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课件 大学写作教程(原理卷)
合集下载
现代大学英语基础写作(课件)
Conclusion
The paragraph's closing sentence, which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and/or transitions to the next paragraph.
Chapter layout
Title
A concise and descriptive title that reflects the chapter's content.
Practical Approach
The course emphasizes practical writing skills, focusing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lear expressio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urse combin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exercises to help students apply what they learn to real-world situations.
Learning suggestions
Learning objectives
01
To learn effective writing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writing skills.
02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glish grammar and punctuation to ensure their writing is clear and coherent.
大学写作课(课堂PPT)
发散运思的三个特性:流畅、变通、独特。 发散的方法,以想象和联想为它的两翼。
.
35
1.想象 想象以观察为前提,以表象为基础,以知识和经验为 跳板,以情感为动力。想象的神翼能自由展开,“上穷碧 落下黄泉”,遨游于现实的和非现实的领域,积极地补充 思维链条中的空缺,把不同的事物神奇地联结起来。 辨别: 审美性写作和实用性写作需要想象的不同。
39
(三)突现型运思
突现型运思是一种豁然顿悟的运思。 它的一般进程是:苦思——搁置——断续思考——潜 意识思考——机遇——脱颖而出(即顿悟)。 从苦思到潜意识思考是准备、酝酿的沉思阶段;机遇 是灵感突发的外界诱因、引爆的火花;顿悟则是感知觉、 意象和观念的豁然贯通与飞跃,仿佛电视屏幕上从光点的 聚拢排列到刹那间突然成像,是一种疑窦顿开,文思如潮 的思维状态。
.
33
三、写作运思的方式
运思方式,其实质也就 是思维方式。“思维的大脑神 经回路说”认为,神经回路具 有不同的构成方式,分别具有 发散、收敛、突现的功能。写 作运思正是综合体现这些功能 的复杂精神活动。因此,发散、 收敛和突现也相应地成为运思 的基本方式。
.
34
(一)发散型运思
发散型运思,就是写作主体有目的地围绕一点生发, 或受外界信息(形象的,或理念的)刺激,引起思维向四 面八方扩散,造成想象和联想,使信息沟通和联结起来, 由此产生、创造出新的形象或观念。
《现代写作教程》第四章
现代写作教学 课题组
.
1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
2
第一节 写作感知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 二、写作感知的过程 三、写作感知的方法
.
3
写作过程包括了感知、 运思、行文三个阶段。“感 知”、“运思”、“行文” 体现着写作“物—感—思— 文”的转化和生成规律,与 写作行为的发生、进展和归 宿基本对应。感知、运思、 行文在整个写作行为过程中 既是以纵向发展的态势向前 推进,同时这三个阶段本身 也是一个相互渗透,彼此包 容的整体。
.
35
1.想象 想象以观察为前提,以表象为基础,以知识和经验为 跳板,以情感为动力。想象的神翼能自由展开,“上穷碧 落下黄泉”,遨游于现实的和非现实的领域,积极地补充 思维链条中的空缺,把不同的事物神奇地联结起来。 辨别: 审美性写作和实用性写作需要想象的不同。
39
(三)突现型运思
突现型运思是一种豁然顿悟的运思。 它的一般进程是:苦思——搁置——断续思考——潜 意识思考——机遇——脱颖而出(即顿悟)。 从苦思到潜意识思考是准备、酝酿的沉思阶段;机遇 是灵感突发的外界诱因、引爆的火花;顿悟则是感知觉、 意象和观念的豁然贯通与飞跃,仿佛电视屏幕上从光点的 聚拢排列到刹那间突然成像,是一种疑窦顿开,文思如潮 的思维状态。
.
33
三、写作运思的方式
运思方式,其实质也就 是思维方式。“思维的大脑神 经回路说”认为,神经回路具 有不同的构成方式,分别具有 发散、收敛、突现的功能。写 作运思正是综合体现这些功能 的复杂精神活动。因此,发散、 收敛和突现也相应地成为运思 的基本方式。
.
34
(一)发散型运思
发散型运思,就是写作主体有目的地围绕一点生发, 或受外界信息(形象的,或理念的)刺激,引起思维向四 面八方扩散,造成想象和联想,使信息沟通和联结起来, 由此产生、创造出新的形象或观念。
《现代写作教程》第四章
现代写作教学 课题组
.
1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
2
第一节 写作感知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 二、写作感知的过程 三、写作感知的方法
.
3
写作过程包括了感知、 运思、行文三个阶段。“感 知”、“运思”、“行文” 体现着写作“物—感—思— 文”的转化和生成规律,与 写作行为的发生、进展和归 宿基本对应。感知、运思、 行文在整个写作行为过程中 既是以纵向发展的态势向前 推进,同时这三个阶段本身 也是一个相互渗透,彼此包 容的整体。
高等写作教程.ppt
• 例如——书法与写作,至于电子计算机写作、修改
文章则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和谐统一。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18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 信息社会,人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创造力会随着文 化素养的提高而提高,而且闲暇时间也会越来越多, 再加上网络发表具有非限制性的特点,这时的文学创 作就不是作家、诗人们的专利活动了。
——罗马俱乐部《学无止境》(1979年)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21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 五.作为思维训练、素质教育手段的写作 • 写作的问题和写作教学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
“写”的问题,而关键是一个“思”的问题。
• “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 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 ——美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方纳德·奎得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15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 二.作为物质生产的手段、环节、过程的写作行为
• 首先,生产什么产品需要对消费市场的充分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 才能确定;
• 其次,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又要考虑怎样吸引消费者来消费;
• 最后,怎样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
感谢你的观看
3
总序
• 中国当代写作学成熟的标志性建筑(序1) ——中国写作学会顾问 孙绍振
• 当代写作学的大胆革新与尝试 (序2) ——中国写作学会会长 於可训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4
绪 论:写作哲学论
• 第一章:从“边缘”到“中心”: 信息社会、写作时代与写作学科
• 第二章:在边缘处综合:当代写作学科的独立性 • 第三章:写作过程:从“转化”论到“递变”论 • 第四章:写作境界:从“构思”论到“非构思”论
文章则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和谐统一。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18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 信息社会,人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创造力会随着文 化素养的提高而提高,而且闲暇时间也会越来越多, 再加上网络发表具有非限制性的特点,这时的文学创 作就不是作家、诗人们的专利活动了。
——罗马俱乐部《学无止境》(1979年)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21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 五.作为思维训练、素质教育手段的写作 • 写作的问题和写作教学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
“写”的问题,而关键是一个“思”的问题。
• “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 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 ——美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方纳德·奎得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15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 二.作为物质生产的手段、环节、过程的写作行为
• 首先,生产什么产品需要对消费市场的充分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 才能确定;
• 其次,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又要考虑怎样吸引消费者来消费;
• 最后,怎样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
感谢你的观看
3
总序
• 中国当代写作学成熟的标志性建筑(序1) ——中国写作学会顾问 孙绍振
• 当代写作学的大胆革新与尝试 (序2) ——中国写作学会会长 於可训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4
绪 论:写作哲学论
• 第一章:从“边缘”到“中心”: 信息社会、写作时代与写作学科
• 第二章:在边缘处综合:当代写作学科的独立性 • 第三章:写作过程:从“转化”论到“递变”论 • 第四章:写作境界:从“构思”论到“非构思”论
写作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结果 + 叙述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 记叙的类型: + 从详略上分为概括记叙与具体记叙 + 从线索上分为合叙与分叙 + 记叙的特点:陈述过程 + 记叙的要求:首先要条理清晰,其次要详略得当,
第三要生动引人。
+ (2)描写 + 描写按对象分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按方
法可分为细描和白描,按描写角度可分为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 +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 + 又可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等。
+ 其二是正题下面加副题。
+ 3.单题式 + 只有一个总题,也即正题。
+ (二)导语 + 导语是消息正文的开头,它是紧接电头之后的
第一句或第一段话。 + 导语常见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 概述式 + 描写式
+ 评论式 + 设问式 + 引用式 + 对比式 + (三)主体 + 主体承接导语,是消息的主干和中心。
+ 五、修改的符号 + 增补号 删节号 + 颠倒号 移位号 + 分段号 接续号 + 复原号 离空号
+ 记叙文体是指以人、事、物、景为反映对象,以 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类型。
+ 消息是一种记叙性文体。 + 它用概括性叙述的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
+ (三)结构的常用技法 + 1.抑扬法 + 2.张弛法 + 3.断续法 + 4.婉曲法
+ 一、用语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 用语是将“内语言”进行加工梳理,使其变为清
+ 记叙的类型: + 从详略上分为概括记叙与具体记叙 + 从线索上分为合叙与分叙 + 记叙的特点:陈述过程 + 记叙的要求:首先要条理清晰,其次要详略得当,
第三要生动引人。
+ (2)描写 + 描写按对象分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按方
法可分为细描和白描,按描写角度可分为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 +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 + 又可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等。
+ 其二是正题下面加副题。
+ 3.单题式 + 只有一个总题,也即正题。
+ (二)导语 + 导语是消息正文的开头,它是紧接电头之后的
第一句或第一段话。 + 导语常见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 概述式 + 描写式
+ 评论式 + 设问式 + 引用式 + 对比式 + (三)主体 + 主体承接导语,是消息的主干和中心。
+ 五、修改的符号 + 增补号 删节号 + 颠倒号 移位号 + 分段号 接续号 + 复原号 离空号
+ 记叙文体是指以人、事、物、景为反映对象,以 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类型。
+ 消息是一种记叙性文体。 + 它用概括性叙述的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
+ (三)结构的常用技法 + 1.抑扬法 + 2.张弛法 + 3.断续法 + 4.婉曲法
+ 一、用语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 用语是将“内语言”进行加工梳理,使其变为清
《大学基础写作》PPT课件
大学基础写作
讲 授 人文社科学院 许小越 :
大学基础写作
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目录
导语 ……………………………………………………2学时
行文的一些基本要求 ……………………………………2学时
认识写作系统…………………………………………6学时 表达方式 ……………………………………………4学时
大学基础写作
18
大
学
基 础
语言是写作过程中表达思想成果的工具,语
写 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地被运用于写作之中。
作 但是语言学不能包容写作学,语言仅仅是表达
与 语
思想的“物化”工具。
言
学
大学基础写作
19
大
学 思维科学的建立,对写作学的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
基 的作用。因为,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对
柳
永
大学基础写作
28
︽
青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玉 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
案 ︾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珊处。
疾
大学基础写作
29
︽ 青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玉 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 案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 疾
美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复活》的女主人公卡秋莎·玛斯
学 洛娃
大学基础写作
17
大 学 文章的内容错综复杂,要想说明一种观点,需要旁 基 征博引,说古论今等等。然而,当我们写作的时候, 础 稍不留心,就会出现凌乱、跑题等现象。这时就需要 写 我们运用逻辑的力量,使我们的论证万变不离其宗, 作 从而更加有力量。做到人们常说的那样“放得开,收 与 得拢”。 逻 辑 学
讲 授 人文社科学院 许小越 :
大学基础写作
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目录
导语 ……………………………………………………2学时
行文的一些基本要求 ……………………………………2学时
认识写作系统…………………………………………6学时 表达方式 ……………………………………………4学时
大学基础写作
18
大
学
基 础
语言是写作过程中表达思想成果的工具,语
写 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地被运用于写作之中。
作 但是语言学不能包容写作学,语言仅仅是表达
与 语
思想的“物化”工具。
言
学
大学基础写作
19
大
学 思维科学的建立,对写作学的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
基 的作用。因为,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对
柳
永
大学基础写作
28
︽
青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玉 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
案 ︾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珊处。
疾
大学基础写作
29
︽ 青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玉 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 案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 疾
美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复活》的女主人公卡秋莎·玛斯
学 洛娃
大学基础写作
17
大 学 文章的内容错综复杂,要想说明一种观点,需要旁 基 征博引,说古论今等等。然而,当我们写作的时候, 础 稍不留心,就会出现凌乱、跑题等现象。这时就需要 写 我们运用逻辑的力量,使我们的论证万变不离其宗, 作 从而更加有力量。做到人们常说的那样“放得开,收 与 得拢”。 逻 辑 学
《大学写作教程(原理卷)》课件
▪ 主题,也称主旨,是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基
本情意或中心内容。 (二)主题的特性
▪ 主题具有客观性 ▪ 主题具有主观性 ▪ 主题具有时代性 ▪ 主题具有开放性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主题的作用
▪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 ▪ 主题具有社会作用 ▪ 主题影响文章的价值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标题的拟制要求
▪ 首先,标题要贴切。 ▪ 其次,标题要简洁。 ▪ 再次,标题要新颖。 ▪ 另外,标题要富有美感。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二、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
▪
材料是写作主体为了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作文章中的一
二、如何进行情感积累
▪ 多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 ▪ 多借鉴成功的写作经验 ▪ 多进行科学的写作训练
LOGO
第三章 写作主体素质的提升
第五节 知难而进的写作意志
一、写作意志在写作中的作用
▪ 它是写作动机的延续 ▪ 它促使认识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 ▪ 它可以抵制消极情绪
LOGO
第三章 写作主体素质的提升
第四章 写作主体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洞悉幽微的观察力
一、观察的界说与观察力的构成要素 (一)观察的界说
▪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感
知和认识活动,是发现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 (二)观察力的构成要素
▪ 注意力 ▪ 鉴别力 ▪ 联想力
LOGO
第四章 写作主体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洞悉幽微的观察力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本情意或中心内容。 (二)主题的特性
▪ 主题具有客观性 ▪ 主题具有主观性 ▪ 主题具有时代性 ▪ 主题具有开放性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主题的作用
▪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 ▪ 主题具有社会作用 ▪ 主题影响文章的价值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标题的拟制要求
▪ 首先,标题要贴切。 ▪ 其次,标题要简洁。 ▪ 再次,标题要新颖。 ▪ 另外,标题要富有美感。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二、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
▪
材料是写作主体为了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作文章中的一
二、如何进行情感积累
▪ 多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 ▪ 多借鉴成功的写作经验 ▪ 多进行科学的写作训练
LOGO
第三章 写作主体素质的提升
第五节 知难而进的写作意志
一、写作意志在写作中的作用
▪ 它是写作动机的延续 ▪ 它促使认识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 ▪ 它可以抵制消极情绪
LOGO
第三章 写作主体素质的提升
第四章 写作主体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洞悉幽微的观察力
一、观察的界说与观察力的构成要素 (一)观察的界说
▪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感
知和认识活动,是发现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 (二)观察力的构成要素
▪ 注意力 ▪ 鉴别力 ▪ 联想力
LOGO
第四章 写作主体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洞悉幽微的观察力
LOGO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写作教程第2版课件ppt
• Both are faulty generalizations. • Sentence 1. The sentence moves from some
Americans to a conclusion drawn on all Americans. This is a problem of overgeneralization.
• 2.On TV, I saw George Bush signing documents with his left hand. I saw Ronald Reagan signing documents with his left hand. I saw Bill Clinton signing documents with his left hand during his recent trip to China. Clearly, all American presidents are left-handed.
• The importance of a sentence in a paragraph corresponds closely to its level of generality: the more important a statement is in a paragraph, the higher its level of generality.
• Questions
• 1. Underline the generalization in each group.
• Group 1: The mass media are often badly used.
• Group 2: Television has bad effects on people.
《大学写作教程(文体卷)》课件—02议论文体
LOGO
第三节 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一、学术论文的写作基础 (一)正确选题
首先,选题要注重论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其次,选题要注重论题的创新性 再次,选题要注重论题的适中性。 (二)积累资料 1. 第一手资料。 2. 他人相关研究成果。 (三)分析文献 1. 浏览文献。 2. 精读文献 3. 分析文献
LOGO
第二编 议论文体
(二)介入文本 ❖ 内容重放。 ❖ 情感分析 ❖ 优劣评断 (三)立论整合 ❖ 思想指认 ❖ 构拟提纲 (四)撰写成篇 ❖ 引论 ❖ 本论 ❖ 结论 三、文学评论的后期润饰 (一)修改论证 (二)增删材料 (三)核对文献
LOGO
第二章 社会评论写作
第一节 社会评论范畴
一、社会评论的文体发展 二、社会评论的概念 (一)社会评论是评论社会 (二)社会评论是社会性的评论 (三)社会评论是全社会都能参与的评论 (四)社会评论与其他评论形式的区分 三、社会评论的类型 (一)批评性社会评论 ❖ 批评性社会评论的基调,是揭露批判假恶丑的东西。 (二)评论性社会评论 ❖ 批评性社会评论的基调,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并发表意见。 (三)赞颂性社会评论 ❖ 赞颂性社会评论的基调,是称颂、褒扬、赞美先进的事物。
LOGO
第三章 学术论文写作
第一节 学术论文概念
一、学术论文的文体追溯 二、学术论文的概念及分类 ❖ 人类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总是要不断地进行探
索与研究,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证, 这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较为专深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进而表述科学研究新进展或新成果的理论文章,也称科研论文、 科学论文或简称论文。 ❖ 学术论文式一个总概念,由于研究领域、对象等的不同,学术论 文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 按研究的领域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 ❖ 按学术论文的写作目的与社会功能可分为一般学术论文、学位论 文两大类。 ❖ 按内容性质与研究方法可分为理论型论文、实验型论文、描述型 论文、设计型论文等。
大学写作课(课堂PPT)
12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1. 什么叫学识? 所谓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
问、见识等。它既包括客观世界逻辑结构和运行 规律方面的知识,也包括主体思维所使用的语言 概念及其思维程序、规则方面的知识。
文章写作同作者的学识修养密不可分。写作 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识的组合和应用的过程。
2020/4/24
2020/4/24
21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1. 读下面的文字,思考并回答问题。 邹韬奋三十年代旅欧见闻中写道:宫廷中的孩子们
个个英俊美丽,是因为他们的贵族母亲美丽,历代筛选 积累所致。品格高尚的作者才会写出格调高雅的作品。
柳宗元曰:“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见《柳河东集•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转引自《文 学名吉录》第4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沈德 潜在《说诗醉语》中指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 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说: “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 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
人品与文品有何关系?
2020/4/24
22
2. 事例: 司马迁在其著名的《报任安书》一文中列举大
量事例,说明人格与作文的关系:“古者富贵而名 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 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 发愤之所为作也。”
余秋雨文化苦旅序452020427在甜蜜的静谧中我忘了世界我让自己的幻想把我悠悠催眠这时候诗情开始蓬勃和苏醒我的心灵充满着抒情的火焰它颤栗呼唤如醉如痴地想要倾泻出来想要得到自由的表现一群无形的客人朝我涌来他们是我的旧识是我久已蕴育的想象的果实于是思潮在脑海中大胆地波动轻快的韵律迎着它们跑来手忙着去就笔笔忙着去就纸一刹那间诗章已滔滔地涌了出来普希金秋462020427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
基础写作原理论总课件
(二)主宰作用 1.写作主体成就写作客体,赋予写作客体以生 命和灵魂。
2.写作主体控制写作载体,为写作实践活动确 定方向和目标。
3.写作主体影响写作受体。 受体的接受活动是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和 实现的,写作主体通过自己的文章对受体施加 影响 。
4.写作主体在写作实践活动中进行控制和调 节,不断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主导和中心
②客体——“写什么” 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其写作欲望, 经 过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 观世界。 基础和本源
思考: 是否一切物质世界都能称之为写作客
体?
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写作客体 (物-事-情-理) 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写作客体的作用: 1.触发写作主体产生写作动机和欲望的诱因。
3.写作规律 写作的根本规律:“物——意——文”的双 重 转化规律。
A.第一重转化,“意化”,即物—意,是认 识行为 。 意化: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社会生活向作者 主观的认识、评价、情感、感受的转化。
分析: 化客观“外物”为“内物”,将内化的感知 之物化 为意向、观念等,完成“意化”。
B.第二重转化,“物化”,即意—文,是表 现 行为。
2.是写作者获取写作材料的源泉和从事精神劳 动的对象。
3.写作客体是写作者表达主观意向和情思的凭 借和依托。
4.写作客体是制约写作主体精神劳动的客观 “尺度”
③载体——“怎样写” 指承载文章内容的文字结构,即文章内容的组 织方式、表现手段,可以看做是文章外部形式的 各个要素的总和。
④受体——“为谁写” 写作成品的接受对象 。(读者) 归宿和目的
(一)观察在写作中的作用 1.观察使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 前提和基础。 2.观察可以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素养。 3.观察可以引发、刺激写作的欲望。
《大学写作教程(文体卷)》课件—04应用文体
即说明“为什么做”的问题。
❖
主体。这部分是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目标、步骤和措施。
目标是说明“做什么”的问题,步骤是说明“何时做”的问题,措施说明
“怎么做”的问题。
LOGO
第一章 计划写作
第三节 计划写作指南
(三)落款的写法
❖
正文结束后,要写明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如果标题中已经注
LOGO
第六章 讲话稿写作
第一节 讲话稿界定
一、讲话稿的概念 (一)内容与范围的界定 ❖ 讲话稿是讲话者在会议、集会、仪式等场合代表个人或集
体针对某事迹、工作、形势、现象等内容预先拟定的对受 众表达意见、建议、要求、看法等思想感情的具有一定权 威的应用性文字底稿。 (二)讲话稿与相邻文体 ❖ 讲话稿与演讲稿的区别 ❖ 讲话稿与发言稿的区别 ❖ 讲话稿与工作报告的区别 ❖ 讲话稿与指令、指示的区别
LOGO
第四章 演讲稿写作
第二节 演讲稿的文体特色
❖ 潜在的有声性 ❖ 鲜明的针对性 ❖ 突出的现实性 ❖ 形式的可塑性
LOGO
第四章 演讲稿写作
第三节 演讲稿写作指要
一、演讲稿的材料与主题 (一)材料 ❖ 演讲稿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 掌握生活中的直接材料,也就是第一手材料。 ❖ 掌握生活中的见解材料,也就是来自书本和其他
LOGO
第四编 应用文体
第一章 计划写作
第一节 计划内涵
一、计划的分类
❖
按计划内容分,可以分为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教学计划、营销计划等;
❖
按计划性质分,可以分为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等;
❖
按计划范围分,有国家计划、地区计划、公司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学期计
大学基础写作 ppt课件
大学基础写作
59
抒
情
在不同的文体
的
中,抒情的运用
表
方法不同,表现
现
也会各异。
在叙事类文章中,通过叙事抒情, 情依附于事,这种方法称之为“即 事抒情”
在描写类文章中,通过描写人、景 、物来抒发感情,情依附于景,这 种方法称之为“借景抒情”,或者 “寄情于人”、“寓情于物”
在议论类文章中,通过议论抒情, 情依附于理,这种方法称之为“说 理抒情”
的
要 即叙述过程中必
素 (
须交代的因素。 它们是:
个
)
人物(who) 事件(what) 时间(when) 地点(where) 结果(why和how)
5w
大学基础写作
7
概括叙述,又称概述、略述,是对 人物或事件进行简略、概要的叙述 或交代。
叙 述 的 种 类
具体叙述,又称述详、细述,是对 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经 过所进行的详尽、具体的叙说。
插叙,是指在原来叙述中,由于 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 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有:
追叙 补叙 逆叙
平述,是指叙述两 件(或更多件)同 时发生的事。平述 有两种情况:
先叙一件,再叙一件 ,所谓“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并行交叉叙述 15
预叙
复叙
叙 述
意识流叙述
环状叙述
大学基础写作
16
头绪清楚
叙
述
叙 述
叙述的含义
的
含
义
、
叙述的要素
要
素
与
种 类
叙述的种类
大学基础写作
5
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
程表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题,也称主旨,是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基
本情意或中心内容。 (二)主题的特性
▪ 主题具有客观性 ▪ 主题具有主观性 ▪ 主题具有时代性 ▪ 主题具有开放性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主题的作用
▪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 ▪ 主题具有社会作用 ▪ 主题影响文章的价值
(四)主题提炼的要求
▪
用词准确
▪
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规则
2. 简洁
▪
高度概括,一语中的
▪
删繁就简,避免堆砌
▪
善用熟语,旧词活用
3. 生动
▪
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
使用新鲜的语言
▪
句式要富有变化
▪
词语搭配新颖
▪
巧用修辞手法
▪
精心锤炼词语
4. 适体
(三)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培养敏锐的语感
2
建立良好的语言模式
3
大量地汲取生活口语
1. 写作系统建构方面的理论
2. 写作思维方面的理论
3. 写作过程方面的理论
4. 写作技法方面的理论
5. 文体写作方面的理论
(二)提升综合素质
▪
写作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已经决定了它是一门综合素质教
学课。
(三)培养写作技能
三、大学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性的讲授 (二)启蒙性的引导 (三)系统化的训练
▪ 写作目的的社会性 ▪ 写作对个体性 (四)创造性 (五)实践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写作的特性和规律
二、关于写作规律的认识
▪ 主客体交融转化规律 ▪ 双重转化规律 ▪ 三重转化规律 ▪ 三级飞跃规律 ▪ 知行递变规律 ▪ 四体统一规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大学写作教学概论
一、确立现代大学写作教学观
▪ 人才观是大学写作教学的主题 ▪ 主体观是大学写作教学的基础 ▪ 效率观是大学写作教学的保证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大学写作教学概论
二、大学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传授写作理论
▪
写作理论是对写作实践的规律性概括和总结,有着一定的普遍性、
指导性、规范性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标题与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的关系,可以分为: 1. 直接揭示主题或主要内容的标题 2. 间接暗示主题或主要内容的标题 3. 引导读者理解主题或主要内容的标题 4. 点击文章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题材、论题等,
交代了与主题和主要内容相关的因素。 5. 与主题或主要内容没有关系。 6. 标题与内容合一。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体式在写作中的作用 1. 体制在写作中的作用
▪ 其一,文章依据体制确定形态特征。 ▪ 其二,文章依据体制确定内容构成要素。
2. 结构模式在写作中的作用
▪ 其一,依据结构模式确定要素的组织形式。 ▪ 其二,依据结构模式确定文章内部的结构类型。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一节 “谁来写”:素描写作主体
一、写作主体的界定
▪ 写作主体,是指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的人。
二、引发写作行为的原因
▪ 情意触发 ▪ 因事而作 ▪ 受命而作
三、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 写作主体为写作客体赋予生命和灵魂 ▪ 写作主体为写作活动确立方向和目标 ▪ 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标题的拟制要求
▪ 首先,标题要贴切。 ▪ 其次,标题要简洁。 ▪ 再次,标题要新颖。 ▪ 另外,标题要富有美感。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二、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
▪
材料是写作主体为了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作文章中的一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二节 “写什么”:走近写作客体
三、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 触发写作动机 ▪ 获取写作材料 ▪ 激活写作构思 ▪ 评判写作成果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一、标题 (一)标题的含义
▪ 标题,有时也叫题目,是指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
语句。 (二)标题的种类
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二)材料的作用
▪
没有材料,就没有写作。
1. 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
2.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
3. 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4. 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
(三)材料收集的方式
▪
有意识地采集
▪
无意识地储备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主题 (一)主题的含义
4
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1、培养敏锐的语感 (1)语感的含义
▪ 语感是一种语言直觉,是言语主体对言语的直接感知和直
觉判断。是一种不经过复杂的逻辑推理而迅速地对事物做 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综合和统一。 (2)语感的特征
▪ 一是直觉性 ▪ 二是敏锐性 ▪ 三是整体性 ▪ 四是倾向性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二节 “写什么”:走近写作客体
一、写作客体的界定
▪ 写作客体是进入写作主体视野的对象。 ▪ 写作客体还必须是被写作主体感知的对象。
二、写作客体的属性和类型 (一)写作客体的属性
▪ 写作客体的客观性 ▪ 写作客体的对象性 ▪ 写作客体的动态性 ▪ 写作客体的历史性
(二)写作客体的类型
3. 格式在写作中的作用
▪ 其一,依据格式安排构成要素。 ▪ 其二,依据格式明确文体标识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五、语言 (一)语言的特性
▪ 中介性 ▪ 语境性 ▪ 个体性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二)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
1. 准确
▪
对表达对象认识准确
▪ 主题要准确 ▪ 主题要新颖 ▪ 主题要深刻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四、体式 (一)体式的内涵
▪ 文章体式是写作实践中反复出现的、被约定俗成
地遵从或恪守的文章类型,是文章的体制、结构、 格式这三方面的总体要求的概括。 (二)体式的特点 1. 规范性 2. 流变性 3. 综合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的内涵与作用 一、写作是什么
▪ 写作是写作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客观事
物的感受和认识的一种心智活动。 二、写作的主要内容
▪ 贮存和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 ▪ 实施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 ▪ 交流思想情感的特殊媒介 ▪ 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写作的特性和规律 一、写作的特性 (一)社会性
本情意或中心内容。 (二)主题的特性
▪ 主题具有客观性 ▪ 主题具有主观性 ▪ 主题具有时代性 ▪ 主题具有开放性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主题的作用
▪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 ▪ 主题具有社会作用 ▪ 主题影响文章的价值
(四)主题提炼的要求
▪
用词准确
▪
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规则
2. 简洁
▪
高度概括,一语中的
▪
删繁就简,避免堆砌
▪
善用熟语,旧词活用
3. 生动
▪
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
使用新鲜的语言
▪
句式要富有变化
▪
词语搭配新颖
▪
巧用修辞手法
▪
精心锤炼词语
4. 适体
(三)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培养敏锐的语感
2
建立良好的语言模式
3
大量地汲取生活口语
1. 写作系统建构方面的理论
2. 写作思维方面的理论
3. 写作过程方面的理论
4. 写作技法方面的理论
5. 文体写作方面的理论
(二)提升综合素质
▪
写作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已经决定了它是一门综合素质教
学课。
(三)培养写作技能
三、大学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性的讲授 (二)启蒙性的引导 (三)系统化的训练
▪ 写作目的的社会性 ▪ 写作对个体性 (四)创造性 (五)实践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写作的特性和规律
二、关于写作规律的认识
▪ 主客体交融转化规律 ▪ 双重转化规律 ▪ 三重转化规律 ▪ 三级飞跃规律 ▪ 知行递变规律 ▪ 四体统一规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大学写作教学概论
一、确立现代大学写作教学观
▪ 人才观是大学写作教学的主题 ▪ 主体观是大学写作教学的基础 ▪ 效率观是大学写作教学的保证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大学写作教学概论
二、大学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传授写作理论
▪
写作理论是对写作实践的规律性概括和总结,有着一定的普遍性、
指导性、规范性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标题与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的关系,可以分为: 1. 直接揭示主题或主要内容的标题 2. 间接暗示主题或主要内容的标题 3. 引导读者理解主题或主要内容的标题 4. 点击文章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题材、论题等,
交代了与主题和主要内容相关的因素。 5. 与主题或主要内容没有关系。 6. 标题与内容合一。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体式在写作中的作用 1. 体制在写作中的作用
▪ 其一,文章依据体制确定形态特征。 ▪ 其二,文章依据体制确定内容构成要素。
2. 结构模式在写作中的作用
▪ 其一,依据结构模式确定要素的组织形式。 ▪ 其二,依据结构模式确定文章内部的结构类型。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一节 “谁来写”:素描写作主体
一、写作主体的界定
▪ 写作主体,是指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的人。
二、引发写作行为的原因
▪ 情意触发 ▪ 因事而作 ▪ 受命而作
三、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 写作主体为写作客体赋予生命和灵魂 ▪ 写作主体为写作活动确立方向和目标 ▪ 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标题的拟制要求
▪ 首先,标题要贴切。 ▪ 其次,标题要简洁。 ▪ 再次,标题要新颖。 ▪ 另外,标题要富有美感。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二、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
▪
材料是写作主体为了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作文章中的一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二节 “写什么”:走近写作客体
三、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 触发写作动机 ▪ 获取写作材料 ▪ 激活写作构思 ▪ 评判写作成果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一、标题 (一)标题的含义
▪ 标题,有时也叫题目,是指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
语句。 (二)标题的种类
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二)材料的作用
▪
没有材料,就没有写作。
1. 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
2.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
3. 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4. 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
(三)材料收集的方式
▪
有意识地采集
▪
无意识地储备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三、主题 (一)主题的含义
4
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1、培养敏锐的语感 (1)语感的含义
▪ 语感是一种语言直觉,是言语主体对言语的直接感知和直
觉判断。是一种不经过复杂的逻辑推理而迅速地对事物做 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综合和统一。 (2)语感的特征
▪ 一是直觉性 ▪ 二是敏锐性 ▪ 三是整体性 ▪ 四是倾向性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二节 “写什么”:走近写作客体
一、写作客体的界定
▪ 写作客体是进入写作主体视野的对象。 ▪ 写作客体还必须是被写作主体感知的对象。
二、写作客体的属性和类型 (一)写作客体的属性
▪ 写作客体的客观性 ▪ 写作客体的对象性 ▪ 写作客体的动态性 ▪ 写作客体的历史性
(二)写作客体的类型
3. 格式在写作中的作用
▪ 其一,依据格式安排构成要素。 ▪ 其二,依据格式明确文体标识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五、语言 (一)语言的特性
▪ 中介性 ▪ 语境性 ▪ 个体性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二)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
1. 准确
▪
对表达对象认识准确
▪ 主题要准确 ▪ 主题要新颖 ▪ 主题要深刻
第二章 写作系统的考察
第三节 “如何写”:触摸写作载体
四、体式 (一)体式的内涵
▪ 文章体式是写作实践中反复出现的、被约定俗成
地遵从或恪守的文章类型,是文章的体制、结构、 格式这三方面的总体要求的概括。 (二)体式的特点 1. 规范性 2. 流变性 3. 综合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的内涵与作用 一、写作是什么
▪ 写作是写作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客观事
物的感受和认识的一种心智活动。 二、写作的主要内容
▪ 贮存和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 ▪ 实施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 ▪ 交流思想情感的特殊媒介 ▪ 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写作的特性和规律 一、写作的特性 (一)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