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源于鲁迅。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①但这又非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 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 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 或者炫耀他的眼界。鲁迅对乡土文学理论显然侧重的是寓居在北京的知识分子, 突出的是知识分子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西方文化视角对乡土的观照, 突出的是知识分子隐现着乡愁的胸臆。以往对鲁迅等乡土小说观的阐述往往只是机械地以题材(农村) 和人物(农民) 为中心,而未能看到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重要意义, 这恰恰违背了鲁迅称之为侨寓文学的初衷。显然, 鲁迅的乡土文学观, 既不同于周作人对风土、地域色彩的表层把握; 也不像茅盾那样特别强调时代、政治的因素。客观地说, 周作人的乡土文学观倡导的是具有地域文学倾向的乡土文学; 而茅盾的乡土小说观对于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的重视②,使之与鲁迅的乡土小说观具有某种程度的暗合。但茅盾显然更强调的是在特殊的风土人情描写之外的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③,使他关注的是农民的现实命运, 并一度以农民文学来命名。它为后来在宽泛意义上的农村题材小说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石。而鲁迅的乡土小说观则把焦点对向了中西方文化冲突境遇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领域。尽管鲁迅、茅盾、周作人的乡土小说理论有着各自的侧重点, 然而, 他们却共同为20世纪宽泛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乡土文学的审美内涵。

以上对乡土文学的一些理论观点来看,其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乡土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其内核是地方色彩和原乡况味。即特定地域的特殊生态景观、风土习俗、文化品格、乡土情感或乡土精神、乡土理念等文化因子的圆整和合。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一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如沈从文的小说表现的是湘西朴素的风情,可以说他写乡土的立场就是他自己说的“我是一个乡下人”,他写乡土时对乡村的生活方式很少持评判者的态度,不是高高在上地审视。而是在生命意义上追忆乡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站在乡土之内,发现乡村生活的细微委曲之处,以自觉的美学意识,写成丰富自足的美的文本。因之,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对乡土生活的亲族关系,乡土信仰、传说、神话,以及自身文化传统的展现,对土地的热爱,看到的是乡土的生命。在《萧萧》中,萧萧怀了孩子之后,未来的走向,在沈从文的笔下显得特别有意思。最后萧萧还是莫名其妙地留了下来的结局。在文章中,透露着不知如何的一种自然性态度,此态度高度暗示了沈从文对乡土文化,乡土人文的浓厚向往,同时也是对湘西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因而,在沈从文小说中描述人物主角留下来的结局,而不是出走,一直是沈从文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的情节或结局。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离乡背井的怀恋,对美好人生、雄强生命力的赞颂,亦有轻贱生命的痛苦,和对那里只有被历史左右的不能创造历史的人们的遗憾。沈从文所有的乡土情怀都在湘西这个独具审美内涵的地方体现出来,这是个与都市社会对立的精神家园。

第二,乡土文学史从整个文化人类学视野对民间形态与民间精神的审美表达,其间流贯着创作主体个人的乡村情感、人文意识、乡土意识、哲学思考和理性批判。

如蹇先艾的小说《水葬》描写对小偷处以“水葬”的残酷习俗及受着这一习俗拨弄的麻木的村民。在这篇小说中,被水葬的人和水葬别人的人都很愚昧。蹇先艾对乡村采取的是解剖式的描写与叙述,虽没有触及到礼俗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仍对农村礼俗的愚昧思想给予理性批判,同时也引发自身的思考,只是这种反省程度不深。

鲁迅的《故乡》以开头的景物描写和叙述者低缓阴沉的语调营造了游子归乡的落寞心境, 那想象中的故乡和现实中满目疮痍的荒村形成的反差, 使归乡人不禁要怀疑,这样的故乡是令人失望的, 旅居他乡的游子每每只是在记忆中编织他心灵的故乡罢了。一旦面对现实的乡村, 必将粉碎归乡人心灵的梦幻。这使得文化乡土小说中的归乡模式具有了现实和理想, 客观和主观, 现在与过去的时空距离, 而游子的无家可归,有家难归和归乡又逃离也都有了寻找精神家园的文化寓意。在很多作品中,鲁迅对乡土文学的阐释,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情怀与理性批判。

第三,乡土文学以乡土写实和浪漫写意的基本表达式萤构事理或抒写乡思立足本土,而又多维整合,铸炼民族风格。

“从风俗民情中,写出人性的美,通过小人物平凡的命运,写出生活的诗”这是乡土小说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可以说,“讴歌劳动人民的美德和恩情”“改善人类的道德观念”“发扬一种理想”是我国现当代乡土小说的一个主旨。如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的故乡北运河的乡风民俗,虽然反映的是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但作品却隐去了人民和敌对势力冲突的正面描述,弥漫整部作品的是纯朴的男女之情、祖孙之情、乡邻之情。作品虽然把生活图景诗化了,却没有离开当时民族斗争的现实。七夕乞巧,有纯洁的爱情,也有好汉董太师的阴影;清明祭墓,简朴习俗的婚仪中,抒写了故乡人民的多情重义,也通过乡亲们对党代表的悼念,对斗争的向往,暗示着蕴藏在蒲柳人家中一股内在的民族解放力量,劳动人民的情义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容。《蒲柳人家》不让丑恶的东西在画面出现,尽力地开掘人物身上的美德。作品诗情画意更为浓郁,艺术上发挥了乡土小说抒情的独特性。⑤

总体来说,乡土文学就是表述着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知识者觉醒的现代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传达某种原乡况味,包括特殊乡村习俗、地域风情、时代特征及人文理想等的民族文学形态。

参考文献:

①鲁迅:《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②③茅盾《关于乡土文学》, 见《茅盾全集》第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89 页。

④凌宇《沈从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⑤刘绍棠:《<蒲柳人家>二、三事》,《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