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居住分布

合集下载

“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一、核心提示: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北京人口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其中有65%的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

此报告一出,即受到舆论的广泛热议。

二、舆情传播:通过对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后几日内的舆情传播情况进行监测可见,截至5月26日,本次政策发布的相关舆情仍处于上升期,新闻报道量在监测期内已超过2500篇。

从22日以来的报道内容看,各大媒体对该报告所涉及的政策分析、解读类文章数量有一定的上升。

对文件发布本身意义进行宏观评论的文章数量跟以往同类事件相比保持平稳趋势。

三、传播特点:1、深度解读报道较多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所引发的舆论热潮中,新闻报道类性质的文章占据近一半比例,而具有调查、探访性质的报道也占据近三分之一比例。

此外,深度解读类文章表现极为突出。

2、报道媒体地域性不明显综观参与报道北京人口调查报告的媒体发现,这些媒体的地域性特征不强,安徽、河北、广东、重庆、西藏等多地媒体均对该消息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原创类文章数量及转载量较大。

3、意见领袖和网民参与度有别通过对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凯迪社区以及各大门户网站中的新闻跟帖进行分析发现,意见领袖对该报告的发声较少,而网民则踊跃表态。

四、舆论观点分析:观点一:北京人口分布与京津冀规划密不可分京津冀城市圈人口有序转移与合理分布研究,首先应从国家战略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口调控纳入国家和京津冀三地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中。

其次,就其人口调控政策目标而言,不仅要着眼于人口分布与新首都圈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匹配,更要考虑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促进区域内人口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

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05-05 | 发文单位: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1年5月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北京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1961.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

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下降为106.8。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15-64岁的人口为162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

北京市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研究

北京市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研究

北京市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的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北京市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探讨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北京市人口分布情况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庞大,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的常住人口总量已经超过2150万人。

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近郊地区。

城区的人口集中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区,而近郊地区的人口则主要分布在通州、昌平、大兴等区。

城区人口主要以工薪阶层和知识技术人员为主,其中大量的人口是来自外地和外籍人士。

这些人口的集聚,使得城区的经济活动更加密集,人才资源更为丰富。

而近郊地区的人口则主要以从事农业和服务业为主,他们为城区提供了劳动力,并且近年来逐渐成为城区的大量上班族的生活居住地。

二、北京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北京市的人口分布与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城区人口的集聚,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大量的人才资源和劳动力使得北京市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尤其是高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区人口的贡献。

近郊地区的人口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

这些人口提供了城区的服务劳动力和农产品供给,为城区的居民提供了生活所需,也为城区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北京市的人口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经济结构。

城区人口的集聚,使得北京市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为迅猛,成为了经济的新增长点。

而近郊地区的人口则为北京市的农业产业和传统产业提供了劳动力,为北京市的经济提供了基础支持。

尽管北京市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城区人口的集聚,导致了城市交通拥挤、房价高涨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性。

近郊地区的人口也面临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农业产业的不景气也使得一部分人口流入城区,增加了城区的人口压力。

北京市2010年人口统计情况

北京市2010年人口统计情况

北京市2010年人口统计情况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2万人这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

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外省市来京人员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6%。

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外来人口增长是我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家庭户平均户规模继续缩小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3.6%。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

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由于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人口迁移流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三、常住人口性别比略有下降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相比略有下降。

四、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化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8.7万人,占8.6%;15-64岁人口为1621.6万人,占82.7%;65岁及以上人口170.9万人,占8.7%。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减少15.7万人,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增加563.4万人,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56.6万人,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

另外,60岁及以上人口2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5.9万人,比重没有变化。

五、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1%北京市有56个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

北京市各区面积和人口统计(2003年;2010年)

北京市各区面积和人口统计(2003年;2010年)

北京市各区⾯积和⼈⼝统计(2003年;2010年)北京市⾯积⼈⼝及其分布北京市第六次全国⼈⼝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11.1)北京第六次全国⼈⼝普查数据公报常住⼈⼝1961.2万⼈(2003年1154万)(⾹⼭梦注:7年增加800万,年均增加110余万按照这个趋势,今年年底北京⼈⼝预计将达到2180多万⼈)根据《全国⼈⼝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1⽇零时为标准时点进⾏了第六次全国⼈⼝普查。

在国务院、北京市政府和地⽅各级⼈民政府的统⼀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持配合下,通过⼴⼤普查⼯作⼈员的艰苦努⼒,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

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全市常住⼈⼝全市常住⼈⼝为1961.2万⼈,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相⽐,⼗年共增加604.3万⼈,增长44.5%。

平均每年增加60.4万⼈,年平均增长率为3.8%。

全市常住⼈⼝中,外省市来京⼈员为704.5万⼈,占常住⼈⼝的35.9%。

⼆、家庭户⼈⼝全市常住⼈⼝中共有家庭户668.1万户,家庭户⼈⼝为1639.0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为2.45⼈,⽐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的2.91⼈减少了0.46⼈。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中,男性为1012.6万⼈,占常住⼈⼝的 51.6%;⼥性为948.6万⼈,占常住⼈⼝的48.4%。

常住⼈⼝性别⽐(以⼥性为100,男性对⼥性的⽐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的108.9下降为106.8。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中,0—14岁的⼈⼝为168.7万⼈,占常住⼈⼝的8.6%;15—64岁的⼈⼝为1621.6万⼈,占常住⼈⼝的82.7%;65岁及以上的⼈⼝为170.9万⼈,占常住⼈⼝的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相⽐,0—14岁⼈⼝的⽐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15—64岁⼈⼝的⽐重上升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中,汉族⼈⼝为1881.1万⼈,占常住⼈⼝的95.9%;各少数民族⼈⼝为80.1万⼈,占常住⼈⼝的4.1%。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北京市和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

两个城市的人口分布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分布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城市。

一、总体人口数量首先要比较的是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总体人口数量。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北京市的总人口约为2170万人,而上海市的总人口约为2400万人。

可以看出,上海市的总人口数量要比北京市多一些,这也使得上海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二、户籍人口比例接下来要比较的是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户籍人口比例。

北京市的户籍人口约为167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7%,而上海市的户籍人口约为16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7%。

可以看出,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比例要高于上海市,这意味着北京市的外来人口比例要高于上海市。

三、外来人口数量再接下来要比较的是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外来人口数量。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北京市的外来人口约为500万人,而上海市的外来人口约为800万人。

可以看出,上海市的外来人口数量远远高于北京市,这也是上海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的原因之一。

四、人口密度最后要比较的是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密度。

北京市的总面积约为1641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1323人/平方公里;而上海市的总面积约为634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3784人/平方公里。

可以看出,上海市的人口密度要远远高于北京市,这也意味着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更加集中。

五、人口年龄结构除了总体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比例外,还可以比较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年龄结构。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年龄结构相似,都以中青年人口为主,而老年人口相对较少。

这也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力有密切的关系。

六、人口流动和城市规划最后,可以比较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流动和城市规划。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种人口流动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促使了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北京各区人口分布及面积

北京各区人口分布及面积
大兴区。人口54万,面积1031平方千米。*
昌平区。人口44万,面积1352平方千米。*
平谷区。人口39万,面积1075平方千米。*
怀柔区。人口27万,面积2128平方千米。*
密云县。人口42万,面积2226平方千米。*
延庆县。人口27万,面积2000平方千米。*
北京共辖16个区、2个县。
城区东城区。人口63万,面积25平方千米。2.52
西城区。人口79万,面积32平方千米。2.47
崇文区。人口41万,面积17平方千米。2.41
宣武区。人口57万,面积17平方千米33
海淀区。人口168万,面积426平方千米。0.39
丰台区。人口84万,面积304平方千米。0.28
石景山区。人口34万,面积86平方千米。0.40
郊区门头沟区。人口24万,面积1455平方千米。0.016
房山区。人口75万,面积2019平方千米。0.037
通州区。人口62.9万,面积912平方千米。0.069
顺义区。人口55万,面积1016平方千米。*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北京市和上海市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它们都拥有庞大的人口,但是它们的人口分布是不同的。

本文将比较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情况。

1.总人口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的总人口为2171万人,而上海市的总人口为2427万人。

可以看出,上海市的人口比北京市要多。

2.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同一地区内人口数量与地区面积的比值。

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322人/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上海市的总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了3827人/平方公里。

这表明上海市的人口密度远高于北京市,说明上海市的人口稠密。

3.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有合法户籍的人,而非户籍人口是在一个区域内生活和工作,但不享有该地区公民权利的人。

在北京市和上海市,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加速,非户籍人口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其中,北京市的户籍人口为1219.8万人,占总人口的56.1%;非户籍人口为951.2万人,占总人口的43.9%。

而上海市的户籍人口为1422.5万人,占总人口的58.6%;非户籍人口为1004.3万人,占总人口的41.4%。

可以看出,在两个城市中,非户籍人口比例也是很大的。

4.人口流动由于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人们会迁徙到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一直是这样的“热门城市”。

同时,随着两个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断加码,这种人口流动现象日益增加。

另一方面,两个城市也不断推行政策吸引人才。

有报道表明,北京每年接纳的人口数量约为50万人,而上海每年接纳的人口数量则为30万人。

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服务、技术和教育等产业中。

5.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将人口分为不同的年龄组,反映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

根据官方数据,北京市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为14.1%;而上海市的老年人占比为23.7%。

说明上海市的老年人口相对较多。

2024年各单位北京户口指标分配情况

2024年各单位北京户口指标分配情况

2024年,北京市户籍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根据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发布的数据,2024年北京四环以内的户口指标总数为15万个,而全市范围内的总数为27万个。

北京市户籍政策的调整主要集中在限制购房和落户资格上,旨在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缓解城市资源压力。

首先,2024年北京市限制购房政策开始实施。

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委员会发布的文件,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都必须在北京市有一个连续不少于一年的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2.购房人及其配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同时拥有其他住房。

同时,购房人必须提供符合北京市规定的纳税证明和税收缴纳记录。

其次,2024年北京市重新调整了落户政策。

根据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户籍管理的意见》文件,北京市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范围,并将优质人才、高学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等列为重点对象,通过落户政策吸引人才来北京工作和生活。

据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发布的数据,2024年北京市共实际批准落户人口5.5万人,其中高学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约占80%。

此外,2024年北京市也实行了居住证制度。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居住证暂行办法》,居住证是北京市户籍以外人员在北京市合法居留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证件。

持居住证的人员可以在北京市范围内申请子女入学、就医、就业等各种基本服务。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已有约30万外地人员获得了居住证。

在北京市各单位的户口指标分配情况上,按照《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24年人口工作指标分配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北京市各单位的户口指标分配要按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群众自愿等不同类型进行分配。

其中,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户口指标分配以人员进出自愿为原则;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事业单位的户口指标分配要按照单位实际用人需求和规模分配;事业单位的户口指标分配要根据单位类型和工作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北京市与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两个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具有很大的差异,下面我们就来对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一、城市总体人口规模首先,我们从城市总体人口规模来比较。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市的人口总量约为2177万人,而上海市的总人口约为2424万人。

上海市的人口规模稍微超过了北京市。

可以看出,两个城市都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其中上海市的人口规模稍大一些。

二、人口年龄结构其次,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个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都呈现出老龄化趋势,但上海市的老龄化情况更为明显。

在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30%,而北京市的这一比例略低于上海市。

另外,年轻人口方面,北京市的15-59岁人口占比略高于上海市。

这表明北京市的劳动力较为充裕,而上海市的劳动力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三、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再者,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个城市的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比例。

北京市的户籍人口占比较少,大部分人口为流动人口,这其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地学生等。

而上海市的户籍人口占比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上海城市发展较早,有较多的本地户籍人口。

这一差异也导致了两个城市在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需求有所不同。

北京市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而上海市需要更多的政策来保障本地户籍人口的利益。

四、地域分布差异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两个城市的地域分布差异。

北京市的人口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尤其是在东城区、西城区等核心区域。

而上海市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徐汇区等东部地区,同时外环以内也有较集中的人口分布。

这一差异主要源于两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的不同。

总的来看,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有诸多异同。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较大,年轻人口较多,以流动人口为主,而上海市的人口规模稍大,老龄化情况更为明显,以本地户籍人口为主。

最新北京人口数据,北京人口数量最新比例数据

最新北京人口数据,北京人口数量最新比例数据

最新北京人口数据,北京人口数量最新比例数据北京最新人口数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北京首次披露北京各环线人口分布数据,65%的常住外来人口分布在四环外。

五环外的人口超1000万,接近北京总人口的一半。

1000万人日出奔向市区,日落而归,如此规模,不堵车才怪。

北京总人口:2151.6万超过北京市总人口的世界国家只有不到58个,北京市总人口接近于澳大利亚的国家人口(澳大利亚人口约2400万人)。

二环内:148.1万人,占全市6.9%;常住外来人口40万人,占外来人口4.9%。

相当于鼎盛时期的盛唐都城长安,人口大约超一百万人,外国人达10万之众,占一成左右。

二环至三环:257.3万人,占全市11.9%;常住外来人口77.2万,占外来人口9.4%。

相当于三国时代东吴末期总人口(吴末帝天纪四年:人口约253万人)。

三环至四环:287.5万人,占全市13.4%;常住外来人口105.5万人,占外来人口12.9%。

北京最新人口政策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市发改委主任卢彦表示,城六区常住人口今年将“由增转降”,为此,东城、西城、朝阳、通州和昌平5个区将率先开展人口调控试点。

另外,当北京编制规划时,燕郊等区域将被纳入其中参与统一规划,而与本市毗邻的外埠县市区则将在空间规划上与北京对接。

城六区常住人口今年“由增转降”今年上半年,全市常住人口增长继续放缓,增速和增量均低于上年同期。

在作《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时,卢彦表示,尽管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所降低,但总量仍持续增加,根据规律3季度常住人口仍会呈增长态势。

从布局看,上半年城六区人口减量占全年任务的比重较低,年底实现城六区人口由增转降、完成全年的调控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城六区外平原地区和山区人口增量超过往年水平,各区在积极承接中心城人口和产业疏解的同时,严控人口规模增长的任务较重。

人文地理作业-200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重心分布变化

人文地理作业-200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重心分布变化

200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重心分布变化2012.11摘要:通过文献查找和数据分析,根据从期刊文献中搜集的数据,研究了北京市2000年以来人口重心分布变化。

研究表明,2000年北京市的人口重心位于朝阳区, 并距离海淀区很近。

自2000年以来,人口重心向海淀和昌平方向移动。

城市中心区和远郊区的人口比重减少,外围区和近郊区的人口比重增加。

关键词:人口重心分布人口比重正文:人口分布和人口移动是人口过程最基本的空间表现形式。

随着人口过程及其制约因素的发展变化,人口的地域分布状况也在不断变动。

变动的结果是改变了人口分布的格局,并深刻影响了特定区域人口数量变动的进程。

通过文献查找和数据分析,研究北京市2000年以来人口重心分布变化,有助于了解北京城市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对于人口再分布和区域性人口控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城市化建设提供辅助参考价值。

1、数据根据从期刊文献中搜集的数据,绘制北京市各区县常住人口数及年平均增长率变化表,见表一。

2、 人口重心的移动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一点就是人口分布重心。

对于较小的行政区,可以取其行政中心所在地的坐标作为其人口分布重心。

实测一地区人口分布重心的公式为:∑∑=jjj PX P X ∑∑=jjj YY P Y式中:X,Y 为人口重心座标;X j ,y j 为第j (j =l ,2,…, n )小区代表地点的座标;P j 为第j 小区的人口数。

2000年北京市的人口重心位于朝阳区, 并距离海淀区很近, 说明北京市近些年的人口分布偏北。

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缓慢, 所占北京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北部朝阳、海淀、昌平和顺义四区近些年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很快, 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所以导致全市的人口重心偏北。

从表1 可见, 四区人口增长率很快, 其中2006-2010年昌平区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达25%,海淀、朝阳和顺义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超过了5%。

北京常住人口标准

北京常住人口标准

北京常住人口标准
关于北京常住人口标准参考如下:
一、户籍所在地
北京常住人口标准通常指的是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满一定期限的人口。

户籍所在地是指人口的基本居住地或户口所在地,对于北京市的常住人口标准,通常要求申请人在本市具有户籍或者户口所在地在本市。

二、在北京居住时间
在北京居住时间是指申请人或家庭成员在北京连续居住的时间。

根据不同情况,北京市常住人口标准要求申请人或家庭成员在北京连续居住一定期限,通常为半年或者一年以上。

三、工作或学习状态
申请人需要在北京市有稳定的工作或学习状态。

对于工作状态的常住人口,需要提供有效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对于学习状态的常住人口,需要提供有效的学生证、学籍证明等材料。

四、家庭成员状况
家庭成员状况是指申请人在北京的家庭成员情况,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

常住人口标准通常要求申请人在北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成员,以证明其在北京有长期居住的意愿和能力。

五、生活稳定性
生活稳定性是指申请人在北京的生活状况是否稳定。

这包括住房状况、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

常住人口标准通常要求申请人有相对稳定的住房,能够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六、社会福利与保障
社会福利与保障是指申请人是否享有北京市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常住人口标准通常要求申请人享有北京市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如医疗保险、社保等。

七、经济活动参与情况
经济活动参与情况是指申请人在北京的经济活动状况,如就业、投资等方面。

常住人口标准通常要求申请人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活动参
与情况,能够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市人口状况

北京市人口状况

北京市人口状况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综合反映出北京市人口发展具有以下特点: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538万人;出生率为6.3‰,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1.1‰。

与2000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174.4万人,增长12.8%,年均增长2.4%。

全市人户分离人口超过200万;少儿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就业结构日趋优化、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人口分布呈现城区人口向外扩散趋势。

一、户籍人口快速增长常住人口中,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口1180.7万人,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357.3万人。

与2004年相比,户籍人口增加17.8万人,增长1.5%,是2000年以来户籍人口增加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增加27.5万人,增长8.3%。

在全市增加的45.3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60.7%,户籍人口占39.3%。

二、近郊区和远郊区县人口比重上升从地区分布看,四个城区常住人口为205.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4%;四个近郊区人口为748万人,占48.6%;十个远郊区县人口为584.8万人,占38%。

与2000年相比,城区常住人口减少7.3万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常住人口分别增加106万人和75.7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和2.8%。

三、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比2000年增加0.7年。

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362.1万人,占24.4%;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为372.3万人,占25.1%;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77万人,占32.2%;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12.2万人,占14.3%。

与2000年相比,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其比重上升了6.9个百分点。

四、老龄化程度加深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7万人,占10.2%;15-64岁的人口为1215万人,占7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6万人,占10.8%。

2024年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2024年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一、现状分析1.老年人口数量:根据北京市人口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2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8%。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24年的207万人,老年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老年人口结构:北京市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60-74岁的人群中,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1%;75岁以上的人群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3%,7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3.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北京市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男性老年人口占比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老年人口占比约为55%,女性老年人口占比约为45%。

4.老年人口居住分布: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其中通州和海淀区老年人口数量最多。

农村地区相对较少。

二、变化趋势分析1.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将持续增加。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2.老年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龄化: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将进一步老龄化。

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可能继续增加。

3.老年人口性别比例逐渐改善:随着社会进步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老年人口性别比例逐渐得到改善。

未来几年内,男女老年人口比例可能趋向平衡。

4.老年人口居住分布差异逐渐缩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发展的提升,老年人口居住分布差异可能逐渐缩小。

农村地区将提供更多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条件。

三、政策建议1.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的发展,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

2.加强老年人社会保障: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退休金和养老金水平,解决老年人经济困难问题。

3.优化老年人居住环境:加大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力度,建设更多老年人安乐、便利和适宜居住的社区和养老院。

4.强化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

5.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制定和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行业资料北京六环面积是2267平方公里

行业资料北京六环面积是2267平方公里

北京二环面积是62.5平方公里,北京三环面积是159平方公里,北京四环面积是302平方公里,北京五环面积是667平方公里,北京六环面积是2267平方公里。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说北京的城区面积已经有2000平方公里,但是要说实际的城区面积已经扩大了十倍以上是可能的。

伴随城市一起增长的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目前官方的统计数字是,北京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登记流动人口763.8万。

非官方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搜集的身份证信息和每月消费信息分析(分析是否在京),本市户籍人口约1500万,外来常住人口约5000万,短期驻留流动人口约1000万,合计大约7500万。

非官方这个数字确实有点吓人,应该没有这么大,但是真实的数字应该在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中间。

北京大量的人口膨胀因素主要是外来人口构成的,那么增样控制外来人口进京就成了一个惹人关注的课题。

最近就有某知名地产教授说,继续采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既侵犯人权,也无明显效果,故必须放开房价,让房价这种合理合法的手段调节全国城市人口分布,抑制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

教授随后说,这是全球通行的做法,否则城市化将迎来灾难!这是不是国际通用做法,不能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每一个拥挤的城市,肯定都是房价比较高的城市,房价越高的城市,人口也越是膨胀。

没有听说过,一个房价很高的城市,人口反而很少。

反倒是房价越高,人口数量也越大。

利用提高房价来限制城市人口其实也不是新观点,这个观点的基本原理就是房价高了,进入城市的门槛就提高了,这样有钱的人能进来,钱不够的人就进不来了。

这个观点太过幼稚,任何一个城市不可能都是富人,都是富人就不是真正的一个城市生活。

城市越大需要的为城市服务的普通劳动者就更多。

就像别墅区一样,越是豪宅别墅区,需要的物业工人就越多,需要的其他服务人员也会更多。

最近韩国一首《江南STYLE》蹿红世界各地,这首歌让人们知道了韩国首都首尔(汉城)原来还有个富人区叫江南。

北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男女比例及人口分布情况分析

北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男女比例及人口分布情况分析

北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男女比例及人口分布情况分析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达2189.3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35.70万人,同比增长1.66%。

自2015年起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数量逐年下滑,2019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745.6万人,较2019年减少了19.00万人,同比减少2.48%,2020年首次出现大幅增加,且超过2014年水平,达近五年来最高水平,2020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数量达841.8万人,较2019年减少了96.20万人,同比增长12.90%。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数量长期占据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三成以上的比例,但自2015年起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占常住人口数量的比例逐年下滑,2019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占常住人口数量的34.62%,较2018年减少了0.87%,2020年增幅明显,且超过2014年水平,达近五年来最高水平,2020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占常住人口数量的38.45%,较2019年增长了3.83%。

从城乡人口数量来看,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增幅明显,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数量为1916.6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51.6万人;乡村人口数量为272.7万人,较2019年减少了15.9万人。

从城乡结构来看,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占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的87.54%,较2019年增长了0.94%;乡村人口数量占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的12.46%,较2019年减少了0.94%。

从男女人口数量来看,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数量为1119.5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25.5万人;女性人口数量为1069.8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10.8万人。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

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比较北京市与上海市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两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经济水平都非常高,人口数量也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北京市与上海市的人口分布情况。

一、总体人口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2173.5万人,而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2423.78万人,可以看出上海市的人口数量要稍多于北京市。

二、人口密度北京市的总面积约为1.68万平方千米,而上海市的总面积约为6.34平方千米。

北京市的人口密度约为12920人/平方千米,而上海市的人口密度则高达38219人/平方千米,可以看出上海市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北京市,属于高度城市化地区。

三、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在北京市,由于其地位为首都和直辖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根据数据显示,北京市的非户籍人口数量大约为900万人,占总人口的41.4%。

而在上海市,非户籍人口数量也很大,约为953.8万人,占总人口的39.4%。

可以看出两个城市的非户籍人口数量都相当可观,说明了它们在吸引外来人口方面的能力。

四、人口分布特点在北京市,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城市周边的地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一些郊区地区也开始逐渐成为人口集中的地方。

而在上海市,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区和近郊地区,如浦东新区、浦西新区等地。

由于上海市的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所以城市发展更为集中,导致了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

五、人口结构在北京市,由于其地位为首都,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北京市的人口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包括了高学历人口和低学历人口。

在上海市,虽然也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大部分务工人员都是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技能的,导致了上海市的人口结构更为均衡。

不过在两个城市都面临老龄化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人口居住分布
被戏称环路“摊大饼”的北京城,多少人口住在五环内,多少人口住在五环外?他们里头多少是本地人,多少是外地人?昨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首次发布北京环路人口分布数据。

数据显示,五环以外有1098万常住人口,占全市51.1%;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常住人口,占57.1%;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上基本一致。

57.1%常住人口在三至六环间环路分布全市有超过一半常住人口聚集在五环以外。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根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本市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有1098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1.1%。

“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分析。

那么是否中心城区居住了更多本地人口,而外来人口更多居住在五环外?统计数据发现,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上基本一致,但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突出。

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65%;五环外有422.5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51.6%。

西城每平方公里站了25767人密度差异随着北京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也在逐步上升。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

分区县看,西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最高,为25767人/平方公里;延庆县最低,只有158人/平方公里。

分功能区看,常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开始向外围逐渐降低,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53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2.9倍,是城市发展新区的22倍,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09.9倍。

央属高校人“扎堆”中心城区
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的集中以及公共服务的高质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从资源分布看,全国知名的小学、中学、大学大部分聚集在北京,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亦如此。

“公共资源的聚集和分布不均,带来了交通、环境和众多社会问题。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分析。

据市教委数据,2013年全市高校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数为102万
人,分功能区看,中心城区为85.3万人,占全市总量的83.6%;分隶属关系看,央属高校为63.5万人,占62.2%。

央属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为58.4万人,占中心城区高校人数的68.5%,占央属高校人数的92%。

据市卫计委数据,2013年全市医院共有647个,从业人员21.5万人。

其中,中心城区医院数为438家,占全市总量的67.7%,医院从业人员为17.1万人,占全市的79.5%。

驻京部队的15家三级甲等医院全部位于中心城区,涉及从业人员3.6万人。

常住人口分布
朝阳、海淀、丰台区位居前3位,常住人口占比为46%
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最多,占全市总量的49%
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占比为31.8%
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占比为10.3%
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占比为8.9%
常住外来人口分布
朝阳、海淀、昌平区位居前3位,常住外来人口占比为52.6% 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占全市比重仅为2.6%
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外来人口最多,占全市总量53.3%
城市发展新区常住外来人口占36.3%
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外来人口占比为6.6%
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外来人口占比为3.8%
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区;
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