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板冲压模具设计
托板模具设计,冲压可课程设计
![托板模具设计,冲压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bea27901f69e31433294c4.png)
2012冷冲模设计案例USER 彭福官CHINA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012-6-30目录设计任务书 (3)序言 (4)一、零件的冲裁工业分析 (5)二、拟定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 (5)三、模具的结构形式 (6)四、模具的设计以及计算 (6)1.排样 (6)2.裁板 (6)3.计算工序压力、总压力,选择压力机 (7)4.压力中心的确定 (7)5.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7)6.各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 (8)五、编写冲压工艺卡 (9)六、绘制模具总装图 (10)七、绘制非标准零件图 (12)八、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15)1.凸凹模的加工工艺 (15)2.垫板的加工工艺 (16)3.凸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16)4.落料凸模的加工工艺 (16)5.导正销的加工工艺 (17)6.冲孔凸模的加工工艺 (17)7.卸料板加工工艺 (17)8.凹模加工工艺 (17)9.导料板加工工艺 (18)10.始始挡料销的加工工艺 (18)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综合运用冷冲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2)学习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模具整体设计、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总体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模具整体方案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类型的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刃口尺寸计算、压力机选择等;(2)模具整装配图和模具重要零件设计;(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设计课题如图所示零件:托扳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F t=2mm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
序言自从我国进入WTO以来,机械制造行业迎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正逐步向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努力着。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d302baea1c7aa00b52acbb4.png)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讲明书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部门:机械工程学院设计者:指导老师:日期:2011.11.01~2012.2.20前言本设计在介绍冲压成型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讲述常用冲压设备的选用、结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客观简单分析的冲压工艺、冲压模具、冲压设备、冲压材料及冲压件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
本书作为高职师范学院--模具专业学生及其机械类专业参考使用。
本书由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10模具304班陈波主编,机械工程学院教授xx给予指导,xx、xxx 等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深切感谢。
由于由于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冲压模设计,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恳请宽敞读者批判指正。
编者 2012年2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托板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5)第二章冲压工艺流程设计及优化 (9)第三章冲工艺组合方式分析 (11)第四章排样设计 (12)第五章托板冲压模具参数计算 (18)第六章托板冲裁模结构设计 (23)第七章托板冲裁模要紧零部件设计与选用 (24)第八章模具的使用及维护 (35)结束语 (36)参考文献 (37)托板零件图:一.托板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1.批量经济分析依照该托板零件图得知,该零件为大批量生产,特不适合于冲压成型。
2.材料的适用性由托板零件图可知,该产品的材料为08F,依照《冲压模具及设备》表2-3(29页)得知,08F适合冲压,同时为常用冲压材料。
3.托板的形状与结构3.1 形状与结构由客户提供的托板零件图可知:该托板零件形状简单、规则、对称,且零件较小,特不适合冲压成形。
3.2 内外处尖角由客户提供的托板零件图可知,该托板零件共有8处内外处尖角。
然而尖角在冲压过程中特不难以加工,同时冲压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崩刃,因此在日常冲压生产中通常将尖角加工为圆角。
若客户对尖角部分要求不大,尖角处也没有装配关系,则与客户进行协商,绘制出通过协商后的零件图并重新签约。
托板冲模设计
![托板冲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d4e14dbe1e650e52ea99e1.png)
目录绪论…………………………………………………………………………………冲裁模设计题目…………………………………………………………………(一)冲裁件工艺分析………………………………………………….……(二)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三)模具设计计算………………………………………….……..……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2利用率计算…………………………………………………….…..……3.计算总冲压力……………………………………….. …….. ………..4.确定压力中心……………………………………….. ………. ……..5.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 ………. ……...6. 确定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 .. ………………..(1)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 …….. ………..(2)凸模长度L1的确定……………………………….. …………..(3)设计并绘制总图、选取标准件…………….. .... .. ……………. (五)绘制非标准零件图………………………………... .. ..………..(六) 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总装工艺……………………………………………….………. ….…...垫板的加工工艺………………………………………….……. ….…...凸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 ....落料凸模的加工工艺………………………………….. ….……….. ...导正销的加工工艺……………………………………. ….……….. ...冲孔凸模的加工工艺………………………………. …. ….………. ....卸料板加工工艺……………………………………. …. ….……….. ...凹模加工工艺…………………………………………. ….……….. ...导料板加工工艺…………………………………... …. ….…….…. ...始冲挡料销的加工工艺…………………………. …. ….…….….. ... 体会….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附图纸. ….………. ...…. ….…….………. ...…. ….……….……. .......绪论一:冲压的概念,特点与发展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毕业设计 托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 托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4daf650b1c59eef8c7b463.png)
1 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性工艺装备,被广泛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模具生产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在汽车、电机、仪表、电器、电子、通讯、家电和轻工业等行业中,60%~80%的零件都要靠模具成形,随着近几年来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精度要求也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目前,国内外模具工业迅猛发展,其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的产值。
而我国的模具工业起步晚,底子薄,但是我国模具工业作为一个独立、新型的工业,正处于其自身的飞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基本原则就是一切的改变都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定,市场的需要就是我们所随之改变的。
现代工业需要的高精度、高效率的模具产品。
而板料冲压加工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尺寸精度好、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使其在模具制造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代工业需要先进的模具设备,更需要大批掌握模具技术的专业人才。
我校的材料与工程系在毕业设计的环节开设了模具设计方面的课题供学生选择,旨在加强学生对模具行业以及对模具制造全过程的一个了解跟认识。
作为一名大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模具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是一个很好锻炼的机会,它将我四年所学的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更加综合的运用,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我将来走进工厂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本论文阐述的是托板的落料冲孔复合模及弯曲模设计。
复合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冲压工序,其机构形式分为正装和倒装两种。
而此次的托板的落料冲孔复合模的结构形式采用的是倒装结构,凹模安装在模具上模座,而增加了一个凸凹模安装在模具的下模座上。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ee9d1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9.png)
托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托板冲压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在车辆制造、电器制造、建筑材料制造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通过将模具与金属板材紧密结合并施加力量,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达到所需形状的成形工艺。
托板冲压工艺中,模具的设计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首先,托板冲压工艺需要设计合适的模具形状。
模具是托板冲压工艺的核心,模具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成型的准确性和效率。
模具的形状必须与所需成型产品的形状相匹配,同时还必须考虑金属材料的性质和成型过程中所需的力量。
因此,在设计模具形状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效率。
其次,托板冲压工艺中模具的制造需要使用优质的材料。
模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等苛刻的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模具的制造至关重要。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硬质合金、钢铁等。
其中,工具钢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韧性强等特点,是制造高要求模具的理想材料。
最后,托板冲压工艺中模具的维护必不可少。
模具使用后需要及时进行清洗和保养,以保持其运作效果和寿命。
对于出现小故障的模具,及时进行维修和调整,修复瑕疵和损坏,以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托板冲压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而模具的设计则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模具的设计、材料选择和维护等方面,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产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成型产品。
托板的冲压模具设计
![托板的冲压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8107e6b8f67c1cfad6b87d.png)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技术性、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设计.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研究内容:1工艺分折
2、确定加工方案;
3 排样图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
4、冲裁压力和压力中心计算;
5、凸凹模设计;
6、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7、其它零件的设计;
8、压力机的选择;
9、后附翻译和实习报告
实验方案:
1)设计前的准备: 丰富模具设计基础知识,熟悉托板结构及设计过程熟悉冲压成形原理及整个流程。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托板冲压模具设计
系 别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年6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托板冲压模具设计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托板零件图
2.生产纲领:大等批量
3.要求完成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和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
1)分析冲件成形工艺及坯料展开
2)编制托板零件冲压工艺
3)完成托板模具设计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查阅相关资料,外文资料翻译(6000字符以上),撰写开题报告。
第1周—第2周
2.绘制托板板冲件图,分析冲件成形工艺及坯料展开第3周—第6周
3.编制托板冲压成形工艺规程;第7周—第8周
托板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托板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7a4d1b83c4bb4cf7ecd1f8.png)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学院部门:***模具***设计者:**指导老师:**学号:*************日期:2013.10~2014.1前言:本书是根据洪老师的作业要求,生产、制造的必要条件所编写的。
编者吸收了近年来冲压设计的流程,参考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实践》、《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等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成的设计说明书。
本说明书仅适用于帮助了解、读懂本次设计。
如果将其用于他处出现问题,该与本编者无关。
由于本编者水平有限,本说明书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3年10月23日目录冲压托板零件图-------------------------------------3 第一章:托板零件冲压公艺性分析-----------4 第二章:托板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优化-----7 第三章:托板冲压工艺设计计算--------------10 第四章:托板冲压模具参数计算-------------14 第五章:冲裁件总装------------------------------19 第六章:托板冲裁模主要零部件设计与选用----------------------------------------------------------19 第七章:冲裁模具使用说明书---------------23 结束语参考文献冲压托板零件图第一章:托板零件冲压公艺性分析一、托板零件的质量及尺寸精度要求1、精度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落料间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9级,冲裁可达到的冲裁件公差列于表4.2,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该图纸最高精度选9级精度,对于τ=2mm的托板冲压生产完全可以达到所需产品的精度要求,故可使用冲压生产。
2、粗糙度冲裁件的断面粗糙度及毛刺高度与材料塑性,材料厚度、冲裁间隙、冲模结构及凹凸模工作部分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模具毕业设计120托板冲压成型级进模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120托板冲压成型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e8da4dbe1e650e52ea99fd.png)
引言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产品更新换代快,对模具的需求量加大。
我国设计生产的冲压模大多为简单模、单工序模和符合模等,精冲模,精密多工位级进模还为数不多,模具平均寿命不足100万次,模具最高寿命达到1亿次以上,精度达到3~5um,有50个以上的级进工位,与国际上最高模具寿命6亿次,平均模具寿命5000万次相比,处于8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一般模具国内可以自行制造,但很多大型复杂、精密和长寿命的多工位级进模大型精密塑料模复杂压铸模和汽车覆盖件模等仍需依靠进口,近年来模具进口量已超过国内生产的商品模具的总销售量。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模具工业面临着进一步技术结构调整和加速国产化的繁重任务。
目前我国模具产品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总体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而模具生产周期却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长许多。
产品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模具的复杂程度上;工艺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设计、加工、工艺装备等方面。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1[。
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1) 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
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 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2) 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
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托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托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89791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8.png)
托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托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托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托板是一种用于存放和运输各种物品的平板,用途广泛,而冲压则是一种通过力量将薄板金属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在托板的生产过程中,冲压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生产,而且能够保证托板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托板冲压工艺托板冲压工艺的核心在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模具是冲压工艺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模具设计之前,需要对产品的几何特性、工艺要求、材料特性进行分析,然后考虑如何将设计要求转化为模具结构参数及工序参数。
冲压工艺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加工效率、加工精度、材料利用率和加工成本等方面。
针对托板的特点,应当采用多工序连续化冲压工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在冲压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需要注意控制模具加工精度、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及在加工过程中根据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将已有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模具结构参数及工序参数。
模具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模具的磨损及寿命、工件的装夹、托板的形状、尺寸和质量等因素。
模具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合理确定模具的拆卸方式和结构;2.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尽量减少模具加工次数;3. 考虑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应当选用耐磨、高强度及易加工的材料;4. 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实现多转子工序变量冲压;5. 注意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精度,尽量减小工件的变形量。
总之,托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制造环节,需要在工艺流程中注重加工效率、精度和成本,并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实现稳定和一致的托板质量。
在如今的制造业逐渐向全自动化、多样化和高效率方向发展的大环境下,准确的模具设计和有效的冲压工艺对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托板复合冲裁模模具设计
![托板复合冲裁模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1f0955be23482fb4da4cd2.png)
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料可靠, 便于操作,应用较广泛。 确定操作与定位方式 :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导料板导 向,固定挡料销挡料,并与导正销配合使用以保证 送料位置的准确性,进而保证零件的精度 。为了保 证每块条料开始冲裁时的正确定位,采用始用挡料 销。 确定卸料与出件方式 :采用弹性卸料的方式卸料冲 件和废料采用由凸模从凹模洞口推下的下出件方式 。 确定模架类型 :采用后侧式导柱的模架 凸模结构确定
凸模设计
凸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 法:为了便于凸模和固定板 的加工,将冲孔凸模设计 成整体台阶式。台阶式固 定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 种方法,多用于圆形及规 则凸模的安装。 凸模长度计算 :凸模的长度 是依据模具结构而定的。 凸模的刚度校核 凸模材料和技术条件 :凸模 材料采用碳素工具钢T10A, 凸模工作部分淬硬至HRC 56~60,凸模尾部淬火后, 硬度为HRC 43~48为宜。
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凸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校核凸凹模的强度:设计凸凹模的关键是要保证外形和 内形之间的壁厚,许用最小壁厚查表可得 。
凸凹模尺寸的确定 凸凹模材料和技术条件
定位零件的选用 : 选
卸料与出件装置的确
用固定挡料销一个 , 选用导料销两个。
定 :卸料板 ,卸料螺 钉
模架及其它零件的选用
模柄
垫板
模座 :标准的模座根据模架类型和凹模同界尺寸选用 冲压设备的选择 :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 紧固件的选用 :上模螺钉 6个、下模螺钉 6个
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冲压模具制造技术要求
装配工艺
主要零、部件加工工艺
垫板的加工工艺
凸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托板冲裁模具设计【优秀】
![托板冲裁模具设计【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2d375ecf5727a5e9846a616e.png)
托板冲裁模具设计【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设计说明书1.目录2.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3.序言4.零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5.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6.模具的结构形式7.排样形式及裁板方法、材料利用率的计算8.工序压力的计算、选用压力机及压力中心的确定9.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10.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及计算11.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12.参考文献目录一、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 (1)二、序言 (7)三、零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 (8)1.材料 (8)2.结构 (8)3.尺寸精度 (8)四、拟定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 (8)五、模具的结构形式 (8)六、模具的设计及计算 (8)1.排样 (8)2.裁板 (9)3. 计算工序压力、总压力,选择压力机 (9)4. 压力中心的确定 (10)5. 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0)6. 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的确定 (11)七、编写冲压工艺卡片 (12)八、绘制模具总装图 (13)九、绘制模具上的零件图 (14)十、编写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21)十一、后记 (27)十二、参考文献 (28)设计任务书冲裁模设计如图1所示零件:托板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材料:08F t=2㎜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和模具。
序言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机械制造行业迎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正逐步向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努力着。
为了提高竞争力,我国的制造行业开始广泛的使用数控技术和模具技术。
而我国的模具工业在近20年来更是迅猛发展,模具及模具加工设备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前景也很广阔。
模具生产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特别是在冷冲压技术方面应用广泛。
而冷冲压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着它自身的特别之处,因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在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国家模具工业发展的水平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程度。
而我国的模具制造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技术也有待提高。
托板冲压模具设计
![托板冲压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2ec42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7.png)
托板冲压模具设计托板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托盘的模具。
它对于托盘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托盘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托板冲压模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托板的材质和尺寸首先需要考虑所制造的托板的材质和尺寸。
根据托板的不同材质和尺寸,冲压模具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托盘的材料包括木材、塑料、金属等,每种材料都需要适合的冲压模具。
同时,考虑到托板在使用中需要承受的负荷、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托板的尺寸也至关重要。
2.模具结构和工艺托板冲压模具的结构需要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制造托盘的要求。
一般来说,托板冲压模具由底板、压头、背板、顶板等组成。
底板、背板等主要用于支撑模具的骨架,而压头和顶板则负责将材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同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工艺流程,确定模具的开模方式、材料过渡方式等细节问题。
3.模具材料和加工精度为了保证托板冲压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选择适宜的模具材料,如高速钢、合金钢等。
同时,模具的加工精度也直接影响到制造托板的成品率和质量,因此需要在制造过程中保证成型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4.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冲压模具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
平时需要对模具进行及时的清洗和润滑,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同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也是必要的。
总之,托板冲压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托板的材质和尺寸、模具的结构和工艺、模具材料和加工精度以及模具的维护和保养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到位,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托板冲压模具,满足生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1 绪论1.1模具行业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产品。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1.2国内外模具发展状况及趋势我国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
按照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划分,我国模具基本分为10大类,其中,冲压模和塑料成型模两大类占主要部分。
目前,我国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
几大汽车模具厂由于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模具加工厂设备、制造技术和软件,实现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实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一体化,提高了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缩短了模具的生产周期。
国内的模具企业也在充分抓住汽车工业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加大设备、产品、生产规模的升级步伐,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然而,我国模具制造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冲压模具CAD/CAE/CAM 技术的开发手段比较落后、技术的普及率不高,应用不够广泛,仅有约10%的模具在设计中采用了CAD技术,距抛开绘图板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应用CAE进行模具方案设计和分析计算方面,也才刚刚起步,在应用CAM技术制造模具方面,由于缺乏先进适用的制造装备和工艺设备,只有5%左右的模具制造设备被应用于这项工作。
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所占比重较低,工艺设备落后,直接影响国产模具质量的提高。
我国模具工业现有生产能力只能满足需求量的60%左右,大部分模具厂的模具加工设备陈旧,在役期长、精度差、效率低,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生产冲压模具的专用技术尚未成熟,大多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如模具的表面涂层、表面热处理技术、导向副润滑技术、型腔传感及润滑技术、去应力技术、抗疲劳及防腐技术等未完全形成生产能力,走向商品化。
一些关键、重要的技术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
模具标准件标准化程度及使用覆盖率较低,在汽车制造业中被大量使用的模具是冲压模。
近5年来,汽车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尽管有了较大增长,已从20世纪末的25%~3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
但这种增长距国际先进水平(一般在70%以上,中小模具在80%以上)差距还很大。
这是汽车模具交货期长,也是我国成为模具进口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模具CAD/ CAE/ 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快速经济制模技术的广泛应用;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模具研磨抛光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压铸模、挤压模及粉末锻模比例增加;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
还有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在成型工艺方面,主要是冲压模具功能复合化,模具加工系统自动化等。
另一方面,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整体制造水平的提高,在模具行业提出新的设计、生产、管理理念与模式。
主要有:适应模具单件生产特点的柔性制造技术;创造最佳管理和效益的团队精神;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的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全球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生产哲理;广泛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的分工协作生产模式;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等。
1.3本次设计的主要方向、内容及目的冲压工艺在机电产品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是众目共睹的,而冲模是实现冲压工艺的主要工艺装备,在模具制造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冲模技术的水平直接和生产率、产品质量(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一次刃磨的寿命以及设计和制造模具的周期紧密相关。
提高冲模技术水平有利于获得优质、高效、低耗、廉价的产品,技术经济效果显著,深受制造行业的重视。
冲压—就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加工的特点:由于冷冲压加工具有上述突出的优点,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防工业及民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约占产品成本的10%~30%)的特点。
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五金配件――冲压件,也称夹紧件,大量用于汽车覆盖件、夹具等夹紧机构上,其形状各异,但作用相同:起定位、防转、固定的作用,一般都是配合紧固件(螺钉、螺母等)使用。
冲压件一般是冲裁件,材料是08F,厚度是根据受力情况而定,精度等级也根据用途而定,一般为IT11~IT14级,大批量生产,图1-1为典型的冲压件零件图,即此次设计—冲压件冲压模具设计。
本设计注重在模具的设计方案、方法上面。
零件简单,但属于金属加工,有较难的模具加工工艺,所以必须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模冲裁才能冲出工件。
这样冲出的工件才具有更高的精度,且加工速度也可得以提高。
2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2.1冲裁件的材料及结构的工艺性材料选0.8F t=2mm 冲裁件需要足够的塑性,在进行冲裁时板料裂开,材料的硬度一般不低于冲模工作部分硬度抗剪强度260~360t/mpa抗拉强度215—410 σl/pa 屈服点σs/pa 伸长率272.2、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2.3冲压件工艺分析Ⅰ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没有凸出的悬壁和凹槽,孔边距容易满足要求,为了提高零件的寿命建议将直角都改为R1的工艺圆角II零件中未标注公差尺寸均是未追注公差,定义IT14各尺寸的公差:580-0.74380-0.62 300-0.52R80-0.22III该零件的全部表面粗糙度为 6、32.4冲裁件工艺设计1)工艺类型:落料和冲孔2)工艺次数:2次3)工艺顺序:工艺路线 a 落料后冲孔B冲孔后落料C落料后冲孔复合该工艺顺序选择:落料冲孔复合以成本效率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故C工艺路线为最佳3冲压设计3.1计算搭边值由经验确定,(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 2.5.2(最小搭边值),结合本冲压件材料、板厚确定该冲压件搭边值不小于2、2mm ,料边值不小于2、5 mm 取搭边值 a1=2、4mm 料边值: a =2、8mm本次设计要求冲件精度不高,故采用定位销和导正销定位3.2条料宽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P66公式条料宽度 B0-△=(Dmax+2a)0-△表2.5.3条料偏差值 t=0.8导料板间距离公式 A=B+C=Dmax+2a+2C Dmax=58mma=2.8mm C为导料板与最宽料之间的间隙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5 Cmin=0.5mm 去C =0.6mmB0-0.6 =(58+2×2.8+0.6) 0-0.6=64.20-0.6mm取 B=65 A=B+C=65+0.6=65.6mm3. 3排样图如下:3.4冲裁力的计算本次设计采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F=KLtTb 其中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Tb=材料抗剪强度K—系数一般K去1.3 Tb=230MPaL=38χ2+4χ7+4χ2+2χ3.14χ8+3.14χ10=193.64mmF= KLtTb=1.3χ193.64χ0.001χ2χ0.001χ230χ1000000=115796.72=115.8KN 3.5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卸料力 Fx=KxF推件力 FT=nKT顶件力 FD=KDF查表2.6.1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 Kx=0.05 KT=0.55 KD=0.06Fx=0.05χ115.8kN=5.79KNFT= nKT=4/2χ0.55χ115.8=127.38KNFD= KDF=0.06χ115.8=192.23kN∑=F+ Fx+ FT+ FD=441.3knn3.6压力机吨位的选用压力机吨位=F/0.5=192.23/0.8=240.29 KN4 冲裁模具相关参数计算4.1计算Z/2=(t/ho)tanB =2t(1- ho/t)tanB4.2经验确定一些经验1)由于模具使用中的磨损会使得间隙增大,因此设计新模具刃口时,建议采用偏小合理间隙。
2)冲孔直径较小,而导致板导向又教差时,为防止凸模因偏裁折断,故间隙选大。
3)选凹模孔为锥形孔时,起间隙应比圆形孔间隙偏小4)采用弹性顶出时,(上出料)其间隙比下出件增大约50%5)速冲裁时,模具温度增大,使间隙变小,设计模具时应使间隙适当放大,以每分200次,间隙值比普通冲裁增大10%6)硬质合金模具、热膨胀系数其间隙偏小7)非圆形的模具、间隙比圆形模具间隙增大8)冲孔模具间隙比落料模具间隙大确定间隙参考(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33Zmin=0.246 Zmax=0.360Ft为中心的确定:根据零件图分析,该中心压件几何对称、压力中心与几何中心重合,该零件压力为0点5 冲裁模刃口的计算计算方法:按凸模和凹模分别加工使用范围:a 适用于圆形或简单规则形状的刃口 B 制造周期要求较短△ C 成批生产的模具 D 精度要求高成本高5.1确定模具磨损系数由公差表查得:300-0.52 mm 为IT14级,取X=0.5,380-0.62 mm 为IT14级,去X=0.5,R80-0.22 为IT13级,取X=0.75,∮10+0.03 为IT14级 ,取X=0.55.2 凸凹模的加工凸、凹模分别按IT6和IT7级加工制造,则各尺寸计算如下:冲孔:DT(dmin+X △) 0-8T =(10+0.5×0.03) 0-0.009 mm10.0150-0.009 mmdA=(dT+Zmin) £A 0 (10.015+0.246) -0.050 =10.261+0.015 mm 校核:бT+бA ≤Zmax-Zmin即: 0.009+0.015+0.024mm ≤(0.360-0.246)=0.14mm 满足间隙公差条件落料; DA1=( Dmax-X △)£A 0 =(30-0.52×0.5) +0.021 mm=29.74+0.021DT1=(DA1-Zmin) 0-6T =(29.74-0.246) 0-0.013 mm=29.49 0-0.013 mmDA2=(Dmax+X △) 6A2 =(38-0.5×0.62) +0.0250 =37.690-0.0016 mmDT2=(DA2-Zmin) 0-6T2 =(37.69-0.246) 0-0.016 mm=37.440-0.016 DA3=(Dmax3-X △) £A30 =(8-0.75 ×0.22) +0.0150 =7.84+0.0150DT3=(DA3-Zmin) 0-6T3 =7.590-0.019校核:(0.021+0.013+0.025+0.016+0.015+0.09)mm=0.099mm∠(0.36-0.246)mm=0.114mm 满足间隙公差条件 落料凸 、凹模尺寸如下所示 模具的闭合高度:根据压力机(J23-25)的技术参数得知、H=270mm , M=55mm 由公式H-5≥Hd ≥H-M+10计算得 Hd=240mm6 其余模具标准零件6.1固定挡料销及导料销JB/T 7649.10—1994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13 表22.5-58 固定挡料销)固定挡料销A8 JB/T7649.10材料:45,热处理硬度43~48HRC技术条件:按JB/T 7653—1994的规定图6-1 挡料销6.2 推杆JB/T 7650.1—1994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14 表22.5-59 带肩推杆)推杆A16×130 JB/T 7650.1材料:45,热处理硬度43~48HRC技术条件:按JB/T 7653—1994的规定图6-2 推杆6.3 防转销GB/T 119.1—2000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34,表22.6-12 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圆柱销)销 GB/T 119.1 4 m6×15硬度125~245HV30材料:45图6-3 防转销6.4 圆柱销GB/T 119.1—2000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34,表22.6-12 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圆柱销)销:GB/T 119.1 10 m6×60GB/T 119.1 10 m6×50GB/T 119.1 10 m6×45硬度125~245HV30材料:45图6-4 圆柱销6.5 卸料螺钉JB/T 7650.5—1994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18 表22.5-63 圆柱头卸料螺钉)圆柱头卸料螺钉M8×38 JB/T 7650.5材料:45,热处理硬度35~40HRC技术条件:按GB/T 3098.3—2000的规定图6-5 卸料螺钉6.6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GB/T 70.1—2000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623,表22.6-1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螺钉 GB/T 70.1 M10×60GB/T 70.1 M10×45GB/T 70.1 M8×30材料:45图6-6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7 模柄查表:(《中国模具设计大典》,P586,表22.5-24 压入式模柄)模柄A50×100 JB/T 7646.1材料:Q235A技术条件:按JB/T 7653—1994的规定图6-7 模柄6.8 卸料弹簧卸料弹簧选用步骤 1.每根弹簧上的工艺力:(3-1)2.86 4 0.715()715F F n kN N ====卸预 2.根据所需的预紧力0715F N >和必须的弹簧总压缩量`(2110)13a a mm mm +=++=,参照弹簧的特性线(涂光祺《冲模技术》P406,图9-31 弹簧的特性线)和弹簧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