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水稻病虫害防治》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4c4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7.png)
02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CHAPTER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
避免长期连续种植同一品种的水稻,通过轮作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和 害虫的积累。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 抗病性。
生物防治
天敌保护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蜘蛛 、瓢虫、寄生蜂等,控制 害虫的数量。
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 水稻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导致稻 株枯死。
水稻病虫害的危害
01
02
03
影响产量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 水稻减产,严重时可造成 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品质下降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 稻米的品质,如出现黄米 、糙米等现象,影响稻米 的商品价值。
增加成本
防治水稻病虫害需要投入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增加了生产成本。
。
效果评价
03
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产量和质量等因素,对防治效果进行评
价,总结经验教训。
04 水稻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CHAPTER
某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地区近年来面临严重的稻瘟病和稻飞虱灾害,导致水稻产量大 幅下降。
防治措施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释放天敌、喷洒生物 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系统 ,提高天敌数量和种群 活力,控制病虫害的发 生和蔓延。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1 2
加强培训和教育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对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推广先进技术
将新技术、新方法推广给农民,帮助农民掌握科 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培训课件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a80827d15abe23492f4d2d.png)
病原
称稻格氏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极短,无色,分生 孢子短新月形或纺锤形,无色单胞或双胞至四胞。均属于囊菌亚 门真菌。子囊壳黄褐至暗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子囊圆柱形,内 生子囊孢子8个,平行交错排列,子囊孢子椭圆形,有3个隔膜, 无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残体或病种子上越冬,病种子播种后引起芽鞘腐烂。叶 上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扬花灌浆期易发病 且病情较重,后叶片大量枯死并侵染枝梗、穗轴、谷粒。 病菌 生长温限5-30℃,最适20-25℃。产孢温限15-30℃,25℃最适。 气温19-25℃,相对湿度大于98%,阴雨连绵,病害易于流行。一 般籼稻和杂交稻发病重,粳稻次之糯稻发病轻。地势低洼,排水 不良,施氮过多,密度过大,稻株徒长容易诱发该病发生。
(2)缺磷型赤枯 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 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 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
(3)中毒型赤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 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 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 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和病颖壳内越冬。病菌寄主有禾本科杂 草10多种,因此带菌杂草也可传播。越冬分生孢子器遇适宜条件 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至水稻叶片上,经叶片、叶缘或叶 部中央伤口侵入。在拔节至孕穗期形成明显发病中心,灌浆初期 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这一期间低温、多雨、多台风有利于病害 发生。暴风雨后,稻叶造成大量伤口,病害易大发生。施氮过多、 过迟发病重,增施硅肥发病轻。水稻分蘖后期不及时晒田,积水 多,发病重。田间密度大,发病重。发病适温25-28℃,菌丝生 长温限10-35℃,最适22-25℃,分生孢子形成温限15-30℃,最 适25℃,孢子萌发温限10-35℃,最适30℃。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3dc5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5.png)
提高农民收入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农 民的收益,因此,加强水稻病虫
害防治可以提高农民的收益。
维护生态环境
不合理的农药使用会对生态环境 造成污染,因此,加强水稻病虫 害防治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保护生态环境。
02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水稻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水稻 的叶片、茎秆和穗部。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 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等。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等措 施,提高水稻的抗病抗虫能力。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生物手段进行病虫 害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手段进行 病虫害防治。
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 治,但要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理模式创新发展
跨学科合作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的合作,共同研究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 。
综合治理模式
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形成综合治理模式,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水稻病虫害概述 •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实践 •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挑
战 •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发展趋
势与展望
01
水稻病虫害概述
水稻病虫害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水稻病虫害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 受到有害生物的影响,导致水稻产量 和品质下降。这些有害生物包括各种 昆虫、软体动物、细菌、病毒等。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73e755168884868762d692.png)
2019/9/13
35
2019/9/13
36
田间危害情况
2019/9/13
37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病稻种、稻草和再生稻上越冬,成为主要 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借风、雨、露 等传播。在无病区主要通过带菌种子传入。高温高湿有 利于病害发生。晚稻比早稻易感染,后期水稻易发病蔓 延;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容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 过深加重发病;晚稻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严重。
2019/9/13
19
化学防治
种子消毒 :用20%三环唑1000倍液,早稻浸种48小时, 晚稻浸种24小时。或用强氯精浸种消毒。(使用方法: 每4~5公斤稻种先用清水预浸12小时,然后捞出浸入加 强氯精1包(10 克)兑水3~5公斤的药液中浸12小时后, 用清水洗净后即可催芽播种。
用强氯精浸种消毒也可预防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 害。
2019/9/13
23
2. 水稻纹枯病
俗名花脚秆、烂脚秆。全 国各稻区都有发生,为水 稻重要病害之一。发病重 的田块,秕谷率增加,千 粒重下降。
我国的华南 、华中和华东 稻区发生较重;华北、东 北和云南稻区也有发生, 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2019/9/13
24
发病症状
分蘖期开始发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 圆形斑,以后病斑增多,常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形的 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为绿色或淡褐色。
16℃时,化蛹羽化飞往稻田产卵。在清远市每年发生4
代,各代幼虫发生期和为害情况大致为:第一代在5月
中下旬,为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枯心;第二代在7月份
为害单季晚稻造成枯心,为害早稻造成白穗;第三代在
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害双季晚稻造成枯心,单季晚稻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27cf3c1eb91a37f1115cb3.png)
。
叶瘟防治指标:病叶率3%。
病斑常因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 性的差异,分为四种类型。
2014-5-21
6
2014-5-21
7
普通型(慢性型)
普通型(慢性型)为最常见的症 状。病斑梭形,外圈淡黄色,内 圈为褐色,中央崩解圈灰白色。 病斑中央连外圈的叶脉变为褐色 线,两端延伸至健部组织,称坏 死线。“三圈一线”是慢性型病 斑的典型特征。
病稻草和病谷是来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 ( 2 )传播 ▪ 在草堆、草房等处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回升到
20 C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主要借 风雨气流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 ( 3 )侵入 ▪ 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直接侵入表 皮。也从伤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 ▪ ( 4 )再侵染 ▪ 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再侵染。
2014-5-21
13
(5)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使稻谷变黑。造 成种子带病。
2014-5-21
14
稻瘟病的共同症状
▪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遇潮湿条件后, 病部一般可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2014-5-21
15
病害循环
▪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
2014-5-21
11
(3)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
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 横裂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2014-5-21
12
(4)穗颈瘟 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 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可造成枯白穗,发 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瘟一般也包括在穗颈瘟 里。
叶瘟防治指标:病叶率3%。
病斑常因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 性的差异,分为四种类型。
2014-5-21
6
2014-5-21
7
普通型(慢性型)
普通型(慢性型)为最常见的症 状。病斑梭形,外圈淡黄色,内 圈为褐色,中央崩解圈灰白色。 病斑中央连外圈的叶脉变为褐色 线,两端延伸至健部组织,称坏 死线。“三圈一线”是慢性型病 斑的典型特征。
病稻草和病谷是来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 ( 2 )传播 ▪ 在草堆、草房等处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回升到
20 C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主要借 风雨气流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 ( 3 )侵入 ▪ 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直接侵入表 皮。也从伤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 ▪ ( 4 )再侵染 ▪ 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再侵染。
2014-5-21
13
(5)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使稻谷变黑。造 成种子带病。
2014-5-21
14
稻瘟病的共同症状
▪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遇潮湿条件后, 病部一般可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2014-5-21
15
病害循环
▪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
2014-5-21
11
(3)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
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 横裂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2014-5-21
12
(4)穗颈瘟 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 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可造成枯白穗,发 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瘟一般也包括在穗颈瘟 里。
《水稻病虫害》课件
![《水稻病虫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8dd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0.png)
04
水稻病虫害的案例分析
稻瘟病的案例
总结词
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水稻病害,对水稻生产造 成严重影响。
详细描述
稻瘟病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主要危害 叶片、茎秆和穗部。叶片受害后出现暗绿色斑点,随后 扩大成梭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灰白色,中央褐色。茎 秆和穗部受害后,病斑呈褐色或黑色,严重时会导致植 株枯萎或死亡。稻瘟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 适宜、品种抗性差、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所致。防治稻 瘟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 管理、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等。
评估方法
采用对比法、随机区组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治策略,优化防治方案 ,提高防治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水稻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 理密植等。
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害。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色板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
化学防治
科学使用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时 间。
控制策略
01
局部控制
针对小范围病虫害发生区域进行局 部控制,防止扩散。应急控制Βιβλιοθήκη 02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和养护,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综合防治
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 方法,进行全方位的防治。
精准施策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绿色环保
优先选择环保、低毒的防治方 法,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
影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轮作、深耕、施肥等措施,改善 土壤条件,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水稻病虫害防治【共43张PPT】精选全文
![水稻病虫害防治【共43张PPT】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c300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d.png)
越冬线:北纬30度以南。其他区域为迁入危 害。
发生代数1-11代不等。
迁入地的发生量与迁入数量、品种栽培管理有 关。
防治方法: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主要是要掌握好用药 时间,在开始卷苞时用药 。早晚或阴 天、小雨天用药效果好。如果延误了时 机,扫苞后用药。
选择药剂:30%触到、15%金阿维·毒、 功夫菊酯、氟虫腈、丙溴磷、杀虫单、杀 虫双等
寄主杂,可危害多种作物和杂草。
适宜湿度:90%以上。
发生程度与气候因素密切。 要抢晴天施药,以破口期为重点防治时期。
主要以保护有效分蘖不受为害为主防治目的。
稻瘿蚊
大部分稻区早中晚稻都有危害。 选用402 石灰水等
发生特点:
1、生理性烂秧
2、传染性烂秧:
传染性烂秧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 要病原菌为: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等发病原因主要是低温阴雨, 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等
水 稻 纹 枯 病
纹枯病发生特点:
高温高湿发生快.适宜温度:22-2 8℃
适宜湿度:大于90% 氮肥使用过多. 以早稻后期和中晚稻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上年病残体。
2、适时晒田。平衡施肥.
3、药剂防治:选用井岗霉素。以生长嫩绿、阴避 的田块是重点。
稻 瘟 病
稻瘟病发生特点: 水稻全生育期都可能发生.
发生代数随地区的不同而异,主要与温度和耕 作制度有关。(2-7代不等)
防治方法:
在分蘖期,始见枯鞘时用药防治,7-10天后 再用一次;在破口期水稻抽穗5%-10%时用 药防治,5-7天后再用一次。用药同时保持寸 水5-7天。
选用药剂:30%触到、15%阿维·毒、稻虫恨、 三唑磷等。
白 背 飞 虱
发生代数1-11代不等。
迁入地的发生量与迁入数量、品种栽培管理有 关。
防治方法: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主要是要掌握好用药 时间,在开始卷苞时用药 。早晚或阴 天、小雨天用药效果好。如果延误了时 机,扫苞后用药。
选择药剂:30%触到、15%金阿维·毒、 功夫菊酯、氟虫腈、丙溴磷、杀虫单、杀 虫双等
寄主杂,可危害多种作物和杂草。
适宜湿度:90%以上。
发生程度与气候因素密切。 要抢晴天施药,以破口期为重点防治时期。
主要以保护有效分蘖不受为害为主防治目的。
稻瘿蚊
大部分稻区早中晚稻都有危害。 选用402 石灰水等
发生特点:
1、生理性烂秧
2、传染性烂秧:
传染性烂秧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 要病原菌为: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等发病原因主要是低温阴雨, 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等
水 稻 纹 枯 病
纹枯病发生特点:
高温高湿发生快.适宜温度:22-2 8℃
适宜湿度:大于90% 氮肥使用过多. 以早稻后期和中晚稻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上年病残体。
2、适时晒田。平衡施肥.
3、药剂防治:选用井岗霉素。以生长嫩绿、阴避 的田块是重点。
稻 瘟 病
稻瘟病发生特点: 水稻全生育期都可能发生.
发生代数随地区的不同而异,主要与温度和耕 作制度有关。(2-7代不等)
防治方法:
在分蘖期,始见枯鞘时用药防治,7-10天后 再用一次;在破口期水稻抽穗5%-10%时用 药防治,5-7天后再用一次。用药同时保持寸 水5-7天。
选用药剂:30%触到、15%阿维·毒、稻虫恨、 三唑磷等。
白 背 飞 虱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35cf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c.png)
案例三
总结词
创新方法、提高效果
详细描述
针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某地区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农药、天敌保护利用、理化诱控等措 施,提高了防治效果,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纹枯病
叶鞘上出现云状病斑,严 重时稻株萎缩,结实率下 降。
稻曲病
谷粒上出现黄色或黄绿色 的菌块,破坏谷粒的营养 和种子质量。
虫害症状及识别
稻飞虱
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严 重时叶片萎缩、发黄,甚至整
株死亡。
稻纵卷叶螟
叶片卷曲,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 吸收。
稻螟虫
稻穗受害后,谷粒变得残缺不全或 形成空壳。
总结词
成功应用、有效控制
详细描述
某地区水稻种植中发生了严重的稻瘟病,通过采用综 合防治技术,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科 学施肥等措施,成功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有效保护了 水稻生产。
案例二:水稻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总结词
及时预警、科学防控
详细描述
某地区水稻虫害严重,通过建立虫害监测预警系统,采 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实现了对虫 害的有效控制,确保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的用药时机和注意事项
用药时机
在水稻病虫害发生初期开始用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确定用药量和用药 次数。
注意事项
首先要进行药液稀释,根据病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稀释比例;其次注意喷洒时间 ,一般在晴天上午或下午进行;最后要注意安全,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04
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现状
目前,我国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防治 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ppt课件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535682783e0912a3162a64.png)
化学防治
1、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g。 2、每亩用40%稻瘟净乳剂125-150毫升。 兑水50-75kg喷雾。
三、本卷须知
1、稻瘟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即在发 病初期施药防治。 2、施药时要对足水量,背负式手动喷雾 器,每亩不能少于50千克水,机动弥雾 机不少于15千克,均匀喷雾。
水稻纹枯病
病斑外形不规那么,暗绿色似开水烫过。 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
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 此病的诊断要点为病斑云纹状,后期生鼠
粪状菌核。
诊断要点
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 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 体。
此病的诊断要点为病斑云纹状, 后期生鼠粪状菌核。
病叶
病斑外形不规那么, 暗绿色似开水烫过,叶 片很快呈青枯或腐烂状。
由于新叶片分蘖经叶 鞘而出,当叶鞘受病时, 就容易感染叶片或分蘖, 所以病害常从植株下部 向上部蔓延。
水稻纹枯病田间危害状
水稻白叶枯病
一、病症
上部叶片叶尖失水,青枯状,坏死; 凋萎,黄化,有黄白色菌脓溢出。
感病叶片
田间诊断要点:病斑沿叶缘坏死。呈倒“V〞字形, 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枯燥时构成菌胶。
第二章 水稻病害防治
稻瘟病 水稻纹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 区都有发生。
普通减产10%~20%,重的减产 40%~50%,甚至颗粒无收。
一、病症
稻瘟病是由病原真菌侵染水稻而引起的 病害。
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瘟、 穗颈瘟、谷粒瘟、节瘟、枕瘟。
水稻白叶枯病
叶枯型 凋萎型
二、病害发生开展 发病病菌来源:病种子、病稻草。 发病后产生菌脓随流水传播再侵染。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5fbc7b580216fc710afd25.png)
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生 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水稻发病 后,造成叶枯,一般减产15%~ 25%,严重时可达40%~60%。
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症状
主要侵染水稻叶片,在秧苗期可出现典型的 条斑型症状。初期病斑为深绿色水渍状半透明 小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黄褐色纤细条斑,长 约1 cm。感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扩展快,长达 4~6 cm,其上有露珠状蜜黄色菌脓,干燥后 呈鱼籽状,不易脱落。严重时多个病斑可相互 连成枯斑。发病严重的地块,水稻矮缩,叶片 卷曲。
病斑转化为慢性型病斑。
二 稻瘟病
★ 症状
叶 慢性型 典型的稻瘟病病斑,病斑
呈梭形或纺锤型,病斑两端有向外
瘟
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 色称为崩溃部,边缘褐色称为坏死
部,病斑外常有淡黄色晕圈称为中
毒部,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
绿色霉层。
二 稻瘟病
★ 症状
叶 褐点型 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
老叶上发生,病斑为褐色小点,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内部培训)
概述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将近占全 国粮食总产的1/2。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 全世界有近百种,我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 种,有经济重要性的有20余种,其中稻瘟 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 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 病害”。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稻纹枯 病、稻白叶枯病、稻粒黑粉病、烂秧等。
二 稻瘟病
★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减少菌源:不播种带病
种子,在播种前处理完病稻草,不用病稻草盖房、
盖窝棚、垫水口、捆秧等。种子消毒:选用室温
下用银多粉1200倍液浸种24-36 小时 。用清水清洗后催芽。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6aef9ee45c3b3567ec8bdc.png)
2. 水稻纹枯病
▪ 俗名花脚秆、烂脚 秆。全国各稻区都 有发生,为水稻重 要病害之一。发病 重的田块,秕谷率 增加,千粒重下降。
2014-5-21
26
发病症状
分蘖期开始发生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 椭圆形斑,以后病斑增多,常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形 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发绿色或淡褐色。
2014-5-21
47
6. 稻水象甲
▪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别名稻水象 、美洲稻象甲、伪稻水象。是由国外传入我国 的检疫性害虫。
2014-5-21
48
2014-5-21
49
为害症状
▪ 成虫主要啃 食秧苗叶肉, 受害叶有透 明白条斑, 严重时全田 叶片变白。
▪ 氟虫腈+敌百虫(1:49),50g有效成份/亩
▪ 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40~50g有效成份/亩
▪ 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福先)
▪ 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喷雾施药,最好维持田间水层2-3 天,效果更好。
▪ 氟虫腈对蜜蜂和水生生物的毒性高,特别对虾、蟹的毒性很高,因 此,不要在蜜蜂养殖区和虾蟹养殖地区使用,如要使用,建议排干 田水后再使用。使用氟虫腈后的稻田,田水不要排入鱼塘和河沟中。
▪ 生理性烂秧:由低温缺氧、盐碱害和风害等引 起。
▪ 侵染性烂秧:绵腐病、腐败病和立枯病等引起, 茎基腐烂易拔起,心叶萎垂卷缩,茎基软腐, 全株黄褐枯死。
2014-5-21
34
2014-5-21
35
化学防治
▪ 防治水稻旱育秧立枯病: ▪ ①首选植物生长剂-20%稻灵·噁霉(移栽灵)
乳油,4-5毫升/m2 ▪ ②用35%福·甲霜(立枯灵)可湿性粉剂液剂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102a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1.png)
应该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配比氮、磷、 钾等元素,避免偏施氮肥。
合理灌溉
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抗病性能。
应该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 。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水 稻病虫害的措施。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 药进行拌种,可以有效地预防
抗病抗虫品种选育
加强抗病抗虫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从源头上提高水稻的抗性和耐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农药研发与创新
鼓励和支持农药创新研发,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农业装备研发
加强智能化农业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和生产效率。
稻纵卷叶螟
采用氟虫腈、阿维菌素等 药剂进行防治。
稻螟虫
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三唑 磷等药剂进行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治疗措施
定期耕田
通过定期耕田,可以减少水稻病虫 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可以减少水稻病虫 害的发生。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 水稻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菌类等生物防治手段, 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2023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 录
• 水稻病虫害基本知识 • 水稻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 水稻病虫害的治疗措施 •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实践案例 •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展望
01
水稻病虫害基本知识
水稻病虫害的定义
水稻病虫害
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由生物 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虫害现
象。
生物因素
由生物体(如细菌、真菌、害虫 等)引起的水稻病虫害。
合理灌溉
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抗病性能。
应该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 。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水 稻病虫害的措施。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 药进行拌种,可以有效地预防
抗病抗虫品种选育
加强抗病抗虫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从源头上提高水稻的抗性和耐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农药研发与创新
鼓励和支持农药创新研发,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农业装备研发
加强智能化农业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和生产效率。
稻纵卷叶螟
采用氟虫腈、阿维菌素等 药剂进行防治。
稻螟虫
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三唑 磷等药剂进行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治疗措施
定期耕田
通过定期耕田,可以减少水稻病虫 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可以减少水稻病虫 害的发生。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 水稻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菌类等生物防治手段, 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2023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 录
• 水稻病虫害基本知识 • 水稻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 水稻病虫害的治疗措施 •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实践案例 •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展望
01
水稻病虫害基本知识
水稻病虫害的定义
水稻病虫害
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由生物 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虫害现
象。
生物因素
由生物体(如细菌、真菌、害虫 等)引起的水稻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PPT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3150e11a37f111f1855bb0.png)
③亩用5%锐劲特乳油30ml。
18
❖防治灰飞虱截止时间的确定依据:
❖ 一是日平温稳定达到30℃(理论计算为 29.2℃)或以上,可停止防治;
❖ 二是空气相对湿度稳定达到75%(理论计算 为76.1%)或以下,可停止防治;
❖ 三是当相对湿度达到90%或以上时(高湿度 条件下),应当看“湿温比”(相对湿度与 温度的比值)的大小,“湿温比”稳定在 0.03以下的,可停止防治。
9
发病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 ①带有病毒的灰飞虱进入水稻秧田,灰飞虱刺吸水 稻秧苗而将病毒传入水稻植株;病毒在水稻植株体 内的潜伏期大约为10~30天,很少超过30天。
❖ ②同一种水稻的感病性因生育期不同而有明显的差 异,水稻的叶龄愈大,病毒的潜伏期愈长,最长可 达5个星期。
❖ ③水稻秧苗期病毒潜伏期,低叶龄期(2~4叶)感 病的潜伏期约为10天左右,水稻秧苗高叶龄期 (5~7叶)感病的潜伏期约为13天左右,水稻秧苗 期感病的潜伏ຫໍສະໝຸດ 一般不超过15天。化学防治:
❖ (1)麦田化学防治 进入4月份,调查麦田越冬代若虫数量,当每 平方米超过10头时,应当考虑麦田防治工作。 防治时间宜迟不宜早,越冬代若虫耐药性强, 又主要集中在麦田下部活动,且具有受惊动 迅速“下潜”的特性,过早用药效果不稳定。 应用吡虫啉一般是在一代若虫孵化高峰期用 药效果好 。
❖ (2)水稻秧田化学防治 秧苗立针后,立即开始防治,以后每隔5天防 治一次,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起身药), 做到带药移栽。
17
❖ (3)水稻本田化学防治
本田在移栽活棵后用第一次药。第一次用药 后5天左右,如残虫量百穴高于30-50头,需 要进行第二次防治。防治药剂种类选择仍然 应该坚持速效性和持效性相结合、交替使用 的原则。
18
❖防治灰飞虱截止时间的确定依据:
❖ 一是日平温稳定达到30℃(理论计算为 29.2℃)或以上,可停止防治;
❖ 二是空气相对湿度稳定达到75%(理论计算 为76.1%)或以下,可停止防治;
❖ 三是当相对湿度达到90%或以上时(高湿度 条件下),应当看“湿温比”(相对湿度与 温度的比值)的大小,“湿温比”稳定在 0.03以下的,可停止防治。
9
发病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 ①带有病毒的灰飞虱进入水稻秧田,灰飞虱刺吸水 稻秧苗而将病毒传入水稻植株;病毒在水稻植株体 内的潜伏期大约为10~30天,很少超过30天。
❖ ②同一种水稻的感病性因生育期不同而有明显的差 异,水稻的叶龄愈大,病毒的潜伏期愈长,最长可 达5个星期。
❖ ③水稻秧苗期病毒潜伏期,低叶龄期(2~4叶)感 病的潜伏期约为10天左右,水稻秧苗高叶龄期 (5~7叶)感病的潜伏期约为13天左右,水稻秧苗 期感病的潜伏ຫໍສະໝຸດ 一般不超过15天。化学防治:
❖ (1)麦田化学防治 进入4月份,调查麦田越冬代若虫数量,当每 平方米超过10头时,应当考虑麦田防治工作。 防治时间宜迟不宜早,越冬代若虫耐药性强, 又主要集中在麦田下部活动,且具有受惊动 迅速“下潜”的特性,过早用药效果不稳定。 应用吡虫啉一般是在一代若虫孵化高峰期用 药效果好 。
❖ (2)水稻秧田化学防治 秧苗立针后,立即开始防治,以后每隔5天防 治一次,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起身药), 做到带药移栽。
17
❖ (3)水稻本田化学防治
本田在移栽活棵后用第一次药。第一次用药 后5天左右,如残虫量百穴高于30-50头,需 要进行第二次防治。防治药剂种类选择仍然 应该坚持速效性和持效性相结合、交替使用 的原则。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cd8d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0.png)
影响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因素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土壤、品种等 ,同时与水稻的种植方式和防治措施也有密切关系。
水稻病虫害的种类与特征
水稻病害的种类与特征
水稻病害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等,每种病害都有其 独特的症状和病原菌。例如,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 片和茎杆,引起大量减产。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水稻病残体,切 断病害的传播途径,减少 病菌的越冬数量。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 ,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 发生率。
水稻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天敌利用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 蝇等控制害虫数量,减少 对水稻的危害。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 、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 防治水稻病虫害。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 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优 化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
05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案例分析
典型水稻病害的防治案例
稻瘟病防治案例
稻瘟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可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 施肥、控制灌溉等农业措施,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蔓延。
水稻虫害的种类与特征
水稻虫害主要有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每种虫害都有其独特的形态 特征和危害症状。例如,螟虫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会咬食水稻的茎杆和幼苗 ,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控制病情传播
水稻病虫害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引起大范围的发病和减产。
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病虫害监测
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发 现和掌握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土壤、品种等 ,同时与水稻的种植方式和防治措施也有密切关系。
水稻病虫害的种类与特征
水稻病害的种类与特征
水稻病害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等,每种病害都有其 独特的症状和病原菌。例如,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 片和茎杆,引起大量减产。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水稻病残体,切 断病害的传播途径,减少 病菌的越冬数量。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 ,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 发生率。
水稻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天敌利用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 蝇等控制害虫数量,减少 对水稻的危害。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 、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 防治水稻病虫害。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 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优 化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
05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案例分析
典型水稻病害的防治案例
稻瘟病防治案例
稻瘟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可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 施肥、控制灌溉等农业措施,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蔓延。
水稻虫害的种类与特征
水稻虫害主要有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每种虫害都有其独特的形态 特征和危害症状。例如,螟虫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会咬食水稻的茎杆和幼苗 ,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控制病情传播
水稻病虫害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引起大范围的发病和减产。
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病虫害监测
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发 现和掌握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850c68b9f3f90f77c61b47.png)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择抗病品种。(2)进行 种子处理,以杀灭病菌。(3)作好秧田病虫防治。病害 集中扑灭秧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害。(4)改善 通风透光条件。2.化学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治稻瘟病可 选用三环唑;每公顷每次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g、2%春雷霉素水剂23g、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100g、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150g或40%异稻瘟净乳 油125-150g,对水60kg喷雾。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的防治 最为重要。
防治
(1)农业防治技术 1.处理残株、稻桩,清除田边杂 草;2.在成虫羽化之前处理完稻草,或于螟蛾羽 化始盛期往稻草堆上喷药;3.早稻收割后,将稻草 及时挑离稻田,曝晒数天,杀死稻草内大部幼虫, 同时将稻桩及时翻入泥下,灌满田水,杀死稻桩 内螟虫。 (2)化学药剂防治 2~3代区,应采取“狠治1代, 挑治2代”的策略。第一代在水稻初见枯鞘时施药 防治,或在螟卵孵化高峰后3天施药。
防治方法:1、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2、病稻 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3、化学防治: 亩用20%井岗霉素粉剂25--5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 加水50千克喷雾。
2. 稻瘟病
(1)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 发生. 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 片斑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 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 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 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 呈黑褐色 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 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 常在穗茎上发生淡 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5.谷粒病斑 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3.大螟
防治
(1)农业防治技术 1.处理残株、稻桩,清除田边杂 草;2.在成虫羽化之前处理完稻草,或于螟蛾羽 化始盛期往稻草堆上喷药;3.早稻收割后,将稻草 及时挑离稻田,曝晒数天,杀死稻草内大部幼虫, 同时将稻桩及时翻入泥下,灌满田水,杀死稻桩 内螟虫。 (2)化学药剂防治 2~3代区,应采取“狠治1代, 挑治2代”的策略。第一代在水稻初见枯鞘时施药 防治,或在螟卵孵化高峰后3天施药。
防治方法:1、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2、病稻 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3、化学防治: 亩用20%井岗霉素粉剂25--5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 加水50千克喷雾。
2. 稻瘟病
(1)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 发生. 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 片斑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 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 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 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 呈黑褐色 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 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 常在穗茎上发生淡 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5.谷粒病斑 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3.大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3
二、水稻虫害
螟虫 1.三化螟(钻心虫)
1生活习性: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 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 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 “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 要症状。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露穗期这两 个生育期,是水稻受螟害的“危险生育 期”。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7
3白叶枯病
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期在 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 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 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 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 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 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 容易脱落。
4
2. 稻瘟病
(1)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 发生. 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 片斑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 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 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 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 呈黑褐色 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 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 常在穗茎上发生淡 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6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 择抗病品种。(2)进行种子处 理,以杀灭病菌。(3)作好秧 田病虫防治。病害集中扑灭秧 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 害。(4)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化学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治 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每公顷 每次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 剂25-30g、2%春雷霉素水剂 23g、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100g、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 剂150g或40%异稻瘟净乳油 125-150g,对水60kg喷雾。 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的防治最为 重要。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2
防治方法
防治水稻恶苗病重点放在 种子的处理上。1..严格消 毒种子。用25%咪鲜胺乳 油3000倍药液或10%浸种 灵4000倍液浸种,每 100kg药液浸种60kg,连 续浸种48—60小时,浸后 不必清洗,直接催芽播种 。2.妥善处理病稻草,不 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 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 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 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 沤,严重的或火烧。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1
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 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 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 菌就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 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 。带病的秧苗移栽后,把 病菌带到大田,引起稻苗 发病。当水稻抽穗开花时 ,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 ,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 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在稻田土壤里或稻行 、杂草中 越冬的菌核,于第二年春耕灌 水时浮于,炽附在稻株基部的 叶鞘上。当温湿条件适宜时, 菌核萌发长出菌丝,直接侵入 叶鞘,病斑不断扩大蔓延,病 部的菌丝体集结形成菌核,落 入水中,随水流扩大传播。水 稻生长前中期,病害主要在稻 株基部叶鞘横向扩展。抽穗以 后,在温湿条件适宜情况下, 病害很快向上面的叶鞘、叶片 侵染扩展。大水稻生长的一生 中,分蘖期、孕穗期至抽穗期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8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白叶枯病菌主要在
稻种、稻草和稻桩
上越冬。播种病稻
谷,病菌可通过幼
苗的根和芽鞘侵入。
病斑上的溢浓,可
借风、雨、露水和
叶片接触等进行再
侵染。施用过量氮
肥等均有利于发病.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9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 品种 病害常发田、低洼易 涝田要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3.培育无 病壮秧。
2.化学防治:1.大田施药 水稻拔节后,对感病品种 要早检查,若发现发病中 心,应及时施药防治,大 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喷药保 护,所用药剂同秧田。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0
4恶苗病
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 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 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 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 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发病 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 ,或成为不实粒。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 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外 ,着生有浅红色霉层。
5.谷粒病斑 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5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稻瘟病主要是以菌丝体或分生 孢子在稻谷或稻草上越冬。翌 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 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 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 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 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 子可引起苗瘟。阴雨连绵,日 照不足,病情扩展迅速。籼型 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秧苗 四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 病。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
抗病能力降低,病菌侵染最快。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3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 草,以消灭野生寄主。2、 病稻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 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 施用。
化学防治:亩用20%井岗 霉素粉剂25--50克或5% 井冈霉素水剂150— 200ml,加水50千克喷雾。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重点:“三病”“三虫”的防治 难点:“三病”“三虫”的防治
一、水稻病害
1.纹枯病
(1)症状:起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 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斑纹,似 云彩状。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 色。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稻穗受害变 成墨绿色,严重时成枯孕穗或变成白穗。当田间 湿度大时,病斑上可出现白色粉状霉层。病部菌 丝集结成菌核,容易脱落。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4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5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6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7
防治
:(1)农业防治技术 1.齐泥割稻、锄劈或拾毁冬作田的外 露稻桩;2.春耕灌水,淹没稻桩10天3.选用良种,调整播 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避开蚁螟孵化盛期;4.合理施 肥和水浆管理。
(2)化学药剂防治 1.防治“枯心”:防治1次,应在蚁螟孵 化盛期用药;防治2次,在孵化始盛期开始,5~7天再施 药1次。2.防治“白穗”: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 治白穗的最好时期。破口5%~10%时,施药1次,若虫 量大,再增加1~2次施药,间隔5天。3.常用药剂:可用 3.6%杀虫单颗粒剂,每亩4千克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