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之一,其良好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营造美好的居住氛围,还能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平衡。
而植物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住区景观绿化的效果。
一、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能够完美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命力。
比如,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热带、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植物品种,如芒果、香蕉、栀子花、牡丹等。
而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生命力强、耐寒抗旱、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如银杏、松树、槐树、玉兰等。
二、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
比如,可以在居住区中配置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草坪、灌木丛等,以增添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配置具有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空气品质、减少噪音的植物品种,如仙人掌、龟背竹、吊兰等;也可以配置具有香味、药用价值的植物品种,如薰衣草、紫罗兰等。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布局植物,防止植物相互干扰,影响生长发育。
比如,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合理配置植物品种,以保证植物相互平衡;还应该注意植物的成长习性,比如灌木丛、树木等应该布局在较开阔的区域,同时应该留有充分的空间,避免影响行人通行;草坪等植物品种则应该放置在较平坦的区域,以利于其生长。
总之,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以达到优美、健康、生态、宜居的绿化设计效果。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层次感:利用不同高度、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层次感,使景观更加丰富。
2. 色彩搭配: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对比和互补,增加视觉效果。
3. 季节性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居住区绿地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4. 功能性: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植物配置,如休息区可配置观花、观叶、芳香类植物;儿童活动区可配置安全、易养护的植物。
5. 生态性: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阳性、阴性、中性植物,使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6. 文化性: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进行配置,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
7. 经济性: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8. 多样性:尽可能选择多种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使绿地中的植物群落更加丰富和稳定。
9. 艺术性:运用艺术构图原理,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组合,营造优美的景观。
10. 实用性:在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注重植物的实用功能,如遮荫、防尘等。
总之,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美学、生态学、文化、经济等,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同时,还要注重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指在居住区内通过植物配置设计来打造美丽的环境。
植物配置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提升居住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植物选择和设计技巧三个方面,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浅谈。
植物配置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适宜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的植物。
其次是景观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的植物,如花卉、灌木和乔木。
再次是生态性原则,选择具有生态效益和生态适应性的植物,如空气净化植物、水生植物和蓄水植物。
最后是可持续性原则,选择生长快速、易于养护和更新换代的植物,以减少植物配置带来的维护成本。
植物配置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植物。
从美观度来看,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朵和各类形态的花卉,如玫瑰、牡丹和郁金香。
从生态效益来看,可以选择种植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吸收噪音的植物,如绿萝、仙人掌和银杏树。
从生态适应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抗病虫害和适应干旱和寒冷等恶劣环境的植物,如仙人球、薰衣草和柏树。
从可持续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生长快速和易于养护的植物,如多肉植物、金鱼草和榕树。
植物配置设计应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是植物的高低错落布局,可以通过在高楼附近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来打造垂直绿化效果。
其次是植物的色彩搭配,可以根据花卉和植物的颜色搭配,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再次是植物与硬装结合,可以将植物与建筑物、花坛和健身器材等硬装融为一体,增加景观的整体性。
最后是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可以选择具有四季观赏效果的植物,如春季的樱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红叶和冬季的黄梅,来给居住区带来不同的景致。
植物配置设计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植物、科学布局和巧妙搭配,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中,要注重植物配置设计的细节,从选择植物到布局设计,都要考虑多个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住宅区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原则
住宅区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原则1、满足住宅区园林的审美功能。
首先要与总体布局及周围的建筑物相协调,因地造景,因势造景;其次,意境要明确。
根据园林植物的特性和人们赋予植物不同的品格、个性进行植物配置,可以表现出鲜明的意境。
以花木、山石、地被相结合,自然错落的布局手法,形成一幅生动的立体图画。
要做到变化与统一相协调。
园林植物配置,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防止杂乱无章。
应当从大处着眼,进行总体规划,确定主题思想,然后进行具体设计,形成多样而统一的整体。
做到主次分明,高低搭配相结合,使得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充分利用植物的色、香、姿、韵等特色及时空变化规律创造美的境域。
2、因地制宜,植物选种。
要使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条件基本适应,以保证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
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引种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为辅,根据功能与造景要求合理配置其他植物,这样不但经济,而且成活率高,还可以充分显示出园林的地方特色。
3、空间处理,创造良好的整体效果。
住宅区除了中心绿地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了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
为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大小的空间。
另外,植物与植物组合时,应避免空间的琐碎,力求形成良好的整体效果。
植物配置应做到速生植物与慢长植物相搭配,以解决远近期的过渡问题,但配置时要注意不同树种的生态要求,使之成为稳定的植物群落。
4、注重植物搭配手法,达到良好的线面效果。
由于住宅区绿地内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形成丰富的自然曲线。
植物搭配时,根据生态园林的观点,不仅要有上层、中层、下层植物,而且要有地被植物,使之黄土不见天,形成一个饱满的植物群落。
而在这一群落的每一种植物,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一个块面效果,植物的种类不宜过多,而开花、矮小、耐修剪的花灌木应占较大的比例。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从绿化设计的角度去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1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1.1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主要表现在对光、温度、湿度、空气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上,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促进了空气交换,产生微风的效果。
1.2丰富设计层次。
姿态万千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层次,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1.3提供社交场地。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使老人儿童可以就近进行游憩、观赏及进行社交活动。
为居民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1.4舒缓心情。
居住小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劳,使人情绪稳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而植物本身的枝、叶、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摆脱紧张的日常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1.5防灾避难。
合理的居住小区绿化在经济价值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从根本上减少灾难伤害。
2 居住区绿化基本要求2.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绿化为基础,从商服、文化、物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
2.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
充分利用泰山奇石地形和现状等先觉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利用并组织到绿地中,和居住区环境融为一体。
论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论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摘要总结了居住区绿地类型及配置原则,通过对长春某小区的调查,分析了该小区应用的主要植物种类及植物造景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如种植形式单一、群落层次不够、经济型植物应用较少等。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原则;种类;问题;吉林长春居住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度过,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
居住区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居民使用的户外活动空间。
居住区绿化主要有功能性作用和美学作用,前者体现在绿化本身的遮阳、防尘、隔声、降温等方面,后者则是可利用园林美学原则,将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等加以组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1]。
因此,植物的自然美、生态美成为居住区环境的绿色主调,植物景观成为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
长春市小区绿地系统具备使用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3个方面。
1 居住区绿地类型及配置原则1.1 道路绿化配置原则居住区道路绿化起着连接各类绿地的作用,植物配置不同于城市街道,可将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地被植物结合起来,主路两旁采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形式,可选择高大的乔木作行道树,如山槐、山桃、稠李等,可疏密相间地配置紫丁香、天目琼花、连翘、茶条槭等,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和增加绿色空间层次。
其他可根据不同的道路断面形式选择不同的种植形式。
1.2 宅间绿化配置原则宅间活动场地属于半公共空间,主要供幼儿活动和老人休息之用,其植物景观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可以用低矮的落叶灌木与落叶树球及花卉,采用丛植、群植、模纹花坛、盛花花坛、修剪艺术造型均可,形成有层次感、色彩丰富的景观,也可适当点缀几株秋色叶植物,如拧筋槭、五角枫、元宝枫,使立面的色调、层次丰富多彩,树冠线清晰而富于变化。
墙基和角隅可采用低矮的植物软化建筑线的生硬感,如小叶女贞、小叶丁香、榆叶梅等。
1.3 公共绿地配置原则公共绿地以植物材料为主,与地形、山水和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去休息、交往、娱乐等,亭子周围可采用丛植、孤植等手法,错落有致地配置小叶女贞、红皮云杉、红瑞木、风箱果;步行街绿地可用修剪整齐的金叶榆、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珍珠绣线菊等规则式布置,绿地内的坐凳旁可配置一些乔木,如稠李、黄檗、京桃可以起到遮荫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休闲广场除了水景、雕塑为主景之外,边缘可以设置树池供人们休息、乘凉。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体验,而景观绿化作为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对居住区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一些浅谈,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植物配置设计的基本原则要进行好居住区的植物配置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阳光、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功能需求,包括美化、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在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包括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在居住区的景观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地绿化等。
针对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植物配置设计。
1.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
在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耐旱、耐污染、抗风等特性的植物,如梧桐、法国梧桐、国槐等。
这些植物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够有效地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并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适合作为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2. 庭院绿化庭院是居住区的私人空间,其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在庭院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植物,如玫瑰、茶花、木兰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果树,如柑桔、苹果、樱桃等,既美化了庭院环境,又能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3. 公共绿地绿化公共绿地是居住区的开放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其绿化设计需要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公共绿地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一些功能性植物,如草坪、灌木、地被植物等,能够形成开阔的绿地景观,并且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居住区植物配植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 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 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 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 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 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 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二、多采用落叶乔木和攀缘植物
树种选择,各居住区及至各楼间可有 所不同,以求其特色立意,但都应以落叶 乔木为基干树种,使其夏日有荫盖,冬季 不遮阳,便于管理,利民生活。要尽量利 用墙面栽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视率。
三、应有一定数量的耐荫木和耐荫地被植物 作为下木,形成上、下两个层次或上、中、 下三个层次,以增加叶面系数。
居住区出入口植物配置
出入口往往是一个小区的标志,因此出入口 的植物配置既要美观大方,符合人们的审美 要求,又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还要有利 于交通。 设计宜采用简洁而整齐规则式配置,在颜色 上则适宜选用色调明快的植物。 一般来说,出入口不宜栽植落叶大乔木或有 污染性花果的植物,以免落叶或落花落果的 时期对出入口卫生造成影响。
八、要设专人按二级标准对绿化进行养护管 理,楼间及周围不准有临建、违建,无摊群 侵占绿地、围圈树林,不准堆放破烂物料, 对机动车辆的出入要进行限制和管理。
居住区的特点
居住区的人员相对固定
居住区的人员构成成分复杂 居民行走的路线相对固定
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方便至上的原则 适地适花的原则 所选树种无毒无刺无污染 尽量减少活性景点 乔灌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 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缀花 草坪。 植物种类不宜繁多,但也要避免单调,更不 能配置雷同,要达到多样统一。
浅析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浅析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应根据居住环境的功能要求,按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要考虑植物之间组合平、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和形态,并注意意境,要与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标签: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1. 概述1.1 居住区绿地中需要有一定的游憩空间,适当安排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服务内容,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1.2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应根据居住环境的功能要求,按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要考虑植物之间组合平、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和形态,并注意意境,要与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有機结合,相得益彰。
1.3 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地面积和空间进行垂直绿化,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屋顶绿化,增加绿化的空间层次和绿色量,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1.4 居住区绿地规模有限,功能要求不同于城市公园,设置的建筑小品体量不宜过大,否则与建筑环境的空间尺寸不相称,其设置的数量也不宜过多。
2. 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总体构思2.1 通过对绿化用地的统一规划,合理组织绿地空间,从而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和环境卫生条件美化居住区环境,创造园林化居住环境。
绿化设计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体现时代风貌,简洁新颖,格调明快。
2.2 根据住宅区的功能分区和居民生活上的需求,居住区绿化应采取重点与一般,聚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功能分布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组团系统,做到局部特色与整体效果的统一,并与城市整体绿化体系相协调。
2.3 为保证居住区的空气新鲜,阳光充沛,形成局部宜人的小气候,居住区中的绿地面积应不少于住区面积的30%-40%。
2.4 植物配置方面,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尽早实现环境美,进行适当密植,并依照季节变化,考虑树种搭配,做到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木本与草本相结合,观花与观叶相结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
3.居住区绿地植物的配置原则3.1.1首先应考虑住宅楼的布局,宅旁绿地的面积和布置方式,受居住区内建筑布置方式、建筑密度、间距大小、建筑层数以及朝向等条件所影响。
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方式
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方式一、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根据居住小区的各种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选择植物应做到:1.无污染,无伤害性。
居住区所选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应选无飞毛、少花粉、落叶整齐的植物。
2.抗污染。
生活区的污染主要来自锅炉煤烟、生活污水、污物、污气以及四周街道上扬起的灰尘。
所选树种 植物 应有较强的抗污染特性,如:女贞、广玉兰、栾树、苏铁、龙柏、黄杨、法青、木槿。
3.少常绿,多落叶。
居住区由于楼房的相互遮挡,采光往往不足,特别是冬季,光强减弱,光照时间短,采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要多选落叶树,少选常绿树。
4.以阔叶树木为主。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和游憩的场所,应该给人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
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针叶树的松柏给人的是庄严、肃穆感。
所以小区内应以种植阔叶树为主,在道路和宅旁更为重要。
5.乔、灌、藤、草、花有机搭配,丰富植物种类,创造四季景观。
夏荫 五角枫、广玉兰等 ,春花 白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秋实或彩叶 金李类、乌桕、栾树等 ,冬青 法青、石楠、海桐、黄杨等 。
6.选择有小果、小种子的植物,招引鸟类。
栽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能模拟出自然景观,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如:郁李、金银木、海棠类、火棘类、冬青类、枣树、枸杞等。
二、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方式1.点、线、面相结合。
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组团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一个小区一般有2—3个。
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
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腊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多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
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花灌木或藤本,如银杏、香椿、樱花、石楠、法青、爬墙虎等。
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和水体植物的配置
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居住区绿化是直接为居民经常利用与享受的一种绿化系统。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不仅要体现当代人们的文明程度,而且更主要的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尽量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
居住区绿地设计时要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
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批把林、柑橘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可选择在小区边缘整块绿地上安排或与居住区中心绿地融合设计。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维护小区生态平衡。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
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
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
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龙柏、香樟、广玉兰、银杏、龙爪槐、垂枝碧桃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通过花灌木近边缘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贴梗海棠、海桐、杜鹃、金丝桃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变化的曲线。
在栽植上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
一般区内道路两侧各植1至2行行道树,同时可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的景观绿化是指在城市居住区内进行植物配置设计,以增加居住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度,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植物配置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配置设计应考虑到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
不同的居住区有不同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植物配置设计。
在大型居住区的公共空地和道路两侧可以选择高大的树木和灌木,以增加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和净化空气的功能;而在小型居住区的庭院和阳台上,可以选择花卉和藤蔓植物,以增加居住区的美观性和居住者的精神愉悦感。
植物配置设计应考虑到居住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在气候寒冷、土壤贫瘠的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的植物,如松树、山楂等;而在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的地区,可以选择热带植物,如棕榈树、丽江木等。
植物配置设计应注重植物的品种多样性和色彩搭配。
品种多样性可以增加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和观赏性,使居住者在欣赏植物的感受到多样性的美。
色彩搭配可以通过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叶子颜色等不同元素进行,既可以创造居住区的丰富和繁荣感,又可以给居住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开花早、花朵颜色多样的植物,如樱花、郁金香等;而在秋季可以选择一些叶子颜色鲜艳、层次感强的植物,如红叶李、银红杨等。
植物配置设计还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的要求,需要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
在居住区中可以选择一些生长速度适中、养护管理相对简单的植物,以减少对居住者的打扰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需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补植,以保持居住区的整洁和美观。
小区绿地植物配置步骤
3,小区住宅以及主要公建的平、立面图:平面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包括散水)、每栋建筑单元的主要出入口位置;立面要求有建筑物的高度、色彩、造型,以及其朝向及四季投影范围等。
通过此图可以了解小区建筑的总体风格和形式,从而帮助设计者确立绿地的风格和园路小品的形式。而建筑物投影范围则使我们在种植设计上--尤其是耐阴树种的选择上有充分的依据。
设计者通过此图可以将小区的总体布局形式和空间划分详尽了解,为规划设计打好基础。
2,道路设计平面图(1:200,1:500)此图包括:小区各级道路的宽度、转角、坡向、坡度以及交叉点的坐标……
通过此图可以了解小区规划的道路现况,对车辆、人流的组织情况,以及道路的地表排水设计等等。为绿地的园路设计、竖向设计及地表排水设计找到充分的依据。
1。规划设计原则
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要达到的目的,如何达到,可能性已经设计内容、空间划分、主要树种域的概括,为示意性图纸,要求一目了然。
2)现状分析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现状分析确定小区绿地系统的构成,并针对每级绿地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划分,每个空间的位置和功能,应该尽量使不同的空间反映不同的功能,使功能与形式成为一个统一体。另外,通过这张图,可以检查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这张图也是比较粗放的、示意性的,可以用圆圈和抽象图形加以表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置、现状、面积
2)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3)规划设计内容
4)功能分区
5)技术指标
6)管线电气说明
4.估算
在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后,设计者应该为甲方提供一份该小区绿地建设过程的估算,以便甲方对工程的投入做到心中有数。
小区绿地建设工程估算一般有两种方式:
7)种植规划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总体规划图,同时调查好苗木的来源,以确定小区绿化的基调树种,包括常绿树、落叶树、花灌木、花草等。另外还要确定不同地点的种植方式。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用地附属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的基本原则、控制性要求、分类绿地配置。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居住用地附属绿地的植物配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CJJ 7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3 基本原则3.1 功能性原则应结合居住用地周边环境配置植物,满足生态、绿化、美化、方便居民使用功能。
3.2 植物造景原则合理选择植物种类,运用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等配置方式,突出植物造景的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
3.3 生态适应性原则3.3.1 根据居住用地附属绿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生态气候和植物生长特性进行植物品种配置。
3.3.2 应避免生态习性相克的植物配置。
3.3.3 选用引入新植物种类(品种)时,应避免有害物种入侵。
3.4 植物群落原则3.4.1 应以乔木为主、亚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宜常绿、落叶、速生、慢生植物合理配置。
3.4.2 应利用植物的季相、色彩及枝、花、叶、果等形态,合理搭配植物种类。
3.4.3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内原有生长较好树木,应予保留;新配置植物应与原有树木相互协调。
3.4.4 应有近、远期不同的植物观赏特性。
3.5 与其他要素相协调原则与建筑、小品、水体、山体等要素的关系处理得当。
4 控制性要求4.1 绿地率绿地率最小值应符合GB 50180的要求。
4.2 配置比例4.2.1 数量比应以观赏亚乔木为主,占苗木数量的50%,高大乔木数量占20%,乔木数量达到70%。
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数量比例不低于3:7,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数量比例不低于4:6。
4.2.2 面积比绿化覆盖面积中乔木、灌木占总绿地面积70%以上,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覆盖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以下。
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方案
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案例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案例一、项目概述本案例是一个位于城市的居住区,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拥有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和公共设施。
景观设计旨在通过植物配置,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生态平衡和艺术气息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在季节变化、空间利用、色彩搭配、生态多样性、实用性、文化融合、可持续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需求。
二、季节变化植物配置考虑了四季变化的特点,利用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季相变化,创造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春季配置了开花植物如樱花、桃花等,夏季配置了遮荫植物如榕树、樟树等,秋季配置了彩叶植物如枫树、黄栌等,冬季配置了常绿植物如松柏、云杉等。
三、空间利用植物配置充分考虑了地形和空间的特点,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创造层次丰富、功能明确的景观空间。
通过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多层次的植物配置,营造出开敞、半开敞、私密等不同空间感受。
四、色彩搭配植物配置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变化,利用不同植物的色彩特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通过绿色、红色、黄色、紫色等不同颜色的植物配置,营造出活泼、宁静、热烈、温馨等不同的氛围。
五、生态多样性植物配置考虑了生态多样性的原则,利用不同植物的生态特性和适应性,创造出一个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
同时,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提高土壤质量和水源涵养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六、实用性植物配置考虑了居民的需求和实用性,利用植物的功能特性和文化价值,创造出一个兼具美学和实用性的居住环境。
例如,在公共空间配置了遮荫植物和休息设施,在儿童活动区配置了游戏设施和彩色植物等。
七、文化融合植物配置考虑了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融合,利用植物的文化象征和历史意义,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小区入口处种植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花卉和树木,在公共空间配置了寓意吉祥的植物等。
八、可持续性植物配置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价值,创造出一个绿色低碳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规格,确保植物的生长效果和生态效益能够长期发挥。
居住区植物配置原则与形式
居住区植物配置原则与形式
居住区植物配置原则与形式是城市绿色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精心设计,才能
使绿化达到最大的效果。
首先,居住区植物配置应该有效融入居住环境。
应按照居住区容积率和形状,合理安排绿
地与种植物,确保植物分布均匀,这样可以调节气温,减少热点地区的高温压力,增强居
住的舒适性。
其次,居住区植物配置应能实现多功能绿地。
可以以植物林荫和绿地带、小景观以及零碎
植物等形式,构建多功能景点,实现美观、植物培养、空气净化等景观功能。
此外,居住区植物配置应能充分利用植物,减少噪音。
居住区植被的布局可以根据其特殊
的形状,把环境噪音降低至最低,利用自然植物阻隔噪声,使人们享受到安静的环境感受。
最后,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应强调本地特色。
要根据当地地形环境,结合各地居住特点,安
排适宜的如云杉、松树等《红楼梦》中提到的中国传统植物,增加居民归属感,特化居住
区及其绿地区域,使居民在植物环境中受到启发。
总而言之,通过勤加设计,居住区植物配置有助于实现居住环境优化,使居民获得更多的情感上的愉悦体验,从而营造安定及空气洁净的小城市生活状态,激发居民的感情情绪,创造健康的居住环境。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的景观绿化是指通过合理配置植物,使居住区域变得更加美观、宜居的一种设计。
植物配置设计是景观绿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增加居住区的观赏价值,提供舒适的环境氛围,给居民们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
以下是我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中植物配置设计的一些浅谈。
植物的选择要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状况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要根据居住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植物。
如果居住区位于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可以选择喜湿润的绿植如蕨类植物、竹类植物等;而如果居住区位于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阳光较少,可以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如灌木、仙人掌等。
只有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才能确保植物能够良好生长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植物的种类要多样化。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增加居住区的观赏价值,还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
植物的多样性不仅包括不同种类的植物,还包括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和生态特点。
可以选择早春开花的植物、夏季开花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等,使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不同种类的植物也能提供不同的生活空间和觅食场所,吸引更多的鸟类和昆虫等动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植物的高度和密度要协调。
在居住区的景观绿化中,植物的高度和密度的配置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高低不仅影响了居住区的视觉效果,还会对阳光的照射、风的吹拂等产生影响。
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要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高度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植物的密度也要适中,既要保证视觉上的美观,又要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密度过大会导致植物之间的竞争,影响植物的生长,密度过小则无法形成良好的绿化效果。
植物配置要考虑到居住区的使用功能。
不同的居住区在功能上会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居住区可能有儿童游乐设施,有的居住区可能有休闲区域等。
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
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
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①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白蜡、栾树、元宝枫、柿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
常绿乔木:白皮松、雪松、华山松、蜀桧、侧柏、油松、洒金柏。
②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鸡麻、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金银木、麻叶锈线菊、棣棠。
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猬实、太平花、珍珠梅、红叶小檗、铺地柏、紫穗槐。
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黄栌、西府海棠、紫叶李、紫薇、丰花月季、榆叶梅、锦带花、平枝木旬子、迎春、牡丹。
③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紫花地丁、金银花、扶芳藤、白三叶、草坪草、铺地柏、常春藤。
(2)线形变化: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
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①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郁李、金钟花、火棘、迎春、棣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②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
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铅笔柏、龙柏、桧柏、蜀桧等,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的林冠线起伏变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要点。
(1)种植设计程序是以总体构思到具体配植,要同时改善植物的组织空间和观赏功能,再选择植物进行配植。
(2)群体中的单株植物应根据其成熟外观来配植,其成熟程度应按乃%~100%来考虑。
(3)多种植物配植时,相互之间应有重叠交错,以增加布局的整体性和群体性。
(4)乔木与灌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配合要考虑植物生长习性和观赏价值,木本植物和草本花卉配置要考虑景观效果和四季变化。
(5)植物配植中的色彩组合,应考虑季节特征和人的观赏心理。
植物的色彩能起到突出植物审美特征的作用。
色彩设计应重视大面积成片的色彩构图与变化。
2.园林植物的配植形式。
(1)孤植。
指单一树木的栽植,主要采用乔木,既能构成观赏焦点,又能陪衬建筑物,构成庭院空间。
宜选择树形整体而高大,树冠开阔而舒展,树形有特殊风采,花、果、叶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银杏、糖械。
(2)对植。
指两株树木在有轴线关系下,或无轴线条件下对应栽植。
要采用乔木,一般为同一树种,并注重树形和体量。
(3)丛植。
指二至几株树木不等距离地种植在一起或形成一整体,树丛组合主要考虑群体美,亦考虑在统一构图中表现单株的个性美。
可选用两种以上的乔木搭配栽植或乔灌木混合配置,亦可同山、石、花卉结合,庇荫用的树丛通常采用树种相同、树冠开展的高大乔木。
(4)群植。
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一般20~皿株),所选择树种的色调、层次要丰富多采,树冠线要清晰而富于变化。
(5)林植。
指大量树木的聚合,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群落外貌。
树林可分为密林和疏林,密林可选用异龄树种,配置大小耐荫灌木或草本花卉,疏林树种应树冠展开,树荫疏朗,花叶色彩丰富。
(6)列植。
指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在一定变化规律下栽植树木的方式。
树种可以单一,但考虑到冬夏的变化,也可用两种以上间栽,可选用常绿树与落叶树。
(7)环植。
指同一视野内明显可见,树木环绕一周的列植形式,一般处于陪衬地位,常应用于树(花)坛及整形水池的四周。
环植多应用灌木和小乔木,形体上要求规整并耐修剪的树种。
树木种类可以单一,亦可两种以上间栽。
(8)篱植。
是一种行列式密植的类型。
因树种不同,在高度上可分为矮篱、中篱和高篱,又有常绿、半常绿、落叶之别。
树种对环境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叶形小,枝叶密集,萌发力强,耐修剪,应具有开花结果或针刺的特性。
感谢您的阅读!。