温?袋鼠有什么好的消暑方法?(2)根据孩子的兴趣,介绍其他动物的乘凉方法。
3.寻找夏季单品。
说明:“夏天来了。
教师应该使用哪些物品?请帮我找一下!”(儿童书籍)三、结束说明:“夏天孩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让孩子说说西瓜等水果,活动自然就结束了。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感知和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试着根据儿歌的总句型来编织儿歌的句子“刷xx的人”。
对看演示和读儿歌感兴趣,愿意读儿歌和参加游戏活动。
准备工作:1.用彩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房子的一角,还有游泳、爬山、骑车、卖瓜、踢足球的图片。
2.张开双臂的红太阳玩偶的拟人化图片。
3.一支着色笔,一些红色颜料和一个太阳头饰。
24节气的教案最新5篇
![24节气的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f6f7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b.png)
24节气的教案最新5篇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若希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应从教案的写作开始下功夫,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4节气的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24节气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
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岭南风俗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二十四节气讲课稿范文
![二十四节气讲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ab0a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e.png)
二十四节气讲课稿范文二十四节气讲课稿一、引言敬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主题是关于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套古老而又现代的天文历法,它凝结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承载了千百年来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还可以更好地与自然相融合,学习如何顺应自然的变化,珍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
二、二十四节气的概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的时间划分方式,它根据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分为二十四个时间点,代表着每年四季中的重要节点。
它的应用历史悠久,起源自我们祖先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悟。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源于古代勤劳智慧的农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1.融合了古人的智慧:中国古代农民凭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找到了一种对季节变化进行划分的方式。
2.古人对太阳、月亮、地球运行规律的观察:古人通过对太阳、月亮、地球运行规律的观察,总结出一些周期性的现象。
3.农民对作物生长的观察总结:农民们通过长久的观察,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季节变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来划分季节。
四、二十四节气的作用1.农业生产的指导: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不仅是对时间的划分,更是对农业生产的指导。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把握,农民可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规律。
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了解自然界的变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与自然相融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3.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69ccd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0.png)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并掌握每个节气的特点和传统习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和应用二十四节气。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习俗及相关知识点。
2. 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精神内涵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吗?它的起源是什么?”2. 学习(1)教师简要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和意义(20分钟)。
(2)教师以立春为例,探讨每个节气的传统习俗,如吃春饼、放风筝等(30分钟)。
(3)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节气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短的展示(30分钟)。
3. 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教师以课堂小测验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测(10分钟)。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10分钟)。
五、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外作业:自主选择一个节气,记录并感受该节气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见下图)板书设计:二十四节气教案导入:二十四节气是什么?起源是什么?学习:节气的特点和意义;传统习俗展示与分享:学生小组研究展示巩固与拓展:检测和思考如何应用七、教学反思通过设计本节课教案,我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时间观念和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习俗。
通过展示和分享的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到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感知和应用二十四节气。
《中华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华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7a3c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1.png)
《中华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教案- 核心概念: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 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每个节气的起源、特点和相关的民俗活动。
- 研究目标:-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 了解每个节气的起源和含义。
- 掌握每个节气对应的传统民俗活动。
- 教学内容:-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
- 分别介绍每个节气的名称、时间、特点和含义。
- 对每个节气进行案例分析,了解节气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的民俗俗。
- 整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包含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说明今天的课程内容。
2.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逐个介绍每个节气的名称、时间、特点和含义,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每个节气对应的传统民俗活动,并向全班进行分享。
5. 案例分析:随机选择几个节气,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节气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的民俗俗。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节气相关的互动活动,增加研究的趣味性。
7.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并留下一些扩展阅读资料,以便学生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 评估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对案例分析的理解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 扩展活动:- 邀请专家或老师来讲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 组织学生自己策划并举行一个节气主题的文化活动。
- 阅读相关的文化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教学资源:- 图片和视频资料:包含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图标和相关的民俗活动。
- 书籍或文献: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和文化的书籍或文章。
- 互动活动:与节气相关的小游戏或互动环节。
- 笔记和练习册:供学生记录笔记和完成相关的练习。
二十四节气(说课稿)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说课稿)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e6d0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f.png)
二十四节气(说课稿)一、引言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时间观念和文化现象,是农历太阳历交替所形成的一种时间记录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介绍我将如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二十四节气。
二、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二十四节气”。
2. 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标志和位置;•分析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活动内容•学习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标志和位置;•分析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制作二十四节气百科手抄报。
4. 活动流程时间活动环节第1周学习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了解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第2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标志和位置,并进行相应的练习周分析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第3周第4制作二十四节气百科手抄报周5. 活动安排•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活动时间:连续四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每周2学时)•活动地点:学校教室三、活动实施1. 活动第一周本周的学习重点是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意义,学生将共同学习以下内容:•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探究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理解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界演变的关系。
学生将通过课堂讲解、视频观看、小组研讨等方式,深刻理解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
2. 活动第二周本周的学习重点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标志和位置,学生将完成以下内容:•学习二十四节气名称、标志和位置的基础知识;•进行二十四节气名称、标志和位置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记忆能力。
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巩固学习内容,加深理解。
3. 活动第三周本周的学习重点是分析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学生将完成以下内容:•探究二十四节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理解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4节气设计说明
![24节气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0086a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9.png)
24节气设计说明一、设计背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独特产物,是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并以太阳、月亮相会、分离和交错的方式,出现于各个季节的时令。
它们不仅对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现代人理解自然、顺应自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对24节气的了解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计划通过设计一系列与24节气相关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们。
二、设计元素1. 图形元素: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图形元素,如立春的春牛、夏至的夏蝉等。
这些图形元素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每个节气的特点。
2. 色彩元素:每个节气也有其特定的色彩元素,如春分的绿柳、秋分的金菊等。
这些色彩元素不仅能够表现出每个节气的特点,而且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文字元素: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文字元素,如“立春”、“雨水”等。
这些文字元素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每个节气的含义。
三、设计风格1.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设计中,我们将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
传统元素的应用能够突出作品的文化内涵,而现代元素的运用则能够使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2. 简约与精致:在设计中,我们将注重简约与精致的结合。
简约的线条和形状能够使作品更加简洁明了,而精致的细节处理则能够使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3. 色彩与视觉效果:在设计中,我们将注重色彩与视觉效果的运用。
色彩的运用不仅能够突出每个节气的特点,而且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视觉效果的运用则能够使作品更加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四、设计目的通过24节气的设计,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的:1. 传承文化:通过24节气的设计,我们希望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些节气不仅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设计,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节气,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4节气的教案6篇
![24节气的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0a55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3.png)
24节气的教案6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评估标准并公正评价学生,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24节气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24节气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活动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你喜欢吃饺子吗?——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
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24节气的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立春的美丽,感受立春的生机盎然,了解立春各种可爱动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立春,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十四节气公开课教案5篇
![二十四节气公开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996f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b.png)
二十四节气公开课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二十四节气公开课教案5篇二十四节气公开课教案(5篇)节气,是中国人凝结、传承了几千年特有的“时间简史”,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1e8d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e.png)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二十四节气教案篇1活动目的:1.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风俗,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物质准备: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历准备: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历。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可以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
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风俗。
师:立春作为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立春的立是开场的意思,春代表着春天,每年这一天,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场,我们的白天时间会渐渐变长,冰雪开场渐渐融化,小草也开场冒出新芽,我们的周围渐渐从白色变成了绿色。
知道了立春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节日,有什么传统风俗么?幼儿讨论考虑。
师:立春这天,我们有些地方会有打春的风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个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庄稼丰收。
立春这一天还有一个风俗,叫做“咬”春。
你们知道什么叫咬春么?幼儿讨论考虑。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颖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那么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收,企盼庄稼丰收。
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互相赠送,共庆这美妙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2活动名称:《小寒的由来》活动目的:1、感受小寒节气,理解小寒由来。
2、积极参与晨谈,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片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小寒。
老师: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今天我们来理解——小寒。
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c628e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d.png)
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一、内容简介: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语文知识,教材中只给出了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提供了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积累交流的模式,要求就是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记住二十四节气歌,并了解与二十节气相关的一些知识。
二、课时目标:1、熟记二十四节气歌;2、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四、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师制作一组幻灯片(课件);将学生分成四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到教室上课了。
爸爸妈妈瞧着钟表,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去上班,也不会迟到。
可是古代的农民伯伯们呢?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有铃声没有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呢?你知道吗?这可难不倒咱们聪明智慧的老祖先们。
他们呀,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季节变换的时间,特意设定了()。
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还把它们编成了诗歌,人人记诵在心间,即使一字不识也能耕田种地,也能准确无误地春种秋收。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节气歌》。
(二)初读感知。
(5分钟)1、出示儿歌,学生试读;听读录音,纠正错音;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轮读;对坐齐读。
2、逐句指名说说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显示,众生修正。
3、师生击掌接读各节气名称。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四季四句;开头先“立”;句中四季节气不同……)(三)再读感悟。
(3分钟)1、观看唯美视频,引导说出节气名称。
2、引导美读:原来,24节气还包含了这么多优美的风光啊!谁能美美地把这首节气歌读一读?3、她读的美不美?如果我把24节气歌编成这样,请你们读一读,看看还美不美?4、为什么这样读起来感觉就不美呢?不够简洁,缺少韵律美。
5、划分停顿朗读:再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原来,节气歌和古诗一样,每句长短一致,朗读时讲究节奏,就可以突出它的韵律美。
《中华传统节庆: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华传统节庆:二十四节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e00c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6.png)
《中华传统节庆:二十四节气》教案中华传统节庆:二十四节气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华传统节庆中的二十四节气。
通过研究二十四节气的含义、起源、特点和庆祝方式,学生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庆典。
教学目标1.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
2. 熟悉每个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日期和特点。
3. 掌握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庆祝方式和活动。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第一课: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和起源;- 解释二十四节气在农业和气候方面的重要性。
第二课: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逐个介绍每个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日期和特点;- 使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节气的景象和活动。
第三课:庆祝二十四节气- 讲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庆祝方式和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或美食。
教学活动1. 按照教案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2. 利用多媒体素材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图片和视频;3. 组织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分享自己对节气的理解和体验;4. 安排学生参与传统活动的制作或体验。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2. 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知识和庆祝方式的掌握情况;3. 学生参与制作或体验传统活动的成果。
参考资料- 《二十四节气导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发展》该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传统节庆中的二十四节气。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期待这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微课设计说明稿 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
![微课设计说明稿 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2655067ccfc789eb172dc8a9.png)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将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并依次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1、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立:开始
2、春分,秋分分:(昼夜平分)
二、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名称,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学生学唱。
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能够从习俗和古诗词中判断出节气的名称。
适用对象
初中学生
微课类型
√□知识点讲解 □试题剖析与指导√□专题讲解
□任务布置□拓展资料□其他
微课用途
√□课前预习√□课上自学√□课后复习 □其他
设计思路
一、视频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第五发明吗?
播放“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视频,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氛围之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6、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四、放映图片和诗句,学生猜节气名称。
1、看打春牛、吃春饼图,猜节气:立春
2、吃饺子:冬至
3、播种移苗:谷雨
4、杜牧《清明》:清明
《二十四节气》微课说明+周南梅溪湖中学+语文+李媛
![《二十四节气》微课说明+周南梅溪湖中学+语文+李媛](https://img.taocdn.com/s3/m/2ef2cdde915f804d2a16c122.png)
《二十四节气》微课说明
周南梅溪湖中学语文李媛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背24节气歌。
2、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气和农业的关系。
3、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并在生活中试着观察掌握每个节气的特点。
二、教学方法:微视频讲解
三、教学主要内容:
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人们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季节变换的时间,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过程:
1、出示一些节气的典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24节气的兴趣。
2、出示24节气歌,让学生诵读几遍。
(读出韵味)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逐句分别指名说说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
3、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设计说明稿学校名称
微课名称传统文化之
二十四节气
视频长度07:45 录制时间07:45
知识点来
源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1、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含义。
2、学会唱二十四节气歌。
3、能够从习俗和古诗词中判断出节气的名称。
适用对象初中学生
微课类型√□知识点讲解□试题剖析与指导√□专题讲解□任务布置□拓展资料□其他
微课用途
√□课前预习√□课上自学√□课后复习□其他
设计思路一、视频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第五发明吗?
播放“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视频,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氛围之中。
二、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名称,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学生学唱。
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名称:春: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