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学》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课件ppt

最新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课件ppt
这种混合方式不依赖于视觉器官去进行混合,而是在 达到视觉感受器官之前已经完成了色光混合方式。比如, 舞台上的灯光,要得到一个黄色的背景,可以用一个红 色光源和一个绿色光源同时打在背景上,这时观众看到 的只是一个混合后的黄色的背景,而不需要人眼去将红 色和绿色混合在一起。
2、色光间接混合 色光间接混合又称为色光反射混合。它是在人的视觉器官
Gelasiman 格拉斯曼,H.G.
Hermann G nther Grassmann (1809~1877)
50年代开始研究梵语等多种语言,后来在比较语言学上取 得重要成就。他提出的关于送气音的一个规律(1863),被 称为格拉斯曼律。他的《吠陀经词典》(1873~1875)代 表了他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高度成就,多年来成为梵语研究 的典籍。逝世前一年成为“美国东方学会”会员,获得杜
掌握色光混合的基础规律对视频色彩的设计及处理非常 重要,可以熟练地分析判断成分复杂的色光由那些原色光 并以何种比例混合形成,或者一定比例的三原色光将混合 成何种色光。例如:浅黄色光有白光成分(W=R+G+B) 和黄光成分(Y=R+G),所以色彩的三原色光R、G、B 组合比例为2:2:1。反过来,已知三原色光R、G、B的 比例为2:1:2,可先把其中的白色成分( W=R+G+B ) 分出,剩下等比例的R+B组成品红色,由此确定R、G、 B三原色光以2:1:2的比例混合时形成浅红色。
内进行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色光的静态混合,又称 为并列混合或空间混合;另一种为色光的动态混合,又称 为时间混合。
在一平面上有不同的色块,当这些色块的面积很小或距离 观察者很远时,它们的反射光就投射到人眼视网膜的同一 部分,从而产生新色调。这种现象称为色光的静态混合 (空间混合)。例如:印刷品的网点呈色现象。

印刷色彩PPT课件

印刷色彩PPT课件
14
布置作业
▪ 复习思考题:6、8、9
15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4
5
色彩三属性
▪ 明度--V 色彩的明暗程度,即亮度. 非彩色(消色):黑 灰 白 彩色:蓝 红 青 绿 橙 黄
6
7
色彩三属性
▪ 饱和度--C 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度只对彩色
而言.
8
9
三属性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关系: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应用:图像在处理过程中可以运用色相、
明度、饱和度来对其进行校色。
印刷色彩(一)
色彩基础知识版块
1
主要内容
▪ 色彩三属性 ▪ 色光三原色及其混合 ▪ 色料三原色及其混合 ▪ 配色图片欣赏 ▪ 小结作业
2
印刷色彩主要部分
▪ 色彩基础知识 色光、色料混合 ▪ 印刷流程中的色彩 网点 分色 色彩评价 ▪ 色彩测量方法
3
色彩三属性
▪ 色相--H 色彩的名称;色彩最重要的特征.
10
色光三原色及其混合
▪ 色光三原色 红光、绿光其混合规律
▪ 油墨三原色: 青色墨、品红墨、黄色墨
▪ 油墨基本混合规律
12
13
小结
▪ 深刻理解并学会运用色彩三属性 ▪ 熟练掌握色光混合并深入到油墨混合 ▪ 学会运用油墨混合从而初步了解油墨
调配 ▪ 认识色彩了解配色提高自身美意识。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概述
❖ 印刷工艺流程:
原稿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 印前技术:
从处理图文原稿到制成印版这一系列工序所 采用的技术。
印前技术是印刷必不可少的前导阶段,包括 扫描输入、图像处理、组版输出、分色制版 等工序。
印前技术中颜色的分解与传递是加色混合与 减色混合规律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彩色原稿
3. 数字印前系统/CDTP扫描分色:彩色桌面出版 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图文综合处理系统,通过 扫描仪将原稿的分色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利用 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二、印刷分色原理
彩色印刷的复制过程颜色分解+颜色合成 1.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成 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过程,又简称“分 色”。 2. 颜色合成:是指在印刷机上将三种原色印版 (CMY)上的油墨套印在同一承印物上再现原 稿颜色的过程。
一、原稿类型
❖ 印刷复制过程的五大要素: 原稿、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
❖ 原稿: 原稿是印前处理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 文信息,分为文字原稿与图像原稿。 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基础和依据,原稿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第一节 彩色原稿
文字原稿
黑白照片

非彩色原稿 黑白胶片
稿
黑白线条稿
图像原稿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一、印刷分色技术的发展阶段:
照相分色
电子分色机 扫描分色
CDTP 扫描分色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1. 照相分色:彩用照相的方法,通过红、绿、蓝 三张滤色片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青、品红、黄三 张分色片的过程。

最新《印刷色彩学》课件(4)课件ppt

最新《印刷色彩学》课件(4)课件ppt

参照光源:等能白Se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1.0 Y 540
520
0.8 510
560
1931 CIE-XYZ系统 色品图光谱轨迹
0.6 500 y
600 620
0.4
490
700
W
0.2
480
Z 400
X
2010.10
0
0.2 0.4 0.6 0.8
1.0
x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x() x()/(x()y()z()) y() y()/(x()y()z()) z() z()/(x()y()z())
而且 x ( ) y ( ) z( ) 1
2010.10
2010.10
CIE 1931 标准色度图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4. 1931CIE-XYZ色度图的内涵
3. CIE-RGB系统与CIE-XYZ系统的转换关系
①三刺激值X、Y、Z在1931 CIE-RGB系统中的色 度坐标如下表所示。其中Y既代表色品,又表 示亮度,称为亮度因数。
X Y Z
2010.10
r 1.275 -1.739 -0.743
g -0.278 2.767 0.141
b 0.003 -0.028 1.602
第三节 CIE 1931 XYZ
标准色度学系统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一、 1931 CIE-XYZ色度系统的建立
1. 转换的原因
为了避免1931 CIE-RGB系统中的光谱三刺激值 r()、 g()、 b()和色度坐标 r、g、b出现负值;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色相环
2010.10
色彩三角
2010.10
第四节 其他表色系统
二、奥斯瓦尔德表色系统
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 是德国的物理化学家,因创立了以
其本人为名字的表色空间,而获得
诺贝尔奖。
2010.10
2010.10
第四节 其他表色系统
奥斯特瓦尔德颜色系统的基本色相为黄、橙、
红、紫、蓝、蓝绿、绿、黄绿8个主要色相,每个 基本色相又分为3个部分,组成24个分割的色相环,
100 反 射 率 %
λ
100 反 射 率 %
λ
100 反 射 率 %
λ
400 500 600 700nm
400 500 600 700nm
400 500 600 700nm
白色
灰色
黑色
非彩色的表示
2010.10
第五章 颜色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孟塞尔表色系统
第二节 孟塞尔表色系统
一.孟塞尔颜色系统
色谱表色法:是一种以有规律排列的一系列
2010.10
第五节 色谱表示法 二、普通色谱:
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供多行业通用的颜 色参考工具。 1. 中国色谱

1957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由彩色和非彩色两 部分组成,共1631种颜色。 彩色部分:8个基本色(黄、橙、红、品红、紫、蓝、 青、绿)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表示。 每个基本色由浅到深分为7个等级,组成一页49个深 浅不同色块的色谱。 非彩色部分:明度最大到最小分成14个等级。
换算方法:
和度范围,利用内插法算出孟塞尔色相与饱和度数值。
2010.10
第二节 孟塞尔表色系统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02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物理属性
波长
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红、绿、蓝是可见光的三个基本 波长,它们合成的白光可以表现
出各种颜色。
亮度
表示光的明暗程度,亮度越高,色 彩越明亮。
饱和度
表示颜色的纯度,饱和度越高,颜 色越鲜艳。
色彩的生理和心理属性
生理属性
色彩可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感受, 如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等。
色彩标准化和一致性
色彩标准化是指在印刷行业中制定和实 施统一的颜色标准,以确保不同印刷企
业之间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 的颜色标准,如ISO 12647-2等,这些 标准规定了印刷品的颜色质量要求和测
量方法。
通过色彩标准化和一致性,印刷企业可 以确保其生产的印刷品与其他企业生产 的印刷品在颜色上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 性,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
印刷色彩学在印刷行业、出版业、广告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印 刷品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
掌握印刷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 念,了解颜色的属性和测量方法。
学会运用印刷色彩学原理进行颜 色复制和调整,提高印刷品的色
彩表现力和质量。
了解印刷色彩学在印刷行业、出 版业、广告业等领域的应用,提
色彩学基础知识
介绍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 光与色料的三原色、色光加
色法与色料减色法等。
颜色空间与色域
颜色匹配与校准
印刷色彩管理
讲解了RGB、CMYK等颜 色空间,以及不同颜色空
间之间的转换方法。
介绍了颜色匹配的基本原 理、颜色校准的方法以及 常用的颜色校准工具。
探讨了印刷色彩管理的原 理、流程以及实现印刷色

《印刷色彩学》课件(3)

《印刷色彩学》课件(3)


其它混合方式构成复色,实质上都是三原色 的不等量混合。
2010.10
第二节 色料混合
原 色
间 色
黑 色 白纸
间 色
黑 色 白纸
原 色
黑 色 白纸
三原色料不等量混合示意图
2010.10
第二节 色料混合
2010.10
第二节 色料混合
3.
减色法互补规律

互补色料:任何两种色料混合得到黑色,那 么这两种色料就称为互补色料。
C B G K R
M
Y
2010.10
第二节 色料混合
不等量混合
2010.10
第二节 色料混合
3.
色料减色法实质:
色料的选择性吸收,使色光能量削弱。 色料混合,由于其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分
别减去各自应吸收的部分色光,使得到的 混合色反射或透射的光能量降低,颜色变 暗。 色料相加,能量减弱,越加越暗。
1.
2010.10
第三节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二、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区别
混合方法 比较项目 参与混合的物质 三原色色相及 主波长(nm) 成色基本规律 实质与效果 成色方式 互补关系 主要用途
2010.10
加色法
色光 R G B 700 546.1 435.8 R+G=Y R+B=M G+B=C R+G+B=W 视觉器官外空间混合 视觉器官内:静态、动态 互补色光相加成白色 颜色测量,彩色电影 彩色电视,剧场照明
R + B R+G+B
R
黄墨
品红墨
黄墨+品红墨
白纸 黄墨吸收蓝色
白纸 品红墨吸收绿色
白纸 混合墨吸收蓝色和绿色

《印刷色彩学》课件(2)

《印刷色彩学》课件(2)

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
入射光
反射
吸收
透射
物体对光的反应
2010.10
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
1. 彩色与非彩色

分类标准——根据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吸 收情况,将颜色分为彩色与非彩色。 非彩色:黑、白以及从黑到白的各种灰色, 称为非彩色;只能反映明暗的变化。 彩色: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都称为彩 色。有三种特性:明度、色相、饱和度。
同色相明度与饱和度关系示意图
←饱和度减小←
饱 和 度 最 大

→饱和度减小→
2010.10
第三节 颜色三属性相互关系
二、颜色三属性几何模型

1.双锥形颜色立体

明度
明度:中央纵轴,上白下黑 色相:水平圆周,各点为各光谱色 饱和度:横轴,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同一水平面上明度相同;中央轴饱 和度为0,距中央轴最大的圆周上 的各点饱和度最大,向上向下变化 时,饱和度都降低。


2010.10
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
非彩色色样
彩色色样
2010.10
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
2. 非彩色与非选择性吸收


非选择性吸收:物体对入射光中所有波长的光都 等量吸收。通过光反射率的大小表征物体的黑白 程度。 非彩色物体对光谱中各波长的光等量吸收,呈现 黑、白及不同程度的灰色。
光反射比=反射光通量/入射光通量
第二章 颜色的基本性质
2.1颜色分类 2.2颜色的三属性 2.3颜色三属性相互关系
第二章 颜色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
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
一、物体的成色方式
物体成色方式
吸收 成色
色散 成色
干涉 成色

印刷色彩学1概述ppt课件

印刷色彩学1概述ppt课件
第一节 色觉形成的物理基础
❖ 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大,10-15~108m, 其中在印刷行业应用的主要有:
紫外线:与可见光谱短波段相邻,具有强烈的 光化学作用;
可见光: 380nm~780nm,能引起人的不同颜 色感觉;
红外线:与可见光谱长波段相邻,具有很强的 发热性能。
2010.10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2010.10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理解颜色 描述颜色 复制颜色
2010.10
印刷色彩学学什么?
培养学生具备色彩基 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现象和 用色原则,学会如何利用 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 颜色的分解、传递、合成, 从而完成印刷复制。
第一章 光与颜色视觉
彩色物体
2010.10
产生色觉的三要素关系图
第一章 光与颜色视觉
第一节 色觉形成的物理基础
2010.10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光色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波长(nm) 780~630 630~600 600~570 570~500 500~470 470~420 420~380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一.加色法混色与加色三原色

加色混合又称为色光混合
亮度相加
如彩电属于加色法混色
为什么选RGB为色光三原色呢?


1.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基本可以产 生自然界中的全部色彩; 2.这三种光独立,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由其 它二种混合产生。 CIE1932年规定: R 700nm G 546.7nm B 435.8nm
棱镜色散实验
白光 屏
棱 镜
可见光谱:
白光=红+橙+黄+绿+青+蓝+紫

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证实:日光被分解成 不同颜色的光
单色光: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 复合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二.光源光谱能量分布
三.光源的分类

四.紫外线与红外线
UV IR
第二节 物体与光


色与光的关系
五.色料混合定律
C
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色料混合后会产生 另一种颜色的色料的 现象。
B M
K
G Y
R
返回:颜色分解合成图
1、等量混合

M+C=B M+Y=R C+Y=G M+Y+C=K
2、不等量混合:符合质量中心定律 3、色料互补色:互补色料混合后成黑色。 M+G=K Y+B=K C+R=K

6.
7.
8.
9.
10. 11.
12.
13.
滤色片和油墨的性质是什么? 如品红色料,吸收绿光,反射红光和蓝光 R:G:B=2:1:3,则这样的色光混合以后,得 到什么颜色的光呢? 色彩混合定律即格拉斯曼定律有哪几大定律? 什么是补色?什么是补色律? 什么是中间色律? 什么是代替律? 什么是亮度相加定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未来印刷色彩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 色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印刷色彩将朝着更加数字 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印刷色彩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满足消费者对 个性化、创意化的需求。
THANKS。
印刷品更加经济实惠。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对印刷色彩的影响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如新型纸张、油 墨等,为印刷色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
可能性。
新技术的应用,如3D打印、虚拟现实 等,使得印刷品不再局限于平面印刷,
而是可以实现立体印刷和动态展示。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印刷品 的质感和视觉效果,满足消费者对高品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分类与属性
色彩的分类
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的属性
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彩的冷暖
冷色、暖色、中性色
色彩的表示方法
RGB模式:红绿蓝三 原色
Lab模式:明度与色 彩差异表示法
CMYK模式:青洋红 黄黑四色印刷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原色混合
红+绿=黄,蓝+黄=绿,红+蓝=洋红
间色混合
黄+绿=黄绿,绿+洋红=黄绿,洋红+蓝=紫
色彩的再现是指通过印刷技术将 原稿上的色彩转移到承印材料上
,实现色彩的复制和传递。
色彩的再现原理涉及到色光的反 射、吸收和传递等物理光学现象 ,以及油墨的色相、饱和度和明
度等色彩属性。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通过印刷压 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形 成一定的墨迹,从而实现色彩的
再现。
印刷色彩的传递原理
印刷色彩的传递是指印刷品上色彩信 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印刷色彩学的重要性

《印刷色彩学》绪论 PPT课件

《印刷色彩学》绪论 PPT课件
印刷色彩学
Pri绍
学科基础课,必修课 (考试课 120minutes for exam) 40学时(周学时 4);2.5学分 讲课36学时,实验4学时 教材:《印刷色彩学》化工出版社 《印刷色彩学》印工出版社 课程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 10%,平时出勤与作业成绩占20% 。

绪 论
绪 论
问题:夏天戴眼镜时,戴哪种颜色的眼镜较好,
为什么?
(A) 蓝色 (C) 黄色 (B)红色 (D)紫色
绪 论
视觉提供的信息量大:80%,视神经对颜色的反应最快 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后引起的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生活与色彩:
服装的设计与选择 饮食的“色、香、味、形” 建筑设计 公交公司各路车的颜色不一样
绪 论
什么是印刷色彩学?
印刷色彩学是以色度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色度学是上世纪初形成的一门建立于物理光学、生理学、 心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他主要研究颜色基础理论和颜 色测量的原理及方法,注重色彩的科学性。 印刷色彩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颜色理论为主,兼顾色 彩在印刷中的应用,偏重于色彩科学性的同时,也涉及色 彩的艺术性。
印刷色彩学学什么?
理解颜色 描述颜色 复制颜色
培养学生具备色彩基 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现象和 用色原则,学会如何利用 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 颜色的分解、传递、合成, 从而完成印刷复制。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方向漫反射的同时,在反射方向上反射光通量显著 偏大。
第一节 色觉形成的物理基础
2. 光的透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二、印刷分色原理
彩色印刷的复制过程颜色分解+颜色合成 1.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
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成 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过程,又简称“分 色”。 2. 颜色合成:是指在印刷机上将三种原色印版 (CMY)上的油墨套印在同一承印物上再现原 稿颜色的过程。《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三、分色误差
❖ 彩色印刷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艺工程,既有 机、电、光、材料的正确选用,又涉及到工艺设 计方法与质量检测手段。
1. 产生分色误差的主要因素:
① 光源与色误差:分色光源在光谱功率分布方面的
差别,会导致不同的分色效果;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7.1 彩色原稿 7.2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7.3 印刷灰平衡 7.4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 《印刷色7彩.学5》同课件色异谱色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第一节 彩色原稿
《印刷色彩学》课件
概述
❖ 印刷工艺流程:
原稿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 印前技术:
从处理图文原稿到制成印版这一系列工序所 采用的技术。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一节 彩色原稿
文字原稿
黑白照片

非彩色原稿 黑白胶片
稿
黑白线条稿
图像原稿
彩色反射原稿
彩色原稿 彩色透射原稿
彩色数字式原稿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一节 彩色原稿
二、彩色原稿的色彩特征
1. 彩色反射原稿:是以不透明材料作为彩色图文 信息载体的原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彩色照片:色彩比较鲜艳、对比强烈、清晰度较高, 反差较大。
彩色绘画作品:画面层次细腻、丰富,明暗反差不 大,色彩特征与材质和色料有关。
彩色印刷品:网点表现层次,反差小、清晰度较低,
图像质量相对较差,再次复制效果不佳,使用较少
的原稿。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一节 彩色原稿
2. 彩色透射原稿:以透明材料作为彩色图文信 息载体的原稿。主要包括:
彩色负片:与实际景物成反像,颜色为补色,扫 描输入时需进行色彩转换,易偏色,使用较少。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2. 色彩空间的转换——输出分色胶片
根据补色规律,将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中的 图像信息转换成青、品红、黄三色版的图像信息, 经过印前各种工艺的处理后,通过激光照排机输 出分色胶片。
3. 颜色合成——印刷套印合成
通过分色胶片晒制成分色印版,经印刷机在印版 上分别附着三原色油墨,依次转印套合到同一张 纸面上,从而实《印现刷色原彩学稿》的课件复制。
1.8~2.4之间复制效果较为理想; ③ 原稿层次丰富,阶调完整,明暗适当; ④ 原稿颗粒细腻,放大处理时不影响图像清晰度; ⑤ 原稿清晰度高《,印刷图色彩像学细》课节件 层次的表现能力好。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一、印刷分色技术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印刷色彩学》课件
分色原理示意图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 CDTP分色过程
1. 利用扫描仪扫描分色输入图像信息
原稿将光源发出的光经选择性吸收后透射/反射 到滤色片,滤色片分别吸收其补色光,透过其余 色光,然后经光电转换器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 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计 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将原稿的色彩和 阶调等信息转化到图像文件的红、绿、蓝三个颜 色通道中。 《印刷色彩学》课件
② 滤色片与色误差:实际滤色片存在着该透过的色
光不能完全透过,该吸收的色光又不能全部吸收 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分色效果。滤色片是分色过 程中产生色误《差印刷最色彩主学要》课的件 一个因素。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③光电转换元件与色误差:扫描仪的光电转换器件 (CCD/PMT)的光谱响应特性,也是产生色误差 的原因之一。
印前技术是印刷必不可少的前导阶段,包括 扫描输入、图像处理、组版输出、分色制版 等工序。
印前技术中颜色的分解与传递是加色混合与 减色混合规律《印在刷色印彩学刷》课中件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彩色原稿
一、原稿类型
❖ 印刷复制过程的五大要素: 原稿、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
❖ 原稿: 原稿是印前处理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 文信息,分为文字原稿与图像原稿。 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基础和依据,原稿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④色空间的转换与色误差:色光三原色RGB色空间 所能呈现的色彩范围比印刷用油墨CMYK色空间 所再现的色彩范围要广阔得多,因此在由RGB色 空间到CMYK色空间转换时,会损失一定的色彩 信息量,引起色误差。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照相分色
电子分色机 扫描分色
CDTP 扫描分色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1. 照相分色:彩用照相的方法,通过红、绿、蓝 三张滤色片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青、品红、黄三 张分色片的过程。
2. 电子分色机扫描分色:是指采用电分机的电子 扫描功能将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的过程。
3. 数字印前系统/CDTP扫描分色:彩色桌面出版 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图文综合处理系统,通过 扫描仪将原稿的分色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利用 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
记录介质:磁盘、光盘、磁光盘、网络等。 优点:专供数字印前系统使用,不需扫描,使用
方便,可随意修改;所占空间小,可永久保存 。 高品质、低成本、用途广。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一节 彩色原稿
三、彩色原稿的质量要求
❖ 彩色原稿要符合制版、印刷的要求,必须满足 五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① 原稿无色偏,颜色鲜艳; ② 原稿反差适合制版、印刷要求,密度范围在
彩色正片:由负片拷贝所得,颜色与实际景物相 同,图像明暗层次有所损失。
彩色反转片:图像清晰度高,颜色表现力强、层 次清晰、阶调丰富,反差大;是印刷复制的最佳 原稿。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一节 彩色原稿
3. 彩色数字式原稿:
按一定的数据格式构成的、以高密存储介质为图 文信息载体的影像原稿。
色彩特征:颜色鲜艳、层次清晰、阶调丰富,输 出时清晰度高,颜色损失少、不失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