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格局安全评价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19
构成部分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绿色即指植物景观,在 植物选择上,以本地种为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水中设 计者引入大面积水生植物,如芦苇,菱角,一方面起到美化 水体环境和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净化水体和 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 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 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
为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的栖息地。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
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有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 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
(3)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可达性差,空间无序,存在安全隐 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4)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和缺乏管理;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 泳、垂钓、体育锻炼等。
(5)开发压力: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 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 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 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
.
16
设计目标
❖ 面对上述挑战,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 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 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 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分析
.
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 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 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 综合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 案和对策及建议。

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甘肃省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甘肃省生态安全格局的实际现状以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1.1 方法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利用系统理论和遥感技术等手段,综合考虑生态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评价景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稳定性。

其中,景观生态脆弱性评价、景观生态稳定性评价、景观生态系统弹性评价和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等是常用的方法。

1.2 指标体系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景观结构指数、景观功能指数和景观生态评价指数等。

其中,景观多样性指数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景观形状指数可以反映景观的破碎程度和边界长度与面积的比例,景观结构指数可以反映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景观功能指数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景观生态评价指数可以综合评价景观生态系统的综合状况。

二、甘肃省生态安全格局的实际现状2.1 生态环境问题甘肃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空气质量恶化等。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安全。

2.2 生态系统脆弱性甘肃省的生态系统脆弱性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有关。

低覆盖度的植被和频繁的干旱等自然灾害使得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破坏。

2.3 生态安全风险甘肃省的生态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土地退化、水资源枯竭和气候变化等方面。

这些风险对当地农业生产、生态旅游和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进展3.1 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了解决甘肃省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关部门开始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等。

景观生态学 ppt课件(共28张PPT)

景观生态学 ppt课件(共28张PPT)
生态系统类型越多,景观多样性指数越大。
▪ Shannon-Weiner指数
S
H' (Pi)(lo2Pgi ) i1
H’-香农指数,S-生态系统总数,Pi-每一生态系统所占 面积百分比。 根据信息论的理论而来,它的指标H’代表一个景观“信 息〞的不确定性,其组成成分变化越大,其不确定性 也越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植物和动物种的过度利用
法正林思想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均匀性(evenness)
E=H’/H’(max)
例如:爬山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倒完木全在 调林整分林中、具广有义重法它要正意林必义 须具备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生长量。
中央核心不伐,中圈长轮伐期,外圈短轮伐期
法正龄级分配:要具备从小到各个龄级的林分,并且各龄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P-分块性,N-相邻生态系统边界数,Di-相邻生态系统
相异性指数
5 景观多样性普遍存在的原因 因为立地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由于干扰作用的结果
2.4.2 森林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
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1 森林年龄结构
森林景观的年龄结构指的是林分间的年龄构成状态

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

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
目录
生态规划的技术流程与景观生态分析评价的的重要性 景观生态分析目的、原则与框架 生态要素的识别与分析 景观生态整体格局分析 景观生态过程分析 课程拓展:景观扰动与演变分析
课程拓展:案例分析
生态规划的技术流程与景观生态分析评价的的重要性
模块三:景观规划设计基础
生态规划技术流程
规分 划析 阶评 段价
践踏是造成生态系统产生空地,为外来物种侵人提供场所 ,阻碍原来优势种的生长。适度的践踏减缓优势种的生长 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但不适合季 节和时机对物种结构的恢复生长的影响具有显著负面影响 。
外来物种入侵往往是由于人类活动或其它一些自然过程而 有目的或无意识的将一种物种带到一个新的地方,外来种 缛侵的结果是对本地种的扰动,最终成为对当地生物造成 危害的一个物种,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消极作用。
人文和城市景观格局中与自然——半自然空间中的规律有 所不同
• 既满足各种生态功能又符合生态原则的斑 块具有的特点应是:以较大的斑块作为核 心保护区,在其周围地区辅以许多小型斑
块并各自与核心斑块相接。斑块形式受到 当地地形与气候条件、坡向与风向关系的 影响。
廊道特征与生态功能分析
廊道的定义
廊道在土地嵌合体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 特征,其结构和功能与景观区域内的连接 度密切关联。廊道定义为一种狭长型的带 状栖息地,许多廊道的形成和地形、气候 与植被的分布密切相关。
廊道分析
包括植被廊道、踏脚石系统、河谷廊道和交通廊道四种。 (1)植被廊道。通常发生在线型的空间结构中,如河谷
两侧,交通走廊两侧、边界空间等。以边界空间为例,通 常是已建成的城市开发区与大型生态斑块之间的缓冲带。 其线型以不规则形式较佳。 (2)生态踏脚石系统。位于大型斑块之间由一连串的小 型植被斑块组成。连接程度的高低是踏脚石系统稳定性的 重要因素。连接度高的踏脚石系统具有类似于廊道的作用 。以簇群模式发展的踏脚石组合,才是一种最为稳定的系 统。踏脚石之间的间距必须在可视距离范围内才具备连接 功能,因此踏脚石系统的最大有效间距须视不同的生物保 护目标而定。

《景观生态学》课件

《景观生态学》课件

3
生态适应性原理在景观生态学中应用于指导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 持续性的维护等方面。
0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对地球表面进 行远距离感知,获取地表信息,为景 观生态学研究提供大量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将地理空间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 据管理和分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 供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
自然保护区设计案例
总结词
自然保护区设计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保护和管理自然生态系统。
详细描述
自然保护区设计案例包括对保护区的选址、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景 观生态学的方法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
能等方面的探讨。这些案例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空间异质性原理
空间异质性是指景观空间格局、结构和功能的 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均匀性。
空间异质性原理认为,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 和演替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异质性原理在景观生态学中应用于指导景 观格局的优化、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以及城 市和区域规划等方面。
景观格局原理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布局和结构 ,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 大小、分布和排列等特征。
景观格局原理在景观生态学中应用于 指导景观生态系统的分析和模拟,以 及景观规划和管理等方面。
景观格局原理认为,景观格局的演变 和形成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 同影响,其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 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评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景观生态学PPT课件

景观生态学PPT课件
➢要点:媒介的密度达到一临界值时,渗透物 能够突然从媒介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景观连接度临界值(临界阈限)
❖某一因素的影响能否产生突变作用。
6-66
(4)等级理论(hierarchy theory)
是一种关于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理论,以 用于简化复杂系统,并对其进行理解和预测。
根据等级理论
例如:农田树篱。 作用:一个廊道连通性高低决定了廊道的
通道和屏障功能。
6-46
6-47
廊道的内部特点
1) 从边缘到中心的物种组成发生急剧变化 例如:公路、河流、林带
2) 环境条件与外部有所不同 例如:林荫路冬暖夏凉
3) 水平上延伸一段距离,水平梯度也会发 生变化。
6-48
3.2.2 廊道的功能
6-1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概念 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景观生态学基本术语
6-2
1.1 景观(landscape)
1. 19世纪初,德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德 (A.V.Humboldt) 将其作为“自然地域综 合体”代名词.
2. 此后,生态学家对“景观”一词提出各种 各样的定义。
(1)种植斑块(planted patch) 原因:由人种植植物而产生的特点:人维护、
存留时间长 (2)聚居地(homes habitation) 特点: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
景观成分之一。 物种:人、引进的动植物、不慎引入的害虫、
从异地移入的本地 种。
6-28
6-29
6-30
6-22
3 环境资源斑块
均匀形成的斑块。
例如:长白山植物垂直分布、森林中的沼 泽、沙漠绿洲
特点: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

景观生态学-第二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PPT课件

景观生态学-第二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PPT课件
2021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 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
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农田、居民区等。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 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 线路等。 斑块和廊道在外貌形状上、功能上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致 的地方,廊道实际上也是线性状或带状的斑块。 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 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作用的背景结构。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 底等。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3、环境资源斑块的主要特征
① 环境资源斑块与基底之间的边界比较固定,一般 地说,环境资源斑块是周转率最低的斑块类型。
②在环境资源斑块中,虽然也存在种群的变动、迁 入、灭绝等过程,但都处于极低的水平。
4、引入斑块的主要特征
斑块中种群动态变化、斑块的周转率在很大程度上 起决于人类的管理程度和恒久性。
以上的分析表明,根据斑块的起源、成因不同,可 以将它们分为4种类型。也正由于它们的起源的不同, 它们的稳定性也不同。
2 面积对物种的影响 (1)岛屿 在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岛上种数与面积大小的关系的三种解释:
➢大岛屿物种多 ➢稀有种多 ➢小岛近亲繁殖
S=CAZ
S-多样性 A-面积 C-比例常数 Z-一般为0.18~0.35
种 的
S=CAZ



面积
2021
分析表明,大致的规律是面积增加10倍,物种增 加2倍;面积增加100倍,物种增加4倍;即面积每 增加10倍, 所含的物种数量成2的幂函数增加,2是 个平均值,通常在1.4~3.0之间。这种关系的另一层 含义表明,如果原生生态系统保存10%的面积,将 有50%的物种保存下来。如果保存1%的面积,则会 有25%保存物种被保存。

第八讲--景观分类及评价PPT课件

第八讲--景观分类及评价PPT课件
CO2(264g)+H2O(108g)→C6H12O6(108g)+O2(193g)→多糖(162g),即植物 每生产162g干物质可吸收固定264g CO2,释放193gO2,或植物每生产1g干物质 需要1.63gC02,释放1.2gO2。根据绿色植被的生产力得到植被每年固定C02和释 放的O2总量后,再用碳税率标准相乘,就可以得出固定CO2或释放O2的总经济价 值。
.
19
分类存在哪些问题?
分类标准要统 一
▪ 沼泽(土地类型) ▪ 草甸沼泽(草甸?沼泽?) ▪ 芦苇沼泽(植被分类?)
.
20
2、森林景观分类
.
21
3、农业景观分类
.
22
农业景观结构基本特征
1 斑块规则,几何化; 2 河流渠道化; 3 道路、沟渠等廊道网络占优势; 4 农田为基质; 5 自然斑块具有残存斑块体性质,空间隔离,
主干道131 次干道132 草地221
绿地22

灌丛222
林地223 .
7
2、景观分类体系
景观:是由一系列景观簇的有规律组合构成的有序系统,由小 到大,依次如下所述:
1 景观要素:最小的等级构成成分-反映斑块尺度差异; 2 景观要素组:由一系列组成结构密切相关的景观要素构成,可以履
行一定景观功能-反映类型尺度差异;(南师大北区) 3 景观单元:又称景观功能区,由功能上相关的多种景观要素组构成
.
40
•2)评估方法
•直接市场评价法--就是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支 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估值的。
•揭示偏好与替代品市场法--就是从其他事物所蕴涵的有关信息中获得支 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估值的。
•陈述偏好法--就是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生态系统提供给人们的服务 功能的假想变化的评价。当缺乏真实的市场数据,甚至也无法通过间接地 观察市场行为来赋予服务功能以价值时,只好建立一个假想的市场来解决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ppt课件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ppt课件

H
Pk ln(Pk ) k 1
Hmax
ln(m)
E<=1,当E趋于1时,景观斑块类型分布的均匀程度也 趋于最大。
30
B: 景观要素优势度
描述景观由少数几类斑块控制的程度。通 常,较大的D(RD)对应于一个或少数几个斑 块类型占主导地位的景观。 优势度指数D: D = Hmax – H 相对优势度RD: RD = 1 - E = 1 —(H / Hmax)
35
空间自相关分析:检验某一空间变量的取值是否与相 邻空间上该变量的取值大小相关,以及相关程度如何。
空间自相关系数:度量物理或生态学变量在空间上的 分布特征及其对其邻域的影响程度。
若某一空间变量的值随着测定距离的缩小而变得更相 似,则这一变量呈空间正相关;若所测值随距离的缩 小而更为不同,则这一变量呈空间负相关;若表现出 任何空间依赖关系,则这所测值变量表现出空间不相 关性或空间随机性。
22
A: 景观要素斑块形状指数
斑块形状指数D:通过计算某一斑块形状与相 同面积的圆或正方形之间的偏离程度来测量其 形状的复杂程度。 以圆为参照:
D P / 2 A
以正方形为参照: D 0.25P / A P为斑块周长;A为斑块面积。斑块的形状
越复杂或越扁长,D的值就越大。
23
B: 景观要素斑块分维数
Ni
AIi Aij EAij
j 1
式中
AIi——第i类生境的内部生境总面积;
Aij——第i类生境的斑块平均内部生境面积;
EAij——第i类景观要素第j斑块的边际带面积;
21
平均内部生境面积:该类生境全部斑块内部面积算 术平均值。
1 Ni

景观生态学——专题一PPT课件

景观生态学——专题一PPT课件
究生物和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生态学。其后, 从个体生态学发展到群落生态学。1935年,英国 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术语,用来表 示由生物与其相关的非生物环中景观综合体思想 的发展。
第19页/共42页
2.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1939年,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特罗尔,
第4页/共42页
3. 景观是地球表面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水通过其外貌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实 体( Zonneveld )。
4. 景观是连同其所有现象(地形、土壤、植被、 人为影响)的陆地表面;是具有特有的地形、 土壤、植被的陆地表面的一个区域;是相互有 关的几片土地的天然配置(Vink)。
参考书: 1. 郭晋平等. 景观生态学. 2007.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 徐化成. 景观生态学. 1996.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王仰麟等. 2001.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
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 邬建国. 2000.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北京:
11. Navel Z. and Lieberman AS. 1993.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nd edition). Now York: Springer-Verlag
12. Farina, A. 2000. Landscape Ecology in Action. Dorder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异质生态系统的空间构型、 空间配置和空间格局是景观结构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决定 景观功能、过程及其变化的基础。
(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12第十三章 景观生态评价

12第十三章 景观生态评价

3、景观的水分、养分等物质循环。 4、经济密度:即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 5、景观的信息流:景观内各个组分之间及组分内 部存在着信息交流与传递。

二、景观适宜性评价
是指相对于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潜力和景观利 用的合适程度的综合评估。
比如对一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景观适宜性评价的评 价主要考虑生境条件;
将景观功能货币化。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压力-状态-响应 指标体系框架(P-S-R) 二、景观生态组分结构体系框架
三、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压力-状态-响应 指标体系框架(P-S-R)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压力
有 机 物 或 无 机 物 的 排 放
状态
响应
对 资 源 的 榨 取
三、景观生态评价的意义、特点

1、意义
有助于从景观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社会、经济、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开发景观资 源,协调景观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

2、特点
1)评价对象的特定性与针对性 2)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3)评价指标和结果的时空尺度性
4)评价指标的可调控性
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目的指标主要从气候、地貌、土壤
肥力、土壤质量、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等。
P254:知识链接14-4.
三、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目前已经存在的概念主要有:
1、是生态系统的自动平衡;
2、是生态系统不发生疾病;
3、是多样性与复杂性; 4、是稳定性和弹性; 5、是生长的活力和生活幅; 6、是系统组分之间的平衡;
第十三章 景观生态评价

人类方面:
人类的生活依赖于景观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物质、产品和 服务。 人类的发展立足于景观生态系统的状态。 人类对景观生态及其功能、过程、服务前景的了解知之 甚少。……………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优秀课件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优秀课件
10
案例一:绿荫里的红飘带 —秦皇岛汤河公园设计
11
目录
一、项目区位及背景
1.项目区位
2.场地状况分析
二、设计目标及原则
1.设计目标
2.设计理念
三、解决方案
1.概述
2.构成部分
四、结语
12
项目区位
❖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 滨海旅游城市,汤河位 于秦皇岛市区西部,因 其上游有汤泉而得名。
❖ 本项目位于海港区西北,
歧江公园是一个综合 性城市公园。 以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 色,反映场地历史的能满 足市民休闲、旅游和教育 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 间。
可供人们娱乐的游戏 场所
33
n设计理念
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 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 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 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 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 两者合起来,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 水源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休憩、审美启智 和科普教育。
17
设计理念
❖ 尊重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保 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坚持保护、减量、再用和循环与再生理 念;让自然做功,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合作,减少设计的 生态影响。打破通常水利和园林工程的设计模式,不再走 “硬化河岸,绿化、硬化路径与人为景观相隔离”的老路, 而是在维护汤河公园原有生态功能、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 蓝色基调的基础上,以最简约的设计、最经济的人工干预, 对有利用价值的自然元素进行保护性改造。景观设计中不追 求豪华与离奇,而是将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与普 通人的生存为重,倡导“寻常景观”与“大脚美学”和“足 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景观生态安全及健康.ppt

景观生态安全及健康.ppt

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 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 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即自然生态 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 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目前,生态安全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区域生 态风险分析、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安全监测与预 带以及生态安全管理、保障等方面,并具有研究 尺度的宏观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 我国学者在上述概念框架下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对评价指 标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左伟等结合(OECI〕及UNCSD 概念框架,制定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D-P-S-E-R生态环 境系统服务的概念框架,扩展了原模型中压力模块的含义, 指出既有来自人文社会方面的压力,也有来自自然界方面 的压力,并构建了满足人类需求的生态环境状态指标、人 文社会压力指标及环境污染压力指标体系作为区域生态安 全评价指标体系;刘勇等以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构建了包括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土地 社会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选取20多项指标因子对嘉兴市 1991年及1997年的土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最近几年又发展了一种描述种群时空动态的空间直 观性种群模型(Spatially explicit population model),该模型把对种群的模拟和具有景观特点 的空间分布图结合起来。借助于这种图,栖息地的 小生境、个体数量和其它地理地貌特征都明确地结 合到模型里去,这对于研究种群对栖息地在不同时 空尺度下变化的响应及正确地进行风险及安全评价 具有重要意义。
多因子大综合评价指标
此指标体系同时考虑了不同范畴的评价指标,不仅包括生物与 资源环境方面,还包括生命支持系统对社会经济及人类健康的 作用,而指标体系的展开则是在一系列概念框架下实现的。目 前被广泛应用的是联合国经济合作并发署(OECD)最初针对环 境间题提出的表征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框架模式,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又提出了驱动力一状态一响应(D-S-R)概念模型, 而欧洲环境署则在P-S-R基础上添加了“驱动力”(Driving force)和“影响”(Impact)两类指标构成了D-P-S-I-R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