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_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服务型政府
二、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
•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始终坚持“以人为 本”。政府部门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而提供的产 品和服务,必须始终围绕公众的现实紧迫需要加 以制度设计和产品提供。同时,政府服务绝不是 政府对于民众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来自于人民、 用之于人民,政府不过是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执 行者而已。基于这一理念,中国在服务型政府建 设的探索中,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体,依靠理 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
• 2.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 市场失灵、市场缺陷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履 行一定职责。但政府介入主要不是管制市场,不是参 与市场决策,而是影响市场条件,服务于市场。随着 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迫 切要求政府加快行政改革步伐,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 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真正做到凡是市场能做的事情就还给市场,企业能做 的事情就让企业自己完成,企业与政府各就其位。而 建设服务型政府,正是要放弃过去政府主要微观管理 经济的职能,将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与改善宏观经 济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 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所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身就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动力。。
• 2、“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 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 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 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 务责任的政府。 • “服务型政府”而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 3、“服务型政府”的特点 • (1)民主。 • (2)法治。 • (3)权威。 • (4)互动。 • (5)高效。 • (6)有限。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
民服务的宗旨相符。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引入市场机制, 抛弃传统公共行政中政府的垄断管理行为, 让私营部门参 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实现低成本 和高效率。
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 , 而只是人民的官吏 ; 只要人民愿 意就可以委任他们 , 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
2 世纪初期, 1 以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 B登 哈特为代表的~批公共行政学者建立了一种新的公共行
政理 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新 公共服 务宣传 的理 论 目
角色定位, 进~步增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眼务职责 的能力。较大幅度地减少了行政审批项 目, 先后进行了六 次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二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优化
作者简介: 陈学明, 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教授, 中 科研处处长; 朱凤霞,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
关党校讲师 ; 武, 刘彦 中共uJ省级机关党校 副教授 , 处副处长。  ̄1 -I 科研
中图分类号: 6 (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9 8 ~2) )4 O} — 5 D 3. ) A 1( — 1 7 (( 9f 一 ( 3 0 )8 ( ) ) 4
( ) 二 新公共管理理 论 : 基于政府绩效 的视 角
型政府也成为各级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目 , 前 各地服务 型政府建设取得 了一定的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偏差 , 需
要进一步探索创新。
一
、
服 务型 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
2 世纪 8 年代, 0 0 新公共管理在英美两国应运而生 ,
改革 , 建设服务 型政府 ” 国上 下形成 了共识 , 。全 建设服务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探索和重要实践。
从政府转变职能,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选择。
一、服务型政府的定义与内涵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本质是社会本位、民本位。
政府职能定位,即管什么不管什么,依据是社会和公民的需要。
服务型政府既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理念,也是政府在职能配置、机构重组、管理方式方法和行为模式上的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管制行政的传统,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的角色和政府官员的角色,是克服传统行政模式衍生种种弊端的良方。
建立服务型政府作为新时期行政改革的一个目标选择,将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把行政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引向深入。
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人类管理理论精华的积淀。
它寄托于公共性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代表制思想,构建于现代民主、法治理论基础之上,并直接借鉴了现代公共行政学理论,呈现出丰富的内涵。
1、 以人为本 、 执政为民 是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
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 ,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定了政府实施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要求政府改变 公民义务本位,政府权利本位 、 为民做主 、 官即管 等传统思想,牢固树立 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 的思想,完全从人民需要出发,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评判工作的唯一标准。
2、由 全能政府 向 有限政府 转变是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的功能不再是无所不为的全能型管理,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型管理与服务,从总体意义上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以服务为主体功能的政府。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综合知识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11年-2021年网友回忆版(二)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综合知识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11年-2021年网友回忆版(二)1、单选题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
A: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B: 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 建设服务型政府D: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参考答案: B本题诠释:【答案】B。
解析: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全部地图的方向判别的方法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 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绘制在丝织品上的彩色地图,是我国最早的地图C: 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相对高度D: 地图种类众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参考答案: B本题诠释:参考答案:B【解析】(1)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依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c、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肯定高度和相对高度。
(3)地图种类众多,一般分为平凡地图和专题地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是_____。
A: 委托一代理理论B: 公共产品理论C: 重塑政府理论D: 企业家政府理论参考答案: B本题诠释:【答案】B。
解析:事业单位是专门从事详细的公共产品供应的机构,所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公共产品理论。
故本题答案选B。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单选题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前进,就无所谓落后;在意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_____A: 冲突双方是彼此排斥的B: 冲突双方是互相渗透的C: 冲突双方是彼此转化的D: 冲突双方是互相依存的参考答案: D本题诠释:【答案】D【解析】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前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这是讲的相互离不开,就是冲突双方彼此依存。
服务型政府
1、中央政府优化公共服务组织结构
1982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4年 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 化” 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改革的目标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以“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为重点; 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
(三)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供给职能、调和职能、 保护职能、稳定职能 2、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秩序维持职能:环境保 护职能、社会保障职能、危机管理职能
(四)加快公民社会建设步伐
1、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塑造公民人格 2、确立公民身份,尊重维护公民权利 3、设计、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一举一动意义非凡。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方面,北京市不负众望,做 出了表率。 • 上海市----社区服务超市和社区“一门式”服务. • 南京市----“六大发展战略”
• 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 深圳市----没有围墙的政府
湖南省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五项国际指标
• 人类发展指数(HDI)达到0.75以上——中国0.718(162国家 中87位);中等收入国家0.740;高收入国家0.926; •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5%以上 ——中国3.19%;中等收入国 家4.8%;高收入国家5.4% • 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3%以上——中国2.0%;中等收 入国家3.1%;高收入国家6.2%; • 社会保障支出占GDP7%以上——中国0.22%;美国12.2%; 日本11.8%; • 基础研究与开发占GDP2%以上——中国0.83%;瑞典3.59%; 美国2.90%;日本2.83%;韩国2.79%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已整理)
2.战略规划是在分析和解读环境的基础上,研究和拟定战略的过程,也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战略决策的过程。
5.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与规划管理领域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主要是通过了解组织的优势与弱势,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
公共部门生产力:公共部门生产力是一个反映公共部门总和管理能力与管理绩效的总和指标,它是指公共部门在一定的政治目标下,通过各项生产力要素或资源的投入,进行各项管理活动,而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效果。3.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计划,它是由政府提出并经国家权力机关法定通过的具有法律权威性质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筹集资金和分配使用资金的计划或概算。
29.战略规划的基本属性:稀少性、重大性、指导性和长远性。
30.战略规划的过程:
(1)形成初步共识(2)确立组织的使命(3)进行环境分析(4)确定组织的战略议题(5)提出备选战略(6)作出战略选择
31.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1)战略规划必须切实可行,其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都要全力落实;(2)依据战略规划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预算;(3)眼睛盯着目标,不苛求具体方案;(4)要改革就要付出成本,但要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调试环境。
21.简述公共政策的特点。一是公共性;二是政治性;三是合法性;四是民主性;五是强制性;六是层次性。除此之外,公共政策还有公平性、稳定性、可选择性、功能的多样性等特点。
22.公共政策的功能:
(1)导向性功能。(2)调控性功能。(3)分配性功能。
23.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过程(1)政策问题的产生和认定。(2)确定政策目标。(3)设计政策方案和选择政策方案。
服务性政府
摘要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建设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平、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都应当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未来中国地方政府的活动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一性质,使政府从“管”老百姓转变为通过“管”好社会事务来为老百姓服好务。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最终价值追求是“保护人权,实现公众价值”。
具体就我国而言,公共服务型政府价值追求还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公民社会的兴起,又为我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拓展了视野。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
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加强公共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原则;途径目录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1)(一)提供制度供给服务 (1)(二)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 (1)(三)提供公共产品服务 (1)(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二、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原则 (2)(一)分权原则 (2)(二)法治原则 (2)(三)责任原则 (2)(四)效能原则 (2)(五)竞争原则 (2)三、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 (2)(一)树立“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服务理念 (2)(二)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3)(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3)(四)坚持依法行政,夯实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 (4)(五)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 (4)(六)增强服务意识,大力改进工作作风 (4)参考文献 (7)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选择
实做到 以服务为宗 旨; 第三 , 崇尚法 治, 承担服务型政府所掌 府 。建 设和完善市 民社会 的意义在于 :个人独立性 的丰富生 总而言之 , 服务型政府将 以“ 公民本位” 代替“ 官本位” , 以 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机制) ; 增长财 富, 促进 经济的发展 ; 有利 “ 社会本位” 代替“ 政府本位” , 以“ 权利本位” 取代“ 权力本位” , 于文化 的传承与创新 ;对 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 的重要意义
调 了我 国行政改革的 目标 是建 设服 务型政府 。党 的十七大报 志在公共管理中居于决定地位 。
告又进一步强调要“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
( 2 ) 保证公 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 , 形塑身心健全的生活, 改革 ,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此 , 将我 国行政改革与构建和谐社 有必要建设好服 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 ,文 会 的 目标选择定位 于服务 型政府 的建 设,这 已经在我 国取得 章认为社会 的公平 正义其 最通 俗的理解就是 ,让每个公 民都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艰难 曲折的过程,需要全社会 的
是具有积极公 民资格的公 民而不是顾客 ;其服务社会和 公民 共 同参与, 即地方政府 的积极推动与探索、 知识分子 的倡导及 的行 为方式将更加公开和透明 ; 其决策将 以通过参与、 对 话、 献言建策、 公民和社会其他利益集团的强大支持与配合, 等等。 协商的形式而达成 ;其政府工作人员或公务员的服 务角色将 但是, 鉴于我 国先前的几次行政改革 , 在构建服 务型政府上, 得到实质性的升华 。
了共 识 。其 内涵 体现 为 : 第一 , 公 民利 益 最 大 化 和 公 民意 志 在 享有平 等的基本权利享受平等 的切 实有用 的服务。
我国政府执行客体的理论探析
我国政府执行客体的理论探析内容摘要:提升我国政府执行力是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所要面临的头等大事。
本文基于研究党和国家的政策及现实状况出发,在阐述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过程中,重点就我国政府执行客体的“合道德性”缺失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进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政府执行客体政府执行力合道德性公民参与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从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凸显的问题可以看出,政府执行力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其现实紧迫性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关概念界定政府执行力是政府执行具体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力量。
政府执行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是指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通过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策、战略计划等行为,对各种资源进行使用、调度和控制,有效处理政府日常事务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效力。
狭义是指各级政府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决策执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操作和实现能力及效力。
政府执行客体是针对解决政府“执行什么”的问题而提出的。
大部分人研究政府执行力时,都假定所执行的客体都是正确的,或者认为政府执行客体就是公共政策,因此大多学者都回避了这个问题的研究。
然而笔者认为在强调提升政府执行力时也不能忽视对政府执行客体的正当性论证。
政府执行客体的正当性分析民主制度的政府对所将要执行的客体必须进行正当性分析,即必须解决执行客体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合道德性。
合法性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符合法律的要求”,合法性的内涵孕育在民主问题的研究过程中。
密尔曾言:“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不仅对该最终的主权的行使有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体制第四章练习题
行政体制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实行五级行政管理体制B.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C. 地方政府拥有无限的自主权D. 行政体制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2.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A. 议行合一制B. 议行分立制C. 政务院制D. 人民代表大会制3.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行政组织具有权威性B. 行政组织具有合法性C. 行政组织具有营利性D. 行政组织具有稳定性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转变政府职能B.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C. 完善政府决策机制D.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E. 改革政府人事制度2. 行政组织的特征包括()。
A. 权威性B. 合法性C. 稳定性D. 服务性E. 创新性3. 下列关于地方政府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方政府具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职能B. 地方政府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能C. 地方政府具有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经济社会的职能D. 地方政府具有保障民生福祉的职能E. 地方政府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三、判断题1.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2. 我国实行五级行政管理体制。
()3. 行政组织具有营利性。
()4. 地方政府拥有无限的自主权。
()5. 行政组织的权威性来源于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 简述行政组织的特征。
3. 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4. 简述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
5. 简述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目标。
五、案例分析题(1)该市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应当如何转变政府职能?(2)该市在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该市如何通过改革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1)简述该县“放管服”改革的主要成效。
(2)该县在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阻力?(3)如何进一步推进该县的“放管服”改革?六、论述题1. 论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及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当今中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更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此就如何科学认识公共服务型政府、为什么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了若干理论思考,并指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普及基本公共服务、创新政府社会管理体制。
标签:政府改革;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1 科学认识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丰富的内涵,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性。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真正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2)责任性。
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
(3)调控性。
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划、政策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过程。
(4)法治性。
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
政府在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为,依法行政。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法治政府执政的新理念。
(5)透明性。
所谓透明,就是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政府”。
(6)务实性。
务实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踏踏实实学习,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落到实处。
(7)绩效性。
绩效即政府的业绩和效率。
公共行政成本立于公共财力。
(8)廉洁性。
廉洁即清廉,清白;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廉洁从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2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2.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政务流程再造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务流程再造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摘要:服务型政府是把服务作为社会治理价值体系核心和政府职能结构重心的一种政府模式,其核心价值是公共服务,它强调公民参与,注重自身效率,重视回应能力。
我国当前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受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条件尚不完备,还存在办公效率低下、回应能力弱等问题;由于公民信息搜寻成本高,政府与公民互动也较少。
政务流程再造能在减少官僚层级,简化信息传递,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回应性方面为服务型政府构建提供平台。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务流程再造;后工业社会当前,学界与政府都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张。
但服务型政府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当前我国是否具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条件?实现这些条件的具体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界进行深入研究。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英国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
同时,西方理论界又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这些理论与实践为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起源于西方,但“服务型政府”概念却是我国学者的创造。
①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我国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但各种不同的定义都从某种角度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与内涵。
刘熙瑞将服务型政府定义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政府责任的政府。
②张康之教授从政府的治理模式角度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统治型和近代管理型政府的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公众服务的政府。
③张成福、党秀云在其《公共管理学》教科书中认为: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的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的供给者,并且视公众为顾客。
④崔运武、高建华认为:服务行政是政府公共部门在运行和发展中遵循“顾客至上”理念以回应“公民”需求、实现“公民”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新型治理模式。
地方政府学论述题
1、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制与机构改革的成就包括哪些内容?答:(1)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
①理顺党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根据党政职能分开和统一领导的管理原则,应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尽量撤并党政对口设置的机构,改为一“家”管理;对于某些确属难以分离的部门,实行一方管理为主、一方管理为辅的体制,或者实行一套机构、合署办公的体制。
②改革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加强“块块”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缩减审批项目。
③健全地方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2)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
大部门体制,就是把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集中由一个大部门统一行使,以尽可能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
人员分流必须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激励竞争机制,决定干部的去留;对分流人员实行优惠补偿措施;关键是把精简分流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开辟多种分流渠道。
(3)加强机构和编制立法,促进行政法制。
按照国务院“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是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
(4)我国地方政府体制与机构改革受到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
地方政府体制和机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和适应社会、政治变革的过程,它与整个现代化进程相始终。
因而,它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与政治体制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2、试论述当代中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答:我国的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以及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国务院统一领导,负责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各项行政事务。
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决议,人民政府必须贯彻执行。
浅谈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它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代替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未来的公共服务将是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本质上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并不是全盘否定,它试图吸收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合理内核,尤其是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实践的重要价值并摈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他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当今的公共行政理论界具有十分显着的地位,它不仅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到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更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一)登哈特认为,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中,更具有当代性的理论先驱主要包括: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
1. 登哈特所倡导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民权涉及的是个人影响该政治体系的能力,它意味着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
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恢复一种基于公民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的公民权,他们会关注广泛的公共利益,会积极地参与政府管理,这不仅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且还会促进他们自己作为积极负责的人健康成长。
2. 社区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主题,在登哈特看来,美国的民主传统取决于存在着民主参与的公民,而且他们在各种群体、社团和政府单位中都很活跃。
他认为要使社区的互动性在个人和集体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并使个人和集体保持一致,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建立一套积极的“调解机构”,它不仅关注公民的愿望和利益,而且还会提供一些将会使那些公民更好地为在更大政治体系中行动做好准备的经验。
公民社会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一种个人对话和评议的地方,这种个人对话和评议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而且也是民主本身的本质。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历程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一1979年间,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苏联式的公共服务体系;第二阶段是1979一1994年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优先性使政府忽略了公共服务供给,同时旧的公共服务体系开始瓦解;第三阶段是1994一2002年间,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政府着手在城市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第四阶段是2002年至今,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指导下,政府试图建立一个更具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建立起一个相对简单、平均主义和国家包办(配给制)的公共服务体系,以适应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制度安排。
这一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在单位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之上,以城市“单位制福利”和农村“集体福利制度”为主体。
一方面,在城市实施“单位制福利”,采取“企业办社会”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各种企事业单位同时兼具生产经营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双重功能,向所有职工提供诸如退休工资、公费医疗、基础教育、福利服务、住房分配等多种免费和同质的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在农村实施以小学教育、集体养老和合作医疗为主体的“集体福利制度”,村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融资和供给主体,国家直接提供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较少。
总体上讲,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服务体系在资源相对匾乏的情况下实现了公共服务的普遍可及和均等化,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与较低的经济生产水平相联系的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较低和总体短缺状态,而单一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又导致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现象。
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主要面向城市单位职工,农村居民未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于城市重工业部门与轻工业部门之间。
此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依赖于村集体的经济生产能力,因此不同经济效益的村集体之间的公共服务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身份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也持续地影响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路径。
我国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的意义与途径00
我国服务型政府及其构建路径从20世纪末以来,政府再造运动风起云涌,西方各国相继倡导和实现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回应国际国内行政改革环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再造的经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
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各项改革,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相比较,服务型政府突出了公民本位和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寓管理于服务,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服务型政府主要有以下特征:(1)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2)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3)关键在于依法行政;(4)强调公民参与。
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意义(必要性)(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应对挑战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实施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社会失衡问题严重,公共需求全面增长而公共产品严重短缺,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凸现的时期。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政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涉及到整个社会秩序的扩展与重建,需要平衡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需要越来越高超的政治技巧和技术支持。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地增长,如何进行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公众关注的热点。
但总体来说,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疑惑和问题,与人们的最初预想还存在一定距离,而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思路是统一规划、加强公共参与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突出问题;解决思路一、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谓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公众服务的政府。
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重点是以公民为中心,以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日益多元化的公共需求为目标的新的治理模式。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实现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由管制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这三个根本转变过程。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我国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它标志着公共行政价值的根本转变。
正是由于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行政改革的热门话题。
但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疑惑和问题,与人们的最初预想还存在一定距离,具体表现如下:1.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各级政府均进行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这些措施大都处于比较表面的层次,有不少措施就是简单的便民措施,离真正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服务型政府的实践缺乏,比较盲目,只能走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一模式。
归纳起来就是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一边总结。
此外有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则是由个别领导起重要推动作用,一旦领导人工作调整或因其他事情,则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就将受到重大影响。
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服 务 型 政 府 的本 质 界定
目前 我 国 学者 发 表 了很 多关 于服 务 型政 府 研 究 的成 果 , 讨 的对象 从最初 对 基本概 念 的界定 一 探 直 到具 体制 度 的设 计 。但对 于什 么是服 务 型政府 , 其 特征 以及 理论 基 础是 什 么等 都 没 有形 成 统 一 的 认 识 , 在着 “ 个概 念 , 自表 述 ” 的现 象 。有 存 一 各 … 的学者 甚 至没有 对该 概念 进行严 格 的界定 , 就把 它 当成一 个 已知 的概 念 直 接 进行 使 用 。 目前 我 国学 术 界对 服 务 型 政 府 研 究 的 主 要 有 如 下 三 个 不 同
因素。而建 设服务型政府 , 既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中政府 改革 的模 式选择 , 同时也是 实现 和谐社 会建设 目标 的重要保证 。 应该加强分析和谐社会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 设的辨证关系 , 并在 此基础上探索构建 我国服 务型政 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 服务 型政府 ; 和谐社会 ; 政府 改革 ; 目标 选择 中图分 类号 : 60 D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85 2 0 )5— 0 3— O 17 7 3 (0 9 0 0 7 04
角度 :
第一 。 政府与公 民关系转变的角度。“ 我们在 建设 服务 型政府 时 , 先必 须在 实 际上 真正 解决 政 首 府 与公 民的关 系 , 这是 我们 政府 改革 中 的一 个基 本
收 稿 日期 :09— 6—2 20 0 5
旨并承担着服务 责任 的政府 ” 。这一角度的研 J 究 认 为 , 府 公 共 性 理 念 是 服 务 型政 府 的 原 初 理 政 念; 民主理 念是 服务 型 政 府 的奠基 性 理 论 ; 马克 思 代 表 制思想 是 服务型 政府 的直 接指 导思想 ; 现代 公 共 行 政学理 论是 服务 型政府 的直接支 撑 ; 法制理 论 是 服 务型政 府 的制度基 础 。 第二 , 府职能转 变 的角 度 。从 政府 职能转 变 政 的研究 可 以进一 步 分 为从 政 府 职 能 方 式历 史 演 进 的角度和政府职能 内容结构 调整角度开 展研究。 前 一 角度 的观点认 为 , 政府 从统 治 型 向管 理型再 向 服 务 型 的转 变 , 一 个 历 史 趋 势 , 有 着 明显 规 律 是 是 性 的发展 过 程 。 相应 地 行 政 模 式 也 就 要 由 “ 治 统 行 政 ” 管理行 政 ” 向“ 务行 政 ” 变 , 向“ 再 服 转 它是 统 治 和 管 理 、 理 和 服 务 此 消 彼 长 的 动 态 变 化 过 管 程 。政府职能内容结构调整角度探讨主要是基 J 于对 20 03年 中国爆 发 “ A S 危 机 的反 思 而 展 开 SR ” 的 。相关观 点认 为 , 国过 去进 行 的政府 机构 改革 中 和政府职能转变都只涉及政府局部操作层 面的调 整, 没有涵 盖 政 府 改 革 的全 部 内 容 , 府 “ 把 自 政 要 己的主要职 责放 到管 理社 会公共 事务 、 供有效 的 提
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专访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谢庆奎
政府有三个边界 , 一是政府的服务
有限 , 二是政 府提供 的公共产 品有
可 以拿 到 中国来 。政府 改革 , 特别 是 建设 服 务型 政 府是 针 对 改 革官
僚 型 政 府来 说 的 ,当然 就 是 政府
限,三是政府的服务成本有限, 也
就是 说服务 型政 府是 有限政府 , 那 么 , 以“ 育 改革 ” 如 教 为例 , 务型 服 政 府 的提 出究竟 能 带来 怎样 的 变
化?
针对性 , 出发点很好 , 也符合我们
政 府未 来 的发 展 方 向 。但是 中国 政 府正 处在 转 型 的过 程 中 ,也 可 以说 是 在 政 府 转 型 的初 级 阶 段 , 公 共权 力膨 胀 的现 象 暂 时还 不 能
避 免 ,而且 它 的作 用 主要 是 正 面 的。所 以我 们 目前 阶段 提 建 设 服
要 :一是经济体 制改革 的需要 , 二 是社 会转型 的需 要 , 三是 政府 改革 的需要 。对 中 国官僚 型 政府 怎 么
投 入和合 作办学 , 应该 提倡外 资投 入 教育 ,外 商来 中 国合 作办学 ; 四
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提法 。在改革开 放 前我们 的政府 是官僚 型政府 , 改 革 开放 以后 逐 步 向服 务 型 政府 转
谢 庆 奎 :主 要 是适 应 三 大 需
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这是我的
基本看法 。
部 门对 民办 教 育 的发 展 实 际上 是 限制 的 , 它不能 和公办 教育享 受 同
等 的待遇 ; 三是不 应该 阻挡外来 的
政府 的发展是 阶段性 的 , 是一 个 由官僚型政府 、 服务 型政府 向公 共 服务型政府逐 步转变 的过程 ,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型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郑振宇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的政府治理模式或政府类型经历了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现在随着环境的变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政府正向第三个阶段--服务型政府阶段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政府治理模式或政府类型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新的形势要求政府对自身的行政体制和行为方式即政府治理方式进行适应性改革。
而政府治理方式改革的目标取向即是要从过去长期采用的管理型政府模式向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变,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党和国家顺应了这股时代潮流。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选择。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内涵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学者较早就提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
如法国行政法学者狄骥在20世纪20年代[1]、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70年代[2],都率先对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政府行政与公共服务的关系问题作过论述,但在那时这些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后该概念又得到多次修正。
直到目前,理论界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尚无定论。
但就一般意义而言,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以民主、人文关怀、责任、透明、法制等价值为基础,以“管理就是服务”为根本理念,向社会提供私人或者社会组织不愿意提供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形态。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具体指出在我国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3]这里,服务型政府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首先,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自我服务”的封闭官僚机构,而是为广大人民主动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管理组织。
政府工作应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出发点,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为导向,全面彰显政府的人文关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
为此,政府需要发扬民主,为公众参与提供渠道。
这一方面有利于政府了解公民需要什么,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大众对政府实施监督,维护公众利益。
其次,服务型政府是“有限”的政府。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办,政府职能无限扩大,这种管理型政府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现出相当的弊端。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将其职能严格限定某些领域,既不“越位”,即凡是企业、社会与市场能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环节和领域,政府就不应过多干预;也不“缺位”,政府应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规则的制定和落实上,营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等。
接着,服务型政府是“有效”的政府。
有限政府必须又是有效政府。
所谓有效政府即政府在管理领域有限,且用尽可能最少的行政成本的条件下,还能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最优化管理。
这就要求政府努力提升自身的行政能力,一方面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提供老百姓所需要的基本的服务,并且数量符合百姓的需要,质量也能够让老百姓满意。
即政府做到即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又能降低行政成本。
最后,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
所谓法治政府,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就是政府行政行为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这样有利于防止政府行政权力的滥用,使得政府的行为具有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促使政府行政管理稳定而高效;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构建政府行政行为的责任制约机制。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
如果缺乏一套完善的责任制约机制,就会导致政府管理过程中责任的丧失、效率低下、腐败现象出现等问题。
因此,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行政行为应承担的责任,有助于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与质量。
二、地方政府选择服务型政府为治理模式改革目标的必然性21世纪初,我国各地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出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潮流。
各级地方政府选择服务型政府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目标,是国内外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地方政府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方政府将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并且竞争日趋激烈。
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包括政府行政效率高低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本国政府效率,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而在我国,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权力高度集中,在管理理念、职能配置、行为方式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提供地方层次的公共产品以吸引外来投资来发展地方经济就成为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出路就是必须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中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应对国际化竞争的行政竞争力。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必然要求有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配套。
我国过去从上到下实行的是管制型政府模式,政府职能无限扩张,无所不能,无所不包,致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严重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深化地方行政体制改革、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从过去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确实把政府职能集中到中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各地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级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各级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各地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行政效率低下;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等等,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
随着各地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样,地方政府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与各地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就会产生冲突,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危及各地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转变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满足各地人民群众迫切愿望的必然选择。
三、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及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地方政府选择服务型政府为治理模式改革目标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是地方政府改革的自觉性目标选择。
追溯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源头,“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实践,大体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4],本世纪初以来,许多地方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如2001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参照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再造的实践,结合成都实际,提出了在全市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同年底,成都市工商局、公安局、市政公用局成为试点部门。
2003年,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全市推广并取得积极成效。
上海市于2001年率先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其突出特点:将服务的重点放在亲民、便民的社区服务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服务超市和社区“一门式”服务。
[5]广东省珠海市将“万人评政府”活动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突破口,重点抓好窗口服务和现场服务。
自1999年开始,每年由测评团向社会发放万份测评问卷。
重庆市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注重创新服务方式,实施共同治理。
从2002年起试行的“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在公开、便民、依法、高效、自愿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全过程代理服务,形成了方便群众办事的一项高效、文明、优质的办事规范。
2003年,重庆市政府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意见》,表明重庆市正式提出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在肯定近些年我国地方政府对创建服务型政府所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总体而言我国地方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尚未真正形成。
我国政府管理思想深深植根于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意识之中,直到今天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公务员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管”字当头,认为管理就是控制,控制就是审批,一些政府部门仍习惯于审批盖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没有成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为社会提供真正服务。
在管理方式上,仍习惯使用直线手段、行政手段,不擅长使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管理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还没有根除,“该管的无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对部门利益有利的大家争着管,不利的大家互相推诿扯皮。
[6]总之,在许多地方政府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其次,目前我国推行服务型政府的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
要推行服务型政府,需要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制度环境才有可能实现。
这些制度环境包括:第一,法治环境,它要求政府的活动必须限定在法定的范围内,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强调依法行政;第二,民主环境,它要求政府鼓励公众参与政府的管理活动,接受公众对政府活动的监督;第三,责任机制环境,它意味着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自己决策和行为的后果要承担应有的责任等等。
而在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法治环境、民主环境、责任机制环境等这些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这些情况的存在影响了地方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三,一些地方建设服务型政府出现搞形式现象,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还有可能背离服务本意,出现服务的异化。
目前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一种潮流,有些地方政府一哄而上,目的不在于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在于走走形式,制造概念效应以希望引起上级的注意,从而实现自己荣升的最终目的,结果是形式轰轰烈烈,效果一塌糊涂。
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还有可能出现服务的异化,即政府在不了解社会、企业和公众的想法、需求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公众提供服务,确定提供服务的方式。
比如出现强制服务,有的地方强制要求农民每家每户盖小洋楼,有的家庭根本没钱盖楼,也强制要求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